駕鶴路國小科研工作總結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8W

一學期來,我校圍繞制定的科研工作目標,以課題研究爲主要抓手,以營造學校教師優良的科研氛圍爲主導,努力教科研工作規範化,並形成有特色的教科研管理機制,積極探索和推進科研成果的推廣和轉化工作,力爭使教科研水平整體提高。具體做法總結如下:

駕鶴路國小科研工作總結

一、繼續推行網絡化課題交流與管理,規範課題管理制度

在網絡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施行網絡化辦公已勢在必行。爲此,我校在課題資料管理方式上,繼續充分發揮信息時代我校校園辦公網的優勢,實行信息資料網絡化管理,靈活培訓教師,搭建了校長室文檔、教師個人文檔、學習資料交流文件夾、課題資料交流庫以及課題階段性管理文件夾等信息指導交流平臺,並及時將每學期評比審覈情況公佈在校園網上,同時,學期結束還將當期過程性研究資料進行壓縮刻盤存檔,實現了無紙辦公與交流,這也是我校課題規範管理的一個亮點。

在課題管理組織結構上,本學期繼續實行“責任目標”制,以人爲本,綜合管理,用活崗位,建立由校長任組長,由分管副校長任副組長,形成從“校長室、教導處、科研處協同負責——問題行動研究中心組爲中堅力量——羣體教師協同參與”的三級有序管理組織形式,並從理論培訓、實踐指導、資料收集、宣傳交流、信息技術等方面工作進行了分工,實行分層管理,分層指導,形成了一個有序運轉、行之有效的組織管理網絡,剛柔相濟,任務到部門,職責到人,每月反饋,將常規和創新並舉,讓每個教師在課題中學會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提升個體的人文性。

二、兩線並舉加大教師課題研究氛圍,提升教師科研能力

1、施行組際常態研磨,提升課題教研能力

我們以課題化研究爲切入點,通過業務切磋,落實常規性校本教研;藉助同課異構,實行提高性校本教研;倡導異課同構,推行專題性校本教研,嚴抓教學常規管理,施行組際常態研磨,提升課堂教研能力。同時,繼續開展“十節好課評比,開展網絡教學和綜合實踐、青年教師等多項賽教課,深入開展隨堂聽課、課後評課、評後敘課的常規活動,把“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作爲主要研究形式,以“提出問題、整合探討、行動研究、提升自我”爲校本教研模式,讓教師們形成“在研究狀態下的工作方式”,以常態教學研究帶動教師專業化成長,以校本課程的綜合開發加速校園的特色文化建設。

目前,各年級組都根據教學中的實際問題,擬定了各自的研究專題,大家通過集體備課和自行研究,在摸索閱讀教學有效性方面找到了一些方法,特別在研究各年段如何上好閱讀課第一課時方面取得一些收穫。如一年級教研組的研究課題是《在生活中快樂識字》,大家積極交流學習體會,積極切磋執教心得,尋找到了一些識字教學突破方法,一年級青年教師黃溪老師圍繞本年級一課題上的《識字8》在城區首屆青苗杯上獲一等獎,一年級教研組五一前夕還被評爲柳州市優秀職工小家的光榮稱號。此外,本學期我校趙麗娜老師上的習作指導課《新聞報道》獲城區一等獎,鄧德瑜老師執教的《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在城區首屆青苗杯上獲一等獎獲二等獎,在課題研究帶動下,我校青年教師正不斷成長起來。

2、建立聯動學習團隊,提升教師科研底蘊

讀書是教師成長必由之路,每位教師都應該是終身學習者,獨到的思考者,快樂的創新者,不倦的實踐者。我校本學期繼續以隨機分組的方式建立聯動學習團隊,將個人學習與集體研討相結合,將指導性書目與自選書目相結合,形成了以組長爲核心,分工協作、個性發展的集體學習交流模式,打造具有我校特色的學習型組織,提高教師專業文化素養。本學期重點閱讀的書目是《論語》,《論語》流傳2500多年,影響世代中國人,它的經典語句,每一箇中國人耳熟能詳,全書以白話詮釋經典,以經典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緊扣21世紀人類面臨的心靈困惑,結合其深厚的古典修養,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中國人的宇宙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和人生觀等七個方面,從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解讀沒有色彩,沒有性別,沒有時間和空間,只有溫度的孔子,解讀當今社會重壓下各種人如何擺脫心靈的負荷。通過看于丹解讀《論語》的光碟與教師自行閱讀、集體交流點評的方式相結合的方式,大家的心靈引起了共振:人的一生當中會遇到許多挫折,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我們不要怨天尤人,無論是教學還是課題研究,都要學會有一顆平常心,追求那種平淡如水,氣定神閒的境界。

我校正是以問題行動研究爲載體,採用了以上兩線並舉的方式,將“學習型小組”與“教研小組”有機整合,充分發揮項目研究團隊的力量,通過抓培訓學習,抓課題研究,抓課堂教學實踐,抓科研成果總結,引導教師發現和提出教學實踐的問題,並把它轉化爲研究的課題,探討改進課堂教學的策略與方法、將教學設計與實施、反思與測量、教與學一體化,使課題研究走向普及,走向常態,提升我校教師課題研究的能力,科研隊伍建設培訓穩步推進努力凸現教育科研的整合,讓教師們形成了在研究狀態下的工作方式,逐步實現教研科研一體化,抓教學、促質量、創特色、求發展。目前,我校科研骨幹隊伍不斷擴大,

90%的教師有較強的科研意識,能起到科研龍頭和示範作用的教師佔40%,98%以上的教師有較強的科研實踐能力,各級各類獲獎成果性文章達60%以上,90%以上的教師能把科研課題與校本教研整合開展,自覺運用到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了形成教師個人的教學風格,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形成了我校特有的課堂教學文化,搭建了更高層次的科研發展體系。

三、以主課題先行的研究方式,推動其他課題的縱深發展

實行課題研究的雙向選擇是我校研教結合的新舉措。我們把“五塊文化實施方案”落實到各層各類工作中,遵循由下至上的原則,在教師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需要確立了個人研究子課題的基礎上,我們本着一人一課題、自願申報與綜合調整相結合的原則,對我校科研課題做了進一步規範管理和統籌安排,清理原有課題,梳理現有課題,確立主導課題,遵循由下至上的原則,合理調配課題,以學校主課題帶動教師子課題研究。我們通過全面權衡所承擔課題在學校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將我校自己承擔的“xx”規劃A類課題20xx年度064號《示範性學校“軟實力”建設問題研究》確立爲學校的主導課題,以此爲研究主線,帶動其他課題研究,形成一整套科研管理和運行機制,形成科研管理和操作常規,科研課題參評獲獎率達100%。

針對我校正參與結題的子課題《採取激勵性評價促進學生的發展》,我校建立了多元化的管理評價體系,採取定性分析與定量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建立了促進課堂教學發展的教師個人階段評價表,評價內容集中體現在對教師教學的評價和對教師素養的評價兩個方面,主要是針對教師的教學、師德、個人素養、提高程度等多方面,以教師自評爲主,採取了定期個人評與同事評、小組評議、行政評議相結合互動評價方式,構成了發展性教師評價主體的多元化,旨在突出評價的激勵和調控功能,淡化評價的甄別與選拔功能,幫助教師對自己教育行爲進行分析和反思,激發教師不斷進步、實現自身價值,形成我校老師發展性評價管理辦法,充分體現了評價的以人爲本的發展性原則。與此同時,我們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方法的評價,90%以上的教師能在課堂教學中自如地開展多樣性評價,我校根據不同學科特點設立了不同學科標誌,如語文學科是五星標誌,數學學科是紅旗標誌,英語學科是大拇指標誌,科學學科是小博士標誌……並能在學生學業中使用多樣評價語,依據不斷生成的新問題不斷修正完善相關評價體系,變“帶着評價走進學生”爲“帶着學生走進評價”,逐步建立了一系列動態評價管理方式,既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情況,也關注學習能力、學習情感與態度反面的發展,把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結合起來,成爲我校評價的新資源。

目前,我校所承擔的“廣西國小創新教育研究與實驗”子課題《指導——自主學習研究與實踐》的科研成果,經總課題組組織有關專家進行鑑定評審,被評爲優秀課題研究成果一等獎;《國小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研究與實踐》獲“柳州市第八屆教育科研成果一等獎”;

申報和承擔的《通過學校三年發展規劃,打造辦學“軟實力”》一課題成爲了自治區重點經費資助A類課題,我校被評爲自治區科研先進單位、柳州市科研先進單位、被授予自治區校本教研基地及魚峯區語文校本教研基地等榮譽,凸顯了一流的辦學示範性。

四、存在的問題及今後函待努力的方向

目前,雖然我校在課題網絡化規範管理及執研教師的研究課題雙向選擇與優化組合上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我們也感覺到現今我校科研課題的研究開始進入一個瓶頸狀態:如何處理好日常教學工作的忙碌與課題研究的關係,如何將每位教師的特長充分發掘與合理規劃,從而提高課題研究的實效性,更好地促進教師個性發展是我們今後函待思考與急需解決的問題。

附錄:

柳州市駕鶴路國小科研課題進程一覽表

課題名稱 課題研究時間 課題進行情況

“xx”規劃課題《示範性學校“軟實力”建設問題研究》20xx、3—20xx、6 正在進行中

“xx” 學會參與課題《指導——自主學習》 1999、7——20xx、7 已結題,獲柳州市科研成果二等獎

“十五”廣西國小創新教育《指導——自主學習研究與實踐》課題 20xx、7——20xx、12

20xx年結題,經總課題組組織有關專家進行鑑定評審,被評爲優秀課題研究成果一等獎

“十五”課題《校本課程實踐活動與創新精神培養》 20xx、12——20xx、12

20xx年結題,並獲柳州市第八屆科研成果評比一等獎

“十五”課題《以校爲本的問題行動研究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20xx、9—20xx、9 正在進行中

“xx”規劃課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探索研究》 20xx、3—20xx、6 正在進行中

中華傳統美德與經典文化研究 20xx、5——20xx、5 正在進行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