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培訓個人小結

來源:瑞文範文網 2.88W

有幸參加了班主任培訓,通過培訓,讓我呼吸了新鮮空氣,豐富了我的教學視野。令我大開眼界,受益匪淺。特別是班隊會《感念父母恩》,令人感動、令我回味。讓我知道了父母對孩子的無私奉獻。如何懷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生活?下面就讓我談談參加培訓的心得體會:

班主任培訓個人小結

我有幸聆聽了孫義農教授的講座及集團第一線優秀教師的報告,我聽後第一個感覺就是:如果我是學生,能有這樣一位老師一定很幸福。這些老師的學識淵博、幽默風趣、能說會唱感染着我。還讓我知道提高自己的能力就是要多閱讀,用自己的能力去淨化學生的心靈,用自己的魅力去感染學生。所以“用信心激勵學生勤奮讀書,用愛心引導學生快樂成長尊重差異,培養興趣與自信。”是我的教育理念。

三天緊張的學習培訓,三天思想的碰撞和生成。如果把我們此次培訓比作一部戲劇,這三天是拉開序幕,演出開始。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培訓還將繼續,精彩還將繼續,最富挑戰性的部分待到明年山花爛漫時。讓我們繼續享受培訓帶給我們的成長與快樂,把成果轉化到我們日常工作中去,用以轉變我們的觀念,優化我們的行爲,加快我們的發展,產生最大的培訓效應,這也應是我們本次培訓最本質、最終極的預期。結合現狀,把本班存在的問題並打算如何解決做一個彙報。

本班學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二年級)

1 行爲習慣不好:衛生、坐姿、寫字的姿勢、喜歡隨便拿別人的東西用,用完後又忘記還給別人、作業拖拉寫字速度慢。自制力差、可塑性很強、不懂禮貌、任性、挑食。

2 上課意識不強:上課時隨便講話,東張西望,上課期間講話、上廁所,也就是注意力不集中。隨手扔紙片,亂放學具。

3 優生與後進生差距太大。

原因:

1.教師對班幹部的利用不夠

2.學生幹部以身作則不夠;

3.學生嬌氣,家長溺愛。

解決方法:

一、加強班級管理,培養學生能力。

如何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學生能力呢?我讓班級管理成爲大家的事,讓學生成爲班級管理的主人,也同時在這樣的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能力。我班設置了多個班幹部崗位,每個班幹部都有事可做,二年級的孩子,自覺性還是相對較低,早上,很少有人自覺讀書、打掃衛生,需要老師在旁邊不停地督促、提醒。針對這一情況,我把孩子分成8個小組,每組4個人,小組合作,如果一個組裏有一個人背不過,都不能給小組加分,如果4個人全部背過,不但給組內加分,每人還能得到一個星。這樣做以來,讓學優生帶動了組內的學困生,調動起了他們的積極性,每個組不論背的快慢,都很積極,課文也背得很快。

二、規範學生的行爲,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

本學期利用早自習、班會,規範學生的一言一行,根據學生的表現在學生中樹立榜樣。在日常學習中,時刻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逐漸養成認真聽課、認真作業、下課好好休息、講文明、講禮貌的好習慣。並每個月給學生思想品德進行一次綜合評價。我在班上召開了一次“爲他人找亮點”的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思想教育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同時,反省自己平時的一言一行,並以身作則,在每一次集會時首先按要求站好,爲學生作出好的榜樣。

三、讓學生展示自我,樹立自信。

二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表現自己,在多種多樣的活動中,能夠讓他們更加迅速快樂地成長。在班級中,我努力搭建學生展示的舞臺,利用學校組織的活動這樣一個良好的平臺,通過比賽等來益智身心,鼓勵孩子爲大家表演,增強自信。

四、關注學困生的發展,使他們能建立自信。

十個手指不一般齊,一個班中總是有一些學生的成績稍差一些。因此,我會利用一些課間時間來幫助他們,在作業上有困難的,就一道一道題跟他一起做。班中還有幾個學生的學習、生活習慣很不好,針對這種情況,我主要將他們分散在班級中,有個別特別調皮的就安排他們坐在最前面,上課經常提醒提醒,也便於管理。

五、家校溝通,攜手共進。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協作,因此,經常與家長取得聯繫是我們的責任,也是義務。孩子在家中的表現只能通過家長來獲悉,同樣學生在學校的表現也應及時反饋給家長,只有雙管齊下,才能收到教育的效果。因此,在本學期中,我利用家訪、家長會等方式,主動與家長們保持聯繫,將一些孩子的表現通知家長,共同商量對策,也利用電話或是平時放學時與多位家長進行交流。

本班的班級目標是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實現目標的舉措是:

攻城爲下,攻心爲上,建立鼓勵機制。

國小生的自控力是比較差的,反覆性也比較強。王月回答問題的聲音響亮了,予以表揚;李文浩上課少做小動作了,真誠地希望全班同學都向他學習,能夠努力地朝着我們預定地方向進步;覃文哲學習進步了;楊智傑主動舉手回答問題了,表揚他的流利……榜樣的作用是無窮的,是具體有號召力的,努力挖掘本班的榜樣,學生感到親切、容易接受學習。於是,大家就在這樣親切和諧的氛圍中一點一滴地進步着。

佈置環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亞斯貝斯認爲:教育的本質是陶冶。我爲什麼不以年輕老師的青春活力與淵博知識來陶冶我的學生呢?班級物質文化與學生的活動、學習息息相關,具有“桃梨不言,下自成溪”的感染、薰陶教育功能,因此,我們要賦予班級環境一定的教育色彩與教育意識,努力使教室裏的一切物化東西都能“說話”。利用學校的讀書節,學生捐款捐書。於是班上在我的第一次安排下每週末返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坐在位置上靜靜的看捐的課外書。這樣既減少了安全事故的發生又增加了學生的知識。慢慢的,直到本學期結束這個習慣一直保持。

開展活動,實踐出真知。

學生學習要與遊憩相融合,使學生感到學習生活愉快,從而親其師,樂其友,達到信其道的目的。可見一系列有益的班級活動,可以在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架起友誼的橋樑,使他們互相理解,互相關懷,增進友誼,增強合作意識和集體

的凝聚力。我就經常利用體育活動課的機會,與學生一起參加一些有趣有益的活動,如男女跑步、拍籃球、背籃球……培養的彼此的默契感,合作力。要想真正達到團結,就必須做到互相協調,互相合作,而不是彼此的埋怨。在這樣的影響下,我們班級的班級凝聚力,集體榮譽感都得到了全面都提升。所以在這次運動會中,本班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把職業當事業,把工作當樂趣;擁有陽光心態,讓心情更加燦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