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師附小跟崗學習總結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2W

廣州市番禺區化龍第二國小 屈倩清

華師附小跟崗學習總結

按市百千萬人才培訓項目跟崗要求,XX年4月8日至12日我來到華師附小開展爲期一週的跟崗學習。本次跟崗時間短,但任務非常重。完成理論學習、課例研究、反思總結等任務,還需要每天寫詳細的學習日記、聽課記錄等,還需要在小組交流中初步發現自己的教學風格。參加本次培訓都是市內有突出表現的國小科學老師,細細數來,唯有自己是比較薄弱的。正因如此,才收穫無數精彩。

一、精彩的課堂

雖然說本次跟崗培訓主要任務是發現自己的教學風格,跟崗課例按常規課來上就可以了,但讓我意想不到的是,這幾天的課中有很多精彩的課例。如朝天路國小的蘇愛美老師的課例《動物的生命週期》。蘇老師以其簡潔明瞭的教學風格讓學生收穫動物生命週期的基本概念。海珠區江南一小的李首華老師執教課例《誰先迎來黎明》李老師以其自身紮實的知識對時區問題進行剖析。舊部前國小李昕老師執教《時間在流逝》,她採用大量的體驗活動讓學生感覺時間。整節課氣氛活躍,提升學生的時間概念。而西關實驗國小的陳東華老師執教《在星空中》帶給我們太多的精彩。他自制的教具令在場聽課老師所折服。藉助教具學生在體驗活動中很快地明白星座形成的道理。當然,最有意思的是海珠區昌崗東路國小的朱智毅與我們本次跟崗學習實踐導師吳向東老師進行同課異教《月相的變化》。朱老師以其風趣幽默的語言及設計創新的月相模型讓學生在活動中建構科學概念。吳老師以精簡的課堂活動讓學生花大量時間做月相變化的實驗,充分體驗他提出的:科學有一個逐步求精的過程,時間是一個決定性的變量。兩位老師同課異教,十分出彩。作爲聽課者的對這幾天以來的所展示的課例、這幾天以來上課的老師都有一種仰望的感覺,十分幸福,這些課帶給我太多的思考。

二、透徹的思考

這一週裏,除了上課聽課,我們做得最多的是教學沙龍活動。與其說是教學沙龍,不如說是閒聊,因爲我們大家都十分平等,儘管是我們的實踐導師都十分親切,毫無架子,我們這個小組就像是一家人、一些親戚般地聊天。雖然是這個,我們涉及的內容十分廣,既有理論講解,也有理念探討、課堂現象透析。統算一下,短短五天教學沙龍就超過八個以上。如11號那天的教學沙龍活動是我印象最深的。當時,我們圍坐在一起,分別發表了對這幾天學習內容的思考。我們各抒已見。其中李昕老師提出良構問題與劣構問題應該分年級有不同要求時,引來了衆人的思考,大家從不同的角度對這個問題展開深入討論。有老師認爲良構問題在低中年級應該呈現多些,而劣構問題在高年級呈現多些。還有的提出良構、劣構問題不能絕對劃分。在低中年級一樣需要劣構問題,讓學生儘早形成思維慣性。吳老師對我們的討論十分滿意,他提到了我們要學會辯證思考,要學會提升系統思考的能力。

這次跟崗學習,我們並不像一般的教研活動,對某個課進行精批細評,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看待課堂,這對於已有十多年教學以歷的我們來說十分必要。這幾天的平等交流活動,沒有給我唯一的答案、沒有給我明確點撥,但帶給我對課堂更深層的思考。

三、深刻的爲師之道

跟崗第一天,吳老師就給我們作了關於教師專業成長的講座。吳老師提到:“功利是積極心態的意義實踐踐行的副產品,但並不是意義本身。”這句話讓再次思考爲師之道,爲師之意義。的確,我們常常說工作很忙,甚至連備課都變得隨便起來,而急於應付與教學無關的所謂任務。逐漸我們迷失原來的出發點。曾有人說過:路走遠了,別忘了自己的出發點。我們更不能房子自己的終點,即使有再多的其它工作、有再忙的籍口,我們都不能忘記教學的意義本身。那就是上兒童的課、上兒童的科學課。吳老師踐行了這點。

這幾天的交流活動,除了教育教學的內容,我們還談到爲師爲人的。在交流過程我們互相抒發自己的看法。這次思維的碰撞也讓我更肯定自己在做人做事的方向。其中有一句話自己感受最深:切合實際,無爲而爲。

回顧本週,實在艱苦勞累,每天就從番禺化龍坐一個多小時的車到廣州,還要步行15分鐘到華師附小,午連飯也要自己琢磨,中午的休息更是沒有。但回想起來所獲得的遠遠超過這些,也算是值得!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