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歸納總結的學習方法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6W

化學方法篇一:歸納總結高中化學的學習方法

高中化學歸納總結的學習方法

1、學會交流。暑期這半個多月以來,我發現不論是準高一的學生還是已經歷了一年高中學習生活的學生,仍然有相當數量的學生不主動發問,不與人交流,就喜歡自己或和關係好的同學低頭思考,這是國中的學習方式,在高中乃至以後都是致命的隱患!我在這兒希望看到這裏的家長、教師們一定要鼓勵孩子們多交流討論,過於強調競爭而不重視合作,會讓孩子們很容易以自我爲中心地思考和處理事情。多交流,你會發現自己的思維更加開闊,也會發現原來身邊的同學也很有才。

2、重視課本知識,多思多問。許多學生對課本不屑一顧,說課本內容簡單,喜歡狂買參考書,甚至也跟風似地買競賽書、大學課本,實際我們課本中未明文指出但需要思考的問題就不少。 比如高一必修2,甲烷和氯氣的取代反應,學生覺得簡單,可是有幾個學生會去想:溴、碘單質會不會與之發生取代反應呢?反應的條件是什麼?

再比如說,學生都知道乙醇與鈉反應可以產生氫氣,可有幾個學生想過:這能不能叫置換反應?爲什麼用無水乙醇不用酒精?反應後還生成乙醇鈉,它有什麼性質(實際上不用酒精的另一個原因就是乙醇鈉引起的)?乙醇和鈉反應類似酸、水與鈉的反應,這對我們有什麼啓示呢(參加競賽的學生應該去研究一下這個問題:乙醇電離,是廣義的酸)?

乙烯能使紫色的酸性高錳酸鉀褪色,那產物什麼(這個明白了,也就知道爲什麼乙烯中混有乙烷只能用溴水不能用酸性高錳酸鉀了)?乙烯的同系物與之反應產物也一樣嗎?爲什麼用酸性高錳酸鉀,而不是中性、鹼性?

以下不再舉例。希望學生學習由簡單的知識點和問題能發散聯想到不簡單的甚至高深的(未必現在就能解答)方面。

3、重視反應過程和實質。在此分爲兩點(但不是說二者相互獨立): 一是反應過程,高中化學涉及到一些半定量的反應,比如鋁離子與NaOH的反應,包括北大自主招生考的大蘇打的相關反應,均是量變引起質變,量的關係可能就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因此找出臨界點就至關重要。

再一個是反應實質,結構決定性質。在見到一個反應方程式時,不要急着去背誦,而是觀察產物和反應物,在自己的知識範圍內(各元素原子結構、金屬或非金屬性、化合價、化學鍵等總是會的)去思考。我特別傾向於在學生學習氧化還原、週期律及電化學時寫出反應物,讓學生自己應用已知概念、規律去推產物,不會不對不要緊,關鍵是自己要思考。

4、重視基本的化學原理和規律。先說句題外話,物理、化學都是自然科學,它們一定是遵從自然規律的,而規律前人早已總結,比如道家學說。表象千變萬化,但規律是一般性地、相對簡單和易於掌握的。舉個最典型的也是讓高中學生最頭痛的例子——化學平衡,平衡影響因素、平衡移動原理等方面的單一、綜合考察是高中化學一大難點,再加上高二學化學反應原理,還有水的電離平衡、鹽類水解平衡及計算等,幾者綜合起來,許多學生望而生畏。實際上所有知識點、問題的關鍵因素就是老子的一句話“損有餘而補不足”。如果不學着積極深入地思考,只能是捨本逐末,成爲各種表象和海量題目的奴隸。

5、重視自學和總結。到了高二,優秀學生往往能在知識層次甚至思維方式上超過老師,老師的教學對於學生來說更多的是經驗性的引導。所以,學生自己要學會上網、到圖書館查資料,在平時學習過程中,通過題目主動記憶一些反應、現象、科普等,這比專門買本書背要簡單得多。

從應試層面來說,平時做題,一定要注重自己總結“母題”,把題目“模型化、公式化”,也即教師行話裏的“培養學生的化學意識”。各科均適用,包括英語、語文,均有規律可循。

就得原來聽一位老教師說,高中數學其實就是不到二十個母題,把這若干個母題掌握了,剩下的只是靈活應對它們的變式與綜合。

6、注重實驗。從原理到操作再到改進,要逐漸發揮自己的創造力。不論明年新課改怎麼考,這幾年大學聯考的主旨思想一定不會變——由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你會背書我也會,思考創造纔可貴!

7、學會調整心態。給自己合理定位,切忌好高騖遠和妄自菲薄。頂尖的學生都是在夯實基礎之後拓展拔高的,而學習中上的學生往往心儀一題多解、難題、怪題和偏題,喜歡技巧性強的題目,認爲自己可以通過做難題來居高臨下,彌補基礎的不足,同時也能在考試中勝過頂尖的學生,結果總是大錯不犯小錯不斷,總比人家差點兒。

高中化學學習方法指導

高中化學與國中化學相比有下述幾方面的特點:

⒈概念抽象

國中化學是化學教育的啓蒙,注重定性分析,以形象思維爲主,從具體、直觀的自然現象入手和實驗入手建立化學概念和規律,使學生掌握一些最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很大程度上是記憶型,欠缺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習慣於被動接受的方式獲取知識。而高中除定性分析外,還有定量分析,除形象思維側重抽象思維,在抽象思維基礎上建立化學概念和規律,使學生主動地接受和自覺獲取知識,發展智能。如氧化——還原反應有關概念既抽象,理論性又較強,第二章摩爾概念一個接一個,學生一時不適應,這是學生進入高中所面臨的挑戰,給教與學帶來一個十分尖銳的矛盾。

⒉進度快,反應方程式複雜

國中進度相對高中較慢,要領定律學習鞏固時間較長,在往後的學習中有較充裕的時間加以消化,而進入高中以後,教學內容的深度、廣度、難度顯著增加,進度加快,化學方程式增多,多數反應失去了國中掌握的反應規律,這在理解和掌握上都增大了難度,如果不及時消化,就會在以後的學習中相當被動,如高一 的實驗室製法, 與水、鹼的反應,NaCl與濃硫酸微熱與強熱制氯化氫反應的不同情況等,學生一時難以理解,深感難掌握、難記憶,不太適應。

如摩爾使微觀與宏觀聯繫起來,滲透在高中教材的各個章節,對整個中學化學計算起着奠基的作用。再如物質結構、元素週期律是整個中學化學的重點,學得好可促使學生對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概括、綜合,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飛躍,並能使學生以物質結構、元素週期律爲理論指導,探索、研究後面的化學知識,培養分析推理能力,爲今後進一步學好化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⒋抓典型,帶一族

國中化學只是具體介紹某一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質,瞭解在生產和生活中的重要用途,而高一教材以氯、鈉、硫、氮爲重點,詳細介紹它們的物質及重要化合物,通過分析同族元素原子結構的相同點和不同研究它們在性質上的相似性和遞變性;運用歸納、對比培養學生科學研究的方法,這是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與國中不同的一個特點。

高中化學學法指導:

1、堅持課前預習積極主動學習

課前預習的方法:閱讀新課、找出難點、溫習基礎

(1)、閱讀新課:瞭解教材的基本內容。(2)、找出難點: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3)、溫習基礎:作爲學習新課的知識鋪墊。

2、講究課內學習提高課堂效率

課內學習的方法:認真聽課;記好筆記。

(1)、認真聽課:注意力集中,積極主動地學習。當老師引入新課的時候,同學們應該注意聽聽老師是怎樣提出新問題的?當老師在講授新課時候,同學們應該跟着想想老師是怎樣分析問題的?當老師在演示實驗的時候,同學們應該認真看看老師是怎樣進行操作的?當老師在對本節課進行小結的時候,同學們應該有意學學老師是怎樣提煉教材要點的?

(2)、記好筆記:詳略得當,抓住要領來記。有的同學沒有記筆記的習慣;有的同學記多少算多少;有的同學只顧記,不思考;這些都不好。對於新課,主要記下老師講課提綱、要點以及老師深入淺出,富有啓發性的分析。對於複習課,主要記下老師引導提煉的知識主線。對於習題講評課,主要記下老師指出的屬於自己的錯誤,或對自己有啓迪的內容。或在書的空白處或者直接在書裏劃出重點、做上標記等,有利於騰出時間聽老師講課。此外,對於課堂所學知識有疑問、或有獨到的見解要做上標記,便於課後繼續研究學習。

課內學習是搞好學習的關鍵。同學們在學校學習最主要的時間是課內。在這學習的最主要時間裏,有些同學沒有集中精力學習、有些同學學習方法不講究,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學習水平的發揮。

3、落實課後複習鞏固課堂所學

課後複習是鞏固知識的需要。常有同學這樣說:課內基本上聽懂了,可是做起作業時總不能得心應手。原因在於對知識的內涵和外延還沒有真正或全部理解。這正是課後複習的意義所在。

課後複習的方法如下:

(1)再閱讀:上完新課再次閱讀教材,能夠“學新悟舊”,自我提高。

(2)“後”作業:閱讀教材之後才做作業事半功倍。有些同學做作業之前沒有閱讀教材,於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題來做作業,事倍功半。

(3)常回憶:常用回憶方式,讓頭腦再現教材的知識主線,發現遺忘的知識點,及時翻閱教材相關內容,針對性強,效果很好。

(4)多質疑:對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多問些爲什麼?能夠引起再學習、再思考,不斷提高對知識的認識水平。

5)有計劃:把每天的課外時間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學習的內容加以複習;能夠提高學習的效率。

4、有心有意識記系統掌握知識

有意識記的方法:深刻理解,自然識記;歸納口訣,有利識記;比較異同,簡化識記;讀寫結合,加深識記。

有意識記是系統掌握科學知識的途徑。有意識記的方法因人而異、不拘一格。形成適合自己的有意識記方法,從而系統掌握科學知識。

5、增加課外閱讀適應信息時代

課外閱讀是瞭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同學們應該增加課外閱讀,不斷拓寬知識領域,以適應當今的信息時代。

課外閱讀的方法:選擇閱讀;上網查找;注意摘錄。

6、科學歸納

知識學習過程的完整分爲三個階段,即知識的獲得、保持和再現。

歸納方法之一是點線網絡法。這個方法在總結元素的單質和化合物相互轉換關係法最常使用。如“硫”的一章就以H S爲統領。

歸納方法之二是列表對比法.對比的方法常用於辨析相近的概念,對比的方法也最常用於元素化合物性質的學習.通過對比,找到了新舊知識的共性與聯繫。

歸納方法之三是鍵線遞進法.高中化學基本概念多,一些重要概念又是根據學生認識規律分散在各個章節之中.這就要求我們學生及時集中整理相關概念,按照一定的理論體系,弄清基本概念之間的從屬或平行關係.在歸納整理中,可以犧牲一些具體細節,突出主要內容。 “勤”和“巧”是到達知識彼岸的一葉方舟。這個“巧”字就是善於總結。

在高三總複習階段,更需要學生作類似聯想和歸納總結。

高中化學學習經典方法

技巧一:形成網絡,優化憶

技巧二:突出關鍵,濃縮記憶

技巧三:分析對比,理解記憶

技巧四:形象比喻,增強記憶

技巧五:口訣韻語,靈活記憶

技巧六:前後聯想,鞏固記憶

“化學是一門記憶加實驗的科學”,這也許不太符合一些同學的思維習慣。特別是我們很多同學在國中化學學得還算可以的情況下,是覺着沒有花多少時間去記憶的。其實不然,說句武斷一點的話:化學學得好的同學主要是因爲掌握了化學的記憶方法,高效而又輕鬆地記憶化學知識。

作爲高一化學,特別是高一的第一、三、五章,屬於理論基礎知識,這需要我們花很多的時間去記憶。但是記憶不是單純地去死記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去記憶。有些同學可能不理解了,什麼叫理解記憶,這裏我跟大家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高一化學離子反應這個概念,“凡是有離子參加或者離子生成的化學反應叫離子反應”,那麼我們就要具體的來理解這個概念中的每個字詞句的具體含義。首先是離子,中學化學中的離子指的是可自由移動的離子,進而聯想到什麼情況下才有自由移動的離子呢?通過前面對電解質電離知識的學習知道,能夠產生自由移動的離子的有兩種情況,一種是離子化合物(包括鹽和鹼)在熔融狀態下,一種是在水溶液中,也就是說只有在這兩種狀態下才有可能產生自由移動的離子。對下面這個反應:2NH4Cl+Ca(OH)2=2NH3↑+CaCl2(s)+2H2O↑,雖然反應物中均含有離子,但是不是自由移動的離子,在生成物中也是沒有自由移動的離子,中學階段對這樣的反應不研究,也寫不出它的離子反應方程式來,只能用化學方程式來表示。其次是“有離子參加或者離子生成”,這裏包含了兩層意思,第一,很明顯反應物中有離子參加而沒有要求生成物中一定要有離子生成,同樣,生成物中有離子生成時也不一定非要反應物中有離子參加,比如以下兩個反應:(1)Ca(OH)2+Ca(HCO3)2=2CaCO3↓+2H2O,(2)2Na+2H2O=2NaOH+H2↑;第二,在離子反應的概念中,其中一個“有”字,說明並非一定要所有的反應物都以自由移動的離子來參加反應,至少有一種即可,當然也就並非生成物中也一定要有自由移動的離子生成。在這樣理解

的基礎上,我們不難用這樣一句好理解的話來總結離子反應的概念,即“只要化學反應中包含有能夠自由移動的離子,那麼該反應就是離子反應”,而這句話是要大家在分析和理解後才得出的結論,這樣記憶起來也就容易得多了。我相信,只要大家經常持之以恆的做,大家的思維一定可以提高,思考和處理化學問題的能力一定大大加強。這個時候我們來談記憶,我想不再是一件難事了吧!

另外,除了理解記憶之外,還有其他的記憶方法,這裏主要提及一下“特殊情況特別記憶”。比如,有些常用的,平常的,符合大家思維習慣的東西,大家就容易記住,而有些受前者的干擾常被大家混爲一談,這些就是需要特別關注的。我們應時時對之進行關注,以免關鍵時刻出現“粗心”情況。例如我們通常對氧化還原反應有這樣簡單的記憶“凡是有單質參加或者生成的反應就是氧化還原反應”,殊不知,如“石墨→金剛石”,“O2→O3”,這些單質之間的轉化由於沒有化合價的升降,因而該類反應不屬於氧化還原反應。由這個事實說明,我們要抓住判斷一個事物的本質依據。

除了以上的記憶方法以外,其實學習當中聽課也是一個重要的中心環節,怎樣上好課,這本事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談不上什麼方法問題,但是就是這個簡單的環節,也並非盡人盡知。其實聽課也要有一種好的習慣,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邊我講一講聽課的一些注意事項:

(一)課前預習不可少。所謂預習,就是了解教材的大體內容和難易程度。預習時注意把握教材的總體思想:這節書主要講些什麼物質?各物質之間有何聯繫(如物理性質,化學反應)?重點物質是什麼?這些都是預習之有要有一定印象的。預習時遇到疑難點,而自己又一時解決不了,應把它們集中起來用筆記本記錄下來,以增強聽課的針對性。另外,也可以通過相應的參考學習書,解決這些問題,以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同時爲預習瞭解更多的知識。

(二)巧妙聽課,主動思考。課堂上以聽老師講授爲主,基本循着老師的思路去聽。同時要動腦子主動思考,力爭得到“接受—思考—理解”的最佳綜合效益。抓住基本概念,領會主要精神。老師講課有不同的“鬆緊度”,學生聽講也應有不同的“響應度”。在預習中以懂的東西就不必多話力氣。而對疑難點則要仔細聽,聽課中可進行合理的“聯想”和適度的停留。“聯想”主要是課堂內容的相關知識,可以有“樹木”聯想到“森林” 。譬如,在聽到AgI可用於人工降雨時,自然聯想到國中是學過的乾冰(CO2)也可以用於人工降雨。這雖然舉的是一個簡單的例子,但只要廣泛聯想,對於知識的掌握是大有裨益的。但卻不能脫離課堂而無目的想入菲菲。所謂“停留”,是指聽到課堂重要之處,可以稍微停下來思考,細味這個問題。也可以爲聽課帶來一定興趣。不過不要忘了還要留一點精神聽老師後面的課,爭取把課聽活。還有,課堂筆記也很重要。有人說“過不動筆墨不看書” 。我們也應做到“不動筆墨不聽課” 。記筆記,就是在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記下一些概念,思路,疑難點等。那種課上抄筆記,課下讀筆記,考前背筆記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三)鞏固課堂成果。每次下課是,並不要幾急於使自己的思想一下子鬆開,而要用幾分鐘時間靜靜思考一下本堂課的基本內容:中心要旨。這雖是幾分鐘工夫,效果卻是不可低估的。因爲遺忘的過程總是先快後慢,記憶後的最初遺忘得最快。這樣,課後一定要及時安排複習,整理自己的知識體系,是知識化歸自己所有,從而大大提高智力素質水平。總之,只要你掌握了聽課,也就擁有了學習的大部分。剩下的工作,就要靠大家自己去開拓,去完善。

同學們要樹立信心,只要你花時間去學化學,我肯定你會提高的。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因素,即興趣。有些同學也許會說 ,“我知道學化學一定會提高,但是我就不感興趣,不想去學。”那麼我要勸你,同學,興趣也是培養出來的,愛因斯坦也不是一生下來就對物理感興趣的。同學,大學聯考需要你學化學,所以你一定要學,你不得不學。但是,當你學了一段時間後,你會體驗到成

化學方法篇二:重要的化學思想方法

化學思想方法是在一定的化學知識和方法基礎上形成的,化學思想對理解、掌握、運用化學知識和化學方法,解決化學問題起到促進和深化的作用。從中學階段來看,化學學科中要有結構與性質、量變與質變、一般與特殊、定性與定量等思想方法。

1、結構與性質的思想方法。這是化學學科核心的思想方法。我們知道,結構與性質的關係是:結構決定性質、性質反映結構。這一思想貫穿化學學習與研究過程的始終。根據這一思想,與之相關的思想方法還有“性質與用途”、“位置(週期表中的位置)與結構”、“位置與性質”以及“位置、結構與性質”等,在物質結構、性質與用途以及元素位置、結構與性質等相互之間的推斷中經常用到。

2、量變與質變的思想方法。這是一種哲學的思想方法。量變和質變是兩個相互依存的過程。通過量的積累產生質的變化,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而質變又是量變的最終結構。這一思想在元素週期律(元素週期表)中得到最好的體現。在一些化學反應中也得到很好的體現。如過量問題(量對反應產物的影響),物質性質(氧化性或還原性)與物質濃度的關係等。如硝酸濃度的改變,氧化性強弱發生變化,導致反應產物的變化;濃硫酸具有強的氧化性,而稀硫酸則不具有氧化性;濃鹽酸有較強的還原性,稀鹽酸則弱的多(通常不體現)等等。

3、一般與特殊的思想方法。該方法是化學思想方法中的基本方法,也是哲學的一種思想方法。化學的研究,通常總是通過對某些特殊的事物或事物的某些特殊方面的研究,得出一般性(或普遍性)的規律,並加以推廣;同時事物在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同時,由於不同事物存在某些獨特的一面,因此有具有特殊性一面。換句話說,任何事物與同類事物之間有普遍性(共性)一面,同時又有自己獨特的一面。象同主族元素化學性質存在共性的一面,同時不同的元素又存在差異。

4、定性與定量的思想方法。這是化學研究中通常用到的兩種思想方法。這兩種方法從不同的深度和角度對事物進行研究。定性的思想方法,主要從是否存在某種屬性、存在程度的深淺或大小等角度進行初步確定;而定量的思想方法,則在定性的基礎上精確地對事物的屬性進行深度的、量化的表達。如對某溶液酸鹼性的描述和酸鹼度的表達,又如物質溶解性的描述和溶解度的描述,都是從定性和定量兩個方面來對事物進行研究的。

中學化學的學科思想

分類思想(由小到大、由表及裏、由現象到本質)—系統化

解決問題程序化思想——策略化

在相似中找差別,在差別中找變化規律的思想 ——辯證化

由定性到定量的思想——精細化

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思想——因果化

微觀和宏觀相互轉化的思想——本質化

化學結論來自化學實驗的思想——重事實

抽象問題具體化的思想——直觀化

化學方法篇三:國中化學方法

國中化學總複習一般分三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按章節複習,目的在於夯實“雙基”;

第二階段分塊複習,即分爲:物質構成的奧祕、物質的化學變化、身邊的化學物質、化學與社會發展及科學實驗探究五塊進行復習,目的在於彌補化學知識掌握過程中的某些缺陷,增強知識結構化、網絡化的程度,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第三階段進行模擬訓練,目的在於增強應試能力。由於時間短,內容多,爲了達到良好的複習效果,同學們在複習時要講究一定的方法。

1.在前期複習中要注重基礎,全面梳理知識點

任何形式的考題總是以基礎知識作爲載體,複習時要以教材爲根本,落實《化學課程標準》中的一些新的要求,形成完整的化學學科知識體系。將基礎知識通過點線面連成網絡;以C、O、Fe爲中心形成元素化合物網絡;以質量守恆定律爲中心形成化學計算網絡;以藥品、儀器裝配形成實驗技能體系。這一階段,還要重視課本的閱讀,閱讀有關概念和原理,加深理解,力求弄清本質;熟記一些特殊或難記的化學方程式和幾種元素的化合價;牢記一些物質的俗稱、重要的物理性質;閱讀有關物質在生活、生產上的實際應用內容。“記憶”對第一輪複習亦顯得尤爲重要。原因有兩點:(1)化學本身有着獨特的“語言系統”——化學用語。如: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化學用語是化學學科的專用語言,是學習化學的工具,而其中大多數必須從現在就記準,以便在以後的練習中鞏固、記牢。(2)一些物質的性質、製取、用途等,也必須通過記憶才能掌握它們的規律。

這一階段的複習具有基礎性、層次性。要把握好這一原則,需要控制好複習的深度和廣度、處理好化學用語的規範與知識的靈活應用,處理好定性理解與定量表述以及文字閱讀、表達能力培養的關係。

2.在中期複習中,將抽象的化學概念和理論具體化、習題化,有機地融入實驗探究內容,提高各部分知識的綜合

發揮化學作爲一門實驗科學的特點,充分利用書本上的典型案例,如鐵(銅)生鏽條件、燃燒條件、滅火原理、質量守恆定律的探究以及有關物質發生反應後成分的判斷等。要緊跟老師的複習進度,不要不聽老師講解,自己另搞一套。老師的講解永遠都是面向班裏大多數同學的,而每一位同學又有自己不同的情況,怎麼辦?要緊跟老師的大計劃,制定個人小計劃。對於元素化合物知識的複習,氧氣、氫氣、二氧化碳的性質和製法,你可能比較熟,就可以少用精力;而對於酸、鹼、鹽氧化物的性質及其相互反應較生疏,那就多花些精力,多看書,多找一些相關的題目做一做。

這一階段的複習,還要利用好近年安徽省會考真題,複習中,要勤於動腦。比如習題訓練,往往要分幾個層次來討論:(1)怎樣做?(2)爲什麼要這樣做?(3)是怎樣想到在這種情況下這樣做的?(4)不這樣做行不行,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如果有,那種方法更好?(5)這個題目還能怎樣改動一下,變成新題?改動以後的題目,是變難了還是變容易了?

複習中碰到疑難,不可知難而退,要深鑽細研,或者與其他同學討論解決,直到豁然開朗。對似是而非的問題,應深入思考,弄個水落石出。力求做到從個別到一般,從現象聯想到本質,從特殊聯想到規律。

3.在中後期複習中,要緊密聯繫實際,把握熱點,關注社會,知識遷移

社會關注的熱點也是會考的熱點,如環境問題、能源問題、安全常識及科學新發現、新技術等等;還有一些跟化學有關的重大事件,如河南曹操墓的發掘、60年國慶安徽彩車“江淮和暢”、09年醉酒駕駛、20xx年上海世博會、西南5省面臨的世紀大旱等。這類題目既體現了化學學科的應用性,也考察了同學們關注社會、自然的情感和品質,同時也體現了當前會考的熱點,在近年來的會考題中有增加的趨勢。所以同學們必須密切關注這些信息,與所學知識聯繫,適當進行知識的遷移和應用,做到應對自如,得心應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