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方法的總結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5W

說起學英語,這真是個難度活,費時費力不說,結果還總是不盡人意。可是很少人覺得這是技巧活,都埋着頭苦學,大家一路以來都照着國中老師,高中老師的方法順理成章地學着,我也是經歷了這漫長的被教育過程,小時候背了很多課文,可現在沒半點有用,以前翻開課本後的單詞表開始逐一背誦單詞,可是也是效率低下。

英語學習方法的總結大綱

其實對於任何一個項目,如果你知道你將會投入超過半年的時間去完成,那就值得在開始的時候,仔細地思考一下“方法”,這樣做絕對值得,它會在今後爲你省很多功夫,並且在以後的過程中隨時依進展情況而修改。像我們的中國小英語教育養成的方法:背單詞,聽寫,背課文,這一階段一學下來就是10來年,稀裏糊塗有了這種習慣,又不去創新別的方法,於是到了大學4級,託福,gre也一直沿用這種方法,雖然自己也意識到效率不高,但也沒積極想辦法去改進。

我要說的這種方法,是我在國外呆了近十年載後發現我以前學英語時應該做的調整,前段時間看了“漏屋”老師寫的《告訴你外語學習的真實方法及誤區分析》,覺得我和他的觀點不謀而合,他爲我自成的方法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持,在這裏我很感謝“漏屋”老師所做的詳細研究。我們都同意"兩點"至關重要的因素:

1)首先靠聽力,別去依賴字形,別去訓練寫,一切一切從聽開始

2)爲自己提供“i+1”的學習環境(這裏借用漏屋老師的說法,簡單說“i+1”的意思是:i代表你現在的程度,+1代表永遠只去學之比你程度高那麼一點點的新東西)。

首先說第一點: 爲什麼只強調聽,而忽略“說”“讀”“寫”。

我們人類生下來,語言的教學本來就是靠口口相傳的,大家也都知道語言環境的重要,現在請你回想我們以前的學習方法,翻開單詞本,首先單詞的拼法映入眼簾,後面跟隨着漢語解釋,這樣我們接觸的順序是:

一,視覺辨識拼寫法,來識別單詞

二,頭腦中翻譯中文意思

三,思考語音(這第三步有人讀得出來的會默默反應其讀音,有人讀不出來的就跳過了)。

長期日積月累,你再聽到這個單詞,怎麼能快速反應其意思呢,這造成我們在做聽力的時候,即便豎着耳朵,高度集中精力也反應不過來,原因是你根本沒和語音“第一時間親密接觸”過,你的第一接觸在視覺。所以我認爲我們學英語,要刻意地屏蔽掉視覺,只靠聽覺。不要說這個詞我聽不懂,請你給我看,這是錯誤的。而是我聽不懂,就請你用我能懂的詞去解釋給我聽,這就涉及到第二個問題:去聽什麼,這又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下面我要講的是去聽“i+1"的東西。

第二點: 去創造"i+1"的語言環境。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怎樣去創造?大家語言程度有高低,比如有人程度很低,就像剛開始學英語一樣,只知道apple和pear,那他的+1可以去加一個cherry;如果某人程度很好,他的程度在arthritis, tendon,那他的+1可以去加一個acetabulum(關節窩)。我不希望大家去共學“新概念”,共學“4級課本”這種針對大衆的,不是針對你個人的,我希望你去添加你自己想學的詞彙。就剛纔的arthritis來說,關節炎這個意思對很多人來說很少用,但對一個有關節炎在國外看醫生的人來說,就很有用,他一定要描述給醫生聽他生什麼病。

那所以怎麼創造自己的+1,我們藉助錄音,這方面的軟件現在也很多。錄音時,錄你認爲最能刺激你聽力的東西,你可以唱歌,可以自己翻譯,或讓朋友親人上陣。試想如果朋友惡搞你,錄一個放屁聲,再告訴你fart,你以後能忘記這個詞嗎?當然也不是所有詞都那麼有意思,之後就是靠多聽來刺激,完全拋開扔掉書本,反正你有錄音存證了,書上寫的orange難道和你錄的orange不一樣嗎?當然是一樣的,所以書本那種死的東西不再去看也罷。別去想這個詞怎麼寫,也不用急着說,只是訓練聽到就馬上反應出來這個過程。

有朋友會有小問題:自己錄的音不標準怎麼辦?其實你聽標準課文那麼多年,你的英語又學好了嗎?標準英語給人一種距離感,我們會覺得我聽不懂是正常的,因爲是老外讀的,語速快,又有生詞,聽不懂也是應該的。而你自己錄的聲音,最後如果聽不懂,你認爲還應該嗎?自己可能都爲自己汗顏了,也轉換成一種壓力促使自己學好英語。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