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修學習總結範文示例

來源:瑞文範文網 4.83K

進修指已工作的人爲提高自己的政治、業務水平而進一步學習。以下是本站小編爲大家精心蒐集和整理的20xx年進修學習總結範文,希望大家喜歡!

進修學習總結範文示例
20xx年進修學習總結範文(一)

三個月的進修學習生活對我來說是一種磨練,更是一種考驗。對於從來沒有離開過家人的關心,更是在工作之外沒有自主行動過的我來說,在這單獨生活中,我的收穫無疑是豐裕的。我感謝院領導和所有關心愛護我的人給我的這次難得機會!正是這次機會,使我的專業技術有了一定的提高,在此將我的學習體會與各位交流。

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專科醫院擁有心血管專用牀位200張,設有冠心病科,起搏電生理科,高血壓科,心外科,幹部心血管一科和二科,新疆起搏介入診療中心及心血管中心監護病房,心功能科,心臟超聲診斷科,共有醫護人員140多名。教授15人,副教授12人,享有國務院特殊津貼5人。該科的馬憶通和黃定主任是新疆著名的心血管專家,在他們的嚴格要求下科室學習氣氛濃郁而略帶緊張,每個人都利用業餘時間不斷的學習、自考,參加全國各地舉辦的專題講座,兩位專家也不停的向大家彙報國內外心血管的最新技術和理論,感覺每個人都在拼命的學習。我有幸於在此科室學習,並學到了不少的知識。

心血管專科醫院是集醫療,教學,科研一體的醫院,技術力量雄厚,具有資深技術高超的著名專家及一批擁有豐富臨牀經驗及博士學位的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心血管疾病診療水平在國內外居領先水平,心血管專業診療設備先進,齊全,擁有國際先進的innovXX心血管專用數字造影機,sonos5500多功能彩色超聲診斷儀,marguette紅導電生理儀,stockert射頻消融儀及搶救設備。

心血管專科醫院能完成心血管專業的急、難、疑病症的診治。目前已開展急診及常規經皮冠狀動脈內成型術,非開胸的先心病介入封堵術如:(房缺,室缺,動脈導管未閉)心臟瓣膜狹窄經皮球囊擴張術,起搏器植入術(單腔,雙腔,三腔起搏及icd),射頻消融術,(治療快速心率失常)屬國內先進水平。心包開窗術,先心病外科修補術,瓣膜置換術,冠狀動脈搭橋術居全疆首位。在高血壓的診治方面,已加入世界高血壓聯盟並與國際接軌,其診療水平已達國內先進水平。

在介入室學習,我感到很榮幸。帶教老師對我是無微不至的關懷。我剛到一個新科室很陌生。我的帶教老師詳細的給我介紹了環境,工作人員和工作流程,藥品物品擺放的位置,讓我更快的熟悉環境。每天早上,介入室的護士們都會主動提前30分鐘到崗,手術患者日漸增多,她們工作人員少,每天的工作量都很大,但她們分工合作,團結協作,使患者在手術期間得到最滿意的護理。我所在的三個月,沒有一個病員投訴,看到的都是掛滿牆壁的錦旗。科室領導很注重業務學習,會經常組織大家參加各種講座。也會由科室經驗豐富的醫師給大家講解介入的併發症及預防,處理。使得她們在工作中表現出靈敏、鎮定和訓練有素。私下她們學習相關專業知識,遇到新問題大家一起討論學習新知識。在帶教老師的指導和自己的努力下我已經有能力處理一些手術過程中出現的緊急情況。

在科室工作時,能夠感覺到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非常強烈,對病患提出的各種疑問都能合理的解釋並明確告知病情發展及預後。在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導管室學習期間,極大的開闊了我的視野,特別是他們濃厚的學習氣氛、探索精神,不斷激勵着我儘快地掌握新的理論知識及技術。

通過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我對心血管介入術有了基本的瞭解。回到工作崗位上,我要將我在醫學院見到的與我們的介入室所不同的地方以最好的選擇方法運用到工作中去,並把好的作風和經驗帶到工作中,以提高我們的工作質量。

20xx年進修學習總結範文(二)

首先,感謝組織上給我一次深造的機會,在爲期3個月公共管理高級研修班學習過程中,系統學習了經濟類課程9門,公共管理類課程14門,傳統文化類課程14門,文明禮儀,國內外熱點問題分析等7門,總計44門必修課。還利用晚上時間選聽各類專家報告。學習最大的收穫與體會,也就是我今天向各位領導彙報的主題就是六個字:博學、深思、踐行。

第一,所謂“博學”就是博採衆長:明確和諧發展思路。

在職學習的根本目的在於不斷提高工作標準。在學習過程中,自己感觸最深的莫過於中華傳統文化——和諧發展思想。中華文化“和爲貴”的思想一脈相承:從《周易》提出“太和”,儒家經典《論語》提出“克己復禮”、“爲政以德”;到道家提出“歸一”、“萬物得一而生”;到墨家提出“兼愛非攻”;到法家提出“衆同心以共立之”、“天時、人心、技能、勢位,四者和則成事”;到後來的兩漢經學、魏晉玄學、隋唐以後儒釋道學,宋明清以來的義理之學、考據之學,到近代的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等等,“和諧發展”的思想貫穿始終。專家們將中華文化基本特徵概括爲四個方面:一是剛健有爲;二是和與中;三是崇德利用;四是天人協調。其中三個方面包含了“和諧發展”的思想。

通過其它學科的學習,進一步豐富了“和諧發展”思想。諸如經濟學自由市場調節理論,現代管理心理學“人本化”組織行爲學理論,新公共管理理論的“服務”“放權”理念等,均與我國傳統文化“和諧發展”思想相得益彰,爲我們進一步傳承和發展和諧發展思想奠定理論基礎。

第二,所謂“深思“就是傳承發展:把握和諧發展關鍵。

通過學習,我覺得和諧發展關鍵是八個字:建立秩序、均衡發展。

1.“秩序”是中華傳統文化中“和諧發展”的重要內涵。《周易》中“太和”概念,把自然界萬物的起始稱爲“元”;把萬物的生長稱爲“亨”;把萬物的成熟稱爲“利”;把萬物的完成稱爲“貞”,“元、亨、利、貞”是一種“自然秩序”,這種自然的最完美的“和諧”叫作“太和”。後來歷朝歷代關於自然和諧,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的和諧(社會生活和諧),人自身內外的和諧等觀念大體都是發揮的這個思想。

“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作爲管理者,工作中首先要分清楚本末、事中和先後,建立一種秩序。我從事教育財務管理,多年來一直按照“一保安全,求穩定;二保業務,求發展;三保質量,求特色”的工作秩序運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面對當前順義經濟與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教育財務管理工作同樣存在一個再發展、再提高的問題。一是繼續加強“教育鏈”建設。幼兒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在職教育、終身教育,必須注意結構優化,重點突出,層次分明,全面提升教育爲順義經濟與社會發展服務的能力;二是繼續加強“規範化”建設。抓住北京市國中校建設工程和高中新課程改革兩個契機,啓動校園軟硬件建設達標工程,本着效益優先,適度超前的原則,按照系列化、序列化、層次化的要求開展工作,力爭使有限的教育資本發揮最大的效益。

2.“均衡化”是和諧發展思想的實現途徑。傳統文化倡導“知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的“時中”心法。所謂“時中”一言以蔽之,就是在和諧中求均衡,從均衡中求進步。近年來少數人視“衝突”爲“權變”的同義詞,亦即以“和諧”、“均衡”爲不知權變、不能進步的最大障礙,完全不瞭解“從容中道,與時偕進”的道理,不明白在不斷變動的過程中,依然可以求和諧,獲得均衡,並因而得到真正的進步。1992年世界1575名科學家發表的一份《世界科學家對人類的警告》在開頭就提到,人類和自然正走上一條相互牴觸的道路。對自然界的過量開發,資源的浪費,臭氧層變薄,海洋的毒化,人口的暴漲,生態平衡的破壞,不僅造成了“自然和諧”的破壞,嚴重破壞了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人關係的和諧,乃至整個社會的和諧。要恢復這種和諧的關係,關鍵是建立起一種新的平衡,並使這種平衡均衡發展。

教育均衡化問題是當前乃至今後一段時間的熱點、重點,亦是難點問題。現在暴露出來的高中熱、國中擇校熱的根本問題在於教育發展的不均衡。當然,均衡是相對的,不均衡是絕對的。學生在校級間流動也有其合理性,但是高居不下的擇校熱,導致城區與農村地區學校的之間教學差異、教師水平差異越來越大,這些問題阻礙教育和諧發展。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靠管理改革,靠和諧發展教育。宋代辛棄疾提出:“卻好萬字平絨冊,換取東家種樹書”(《鷓鴣天》)“平絨策”就是管理學,“種樹書”是科學著作。對於一個成功的管理者來說,“平絨策”高於“種樹書”。

應該說,教育管理沒有新問題,正像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張維迎教授所說:“管理沒有新問題,只是問題的表現形式不同而已”,是一種平衡被另一種平衡替代並均衡發展的問題。近年來,順義教育形成了北有牛山一中,東有楊鎮一中,西有順義十中,南有順義九中,中有順義一中的優質教育資源均衡發展總體格局,但如何充分利用好這個佈局優勢,帶動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教育是傳播文化的事業,率先實踐“和諧發展”管理理念具有特殊而深遠的意義。教育通過培養人,再通過培養的人將“和諧”思想傳播開去,和諧社會自在其中了。

第三,所謂“踐行”就是再接再厲:將學習進行到底。

回顧中國教育發展的歷史,無不打上“和諧發展”的烙印。從孔子的“有教無類”廣辦私學,到漢代太學的興起,到唐代“六學”、“二館”制度的確立,到宋代以後充滿自由辦學之風的書院制度的興盛,不排除有封建桎梏因素,但是歷朝歷代鼎盛時期的教育,基本上遵循了和諧發展的道路,像漢代的太學最多時在校生達五萬人,來去自由,學術自由。在當時那樣的社會背景下,做到這一點是相當不容易的。由此我想到現代的教育,當前最流行的教育關鍵詞是“教育生態”。承認多元化背景下的和諧發展,教育的生態園裏,有參天大樹,亦有逶迤地面的小草,他們共同構成教育的生態環境。過去我們的關注點多是單向的,單一的,在某些方面造成教育生態的破壞。如教育投入不均衡,使用效益不高等問題。通過學習中華傳統文化,我覺得解決教育投入問題的關鍵,在於樹立和諧發展的思想,使有限的資源必須爲有效地教與學服務,而有效的教與學是一個複雜的系統過程,需要通過合理的投入改善教與學環境、狀態和技術條件。

古人云“已知擴大一寸,未知擴大一尺”。通過3個月的學習,使自己拓寬了眼界,但我覺得眼界要似水,能容萬物,力透紙背;學習使自己提升了境界,但我覺得境界要似山,穩重高遠,一覽衆山小。而“眼界”與“境界”的關係又似高山流水,彈出的是“和諧”之音。教育不僅是一個人的脊樑,也是一個民族的血脈。我想每一次學習都是一個新的起點。我將以這次學習爲契機,一分能力十分努力,在今後的工作中努力做到以下四點:

一是讀經典。書讀不在多,而在精。學習古人“半部論語治天下”精神,力求掌握理論少而精,善於舉一反三。

二是善思維。堅持系統思維,在工作中努力做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不斷提高假設、求證、創新水平。

三是創和諧。注意挖掘羣體智慧,團結同志,羣策羣力謀發展。

四是重積累。在知識的積累方面,注意“博”與“約”(專與精)的兼顧。魯迅講“博學家的話多淺,專門家的話多悖”,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兩者兼顧,走和諧的學習道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