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課改工作總結(通用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W

國小課改工作總結 篇1

課堂教學提質增效,課改是核心。20xx年3月,我校全面啓動了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試點校工作。全校21個教學班,1205名學生,38位教師參與了課改實驗。20xx年秋季提出了高效課堂“1+345”教學模式。即:“1”是指高效課堂即生本課堂,課堂教學從“知識本位”向“潛力本位”進發,課堂教學的終極目標是挖掘學生潛力,發展學生潛力。“3”是指貫穿課堂的三種學習時間:預習、研習、練習;“4”是指師生的四種教學行爲:傾聽、自主、合作、展示;“5”是指教學的主要流程:預習導航、合作探究、展示交流、點撥昇華、練習反饋。創新的“1+345”教學模式,打造了校園教育教學的核心價值觀。現將具體工作彙報如下:

國小課改工作總結(通用4篇)

一、營造課改氛圍,開啓課改思想之門

在新課程理論指導下,轉變教師固有的教育觀念,是課改實施的前提。針對課改理論與實踐脫節、教師定力不足、行政推動力缺乏等制約因素,我校從營造課改氛圍,激發教師參與課改熱情入手,在做好課改組織建設工作的基礎上,重點做好兩項工作:

一是師資培訓常態化。近九個月的課改實驗,能夠說師資培訓工作貫穿始終。我校召開新課改動員大會1場,課改實驗中期小結2次,聘請專家講座3次,開展高效課堂體驗活動2次,組織理論培訓9次,組織研討課27節,觀摩課12節,參與導學案編寫教師41人,撰寫學習心得73篇,赴外地參觀學習123人次。

二是管理制度細緻化。我校制定了《現代教育技術條件下高效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確定了課堂教學改革“三步走”總體目標,即:第一步,20xx年,實現教師有所認識、模式基本成型;第二步,20xx年上學期,模式趨於成熟,質量有所顯現;第三步,20xx年下學期,模式富有特色、質量明顯上升。同時,我校先後制定和修改一系列課改管理制度,如:《高效課堂教學常規管理制度》、《高效課堂教學評價表》、《高效課堂推進工作制度》、《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獎勵制度》等。

透過持續不斷的學習培訓與制度建設,轉變教師觀念,轉換師生主角,引進先進的教育理念,傳遞課改前沿知識,交流教學改革經驗,開啓教師課改思想之門。

二、完善實驗過程,構建課改管理系統

在全面推進課改的工作中,實驗過程是關鍵。我校實施“三抓三重”策略,逐步構成*、開放、有效的教研機制,促進新課改工作目標的逐步落實。所謂“三抓三重”,是指抓高效課堂教學重細節,抓骨幹教師引領重活動,抓校本研訓重實效。

1、抓課堂重細節做到“五看”。一看小組建設,是否建立組名、設計呼號、選拔培訓組長、優化組合組員、明確幫扶對子,是否構建“對話、交流、互動”的課改文化;二看導學案編寫與運用,是否注重導學案作用的發揮,注重學法指導,是否重視導學案反思與再研究工作;三看課堂教學環節“三要素”、“五環節”是否落實;四看課堂檢測教學目標是否達成;五看試驗示範班是否在年級中起到輻射、示範、“以點帶面”作用。而這些課堂細節的落實則透過教學部門、聯點行政嚴格的“走課”、“推門聽課”、“開門聽課”及組織“研討課”、“觀摩課”、“羣議課”等制度予以落實。

2、抓骨幹重活動注重“兩頭”。學科骨幹教師是課堂教學改革的中堅力量,年輕教師持續發展是力量源泉。我們把骨幹教師與年輕教師結成師徒對子。在骨幹教師中開展“四個一”活動,即每學期開展一次論壇,上一節研討課,研究一項小課題,帶一名青年教師。在青年教師中開展“五項研究”活動,即每學期寫一本教學反思,交一份教材分析報告,記一本讀書筆記,聽評課不少於20節,組織一份羣衆備課的主講稿。骨幹教師與青年教師的活動有機地結合在一齊,使青年教師有所依靠,骨幹教師看到成果,從而到達互相促進的目的。

3、抓教研重實效突出“兩點”。一是突出校本研訓重點。我校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作爲校本研訓工作重點,要求課改教研組結合自己的實際狀況,確立研究的專題,在羣衆備課中得到體現。二是注重校本研訓過程管理重點。爲了加強對校本研訓的過程性管理,校園明確了行政人員分工及職責,完善相關制度。行政人員務必與聯點的教研小組成員共同參與教研活動,確保教研活動的真正落實。同時,建立行政人員檢查督導制、教師課堂教學考覈制。

三、落實保障措施,建立課改保障體系

爲構建以學案爲載體高效、自主、開放的課堂,我校建立了一系列的保障措施。一是組織領導保障。校園成立課改領導小組、工作小組,明確各職能組的作用,全面規劃、統籌、指導校園課改工作,切實增強對課改工作的職責感、使命感。二是實施操作保障。我校教學部門加強課改示範引領,完善激勵評價機制,用心營造講課改、學課改、比課改的良好氛圍,加強校本教研和課題研究,大力推進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三是經費投入保障。校園合理利用有限資金,加大課改投資力度。近九個月的時間裏教師培訓、學習、體驗投入資金4。1萬元,編印導學案4。85萬元,擬投入課改所需教學設備資金約13萬元,爲高效課堂建設奠定必要的物質基礎和師資儲備。

課改是一場改善教育生態的革命。這場革命只有找到了規律,選對了模式,抓住了本質,就能夠創造奇蹟。在近九個月的課改實驗中,我們有過迷惑,有過徘徊。但一路走來,局領導的關懷、鼓勵,業務部門的指導、幫忙,老師們付出的艱辛,同學們收穫的成長,給了我們前進的動力。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大霧瀰漫之後陽光終會普照大地,我們期盼着高效課堂因此變得和諧而幸福,智慧且靈動。

國小課改工作總結 篇2

本學期已經接近尾聲,暑假太古三代導學案的培訓彷彿還在眼前。這學期以來每一位教師都致力於太古三代導學案的運用上。大家有過迷茫,有過彷徨,這些也都發生在我的身上。那麼現將本學期自己在課改方面的感受淺談一下。

一:迷茫

從暑假太古三代導學案的培訓,開始認識了何爲太古三代導學案,在培訓中懵懂得知了如何使用三代導學案。但是,當走進課堂,似乎將理論變爲行動卻是那麼的困難。學生布置如何去掌握新知識,而我站在自己的位置急的抓耳撓腮,不明白該怎樣辦?因爲簡單的知識,孩子們能夠按照這樣的模式進行,但是稍微複雜的知識對於孩子來說,卻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無從下手。而我卻又不明白是該說還是不該說?

二:尋求幫忙

於是數學組就導學案的使用展開了業務學習討論。大家將不會的問題拋出來,一齊想辦法,經過幾個業務會,大家彷彿理論知識掌握的足夠透徹。於是如何來上好課又稱爲一個重點資料。海燕姐和高迎迎暑假時去參與了太古三代導學案的培訓,於是倆人自告奮勇的爲大家開始上示範課。大家都用心去聽課,並進行了激烈的評課。所有課堂中的問題給他們一一進行交流,他們也憑着自己對課堂的理解,給我們耐心講解,大家似乎撥開了一點雲霧。

三:自主實踐

有了前面的工作,於是數學組開展了校內公開課。上課前我又一次諮詢了高迎迎老師,並且選了一節課型資料都相對不那麼難的課。一節課下來,雖然學生們用心程度沒有之前那麼高,我也能夠理解,因爲新型課型孩子們一下子也不可能很快理解。但是這節課至少在運用三代導學案上多了幾分得心用手。

四:視狀況而定

我們每個學生的狀況不同,靜下心來思考,爲何太古學生能夠運用自如無論是何課型,但是我們卻不行呢?原因其實很簡單,我們的孩子正在理解新事物,而他們已經在運用新事物,從理解到汲取再到運用,這個過程是需要時間的。所以我也明白一點,不能課課都這樣,我們的孩子畢竟不是天才。於是我視狀況而定,泰國複雜和艱難的課程,我以多引導爲主,而簡單的課程就以學生爲主,這樣三代導學案才能成爲我們的幫手而不是負擔。

這學期全區用心學習太古三代導學案,所謂課改其實就是爲了更好的服務我們的教學,讓孩子們更快掌握知識,並且是快樂的掌握。所以以上是我這學期以來自己的所思所做。當然課改的路還很長,在這條課改之路上不僅僅需要行走,更要邊思考邊行走。

國小課改工作總結 篇3

我校爲期兩週的教師課改公開課活動圓滿結束。這次公開課活動是爲鞏固課堂深化研究成果,在當前教育改革“少教多學,先學後教,以學定教”、“打造高效課堂”的大氣候下進行的,目的是讓每位教師以課堂教學達標爲契機,學習改進我們的教法,注重指導學生學法,發揮小組合作探究鞏固、對子幫扶的作用,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業務素質,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每位老師都拿出了自己最高的授課水平,相互研討,集體備課,在達標聽評課中亮點頻出,各有所得。現將本次活動總結如下:

1、這次活動大部分教師從思想上引起高度的重視,爲了打造出一堂成功的課,他們積極準備,刻苦鑽研,虛心請教,精心設計教案,製作了精美的課件。

2、課前準備比較充分,老師們普遍採用了導學案這種好的方式,這正是體現了我們老師更加關注學生學法的指導,每位老師都準備了精美的課件,同時對學生學情瞭解較深刻,做到預設問題能夠靠近學生學習的最近發展區。

3、注重課堂情境的創設,對學生加強情感道德教育,陶冶學生的情操,彰顯人文情懷。注重知識的前後連貫,溫故知新,知識的遷移,適時與實際生活相聯繫,體現知識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的特點。

4、在課堂上,小組合作探究鞏固多了,學生紮紮實實學習的多了。敢於把課堂時間放手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合作探究,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學習的參與度高,課堂呈現濃厚的學習氣氛,一課一練,一課一得,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一、亮點方面

1、課堂教學的學習目標都很明確,教學內容豐富,知識傳授準確到位,課堂結構較爲嚴謹,能體現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模式,體現了教學是圍繞目標展開的,同時注重了小組實驗探究、合作、鞏固、評價。

2、課堂教學能尊重學生主體,教學方法比較靈活。小組合作探究、評價、對抗、鞏固用得非常好,真正體現了本次課堂達標活動小組的強大作用。

3、通過課堂教學達標活動的開展,教師都能注重自身的學習和相互的切磋,講課教師主動和組內教師共同商量,從制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自學指導、到重難點的突破,易錯易混點的把握 ,包括當堂訓練和檢測。充分體現“先學後教”“兵教兵”的授課新理念,相信有更多的老師能夠收穫屬於自己的那份榮譽。只要你參與,就會有收穫。這也正是我們這次課堂達標活動的目的。

二、值得探討的內容

1、針對課堂講授內容的問題設計缺乏梯度。問題的預設應該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這部分知識距離學生最近知識儲備有多遠,每一層次學生能夠解決不同問題。

2、留給學生質疑、解惑的時間不夠充分,激勵手段較爲單一。課堂中教師爲了顯示課堂熱鬧不冷場,不留給學生自主思考時間,直接進行學生討論,不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激情的產生。

三、存在的問題

1、集體回答問題次數過多,無效提問“是不是”、“對不對”、“聽懂了嗎”等太多,造成部分學生不肯動腦,不能體現個體差異。

2、對教材挖掘不到位,重點難點不突出,課堂結構不合理。

3、老師的導入再吸引人一些、課堂節奏再快些、操練方法再多樣些、再把課堂多還給學生一些、多注意小組的合作和對子幫扶鞏固,教學效果應該會更好。

總之,本次課改公開課活動的開展爲我校教師提供了一個課堂教學交流,展示的平臺,對於提高我校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爲學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支撐。我們要繼續在教學中完善我校“345”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探索小組合作評價的新方法新措施,強化當堂檢測和達標,實施幫扶對子減少待優生。課堂好比一個舞臺,它讓學生在這裏學會學習的方法,尋求學習之樂趣,也讓老師儘可能減輕自己的負擔,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學業績,在優質課評選中獲得成績,我們還需要改進的東西很多,我們一起努力吧。

國小課改工作總結 篇4

20xx年8月,附小的這個市屬國小劃爲區管理改名爲站前區實驗國小。重新改名建校之初,鄭敏校長就以課改工作爲契機,制定課改三年規劃,制定了各項管理制度,確定了“以人爲本,追求和諧的實驗文化,追求多元的人才質量,追求鮮明的藝術特色,追求卓越的辦學品牌”的辦學目標,力求經過紮實的工作改變教師封閉落後的狀態,打造學校特色,提升辦學品牌,並在課改工作中實施了四大工程,即:校本研發工程;教師培訓工程;科研興校工程,特色教研工程,紮紮實實的做好做細課改工作。

三年以來,新課程那嶄新的理念猶如春風化雨,滋潤了教師的心田。新課程使我校課堂教學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教師淡化教的痕跡,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課堂上沒有了批評與埋怨,更多的是表揚與鼓勵。學生們的學習進取性高了,課堂氣氛也更活躍了。教師們覺得課改爲促進自我更快地更新教育觀念、轉變主角和教育教學行爲供給了一個良好的契機。在歷經三年的實踐、反思、積累的過程中,我們中的每一個都對新課程有了新的詮釋和思考……

一、走進新課程、迎接新挑戰

三年前我校的實際校情是:原屬廠辦國小,後隸屬十一中附小,06年劃分區屬國小,新課改起步晚,教師年齡偏大,平均年齡41.2歲,一個擁有800多名學生的學校,教師就有80餘人,並且教師們的起步各不相同,有專業師範畢業的,也有幼兒教師改作國小教師的,還有非師範專業畢業的改作國小教師的,人員比較雜,工作進取性不是很高,得過且過的人數不佔少數。應對學校的不足,應對新課程改革的機遇與挑戰,如何“盤活存量”,發揮全體教師的潛能,使整個教師隊伍真正“活”起來,是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一)提高認識更新觀念

任何一項改革都是有困難的,新課程難度更大,尤其是我校,所以,我校制定了三年課改規劃,決定必須加快步伐,儘快趕上區內兄弟學校。學校從提高班子成員和全體教師的思想認識入手,使幹部和教師懂的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是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旋律,而課程改革又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核心資料。朱慕菊司長曾說過:“課程改革,是線,做實做強學校特色

借課改這一契機,我校建校後就開始實施了校本研發工程,經過學校校本特色,打造實驗新天地。學校制定計劃,研發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課程,研發了《形體訓練》、《民族秧歌》、《雪域歡歌》等包括漢民族和藏民族等民族舞蹈校本教材,學校還經過民族樂器和民族藝術活動小組這一主線,開展各項藝術活動,營造民族藝術特色環境,打造民族藝術特色學校。學校的民族秧歌、民族花鼓、二胡、揚琴、藏舞蹈等等民族特色展示,均在全區取得好評,做實做強了學校特色;另外,我校還以校本體育乒乓球爲副線特色,研發分高、中、低年段的《體育校本乒乓》校本教材,以紮實的乒乓球特色活動,參與省市區課改評比驗收,培養學生的各種本事。學校的體育、藝術主輔兩條線雙管齊下,齊頭並進,成爲我校課改一大工程。

(二)、教師培訓工程——三年“師範生”與“雁形梯隊”培訓兩抓手,提高教師素質

我校組織教師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給教師們理論上的支撐,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提高學識水平、業務素質和心理素質,使新課標的思想在課堂教學改革實踐中得以表現。

1、做好三年“師範生”,準確定位

教師要有教育夢想和追求,爲了讓每位教師都能正確認識自我,找準位置,定好方向。針對我校實際情景,我們在全校範圍內提出三年“師範生”活動,力求在三年提高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質,在鋼筆字、粉筆字、毛筆字和普通話等方面上下功夫,趕上並超過其他兄弟學校。學校還開展了“個人職業生涯設計”活動,制定教師個人成長三年規劃,目的是讓廣大教師對自我的人生進行一次深層次的思考,對今後的人生軌跡進行比較科學的設計,從而調動教師的主體意識,強化教師的夢想信念和個體發展願望。

2、確定“雁形”梯隊,分層培養

教師的成長是一個階梯一個階梯上升的,我們針對教師發展的不一樣階段,採取相應措施,有目的地加以引導和培養,爲教師的發展確定了奮鬥目標,即:一年合格,三年成材,五年骨幹,十年名師。我們按局工作安排爲教師劃分了教師培養的五個梯隊:

第一梯隊:特級教師後備,要求這個教師德才兼備,爲教師中的傑出代表;第二梯隊:學科帶頭人,要求他們在探索與創新中構成教學風格,成爲省、市名師;第三梯隊:教學骨幹,要求他們在學習與實踐中做到教學有特色,成爲區、校教學骨幹;第四梯隊:教學能手,要求他們在實際工作中大膽創新,務實敬業,成爲校教學能手;第五梯隊:教壇新秀,要求他們拜師學藝,進入主角,適應工作。

爲了發揮骨幹教師的輻射作用,使人人都有收穫,我校把拜師學藝、師徒結對、大家共同成長作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一件大事來抓。從而構成由名師領銜,以省、市、區特級教師後備和學科帶頭人爲骨幹,以校教學骨幹和教學能手爲中堅力量,以教壇新秀爲後備人才的“雁形”教師梯隊。

(三)、科研興校工程——學科教學與品德教育兩契機,提升學校品牌

我校在課改工作中還充分利用科研課題工作,從基礎做起,圍繞課題紮實開展各種校本教研活動,借《國小語文教學方式新探究》、《培養良好的自信習慣的教育研究》《創立乒乓球特色學校》等學科教學與品德教育等科研課題,提升學校辦學品牌。

1、課題先行,夯實點課教學

學校的主題科研活動無論是語文學科還是體育學科,每次都是計劃先行,落實到位,每月都圍繞一個主題開展活動,而真正起到落實的還是課堂,他也是課題實驗成果的真實再現,所以我校實施每日點課制度。即:前一天以小黑板出示被點課教師及課節(以科研課題組爲單位),第二天同學課題組教師與教學領導一齊聽課,並歡迎其他閒堂教師隨時聽課。由於把點課時間提前了一天,教師有了充分的準備時間,減少了心理壓力,課的質量也有了提高,讓點課制度在嚴肅中煥發了人文的光彩。點課當天,課題組教師與教學領導還將在中午或午時放學後,在授課教師的個人反思後,一齊會診課堂教學。發現問題,研究進一步的改善措施,切實幫忙教師成長。科研活動過程一回比一回紮實,科研成果一年比一年豐厚。每位參與課題實驗的教師都在課改課題實驗中得到了鍛鍊,提升了水平,增強了實力。

2、德育教育,做實學科滲透

我校的《培養良好的自信習慣的教育研究》的省級科研課題在實際的活動中也對課改教學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教師在課題活動中不斷地加強學生德育教育,使孩子們養成好的學習習慣。首先是學生的參與狀態,學生在課堂上主體地位確立了,參與意識、參與廣度,參與深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二是學生的交流狀態,課堂上,教師創設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學習環境,學生在融洽的氛圍中與同學、教師甚至是教材進行平等的對話,分享彼此的情感、觀念,豐富了教學資料;三是學生的達成狀態,學生在課堂上獲得了豐富的知識與情感體驗,並將新知識納入原有知識體系中融會貫通,還能進取主動地跟進、共鳴、投入。能夠說我校經過這樣的實實在在的德育科研活動,學生在各學科學習上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各種本事和素質得到了很快的提高,爲課改工作的實效性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特色教研工程——聯動教研與沙龍論壇兩亮點,多角度教研強業務

1、着眼課堂,“1+X”聯動教研

課堂是師生共同擁有的生命磁場,學校把探討課堂教學方法作爲學習、研究的主攻方向,堅持以改革課堂“教與學”爲立足點,以改革教師的教學方式與學生的學習方式爲切入點,以促進師生髮展爲生長點。我們精心組建了由骨幹教師和教研員、年輕教師組成的實踐共同體,開展了“1+x”聯動教研。從形式上來說,“1”指的是執教者本人,“x”指的是多位參與者;從研究資料來說,“1”就是一節課,“x”是指生成的多種思想、多個方法;從人員上來說,“1”指的是一名骨幹,“x”指的是多位青年教師。爲了使教師的合作教研具有科學性、專業性,學校經常請市、區教研員教師和學校領導組成專業支持團,她們全程參與“備課——上課——評課——再議課——再觀測——再反思”的全過程,促進了教師的行爲跟進,實現了教師合作教研中的專業引領。20xx年9月,區教研室全體教研員就在我校跟蹤聽課輔導一週時間,加速了我校教師授課的整體提高。“1+X”聯動教研發揮了以點帶面、以部分推動整體的最高效能。

2、教研引領,創立沙龍論壇

“骨幹教師沙龍”是實驗國小開展校本教研的有效載體之一,也是學校開展“手拉手”學習活動的主要媒介。學校定期、定時舉行包括識字教學、閱讀教學、朗讀教學、作文教學等等論壇活動,爲教師們創設簡便的談話氛圍。論壇活動形式多樣,資料豐富,既有專家的理論學習講座,名師的教學現場指導,也有學科帶頭人的優課展示以及教師間的對話反思交流。教師參與的熱情一次比一次高漲,教研過程一回比一回紮實,教研成果一年比一年豐厚。教師們在沙龍論壇中交流經驗、做法,共同商討、設計教學,研究解決問題的策略,忙在其中也獲在其中。20xx年11月,我校結合低年級識字教學枯燥乏味這一問題,開展了紮實有效的研究,經過吸納學習多種識字方法,立足課堂進行教學實踐,創造性的提煉出了低年級“語境識字五部曲”這種識字教學方法,並召開了校本校驗研討會,受到區教研室教師的高度讚揚。

二、反思新課程、再攀新高峯

(一)新課改帶來的新變化

變化之一: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主角發生了較大的變化

從我校實施“特色校本教研”以來,過去的教師一言堂式教學正逐步轉變爲學生纔是課堂的主人。例如在我校綜合實踐課的課堂上,孩子們已不再是規規矩矩地坐好,而是三個一羣五個一夥地自由組合,每組的桌子上都擺着孩子們自我喜歡吃的水果。教師並沒有作過多講解,只是提示孩子們能夠從形狀、顏色、大小、味道等方面去觀察,孩子們有的用手摸,有的用鼻聞,有的離開位置,從不一樣的角度去觀察,還有的把水果切開,美滋滋地嘗一嘗……往往給教師和學生們乾枯地講《水果》一課帶來如此歡樂。這種創造性的教學,激起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極大地發揮出各自的學習潛能。

變化之二:教師在促進學生髮展中發展自我

我校經過“以教師爲主體的校本研修”,我們的教師如今在備課時思考的是學生會怎樣學,並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課堂上教師傾聽學生,給更多學生髮言的機會;尊重學生,呵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促進了學生良好思維品質和靈活思維方式的構成與發展。語文課堂上,處處可見孩子們與教師共同制定了學習任務後,先自學再與同伴合作學習,之後在彙報時學生們思維碰撞的火花。數學課上,學生們學習興趣濃,他們自我探索新知、自我解決問題、爲其他同學講解習題,還時不時地向教師拋出問題,充滿了自主學習的氣氛。就是在這樣的新課改環境中,學生與教師們成長着。

(二)新課改帶來的新困惑

新課程實施以來,儘管教師的觀念、做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發此刻實施過程中存在着許多問題與困惑:

1、部分教師理論與實踐結合本事不強,轉變觀念難度不大,致使他們有時在教學中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現象。

2、部分教師對教材的理解,異常是對反映教學資料結構安排背後的它們之間內在的,如知識的構成與思維的發展過程之間的邏輯關聯把握不好。

3、有的教師教學設計把握不好要研究學生的哪些因素,給學生一個怎樣的自主空間,怎樣的指導力度才適宜。

這些也是我們急需探討解決的問題。

經過課改實驗工作,我們每位教師都經歷了一種嚴峻的考驗、一場重要的洗禮。幾年以來,新課程那嶄新的理念猶如春風化雨,滋潤了教師的心田。新課程使我校課堂教學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教師淡化教的痕跡,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我校近30餘人在市、區各級各類賽評優課的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還有50餘人所寫的課改論文分別獲國家、省市區優秀獎,30餘人的教學案例、教學設計、課件製作獲省市區獎項。這一系列的成績記錄着我校在新課程改革以來,經過自主發展所獲得的提高與提高。我校已在課改中發展,在學習中改變、在實踐中反思、在反思中調整、在調整中提升、在提升中飛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