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部月度工作總結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8.85K

轉眼間又是一個月過去了,已經是過一年的三分之二啊,業績也不是很可觀啊!

銷售部月度工作總結大綱

但是每天也都在堅持這個開會.思考.總結不知道爲何會使這個結果哦,有點矛盾啊不知道是自己的方法不適,還是別的呢?

總結一下這個月,在這個月的時候自己也總結過了,自己應該幹什麼,但是有的時候,計劃了趕不上變化,變化了一點很多都會給改變了,有一點的小無奈啊,還是自己想不不夠周全,八月份工作總結。

回想一下自己這個月做過的事情把,去過玉田幾天在那邊賣了點配件,他們那裏正在需找廠房呢,應該會近一些設備。有個用戶想訂立車呢。但是一直沒有定的今天打過電話了定了大連的,真的是很可惜啊,跟蹤了那麼長時間,由得時候還是自己方式方法,不能讓別人認同,

他那裏正在想要買設備呢,但是我一直跟蹤把,但是隻是打過電話,一共去過了五次吧,有一些外在的原因吧,我區那邊比較不是很方便的,想想有點可惜啊!

去過秦皇島幾天,給秦皇島的用戶送了點資料,但是到了那裏生病了,感覺也沒有什麼狀態,只是把資料給他們看了看,等着他們廠房起來了定一些設備,今天慄總給我講一下他們以後的發展方向,我大致瞭解一些了,他們那裏想做個網站,他在考慮一些是花錢的還是不花錢的,看看再說。

去過灤縣那裏有個工業區感覺還可以,那裏面都是要一些先進的設備呢,像一些數控鏜牀啊,數控切割機的,普通設備不是很需要了。

去過幾天遷西,那裏面也有個工業區還有就是一些生產礦車的,什麼設備都是會用的到的,這個月效益慢慢的稍微有一點的小變化導致資金都不是很好,有的想買一些設備但是資金不是很到位,有的就是活不是太多,人不好找,買一些設備也是浪費的。但是下月個會好一點的,跟蹤緊些爲好!

如何規避"多層次計酬"跟《直銷管理條例》之間的矛盾?

如何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產品差異化"?

服務網點到底該由誰來開,應該怎樣開?

、如何解決投資者跟職業經理人之間的矛盾?

、隨着國家"打傳"升溫,規範直銷企業如何做到可持續發展?

以上諸多問題,其實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問題,即在當前形勢下直銷企業該如何調整經營模式。我們姑且不去評價《直銷管理條例》中有多少規定是否符合直銷這種營銷模式的客觀規律,既然它是國家頒佈的法律法規,我們作爲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就應該去遵照執行。任何法律都有一個逐步完善的過程,一旦制定出來就是我們行爲的準則,個人如此,行業同樣如此。我們今天要去思考的就是如何去適應這樣一種局面,因爲《直銷管理條例》是針對整個行業,並非針對某家企業。

" 多層次計酬"本身就是直銷經營模式的一大特點,而且是吸引人們從事直銷行業的一個重要理由。沒有了這一前提,直銷就只能是"direct selling",而不能稱之爲"network marketing"。因爲按照國際慣例,"直銷"的定義就是"企業拋開營銷渠道的中間環節,利用人際網絡直接將產品銷售給顧客的過程。"

雖然目前的《禁止傳銷條例》和《直銷管理條例》明確規定了直銷員不能通過被髮展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數量或者銷售業績爲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直銷企業支付給直銷員的報酬只能按照直銷員本人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的收入計算。但是並沒有明文規定如何界定"消費者"和"直接或者間接發展的人員"。那麼我們企業在制定直銷員獎金分配製度時就可以將重心調整到如何去開發直接消費者或間接消費者,我們不主張"多層次直銷",但可以引導直銷員推廣"多層次消費"。

或許有人會理解成這是在偷換概念,但我們觀察政府對非法傳銷的打擊可以看出,國家禁止的主要是對象是異地傳銷和滾動非法集資,而對於獲牌企業和準獲牌企業限定的主要是在未設立服務網點的地區開展直銷活動或者非法集會,以及直銷非條例所允許的五類產品以外的產品。

直銷企業在解決了"多層次計酬"的問題之後,面臨的最大問題就當是產品定位的問題。我們都知道"產品差異化"是企業制勝的法寶,在中國直銷發展的各個階段引領市場的企業均是以產品爲導向的公司。日寶來福的遠紅外線磁療牀上用品;臺灣興田的"爽安康"搖擺機;安利的洗滌用品和"紐崔萊"營養食品;天獅的"高鈣素";康寶萊的減肥食品;然健環球的"女性條理乳";月朗的衛生巾,等等。這些企業之所以能夠在競爭激烈的直銷市場快速佔有巨大的市場份額同時佔有階段性市場主導地位,歸根結底靠的就是產品走了差異化之路。

直銷在中國已經走了十七八個年頭,很多企業覺得似乎該賣的東西好像都有人賣過了,再加上國家允許以直銷模式經營的產品範圍又只有五類,我們幾乎很難產生差異化的效應。其實不然,很多產品的差異化來自於對市場的細分。比如男士化妝品和美髮產品在直銷企業裏就很少見;個人衛生用品也只有有女性衛生巾開始進入;小型廚具的市場佔有率還不高;保健食品和保健器材的種類繁多極易尋找賣點。另外我們還要明白"產品差異化"並非僅僅是指品種的差異化,服務的差異化在某種程度上更能照成市場的穿透力。

關於服務網點的建設,在《直銷管理條例》頒佈之前,大多數企業是以直銷員開辦報單服務中心或連鎖專賣店的形式進行的。這對於轉型企業或已經具備一定市場份額的企業是可行的,因爲這些企業的服務網點幾乎都是直銷團隊領導人開辦的,他們本身可以龐大的市場團隊銷售業績來支持服務網點的利潤。但對於初涉直銷的企業如果用這種方式就未必可行了,因爲直銷企往往將很大一部分利潤用於直銷員的獎金髮放,能夠留存給服務網點的比例已經很小,在局部市場還沒有發展起來的地區由直銷員開辦服務網點無異於給企業埋下一枚枚定時炸彈。因爲直銷團隊領導人在市場開發初期的主要工作是市場的整合,他們不會去開服務網點來分散自己的精力。那麼就會去引導沒有直銷經驗但有投資能力的傳統行業的經營者來做,但是這些人往往很難在短時間內產生龐大的銷售業績,當一定時期後服務網點還不能盈利時,上當受騙的感覺就會導致其與直銷團隊上屬甚至企業發生矛盾從而直接影響企業在該地區的市場發展。 鑑於此,對於新公司來說,服務網點要麼就由公司直接投資開辦,要麼就先要尋找出一套科學可行的服務網點經營模式,在解決了沒有直銷團隊的前提下服務網點能夠生存的方法後再鼓勵直銷員投資開辦。當然,如何選擇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來做決策。有實力的企業可以進行先期投入;有品牌的轉型企業可以將傳統產品導人直銷店鋪零售管道;新公司可以導入更多的附加服務來產生效益;可以跟現有的連鎖機構嫁接;可以開辦本身能夠盈利的店鋪模式將直銷服務附加進去。

隨着涉足直銷領域的企業越來越多,專業管理人才的缺乏更顯突出,"跳槽"好像變成了當今直銷界最熱門的話題。加之某些經理人管理水平的欠缺和思維理念上的誤區,導致直銷企業老闆和職業經理人之間的矛盾顯得異常突出。其實,在一家直銷公司裏,老闆和職業經理人是個矛盾的統一體。老闆是平臺的投資者,經理人是平臺的建設者;老闆需要從企業中獲得利潤,經理人需要從經營中獲得成就。就其雙方的本質出發點來考慮,都希望企業產生良好的社會形象和經濟效益。

然而面對目前的現狀,雙方的矛盾又是顯而易見的。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一矛盾?首先我們分析一下矛盾的焦點在哪裏,啓航以爲無外乎就是一個"錢"字。矛盾之一是"花錢";矛盾之二是"分錢"。其實有了這種認識答案就已經出來了,只要雙方進行一下換位思考就可解決。職業經理人用老闆的心態去"花錢",在投資的時候就會明白哪些錢該花那些錢不該花,"直銷企業的業績是靠錢砸出來的"、"投資本身就是風險跟利潤共存的老闆就應該敢賭"這些非理性的思維就不會出現;老闆站在員工的角度去考慮"發錢",在利潤分配的時候就能夠運用科學合理的薪酬機制來激勵職業經理人,做到即能留住人又能留住心。

我們在九八之後發現在直銷界出現了大批的"難民",他們受短期炒作企業和非法傳銷公司之害,放棄了本應屬於他們的安穩的生活,勞命傷財地踏入了"直銷尋夢"的大軍。幾個輪迴之後,彷彿在猛然間開始頓悟自己是"上了一當又一當,噹噹不一樣;吃了一虧又一虧,虧虧有體會"。然而直銷人特有的"情節"又讓其欲罷不能,於是又覺得"不幹還不行"。似乎變得聰明起來的一批同志們於是開始對自己進行了重新定位和包裝:講過一場OPP的成了高級講師;上過兩堂NDO的變成著名培訓師;帶過幾十號隊伍的儼然團隊領導人;有過幾百人團隊的自命系統領袖。謊話多說了幾遍,往往最後連自己也會相信了。

《直銷管理條例》頒佈之後,新直銷公司如雨後春筍般涌現。當人才競爭開始白熱化之後,這些個"精英"們搖身一變從"難民"成了"盲流"。一批批的"考察專業戶"流連於各個企業,管吃管住管車票,去了公司神侃一通,也不管企業是否適合自己,有條件就幹上有底薪就幹,三個月過後留下一句"老闆心態不好"拍拍屁股又去找下一個"傻B"。

面對這羣"直銷共產主義者",企業苦不堪言。可這種狀況的出現能完全怪他們嗎?未必!是企業急功近利的思想造就了投機者的溫牀。要想完全擺脫這種被動的局面,就需要我們的企業投資者和經營者用正確的思維來主導市場的啓動,只有弄清了直銷的真正含義才能還其本來面目。千萬不要忘記直銷的市場倍增永遠是從一變二、二變四、四變八開始的。

國內直銷環境的不確定性和直銷市場的白熱化競爭,使得很多企業開始在國際市場裏尋求新的"藍海"。天獅的成功拓展給許多內資企業提供了許多可貴的經驗,但更多的公司鎩羽而歸同樣給大家一定的警醒。天獅的成功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其充分的人力資源儲備、拓展的時機、龐大的啓動資金及企業直銷運作的成熟經驗均爲其成功的保障。我們的新直銷企業要想在這方面有所突破一定要充分考慮自身企業的狀況和條件,千萬不要去打無準備的仗。

我去國很多國家進行系統培訓,對海外市場有一定的瞭解。要麼是很成熟的市場以我們內資企業的背景和經驗很難佔據可觀的市場份額,要麼是新開闢的處女地需要我們長時間悉心的耕耘。要知道這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沒有白吃的午餐,天上也不會掉下能讓我們接着的餡餅。

在國際直銷大鱷紛紛踏上中國這塊肥沃的土地時,以他們幾十年的運作經驗這個市場一定是處在最佳的投資時機。而我們的本土企業在這時卻捨近求遠、舍主求次,這樣的舉動不免請我們企業的決策者深思。我堅信同樣人力、物力、財力的投資,家門口的生意一定要比在別人嘴邊強食來得容易得多。

直銷市場的啓動、發展、壯大靠的是系統,而系統的成形、完善、複製靠的是教育培訓。我們說直銷產品是靈魂、制度是動力、服務是保障、教育是根本。沒有一家企業,也沒有一個團隊所取得輝煌成就不是靠教育培訓來完成的。不同的公司產品可以不同、制度可以不同、服務也可以個性化,而唯獨教育培訓尤其是基礎訓練幾乎都是一樣的。從某種意義上來理解,教育培訓是直銷企業和直銷團隊的生命源動力。

既然如此,如何系統的進行教育培訓是直銷管理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對培訓的重要性有明確的認識;其次,要充分肯定培訓師在企業中的核心定位;再次,一定要注重培訓的系統性;第四,要重視的就是培訓內容的設置;最後,要注意的就是培訓的導向性問題。"一堂OPP+一堂NDO+一堂潛訓"的時代已經過去,一套成熟完整的培訓系統包括:產品培訓,招商培訓,新人培訓,晉級培訓,領袖培訓,銷售培訓,店鋪培訓,講師培訓,潛能培訓,拓展培訓,旅遊培訓,表彰培訓等模塊;其培訓內容包括有:市場分析,市場規劃,消費心理,營銷心態,營銷技巧,團隊建設,演講技巧,時間管理,目標管理,壓力管理,國際禮儀,溝通技巧等;其創新性體現在感性與理性結合,心態與技巧結合,體驗與教學結合,理論與實際結合,宏觀與微觀結合,課程與拓展結合,心理與生理結合,教學與趣味結合。

直銷,一種將主導未來經濟市場的營銷模式,目前在國內,很多家企業通過直銷這種營銷模式獲得更多競爭優勢的同時,也面臨着這種銷售模式所帶來的挑戰。這要求企業要有快速的反應能力,及對誠信的維護、塑造能力。毫無疑問,誠信已經作爲企業通過直銷模式推廣產品的基礎。從國家發放直銷牌照角度看,已將企業誠信作爲一個重要考慮的因素;從消費者購買角度看,依然將企業誠信作爲重要的一個購買因素;從企業宣傳角度看,媒體不斷推出中國直銷誠信排行榜,和企業不斷宣傳誠信的價值觀,都體現出誠信是直銷企業發展的核心因素。

當"永續經營"這個詞已成爲直銷企業文化包裝的陳腔濫調時;當"崩盤"已經成爲一句業界經常提到的口頭禪時;當一大羣的直銷商在經歷了數家公司的波折以後還在爲定位發愁時;當一大羣底層經銷商在沒有組織依靠而走向社會邊緣時;那麼應該值得業界的人們深思一下目前中國直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性且要尋找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

近年來隨着第一批"政策型、暴發型"直銷企業發展的日趨平靜,而且很多直銷企業都成了"流星",現存的公司利潤很難再有大的發展,直銷企業發展面臨新的"瓶頸"期。中國直銷企業所面臨的一個基本問題是可持續發展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流星"直銷企業都是產品成功型直銷企業,也就是憑藉企業家的膽略和敏銳,抓住中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某個機遇、某個產品、某個項目、某種稀缺資源使企業迅速做大,但這種成功並不等於直銷企業的成功,更談不上直銷企業的持續成功。而一些目前"如日中天"的直銷企業是否在激盪的環境中仍然保持自己的發展速度,是不是也會迎來自己的"滑鐵盧"?直銷企業如何使自己獲得可持續性的發展,擺在了所有直銷企業的面前。而且目前的管理體系、薪籌制度、人力資源體系、市場營銷開發等等對直銷企業的發展起着非常大的制約作用,影響着直銷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企業可持續發展,表現爲企業活動若干要素的發展。從投資者的角度講,企業應當持續盈利(或一段時期內總體盈利);從直銷員的角度講,企業應當保持和擴大直銷員團隊的規模;從政府的角度即將講,企業應當不斷地納稅;而從消費者的角度講,企業應當持續地供應符合市場數量需求和價格需求的產品。在所有上述表現中,最爲基本的,應當是企業源源不斷地提供適應市場需要和變化的產品。直銷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就是一場革命,體現在外部環境和內部環境,但只要能夠步伐跟得上市場的需求,隨變化而變化,那麼直銷企業才能夠長盛不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