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服務中心工作自我總結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4W

一、2019年工作開展情況

社區服務中心工作自我總結

(一)狠抓“三個環節”,夯實社區工作基礎

1、加強思想教育,提高綜合素質。今年以來,社區服務中心不斷提高廣大社區工作者的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充分調動廣大社區工作者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定期對紀律、衛生以及工作服務情況進行評比、通報,推動形成了“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制定並組織實施政務公開制度,完善公開辦事制度、規範、簡化辦事程序;制定服務大廳和管理各類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對社區服務中心辦公大樓進行安全大檢查,召開駐社區服務中心有關站所、社區、居委會會議,將責任量化分解,按照辦公區域劃分安全監督責任區,配合社區服務中心抓好場所安全管理,及時處置各類突發和上訪事件,維護好工作秩序。

2、強化學習培訓,提高綜合能力。一是加強政治理論學習。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習科學發展觀,學習黨章,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了認識,增強了政治敏銳性,提高了政策水平,形成了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二是學習業務知識。社區服務中心組織全體社區工作者認真學習國家和省市有關社區工作的法律、規定、制度等,訂閱了社區管理與服務方面的報刊、雜誌,進一步提高了業務理論水平,增強了依法處理問題的能力。三是編辦社區工作簡報兩期,將每個社區開展的一些好做法、好經驗刊登在社區工作簡報上,同時採取交流座談、社區之間工作觀摩等多種方式,學習相關業務知識,交流好的經驗做法,相互借鑑相互補充。結合街道黨工委要求的每個社區工作者都要每月向黃網站及日報等各大報紙投送稿件,更好的宣傳黨和國家對社區居民的優惠政策。使社區服務中心的整體工作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3、紮實認真工作,切實爲民排憂解難。由於當前社區體制的不理順和居民融入意識的淡薄,社區的許多職能還沒有真正落實,責、權不統一、辦公環境、居民服務設施老化陳舊等問題依然存在。在這種情況下,社區服務中心因地制宜、多措並舉,最大限度地爲社區居民服務。

一是努力做好日常管理服務工作。作爲一個綜合服務部門,只有每一個服務窗口、每個社區都規範有序,社區服務中心的整體水平才能提高。因此社區服務中心始終堅持與相關站所溝通,統籌安排五個社區之間的合理搭配,對服務大廳工作人員及各社區嚴格要求,保證了日常工作規範有序。同時積極協調各方關係,合理調配大廳辦事窗口,認真做好辦公用品和固定資產的管理,辦公網絡的系統管理及各種辦公設備、設施的維護、保養,做好了各站所的後勤保障工作,爲各站所、各社區提供良好、舒適的工作環境,提高了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

二是切實爲社區居民辦實事、辦好事。爲深入瞭解社區居民的服務需求,社區服務中心組織開展了社區居民服務需求調查活動,與各社區居委會成員、老年大學學員、居民娛樂集中點的老同志等採取面對面溝通交流的方式,瞭解居民今後的服務需求,對今後的工作提出意見,我們對居民的合理化建議進行充分分析,並向分管領導及時彙報,報請領導同意批准後,對社區服務項目、內容等進行合理調整,對部分公共設施進行更新、維護,延長活動室開放時間,更進一步方便居民。

三是在全面推行“居站分設”管理服務模式的基礎上,秉承“以人爲本,服務居民”的工作理念,進一步夯實基層基礎,以黨建爲龍頭,按照“一二三四五”的總體思路,探索推進社區社會化管理,創樹社區建設獨特品牌。搭建一個平臺:即社區社會化管理服務綜合應用三維數字平臺;深化兩項活動:即繼續深化“特色支部創建”和“單位黨員進社區”活動;健全三個組織:即不斷加強社區黨總支、社區居委會、社區工作站自身建設;完善四級網絡:即社區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黨員和社區居委會—居民小組—樓棟—居民四級網絡;整合五大資源:即整合駐社區單位、服務型企業、社區黨員、社區志願者、社區居民等各方資源。

自今年2月份至今,在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主要領導的帶領下,投資22萬元聘請杭州阿拉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根據街道自身工作實際研發了《社區社會化管理服務綜合應用三維數字平臺》,投資10萬元,配套軟硬件環境服務器一臺,65英寸LED液晶電視一臺,五個社區全部安裝協同辦公網絡,與街道網絡實現暢通化。該系統平臺以三維地圖爲展示形式,以信息技術爲手段,以社區服務爲切入點,整合政府各部門公共信息服務資源和社會信息服務資源,構建綜合服務信息平臺。該系統平臺立足轄區內住宅小區、企事業單位、商鋪等建築佈局及居民基本信息,以三維地圖爲展示形式,按照“以房定人”原則,實現人口查詢、樓宇查詢、區域查詢及人員定位、分類統計及特殊人羣標註等各項功能。全面實現以通過點選、矩形框選擇、多邊形選擇來查尋信息的POI信息檢索功能。並在查詢、定位各類人口數據的基礎上,查看各類人員的詳細屬性信息,並根據工作需要按社區管轄、樓棟、人員屬性等多條件進行各類人口數據彙總統計上報。同時,該系統設置有社區黨建、社會穩定、計劃生育、社會救助、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環境保護、文化體育、教育培訓、羣團組織等多個功能模塊,把涉及居民生活的多項管理服務內容融入其中,集綜合受理、分類管理、統計彙總於一體。

四是密切配合,做好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交辦的其他工作。加強整個城市社區人員隊伍建設,在全面推行“居站分設”管理模式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社區工作站職能,建立、海寧聯合工作站、德盛街工作站。組織和協調駐社區單位參與社區服務,實現服務設施共建、社區資源共享。積極探索,創新思路,全面提升城市社區管理服務工作。

(二)構建“四個網絡”,拓展社區服務領域

1、構建社區服務網絡。堅持社區建設以人爲本、服務居民的宗旨,不斷拓展社區服務的內容和領域,充分挖掘和優化轄區資源,把社區管理、社區服務和社區就業結合起來,依託社區居委會自身力量積極開展集醫療、衛生、法律、家政、便民利民等一體化的服務,便民服務項目達50多種。

2、構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網絡。爲創建良好的社會治安環境,開展了創建安全小區,安全社區、安全樓院活動,在社區、海寧社區、河濱路社區建立了警務室,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落實到每個社區和居民。積極開展社區治安保衛、民事調解、幫教失足青少年、防火防盜等多種形式的創安活動,着力構築以社區民警爲主導、社區治保會和物業保安爲依託、社區居民積極參與的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網絡,確保了社區平安。積極開展了法律服務進社區活動,引導社區居民通過正常和合法的渠道表達利益訴求,在轄區形成了一支全天候、多方位的安全防範網絡。

3、構建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加強了與海寧社區衛生服務站、街道防保站、街道計生服務站、殘聯等部門的溝通,積極開展以疾病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等爲主要內容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舉辦健康教育20餘次、義診諮詢3000餘人次,促進了醫療服務向社區衛生服務站和居民家庭延伸。

4、構建社區文化服務網絡。一是投資3萬餘元,社區服務中心舉辦“喜迎xx大社區廣場文化藝術節”活動。“七一”至國慶節期間在小區、海寧小區、河凱小區、華歐廣場、河濱小區共主辦專場演出6場,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用歡歌笑語,向黨獻上最美好的祝福!區委宣傳部、區文廣新局、區民政局、區藥監局、區實驗學校、區實驗幼兒園、河濱路社區、德盛街社區、社區、海寧社區、黃河路社區等單位和廣大社區居民共同參與了演出。廣場文化藝術節的舉辦,進一步豐富了街道人民羣衆精神文化生活。二是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衛生城市複審等創建活動,以社區文明市民學校爲依託,採取舉辦講座、培訓班、版報專欄等形式,對社區居民進行理想、文明、科普、法律和道德等教育,依託老年大學舉辦了音樂、舞蹈、文學、曲藝、書法、繪畫、攝影等知識培訓和公益講座。同時,注重加強社區文藝隊伍建設,加強了社區腰鼓隊、武術隊、京戲隊、歌舞隊、秧歌隊、橋牌隊、合唱隊等各類文藝隊伍,組織開展了羣衆性文藝表演、風采展示、科普知識、書畫攝影、棋藝門球競賽等社區羣衆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增強了社區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營造了健康向上、文明和諧的社區文化氛圍。

二、2019年工作計劃

(一)加強社區黨的組織和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建設,構建新的社區組織體系

1、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社區建設中的領導核心和政治導向作用。進一步增強社區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滲透力和影響力。一是優化黨員結構,提高黨員素質,完善各社區黨支部組織機制。二是建立橫向延伸的黨建工作組織網絡,既向社區單位黨組織延伸,向居民中的黨員延伸,向流動黨員延伸,吸納轄區單位退休老黨員加入到社區黨組織中來,不斷擴大覆蓋面和黨員影響力。通過建立聯席會議、黨員聯絡站、活動站等形式,凝聚社區內的所有黨員。三是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構建社區居民工作的新格局,實施愛心工程。

2、加強社區居民自治組織建設。一是在五個社區全部建立議事委員會。指導社區居民代表推舉組織能力強、熱心社區公益事業,具有較高威信的人員組成。二是按照依法選舉的原則,選出海寧社區、德盛街社區居民委員會。黃河路社區、河濱路社區、社區居委會在社區黨總支的領導下,全面開展工作,逐步實現居民自治。

3、重點培育和發展具有志願性、公益性的社區組織。繼續加強“四個網絡”建設,拓展社區服務領域。成立社區文化藝術團,海寧社區志願者協會。通過表彰優秀黨員護教志願者,爲黨員護教者志願者購買人生意外保險、送溫暖等活動,激勵志願服務,推動奉獻精神;通過制度建設,使社區組織逐步走上制度化,規範化的軌道。

(二)加強社區管理,理順社區關係,完善社區功能,建立新的社會化管理模式

1、努力加強以街道黨工委和辦事處領導、民政部門牽頭、有關部門積極配合、社區居委會主辦、社區力量支持、羣衆廣泛參與推進社區的運行機制。以黨建爲龍頭,繼續按照“一二三四五”的總體思路,推進社區社會化管理,創樹社區建設獨特品牌。五個社區高效運用《社區社會化管理服務三維數字平臺》。通過系統平臺的應用,將過去被動應對問題的管理模式轉變爲主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服務模式;其次實現管理手段的數字化,主要體現在對管理服務對象過程和評價的數字化上,保證了管理服務的敏捷、精確和高效;最後實現科學封閉的管理機制,這樣社區就具有一整套規範統一的管理服務標準和流程,從而提升社區管理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2、實現服務隊伍的專業化。對在崗人員實行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培訓。提高社區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服務質量,爲社區居民提供優質、快捷的服務。

3、社區居委會職能實現兩個方面突破。一是完善社區管理職能,將企業事業單位、政府機關剝離出來的部分社會職能和服務職能充分發揮到位。二是理順社區關係。特別要理順社區居委會和物業管理機構的關係。加大對物業管理機構和小區業委會的指導、監督力度,發揮業委會和物業管理機構的優勢,堅持社區居委會在小區管理中的作用。

(三)樹立服務意識,整合社會力量,實現共駐共建

普遍樹立較強的服務意識,靠雙向服務贏得街道社區應有的地位。在共駐共建工作中,以“黨建工作經驗共享、基礎設施共用、志願服務共有、思想教育共抓、黨員隊伍共管、文明社區共建”的主要共建內容和共建目標。在共建形式上,“基地共建”和“項目共建”兩種模式。開列出我們街道社區能夠爲駐轄區單位提供的服務項目和需要轄區單位提供的服務項目,以服務的姿態主動到轄區單位溝通協調,商討雙向服務的具體項目,進行“項目共建”。這樣可以瞭解社區和轄區單位之間的共享資源和共同需求,又提高了共駐共建工作的層次水平,同時也避免了社區工作者跑斷腿、磨破嘴,盲目尋求轄區單位支持的不利工作局面,改變了街道社區幹部只會伸手要錢要物要贊助的不良形象。

(四)抓好活動載體,發揮黨員作用,提高社區居民素質

1.切實解決社區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組織所有社區工作者隨同小組長開展進“百家門、知千家情、暖萬人心”的“百千萬”活動。讓社區工作者真正深入居民家中,瞭解居民的真實情況。

2、爲了充分發揮黨員的作用,在社區雷鋒服務站開展黨員認領“八大崗十大員”(八大崗包括:青年教育崗、鄰里互助崗、調解幫教崗、文體宣傳崗、社區服務崗、扶貧幫困崗、衛生監督崗、治安巡邏崗;十大員包括:思想政治宣傳員、社會治安巡邏員、民事糾紛調解員、社區衛生清潔員、幫老助殘服務員、計劃生育信息員、美化環境護綠員、法律服務諮詢員、文化活動義演員、科普知識宣教員)和“四個一”(參加一次活動、奉獻一次愛心、做一件好事、提一條合理化建議)活動。特別是轄區單位在職黨員,爲了激發黨員發揮作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組織開展黨員亮身份活動,爲社區內的黨員戶和在職黨員重新懸掛“黨員之家”光榮牌。

3、加強社區服務中心服務設施建設,增加服務項目,更換健身設備,促使社區服務上檔次。在社區和河濱路社區建設“文化活動基地”。圖書閱覽室,健身活動室等活動陣地真正向社區居民對外開發。通過專人負責,辦理居民活動卡的形式保證活動的普遍性和娛樂性。加強廣場文化藝術節演出活動效果覆蓋面,倡導社區居民自娛自樂,深化文化體制改革,進一步豐富街道人民羣衆精神文化生活。

(五)做好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交辦的其他工作。做好安全穩定工作。不斷加強居民安全教育,做好特殊時期特殊人員的穩控,確保不出大問題,力爭不出小問題。積極參與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組織的各項社會實踐活動,發揮自身優勢,克盡職守,一切以街道整體工作爲中心。努力完成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交辦的臨時性、應急性工作任務。

在今後的工作中,社區服務中心將繼續努力,認真學習借鑑先進經驗,積極探索做好新形勢下社區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以更紮實有效的工作,爲街道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