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創業的四個95%

來源:瑞文範文網 8.64K


個人創業的四個95%

多年以前,就曾有句著名的口號:“十億人民九億商,還有一億要開張”。中國人的個人創業意識普及率居世界之最。個人創業的念頭幾乎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目中閃動過,爲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發揮,爲了解決自己的物質或是精神問題,或者是爲了擺脫工作對自己的束縛,個人創業,自己當老闆這條路被許多國人視爲達到理想彼岸的金光大道。

於是,當國家政策的框架開始鬆動時,國人的創業熱情隨即迅速爆發出來,在改革開放的八十年代初期,涌現出來的個體戶就曾是新中國第一批個人創業的典型代表,現在改革開放以過去二十多年了,個人創業的光輝依然強有力的吸引者越來越多的跟隨者。並且,當前穩定的政治環境和越來越寬鬆的商業政策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現在,連許多缺乏基本商業經驗和社會經驗的大學生也參加到創業大軍中來了

但是,創業不是簡單的烏托邦式的理想加信念,光憑一腔熱血加美好夢想就能順利到達勝利彼岸的,個人創業,更多的是要通過科學的前期規劃,多角度觀察,理性分析,有效的資源分析與整合,成熟高效運作技能,良好的商業心態,等等這些重要的,必不可少的環節與因素來作爲支撐,纔可能保障創業的穩健起步和成功率。

而國人對待個人創業問題多的是感性,少的是理性,往往是夢想高過於規劃,熱情淹沒了冷靜,這也就是造成了當前個人創業市場的一個矛盾局面,一方面是大量的創業者前赴後繼的進行個人創業,另一方面,我們又不得不面對僅僅5%都不到的創業成功率。即便是如此,還是擋不住勢頭洶涌的新創業者,畢竟,個人成功的希望,物質生活的強大吸引力還在充當着強大的驅動力因素。

總結筆者多年來對個人創業項目的研究,中國個人創業領域所存在的問題和風險,集中的來說,存在着四個百分之九十五,

1、在職者羣體中,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想過個人創業

2、在想過個人創業的在職者羣體中,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一直只是停留在想象的階段。

3、在付諸於實際行動的個人創業者中,有着高達百分之九十五的失敗率

4、在所有的的個人創業失敗案例中,有百分之九十五不是因爲項目本身的問題。

關於第一個百分之九十五,前面我們已經談到,出於爲實現個人價值的最大化發揮,爲了解決自己的物質或是精神問題,或者是爲了擺脫工作對自己的束縛,即便是擁有穩定的工作和收入,仍然還有高達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會想到進行個人創業。

那在這些想過個人創業的羣體中,爲什麼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會只是一直在想呢,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那種晚上想想千條路,早晨起來走原路的人,想法挺多,但就是不動手,爲什麼不動手,這裏面涉及到四個方面原因

1、創業的政府成本問題

這裏所指的政府成本指的是政府各部門所要收取的各類費用和需要辦理的各項手續。目前在國內申辦企業,註冊運作前需要審批的項目仍然高達數百項,要經過一二十個部門審批,蓋上幾十乃至上百個公章,因爲現行的法律制度最大的問題是幾乎每一個政府部門都享有不受限制的立法權,而每一個規章制度都有法律效力。

有些政策定得還很模糊,這個手續辦還是不辦,那個費用收收還是不收。收多還是收少,這又自然導致了暗箱操作的出現。

結果是,經商做生意的人不得不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於同政府有關部門搞好關係。即便是規模較小的個人創業項目,只要一開門做生意,工商的,稅務的,衛生的,城管的,環保的,消防的,街道的,主管部門的,乃至行業協會的,往往都會一個不拉的找上門來,筆者曾進行一個認真的核算,簡單點開個鋪子或是飯店,若是各項政府手段和費用都一樣不拉的交齊辦齊,還能賺錢的話,那一定是商業天才了,政府成本過高,很大程度上使得準創業者打消了由心動到行動的計劃。

2、自己否定自己

幾乎所有的人都是一直在自大和自卑之間搖擺的,能做到心平氣靜的,那就是傳說中的“智者”了,只不過,我們絕大多數人還都是凡人,達不到智者的心境,自然也就容易出現自大與自卑來回搖擺的狀況了,許多準創業者一小時前對自己的創業方案信心百倍。熱血沸騰,一小時後卻又開始自己質疑自己,自己真的可以做嗎?自己有那個能力做的來嗎?目前實力和經驗還不夠吧?比我強的人自己創業都失敗了,我能行嗎?很快,心情溫度就能從九十九度降到幾度,想了半天,得,安全第一,咱沒有那金鋼鑽,就別攬這瓷器活,算了吧,別冒這個險吧,還是安安穩穩上班得了。

3、東邊日出西邊雨

準創業者在規劃其創業計劃時,很自然的會徵詢身邊親朋好友的看法和意見,出於對準創業者的安全考慮,多數的親朋好友往往會勸說準創業者不要冒險,還是安穩上班實在些,而許多創業者之所以去徵求身邊親朋好友的意見,也就是說明了其內心對創業項目的決心尚不夠堅定,現在多數的親朋好友都持反對意見,本來就在搖擺狀態的創業決心就直接倒向放棄那一邊了,許多創業者往往就是在身邊親朋好友勸說下,放棄了自己的創業計劃。

4、被動等待商機出現

很多人都在懷念剛剛改革開放的那幾年黃金歲月,倒電子錶都能賺大錢,現在不行了嘍。什麼生意都有人在做,競爭也是越來越激烈,反正那年月商機多,不像現在,商機越來越少了,其實,商機是主動去發現挖掘的,絕不是被動等着出現的,而許多創業者堅持等待所謂合適自己的商機出現,往往就這麼一直等下去,也是一直沒等到。

那麼,在真正由心動落實到行動的創業者中,有着高達百分之九十五的失敗率,失敗率如此之高,構成原因是很多的,簡單點說就是尚不具備一個老闆的思維方式和能力,筆者在這裏簡述如下:

1、創業者缺乏對商業本質,商業運行原理,資源匹配原則,利益的驅動作用和多元化特性等這些本質和核心原理的理解。

過於表面化的看待商業。導致出現違背商業原則的根本性錯誤。

2、環節與系統的差別

大多數創業者在進行個人創業前都是在職者,並且往往是對某一方面或者說是某一環節較爲熟悉和擅長,例如個人創業者羣體中,營銷人員佔了大多數,因爲營銷人員往往會覺得自己對客戶管理,銷售,產品,行業都比較熟悉,自己跳出來幹應該沒啥問題,其實,在企業裏,除了老闆外,任何一個職員所發揮的最大作用,也就是一個環節的作用,若干個環節才能形成一個整體的商業系統,例如,營銷在企業裏也只是一個環節而已,企業的整體運作還包括內外部管理。

人力資源,市場策劃,資本運作,政府關係,財務監控,法務,審計稽查,流程管理,生產。研發等等環節,懂得一兩個環節絕不代表玩得轉一個整體的系統。

3、長線與短線的差別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商業項目往往需要以年爲單位的全盤規劃,規劃中涉及到的每一個步驟,每一個延伸點,每一處所涉及到的資源,各事務的前後銜接關係,具體的項目時間進度等等,都得要有清晰的描述和防備變化退守的對應措施。並且還有許多需要預先籌備的項目事務。整體成構成一個長線的,完整的商業規劃。而許多個人創業者壓根沒想的那麼周全,往往只是一個簡單的目標概要,至於其中所涉及到具體步驟也只是一些很模糊的框架,許多事情都是走一步算一步。充其量只能算一個短線計劃。

4、理性的評判自己

人無完人,每個人在才能方面都是有長有短,如果創業者能清醒的看到自己的長處與短處,並且通過合作者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那麼創業成功率就會高出很多,但是,大多數創業者對自己的認識遠未到一個理性和全面的程度,覺得自己差不多都是十八般兵器,樣樣精通,其實,那裏有這種人。

5、商業眼光還是個人眼光

與正規企業決策層所不同的是,個人創業者決定是否來承接某個商業項目很少有進行理性的市場系統研究與專項分析,而更多是依據個人的市場操作經驗和閱歷來作爲分析基礎,再融合一些個人對新產品的直觀感覺,就這樣做出了判斷。

而實際上,個人創業者承接項目的平均成活率一直維持在10%以下的水平,而企業上馬新產品的平均成功率基本可以保持在40%以上,區別在那裏,不是規模和資本的區別,而是研究判斷方式的區別,理性的系統的分析判斷方式自然要比感性的個人的分析判斷方式要科學的多,也有用的多,畢竟極少有人能夠引導或是製造潮流,個人創業者大多作爲商業中間流通體,絕大多數只有跟隨潮流的份,但很多創業者過於相信自己的眼光和判斷力,認爲自己的經歷已經能夠來洞察市場並準確的預測,結果常常是自己種的苦果自己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