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必須與職業規劃相關

來源:瑞文範文網 1.4W

“學歷”一詞,在這一年裏頻頻曝光,有人借學歷之名將世人忽悠了個夠,比如前段時間沸沸揚揚的“學歷門”;有人卻似中了學歷的“毒”,生命不止,考學歷不盡,比如近日的“學歷姐”。應該說,在基本掃除文盲的年代,每個人都會有一個學歷,它是普遍存在的,不值一提,但是學歷的高低以及學歷的含金量卻暗藏玄機。於是,問題來了——在人才競爭激烈的社會,學歷在個人的“資本”中,究竟佔着多大的分量?人人都在爲學歷“狂”的同時,卻並不是人人都清楚,修讀一個學歷,究竟爲了什麼?

學歷必須與職業規劃相關

困惑:學歷改變命運?

學歷可以改變命運嗎?以下這個故事,也許可以帶來答案。小菜XX年中專畢業後,在廣州一所普通幼兒園當老師,並繼續在職修讀大專課程,於XX年畢業後辭職進入一家企業。XX年,她繼續報讀本科,XX年畢業後,又考上了研究生,今年研究生畢業,被廣東某地的教育局錄取。從幼兒園老師到教育局,小菜的命運在外人看來,確是學歷的遞升而帶來的華麗變身。只有小菜知道,讓自己人生改變的,絕不是一紙學歷。“並不是學歷改變了我,真正改變我的是生活的閱歷。”小菜說。“在修讀學歷的過程中,我見到了更多不同的人與事,我的心境與人生觀也因此發生了改變。”而且回過頭來,從XX年至今,小菜說,做幼兒園老師時,已可收入兩三千元,後來大專畢業時找到那份工作,試用期才800元,XX年本科畢業,找一份與現在類似的工作並不難。所以學歷的多少高低並不與收入及工作機會成正比。

學歷=學習的歷練

作家柏邦妮說,“我從來都不認爲學歷有什麼重要,天才都不是科班,但不是科班,龍套都跑不了。”一語道出了學歷在現實社會的真實定位。

“學歷是一個敲門磚,但不是保險槓,是個門面,但如果沒有真才實學,就成了假牌坊,只會讓自己更心虛。”廣州某高校的王老師說。“尤其是一些名校畢業的學生,有時候會有打腫臉充胖子的感覺,一方面覺得自己要襯得上母校的牌子,但另一方也清楚四年的時間,自己有沒有努力,此時,反倒是最棒的名校學生,越可能迷失。”

小菜從自己的求學經歷當中,也深刻地領悟到,一個人拿到一個學歷,是對人生一個階段的總結,但並不是就此結束了,相反,在未來的歲月裏,要用更多的人生經歷與成就來驗證是否配得起這個學歷。

無論是本科、研究生還是博士,學歷的重點在於學習的歷練,必須學出來,纔能有能力。王老師認爲,現在中國高校應該對“嚴進寬出”的局面要有所改變了。嚴出可以給學生們更多緩衝、學習、實習、社會實踐的機會,他們可以在學習期間慢慢掌握社會的法則。

爭論:7個文憑有啥用?

近日,有媒體爆出,華中師範大學教育學院一位名叫王麗的研二學生,在XX年的時間裏,拿到了3個專科文憑、3個本科文憑和1個碩士文憑,共計7個高校文憑,未來如果有可能,她還想繼續讀博。迅速躥紅的她被人們稱爲“學歷姐”。

網友們的爭論也由此而起——支持者認爲,“學歷姐說自己一心提高個人素質,而且她學的都是跟教育有關的。如今能夠靜下心來潛心治學的人太少了。支持學歷姐!”反對者認爲,比起學歷,社會的實戰經驗更重要。“這麼多的證書在衆多企業老總的眼裏只是一張紙而已,毫無實戰經驗。”

職業規劃顧問陳曦則認爲,如果是與自己職業發展相關,而不是盲目地爲學歷而考學歷,那麼多少個學歷也不爲過,也都是有用的。

職場:更重視從學歷當中提煉的能力

智聯招聘高級職業規劃顧問陳曦認爲,對應屆畢業生來說,學歷是招聘時很好的參考選擇標準。好的學歷至少證明這個人有不錯的潛質。但如果是對已有工作經歷的人而言,學歷的作用就低於工作經驗了。

陳曦認爲,比起學歷,如何提煉學歷當中的能力,對個人求職更加重要。曾有一個應屆生,他利用暑假時間在一家it公司打工,通常大家會把這樣的經歷在簡歷當中一筆寫過,比如,“某年某月,在某家公司實習,參與什麼工作”。但是,這個學生卻是這樣寫的,“某年某月,在某家公司,參與了哪些項目,與什麼人合作,做了哪些具體工作,運用到了哪些知識,從中學到了什麼,以後會如何去運用”。他將自己能幹什麼會幹什麼都具體描述了出來,最終被一家世界500強企業錄取,雖然他並沒有閃光的學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