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長征路九年級作文優秀範文

來源:瑞文範文網 7.06K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蹟,我們正行走在長征路上,展望以後的長征路,我們充滿信心和希望!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我的長征路》優秀作文範文,供大家參閱!

我的長征路九年級作文優秀範文
我的長征路作文範文篇1

一提起長征,人們不禁想到不怕苦、不怕累,但想到不怕苦、不怕累,人們又會提到學習,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學習,就是艱苦的長征。

剛剛來到這個世界,我們就開始了長征。從聽音樂陶冶情操,到背古詩提高修養,我們在家長的指導下步步前行。到了幼兒園,畫畫、寫字、遊戲,老師幫助我們繼續進步。漸漸地,我們有了基礎的能力,爲以後的漫漫長征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隨着年齡的增長,我們上了國小。此時的長征,已經從打地基伸展到建設,開始與大世界接觸。一年級,我們飛奪瀘定橋,用最快的速度培養起良好的學習習慣,邊走邊學。三年級,科目增多,我們繼續巧渡金沙江,吸收進這些知識,擴張認知面。五年級,與人的接觸也成了必修大事,我們隨即擺開架勢,汲取做人處世的道理,讓五嶺、烏蒙成爲我們的墊腳石。在這一段艱苦的學習路程中,一次次考試就像國民黨的圍追堵截。他們考驗我們的能力,成功了,不要輕心,繼續發揚;失敗了,不要灰心,繼續提高。而學習路上的種種困難,則像長征途中的斷糧、寒冷、迷路、受傷等威脅。它們可能暫時把我們打敗了,但我們會重整旗鼓,努力推翻它,踏上陽光大道

現在,我們正行走在長征路上,展望以後的長征路,我們充滿信心和希望!

我的長征路作文範文篇2

記得在國小課本上,我讀到了這樣一個長征的故事:“長征途中,在過雪山時,天氣非常寒冷,有一位戰士,因無衣禦寒而凍死在了路旁,一位紅軍將軍路過此處,看着這位被凍死的戰士,非常憤怒,對身邊的人大聲講道,這是怎麼搞的,快去把管服裝的軍需部長找來,旁邊的一位戰士答道,不要找了,並指着那位凍死的戰士說,他就是軍需部長,全體在場的官兵都爲此默然起敬。”

每當想起這個故事,我心中都猶如涌動一股清泉。紅軍“軍需部長”的形象是那樣的高大、那樣的清澈、永遠抹之不去。長大後,我明白了,我心中涌動的這股清泉,就是偉大的長征精神,堅定的信念、忘我的奉獻、艱苦奮鬥、樂觀向上、勇往直前……,就是她不朽的內涵,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每當我遇到困難,“軍需部長”就像一股溫暖的清泉,給我鼓舞、給我力量;每當我取得成績,“軍需部長”就像一股清涼的泉水,讓我清醒,鼓勵我繼續前進……。

長征精神不僅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紅軍將士們不屈不撓的鬥爭精神,她還從不同的方面,傳承着中華民族精神的精華。他不僅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爲革命理想而奮鬥的革命精神,她還是中華民族精神的一種昇華……,對這一中華民族的瑰寶,我們必須永遠傳承、永遠學習、永遠發揚光大。

偉大的長征精神,以之特有的魅力,不僅在中國人民心中產生了無窮無盡的精神力量,而且就像一個最完美的神話和遠遠流長的清泉,突破時代的國界,在世界上廣爲傳揚。我們完全有理由爲此感到驕傲和自豪。所以我想:“長征精神不僅是我心中的清泉,而且是每一箇中華兒女心中的清泉,它就像一根根紐帶,把十三億中華兒女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長江之澎湃,黃河之波濤,挽起高山,托起大海,一往無前……,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將是歷史的必然!

我的長征路作文範文篇3

隆隆的炮聲中,紅軍戰士接二連三的倒下;瓢潑的暴風雨中,紅軍戰士跋山涉水;瀘定橋上,紅軍戰士奮不顧身……耳畔炮聲隆隆,心中的熱血在沸騰… 長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工農紅軍創造的壯麗史詩,70年歲月流逝,但紅軍氣壯山河的英雄壯舉,長征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依然讓我們心潮激盪、熱血澎湃。伴隨着感人的畫面,我的心靈中分明感受着一種震撼。在那艱苦的歲月裏,是什麼支撐着紅軍戰士勇往直前;是什麼讓他們坦然面對死亡的威脅;是什麼讓他們不斷成長,走向勝利?他們的精神震撼着我們,心中的疑問讓我更加欽佩他們。

慘烈的戰鬥磨礪了紅軍的意志,親人的犧牲,戰鬥的勝利激發了他們的鬥志。主人公王瑞由一名膽小、幼稚的伢子成長爲有着堅定意志的共產黨員。這其間,“跟着走”是一直激勵着他成長的航標,由起初的盲目“跟着走”到最後的堅定地跟着黨走,跟着勝利走。這似乎在啓迪着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會有坎坷,會有迷茫,最關鍵的是讓自己心中有一盞明燈,新時代我們不需要面臨槍林彈雨,我們不必忍飢挨餓,但挑戰依然存在,工作中的困惑、矛盾,合作中的衝突,前進中的失敗,預設目標的偏離……

曾經有過困惑,學習、就業壓力在加大,要求在提高,很多時候會覺得衆多的任務包圍着自己,甚至有一種壓抑的感覺。想想戰爭年代,革命先輩連性命也付出了,如今的我們還有什麼不能克服呢?想着這些,心中會變的坦然、平靜,會覺得充滿幹勁。當值周的時候,搞好教室、宿舍的衛生;當走在操場上的時候,彎腰撿起紙屑;當同學有困難的時候,伸出你的臂膀……我們要做的就是這些平凡而又普通的小事,就是將這些小事,簡單的事情堅持着做好,做足。看着操場因你的勞動而變得整潔,同學因你的關注而轉變,心中的快樂會久久迴盪……當你心中煩悶的時候,大聲告訴自己有一份讓你牽掛的學業,畢竟是一件幸福的事,沒有了忙碌的牽掛,人生會變得無趣,那將是灰色的人生,努力讓生活、學習更有活力。讓學習的煩惱與快樂同在,將煩惱縮小,將快樂放大,你會發現那是多麼有意義。當你的怨天尤人,不能改變現狀的時候,腳踏實地的努力是最好的出路。今天的我們需要淡薄、寧靜的心境,需要那份執着的追求。

的確,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困難擺在眼前,我們同樣需要清楚航向,心中有指引的明燈,明確“跟着走” 的方向,“想想長征二萬五,想想革命老前輩!”我們的心靈會得到洗滌,我們也會走向勝利……

堅忍不拔、自強不息、勇往直前——偉大的長征精神,我們不能忘記這種精神,要時刻牢記這種精神,更要繼承偉大的長征精神並將其發揚光大!我們要將長征精神作爲我們的精神支柱,取得我們個人的長征的勝利,取得一個又一個新的征程的勝利!

我的長征路作文範文篇4

說到“長征”,都會想起當年紅軍“爬雪山過草地”那震撼中外的二萬五千里長徵。正是這種長征精神,激勵着成千上萬的有志青年,在共產黨的號召下,投身革命,浴血奮戰,爲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奉獻出自己的一切,爲後人稱頌,效仿。“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毛主席這氣勢磅礴的偉大詩篇,激勵着中國人民奮勇前進,一次次開始新的長征。文革期間,有很多紅衛兵重走“長征”路體驗艱辛,磨練意志。全國有成千上萬支紅衛兵長征隊,從四面八方徒步走向北京,去見毛主席,圓自己的夢,也有到延安、井岡山等革命聖地。李洞天、李超就是我所知道一直從哈爾濱走到北京,用時一個月。他們的經歷我不知道,也不敢妄加評論。只能說他們是英雄,那些行走在祖國大地上的長征隊都是好漢,他們敢於面對自然,勇於挑戰自我。

和他們相比,我深感自愧不如,我的“長征”只走了兩天,一百多里路,跟那些千里徒步長征的人相比我這是“螞蟻串豆腐,提不起來”。就算做是一次拉練吧。但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徒步行走那麼遠,而且是在那特殊年代,一路上也經歷了許多難忘的事情,這段經歷就算是我人生的一段小插曲。就厚着臉皮寫點吧,讓朋友見笑了。

其實徒步走是被逼出來的,並不是我們自願,一九六七年一月,中央下達停止串聯的通知,要求全國各地的紅衛兵,必須返校復課鬧革命。我們一行六人正在重慶,有李洞天、夏卻利等人,按規定只能回哈爾濱。重慶的接待站也給我們發了返程的火車票,由於大串聯給全國交通帶來了極大壓力,各地都設立紅衛兵接待站,給當地的財力人力造成了很大負擔。我們原計劃由重慶南下,經遵義,貴陽直達湛江,然後去海南島,半途而廢有點心不甘。幾次都沒能混上南下的列車,我們一直決定徒步走到離重慶以南一百多裏的綦江縣。從那裏登上南下的列車,那裏會比重慶鬆一些,綦江是重慶到貴陽的必經之路。

算一算一百多里路而且都是山路,要翻越大婁山得走兩天。好在隨身物品不多,每人只有一個書包,裝有《毛選》和《毛主席語錄》。在那個年代,這兩樣紅寶書是必不可少的。當時重慶是有名的山城和霧都,在重慶的五天大多是霧茫茫的,有時還下點兒小雨,整個山城籠罩在茫茫的雨霧之中,潮溼的很,對我們這些北方人來說很不舒服。我們早晨出發,重慶天竟然晴了,見到了難得一見的太陽,我們的心情也豁然開朗。出了重慶來到長江小南海大橋上,回頭美麗的山城,也望見歌樂山。有多少英雄志士在這裏拋頭顱灑熱血。“江姐、徐雲峯”及無數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永遠激勵鼓舞我們在人生的“長征”路上勇往直前。

我們走的這條路是重慶通往貴陽的公路,中途經過“婁山關”和“遵義城”都是當年紅軍長征經過的地方,特別是“遵義城”當年的“遵義會議”確立了毛主席在黨和紅軍中的領導地位,才使得紅軍在毛主席的正確領導下,順利“北上”到達陝北,實現了中國革命的轉折,使中國革命最後取得了徹底勝利。“遵義城”也算是革命聖地。路上還真碰到幾支打着紅旗上寫着“XX長征隊”,隊伍整齊人數不少,是從遵義那邊來的。我們六個人也沒有明顯的隊形,也沒紅旗,像散兵遊勇。

路漸漸的難走了,都是盤山路。難怪李白嘆曰“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一路上的景色是美的,當時正值冬季,東北早已是冰天雪地,這裏卻是鳥語花香,樹茂竹綠。一片生機盎然,我們站在高出眺望,我們走過的路像玉帶纏繞山間,遠處山巒疊嶂,近處瀑布飛流,好一派美麗的南國風光啊!大自然竟有這般奇妙的鬼斧神工,造就出這令人陶醉的人間仙境。難怪歷史上稱四川是“天府之國”真是“人傑地靈”。

我們一路歡笑一路歌,走走停停,渴了就喝山間的溪水,真是純天然透心涼。前面的路突然開闊起來,不遠處出現一個小鎮,地圖上叫“百節”,四川許多鄉鎮都建在當地叫壩子的地方,壩子就是山間的小塊平地,公路在鎮邊通過,路邊豎着一塊寫有“紅衛兵接待站”的指示牌,我們順着路牌指引方向走進鎮裏,街道不寬,清一色的石板路,路兩旁是清一色的四川民居。街上行人不多,但每個人都揹着個揹簍,男的背東西,婦女就把孩子放在揹簍裏。到了接待站馬上有人接待我們,招呼我們吃飯,(當時接待站吃飯是免費的)經過短暫休息後就上路了,我們必須在天黑前趕到下一站,一個叫“一品”的鎮子在那裏過夜。我們的行軍速度明顯加快,太陽落山前趕到了“一品”鎮,“一品”比“百節”大很多。也略顯繁華,熱鬧,接待站有住的地方,這裏早有幾支長征隊在這裏投宿。當他們聽說我們是從東北來的要去遵義,都投來羨慕的目光,東北離這裏幾千裏遠,真了不起啊,都以爲我們是走來的,只有我們自己才知道是怎麼來的,我們也不道破,反正誰也不認識誰,明天就各走各的了。有好奇多問的,就讓李洞天去對付他們,反正他有徒步長征的經驗。晚飯還算豐富,有菜有湯只是有點麻辣吃得不習慣,飯後到鎮子轉一轉,街上碰到挑擔的大多都是婦女,男人都坐在門口抽水煙,悠閒自得啊,旁若無人!都說四川的女人幹活兒,男人不幹活兒,真是不假。在重慶我們就看到朝天門碼頭卸船,擡石頭的都是女的幹,男的在茶館閒扯消磨時光啊。順街道往前走正好有一處茶館,裏面人聲嘈雜,煙霧繚繞,裏面都是頭纏藍布的男人,這就是四川的民風民俗多年延續至今。

回到招待所,感覺腳有些痛,脫鞋一看腳上磨出許多水泡,好在李洞天有經驗幫我處理好了,看來要練就一副鐵腳板還真得多走啊!這一覺我睡的很香,一直睡到大天亮。第二天接待站的同志們告訴我們“一品”鎮離綦江縣還有五十多離路,路也好走些,同時告訴我們從重慶到綦江每天有一班長途客車,早晨雙向對開交通不方便,我說怎麼一路上只看到大卡車看不到大客車。還告訴我們從“一品”到綦江有一條馬車路,要近十多裏,只是路難走些,當地鄉民到綦江大多走這條路。我們請他幫我們畫了一張草圖,幫我們指明方向。但這條路上沒有接待站,中午只能到沿途村子裏的鄉民家吃飯,但每人要付一毛錢二兩全國糧票。爲了省時間我們決定離開公路走這條近路。路上來往的人還真不少,有挑擔的有揹簍的,臨近中午碰到一個小村子,當地叫寨子,先找到村革委會。主任把我們帶到一戶人家,男主人是一個三十多歲的四川漢子,女人背個竹簍裏面有個小孩,雖然兩人的衣服破舊,但卻乾淨合體。村主任跟主人說了幾句,女主人就開始燒飯,對我們的到來他們表現出很熱情,看來來這裏吃飯的我們已經不是第一夥了。飯很快做好了,沒有接待站的豐富,但是有許多泡菜,而且米飯是放在竹筒裏蒸的。這樣的飯我還是頭一次吃,口感很特別,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主人靜靜的坐在一旁,看着我們吃完。錢當然由夏卻利來付,給了男主人一元錢和兩斤全國糧票,並告訴他不用找了。男主人愣在那裏,半天才說了聲謝謝!趕忙吩咐女主人給我們倒茶,茶很苦,估計是自制的。

男主人的話也漸漸多了起來,四川話比較好懂,所以大部分都能聽懂,他們世代生活在這大山裏,當地稱之爲山民。他們爲集體勞動,朝作晚息,收入不多,一元錢對他們來說是筆不小的收入。他們只去過綦江縣城,來回都是徒步,縣城以外從來沒去過,跟我們說還是你們城裏人好啊,有文化,見世面,我們談了很多。我們告別了這夫妻倆,我們走了很遠還看見他們站在門口,向我們招手。這就是勤勞的中國人民,只知道付出一生辛勞,卻從沒有過高的奢望。我真希望他們能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當時的歷史條件是不可能的。改革開放帶來了機遇,我想他們或他們的子女一定會走出大山,融入這多彩的世界,開創美好的人生,我祝福他們。

不知不覺回到了公路上,路上的車多起來了,綦江縣城就在不遠的前面,望着這偏遠的小縣城,我心潮澎湃,兩天的“長征”我們碰到了許多難忘的事情,我的“長征”也該結束了,但願這是一個新的起點,我的人生還有許多長征路等待我去走。順便提一下,多年後綦江縣城還真讓全國人民知道他,關注他,就是兩年前“綦江彩虹橋垮塌事件”但願這樣的豆腐渣工程不要再出現,不要再傷人民的心,爲人民多造福,少添堵。

有朋友會問,怎麼你剛寫完“五常兩日遊”怎麼又來了個二日“長征”這大概就是歷史的巧合吧,寫的全是我的親身經歷。“兩天”在人生幾十年的長河中,短的微不足道,四十八小時是一瞬間,這短短的兩日“長征”會留在我的記憶之中,是因爲這裏有許多我人生中第一次。第一次徒步走這麼遠,第一次置身於大山寬廣的懷抱中,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山民,瞭解他們的生活,第一次吃他們用竹筒燒的飯,感受到他們的淳樸和善良,這些第一次足以使我震撼讓我感悟。這就是我幾十年後從我的記憶中分揀出來重新把他寫出來的原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