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來歷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7W

漢字是漢語書寫的最基本單元,其使用最晚始於商代,歷經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諸般書體變化。秦始皇統一中國,李斯整理小篆,“書同文”的歷史從此開始。儘管漢語方言發音差異很大,但是書寫系統的統一減少了方言差異造成的交流障礙。你知道漢字的來歷是怎樣嗎?請看就業指導爲您蒐集整理關於漢字來歷的資料吧!

漢字的來歷

【漢字的來歷(一)】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空間最廣、人數最多的文字之一,大約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遺址等地方,已經出現刻劃符號,共達五十多種。漢字形成爲系統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紀的商朝。特徵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現。甲骨文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古老文字。目前,考古學者共發掘甲骨16萬餘片。後來,人們用毛筆寫字,寫在竹片上。發明了紙後,人們用筆將字寫在紙上。此後,漢字又經歷了銅銘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等形式,並一直沿用至今。

漢字的演變過程是漢字字形字體逐步規範化、穩定化的過程。小篆使每個字的筆畫數固定下來;隸書構成了新的筆形系統,字形漸成扁方形;楷書誕生以後,漢字的字形字體就穩定下來:確定了“橫、豎、撇、點、捺、挑、折”的基本筆畫,筆形得到了進一步的規範,各個字的筆畫數和筆順也固定下了。一千多年來,楷書一直是漢字的標準字。

漢字是以象形字爲基礎,以形聲字爲主體的表意文字體系,總數約有一萬個,其中最常用的是三千個左右。這三千餘個漢字可以組成無窮多的詞組,進而組成各種各樣的句子。

【漢字的來歷(二)】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空間最廣、人數最多的文字之一,漢字的創制和應用不僅推進了中華文化的發展,而且對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大約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遺址等地方,已經出現刻劃符號,共達五十多種。它們整齊規範,並且有一定的規律性,具備了簡單文字的特徵,學者們認爲這可能是漢字的萌芽。

漢字形成爲系統的文字是公元前16世紀的商朝。考古證實,在商朝早期,中國文明已發展到相當高的水平,其主要特徵之一就是甲骨文的出現。甲骨文是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古老文字。在商代,國王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占卜, 甲骨就是占卜時的用具。

甲骨在使用之前,要先經過加工。首先把甲骨上的血肉除淨,接着鋸削磨平。然後,在甲的內面或獸骨的反面用刀具鑽鑿凹缺。這些凹缺的排列是有序的。占卜的人或者叫巫師,把自己的名字、占卜的日期、要問的問題都刻在甲骨上,然後用火炷燒甲骨上的凹缺。這些凹缺受熱出現的裂紋就稱爲“兆”。巫師對這些裂紋的走向加以分析,得出占卜的結果,並把占卜是否應驗也刻到甲骨上。經過占卜應驗之後,這些刻有卜辭的甲骨就成爲一種官方檔案保存下來。

目前,考古學者共發掘甲骨16萬餘片。其中有的完整,有的只是沒有文字記載的碎塊。據統計,所有這些甲骨上的各種文字總計爲四千多個,其中經過學者們考證研究的約有三千個,在三千餘字裏面,學者們釋讀一致的是一千多字。其餘的或者不可釋讀,或者學者們分歧嚴重。儘管如此,通過這一千多字,人們已經可以大致瞭解有關商朝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的情況了。甲骨文是一種成熟而系統的文字,爲後世的漢字發展奠定了基礎。此後,漢字又經歷了銅銘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等形式,並一直沿用至今。

漢字的演變過程是漢字字形字體逐步規範化、穩定化的過程。小篆使每個字的筆畫數固定下來;隸書構成了新的筆形系統,字形漸成扁方形;楷書誕生以後,漢字的字形字體就穩定下來:確定了“橫、豎、撇、點、捺、挑、折”的基本筆畫,筆形得到了進一步的規範,各個字的筆畫數和筆順也固定下了。一千多年來,楷書一直是漢字的標準字。

漢字是以象形字爲基礎,以形聲字爲主體的表意文字體系,總數約有一萬個,其中最常用的是三千個左右。這三千餘個漢字可以組成無窮多的詞組,進而組成各種各樣的句子。

漢字產生以後,對周邊國家產生了深刻影響。日本、越南、朝鮮等國家的文字都是在漢字的基礎上創制的。

【漢字的來歷(三)】

從倉頡造字的古老傳說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發現,歷代中國學者一直致力於揭開漢字起源之謎。

關於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書契”等,古書上還普遍記載有黃帝史官倉頡造字的傳說。現代學者認爲,成系統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個人創造出來,倉頡如果確有其人,應該是文字整理者或頒佈者。

最早刻劃符號距今8000多年

最近幾十年,中國考古界先後發佈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漢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這些資料主要是指原始社會晚期及有史社會早期出現在陶器上面的刻畫或彩繪符號,另外還包括少量的刻寫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號。可以說,它們共同爲解釋漢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據。

通過系統考察、對比遍佈中國各地的19種考古學文化的100多個遺址裏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劃符號,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王蘊智認爲,中國最早的刻劃符號出現在河南舞陽賈湖遺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歷史。

作爲專業工作者,他試圖通過科學的途徑比如綜合運用考古學、古文字構形學、比較文字學、科技考古以及高科技手段等一些基本方法,進一步對這些原始材料做一番全面的整理,從而爬梳排比出商代文字之前漢字發生、發展的一些頭緒。

然而情況並不那麼簡單,除了已有鄭州商城遺址、小雙橋遺址(該遺址近年先後發現10餘例商代早期朱書陶文)的小宗材料可以直接和殷墟文字相比序之外,其它商以前的符號則零星分散,彼此缺環較多,大多數符號且與商代文字構形不合。還有一些符號地域色彩較重、背景複雜。

漢字體系正式形成於中原地區

王蘊智認爲,漢字體系的正式形成應該是在中原地區。漢字是獨立起源的一種文字體系,不依存於任何一種外族文字而存在,但它的起源不是單一的,經過了多元的、長期的磨合,大概在進入夏紀年之際,先民們在廣泛吸收、運用早期符號的經驗基礎上,創造性地發明了用來記錄語言的文字符號系統,在那個時代,漢字體系較快地成熟起來。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近年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文字最早成熟於商代

就目前所知和所見到的殷商文字資料來說,文字載體的門類已經很多。當時的文字除了用毛筆書寫在簡冊上之外,其他的主要手段就是刻寫在龜甲獸骨、陶器、玉石上以及陶鑄在青銅器上。商代文字資料以殷墟卜用甲骨和青銅禮器爲主要載體,是迄今爲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成熟文字。

殷墟時期所反映出來的商代文字不僅表現在字的數量多,材料豐富,還突出地表現在文字的造字方式已經形成了自己的特點和規律。商代文字基本字的結體特徵可分爲四大類:取人體和人的某一部分形體特徵爲構字的基礎;以勞動創造物和勞動對象爲構字的基礎;取禽獸和家畜類形象爲構字的基礎;取自然物象爲構字的基礎。從構形的文化內涵上來考察,這些成熟較早的字形所取裁的對象與當初先民們的社會生活相當貼近,具有很強的現實性的特徵。同時,這些字形所描寫的內容涉及到了人和自然的各個層面,因而還具有構形來源廣泛性的特徵。

漢字來歷的故事:

“被”是一個形聲字兼會意字。如果從形聲字的角度來看,“被”字左邊的“衣”字旁表示意義,說明被子是屬於衣物一類,右邊的“皮”字在造字的時代和“被”的讀音相似,表示這個字的讀音,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皮”和“被”的讀音變得不一樣了,逐漸失去了它表讀音的功能。如果從會意字的角度來看,用皮做的衣物就是“被”。被的最初意義指的是一種小被子,到了後代,在被的本義基礎上又引申出“蒙受”等意義。

在我國的古籍《尚書》中曾有“島夷皮服”的記載,意思是說,當時有海島上的居民向中央進貢由皮做成的衣服。由此可見,我國遠古的先輩們的確有穿獸皮的事實。既然遠古的人們有皮衣,那麼當時出現用獸皮做的被子也就不足爲奇了。皮在古代是專門用來指有毛的獸皮,如果除去了毛就稱爲革了,毛皮溫暖舒適而且比較容易獲得,作爲遠占人類的禦寒工具是再合適不過了。清代文字學家段玉裁曾解釋道“大被爲衾,小被爲寢衣”,說的是大小不同的“被”的名稱。“被”在最初是和“衾”對立的概念,“衾”專門用來指大被子,而“被”專門用來指小被子。這可能與被的材質有關係,一張獸皮如果從面積上來看,不正好就是一牀小被子嗎?這也可以從一個方面來證明,被在最早的確是用獸皮製成的。

今天的人們爲了方便清洗被子,通常會在被子上縫上被頭,而這種做法早在晉代就有了。西晉文學家左思在他的《嬌女詩》中寫道:“脂膩漫白袖,煙燻染阿錫。衣被皆重池,難與沉水碧。”這首詩說的是一個年輕的小女孩因爲塗抹胭脂粉而把被子和衣服都弄得油膩了,爲了便於拆洗,她在被子上罩上了被頭,儘管這樣,被子還是油膩得甚至在水中也沉不下去。這顯然是詩人的一種誇張寫法,但從這首詩中我們還是可以看到,起碼在西晉時,就已經出現了被頭。爲了不把被子上下頭弄錯,古人還會在被子的邊緣綴上一條布條,這也是古代被子上的一個部件。古人外出的時候,沒有我們現在的睡袋,所以有時候也會把自己的被子帶上。專門用來裝被子的袋子在當時就被人們稱爲“囊”。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