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燭之武退秦師》解讀:神奇的鄭國商人

來源:瑞文範文網 6.34K

編者按:高中語文書中有一課《燭之武退秦師》,不知道同學們對這篇課文的理解是什麼樣的,下面我們來看看老師的理解《神奇的鄭國商人》吧!

語文教師《燭之武退秦師》解讀:神奇的鄭國商人

高中課本里,《燭之武退秦師》裏記載晉侯秦伯圍攻鄭國,被燭之武一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說詞,成功離間,最後秦伯很是開心,與鄭國人結盟,派了杞子、逢孫、揚孫幫助鄭國提防晉國。過了三年,秦伯又蠢蠢欲動,開始打鄭國的主意,於是就派了一支軍隊偷襲鄭國,正好留守鄭國的杞子這些人可以作爲內應。不巧的是,經過滑國的時候,偶然遇到鄭國的商人弦高將要去周做生意。弦高一看這支軍隊是要去滅了自己的祖國,急中生智,趕緊先送秦軍四張熟牛皮作見面禮,再送十二頭牛犒勞秦軍,對着秦軍一臉的誠懇:“我家老大聽說你們準備行軍經過敝邑,特意派我來犒賞您的隨從。咱們鄭國雖然比較貧窮,但是我們還是很好客的,你們在這裏想住一天就預備一天的供應,吃喝拉撒全都包,你們要是離開就準備保障您這一個晚上的安全工作。”,同時暗地裏派手下員工緊急地向鄭國報告敵人入侵的消息。鄭穆公趕緊派人去探看杞子等人的館舍,發現他們已經裝束完畢、磨利武器、餵飽馬匹了。於是就派皇武子下了逐客令:“兄弟們住在我們這窮鄉僻壤太久了,我們乾肉、糧食、牲口都吃的差不多了。能不能你們自己回家去打幾隻麋鹿,緩解一下緊張的口糧?”杞子是個聰明人,逃到齊國去了,逢孫、楊孫逃到宋國。秦國的部隊一看鄭國有備而來,內應又跑了,十有八九不大可能成功,於是順手滅了個可憐的滑國收兵了。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弦高犒師”。

無獨有偶,荀罃在楚國的時侯,也有一個鄭國商人準備把他藏在袋子裏逃出楚國。他們已經商量好,還沒有動身,楚國人就把荀罃送回來了。這也是歷史上有名的“楚歸晉荀罃”的故事。後來這個商人到晉國,荀罃待他很好,雖然並不是這個商人幫助他逃回來,畢竟人家曾經商量好做了準備。可是這個商人卻說:“我沒有那樣的功勞,敢有這樣的實惠嗎?我是小人,不能夠這樣來欺騙君子。”最後就跑到齊國去了。儘管荀罃還是知恩圖報,這個商人卻不願意貪功據爲己有,也算是比較磊落。

目前我讀到成公三年,還沒有看到任何別的國家商人的例子,倒是引起我的好奇。正準備寫篇文章,結果一搜竟然發現吳晗先生在1959年1月9日英雄所見略同,早已寫了一篇,他的文章裏還有一個鄭國商人,形象也很高大,頗有骨氣。講述了韓宣子有一付玉環,其中一個在鄭國某個商人手裏。韓宣子向鄭定公請求得到那隻玉環,鄭國的執政子產不給,說:“這不是公家的財物,老大不清楚。”子太叔、子羽對子產說:“韓子也沒有太多的要求,不能輕視。如果正好有壞人在兩國中間挑撥,如果鬼神再幫着壞人,以興起他們的兇心怒氣,後悔哪裏來得及?您爲什麼愛惜一個玉環而以此使大國來討厭呢?爲什麼不去找來給他?”那個不毀鄉校的子產義正辭嚴教育了他們一番:“我不是輕慢晉國而有二心,而是要始終事奉他們,所以纔不給他,這是爲了忠實和守信用的緣故。君子不是怕沒有財物,而是擔心沒有美好的名聲。治理國家不是怕不能事奉大國、撫養小國,而是怕沒有禮儀來安定他的地位。大國命令小國,如果一切要求都得到滿足,將要用什麼來不斷地供給他們?一次給了,一次不給,罪過更大。大國的要求,如果不合乎禮就駁斥,他們哪裏會有滿足的時候?我們如果將成爲他們的邊境城市,那就失去了作爲一個國家的地位了。如果韓子奉命出使而求取玉環,他的貪婪邪惡就太過分了,難道不是罪過嗎?拿出一隻玉環而引起兩種罪過,我們又失去了國家的地位,韓子成爲貪婪的人,哪裏用得着這樣?而且我們因爲玉環招來罪過,不也是太不值得了吧?”一番話說的讓韓子也無可奈何。

畢竟那個時候還有點春秋遺風。最後韓宣子只好自掏腰包從商人手裏購買玉環,已經成交了。商人執意要告訴國君。韓宣子莫名其妙,去問子產。子產回答說:“從前我們先君桓公和商人們都是從周朝遷居出來的,共同合作清除這塊土地,砍去野草雜木,一起居住在這裏。世世代代都有盟誓,互相信賴。誓辭說:‘你不要背叛我,我不要強買你的東西,不要乞求、不要掠奪。你有賺錢的買賣和寶貴的貨物,我也不加過問。’仗着這個有信用的盟誓,所以能互相支持直到今天。現在你帶着友好的情誼光臨敝邑,而告訴我們去強奪商人的東西,這是教導敝邑背叛盟誓,未免不可以吧!如果得到玉環而失去諸侯,那您一定是不幹的。如果大國有命令,要我們沒原則地供應,那就是把鄭國當成了邊境裏的城市,我們也是不幹的。我如果獻上玉環,真不知道有什麼道理和好處”韓宣子只好把玉環退了回去。

按照吳先生的觀點,鄭國商人是和鄭的開國國君一起從周來的,共同開發了鄭國。並且二者訂了盟誓,內容是商人保證不造反,支持鄭君,國君則要保護商業,一條條規定了明確保護辦法。可見,除了農業以外,鄭國從開國以來,就一直依靠商人,發展商業,取得國內和國際商品交換的利益的。

春秋時期的鄭國地理位置適中,以河南新鄭爲首都,是南北必經的要道。因此鄭國商人足跡遍及齊周楚晉。雖然在軍事、政治上鄭介於齊、晉、楚幾大國之間,齊楚、晉楚爭霸,都要先打鄭國,長期間兩面捱打,是霸國必爭之地,但在經濟上卻大佔便宜,鄭的商人轉運各國商品,在當時國際上很吃得開,鄭國也得到好處。因此鄭國所受戰爭的禍害最多最大最久,卻終能勉強站住,一直到三家分晉以後才爲韓所滅。

傳統文化裏往往說“無奸不商”,並且“士農工商”的排序似乎證明商人的社會地位並不高,不過在這個故事裏,我們看到的弦高爲了祖國果斷放棄自己的事業,毫不吝惜自己的財物,深明大義的愛國情操着實讓人敬佩。畢竟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每一個集體中的成員個人利益和命運都是和集體、國家利益聯繫在一起的。一個社會的D端人口用自己的行爲在歷史上塗上厚重的一筆。

只是讓我欽佩的是,這樣一羣社會底層的商人,成天忙於四處漂泊謀生,也應該沒讀過什麼書,不讀書不看報,沒有理論學習,不搞ZZ學習,不寫思想彙報,也沒接受啥宣傳改造世界觀,竟然如此不滅良知,高潔善良,富有智慧,爲國不惜奉獻自己,完全是俠之大者,耐人尋味。

作者| 冷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