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駱駝祥子推薦理由200字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1W

《駱駝祥子》是“人民藝術”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名著駱駝祥子推薦理由200字,歡迎閱讀

名著駱駝祥子推薦理由200字
名著駱駝祥子推薦理由200字篇1

《駱駝祥子》是以北平(今北京)一個人力車伕祥子的行蹤爲線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爲背景,以人力車伕祥子的坎坷、悲慘的生活遭遇爲主要情節,深刻揭露了舊中國的黑暗,控訴了統治階級對勞動者的剝削、壓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們展示軍閥混戰、黑暗統治下的北京底層貧苦市民生活於痛苦深淵中的圖景。從祥子力圖通過個人奮鬥擺脫悲慘生活命運,最後失敗以至於墮落的故事,告誡人們,城市貧農要翻身做主人,單靠個人奮鬥是不行的。《駱駝祥子》問世,被譯成十幾國文字,產生較大影響。

祥子來自鄉間,日益凋蔽衰敗的農村使他無法生存下去,他來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誠實勞動,創立新的生活。他試過各種工作,最後選中拉洋車。這一職業選擇表明祥子儘管離開了土地, 但其思維方式仍然是農民的。他習慣於個體勞動,同時又渴望有一輛像土地那樣靠得住的車。買車,做個獨立的勞動者,“這是他的志願,希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給了祥子實現志願的機遇,經過三年奮鬥,他買上了車,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搶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棄擁有自己的一輛車的夢想,儘管他對自己的追求不無懷疑,幾度動搖,但仍然不斷振作起來,再度奮鬥。應該說,祥子以堅韌的性格和執拗的態度與生活展開搏鬥,構成了小說的主要情節內容。而搏鬥的結局,是以祥子的失敗告終的,他終於未能做成擁有自己一輛車的夢。這部小說的現實主義深刻性在於,它不僅描寫了嚴酷的生活環境對祥子的物質剝奪,而且還刻畫了祥子在生活理想被毀壞後的精神墮落。“他沒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個勤勞善良的農村青年,就這樣被毀壞成爲一個行屍走肉般的無業遊民

名著駱駝祥子推薦理由200字篇2

這是一本較薄的小說,只有15.7萬字,數日便看完。看完的第一感覺便是:不過癮!實在好短!但意味深長,回味無窮。

祥子是舊北京三十年代的年輕車伕。他相貌一般,塊頭大,跑得快,不怕吃苦。他有理想的職業——拉車。他有追求的目標——買車。流了三年的汗水,終於換來了一輛自己的新車。那是抗戰時期,北平亂成一團,祥子稀裏糊塗地被兵抓去打雜。車子——他生命的一部分,被奪走了。有一天,炮聲把營裏的兵嚇住了,他們決定迅速轉移。祥子趁亂帶上兵營裏的幾匹駱駝,溜了。他賣了駱駝,湊了三十幾塊大洋,又回到“仁和廠子”拉車。廠主劉四爺的閨女虎妞,都三十多了還沒找到婆家,就是因爲太潑辣了。虎妞看上了祥子,誘惑祥子,祥子栽在了她的懷裏,祥子後悔,準備一刀兩斷。可虎妞騙祥子“有了”,祥子是丟不掉她了,最終與她成了親。虎妞死於難產,祥子所愛的小福子也離開了人世,祥子人財兩空。

從此,祥子憎恨任何人。他染上了惡習,吃喝嫖賭。拉車不勤快了,乾脆不拉車。他開始騙錢,借錢不還,甚至爲錢出賣別人。祥子徹底墮落成一具行屍走肉。

這個故事,反映了北平當時勞動人民的生活、命運與遭遇。祥子本是一個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人,他熱愛生活,熱愛北平,一系列的挫折使他恨透了整個世界!

名著駱駝祥子推薦理由200字篇3

《駱駝祥子》是“人民藝術”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老舍筆下的祥子來自鄉間,帶着中國農村的大背景,也帶着農民樸實敦厚和固執。當他認準了拉車這一行,他就成了“車迷”,一心想買上自己的車。憑着勤勞和堅忍,他用了3年的時間,省吃儉用。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爲自食其力的上等車伕。在中國兵荒馬亂的時期,沒有他半點遐想的餘地。不到半年,他被逃兵擄走,還失去了自己的“心肝”——洋車,只牽回3匹駱駝。祥子沒有灰心,他依然倔強地從頭開始,更加拼命地拉車賺錢,攢錢。

可這次還沒等他再買上車時,所有的積蓄又被偵探敲詐,洗劫一空。買車的夢想再次成爲泡影。他爲了買車,與虎妞成就了一段婚姻。但好景不長,虎妞死於難產,又失去了他喜愛的小福子。祥子人車兩空。從此厭煩拉車,勞作。最終成爲城市的垃圾。

讀罷這本書,我對祥子的評價爲:祥子是一個經不住生活的考驗,而失去生活的人。俗話說:“路慢慢之遠兮,吾將上下之求索。”他爲何不再尋求新的路,而成爲社會的人渣,敗類?他爲何不做生活的主宰者,去自謀生活呢?我想,他也是害怕了,因爲他是農民出身,他受不了生活一次次對他的打擊,他放棄了。所以釀成了書中的人物一直走下坡路的原因後果啊!!!

名著駱駝祥子推薦理由200字篇4

我比較欣賞《駱駝祥子》這部作品中,作者真實地描寫了城市下層人民的苦難和掙扎,提出了更爲尖銳迫切的社會問題。小說通過祥子思想性格變化過程的真實描寫,揭示了祥子悲劇命運的社會根源。

首先,祥子的悲劇是對舊社會不合理制度的有力控訴。小說從多方面提示了造成祥子悲劇的社會根源。在農村,地主階級的殘酷壓榨,使祥子一家傾家蕩產。被迫來到城裏後,仍逃脫不了受壓迫受剝削的命運。這一切現象的產生決非偶然,它們都是黑暗的舊社會制度的產物,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尚未覺悟的個體勞動者——祥子,只能“痛苦的活着,委屈的死去。”任憑他如何拼命掙扎,都擺脫不了苦難命運。舊制度、舊社會不但吞食了祥子的車子和積蓄,還吞噬了勞動人民身上所具有的美好品德和奮發向上的意志。

其次,個人奮鬥的道路是造成祥子悲劇的內在思想根源,祥子的悲劇正是對個人奮鬥道路的徹底否定。作爲一個尚未覺醒個體勞動者,祥子有着改變自己生活地位的迫切要求,但他卻沒有看清當時的社會本質,更不懂得走什麼樣的道路才能從根本上獲得翻身解放。他認爲“有他的身體與力氣做基礎,只要自己省吃儉用,……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兒就沒有個不成”這種思想認識在當時的個體勞動者中間是很有代表性的。然而,在那萬惡的舊社會裏,個人奮鬥卻根本不是勞動人民擺脫窮困的求生之路。所以,祥子的理想和現實之間存在着無法克服的尖銳矛盾。從作品的具體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在祥子的拼命奮鬥中,他所抵禦的決不是孤立某個人,而是整個社會——一張無邊黑暗的羅網。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