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心得體會(精選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3.4K

理想心得體會 篇1

我是一名小學生,從小老師就教育我們要樂於助人,因爲那是一個高尚的舉動,別人會因你的幫助而渡過難關,當然別人也會感恩於你,常懷感恩的心,感恩身邊每一個幫助你的人。

理想心得體會(精選20篇)

許多人說‘現在這個社會啊!互相幫助,撫貧濟困的人太少了!’那麼,請你們收回這些完全不實現的話,因爲現在這個社會並不是人人都冷漠的,其實它很美很美,只是我們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要知道現在已經有了國家扶貧政策,而目標就是讓我們一個貧困戶都變成小康家庭。

我也多少了解到20__年政府推出了精準扶貧的重要戰略思想,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培育主導產業、健全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着立卡困人口提前脫困。我的家鄉山西省河曲縣也深入貫徹政府的精準扶貧的戰略思想,爲農村的人們着想,不僅爲他們鋪了水泥路,還爲那些貧困戶蓋了養豬棚、養羊棚,還給他們修繕了危房,讓那些貧困戶可以不用住在那一到下雨天屋頂就漏水的土房了,也方便了在鄉下上學的孩子不用踩着泥濘去上學了。

而我的家鄉楊曼樑村,不僅有政府、國家的扶貧幫助還有各種社會中“熱心腸”的幫助,比如:路邊的乞討者通常會得到許多過路往人的關心,有時並不是錢,而是一瓶水,一個麪包,雖然這只是杯水車薪,可是已經足以表達遂寧這個小小的城市的溫暖。

教育扶貧有也不少例子,爲了讓21世紀的我們長大後不是“文盲”而是祖國的棟樑之才,所以國家嚴格要求教育標準並,並讓貧困山區和孤兒院的孩子都上得了學,而卻有足的學習用具以及課外書。許多學校可以讓留守兒童免學費上學而且受到高質量的教育。

這些都是社會上的溫暖,就想春天的陽光淋浴着人們的心靈。這些溫暖得讓我們感恩政府的幫助,和社會上的“熱心腸”,當然少不了養育我們的父母,教導我們的老師……

而作爲一名國小生我們又能做什麼呢,我要把我的壓歲錢捐出去,可能不多,但希望能幫助困難老人買一袋大米或一桶食用油,哪怕一箱方便麪也好;我要把我的文具捐出去,讓家裏困難的小朋友能好好學習:我要把我不用的衣服捐出去,讓貧困的小朋友能穿暖……

同學們,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感恩身邊們一個幫助我們的人!

理想心得體會 篇2

強調:“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精神之‘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

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是什麼?習又告訴我們“對馬克思主義信仰,對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信念,是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是共產黨人經受任何考驗的精神支柱。”

我們知道,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就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把實現共產主義確立爲最高理想。在黨的九十多年的歷史進程中,無數共產黨人不惜流血犧牲,靠的就是信仰,爲的就是理想。儘管他們都知道,自己追求的理想並不一定會在自己手裏實現,但他們堅信,一代又一代人爲之努力,一代又一代人爲之作出犧牲,崇高的理想就一定能實現。因此,“革命理想高於天。”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始終是每一個共產黨人安身立命之根本。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眼界就寬了,心胸就開闊了,就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勝利和順境時不驕不躁,在困難和逆境時不消沉不動搖,經受住各種風險和困難的考驗,自覺抵制各種腐朽思想的侵蝕,永葆共產黨員的本色。

我們要原原本本地學習《系列重要講話讀本》,“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虔誠執着、至信而深沉,“要煉就‘金剛不壞之身’”,提高黨性修養,解決好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我們每個共產黨員,必須時刻牢記自己在黨旗下宣過的誓言,爲了理想信念,就應該去拼搏、去奮鬥、去獻出全部的精力乃至生命。

理想心得體會 篇3

同志深刻指出,今天,衡量一名共產黨員、一名領導幹部是否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有客觀標準的,那就要看他能否堅持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能否吃苦在前、享受在後,能否勤奮工作、廉潔奉公,能否爲理想而奮不顧身去拼搏、去奮鬥、去獻出自己的全部精力乃至生命。這“四個能否”的提出,爲新時期衡量黨員幹部是否具有遠大理想提供了客觀標準,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四個能否”客觀標準爲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樹立了實踐標尺。在我們黨9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始終是指引黨員幹部前進的明燈。毛澤東同志在《論聯合政府》中說,“每個共產黨員入黨的時候,心目中就懸着爲現在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而奮鬥和爲將來的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而奮鬥這樣兩個明確的目標”。正是有了明確目標和堅定信仰,我們黨才能團結帶領全國人民取得革命勝利。鄧小平同志指出,“我們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在不同歷史階段又有代表那個階段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奮鬥綱領。”這一論斷將遠大理想同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堅持一切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指出:“忘記遠大理想而只顧眼前,就會失去前進方向;離開現實工作而空談遠大理想,就會脫離實際。”強調,“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終是共產黨人保持先進性的精神動力”,並要求全體黨員要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同志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由此可見,我們黨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是堅守如一的,對把遠大理想同中國實際和時代特徵緊密結合的態度是一以貫之的。“四個能否”是新的時代條件下衡量黨員幹部是否具有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客觀標準,闡明瞭當代共產黨人對於理想信念所應具有的堅定執着態度和具體行動標準,爲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樹立了實踐標尺。

“四個能否”客觀標準是黨員幹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必然要求。同志指出,“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貫穿於黨的性質、宗旨、任務和全部工作中,體現在各級黨組織和全體黨員的實際行動上。”“四個能否”客觀標準所闡述的黨員幹部在思想、行動、作風、精神等方面應該具備的態度和立場,正是黨員幹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必然要求。首先,“四個能否”要求黨員幹部在堅定理想信念中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動的總開關。當前,面對“四大考驗”和“四個危險”,黨員幹部唯有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才能始終堅定正確政治方向,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其次,“四個能否”要求黨員幹部在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中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黨員幹部只有時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終做到權爲民所用、情爲民所繫、利爲民所謀,才能彰顯先進性和純潔性。最後,“四個能否”要求黨員幹部在發揚優良作風中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新一屆黨中央制定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羣衆的“八項規定”,爲廣大黨員幹部作出了表率。當前正在深入開展的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強調要對作風之弊、行爲之垢來一次大排查、大檢修、大掃除,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黨員幹部只有按照“四個能否”客觀標準發揚優良作風,才能使先進性和純潔性具有廣泛、深厚和可靠的羣衆基礎。

“四個能否”客觀標準是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行爲準則。深入學習貫徹同志關於“四個能否”客觀標準的重要論述,要求廣大黨員幹部時刻以“四個能否”標準作爲幹事創業的行爲準則,以實際行動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一是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廣大黨員幹部要時刻對照“四個能否”標準檢查自己,堅定理想信念,真正做到堅守共產黨人精神家園。二是以人民幸福爲最高追求。廣大黨員幹部要把人民幸福作爲幹事創業的最高追求,在加快經濟發展同時更加註重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是有敢於擔當的精神狀態。敢於擔當,既是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要求,也是共產黨人應該具備的精神狀態。廣大黨員幹部要有履職盡責的強烈願望、幹事創業的崇高追求、捨身忘我的工作熱情。當前,敢於擔當的精神狀態還應體現在銳意改革、積極創新上。四是將嚴於廉潔自律貫穿工作始終。潔身自好、克己奉公,是黨員幹部的從政之基。廣大黨員特別是領導幹部應帶頭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定,以淡泊之心對待個人名利和權位,以敬畏之心對待肩負的職責。

理想心得體會 篇4

黨和國家給我們的村子帶來了成千上萬的好處,他們給村子換了新衣,他們給了我們更好的生活,他們還讓村裏的男女老少懂得了許多知識。

我身在振太鎮介牌村習兔河小組,幾年前,柏油路鋪到了村裏,趕牛的老大爺呟喝着說:“這下,我放牛,就不怕被黃沙追捕啦!呵——呵——呵——”含着棒棒糖的小妹妹瞪着亮晶晶的小眼睛說:“這個糖好吃極了!是不是以後坐車就不用疼屁股了呀?”在場的人們都張開大嘴巴開懷大笑……

記憶難卻的是今年的一個下雨天,爲脫貧攻堅“站崗”的羅支書、夏阿姨……淋着冰涼的大雨來到了我家,我急忙請他們坐下,給他們洗水果、倒水……

爸爸對他們說:“這麼大的雨,還這麼冷,辛苦你們了。”

他們一陣談笑後就是談一些家庭瞭解,我坐在一旁,也不敢出聲,屏息傾聽着,爸爸不慌不忙地跟他們談起我們家茶樹的問題……

提起茶樹,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我小時候和媽媽一起去採茶時,從茶樹上掉下的那一回,我爲我那時的笨拙而想笑,又爲我那個很久才能消失的傷痕而想哭。那棵古老的茶樹在我的腦海裏留下了無窮無盡的慈祥。但那時,有的人毫無條件地說,那棵茶樹不是我家的了,媽媽知道後火氣沖天……我什麼也不說,嘟着嘴巴,一到傷心的時候就去摸摸那棵老茶樹健壯而青綠的枝幹,扶着她傾訴衷腸,用她的慈祥爲我解愁。

一個星期五,羅支書們想盡了一切辦法,抽出時間來小組解決了我家“剪不斷,理還亂”的事情。當我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回到家的時候,媽媽說出茶樹物歸原主時,我的心情像“錦上添花”一般。不過那時他們已經走了,我那顆熾熱的心又被潑了一盆“冰水”,我還沒有來得及對他們說一聲謝謝。

此事過了許多天,我又帶着滿懷的好心情去上學,路上,我又看到了他們爲解決村民的一些問題而奔波的身影,我抽動了嘴角,笑了。是他們給了村裏“和平”,是他們讓我的心不再淒涼,是他們一直在默默關心着村子裏的每家每戶。

我想對他們說:“羅支書、夏阿姨……您們啊多像路邊的那幾盞燈啊!在路邊不論春夏,不論風雨,不論寒熱,不論晝夜,一直在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爲別人做出貢獻,我真爲您們感到驕傲。”

羅叔叔、夏阿姨,您們犧牲了自己應當得到的休息時間,無數個日日夜夜,風雨無阻。哪裏黑暗,您們就照亮到哪裏,您們就是我們村裏最亮的那盞燈!

理想心得體會 篇5

近兩年來,“建檔立卡戶”已成了鄉民們議論的一個熱點,因爲一旦評上“建檔立卡戶”的人家,看病不出錢,建房補助高,老人吃低保,孩子上學補助高,縣鄉黨委政府還送給雞豬羊等,並幫着發展各種產業。其實,“建檔立卡戶”都是村裏最窮的人家,真正體現了扶貧的人性化和人文化,既扶弱,又扶志。

每一次我回到老家,村委會的牆壁上都寫着“精準扶貧消除貧困”等等一些醒目的標語。都說“精準扶貧不落一人”。聽爸爸說,我家旁邊的李叔叔,他家在國家扶貧政策未到之前,因看病欠了別人錢,一向過着窮苦的生活,欠的債已經拖了五六年了,仍未還清,成爲了村裏的特困戶。可黨的扶貧政策來了以後,他家評上了“建檔立卡戶”,用政府補助的資金還清了債,卻又揭不開鍋了,住村扶貧工作組的幹部得知後,給他家送去了救濟物資,並幫助他家發展產業,養羊和種植茶葉。李叔叔一家也很勤勞,常常在茶地裏忙到兩頭黑。現在李叔叔家的30多畝茶葉已經投產,每年茶葉長勢都非常好,收入很高,羊也在李叔叔一家的精心呵護下,已經發展到60多隻了。今年,李叔叔家建蓋了一幢漂亮的新房,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在脫貧的過程中,“小康不小康,關鍵靠老鄉”,只有鄉民配合,脫貧纔會取得成效。我表哥家也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得到了黨和國家的扶持,表哥也很爭氣,奮發讀書,沒有辜負黨和國家及家人的期望,考上了他喜歡的大學,享受着教育扶貧的補助。

現在許多農村人家都建蓋了新房,有了舒適的壞境,過上了好日子,靠的就是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和村民們的勤勞致富。村民們都特別感謝黨和國家的恩情。感謝縣鄉黨委政府的大恩大德。最近,在村子裏,形成了一股良好的風氣,就是脫了貧的人家,會幫助沒有脫貧的人家,幫助他們發展養殖業和種植業,免費給他們送豬,送牛,送茶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爲脫貧致富添磚加瓦。真是“農民走上致富路,幸福生活來得早。”

讓我們手拉手,團結協作,共同走出貧困。在黨和國家惠民政策的引領下,一起進入小康生活吧!

理想心得體會 篇6

今年,“精準扶貧”也成爲了人們常提的網絡流行語,回到山村裏,牆壁上都是“扶貧開發,利國利民”“消除貧困,同步小康”等標語,字都用紅字漆出來,顯得格外明顯。

雖說“精準脫貧,不落一人”,但還是有些人因政府發了補助資金,就享清福,養老了。就比如我們村的趙大爺,他們家因看病欠了別人錢,一向過着多窮的生活,欠下的債已經拖了五六年了,成爲了精準扶貧戶,用政府的補助資金還了債,卻又揭不開鍋了,只得等再發補助金了。去年過年時,幹部送去扶貧物資,但他們一家還是吃了,用了個精光,幹部幾次相勸,他也不聽,最後因舊病復發,逝世了。

在脫貧過程中“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不錯的,只有鄉民配合,脫貧就一定成功。李哥哥他們家收到了幹部的補助,高興極了,爲家中買了些物資後,就都拿去給李哥哥上學用。李哥哥也發奮圖強,終於不辜負家人的期望考上了大學,現在李哥哥在城市裏開了一家公司,生意很火,他們一家非常感謝“精準扶貧”政策幫助他們走進了小康生活。

現在,許多農村人都因精準扶貧戶,村子拆遷分到了一套樓房和一些錢,讓他們有舒適的環鏡和生活,接下來的生活也要靠他們自己努力。

許多人都過上了好生活,他們都特別感謝政府,感謝精準扶貧政策,在村子裏,脫了貧的人,就幫助那些貧困戶。不由得說,“精準扶貧”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幫助。

讓我們手拉着手,共同脫貧,共同進步,一起進入小康生活。讓我們爭當二十一世紀的時代鋒,加油!

理想心得體會 篇7

讀《忠誠與背叛》一書,讓我們再次觸摸血染的紅巖,聆聽革命先烈沖霄漢驚風雷的吶喊。掩卷深思:是什麼力量讓革命先烈面對白色恐怖的威逼利誘、嚴刑拷打卻始終堅貞不屈,對革命勝利充滿希望?答案是:忠誠,共產黨人對黨的無限忠誠。

“忠”,由“心”和“中”構成,意思是心在正中,沒有邪念;而“誠”,由“言”和“成”構成,表示言而能成,沒有虛假。“忠誠”,通俗地講,就是認定目標,併爲之盡心盡力。忠誠是中國共產黨人極爲珍視的政治品質,是我們黨最鮮明的政治優勢。“對黨忠誠老實”、“永不叛黨”,是《中國共產黨章程》中明確規定的黨員義務,也是每一個共產黨員入黨誓詞中的莊嚴承諾。共產黨員之所以要忠誠於黨,是因爲黨在這裏不代表權力,更不代表功名利祿,黨是無產階級的黨,是勞動人民的黨,是除了爲最廣大人民謀利益以外,沒有任何個人私利的黨。在我們黨91年的光輝歷程中,無數共產黨員懷着對黨的無限忠誠,對人民的無比熱愛,對共產主義理想信念的執着和堅定,拋頭顱、灑熱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譜寫了一首首感天動地的忠誠壯歌。正是因爲有一羣羣前赴後繼、赤膽忠心的共產黨人忠誠奉獻,我們黨纔始終保持勃勃生機,我們的隊伍才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勝利走向勝利。

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共產黨員的忠誠受到了新的考驗。忠誠老實被某些人視爲“迂腐”、視爲“無能”,他們拋開黨性原則、放棄做人做事的最基本的底線去謀取一官半職,貪得一時之利。有的黨員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貪圖安逸享受、革命意志衰退,甚至以權謀私,貪污腐敗。諸如此類的表現與黨的要求格格不入,更談不上真正的忠誠。所以,面對黨所肩負的歷史使命,面對“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如何堅守共產黨人忠誠的本色,高揚理想信念旗幟,保持奮發有爲、開拓進取的精神狀態,提高拒腐防變能力,不斷保持黨的肌體健康,迫切需要我們做出新的解答。

堅守對黨的忠誠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黨員是否對黨忠誠,首先取決於他是否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對馬克思主義有堅定的信仰。理想信念是人們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面對艱難險阻而不屈服,面對嚴酷環境而不畏懼。歷史經驗表明,一個黨員只有堅定理想信念,才能忠誠於自己的組織,忠誠於自己的事業,才能無愧於面對黨旗時右手握拳的錚錚誓言。被人稱爲“腰纏萬貫的討米人”的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主席劉啓耀,在游擊戰爭中與隊伍失散,靠乞討度日,但他腰間卻藏有一大包作爲黨的活動經費的金銀。後來,他找到組織時纔將珍藏了3年的金銀拿出來。在當年血雨腥風的歲月中,正是有如此對黨忠誠的黨員幹部,我們黨纔有星火燎原之勢,照亮全中國,直至打敗強大的敵人。

堅守對黨的忠誠要強化自律意識。黨員領導幹部,必須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在任何時候都不忘用黨紀國法警示自己,用制度規範約束自己,過好人情關、名利關、苦樂關,保持法規紀律的剛性約束力,以謹慎之心對待權力,以淡泊之心對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對待誘惑。要守好底線。一個人沒了底線,就什麼都敢幹;一個黨員沒了底線就會動搖信念,爲黨抹黑,破壞黨的形象,甚至背叛組織。戰爭年代井岡山蓮花縣委書記劉仁堪被俘,敵人勸他只要說出組織祕密就放了他,甚至要他在報上申明一下退黨就放了他。但他始終堅守一個黨員的基本底線,始終未屈服敵人的嚴刑拷打、威逼利誘。在押往刑場的路上被敵人割掉了舌頭,他視死如歸,用腳指頭沾着鮮血,在站立的方桌上寫下“革命成功萬歲”!

堅守對黨的忠誠要老實做人踏實做事。當年身爲閩浙贛省蘇維埃政府主席的方誌敏,經手的款項達數百萬元,但爲革命而籌集的金錢,他卻一點一滴地用之於革命事業,自己身上不留一個銅板。這充分體現出他對黨的無限忠誠和崇高的黨性修養。今天共產黨員的忠誠,更多地蘊藏在平凡崗位和點滴人生中。要把堅定理想信念和在本職崗位上創先爭優結合起來,把愛黨愛國之情轉化爲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實際行動。要立足本職,把個人價值融入事業追求,把對黨忠誠分解到崗位職責中。要爲大多數人着想,而不是謀一己私利;勇於堅持真理,不計個人得失,嚴格約束自己;不怕挫折,不隨波逐流,以飽滿的工作熱情、奮發有爲的精神和勤奮紮實的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創先爭優,創造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業績,充分展現新時期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風貌。

理想心得體會 篇8

大手拉小手,脫貧快步走

文明是考量一個人素質的標準,擁有它,你就會擁有一筆無形的財富,會使用它你就會形成自己所獨有的魅力。所以我們要遵守文明,真做一個文明的市民。

我的姑姑是一位光榮的人民教師,她在今年光榮的加入了扶貧的隊伍。她時常給我講她的見聞以及她對,貧困山區兒童讀不起書,這一事件的同情。他說剛開始下鄉的時候還有點不習慣,因爲他是我們家唯一的一位女孩子,爺爺奶奶都很寵她,他下鄉工作也也是第一個不同意的,但是沒辦法,姑姑毅然決然地下鄉了。爺爺知道說服不了姑姑,只能作罷。姑姑也是男人的性格,下鄉再苦再累,和家裏打聲電話報來的只有喜沒有憂。姑姑說她很享受這種樂趣,我有時調侃姑姑說“說你這是母性光輝太氾濫了”。而姑姑卻嗤之以鼻。

與讓其國家輸血,不如我們自己造血。我覺得雖然我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中學生,但我們應該扶貧貢獻出自己的一點愛心。現在許多小區都有了一個綠色的捐物箱,我們可以把自己的一些舊衣服洗乾淨消過毒,然後放到箱子裏,或者是把自己的一些兒時的舊玩具,或者是書籍放到箱子裏面。這點我相信,所有的中學生都能做到。人人都獻出一點愛社會會變得更美好,這句話不是空穴來風,只要我們真的這樣做,我相信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家園,我們的國家會更加的強盛。

精準扶貧政策,深得人心。使農民的皺紋終於舒展開來,也許多住在危房裏的農民搬上了寬敞,明亮的樓房。精準脫貧,實現扶貧對象不愁吃、不愁穿;農民子女教育有保障、醫療衛生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貧困人口富裕起來。

新時代,中國越加繁榮昌盛,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我們作爲祖國的接班人,在學習之餘,我們也要小手拉大手,脫貧快步走。

理想心得體會 篇9

沒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沒有生機;沒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沒有光明;沒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宮,沒有方向。理想就像沙漠中的綠洲,大海里的燈塔,指引人們前行的方向。我的理想平凡而偉大:做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對於教師這個職業,爭論紛紛,褒貶不一。有人說教師是一個神聖的職業,教書育人,培養祖國的花朵;有人卻說教師是一個低賤的職業,沒出息,難以出人頭地。從小保持這個理想的我,也聽慣了流言蜚語,不會再爲別人的評價而左右自己的想法。因爲我已經明白,人生是自己的,不要過於在乎別人的意見,人生道路的選擇關鍵還在自己,只要選準奮鬥目標,不斷地努力拼搏,終有一日能夠到達成功的彼岸,實現自己的夢想。

想要做一名好老師,需要知識淵博,才華橫溢。萬事開頭難,爲了實現理想,我不斷地練習自己的發音,力爭做到字正腔園。堅持每天閱讀佳句美文,積累知識素養。加強涉獵課外讀物,提高自己的理解和寫作能力。雖然每天的效果並不是很明顯,但相信,久而久之,一定能變得口齒伶俐,出口成章。

想要做一名好老師,還需要知書達禮,明辨是非,我清楚:只有明悟了人生哲理,具備良好的道德情操,纔有資格將自己的知識、技能甚至做人的道理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下一代,循循善誘,教會孩子健康成長。這個過程必然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其中必定會而滿艱難險阻,只有勇往直前,化難爲易,在辛苦中體驗快樂,纔算是真正實現了這個理想。

相信終有一日,我也能站在三尺講臺上,深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同學們遨遊於知識的海洋。能在同學們遇到挫折時送上一句鼓勵,能在同學們自滿時贈上一句警醒,能在同學們失意難過時捎上一句關心……能夠在平凡中見真情,與同學們成爲良師益友,我的人生理想也就不會存有遺憾了。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人類有了理想,文明纔可以不斷髮展,你我有了理想,明天才如此燦爛、輝煌!

理想心得體會 篇10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盞燈,它的名字叫理想;每個人都要走一段路,它的名字叫人生。有一句名言:人活着沒有理想是可怕的。的確,沒有理想,哪來得勁頭?而我卻有着許多的理想。

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就爲自己建立了一個遠大的理想,那就是,長大後,我必定要當一名教師。一方面是因爲我媽媽是老師,我被老師的這種辛勤賣力的精力而深深地感染了;一方面是因爲我覺得老師特別巨大。可以爲祖國出一份力,還可以爲祖國培養出更多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有科學文化,又有較高探索精力的人才。

我每天站在三尺講臺上,向“小聽衆們”傳授知識,我的學生個個都是小才子。上課時,他們都坐得端端正正,我點名叫某某起來答覆問題,他就站起來非常有禮貌的把問題完完整整的答覆完畢了。

下課後,我不會急匆忙忙的趕到辦公室,坐在椅子上悠閒地喝水,而會放下手中地活,和孩子們到教學樓下面一起愉快地做遊戲,讓孩子們在緊張的學習過後也放鬆一下。每到週末,我都會帶着我的學生到公園去玩,或是去軍營參觀,用我的獨特方法讓孩子們逐漸養成勤奮、熱愛勞動的好習慣。

人總是生活在現實與虛幻中,人們正把虛幻努力變爲現實。我受到挫折時,那理想會給我勇氣,我永遠相信:巨大的理想只有通過忘我的鬥爭和就義才幹勝利地實現。

我相信,只要我心中有這個想法,併爲着這個願望去努力,就必定會實現。

理想心得體會 篇11

草因理想而出現;因爲有勇氣的理想;鷹,因爲打破天空的理想;青年,因爲辛勤工作的理想。爲了人類的理想,人類全力以赴……

黑人領袖馬丁·盧德金領導黑人運動,在不犧牲一切代價的情況下贏回全球人類最基本的人格權。他是履行自己正確理想的偉人。同樣,蘇珊·安東尼也冒着生命危險和法官的口味,使女性能夠獲得與男性相同的權利。有人說他們是偉大的人。但你有沒有想過?他們也有一個共同的理想,一個共同的品質——正義和凡人所不具備的勇氣。

“受歡迎的人數也展現在現在。”還有許多年輕人爲今天的理想而努力。他們分享他們的夢想,也許他們的理想不如馬丁·路德金和蘇珊·安東尼那樣棒,但他們代表着新時代年輕人的夢想。他們只希望他們有一個光明的未來。我們爲什麼不呢?爲了理想,我們堅持學習;爲了我們的理想,我們雄起起我們的肩膀,獨自遠行。雖然前線總是陌生的境遇,雖然我們不知道哪裏有荊棘,雖然我們知道無論是危險還是安全,我們都必須始終走在前面,創造我們自己的世界,因爲我們有理想。

爲了我們的理想,我們向前邁進。也許我們永遠無法到達目的地,但路上的風景足以讓我們感到震驚。拿起貝殼,你可能會看到更遠的美麗,此時,請不要責罵,大膽前進,相信你的理想並不遙遠。

爲了內心的理想,讓我們像小草一樣從土壤中蹦出來,像小溪一樣向前行進,像鷹一樣碾碎它!

現在是奮鬥的時刻,揹着理想的風帆航行!

理想心得體會 篇12

“如今暝色滿窗,夕陽已去,遠處燈火,閃爍迷離;梅香隨着雪花在飄飛,夢裏也溢滿了梅花的氣息……”我細細的品味着,這優美的詩句,像那晚霞中最美的一束光輝,灑滿了我的全身,照亮了我無邊的憧憬:又像一縷在芬芳中沐浴過的風,吹遍了我的心靈,縈繞着。“爲人處世懂得謙讓容忍是高明的做法,因爲讓一步就等於是爲日後進一步做好準備......”這富有哲理的文字,時時教導着我,引領着我。多麼神奇!原本平淡無奇的字,被一排順序,一下就變成了流傳千年的美,於是,我有了一個理想,要爲文字排順序,當一名作家,把我心中的感悟,變成一句句語言

從此,我開始了我的作家生涯。

題材就在生活中。本來因爲不知道該寫什麼的我發明了這一句話,我便開始寫日記。比如,鄰居請我去她們家玩,我就寫“鄰居請我去他們家她玩。她們家很好玩。有電視看。有東西吃。”句句話,就成了一篇日記,後來,我又要開始把字數加多,開始把一件事寫具體。今天我玩了一個遊戲,什麼遊戲,怎麼玩的,和誰玩的,心情如何等,我寫啊寫,終於有了一百字多。我不斷要求自己今天寫一面,明天就寫兩面,後天寫三面,在寫的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問題,這樣勉強下去不行,我爲了讓自己能逐漸寫多點文字,把一個題材添油加醋,真實性不但沒了,而且越看越不順眼。怎麼才能寫多呢?我瞭解到,多看書是的解決方法。

我又開始扎進書堆裏。不斷的看書,全是有名作家的文章,我終於知道,我做對了。那裏面的好詞好句數不勝數,什麼“朦朧”什麼“浸潤”什麼“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幾本書合上,我又開始寫“風像一個調皮的小男孩,他把你的帽子摘下,扔到樹梢上;風像一位清潔工,默默地把落葉掃成一團。”

理想心得體會 篇13

有一次孔子說想搬到九夷、也就是東方偏遠的少數民族地區去住。

有的勸他說:“陋,如之何?”那麼一個簡陋的地方,怎麼好住呢?

孔子卻淡淡地回答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這句話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理解。第一個角度,是君子有天下使命,不管這個地方是奢華的還是簡陋的,對他來講只是一個外在環境而已;第二個角度,就是君子的內心有一種恆定的能量,他可以使得周邊熠熠生輝,繁華似錦,他自己生命裏面的氣場可以去改變一個簡陋的地方。

唐代大詩人劉禹錫寫的《陋室銘》大家都熟悉,在這樣短短一篇銘裏面,他把古往今來的名士對於簡易的樸素居住環境的這種判讀全都呈現出來了。他說,我們居住的這種物質環境可能無法改變,也無須苛求,你周邊來往的人才是最重要的環境,所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如果你和朋友之間談論的是共同的志向和共同的寄託,大家有共同的理想,那麼這種居住條件的簡陋就一點都不重要了。

所以,理想之道是什麼?就是給我們一個淡定的起點,給我們一點儲備心靈快樂的資源。

其實我們真正讀懂了《侍坐篇》,看到了“吾與點也”這句喟嘆,知道這樣一位萬世師表的聖人,心中對於那種“浴乎沂,風乎舞雩”,在“莫(暮)春”時節“詠而歸”的生活方式心存嚮往的時候,我們就知道,這種闡述跟莊子所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共往來是如出一轍的。

也就是說,所有古聖先賢首先是站在個人的價值座標系上,瞭解了自己心靈的願望,然後纔會有宏圖大志想在這個世界上有所建樹。

我們都想要一生建立一個大的座標,對於前方的遠景找到一個起點。讓我們從自知之明去建立心靈的智慧,讓我們走進《論語》,也做孔子席前一個安靜的學生,跨越這千古的滄桑,在今天看一看他那淡定的容顏,想一想他讓我們去到自然中的鼓勵,在我們每一天忙碌的間隙裏面,給自己一點點心靈的儀式,而不至於像那個人格分裂的演員一樣不敢面對自己的內心。其實在今天這樣一個後工業文明的社會裏,《論語》傳遞出的這樣一種溫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勵了我們對內心的關照,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理想是有根的。

理想心得體會 篇14

理想,是一種嚮往;理想,是一種境界;理想是美好的!但是實現理想,需要付出代價。

爲了理想,我不得不放棄那顆貪玩的心,培養堅強的意志力,拋棄以前懶惰的性格,讓自己變得成熟起來,學會自主學習,鍛鍊堅強的意志力。

爲了理想,我不得不放棄那渾渾噩噩的生活,創造充實的新生活,拋棄以前“今天的事做不完,還有明天”的錯誤觀念,讓自己對時間愈加珍惜,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觀念。好好珍惜時間,努力創造屬於自己的奇蹟!

爲了理想,我不得不摒棄吞吞吐吐,慢條斯理的行爲作風,學會果斷、自主判斷事物的是非黑白。摒棄以前“我聽你的”的觀念,以自己爲中心,培養一個有自我調劑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自我意識的我!

爲了理想。我不得不丟棄那異想天開、不切實際的念頭,創造一個真實的`、切實際的我。丟棄以前那“長大後,我要做……”反覆警告自己,理想不是空想就能實現,理想要付諸行動!把自己培養成一個說到做到、表裏如一的學者。

爲了理想,我已與過去的我——分手了!只爲創新一個全新的我!

理想心得體會 篇15

理想是離我們越來越遠的詞彙,這個詞已在我的腦海裏埋得太深,已經好久沒有聽到這個詞彙了。

現在的我好像已經沒有了理想,也沒有了追求,每天漫無目的的工作,看着不同的人過着不同的日子,看着時間就這樣一天一天流逝,看着別人的失落或者精彩,只是單純的這樣數着日子。麻木地工作,甚至連領工資的喜悅都沒有了。

也曾想過改變,也曾想着找一份有挑戰的工作,找一份有靈感的工作,找一份有創意的工作,找一份喜歡的工作,可是每一次這種念頭總會一閃而過。害怕自己會失去現有的安逸,害怕面臨未知的人,害怕面臨沒有保障的生活,有時候想想就這樣安逸的工作,穩定的工資,單純的同事關係,這樣不也是挺好嗎?

人永遠都是不容易滿足的吧,所以總是生命中能遇到那麼一個貴人,能遇到一個不計較你所有,並能給你無限支援與關愛的一個人,他會不在乎你的懦弱,幷包容你的一切,雖然你知道自己並不是那個好逸惡勞,你並不是那麼貪圖享受,可是每個人心中都希望自己能遇到這麼一個人吧、

有太多時候喜歡給自己找理由,其實有些事情不是不能夠做,也不是害怕做,只是缺少了讓自己義無反顧的勇氣,所以有時候明明在別人看起來是機會的時候我們會放棄,在別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時候卻選擇堅持,這是我們心中那個小小的自我在作祟吧。有時候我們都不知道自己的忍耐有多大,也不知道我們的潛力有多大,或者說有時候我們不知道自己有多固執,也許這樣的自己連本人都不會清楚吧。只知道自己是爲了那個小小的理想而堅持。

也許是那些小堅持太多太久了,我都忘了最初堅持的理由了,漸漸得看出了自己只是個頑固不化的小丑,但我自己一直都知道只因爲最初那個夢想。都說理想會讓國人兩極分化,我知道也許我真的.只是走錯了道路,突然想起了亡羊補牢的故事,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讓我彌補自己的固執。

太固執讓自己忘記了理想的初衷,當我仔細想到這裏的時候,心裏有些難過,也許我不能再逃避了,不能再固執了,不能在那麼沒有原則的堅持了,我不害怕自己曾經的日子過得不好,我也不害怕自己今後要面臨什麼困難,我只害怕前行的路上沒有理想相伴。

理想,是我終究逃不掉的問題,我知道也許還是沒有徹底明白它的含義,但是我知道爲了它我可以不顧一切,所以最後再對自己說,爲了夢想,加油!

理想心得體會 篇16

談起理想腦子一片空白。查找詞典,理想原來就是:“對未來生活的想象和希望”看到這些,我彷彿有了一點想法。

科學家?腦子內存不夠。

遊戲解說?可又對遊戲不感興趣。想來想去發現自己希望當一位作家。

就像莫泊桑、列夫·托爾斯泰、契訶夫和巴扎爾克,寫出一本着作。

我知道當個作家不容易,出一本着作更難。但我想試一試。爲了實現這個理想,讀書是必不可少的。無論什麼書都要讀,然後把知識點記錄下來。每當心裏有什麼想法都要記錄下來。寫作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便可以積累寫作方法與經驗。

觀察更爲重要,作爲一個作家,要看到別人看不到的。要有最新奇的目光看世界。我就缺少一說觀察的眼睛,往往只能看到普通人所看到的,所以,以後要多觀察,多訓練自己。

當位作家不僅要文筆新奇,還要不怕困難。過程中失敗是常有的,但是如果你灰心,如果你放棄,那你註定失敗。如果你堅持,勝利總會青睞你的。因此美國總統obama說過:“在這個世界上,最最成功的人們往往也經歷過最多的失敗。”

除了作家,我還希望成爲一名短跑運動員。

誰說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契訶夫不就做到了嗎?既然他能做到,我也就能做到。雖然在訓練室會很累,但我並不在乎,這只是訓練中的一個陡坡,以後的路還長着呢,現在就找理由退縮,以後呢!

再說,累只是你身體的事,又不是精神告訴你的。只要把精神從累的“深淵”中脫離,也就不會累了。

寫到這我想起了一句話“我命由我,不由天”你的命運、理想、未來全在你手裏。上天給的了你天賦,給得了你才華,卻無法再給你成功。

我相信我的汗水定會助我頂上青天,實現我的理想。

理想心得體會 篇17

孔子曰:匹夫不可以奪志。一個有理想有志向的人,纔會有奮鬥的動力和前進的方向。那麼孔子是如何評價他那些弟子的理想呢?《論語》中關於理想又有着什麼忠告和勸告呢?請聽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爲我們講《論語》心得之《理想之道》。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中國人傳統的道德理想,而《論語》中孔子和他的學生們談到理想時,孔子並不認爲志向越高遠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內心的定力與信念。于丹教授認爲,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踐所有理想的基礎在於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績更加重要。那麼,我們今天該如何理解理想的含義呢?在竟爭激烈的現代社會裏,孔老夫子的觀點與現代人對理想的追求是不是有矛盾呢?請聽北京師範大學于丹教授爲我們講《論語》心得之《理想之道》。

---------------

于丹:

其實翻開《論語》,所有樸素的字句裏面全都閃耀着一種隱約的理想。孔夫子說“匹夫不可以奪志”,哪怕是三軍可以奪帥。這句話在中國的民間流傳得很廣。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志向決定了他一生的發展和努力。但是,在今天 看起來,最重要的不在於我們終極的理想有多麼高尚,而在於眼前擁有一個什麼樣的起點。往往我們不缺乏宏圖偉志,但是我們缺乏到達那個志願之前一步一步積累起來的那條切實的道路。

所以呢,孔子在教學生的時候,在課堂上也經常跟學生聊天,聊天的話題就是說,“你們隨便說說自己的理想。”

在《論語》裏邊有一個比較長的段落,這在《論語》中是比較罕見的、完整的段落,叫做《侍坐》,就是孔子跟學生在一起隨意地暢談理想。

那麼有一天,他的四個學生,子貢、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坐在老師旁邊,然後孔子很隨意地跟他們講,說:

“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

你們不要覺得我比你們年長几歲大家就很拘束,今天隨便聊聊。平時我老聽見你們說,“居則曰,(不)吾知也。”隨便待着的時候,說沒有人瞭解我。

其實這也很像我們今天在課堂上看到的學生,經常說別人都不瞭解,我有鴻鵠之志,我心中的想法誰真正能夠了解呢?

那老師說了,今天你們就都隨便說一說。“如或知爾,則何以哉。”今天假如我想聽聽你們的志向,你們會說什麼呢?聽老師這麼一說,他的大弟子子路,這是一個性格特別急躁率直的人,所以《論語》上寫的叫“子路率爾而對曰”,非常着急地起來就說:

FLASH:

“老師,我的理想是這樣的,----給我一個大大的國家,這個國家有着外來侵略的憂患和糧食不足的危機,但只要給我三年的時間,我就能把這個國家治理得富強起來。使老百姓不僅豐衣足食,而且人人有信念懂禮儀。”

于丹:

這幾句話一出,我們想一想,對於那麼看重禮樂治國的孔子來講,學生有如此業績,可以轉危爲安,去拯救這樣一個國度,會受到什麼評價呢?誰也沒有想到,孔子的反應不僅是淡 淡的,而且稍稍有些不屑,叫做“夫子哂之”,冷笑了一下。然後就開始問第二個學生,“求,爾如何?”問冉有這個學生,叫着他的名字,說,冉求,你怎麼樣呢?

冉有的態度比起子路顯然要謙遜得多,沒有敢說那麼大的國家,那麼多的事:

FLASH:

我的理想是,給我一個小國我去治理,我也只用三年,可以讓老百姓豐衣足食,但要那人民都有信念懂禮儀恐怕要由比我更高明的君子來做了。

于丹:

我去治理,也給我三年,比及三年,我可以讓它做到什麼呢?可使足民,也就是做到老百姓衣食富足而已,至於禮儀的事情,冉有說我可不敢做。“如其禮樂,以俟君子。”想要讓大家在整個的民心上變得整齊,對國家有信念,做到禮樂興邦,這樣一件事情,等着比我更高明的君子來吧,我好像做不到。

那麼,他的話說完了,老師未置可否,接着問第三個人,“赤,爾何如?”叫着公西華的名字,“公西赤,你有什麼樣的理想呢?”那麼這個徒弟就更謙遜了一層,

“對曰:非曰能之,願學焉。”

先亮出自己的態度,我可不敢說我能幹什麼事,現在在老師這兒,我只敢說我願意學習什麼事

FLASH:

“我的理想就是希望自己在一個禮儀中,能夠擔任一個小小的角色,輔助着主持人做一點我力所能及的事就行了,至於治理國家,管理人民這些事我可不敢說。”

于丹:

大家會看到,這三個弟子的態度一個比一個要謙遜,一個比一個要平和,每一個理想都更接近自己人生的起點,而不是一個終端的願望。所以大家會看到,這個幅度是逐漸收回來的,那麼,到此爲止還有一個人沒有說話,所以老師又問了,“典,爾何如?”曾點啊,你還沒說呢,你覺得怎麼樣?

這個時候曾點沒有說話,《論語》寫得惟妙惟肖。只此一刻,大家聽到的先是一陣音樂的聲音逐漸稀落下來,叫做鼓瑟稀。原來剛纔曾點一直在專心致至地彈着琴。聽到老師說,這個聲音逐漸逐漸緩和下來。緩和到最後一聲,“鏗爾”,噹一聲,把整個曲子收住,像《琵琶行》所說的“曲終收拔當心劃”有一個完完整整的結束,不慌不忙,“舍瑟而作”。

什麼是作呢?過去學生聽老師講課或者大家聊天,在席子上古人都是這樣子跪坐在自己的腳後跟上,那麼老師發問,要表示恭敬,立起在自己的膝蓋上,這叫作。

所以把琴放在一邊,畢恭畢敬直起身來答對老師說話。這樣的幾個字描寫能夠看出來什麼呢?就是曾點的內心是一個從容不迫的人,他是一個成竹在胸的人,他不會率爾而對,他會娓娓道來,所以他一上來還要先說一句,徵求一下老師的意見:

FLASH:

“老師,我的想法跟三個同學有點不一樣,能說嗎?”

“那有什麼關係?人各有志,但說無妨。”

于丹:

這個時候,曾晳才從容地開始了他的描述:

“曰:莫春者,”就是到了大概三四月末的時候,就是春深似海的時候,“莫春者,春服既成”,穿上新做的春裝,“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他說,這就是我的理想。

在一個春深似海的季節,穿上整齊乾淨的新衣裳,帶上幾位好朋友,再邀請上一批學生弟子,帶上一批孩子,大家一起去剛剛開動的沂水中,趁着春水把自己洗滌得乾乾淨淨,然後到鼓樂臺、舞雩臺之上,沐着春風,唱着歌謠,讓自己有一場心靈的儀式,在一個萬物開化,大地復甦,春風萌動的季節,把自己融匯進去,與天地在一起共同迎來一個蓬勃的時候,當你這樣一個儀式完成的時候,我們大家就高高興興地唱着歌回去了。他說,這就是我的理想,我只想做這樣一件事。

那麼他的話說完了,一直沒有表態的老師“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老師長長地感嘆了一聲,說,我的理想也就和曾點是一樣的。

那麼這是四個人在談自己理想過程中老師唯一發表的一句話,然後他們就下去了,走了,“三子者出,曾皙後”,三個同學都走了,曾皙在最後去問他老師,“夫三子者之言何如?”老師你覺得他們仨說得怎麼樣呢?

老師也很微妙,他擋了一下,先不想做評價,“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無非是每個人說說自己的想法吧。然後曾點不依不饒,還要繼續問老師,“夫子何哂由也?”老師,爲什麼子路說完話以後你冷笑了一下?問到這個問題,老師不能不說話了,

“曰,爲國以禮,其言不讓,是故哂之。”

老師說,這個祕密就是一個人你真的想要治理一個國家嗎?那麼最核心的東西是用禮儀去理,而不是說用一種強硬的措施,你心中真正有一種溫、良、恭、簡、讓,這是《論語》上所提倡的人生之道,有了這樣一種內涵,表現出來的所有措施都是可以變通的,這就是一個人的起點,那麼他說你看,子路說話的時候,那麼草率搶在大家之前就說出了一個宏大的理想,其言不讓,沒有一點辭讓之心,所以我就哂笑他。因爲他從內心缺乏這樣一種恭敬啊。

那麼接下來,評價另外兩個學生,“唯求則非邦也與,安見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與?”說冉求說的那個就不是個國家嗎?難道說方圓六七十里,或者說五六十里甚至更小一點那就不叫國嗎?也就是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不在於國土的疆域大民小,只要你出言說我去治國,那麼請你首先心裏面有一面鏡子反躬自省,看一看我的學養,我的爲人,我夠做這件事嗎?但是他的學生少了這個步驟,所以老師說難道他那不是治國嗎?

接着又說第三個人,願意學禮儀的這個人,公西華。這件事情他應該說得很謙虛了吧?但老師說,“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爲之小,孰能爲之大?”他說的這種禮儀的事情還算小啊?他做的要是小事,那還有誰做的叫大事?那麼禮儀應該是最重要的,不僅是貫穿在每個 人生活從始至終的,也是一個國家最重要的事情。

那麼,從孔子對他三個學生隱約的否定和對於曾點的支持中能看出什麼呢?其實他給了我們一個人生腳下的起點。也就是說,讓我們手中每一天的生活方式跟你最終治國祭祀的理想終於有了一個勾連的橋樑。

畫外音:

《論語》告訴我們,理想無論大小高低,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內心的感悟。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當我們在繁忙的工作中去追求自己的理想時,常常會忽略了我們自己內心的感受,而一個內心的感受和自己所追求的理想又有什麼關係呢?

于丹:

我們每個人在這樣一種匆匆忙忙、周而復始的工作節奏中還有多少時間,有多少空間能讓你真正看見自己心底的願望呢?往往我們被遮蔽的是心裏真正隱祕的心靈的聲音,但我們所看到的只是一個社會的角色。

我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小故事,講到有一個人他自己覺得有抑鬱症有前兆,每天很不開心,然後去看心理醫生。他跟醫生講,他說我每天就是害怕下班,我在工作的時候沒關係,但是我只要回到家,我就會感到惶惑,我不知道我心裏真正的願望是什麼,我無所適從。我不知道我在生活裏面該選擇什麼,不該選擇什麼,然後越到晚上心裏面越會恐懼,越會壓抑。所以夜裏頭會整夜失眠,長此以往,我就很害怕,怕我會有抑鬱症。我這樣的症狀只有經過一夜的煎熬到了第二天早上上班,進入我的工作狀態我就好了。他說,這,怎麼辦?

這個醫生一直聽他傾訴,然後想先給他一個建議,說你看我們這個城市裏,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喜劇演員,他每天都有表演,他的喜劇演得好極了,所有人去看了以後都會開懷大笑,忘懷得失。他說你是不是先去看看他演出,你看上一段時間回來我們再聊一聊,看一看你這種抑鬱前兆的狀態是不是有所調整,那個時候我們再來商量方案。

醫生說完以後,這個人很久很久沒有說話,他擡起頭來望着醫生的時候,醫生看見他已經是滿面淚水。很久,他對醫生說了一句話,他說,“我就是那個演員。”

其實這好像是一個寓言,但這樣的故事很容易發生在我們今天的生活中。大家可以想一想,當每一個人已經習慣於自己的角色,在角色中歡欣地表演,認爲這就是自己的理想,這是成功的職業,在這個時候還有多少心靈的願望受到尊重呢?我們在角色之外還留有多大的空間真正認識自己的內心呢?

所以這就是爲什麼會有很多人離開職業角色之後反而覺得倉惶。

我曾經看到過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說在隆冬來臨前,在深秋的田埂上,有三隻小田鼠忙忙碌碌地爲過冬做準備,第一隻田鼠就拼命地去找糧食,把各種穀穗、稻穗一趟一趟地搬進田鼠洞。第二隻田鼠就拼命地去找禦寒的東西,把很多的稻草、棉絮都拖到它的洞裏。

而第三隻田鼠呢,就一直在田埂上游遊蕩蕩,一會擡頭看看天,一會低頭看看地,一會兒躺一會兒,弄得它那兩個夥伴就一邊在忙活一邊在指責它。說你看你這麼懶惰,你也不爲我們禦寒過冬做準備,那真到了冬天怎麼辦?你看看你這麼遊手好閒。這隻田鼠也不辯解。

後來冬天真的來了。三隻小田鼠在一個非常狹窄的小耗子洞裏面,在過冬的時候發現吃的東西不愁了,禦寒的東西也都齊備了,然後每天在這裏無所事事,終於大家就百無聊奈了。當大家開始難受得要命的時候,第三隻田鼠開始給那兩隻田鼠講故事。

他說,就在那樣一個秋天的下午,我在田埂上遇到一個孩子,他在做什麼;又在那樣一個秋天的早晨,我在水池邊看到了一個老人,他在做什麼;我曾經聽到人們的對話,我曾經聽到鳥在說什麼樣的一種歌謠,所有的這些我當時都記錄下來了。

其實到這個時候,那兩個夥伴才知道,這隻田鼠在爲大家儲備了過冬的陽光。也就是說,這種表面看起來毫無意義和價值的東西,在這個時候會給了人心一個淡定的起點。

所有外在的儀式不過是爲了一個內心的安頓,那麼這種安頓是需要我們去敏銳地感知世界節序變化,感知四時、感知山水、感知風月。這一點可能對我們今天的人來講是特別的奢侈了,因爲今天這種現代化反季節的事情太多了,到了盛夏的時候,屋子裏有空調,涼風習習;到了寒冬的時候,屋子裏有暖氣,溫暖如春;到了春節的時候,有夏天那種大棚的蔬菜,擺在桌子上五顏六色。也就是說,當生活一切變得如此簡約的時候,我們還有遺憾嗎?這種遺憾就是四季走過,在我們心上卻已經變得模糊,我們已經感受不到說在這樣的一個世界上,由於四季分明帶來節序如流,在我們心中還能激起什麼樣的反響?也就是說,在自然生活中,在認知內心中,你越淡定,越從容,越捨棄那樣一些激烈的、宏闊的、張揚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靜的內心的聲音,也許你就會有了更多的依據。這一切是爲了讓你走到社會角色中的時候可以有擔當,能夠勝任,能夠做到最好。

畫外音:

在竟爭激烈的現代生活中,我們是否還能關注自己的內心?于丹教授認爲,一個人是否能夠成就一番事業,並不在於他給自己定了多高的目標,而在於他內心是否能有一種淡定的理念,是否能把握自我。但是,淡定的理念就能夠讓我們實現人生的理想嗎?

于丹:

其實,看到《侍坐》這樣一篇小短文,在《論語》中會使很多人感到驚訝,因爲它違背了我們傳統對於《論語》那種立志的判讀,它不同於曾子所說的士不可以不宏義,任重而道遠這樣的話,但是想一想,它是所有那種人生大道、社會理想內在的一個根本基礎,一個人如果沒有內心的這種從容和對於自我的把握,在職業角色中我們只能是任職業擺佈而不會有一種內心認同以後對這個職業的提升。

在《論語》中有這麼一段意味深長的對話。學生子貢去問老師

FLASH:

“老師,你說,什麼樣的人才叫知識分子呢?是不是讀了大學就算知識分子了?”

“有文憑不等於有文化。一個知識分子,一定是知道禮儀、廉恥,行爲有所約束的人。”

于丹:

我們知道士這個階層是中國的知識分子階層,這應該是一個很崇高的名譽,是那種無恆產有恆心,天下己任的一個階層。所以子貢說,老師你告訴我,怎麼樣才叫做一個士呢?那麼老師說:

畫外音:

“行已有恥,使於四方,不辱君命,可謂士矣。”(論語.子路篇)

于丹:

他說的最高的標準就是一個人他的行動之間自己知道什麼是禮義廉恥,也就是行爲有所制約,有內心堅決的、做人不妥協的標準,而這個人要有用。就是你要爲社會做事。

孔子講的並不是說一個人有了內心的修養就可以每天光陶醉在自我世界,一定要出去,不管你拿到的是什麼樣的使命,做到不辱君命。這可不容易。因爲你不知道你所拿到的是一個什麼樣的令箭,什麼樣的金牌,讓你去做什麼事情都能做到嗎?所以孔子說,最高的標準,就是你出去可以做到不辱君命,這就叫做士了。

學生覺得這個標準太高了,就又問他,“敢問其次?”您給我說說再低一級的標準,比這差一等的。

畫外音:

“曰:宗廟稱孝焉,鄉黨稱弟焉。”(論語.子路篇)

于丹:

就是孝悌之義。在宗族裏面大家認爲你是一個孝子,而在鄉黨鄰里之間大家以你爲兄弟,你能夠對所有人都是親和的,能夠把你那種人倫的光芒放射出來,用一種愛的力量去整合周邊,不辱祖先。

其實《論語》就是一個以人倫爲基本出發點這樣的一個道德文章。所以它把次一等定爲這樣的人。子貢又接着問“敢問其次?”第三等,咱們再下一等說,還有什麼人勉強夠着邊,能夠叫做士呢?結果孔子說出這個話,說了一句我們非常熟悉的話,大家聽了以後會瞠目結舌,說這麼高的標準纔是第三等啊?

畫外音:

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爲次矣。(論語.子路篇)

于丹:

說那種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我一定把這事給你做到。這種,他說叫“硜硜然,小人哉。”什麼叫“硜硜然”?就是表現 出來劍拔駑張,言語很急切,這樣的一種樣子。說我不計後果,不計方法,我把事給你做成,他說這種人勉強算第三等。就是說能夠實踐自已的諾言。

其實今天大家想想說這第三等也挺高的,這個標準“言必信,行必果”今天有幾個人做到啊?他學生也是這麼想的。子貢也覺得這仨標準太高了。所以又追 問了一句,說“今之從政者何如?”老師你覺得現在從政的人能夠上這三等嗎?

結果老師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也就是說老師把當時諸侯各國的從政者都沒有放在眼裏,認爲他們離這樣一個士的標準還太遠太遠。

其實,在這裏所提出來的詳細的、不同的標準,這是孔子對一個成熟的在社會職業崗位上有所擔承的人他的質量描述。

我們來說說這個最高的標準,“不辱君命”四個字。那麼我們又想一想那個最低的標準,“硜硜然”是不可取的,也就是說,要做到不辱君命是在變通中,沒有條件地把一件事情完成好。這需要調動我們多少人生的積累,這需要一個人有多大的勇氣、智慧和仁義之心,其實這樣一種不辱君命往往容易讓我們想起來戰國時候趙國的一個人,就是藺相如。

大家看《史記.廉藺列傳》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故事,藺相如這個人無論是完壁歸趙還是沔池會,都做到了不辱君命,其實這是不容易的。當趙王得到價值連城的和氏璧的時候,秦王想要奪這塊璧,所以就告訴他說,哎呀,我給你15座城池,把這塊璧給我拿過來,我們看一看,趙王當時就知道,說虎狼之秦這塊璧一旦進入將沒有辦法拿回來。藺相如說,那這樣,我們不去的話是自己理虧,我帶着這塊璧去,如果不能換回城池,我的命和璧拴在一起,有我在就有這塊璧在。

去了。看到秦王很隨便地在他的行宮裏面設酒宴宴請他。然後旁邊有大臣、有美人,大家嘻嘻哈哈的在這很高興,然後說拿過這塊璧來我們看一看,看了以後說這個天下美玉,指給大臣看,指給美人看,大家傳着看。

藺相如一看就明白了,說這塊玉在這裏不受尊敬,就像趙國不受尊敬一樣,要拿回來也是很難的事情。所以他就上去跟他說,唉,這個美玉是有暇疵的,你給我,我指給你看。秦王就把這塊玉還到他手裏,而藺相如拿到這塊玉以後,退後幾步靠在柱子上,怒髮上衝冠,持璧而立跟秦王說,他說你在這樣一個地方迎接這塊玉,你知道我們來之前焚香頂禮,齋戒15天,以示對秦國的尊重,我奉玉而來而你隨便把這塊玉傳給大臣、美人,這樣的一個懈慢的態度就讓我知道,你們是沒有真正想要用城池相換的,那麼現在好,如果你真要這塊玉,你也要這樣持戒焚香15天,而且你先把城池劃給我們,我才能夠把這玉給你。如果不然的話,我現在的人頭和這塊玉同時撞在你的金殿的大柱子上。然後秦王害怕了,說那好吧,趕緊按照他要的這個禮儀。但即使按照這個禮儀,藺相如覺得他一定是不會真正完成他的諾言的。所以藺相如決定,連夜讓他自己的家人帶着這塊美玉逃回了趙國,他自己留在這最後做一個交代。最後他跟秦王講,說我知道你們沒有真正給我們城池之心,這個完璧已經歸趙了。已經回去了。

其實這是他的不辱君命。沔池會也是一樣。其實這樣的故事在中國的仁人志士中,在古典記載的典籍中不缺少這種例子,也就是說,在一個突變的情形下,一個人怎麼樣能夠有所擔當,這其實是一個成熟的人在職業角色中所要得到的一種考評。

其實這樣的故事,我們不一一地例舉,回頭看一看會發現,人怎麼樣可以變得無畏,可以變得淡定而不倉惶,這是需要每個人在心中找到一個符號的寄託,這個寄託不見得是大家共同認可的一個宏大理想,也不見得是大家都共同認可的說是一種權勢,一種金錢,一種情感,可以說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達芬奇密碼,每一個人的生命鏈條中一定有他自己最在乎的東西。但凡找到這樣一個寄託會給你這一生找到一個依憑,會找到自己的一個內心根據地。

畫外音:

于丹教授認爲,理想不一定是大家共同認可的一種權式,或者金錢,而是一個人一生中最在乎的東西,是一種心靈的寄託,但是爲什麼人們總要追求一個理想,理想之道又能夠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呢?

于丹:

在《論語》中要說到有多麼遠的這種理想,其實它一切都在一個樸素的起點上。我們要相信思想的力量是這個世界上最巨大的力量之一。也就是說,孔子經常所說的那種“士而懷居,不足以爲士”,一個人總在想着自己的衣食,這是不足以擔當一個君子一個士的資格。中國的知識分子所要的並不是一種生活的奢侈,但他們一定要心靈悠遊上的奢侈。

所以有一次孔子要出遠門,“子欲居九夷”,因爲我們知道,他要把他的美政理想布化天下,所以要去未發達地區,臨走的時候學生就勸他,“曰:陋如之何?”學生說,那麼一個簡陋的地方,破地方,你上那幹嘛去?那麼孔子怎麼回答?孔子淡淡地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那麼這個“何陋之有”就流傳下來,一直到唐代劉禹錫寫了《陋室銘》,這是大家都熟悉的。

那麼《陋室銘》又怎麼樣形容呢?他說:

畫外音: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陋室銘》

于丹:

在這樣短短一篇《陋室銘》裏,把古往今來的名士對於簡易的、樸素居住環境的這種判讀全都呈現出來了。

大家在一起談論的是不是共同的志向和共同的寄託,如果大家能夠在這樣一種絲竹之間,在大家的交流裏面,可以有了那種心心相通,可以在你共同寄託的大事上有共同的理想,那麼這種簡陋它就顯得一點都不重要了。

所以其實什麼是真正的理想,理想之道就是給我們一個起點,給我們儲備一點心靈快樂的資源。

其實當我們回到《論語》,真正解讀了《侍坐篇》,看到了“吾與點也”這句喟嘆,知道了這樣一位萬世師表的聖人心中對於那種“浴乎沂水,風乎舞雩”,在“莫春”時節“詠而歸”快樂回來的生活方式心存嚮往的時候,我們就知道這種闡述跟莊子所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共往來”是如出一轍的。也就是說,所有古聖先賢首先是站在個人的價值座標系上,瞭解了自己心靈的願望,然後纔會有宏圖大志,走到這個世界上有所建樹。

我們都想要一生建立一個大的座標,對於前方的遠景,讓我們找到一個起點,讓我們從自知之明去建立心靈的智慧,讓我們從《論語》裏面也做孔子席前一個安靜的學生,跨躍這個千古的滄桑,在今天看一看他那種淡定的容顏,想一想他讓我們去到自然中的這種鼓勵,在我們每一天真正忙碌的間隙裏面,哪怕說給自己一點點心靈的儀式,不至於讓自己像那樣一個人格分裂的演員一樣不敢面對自己的內心。

其實在今天這麼一個後工業文明的社會裏,如果能夠調整這樣一套座標系統,我想,《論語》會從千古之前傳遞出來一種溫柔的思想的力量,它傳遞出來一種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勵我們每個人內心的關照,它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理想是有根的。

理想心得體會 篇18

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五彩繽紛的夢,都有自己的理想。理想好比是一盞指路的明燈,它會指引你到達成功的彼岸。朋友,你想知道我的理想嗎?讓我悄悄地告訴你:“我的理想是當一名優秀的律師”!

我的理想每當我在電視上看到那些衣着端莊的律師們,在法庭上振振有詞地替受害者洗清冤屈時,我心中的敬佩感油然而生。我多麼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也能像那些叔叔阿姨們那樣,站在莊嚴的法庭上,用自己豐富的'法律知識來替受害者申張正義,讓害人者得到應有的懲罰。

這個理想還得從一件小事說起,記得那是上三年級的時候,由於我在班裏的人緣很好,大家有什麼事都愛與我聊天,發生什麼矛盾也都愛找我來評理。這不,孫毅鋒和羅木青又來找我來了,事情很簡單:由於老師有了新規定,同學必須將裝衣服的帶子放在椅子底下,可這樣一來,後面的同學就伸不開腿了。孫毅鋒不小心將羅木青的袋子踢倒,兩個人爲這爭吵了起來,兩個人越吵越激烈,誰也不服誰。當時老師不在,而其他同學只是在看熱鬧。

這時,孫毅鋒說:“走,找隋佳鈿評理去。”我說:“孫毅鋒這事首先是你不對,你將同學的衣服踢倒不但不馬上道歉,反而與同學爭吵。羅木青你也有責任,他把你的衣服踢倒,也不是誠心的,下次注意也就是了,哪能因爲這麼一點小事就和他吵個沒完呢?大家平常都是好朋友,互相謙讓纔對呀!”

聽到這話,兩個人都平靜下來,互相了道歉。這時,大隊委門墨涵說:“嘿,隋佳鈿還真行,像個律師啊!”我的心裏美滋滋的。從此班裏同學遇到什麼矛盾和解決不了的事更愛來找我解決了,由於我做事公平公正,又能把大家說的心服口服,大家都親切地叫我“隋律師”。

現在成爲一名出色的律師,已成爲我的崇高理想。但是,我知道光憑想象是沒用的,必須付諸於實際行動。爲了實現我的理想,我已經暗暗下定決心:從現在開始,勤奮學習,用我的辛勤和汗水,使我的理想不再是夢。

“陽光總在風雨後,請相信有彩虹”,所以當我成功時,我就會說:謝謝你,我的理想。

理想心得體會 篇19

有人說人生猶如大海上的一葉小舟,那麼毫無疑問理想便是我們前進道路上的燈塔.有了這明亮的燈塔,我們就不會迷航,不會氣餒,堅定果敢地向前,最終纔會乘風破浪直達成功的彼岸!

雄鷹的理想是振翅長空翱翔九天;海燕的理想是搏擊風浪穿越茫茫海面;蛟龍的理想是行雲布雨暢遊深潭;當代青年的理想是與時俱進屹立風口浪尖.

回首往昔,多少悽風苦雨,多少艱難險阻,但卻涌現出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中華兒女.她們槍林彈雨衝鋒陷陣;她們危難關頭殺身成仁;她們熱血沸騰力挽狂瀾.他們爲理想奮鬥過,因而留下了一座又一座不朽的豐碑.他們的理想便是建立新中國.她們崇高的理想引領着他們走上光輝大道.千秋萬代人們去敬仰他們的豐功偉績;滄海桑田人們去感嘆他們的崇高理想……

踏着時光的脊揹走了一年又一年,早已走過那陰冷的冬,走進了百花盛開的春天.迎改革、繼開放、不停留、四化奮鬥一派欣欣向榮.時代給了我們機遇,社會給了我們挑戰.不必回首,不必空嘆,新一代有理想的青年只需闊步向前.誰有這樣的機遇,誰有這樣的信念?我們最終會站在時代浪尖.

既然有着崇高的理想,不滅的信念,我們只需勇敢的走下去,不屑的去奮鬥,不要在意身後是否會襲來寒風冷雨,腳下是否會有坎坷崎嶇.選擇了前方,留給地平線的只能是背影.或許我們會遇到挫折,但不要氣餒,因爲我們明白: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挫折不會讓我們裹足不前,相反它只會給我們添一份曾經滄海的成熟.

只要我們心存遠大理想,我們就能找準前進的方向,不要管外面的風風雨雨,它怎能淋溼我們心頭青春的火焰!

我們有理想,我們有毅力,我們有正確的前進方向,夢迴唐朝需要我們去實現!相信我們成功那一天,展現在我們面前的將是一個吐氣揚眉的中華民族!

理想是暮色天空中閃爍的星星,是黑夜裏指路的燈塔.理想不像空想、幻想、夢想如空中樓閣,海市蜃樓那樣的虛無飄渺,它似春日裏奼紫嫣紅的花朵,是天空中潔白的雲朵,那樣的美好.一個有崇高理想的人他的生活態度是激昂的,向上的.有目標有進取心他的生活的充滿陽光和希望的.

一個沒有崇高理想的人,就好像是在沒有星辰的黑夜裏行走,他的生活中沒有促使他奮鬥的目標,這樣他的一生將永遠碌碌無爲,在空虛、無聊中度過.

一個人要想有所作爲,就必須先確立自己的人生奮鬥目標,併爲之去努力,去奮鬥.只有這樣你纔能有幸品嚐到成功的喜悅.

不同的年齡階段,人的奮鬥方向和所追求的東西也是不同的,童年我們的理想是將來要做科學家、工程師、畫家、企業家等等.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對象,對未來充滿羅曼蒂克的夢想.但隨着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閱歷的增多,我們的理想與追求也越來越符合現實,符合我們自己的實際能力.

每個人都應該相信自己是一個開發不盡的小金礦,對於自己的未來和前程充滿憧憬和希望.每天都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樹立好自己的人生目標,併爲之去努力,去拼搏.限度的去開發自己的潛能.這樣你的人生之路一定會熠熠發光的,成功也會與你一路同行.

青年朋友們我們要做一個有理想的人,併爲自己的目標去奮鬥,以更加自信,意氣風發的姿態每一個充滿希望的明天.能夢的時候不要放棄夢,能飛的時候不要放棄飛.爲了自己的理想努力拼搏奮鬥吧!

理想心得體會 篇20

理想,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一盞明燈,它可以爲我們指出前進的方向。然而,理想也是被需要的一個奮鬥目標,但是它需要我們自己來實現。世界萬物都有自己的理想,花兒的理想是開放出多姿的花朵:鳥兒的理想是建造堅固的巢穴。而我的理想是成爲以爲萬衆矚目的音樂家。

每當我看到電視上許多着名的歌手在屬於自己的舞臺盡情歌唱,用優美的歌聲去感染在場的觀衆時,我就立志要成爲一位音樂家,讓自己的歌聲傳遍五大洲`四大洋,去溫暖每個人的心靈。

音樂,我的理想,奮鬥的目標。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吸引着一切,它有它獨特的韻味,它的旋律是那麼的優美,它的聲音是那麼動人。成爲音樂家的理想更加是不會動搖的,因爲我相信它不會拋棄苦心追求它的我,它會讓我沐浴在理想的光輝之中。音樂是我極其酷愛的,更重要的是它時常鼓勵着我,讓我有勇氣。每一天,我總會有音樂的陪伴,它成了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失敗,遭遇挫折時,我從來不曾畏懼過,因爲成爲音樂家的理想總時刻提醒着我:現在的我離理想還是那麼遙遠,前面的道路仍很坎坷,加油吧!用堅定的信念去戰勝一切吧!當我疲倦時,只要音樂的天賴之音響起時,我就早以忘記什麼是疲倦啦。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路,照亮夜航的路;理想是火,點燃熄滅的燈;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只要我有堅定的信念,努力奮鬥,勇往直前,我相信我將會一步一步的邁向音樂家的道路,到達理想的境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