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精選16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W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1

國小階段,學習太寬泛了,只要孩子感興趣她都會學習,而我一直覺得我們中國的教育就是把學習侷限在課本知識上的學習,抹殺了孩子對很多東西的興趣。所以我一直鼓勵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就學什麼,孩子有很多的想法,她會把自己所喜歡的當成今後的職業,她說自己喜歡化妝,今後要做化妝師,因此她經常在網上看化妝視頻,這一過程她瞭解了顏色,而且很多視頻都是英語的,這也給她創造了聽英語的環境,這一過程也讓她更加熱愛畫畫。因爲孩子的牙齒不是很好,我經常帶她去牙科醫院,後來孩子說覺得牙醫看牙很有趣,說今後想做牙科醫生,我告訴她這是一個很好的職業,這也讓她更加關注自己的牙齒,我也準備有空多讓她瞭解學習牙齒的生長。她說自己喜歡打羽毛球,我就陪她打,雖然她打得不好,但是這也是身體協調能力的學習和發展。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精選16篇)

我的一個觀念是,學習是一個慢慢地過程,慢地要伴隨我們一生,如果現在太急於求成,那麼只能讓孩子反感學習,現在孩子還小,還對很多東西很神祕的時候,讓她自己順其自然地去發現。幼兒園時欣怡因爲在學習班學習游泳而害怕水,開始我很急,因爲周圍的很多孩子都會游泳了,因爲我覺得這麼好的學習機會不能把握,孩子哭得很厲害,最後我放棄了,但我對我自己的放棄表示很後悔,我覺得應該堅持,但是現在孩子也自己慢慢的學會一點點了,也喜歡游泳了,我回頭想想還是要順其自然,慢慢來!另一個例子就是學鋼琴,現在孩子也喜歡鋼琴了,鋼琴這曾經在一段時間是她最討厭的東西,我們也是慢慢來,我不要求她一定每天都要練,但告訴她有時間要想着鋼琴,我給她找優美的鋼琴曲,等她喜歡上這個曲子,她就很想有一天能自己彈奏出來。讓她學鋼琴不是爲了今後能上舞臺表演,而是爲了讓她能熱愛音樂,有一定的藝術修養,陶冶情操!

游泳和鋼琴這兩件事情真地讓我堅定了:趁現在孩子還有可以慢慢來的時間,順其自然,我們必須要培養好她的主動性,要保護好她的興趣,等基礎打好了,今後高樓才能蓋的即漂亮又結實!

而對於學習方面,很多孩子在國小之前學過拼音,數學和英語,但是我的孩子出了認識一些字,其他都沒有學過。因此在國小剛開始的1個月,對孩子來說真的是很難的,尤其是拼音,我沒有讓孩子死記硬背,其實對於死記硬背大人都不喜歡,我一直認爲和人文音樂體育學習的不同,自然科學知識的學習必須要堅持 學以致用 ,因此在拼音學習的艱難過程中,我讓孩子註冊了現在很流行的微博,讓她自己在上面打拼音記錄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孩子喜歡電腦,我把電腦鍵盤的英文都貼上拼音,讓她自己輸入想要說的話,還有寫日記,不會寫的字,讓她用手機拼出來,照着字寫。學以致用的方法讓孩子知道學習是一個生活的過程,只有學會了知識才能更好的生活!

對於英語學習我們也是提倡慢慢來,不可速成。曾經也爲要不要送孩子去學習班學英語而猶豫,但是現在我們自己的做法我感覺也不錯,尤其是在這個寒假,孩子以前都只能說英語單詞的,突然可以連貫的把4句自我介紹的短句了。我分析了一下原因,可能和我們每天晚上睡覺之前給孩子聽的英語是有關係的,雖然她都聽不懂,但是反覆聽讓孩子對英語產生了非常好的語感,包括也經常給孩子聽英語歌曲,現在她能區別出英語和其他的外語。

記得她曾經有一天她在微博寫的一句話是: 我很討厭上國小! 但是現在問她,她說挺喜歡的,這說明老師和我們在共同爲孩子慢慢的創造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的環境。

四、換位思考,信任理解,平等交流

很多時候,我們經常會覺得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了孩子美好的未來生活,所以我們會站在自己的角度,站在成人的角度,所看到的所本站整理理解的美好的生活,來強迫孩子做他們不願意做的事情。其實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如此的,他們是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他們有自己的生活。但是這個做起來真的很難,尤其是現在的火柴盒式的居住環境,獨生子女,我們的孩子總是帶在身邊,孩子總是跟着父母。很多時候都需要家長安排他們的生活,孩子經常會問我:今天我們去哪裏玩?今天我們和誰玩?

正因爲如此,我們看到了現在孩子在物質上的富足和在精神上的缺乏,我們更加應該換位思考,理解孩子。這個方面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的很難,但是我在儘量努力,我在日誌裏寫到最多的幾個字就是 我相信遲遲可以的! ,其實這也是在提醒我自己,我們要給孩子更多的信任,更多平等,我很贊同國外的父母和孩子之間平等的交流方式,但是作爲中國傳統的一些規矩還是要堅持,因此我想寒假帶着孩子走親訪友,有時候孩子會覺得很不理解,比如我去看我國小的班主任,她說這和她有什麼關係, 我告訴她沒有國小的班主任就沒有你,以後等你長大了你也要帶着你的孩子去看你的國小班主任老師。 還有孩子覺得過年一直在酒店團拜很煩,也要告訴她如果換成你請客,人家都不過來你會如何,團拜就是對長輩的孝敬,對他人的尊重。理解孩子的同時,也要讓孩子學會理解我們,理解他人。

五、不足和困惑及改進

目前對於孩子的總體發展還是可以把握的,但是也存在很多細節上的不足和我自己的一些困惑,一是自己也沒有做好,現在纔開始意識到,也在慢慢的改進。二是和老師的交流還不夠。三是也許整個社會的氛圍會導致我們對自己的做法或教育理念搖擺不定。

一是自己沒做好的事情,也就是在於堅持這方面。其實我很贊同胡老師的一些做法,很多事情確實需要每天做,每天練,包括讀書,鍛鍊,一是培養良好的習慣,二是培養堅持的習慣。而我們本身也都沒有做好,因此有時候也無法要求孩子,這個方面我自己需要做檢討。因此我在接下去的學期裏,準備和孩子共同商量制訂一個堅持的計劃,選擇1-2個項目我們和孩子一起完成。

還有關於生活的獨立性和參與家務方面還是不足的,現在孩子已經可以自己洗澡、自己穿衣,自己收拾學習用品,但是老師希望孩子養成的自己整理牀鋪和煮飯方面還是遠遠不夠,都是三天打魚四天曬網,沒有堅持,這也是和我們家長有關的。

二是和老師的交流不夠,孩子的教育有一大部分的時間在學校,和老師同學的接觸也是最多的,記得一個家長說在家長會上觀察家長,家長有涵養的孩子也壞不到哪裏去,就要讓孩子和這樣的好學生交往,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也和欣怡說過這個成語,讓她理解交友的重要。在我看來要讓孩子能夠明辨是非更加重要,每個孩子都有優點和缺點,要培養孩子能和大多數的孩子交流,並且能自己判斷進行選擇朋友,當然這也是需要長期的過程,也離不開和老師的交流,但是考慮到第一個學期班主任對孩子,甚至是家長也要有一個熟悉的過程,所以我希望在接下來的學期中能和班主任進行更好的交流。

三是浮躁的一些心理狀態,我們都知道現在連大人世界都是牢騷滿肚,內心不平和,從我自身的成長過程來看,我的家庭和我的家人也都是平凡的人,因此我認爲的孩子也是一個平凡的人,但是必須要做一個幸福的平凡人,這需要我們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有很好的心態。但是說實話很好的心態是需要修煉的,靜心讀書是一個很好的方式,這也是接下去我希望和孩子一起努力進步的!而且還必須有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在培養既知書達理,又能很好的和外界交流,兩者兼顧有時候更需要家長深入的學習和探索。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2

國小是孩子一生學習的起始階段,是孩子成長中的一件大事。這個時段對孩子的成長尤爲重要。所以家長要做好孩子健康成長的引導者,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開始已是成功的一半。那麼,孩子進入國小後,如何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呢?下面,我以學者的身份談談自己對女兒成長的幾點看法;

一、家長的角色定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最好的榜樣。所以父母要把握好角色的位置,要處理好與孩子的關係,尊重孩子,儘量拉近和孩子間的距離,做孩子的良師益友。在教育孩子前,父母先統一思想、統一態度,既在教育上做到統一,又維護了父母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同時,在生活中,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有錯就改,隨時做好孩子的榜樣,讓自己的德行成爲孩子衡量行爲的標尺,讓孩子覺得爸爸媽媽是值得學習的對象。

二、教孩子學會做人的道理、尊重孩子

無論將來孩子做什麼工作,首先應學會做人的道理,有修養,讓孩子學會明辨是非。我們要善於鼓勵孩子說出她們自己的想法,特別是有關孩子自己學習方面的事情,儘量理解孩子的感受。在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父母一定要有耐心,不管孩子說什麼,儘量讓孩子說完,並且要表現出對孩子所說的話的興趣。

在生活中,我很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生活處理能力,要給孩子鍛鍊的機會,讓她獨立完成老師佈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放假時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如:擦桌子、拖地、洗碗、澆花等。這樣也鍛鍊了她愛動手的習慣,也知道父母平時的辛苦,從而懂得感恩。

三、讓孩子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我認爲,首先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上學後,學習成了主要活動。尤其要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孩子遇到問題時讓她自己先思考,培養孩子愛動腦筋的習慣。問題的最好結果是由她的嘴巴說出答案或親手完成。不能讓孩子遇到問題就問人,產生依賴性,不肯動腦筋。引導孩子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和作息時間。比如:放學回家做作業、做完一科到另一科,有不明就問,全部做完就檢查,要預習就預習。引導得力、孩子配合,這就是我要的效果。

多參加一些活動能增長孩子的各方面見識。特別是體育活動,體育活動是連接人的綜合能力。活動包括一些興趣如:籃球、羽毛球、表演、游泳等;也包括旅遊、戶外活動——所以只要我們有時間都儘量陪伴孩子。讓孩子在活動中鍛鍊身體,增強體質、膽量逐步讓她養成思維活躍、膽大有主見、活潑開朗的人。我希望我女兒德、智、體平衡發展。

四、正確的心理教育

正確的心理素質教育對身處激烈競爭環境中的孩子是非常必要的。要培育孩子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這一點對性格膽小,性格內向的孩子非常重要。在學習過程中,要適當地運用鼓勵,激發孩子的上進心和進取心。培養孩子正確對待成敗的心態,還要訓練孩子經受挫折的考驗。當孩子考試不好或遇到挫折時,家長應該冷靜地對待孩子的挫折與失敗。心平氣和地同孩子談心。找出失敗原因。理解孩子的心情和苦惱,讓孩子知道失敗與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內容和過程。競爭的過程遠比結果更爲重要。只要參與競爭,付出努力了,不管結果如何,都是值得欣慰的,孩子要能接受,父母尤其要能接受。

五、多同老師溝通

同老師瞭解孩子的學習、生活現狀,出現問題,及時聯繫溝通,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孩子教育是多方共同努力的事情,良好的教育會讓孩子的.學習輕鬆自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孩子的教育,家長投放的時間和精力是無限的,家長必須明白: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孩子需要我們家長的引導,只要我們能夠注意方法,因材施教、將會把孩子們教得更好。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3

說到孩子的教育,每一個做父母的都感覺頭痛不已,雖然家庭情況不同,教育方式也各有千秋,但目的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樂樂地健康成長,將來能做一個有用的人。作爲父母,我們究竟應該怎麼教育孩子?爲此我們買了很多的書,請教了許多同事。但孩子跟孩子性格都不一樣,教育方式也不能前篇一律。下面是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讚美是進步的最佳動力,也是增強孩子自信心的法寶。

女兒是一個"虛榮心"很強的孩子,在我們生命之初,在孩童時代,我們是通過我們身邊的人特別是父母對我們的評價來認識自己的,所以當女兒做了好事時,我們都是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讓她知道父母是愛她的、欣賞她的,而且是對她有所期待的,這種觀念的養成我想對女兒的成長應是受益非淺。有時女兒做事會顯得膽怯,不知如何下手或事情做得不對,我們也多鼓勵,多指點,讓她自己做,在做的過程中給予每點進步加以肯定和表揚,讓女兒有信心做事,自己喜歡主動做事。比如她有時候爲了完成任務,字也寫得歪歪扭扭就算完成了,讓我簽字的時候我就假裝看看前面的,然後說:"前面寫的字工工整整的,怎麼這次寫得有點像我寫的字了,老師不會認爲是我幫你寫的吧?我覺得你應該寫得跟前面一樣,要不然老師還以爲是我寫的,歪歪扭扭的。"結果她拿過去就把自己覺得寫得不好看的字擦掉重寫了,比直接讓她擦掉重寫效果要好得多。

二、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

從小,我就買了一些內容生動、有趣能吸引女兒的故事、謎語、智力遊戲書,這些書不但增長孩子的知識,還培養了她的閱讀興趣。小時候是睡前聽故事,到現在是睡前自己看會兒的書慣一直保持。女兒在幼兒就認識了很多字,所以看書對她來說是很輕鬆的事情,自己看故事書,還經常拿着《腦筋急轉彎》考我們,所以女兒現在做作業不用我們陪,自己讀題,自己做。

三、多參加一些活動,特別是體育活動

體育活動是連接人的綜合能力的紐帶。孩子的模仿能力強,多參加一些活動能增長孩子的各方面見識,也能樹立起自信心。活動中父母盡力不要限制太多,以防抑制孩子的發展空間。活動包括一些興趣如:輪滑、表演、游泳等,也包括旅遊、戶外活動…。所以,只要我們有時間都盡力陪伴孩子,讓孩子在活動中鍛鍊身體,增強體質、膽量。逐步讓她養成思維活躍、膽大、有主見、活沷開朗的人。

四、正確對待孩子的失敗與挫折

當孩子考試不好或遇到挫折時,他們需要的絕對不是父母的訓斥或嘲諷,也不需要無原則的安慰與同情,他們最需要的是愛她的人的理解和鼓勵。所以父母應該冷靜地對待孩子的挫折與失敗,心平氣和地和孩子談心,找出失敗的原因,理解孩子的心情和苦惱,讓孩子知道,失敗與挫折是人生必不可少的內容和過程,並且作爲父母不會因此減少對她的愛。鼓勵孩子繼續努力,父母必須首先對孩子有信心,孩子才能對自己產生信心,當父母滿懷信心和熱情鼓勵孩子時,會極大激發孩子克服困難的勇氣,恢復孩子的自信心。記得女兒有兩次單元考試不佳,當我們看着試卷問她什麼叫"粗心",她回答不上,而我說"6+3=3"就叫"粗心"時,女兒會心一笑,但也特難爲情且很自責時,我知道此次已讓女兒明白了考試不佳的原因了,而當我在數學考試卷上寫上"加油哦!仔細點哦"!時,她也給我說下次她會小心的!孩子性格屬於着急型,經常還沒讀完題就下筆,出現錯誤,這時我就讀給她聽,等聽完了不用告訴她她也就知道怎麼做了,接下來我再告訴她,以後遇到自己覺得較難的題,就要這麼認真地讀題,讀完了再開始做,女兒明白了讀題的重要性,不斷地點頭。我想以後她應該知道怎麼去做應用題了吧。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4

超喜歡跳舞,說的具體一點就是扭屁股,每次都讓我打開手機裏的音樂,然後讓我們坐好,她就開始舞起來了。其實從她六個月的時候就開始對音樂有感覺了,總能抓住節拍,扭的很歡,而且是自編自演,而我們只需要當她的觀衆就行了,結束了還要鞠躬致謝呢。有時還要唱上一段,雖然有的歌詞唱不全,但我們都笑着給她鼓掌,所以她就更喜歡舞蹈了吧,而我們全家也一致決定要她去學拉丁舞,絕對不埋沒她的這個小天分。

其實,我並沒有要她有多聰明、多能幹,順其自然,告訴她生活的常識、做人的道理,我覺得就夠了。幼兒園是孩子最快樂的地方,是孩子的天堂,是最先感知的大家庭,讓他們有節制的玩耍,認知,讓他們明白尊老愛幼、親切待人、友愛同學、關心別人,做一個善良的好孩子,首先是做人,其次是學習,身心都健康這就足夠了。

和寶寶在一齊,自己常常也會變成小小孩,甚至一家人都會變成小小孩,親婆常笑稱全家都要變弱智了。我們用她的心感受這個世界、解讀這個世界,親愛的寶寶,期望你健康成長,這是我們每個家庭的期望,也是全社會的期望!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5

很開心可以和大家交流一下平時指導孩子自學的方法。國小是孩子一生學習的起始階段,很顯然這個時段對孩子的教育而言顯得尤爲重要。這是一個知識從無到有,從有到逐漸累計變大的過程。很多人都知道小孩子的好奇心很強,什麼都想問個爲什麼?這個時候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培養孩子發現問題、尋找答案的興趣和能力。面對孩子的提問,如果知道答案的,可以用有趣的比喻或故事來回答,如果自己不清楚的,可以暫緩回答,比如說容我思考一下,或查一下資料等,千萬不要輕易的回答“不知道,別煩我”之類的話語,因爲這樣會打斷孩子的興趣,使之心灰意冷,久而久之,孩子會因爲害怕遭到拒絕而變得不想多問問題了。如果孩子有很強的意願去發現問題,並且尋找答案,那麼家長就會很輕鬆了,因爲孩子已經建立了學習的主動性。

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是自主學習的重要一面,沒有章法、毫無頭緒的學習會使孩子和你都變的很被動。因此平時我也很注意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逐漸引導孩子在時間上做合理的安排,比如背誦課文的時間放在早飯前,做作業的時間放在早飯後或晚飯前,閱讀課外書的時間放在睡覺前。一開始,確實要花些時間和耐心與孩子溝通,但是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很配合,這也使我的引導變得省力。現在的他,如果作業沒有完成,偶爾他媽媽叫他先吃好晚飯後再繼續做時,他都會請求我們等他一會兒;我也覺得這樣做是有道理的,一篇作文、一道題目思考到一半突然被停止,肯定不利於今後的學習。小孩子都有頑皮的一面,有時也會因爲貪玩而出現作業拖拉的現象,這個時候,我都會適時的微笑提醒,千萬不能發脾氣。但是如果濫看電視或熬夜玩電腦遊戲,一旦被我發現絕不縱容,他的懇求是毫無商量的餘地,因爲這個對他的健康非常有害。不過適當的勞逸結合,我還是很贊同的,像是我就一直很贊同他在奧妙的官網玩一些小遊戲,,我覺得這些遊戲都對他的右腦開發以及思維培養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同樣的需要有一個度。

當孩子遇到困難,不知道如何解決的時候,我會讓他自己先思考,這也是我教育兒子的另一個方法,最好的結果是由他自己想出來解決的方法,然後再親手完成;而我只是負責啓發和指點。例如,他做錯事情時,我會問他爲什麼要這樣做?理由是什麼?當時是怎樣想的?我絕不會劈頭蓋臉地罵他,我會認真地聽他的解釋,,然後再告訴他正確的思考方式。如果對孩子的提問總是直接回答,表面上看是幫助孩子學到了知識,孩子也輕鬆了,但是在我看來,這不見得對每個孩子都是好事,因爲時間長了,孩子就會產生依賴性,不肯自己動腦筋,遇到問題就直接問人,這樣對培養孩子愛動腦筋、主動思考問題是很不利的。

孩子的學習是多方共同努力的事,說實在的,在孩子一些學科的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我也很無奈,因爲真的很外行,有句成語叫“事半功倍”,我認爲這句話說得很好,因爲好的方法會使孩子的學習輕鬆自如,所以這還要求我平時要多請教孩子的老師,也可以和其他的家長多多交流經驗,互通有無。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6

獨生子女真是十分難教——她們的任性自大、孤獨無助、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形象多麼地深入民心!要教好這一代豐衣足食、不乏聰明的子女,談何容易?

我的育兒方法不必須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但是,我還是想列舉一、二與個位家長共同探討。下面,我就談談我的育兒方法。

一、注意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潛力。

語言表達潛力是幼兒與別人交流的必要條件,少了它,幼兒的人生一頁將是殘缺不全的。語言表達潛力分爲書面表達潛力和口頭表達潛力。書面表達潛力主要包括閱讀、朗讀、書寫。在書面表達潛力的培養中,主要是經常在孩子睡覺前朗讀一些小故事、散文、詩等給孩子聽;在口頭表達潛力方面的培養中,主要是鼓勵孩子多說話:(1)家長在孩子說話時,注意傾聽孩子的話,孩子會在這種無言的鼓勵中越說越起勁;(2)做到有問必答。即是孩子提問時要不厭其煩地、耐心地回答——即使同一個問題已經問過許多遍了!如果孩子的問題不會回答時,你也要答應他什麼時候去問別人或者是查資料等。(3)多向孩子提問:比如,能夠父母和孩子互換主角的方法來進行。(4)與孩子做遊戲,鼓勵孩子介紹遊戲主角或者情節等,在遊戲中發展孩子的口語。孩子越小,口語表達潛力越弱,在遊戲中,你會發現孩子講話的語序不對或者是亂用詞等等,這時,你需及時糾正。在糾正時,主要將正確的話說一遍就能夠。到下一次孩子再說同樣的話時,你將會驚喜地發現,他是按照你上一次糾正的那樣說的!

二、注意培養孩子的觀察力和想象力。

孩子觀察力和想象力與先天遺傳有關,但是,主要還是靠後天培養。觀察力方面的培養主要培養孩子觀察的方法。記得在依依上小班時,有一次,她拿了一本《嬰兒畫報》,讓我介紹書中的幾個小夥伴(例如:嘟嘟熊、毛毛球、包包鼠等)給她聽。她聽了一遍後就把書放在一邊去玩了。當天晚上,我把書拿出來,讓她向我介紹書裏的小夥伴的名字、特徵等。她起先不明白怎樣說,之後在我的引導下,讓她介紹小夥伴並仔細觀察小夥伴的特徵,我還讓她數一數一共有幾個小夥伴,這些小夥伴又有什麼特徵。這樣,孩子在介紹小夥伴的過程中,學會了如何介紹人物和運用觀察來介紹人物特徵的方法。孩子想象力的培養,主要是鼓勵孩子一物多用和以物替物。“一物多用”舉個例說,就是無論他玩什麼玩具,常常指導他不同的玩法。“以物替物”就是看見積木就會想到與遊戲主題有關的東西——例如:磚頭、饅頭、枕頭、橋等等。“以物替物”是越大的孩子想得就越多,也越有興趣想。

三、注意培養孩子勇敢頑強的品格。

孩子的勇敢頑強,離不開孩子的獨立性的培養。當孩子在摔跤的時候,我不是衝過去扶她,而是鼓勵她自己站起來,我常鼓勵說:“金懿言是個勇敢的小女孩,自己爬起來”;當碰到一些孩子能夠獨立完成的事情而又撒嬌想讓你幫她時,我不會因爲她撒嬌而去幫她的忙,我經常對她說:“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這樣,孩子無論是打屁股針或打吊針,極少會看到她哭;她自己能完成的事情也會自己動手完成。在培養孩子勇敢頑強的路上,應少說一些可怕的事情,例如:外面有大灰狼吃小孩的故事。這些都會讓孩子覺得外面很可怕,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孩子不敢接觸外界的事物。

四、注意培養孩子的道德品質。

個人的道德品質的優劣,大的關係到國家的命脈,社會的命運,小的關係到家庭的幸福。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長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孩子有着潛移默化的作用。正所謂“身教重於言教”就是這個道理。

孩子的品德教育主要是培養他關心他人、尊敬老人、愛勞動(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愛清潔、講衛生、珍惜水、電等資源,以及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粒粒皆辛苦”的道理。

家長在這個教育環節裏,應經常(1)與孩子討論已經發生的事實是對還是錯;(2)培養孩子用心向上的情緒;(3)把握孩子對人對事的動向。只有明白孩子的思想以及行爲,你才能做到有目的地教育,你的教育才會事半功倍。如果孩子是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最好及時地直接找到老師詳細瞭解狀況,共同教育。不難發現,這個教育環節主要是家長與孩子建立信任關係前提下才能實現。所以,家長務必經常與孩子聊天、玩遊戲、共同畫畫、看書等,以培養信任感。

五、尊重孩子,但不放任自流。

被尊重的孩子自信,創造力強。尊重孩子就是放手讓他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前提是不影響他人,按照家長提出的要求做。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在此,個性要強調的是(1)“家長不能凌駕於孩子的頭上發號施令”。家長的要求,務必是在與孩子商量後達成的“協議”,否則,孩子的叛逆性會由於你的“鐵腕”而滋生。爲了孩子能聽你的話,採取“似是而非”的辦法是可行的。這種辦法主要是在講述時就規定了孩子務必按照你的要求做。例如:想要孩子去洗澡,不能問:“你洗澡了好嗎?”而是問:“你八點鐘去洗澡還是八點半去?”這樣,似是在徵求他的意見,其實已經規定了她必須要洗澡,而且,還“不是”(非)你的命令,而是孩子自己的決定。(2)按時檢查孩子的操作結果。有要求就必須有檢查,培養孩子的自信與守信。

六、堅持“隨機教育”的原則。

無論何時、何地、何事,都有教育資源。例如:吃飯的時候,能夠告訴孩子坐位姿勢的重要性;能夠說說各種食物的營養價值、讓孩子瞭解挑食的危害性;認識各種食物和方法等。還能夠學習各種餐具的不同質地與數量

七、堅持“及時總結”的原則。

我們都明白“吃一塹,長一智”的道理,孩子的人生也不例外。只有及時的總結,孩子下一次纔會做得更好。例如:有一次她騎小自行車,騎着騎着就摔倒了。當時,問她爲什麼會摔倒的。孩子說不明白。之後險些又摔倒,被我及時扶住並在我的引導下,她最後弄明白,原先是她騎車的姿勢不正確,又加上轉彎轉的太急造成的。此刻,她已經能很熟練的騎自行車了。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7

是一個脾氣很倔的孩子,但又是一個“吃軟不吃硬”的乖孩子,你越對她兇,她就越哭鬧得厲害,你要是蹲下來好好和她說,反而會乖乖聽話,懂事的讓我們吃驚,跟小大人一樣。所以我經常和她互換主角,讓她來當我的姐姐甚至媽媽,她會一一告訴我這個要這麼做,那個不能夠這樣做,之後她也就慢慢改掉了平時不好的習慣,而我到達了預先的目的,感覺何樂而不爲呢?

孩子的性格也不是先天的,後天的培養很重要,雖然有脾氣,但很爽直,我不喜歡孩子像個牛皮糖那樣粘。她就是哭也不會很長時間,在她沒完沒了的時候,我們就採用轉移的方式,比如她吵着要去哪兒哪兒玩耍,或者買什麼什麼玩具的時候,我會突然說“哎呀,昨日爸爸買的那個玩具怎樣不見了?”她就立刻不鬧而是去把那個玩具找不出,還說“你看呀,不是在這嗎?”早上孩子往往會賴牀,個性是冬天,閉着眼睛縮在被窩裏不肯起來,我就拿了一樣東西,在她耳邊說“看看這是什麼呀?”“你明白嗎,這天親公給你買了什麼好吃的嗎?”她立刻就清醒過來,呵呵,還屢試不爽呢。

但有時候也會很無理取鬧,這個時候什麼大道理都不管用,那就不理她,把她晾一邊,全家人步調一致,她會哭到東哭到西,然後有個“好人”就站出來,跟她講道理,這個時候她立刻止住哭鬧,還一個勁的說“妹妹乖,妹妹不哭了”我們全家就立刻會意的笑起來。孩子還小,我們的教育都是正面的,從來不恐嚇她,說什麼大灰狼來啦,妖魔鬼怪來吃寶寶啦,也從來不把孩子關到黑房子裏。不能給孩子稚嫩的心靈留下陰影。老師經常表揚她的小手很巧,我們大人當然很受用,可這也是她每每把家裏搞的一團糟後纔出的結果,讓她收拾乾淨,必是不願意的,只有說

我們一齊來比賽看看誰收拾的最乾淨哦!她纔會跟上了發條的機器人一樣興奮的幹起來。孩子從小就好學好動,最會模仿大人的樣貌,看到我們搞衛生,她就搶着抹桌子掃地,看到她拿了餐巾紙沾了水到處擦,儘管有的時候反而弄髒了,但是看到她認真快樂的樣貌,我們就都開心了!我們全家還常常跟她一齊互動,比如她帶上圍兜,拿了鍋碗瓢盆做飯,還煞有介事的來問這個“你想吃什麼菜”,那個“你想吃什麼菜”,我們都認真的說“我要吃蛋炒飯”,“我要吃清蒸魚”,於是她就說好的,立刻做。一會就端上來給大家吃,我們就裝作吃的津津有味的樣貌,還不住的誇獎說“真好吃,真香”,她立刻咯咯地笑個不停。

孩子是一張白紙,什麼好什麼不好,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對他們來說沒有一點概念。剛到學校什麼都不懂,老師發紅花,她扔掉,因爲她不喜歡,有的小朋友做了不對的事,老師爲了教育大家,讓他們站到上面給大家講什麼是不對的,可她會跟他們一齊站到上面,這個時候就配合老師對孩子進行耐心的教育,結合在家的表現,她也喜歡玩水,比如把好多器皿在水龍頭上衝洗,一來把身上的衣服都弄溼了,二來還浪費了水,我們就跟她說衣服溼了要咳嗽,浪費水是錯的,結合南方乾旱的事,給她講南方的小朋友因爲沒有水而不能洗澡啦等等,讓她懂得要節約用水。此刻她還經常給我們大家發小貼紙呢,邊發邊說誰表現好就發小貼紙給她,我們全家都是她教育的對象呢。

孩子從小就有虛榮心,喜歡爭第一。開始的時候她看到自己不能得第一了就賴皮,必須要我們等她讓她,有時候乾脆哭鬧,這時我就教育她:第一是要自己努力爭取的,而不是要大家讓給你,在學校裏也是一樣的,其他小朋友得第一,那是人家的本領大,你要得第一就要跟人家競爭,得到第一是很光榮的,別人得第一你也該爲朋友高興。慢慢的她懂了,再也不會因爲沒有得到第一而哭鬧了。

因爲身體的原因,我們還是會慣着她一點,看着她咳嗽咳的喘但是氣來我們都會很心疼,但是醫生不讓吃甜的,我們就和她說等身體好了吃,結果到超市看看這個甜的,那個又是甜的,說怎樣都是甜的呀,厭惡死了!我聽了又好笑又憐惜,期望她早早地把身體養好,做一個健康的寶寶!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8

作爲一(3)班學生程韜的媽媽,我很高興參加了這次家長沙龍,能與老師和其他學生家長交流學習,感觸頗多。說心裏話,培養孩子永遠沒有捷徑,也沒有可以完全複製的經驗,所以纔會有了那麼一句,因材施教。我一直在想,我是不是一個合格的媽媽,或者我有沒有做到一個合格媽媽應該做到的呢?孩子是沒有選擇的,所以每一個孩子都是被動的選擇我們,可是我是不是對得起他們的這份選擇?我至今也沒有答案。

人性永遠是不變的,看着兒子慢慢的長大,總是讓我想起自己的小時候。我們不成功的地方,我們所遇到的挫折,希望他們可以規避。這也許是我們每一個做父母最希望的吧。有時也在想,大人的人生夢想是不是也強加於孩子了呢?我們是不是一直在強迫孩子做着我所期待的呢,換句話講,讓孩子去做那些甚至我們自己在孩提時代也沒有做到的事情?我是不是以愛的名義限制捆綁着他麼?其實內心深處我一直在迴避這個問題,我到底是用那種心態對待我兒子?是用欣賞的眼光,是從朋友的角度還是從一個媽媽,一個培育者的角度呢?我還是沒有答案。

我曾經想過我的童年,那個充滿了各種各樣奇思怪想的貧窮童年,沒有什麼玩具,所有的開心想法都是在夥伴中用最原始的遊戲來完成。現在社會進步了,我們不再貧窮,物質也極度豐富,過去不敢想的,現在都變成了一種常態,在這樣環境中的孩子幸福麼?我們可能認爲他們有什麼不幸福的呢?孩子真的快樂麼?我問過我兒子很多次,他快樂麼,幸福麼?他都給予我肯定的答案,可是我是不是給予了他快樂,是不是懂得在這種高速發展社會下如何去愛孩子,如何去保護他們,指引他們,這一切的一切,我還是沒有答案。

學習到底是什麼?我曾經在幼年問過老師,現在問過我兒子,學習到底是什麼?經過百度,我或許可以得到一些答案。學習是通過教授或體驗而獲得知識、技術、態度或價值的過程,從而導致可量度的穩定的行爲變化,更準確一點來說是建立新的精神結構或審視過去的精神結構。我們可以很簡單的得到書面文字,卻難窺其宗,這也許纔是我們最難幫助孩子學習的原因吧?知識、技術、態度、價值,林林總總中我們選擇最多的是知識,因爲書面的知識很容易獲得。記住、記住、還是記住!可是這真的是我們的孩子想要的麼?我疑惑了,我突然發現我自己也不懂得學習,也許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都是在學習,在糾正我們自己,以其達到我們的理想狀態,也許這就是所謂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想到了這裏,我突然明白了爲什麼我那麼愛我兒子,因爲在他身上,我重新得到了人生的真諦——一種快樂、幸福的學習過程,一場人生的輪迴。

既然學習是每一個人必經甚至貫穿始終的過程,那我該怎麼去教育我的兒子呢?我想唯有共同學習纔是王道,想到這裏,我突然感覺到我除了一個母親的身份外,還是孩子的朋友,還是夥伴,更是學生。兒子用他那孩子的眼界告訴了我,世界本來是這麼簡單,也是這麼單純,讓我從另一個角度去審視我曾經的過往,這也是我的學習。所以我真的希望自己可以更好的用欣賞的眼光,從一個獨特的視角去欣賞我的兒子,和他一起學習,豐富我們彼此的人生,而非佔有,而非強迫。

人與人通過溝通,彼此搭起心靈上的橋樑。經過這次的沙龍,我看見了很多父母,和我一樣深愛孩子的父母;也看見孩子們的老師,認真負責真心實意的師者,我非常非常開心。通過這次家長沙龍,我明白了很多問題,一直困擾我的問題,孩子怎麼樣才能快樂的學習,聽着各位家長的各種做法、建議,我想在今後孩子的教育征途中,我作爲孩子的媽媽需要更多的努力與付出。

非常感謝華理大附小提供的“家長沙龍”平臺,也十分感謝參會的各位家長,讓我們有機會可以互相學習,感謝照顧孩子的班級老師,感謝您們對孩子無處不在的愛!感謝學校和老師在百忙之中不僅重視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也關注着家長們的成長。在當今浮躁的社會裏,感謝老師們的堅守!感謝您對孩子們的愛!更感謝您對孩子傳道授業解惑!謝謝!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9

對於孩子的教育,其實我自己也做得不是很好,孩子身上也有很多的缺點,但是我們也在慢慢地幫助他改進。很多時候,我們太依賴學校和老師對小孩的教育,而忽視了家庭的教育,其實小孩的教育離不開學校這個集體環境,也離不開老師的教導,更離不開父母的引導和監督,需要多方共用作用,才能讓孩子成長得更快。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的問題往往是父母造成的,所以我一直相信:優秀的孩子都是管出來的,熊孩子是慣出來的。

下面我從三個方面分享一下自己對孩子的教育心得:

一、多運動,鍛造健康的體魄,才能擁有快樂的生活。

他現在是班裏足球踢得比較好的,跳繩也是在開學後,一個月內,從不會跳,到150次/分鐘左右,並且在大課間帶領全班跳,從這些可以看出他的身體素質相對來說是比較好的,這得益於他在幼兒園階段參與了一些運動項目,比如足球,乒乓球,輪滑,跆拳道,其實也是有目的性地去引導他,希望他全身都得到鍛鍊,其中也是爲了培養他的興趣,看他是否在某方面有潛能。上國小後,時間比較緊,無法兼顧太多,只保留了他最感興趣的足球,但我一直信仰:擁有好的身體,才能更好地學習,所以現在除了週一到週三的足球課,還要求他每週至少運動打卡3次:跳繩5分鐘,仰臥起坐50個,俯臥撐50個,跳起摸高20次,我也是言傳身教,陪伴他一起打卡,希望他從小堅持運動,鍛造健康體魄,擁抱快樂生活。

二、加強思維的培養,爲各方面發展打下基礎。

思維是人腦對客觀事物間接的概括的反映,思維能力發展得越好,對事物認識的能力就越強,自制能力,自學能力和自立能力也會隨之增強,因此從他讀幼兒園開始,就想辦法儘早打開他的思維,先去接觸一些鍛鍊思維能力的興趣班:如凱勒數學,圍棋,樂高/編程,思維課等,他現在課內數學學得比較好,口算比較快,應該也是得益於他上過這些興趣班,開拓了自己的思維,從而在學習上更自信了。

我個人覺得最重要的思維還是數學思維,因爲它幾乎決定了孩子人生的難易程度,掌握了它,就相當於掌握了所有學科的學習鑰匙,所以爲了孩子在學習的道路上越走越寬,數學思維的鍛鍊都將是重中之重,我也將堅持讓他接觸相關的興趣班,加強他的思維培養,爲他將來各方面的發展打下基礎。

三、養成良好的習慣,爲自律的人生做準備。

習慣就是在長期反覆的活動中逐漸養成的一種行爲方式,包括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等。

生活習慣上,我希望孩子講文明懂禮貌,講衛生愛護環境,懂尊重會感恩。現階段他能做到的就是見面打招呼,飯前便後要洗手,不亂丟垃圾;關於尊重和感恩等其它方面,我會繼續言傳身教,希望他慢慢能懂得其中道理,能體會到他人的付出,將來做一個會感恩的人。

學習習慣上,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自覺完成作業,自覺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但小孩還小,還是好玩的階段,所以小孩不可能做得太好,這就需要父母去引導和監督。我們經常灌輸給他:學生以學爲生,你現在是處於學生階段,就要主動去學習和完成作業。當他在學習上有抗拒時,我就會告誡他:學習是學給誰的?不是學給父母的,是學給自己的,自己學得越多就越優秀,得到的表揚也就越多。

爲了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家裏的電視是不允許開的,我也以身作則,不看手機和電視,一直陪伴他做作業。也爲了讓他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把他每天的學習計劃都表格化,並打印出來,貼在牆上,讓他每天除了完成學校的作業外,還要進行課外學習的打卡,學一項勾一項,做得好,有積分,達到一定分數可以兌換禮物或遊戲時間,但是如果有不好的表現就要扣分,比如偷懶,打架,罵人等,當然也有加分項,如主動幫忙做家務,考試比前一次有進步,或做了父母意料之外的好事情等,總之受到表揚的都可以加分。利用打卡的獎罰制度,訓練和激勵他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希望他將來的學習生活都能變得自律起來。

對於小孩的教育,我也是在汲取前輩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小孩的特性,摸索着前進,經過小一第一個學期的陪伴學習,我發現小孩的語文知識輸入不夠,導致有些字不認識,無法理解題目,影響了整體的發揮。所以我覺得各學科的學習時間分配上,要合理得當,我建議:數學大於語文,語文大於英語。因爲數學思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識字量又會制約着小孩對題目的理解,所以兩者都應該優先於語言類的英語,這樣才能更快地促進小孩的進步與成長。

以上只是我個人育兒的幾點心得,育兒路漫漫,小孩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小孩的學習進步離不開老師的諄諄教導,爲了小孩的健康成長,我們家校一起努力加油!在此真誠感謝幫助我兒子獲得知識,幫忙他成長的老師們。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10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正常的生活帶來了短暫的停擺,本當如期回校上課的孩子,不得不首嘗在家上網課。儘管授課模式發生了變化,孩子必須迅速適應和刻苦學習,以免落下任何一門課程。好不容易盼到了復課,由於各種原因的綜合影響下,部分孩子的積極性有所下降、逆反情緒增加,極個別甚至選擇輕生。作爲兩個孩子的家長,十分沉重的看到了這些悲劇的報道,內心深受觸動,不禁自問到底是什麼導致孩子做出這樣過激的、無可挽回的行爲。

我想,心理過負或許是其中一個原因。求學過程,時刻面對各種各樣的競爭壓力,大部分孩子能夠迎難而上、樂觀積極,但總有個別的孩子感到壓力的突然堆積,層層加碼而沒有釋放的方式和地方,心靈中扛住壓力的“橋樑”終將因爲負擔過重而斷裂。心理上的崩塌,容易促使孩子在感情激盪之下,採取極端的宣泄方式去尋求“安寧”。這就像過度拉伸的橡皮筋,它收縮的力是猛烈得能夠傷人。

每一個家長都不希望看到孩子受到壓力,遭遇挫折,而一蹶不振。有人說,孩子承受能力太弱了,應該進行挫折教育,經歷挫折多了,心靈就強大了。必須正確認識挫折教育,挫折教育的側重點在於灌輸孩子正確看待挫折,挫折客觀上已經發生了,主觀上當如何接納它、解構它、吸收它,將挫折的面目可憎,轉化爲面善心慈的“勸誡者”,它只是提供一個失敗的經驗,讓孩子更好地成功。挫折每時每刻都存在,從孩子出生、學步、學語,到讀書學習、獨立生活,無不沒有挫折的身影。父母不要人爲製造挫折,因爲挫折已經足夠的多了,沒有必要故意非難孩子,打擊孩子。小時候,孩子走路摔倒,我們是非常自覺的第一時間呵護孩子,給予安慰,給予勇敢前行的動力,那麼爲什麼當孩子長大了讀書、生活的時候,有意難一難孩子呢,考驗考驗孩子的承受能力呢,實際上這時候孩子正在披荊斬棘努力成長,缺的不是挫折,而是遇到挫折時候,我們有沒有做到小時候給予的及時關愛、諒解及鼓勵。

既然挫折是不可避免的,孩子每天都可能與“失敗”同行。比如某次測驗成績非常難看、某天和好朋友產生矛盾、因某事被老師批評,乃至上學因故遲到、幹活打翻碗碟等等,不一而足。雖然某些“失敗”看似微不足道,但那大多隻是成年人眼中的衡量而已,在孩子心中往往是生命裏不可承受之輕。懷着挫敗感的孩子,面對父母猶如犯下彌天大錯一樣,戰戰兢兢,生怕父母的責罵,惶恐不可終日。一旦父母不能理解孩子,正確評價孩子的犯錯,甚至誤解孩子,把錯誤往孩子身上一扣,然後開罵。這樣,揹着挫折、揹着“失敗”的孩子,還沒來得緩釋壓力,便被孩子視爲能夠依靠的父母進行不明所以的批評,那麼壓力將會是成幾何級數的飆升。捱了一輪“口誅棒罰”,衝動的孩子摔門就逃、離家出走,或者暴力相抗、以死相逼,如此的例子並不少見。誰都有壓力,成年人尋求聆聽者的同時,也該成爲孩子的聆聽者。我們必須建立容錯機制,只要不是作*犯科的原則性問題,盡限度去包容孩子的錯誤,給孩子犯錯的機會。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人總是在不斷試錯的過程中,總結教訓、學會進步,勇敢地成長。看待錯誤,父母不能作爲添薪者,加一頓責難或負氣說話,應當幫助孩子尋找錯誤的原因,和避免再度犯錯的辦法,絕非糾結於錯誤這個結果進行征討,否則孩子既揹負犯錯的內疚,也承擔父母批評的壓力,有情緒卻無處可訴,心靈則會封閉起來,獨自承擔越來越大的重力,終於壓斷最後一根稻草。寬容,就是融解堅冰的良方,是打開孩子心靈溝通的鑰匙。當父母選擇寬容,“赦免”孩子的犯錯,預期的暴風疾雨沒有發生,孩子自會長吁一口氣,放下心頭包袱,有意願跟父母坦白犯錯的原因。我們洞識其因,才能對症下藥,指導孩子日後如何“避雷”,更好地面對人生挫折。孩子願意分享錯誤,父母平靜剖析錯誤,實際上,這無疑是父母在爲孩子拆除一個個可能會爆的、潛在的“情緒炸彈”。

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寧願自己肩負萬千苦累,也不肯孩子受一點點傷害。但是孩子的逆反,不珍愛自己的過激行爲,有時候偏偏是父母無意造成的。比如,學業是孩子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我們給予孩子過高的期望,不斷加大孩子的挑戰,往更高更好的地方催逼,殊不知前面很可能就是懸崖。孩子想緩口氣、退一步,我們忽視進而繼續鞭策,激發出來的也許不是潛能,而是消磨了最後的生氣。永遠要爲孩子留一條心靈的退路,孩子累了困了,有挫折有氣餒,總會想退縮回去,找一個安全的避風港,去整理情緒、再次出發。這是人的生理特質,當人處於極度困難的時候,想到的總是媽媽,要重回媽媽懷抱避風擋雨,躲避挫折尋找溫暖。嬰兒在媽媽子宮中的十個月,是安逸舒適的,沒有外界的打擊,只有愛和呵護。這種記憶是刻骨銘心的,當人處於極大壓力之下,潛意識的這種渴望立即清晰起來,第一時間便會找媽媽保護,找回安穩。可以說,這是心靈的最重要,也是最後的一條退路。作爲父母的我們,要隨時隨地給孩子敞開着這條退路。望子成龍,人之常情,但人各有優點,當孩子力有不逮想放棄的時候,當孩子受挫無力想逃避的時候,他們最需要的是父母的接納。很多現實的例子表明,孩子受挫很深、心緒崩塌的時候,一般都先跟父母說說,即使是零散的幾句不着邊際的話語。這時,我們該敏銳地捕捉孩子的情緒回潮,張開雙臂擁抱孩子所有的情緒,不管是負面的消極的,打開退路的大門,先別去追查對錯、先別去策馬揚鞭,靜靜接納孩子的一切。心靈得到休息整頓,方有力量從跌倒的地方爬起來,從溫暖的懷抱中走出去再闖一闖。或者,這纔是幫助孩子應對挫折的更爲有效的方法。

固然百鍊才能成鋼,不經歷風雨怎麼能有彩虹,只是人總有低谷,不能時時刻刻保持銳氣往前衝刺,允許前進三步,後退一步,算起來也是一種進步。我們好好搭建一個孩子的避風港,寬容孩子犯錯、接納孩子後退,保障孩子有健康快樂的心靈。一個人快樂了,做事情就來勁頭了,父母還用愁孩子不能離成功更近一步嗎?育兒是大學問,所謂百年樹人,這裏說的僅爲一家之言,粗淺之談而已。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11

南宋詞人辛棄疾有感而發:“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作爲父母,這種想望並不陌生。從孩子呱呱墮地之日算起,我們心心念念都是盼望孩子成材,未必做成一番大業,至少也是一個崇德守禮的良好公民。培育好孩子,便成爲家長們最基本的期待。好的標準不一,仁善應是首要的,基礎的。

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性本惡,孟子和荀子各有爭持、互有理據。而多年前出版的《新三字經》提出:人之初,如玉璞,性與情,俱可塑。從社會學的角度看,這是更爲科學的。嬰兒時期,人是懵懂無知的,成長過程是模仿身邊羣體的言行,形成自己的言行,深受環境的影響。人不是孤立的,天生就是置身於羣體裏面,我們向自己所屬的羣體習得實踐知識,成爲羣體中的一員,相反也被羣體引導着我們的行爲舉止。人是需要經歷社會化的,融入羣體的時候,要得到羣體中他人的認可,更好地扮演裏面的角色,我們不自覺參照羣體的行爲,模仿言行舉止,讓自己能夠被羣體認可和接納。人處於不同的羣體,表現出來的外在,往往天差地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實際上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孩子正在璞玉的階段,天然純樸,我們如何調教孩子的言行,涵養孩子的性情?塑造適合孩子成長的環境,是必要的。天真的、初無認知的孩子,經歷各種環境的成長,接觸各式羣體的影響,逐漸形成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並發展自己的獨特人格,而當孩子生長定型的時候,這種人格便會固化,一般情況下很難改變。有鑑於此,父母培育孩子,首先得重視環境的選擇與塑造。這裏的環境,並非物質上的硬環境,而是羣體言行的軟環境。無論孩子處於何種環境,他都會被這個環境中的羣體言行所影響,不知不覺進行模仿,慢慢變成羣體一員,行爲模式跟羣體一致。

爲孩子選擇更好的成長環境,遷居在今天不是現實的選擇,我們要做的是主動給孩子選擇正面的、陽光的、積極的環境與羣體。養育孩子,不僅在養,關鍵在育。任由孩子自發性地接觸社會,不加引導,“野蠻生長”並非培育的好方式。我們應當主動塑造或引入孩子成長的優良環境,帶動孩子參與具有教育意義的社會活動,幫助孩子挑選學習榜樣、模仿對象,藉助環境的力量潛移默化感染孩子養成好的品格。比如多利用學餘時間,鼓勵孩子參加公益志願活動,和講奉獻的同伴爲伍,形成樂於助人的品質;帶動參加夏令營活動,和夥伴們共同完成任務,培育團隊協作的能力;常和孩子一起去圖書館、博物館,文史遺蹟、教育基地等,用這些地方的文化氣息,淳化孩子心靈……能夠選擇的或創造的環境,其實數不勝數,重點是父母們高度重視起來,少一點粗放式“散養”,多一點集約式“精培”,從百忙之中抽出足夠的時間,引導孩子在一個優良的人文環境中,有品質地長大。

孟母三遷,遷的是外在環境,家庭是孩子學習的第一環境,也是孩子不得不面對,沒法逃脫的環境。家庭環境,是孩子品格鍛造的最重要場所,而這個家庭環境,同樣並非物質上的家境殷實。從某種意義上說,家庭是有“性格”的,有些家庭是和諧的、溫柔的,有些家庭是暴躁的、急進的,有些家庭是陰晴不定、陣雨轉多雲的,不一而足。不一樣的家庭“性格”,誕育出來的孩子也是不一樣的,他大多會延續這個家庭的“性格”,作爲自己的性情。培育孩子好的性情,好的品質,父母得好好檢視自身這個家庭的“性格”是什麼。家庭的影響力,更多在父母的言傳身教。我們希望孩子愛好閱讀,開闢了一個很好的書房,購置了一批很好的圖書,但是這些條件並不足以讓孩子愛上閱讀,如果父母只提供了硬環境,而沒有親自參與進來的話。硬環境不是先決條件,父母首先作爲榜樣,把讀書的氣氛在家庭裏面營造起來,我們閒來都讀讀書,帶領孩子閱讀,分享故事,孩子自然而然地不抗拒讀書,進而喜歡閱讀。這樣是事半功倍的做法。

實際上,這就是家風育人的例子。家庭的軟環境,說白了就是家風。一個充滿愛心的孩子,必然來自洋溢着愛意的家庭;一個熱愛閱讀的孩子,必然來自散發着書香的家庭。家風源自父母的言行身教,父母是孩子的參照對象,是行爲的標尺和示範。學校不是栽培孩子的第一環境,家庭纔是,然而總有一些家長平白放棄了培育孩子的機會,使得家庭這個教育環境沒有恰當發揮效用。也有一個悠久且熟悉的例子,曾子殺豬。曾子的妻子到市集,他們的孩子哭泣着跟隨,孩子他母親說,只要孩子回家去,等到從市集回來就爲孩子殺一隻豬,烹飪豬肉給孩子吃。當曾子的妻子回家,看見曾子正在殺豬,立即制止,說只是跟孩子開玩笑,不當真的,而曾子卻堅持殺豬,認爲孩子不是當遊戲的,是認真的。曾子說了一句值得父母記住的話,嬰兒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學者也,聽父母之教也。這個典故的啓示是,孩子並不生而知之,是在不斷成長過程中習得的,這個習得則是通過父母的言行而來的。如果父母言而無信,那麼孩子就學會了言而無信,因爲他在這個環境中,從家人這個羣體中模仿行爲。既然環境影響人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就應該主動抓好家庭風氣的營造,從父母自我做起。

孔子說,驥不稱其力,稱其德也。德才兼備,是社會對未來棟樑的期許,更是父母對孩子成長的念想。孩子長大,依靠的是他的努力,我們靜待花開;同時,我們更該主動有爲,在成長路上除草施肥,打造“富氧”環境呵護孩子的心靈,使其向善而生,錘鍊優秀的個人品質。這正是爲人父母的職責。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12

在教育孩子的這條路上,我覺得大家都會有感到說不完的艱辛,尤其是現在的小孩都需要我們來鬥智鬥勇,絲毫不能鬆懈。因爲我們不在意的放鬆一點點,他們就有可能放任了自己。

對一個孩子來說,健康快樂的成長是我們的心願,也是他們的心願。愛玩是他們的天性,哪個孩子不喜歡玩?有時我們自己也想玩。可我們大人的心裏,會再多想一件事,那就是學習。

都說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無論做什麼,只要有了興趣纔會有動力去做好它,帶着興趣的學習和被動的學習,效果是不一樣的。至少自己願意做的事不會很痛苦,換個角度說,誰都不願意被動的去做什麼。所以,我是沒給她太多的壓力。沒有報過什麼提高班、輔導班之類。我怕的是她學的太多太快身心都累了,到最後厭煩,那就徹底沒辦法了。

在發現和培養她興趣的過程中,我也不小心失敗過。楊亦凡從小就喜歡跑來跑去玩,大部分孩子都喜歡,所以一開始我們就以爲她也會很喜歡體育運動,爲了讓她鍛鍊,特地帶她爬山、跑步,可是發現每次一段時間新鮮感過去之後她就沒有堅持下去的動力,結果也就半途而廢,其實就是她沒有建立起對這些運動真正的興趣。爲了讓她能夠堅持做一件事,我們覺得發掘和培養她真正的興趣很重要。

首先不做任何干預,平時注意觀察她對什麼會感興趣,當她表現出興趣後不要一下就全部滿足她,逐步的讓她去參與,在過程中再慢慢鞏固她的興趣,也就是先“吊吊她的胃口”。幼兒園的時候她說喜歡輪滑,想學,那就學吧。開始幾節課還挺積極,可慢慢的就不那麼積極了,還經常喊累,一個課程下來也就沒有繼續。但有一次帶她去青島玩,在一個冰場看到有十來歲的女孩在練花樣滑冰,她一個人就站在那看了一個多小時都沒走,表現出從沒有過的濃厚興趣。後來蘇州幾個大的商場也都有了冰場,她還是很喜歡去看,也說要去滑冰,我們怕她像輪滑一樣,一開始就結束,就先借她生日的機會讓她去滑了,她很有興趣,我們都累了她還不累不肯走。後來做爲學習或是其他事情的獎勵,隔斷時間帶她去一次,每次興致都挺高。後來就決定週期性的帶她去,既保證她鍛鍊的機會也能保持她的興趣。雖然中間因爲疫情週期性的節奏被打斷了,但這份興趣的濃度她似乎從沒減少。

其次讓她參與到家長的興趣中,因爲和家長有了同樣的興趣後,陪伴的有互動的機會就會變多,更有利於興趣的養成和保持。在家裏,楊亦凡爸爸很喜歡足球,是個球迷,在她讀幼兒園還很小的時候,美其名曰帶她去看球,其實就是滿足自己看球的慾望,經常週末帶着她去南京奧體看江蘇隊的中超比賽。一開始她剛看到這麼一個好幾萬人的體育場有點傻呆呆的停住了,在大家齊聲吶喊、唱歌助威的時候還是有點小怕,後來有一次她爸爸發現她已經能哼唱球隊的助威歌曲,再後來她就主動提出想去看,到了現場還能跟着節奏助威。發現了她這個興趣後嘗試着帶她去踢踢球,她也很樂意,於是就意外的發展了她這項有興趣的活動。爲了讓她保持興趣,還在有機會的時候給她創造些不同的體驗,比如讓她在蘇州隊比賽的時候作爲球童和球員一起參加入場儀式,給她買幾件球隊的衣服穿着去看比賽等等。二年級的時候學校有足球課後班,她就主動要參加,這學期仍然主動要參加足球社團,到現在還是保持了極大的興趣。

最後還想說一下在維持某一件事的期許或者說是目標吧。我覺得這個目標不能太高太嚴,太高的目標無形中就會給孩子帶來壓力,會使興趣逐漸消失。楊亦凡一開始學的輪滑可能就是無形中我們大人給的目標太激進,沒上幾次課就要她滑的遠滑的快,她很難馬上辦到,於是就逐漸失去了興趣。而她的英語學習能夠堅持下來,可能也是因爲我們沒有給她定太高太嚴的目標。所以目前她在堅持的無論是滑冰還是足球,我們都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讓她運動起來,沒有任何要她滑到什麼程度或者踢到什麼程度的要求,在有空的時候陪着她一起玩一玩,讓她能更健康更開心。她在運動中也能收穫什麼叫團隊協作精神,也能嚐到成功和失敗的滋味,這些親身體驗對她來講,無形中也會滲透到學習中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密不可分的狀態。我感覺我做這些還是在爲了讓她能好好學習做鋪墊,我們大人的終極目標始終放不下的還是學習。那就把這份壓力放在我們大人的心裏,讓孩子們輕鬆愉快的玩耍和學習。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13

三年級的孩子,自我意識在增強,在一些事情上,我們會更明顯地覺察到孩子自尊與自信的表現。我們都希望孩子陽光自信,在呵護與鍛鍊中快樂成長。如果孩子有自尊心受挫,或自信心不足的情況,作爲家長可能就比較困擾。上週孩子們在成長禮上唱到“每個孩子都值得被愛”,讓我很有感觸。每個孩子也都值得有“最好的未來”,但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即便在同一個班級學習,或是在同一個家庭成長,他們的思維特點仍會有差別,興趣愛好仍會有不同。我作爲兩個孩子的家長,自以爲對此有更真切的感受。如果回到三年前,我可能會向幼兒園的家長分享孩子的閱讀經驗:堅持親子閱讀,孩子會在不經意間識字,很早就能實現自主閱讀。可現在我的小女兒已經五歲半了,我不會再這樣“盲目自信”。妹妹很小就愛畫畫,畫畫時會表現得耐心有想法,這一點又和從小不愛動筆寫畫,現在也不樂意練字的吳夏銘全然不同。我想,呵護和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肯定和鼓勵孩子做得好的地方,這大概就是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點:因材施教。

現在的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已經很完善了,不論師資等軟件資源,還是各項硬件條件都足夠優質和豐富。家庭在教育方面給孩子的助力,更多的可能還是體現在尊重個性,發揮長處和適當彌補不足。吳夏銘對語言文字比較敏感,所以我會順着她的興趣鼓勵她多閱讀,廣泛閱讀。良好閱讀習慣對今後學習的好處大家是有共識的。外語學習則是儘量提供資源,平衡聽、說、讀、寫。出於興趣,吳夏銘跟着APP自學法語,這是完全不給壓力的自主學習,孩子樂在其中,就當作一種愛好培養。數學學習是比較按部就班的,有拓展,但並沒有太多拔高,我認爲紮實的計算能力和對數學的興趣在這個階段是比較重要的。

體育是我很看重的一門課程,當然很大程度上源於我自己學生時代槽糕的體育成績,我覺得體能的遺傳因素可能比較大。吳夏銘一下二上體育都是良好,我當時覺得得優秀好難啊,我們決定每週堅持幾次常規鍛鍊,以優秀爲目標,至少保持住良好。這樣堅持了大半個學期,我就發現經過一定的練習,孩子是可以超越原有水平的,二年級下學期孩子的體育成績實現了“優”,體育老師也及時鼓勵了吳夏銘。雖然和一些體育達人同學相比還差了不少,但我們當時都很開心啊。這算是“勤能補拙”吧,說明家庭教育中只要堅持不懈,設定合理目標,是可以取得進步,收穫驚喜的——文化課應該也是同樣的道理。

一些學科外的拓展,我覺得在國小階段也是很有意義的。蘇州是座精緻典雅富有底蘊的城市,陪着孩子古城區走走看看聽聽,就是一堂內容豐富的文化課;如果孩子堅持一門藝術課程的學習,不僅可以培養審美,也能培養孩子在枯燥的練習中沉靜下來的能力;當孩子活躍在運動場的時候,體能得到提高,意志得到鍛鍊,大腦得以放鬆……幾年來,我堅持在課外時間帶孩子四處遊玩,參與各種社會實踐和文化體驗。孩子很快就會長大,我很珍惜這些寶貴的親子時光。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14

時間好快呀,一轉眼燁燁已經是幼教中心中班的小朋友了,其中的變化是顯著的,作爲家長,我不要求孩子什麼都行,但一定要培養他對事情感興趣,我也希望他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快樂健康的成長。以下是我日常生活中得出的一些心得:

一、培養他簡單的自理能力

在孩子上學之前,我就讓他慢慢學會穿簡單的衣服,襪子,鞋子;自己吃飯,自己刷牙洗臉,如果他說“我自己穿,我自己吃,我自己做”那你更應該讓他嘗試,如果他不是很情願,你可以用愉快的方式讓他感興趣,雖然他可能把衣服穿的很滑稽,或者說飯吃的滿桌都是,鞋子穿反,作爲父母都不應該笑話,反而應該說說“你真棒,”要鼓勵他,讓他學習,否則難以長大。

二、培養他的閱讀能力

從他小的時候我就開始有意無意的講故事給他聽。雖然很多時候他不太明白,但是拉直了小腦袋聽的津津有味,我就知道他有了興趣,慢慢長大我就挑些生動的富有道理的故事,兒歌,成語故事,三子經,給他聽。讓他用小腦子思考,回答簡單的問題,或概括的敘述下故事情節,在激發他的想象力的同時又提高了記憶力,培養了興趣,知道該做個什麼樣的孩子,所以現在我堅持每天晚上都給他講上一遍故事。

三、培養他的好奇心

現在滿嘴的爲什麼。主要是他稍微一點的事情都想知道其中的原理,來滿足他的好奇心,所以千萬不能敷衍他,那就是對他的不負責任,而是儘量找到答案來回答他,哪怕說自己不知道去問問別人或者老師。

平常有空的時候我儘量帶他去玩玩,今年的世博,水族管、動物園,或者到公園走走,主要是想讓他能增長知識,還能呼吸新鮮的空氣,讓他知道各個國家的風情,讓他了解海里的'各種生物。

四、培養他的信心

很多時候我們不能用大人的做法來衡量比較,怪他這個做的不好,那個做的不對,哪怕一點點的小事都要力求他完美,這樣反而打擊了他幼小的心靈,讓他對什麼都沒信心,覺得都做不好,要得到批評。我們應該適當的表揚,再指出哪裏的不足,下次一定會做的更好。讓他不害怕,更自信滿滿。

以上是我在平時生活中積累的一些小心得,當然也許不是很好,很到位,希望能和更多的爸爸媽媽交流,學到更好的育兒知識。把我們的小寶貝們教的更好、更懂事、更健康。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15

培養孩子對學習、對閱讀的興趣,我們家長能做什麼呢?

一、找到孩子的興趣所在

孩子都是有天賦的,有的小朋友數學好喜歡看書,有的小朋友語文好喜歡名著,有的小朋友愛運動,有的小朋友愛跳舞。

我平時觀察到金澍禹最喜歡看的是科學類的書,從幼兒園開始他就顯露出在這一方面的興趣。我就投其所好帶他去書店,他自己挑了一套《大英漫畫百科全書》。這套書系統地介紹了很多類科學的初級知識,他知識面一下就鋪開了。以後看到關於科學內容的書,比如《可怕的科學》,他就說:“這個觀點我在《大英漫畫》看到過”。他覺得裏面很多知識我是知道的,讓我看看這兩套書說的一樣不一樣?好奇心驅使他停不下來地看書。這就完成了知識的重複、鞏固。而且漫畫變成了文字書。

任何興趣的培養都應當是從孩子自己的選擇開始,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纔會全情投入,效果事半功倍。如果孩子不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供多一些體驗的機會,比如參加各種體驗課程,找到孩子的閃光點。

二、多陪伴孩子一起學習、閱讀

我在完成自己的工作後總喜歡和金澍禹一起坐在沙發上閱讀,我覺得這樣的方式,讓我自己也更有學習的動力,就好像給自己找到個學習夥伴。我想小朋友也有這樣的感覺。我喜歡讀歷史,金澍禹在我的影響下,也喜歡歷史。我們在開車時候也經常一起聽關於歷史的書。他在學校裏闖禍,我就說:“你就像項羽一樣自大。”無需多言,他一下明白了自己的行爲是多麼糟糕。

金澍禹喜歡科學類的書,他看到不懂的問題還經常問我。但是科學知識太深奧我也不懂,我就當着他的面百度,他就發現了“百度”這個非常實用的學習工具。這也令他非常有安全感,好像所有的問題都能找到答案。

平時我也會虛心請教金澍禹我不懂的問題,請他給我分享他新學到的知識。這樣做大大地激發了小朋友的成就感。對學習更加有興趣了。

三、減少不必要的測試和任務

金澍禹讀過很多的書,但我沒有讓孩子寫過一篇讀後感,或者像學校裏一樣背誦、抄寫。因爲學校裏的精讀是文字學習,這些是老師本身就會提供的訓練。我沒有那麼專業,就不摻和了,只要泛讀就可以了。我認爲家庭教育還是以親子溝通爲主。不但關注孩子學業成長,也要關注孩子身心的成長。

四、沒有給孩子物質獎勵

這個可能有的家長不認同,覺得有目標孩子更有動力。

但是我認爲找到了孩子的興趣,應該是一種愉悅的探索體驗。學習、閱讀本來就是分內之事。孩子爲了物質獎勵去學習,那應該是在應付家長,而不會專注地去做這件事。學習如果不專注,效果肯定適得其反。

我們可以嘗試回到第一條,陪孩子找到他感興趣的事物。這裏的學習不一定是閱讀,可以是任何他感興趣且積極的愛好。

當然,我會在孩子做了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後給與獎勵。比如:幫助別人做好事,比賽獲得名次等。

最後,在這裏和大家分享一個信息:教育部在上個月發佈了《家庭教育促進法》,將於明年1月1日起施行了。“家庭教育”在法律中指監護人爲促進未成年人全面成長,對其實施的道德品質、身體素質、生活技能、文化修養、行爲習慣等方面的培育、引導和影響。今後家庭教育不僅是家事,更是國事。希望在坐的各位家長多和孩子溝通,尋找到最適合孩子的興趣培養的方案。

國小家長育兒心得體會 篇16

一、關於學習習慣的培養

首先要按時完成作業,查缺補漏。如果哪門課程哪種單項練習錯的多,就有針對性的多做哪一方面的練習。練習冊其實選擇哪一種都可以,都差不多的。不需要每種都做,只要做一種就可以。做題的目的是把不擅長的弄懂練會,不要押題。我們應該關注過程,長期規劃,眼光放長遠,不要太在意一次考試的結果。如果可能的話,發展興趣,適當加深。很多家長的專業化程度比我高,我就淺顯地談一下我們家的教法和我自己的一點體會。

語文要多看書,從泛泛看到精讀。如果內容難,可以尋找提高興趣的方法。比如我家看西遊記,先看動畫片、連環畫、有了興趣之後給她兩個出版社的縮寫版西遊記,讓她比較兩本書有什麼差別,哪些地方省略掉了,哪本書更好。之後我們聽了喜馬拉雅裏的了就讀書,21個西遊記講解。非常的搞笑,明年打算再重新看另一個版本的西遊記和西遊記全本。作文方面想要提高,除了讀書之外,要多體驗生活。有感悟纔有素材。這張照片是我們中秋節到蘇倫場夜市擺攤賣東西。她本來說要長大開個超市,想吃什麼零食都有。但是賣東西根本賣不出去,所以體驗以後再也不提這個理想了。語文需要長期積累,我們家因爲時間有限所以還做得很不夠,聽說許致遠同學讀了很多書也背了很多古詩文,我們也要多多學習。

關於數學,吳書晗同學的媽媽應該更有經驗。我覺得主要是多思考解題的思路和方法。我們的數學劉老師已經是第三年陪伴我們班了,她是非常有經驗的蘇州市名師,她非常負責任地給孩子們做了很多練習,講解也很充分,所以在家主要是把在學校做錯的題分析一下,搞清楚做錯的原因。如果學有餘力,可以做一點奧數鍛鍊一下思維。

英語應該多培養興趣,練習聽說能力,多讀繪本。繪本可選的很多,比如原版的Icanread,大貓、海尼曼,國內引進的黑布林、外研社麗聲、書蟲、牀頭燈、迪士尼分級讀物等等。挑選的難易度可以用五個手指頭數數的方法判定,這是一個很簡單的方法,主要是您讓孩子讀繪本的時候數一下這一頁有多少個不認識的單詞,如果有2—3個,那麼這本書正適合您的孩子學習。不需要會每一個單詞,能看懂文章的主要意思即可,這樣讀下去會大有提高。書的難度等級可以參考蘭斯值逐漸尋找下一個階段適合讀的書。另外我同事給他的孩子做了excel讀書表格,我覺得這個方法很好,所以我也做了一個。記錄一下孩子每年都看過哪些書,哪個出版社的,多少字數,有時候時間久了容易忘記是否看過。這樣以後查找起來比較方便,

二、關於行爲習慣的培養

我建議培養孩子儘量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我們家長可以暗中幫助。在家裏每個孩子都是全家最珍貴的的寶貝,但是在學校是他們是班裏普普通通的學生,將來在社會上更是最普通的一員。這一點我們應該認清,所以不要捂着護着,要讓他們適當地接觸社會,在安全可行的範圍內儘量放手,是對他們將來的發展有好處的。比如我們從孩子7歲左右讓她學了點做飯,大部分家庭捨不得小孩去學做飯,怕她燙着,電着,割傷,但是這些環境你不可能永遠避免,讓孩子知道怎樣避免危險,怎麼做是安全的,學會生活技能是更重要的。所以我買了防切割手套、小孩拿得動的菜刀等,她也很喜歡玩,覺得自己做飯特別香,也有成就感。

還有平時比如我手機下單後讓她自己去肯德基、蛋糕房拿點心,我就在門外等她,給她多提供和別人打交道的機會。書包也讓小孩自己整理,如果不放心,我們家長可以晚上偷偷看看有沒有落下什麼。

另外讓孩子學會吃苦,注重吃苦教育。這一點我覺得是最重要的,我和孩子爸爸都覺得現在生活條件太好,可能會影響小孩子的奮鬥目標和學習內驅力,所以我們平時比較注重讓孩子鍛鍊身體,磨練意志、學會堅持。四歲的時候孩子開始學小提琴,第一次上課就趕上瓢盆大雨,但我們還是去上課了。因爲跟老師約好了我們要學會守信用。她打乒乓球,我每天騎電動車帶她往返12公里,孩子沒有覺得累,有時候她還會說我要去打球的,我在學校坐了一天了,我去打打球放鬆放鬆。我會經常帶孩子出去玩,但是在路上她也抓緊時間學習。去看牙醫,排隊的時候她也主動找書看看。要讓孩子知道學什麼都不容易。既然決定學,又花了時間,那就儘量堅持下去,學好一點。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看起來再光鮮的人都離不開背後的努力。

三、親子關係的培養

我們每天放學可以多詢問一下孩子這一天過得怎麼樣,多瞭解學校的事。多和孩子聊天少批評,這樣她纔會肯把學校的事告訴你。比如問孩子測驗成績怎麼樣?她通常是隻會記得比自己考的分數少的同學,基本每個孩子都這樣。那我們不要說“怎麼考的這麼差?”,我們說:“多看看別人的優點。”和她分析沒考好的原因,告訴她要懂得上進,但是不要難過,下次加油就好。

另外我會給她一些自主選擇的權利,比如週五放學的時候,一般會問問她:“你這個週末有什麼計劃?”“你要去逛公園,還是遊樂場?”“寫完作業你想學點什麼?”

這樣孩子會逐漸學會規劃自己的生活,她也會爲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感到快樂。另外要尊重天性和個體差異,我家的孩子體育沒有任何天賦,學跳繩我們學了三年纔會跳,游泳也學了幾年才能遊,可能只能達到別的有天賦的孩子學十天的水平。但是我的付出值得嗎?答案是值得的,因爲她天生如此,如果我們沒有去努力,她連普通的程度也達不到。我們努力了,對於她來說就有了很大的進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