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土中國》讀後感3000字

來源:瑞文範文網 2.16W

費孝通《鄉土中國》的寫作有着廣深的學術背景,《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對中國進行社會結構分析的嘗試,他試圖在理論上總結並開導實地研究,以構建中國社會特有的鄉土倫理體系。讀了《鄉土中國》有哪些感謝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鄉土中國》讀後感3000字,希望大家喜歡。

《鄉土中國》讀後感3000字
篇1:《鄉土中國》讀後感3000字

這本書最開始就寫了這樣的一句話:“從土裏長出過光榮的歷史,自然也會受到土的束縛,現在很有些飛不上天的樣子。”鄉土中國,並不是說中國的鄉村,也不是說中國鄉村的鄉土性。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種鄉土性是社會生活方方面面受到得土地的影響。但隨着中國現代化進程的發展,中國的鄉土社會受到了衝擊。中國出現了很發達的城市,這些城市具有了現代社會理性、變化速率大、關係不穩定的特點,可是仍然中國社會的文化是鄉土性的。

一、土裏長出的文化

很早以前我就思考過,爲什麼在中國人的觀念中,逆來順受是很自然的。中國人是不太懂反抗的。當自己與別人產生並非無理的矛盾的時候,中國的平凡百姓首先想的是約束自己,以和爲貴,所謂“克己”。好比一位母親,看到自己兒子和別人兒子打架,不管是不是自己兒子錯了,肯定都是劈頭蓋臉把自己兒子罵一頓。直到看到一篇文章說,因爲中國人的祖先是靠天吃飯的,在人們對自然還一無所知的時候,只能崇拜它,順應它。天,直接關係到人們能不能吃飽飯,能不能活過這一歲。深以爲然。而這本書給了我一個比較完整的答案。中國人的逆來順受來源於祖祖輩輩的順應。這還只是鄉土性的一部分。

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性,很多的根據都可以從土地裏找到。好比說中國人的含蓄和富有人情味。在鄉土社會中,人際交往是不講究效率的,講究的是感情。於是人們的談話很多都是沒有目的的,或者很久很久都無法進入正題,就連工作時也是這樣,它不會像外國人開門見山直來直往。仔細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就會發現,這種鄉土性隨處可見。

再想想咱們的文化,不管是追求穩定、保守、安於現狀,還是天人合一、儒道的價值體系,所有的所有都深深的烙下了土地的印記。而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有着泥土的氣息,有着文化的投影。國人“內聖”人格取向,或者一直到近代中國依然是一個家族居住在一起,四世同堂比比皆是,等等。中國人是有根的,他們的根紮在土裏。人就好比是這樹上的葉子,一代一代的調零了又新生,可是根沒有變,根還是深深的在泥土裏。

二、鄉土社會在轉型

說是中國正處於一個社會轉型期,現在真正的瞭解到社會轉型的含義,不僅僅是從落後農業國家轉向於先進的工業國家。原本一個“阿波羅”式的社會,顯現出了“浮士德”式社會的特徵。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受理性社會的衝擊,我們的鄉土社會在很多方面被瓦解着,那是工業文明帶來的結果。

現在越來越多的家庭,父母和子女分開居住。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有着所謂的城市綜合症,空虛,沒有安全感,每天和很多人在一起卻覺得自己沒有朋友。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了西方較活躍的文化和思想觀念。人們的生活不確定因素增多。連百姓也像電子產品一樣更新換代,沒有新的功能,很快被淘汰。以前的人們想着一輩子老死故鄉,現在的人們想着出去闖蕩闖蕩。我們的社會在改變,而且還會有更深層次更潛在的改變。這種改變是先進的文明徵服了落後的文明,也是中華文化吸收新的元素,是衝擊是更新也是考驗。

這樣的轉型,說不清楚是城市裏氣氛更濃烈還是農村。無疑城市的不確定性更大。但城市中“生於斯,死於斯”大有人在,也有一家老小四世同堂共居一室。農村中的青少年“走出去”的願望說不定更強烈。我想這樣的社會轉型,是整體的,是這個社會方方面面的改變。原本不管是中國的鄉村還是城市,都是典型的鄉土中國。

三、法治外表下的禮治社會

按照費先生的對禮治的定義,我們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個禮治社會。可是我們的社會不管從教育體制還是城市規劃、司法體系,很多東西都來自於西方。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很多時候能夠感覺到中國在面對這個世界時的手足無措,有時候被欺負了,也不知道怎麼辦,只有乾着急。因爲,我們的觀念是不一樣的。就算我們大中城市看起來就像世界性的發達城市一樣,我們也有法律也有這樣那樣的現代化得東西。可是它們真的適合我們嗎?

我看着中國的警察換裝換得越來越像美國人,看着中國的快餐店也是一副美國化的神情,看着中國的大學生穿學士服照相,或者奇裝異服過復活節,有時候就會想到中國難道沒有中國自己的一套東西來運用在社會生活中嗎?

法治那是人家的東西。可是中國現在也說自己是法治國家了。不過中國的“法治”還是得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這種“以德治國”反映的是什麼?就是“禮治”。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以內,真正人人平等的觀念還是無法在中國人當中樹立起來。現階段的中國,像個怪物,批着老虎的皮,想象自己真的是老虎。

我們可不可以從我們鄉土社會出發,思考鄉土社會進步的道路?這只是一種設想。

如果說法治代替禮治是一種必然,我們要用勢不可擋的經濟發展來轟炸我們的社會文化嗎?在社會的中心片面強調經濟的時候,其他社會矛盾必然無法緩解。發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並不能解決問題,也許帶來了更多其他方面的恐懼。

關於這本書的一些思考就到這裏淺嘗則止。其實這本書可以思考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後來在課堂的討論上,老師說到,這本書創作於1980年代,當時已經有人發現中國這樣的社會已經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而其中原因又深深根結於中國這上下五千年的土地,費老就將他於之的思考寫了下來。到了現在,中國的社會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稱之爲一個陌生人社會了,平等和契約必然代替道德來管理社會。那麼,中國究竟何去何從?

篇2:《鄉土中國》讀後感3000字

讀了費先生的《鄉土中國》,我深有感觸。一方面,我的童年和學生時代幾乎都是在鄉土或者類似於鄉土的環境中度過的,因此我就是一個地道的鄉土中人;另一方面,這本書寫於20世紀40年代末,到現在已有60多年的時間跨度了,而這60年來,中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的鄉土現在怎麼樣了?中國是不是還是一個鄉土中國?費先生的鄉土理論是不是還適應現在的中國?這些問題都讓我充滿了興趣。

在我看來,本書開頭應該是注重寫中國的鄉土,後面多轉化爲寫鄉土的中國。中國的鄉土自有其特點,而中國也的確帶有濃濃的鄉土味。直到現在,這種味道也還處處可聞。

中國現在的鄉土狀況如何呢?我沒有做過有用的調查,不敢妄語。官方的說法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這未免有失精細,我姑且以我的家鄉爲例吧,這情況對於我來說還是比較熟悉的,平時在村裏,最有感觸的便是孩子少了,減了不少熱鬧。村中的老人過世的也多了。讓人不好意思的是許多村裏的小孩竟也叫不上名來,不少新媳婦也不認識了,真有一點物是人非的感覺。每天早晨都有幼兒園的車來,上初、高中的孩子也經常不回家,更別說大學生了,這就讓長老權利的施行大打折扣。有一次,我們村長讓我抄一份關於家庭收入的文件,其中確有十之二三的家庭以外出務工爲主要的收入來源,成爲農民工。以上所述也應該是大多數中國農村普遍存在的狀況了,這當然與費先生所在的那個年代的鄉村不同了,然而雖然有這麼多的變化,土地依然是村民最主要的生產資料,對於每一個鄉土中人來說,土地是親切的,在此基礎上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密切的,所以鄉土本色畢竟是維持住了。

說道文字下鄉,其實是知識下鄉,費先生說只有等到鄉土性的基層變化了,文字才能下鄉。而今的社會變遷如此之大,以至於包括我在內的農村孩子都出來找知識了,同時,知識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鄉下傳播開來,手段多樣化、快捷化,容量巨大以至於超出了村民的接受能力。比如有線電視的普及,當孩子們不在家的時候,大人們只看本省的幾個常看的節目。

當我們把視線從鄉下轉移到整個中國社會,我們便會發現這的確是一個鄉土的中國,費先生提到兩個概念——團體格局和差序格局,談到西方人的團體意識和他們那象徵着團體的神,着重討論了中國社會的鄉土特性。我自己的看法是中國和西方在那個年代並沒有在一個水平線上。中國還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西方卻早已步入資本主義社會,早先以放牧爲主的歐洲人進入資本主義文明,而後劇烈的社會變革徹底確立了團體格局,而中國一直已農經濟爲主,受儒家“克己復禮爲仁”的封建思想影響數千年,在物質上的自己自足決定了意識上的自私,一味克己,埋頭爲自己的修養和前途而獨自寒窗,閉門造車,懸樑刺股也須自己動手,很少有合作而取得的成果。孟子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這句話道出了差異的客觀存在性。克己的發展會導致差異,費先生的圈子理論可謂恰當,每個人周圍都會形成一個圈子而不管你情願不情願,這大大小小的圈子以一個“己”爲中心,這讓我想到“找熟人”這個詞。大大小小的圈子就像一個個勢力範圍,有其衆多的依附者,而圈子也難免重疊,於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不可避免的複雜化,而這重疊區也是最繁忙的一處了。就拿我在開學時經歷的申請貸款事件爲例吧,許多事情是要排隊來辦的,但排不了多久就眼看着沒有必要了,幾個裝模作樣的人和那些有模有樣的工作人員寒暄幾句,工作的嚴肅立刻就蕩然無存了,他們要辦事也就成了。這真是誰的關係網大,誰纔可以捕上魚。其它人沒有這種所謂的關係,又沒有隊可排,幾次來都無功而返,怨怒不已。但也只能站在教育局門口沒有目的地等,這也確實好笑,算得上是一種奇觀了。也有一種現象是一個人突然失勢,他的圈子遽然縮小,和別的圈子的聯繫斷裂或者被圈進了其他更大的圈子,至於一段時間後沒人理他,這也顯得很正常了,這也許便是中國爲什麼經常有人抱怨世態炎涼的原因了吧。

隨後費先生在家族和男女有別這兩章裏提到了兩種文化模式——阿波羅式和浮士德式。根據我的理解,前者的文化特質是確定,而後者是運動,從於主流文化的應該是後者,但我卻贊成前者的一些觀點,像“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整的秩序。”雖然概念上的無知給了我很大的麻煩,但我始終是堅持一種觀點的,即我認爲未來首先是確定的,其次是可預測的。我認爲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物質及其運動真實存在,並創造了一切,時間和空間只是爲了方便描述而定義出來的,是無所謂有無的。物質的運動是可知的,儘管這有很大的困難,但當這一合理真實存在時,未來就已經確定了。打個簡單的比方,當你扔出一個蘋果時,在那出手的一瞬,有初速度和拋射角,所以還沒等蘋果落地,你已經可以計算出它落在哪裏了。同理,如果知道所有物質的運動狀態,未來就可預知了。回過頭來才知道扯很遠了,然而也的確很有趣。我是同意費先生的許多觀點的,中國家庭的一貫的單子的差序格局傳統隔斷了夫婦之間橫向的聯繫,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勞動量和所勞動的重要性規定了勞動者的地位,男性日益占主導地位,男尊女卑的觀念根深蒂固。這兩個因素結合起來也就男女有別了。

和諧社會今年來是主流的理念。在文化方面,這首先需要道德與法律的和諧,恩威並重才能不失方寸。類似於費先生的人治與法治,法律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發揮着無可替代的作用,但鄉土的中國的許多很好的傳統也同樣不可忽視,費先生說有時人治可以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這對於法治來講是很理想的,也值得我們借鑑。而兩者的和諧的確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

我也對費先生的“無訟”觀點深有體會,隨着社會的發展和法律知識的普及,“打官司”這一名詞在鄉下很受爭議。我這兒剛好有三次親身的經歷可以很好的說明這一現象。大約在五六年以前,我家發生一次意外事故,和村裏的另一家有關,但當時雙方都沒有考慮訴諸法律,最終在村裏幾個有威望的老人的協調下私了,而我們兩家至今也還都和氣。另一件發生在大約二三年前,和我的一個親戚有關,他們兩家由於在採石場上的利益而發生爭執,後果很嚴重,反覆協調不得私了。最後爭到法庭,我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去看了。我們方是有理的,在道德上有利於我們,但這種有利在法律上卻不能保持,於是雙方爭吵很激烈,這方“說理”,另一方“道法”,以至於法官不得不幾次暫停審理。最後的一件事發生在我們村上,是今年暑假時的,雙方發生了一點小事,但第二天就有一方收到了警察的罰款,互爲鄰居的兩家從此形同陌路。無論是巧合還是必然,總是有這麼一個趨勢的,無訟的狀況正在悄然改變,這正如費先生預料的那樣:只有在社會秩序和思想觀念上進行一番改革,法治秩序才能建立,而如今這種改革很大程度上已成事實,這個過渡也就理所應當了。

四個權力的觀點給我了很大啓示,在封建社會的鄉村只有默許的長老權利,推行的是一種無爲政治,而我學過的知識說這種政治是一種殘酷剝削的政治,我認爲這其實是同樣的意思,長老權利的極端發展造就了封建社會,從家長制到君主制,從父子到君臣。社會上開始形成兩大對立階級,與其說是地主剝削農民,還不如說是農民適應了這種被剝削。長老權利的惡行膨脹得到遏制,封建社會也就成爲過去了。

讀到血緣與地緣這幾張章,我更加明白了三峽工程的所有問題中爲什麼移民最難,鄉土人安土重遷啊,誰願意在異地長久地做客人,幾世幾代被人說成是外鄉人。另外以一個感觸是一句“錢上往來不要牽涉親戚”,仔細想來,我們村陸續開的幾個小賣部還真大多是所謂的“外鄉人”辦的。但講到學生聚餐等事上大多實行AA制,因爲面子總是得用經濟條件去撐,這一過程是痛苦的,我是聽到很多人的抱怨的,所以理智開始糾正感情上的“錯誤”,這也是社會的一個大轉變,這一理性方向上的轉變同時也體現在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上,變化是巨大的,以至於費先生的預測幾乎是事實了。名實的分離到處都是,要營養不要味覺,需要規範了慾望,但不否認的是傳統依然發揮着重要的作用,這樣一個鄉土性的社會依然將長期保持她的人情味。這一套鄉土理論也就顯得極其重要,將對中國社會的改革發展極富指導意義。

讀完這本書,我發現在重刊序言和後記中有一句同樣的話: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這句話的確很到位,理論創新永遠不會有完稿,甚至不會有定稿,人的一生應當有不斷探索的精神。費老這種孜孜不倦的理論創新精神和求質求真、捨生忘死的實踐探索精神也深深打動了我,他那謙虛、認真、務實、敢於向未知領域進軍的學術精神也教育了我,於是我想借費老的話結尾: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

篇3:《鄉土中國》讀後感3000字

細細讀完了鄉土中國,讀完之後,愈加迷茫了,我本是激情萬丈地開始讀一本本書的,但讀完之後,我不知道我將來該做什麼,人活着又有什麼意義,給我影響最深的無疑是最後一部分生育制度了。我愈發地對自己存在的意義,將來的方向,人類存在的意義感到無意義了。

費孝通認爲,人類撫育下一代,出於兩個緣由,一個是想通過集體的延續來完整自己,因爲個體在時間上是無法永存的;另一個是人類生存是依賴集體的,而爲了維護社會結構的穩定,人類必須生育保持足夠的人數。

你也許會提到動物爲什麼會呢?會撫育的動物是出於本能,他們無可避免生育,然而我們人類可以跳過生育,因爲有避孕套等一系列避孕措施,然而我們還是沒去避免這損人的一個環節,最重要的是有文化方面的作用,然而費老是從功能學派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的,那麼就是說文化的存在是爲了彌補本能的不足而利用社會的力量使人類延續,這便說明文化是有意義的,也就是之上所說的兩個緣由。

我們在沒有選擇的能力的時候出生在這個世界上了,然後在父母的養育下開始長大,當我們去思索自己存在的意義的時候,我的背上默默地揹負了許多責任,親情,讓我不得不活着。我要報效父母的養育之恩,我要爲愛我的人們負責等等諸如此類不得不活的理由。

“在討論社會制度時,我常以爲我們應當把人類的感情看成社會所培養出來的結果,不能看成社會制度的基礎。我們可以用社會生活的需要去解釋人們感情所寄託的對象和發泄的方式;而不能以感情來解釋社會制度的方式。”

這句話雖然想表達的意思很簡單,但我卻在背後讀出了很多衝擊我的東西,比如感情只是我們自身的某種需要而已,而並非針對某個人特定的情感。舉個更直接的例子,比如愛情,一見鍾情,用華麗的辭藻把它修飾的如此美好,前生命定,人海之中的緣分諸如此類等等,但我更覺得這是愛情者的虛僞而已,從來就沒有什麼唯一,沒了你活不下去之類的說法,誰離了誰,經過時間的沖刷依舊會活的好好的。

人類感情看成社會培養出來的結果,我也想到了自己的生活,生活中很多友情,往往住的相近的人感情會比較好,心理學上也有這種說發,感情的深淺和距離的遠近成正比。往往你會和你身邊的室友,同學親密地多,因爲你們有更多的接觸的機會。“社會團體的團結是靠了日常的關係以及從而發生的感情,反過來說,日常關係的打斷是引起社會團體內部離異最可靠的辦法。”倘若你們不在一個寢室,你們的感情也不會像現在這樣,人類的感情只是在一定現實物質條件下的培養而已,現實物質的條件的怎麼樣很大程度上已經決定了你們的感情怎麼樣。更直接點說,做好了先期條件,剩下你們感情的發展只是履行必定要履行的一條路而已。當然,我承認也有一定變數,但更大程度上的這種先期決定讓我對知己,朋友等等諸如此類美好的詞語產生了一定的懷疑。我更覺得,這只是人類的一種抱團互助行爲而已,有的人怕孤單,有的人有困難,大家需要集體來幫助大家,所以親密,知己不過是一種掩飾而已。

這樣一想來,就感覺任何感情都是不可靠的,再極端些,就是沒有可相信的,沒有可依附的。

“婚姻關係絕非尋常的人事關係可比,其深刻處可以穿透兩個人的人格,教他們發生最密切的精神上的接觸以致混化。”

婚姻,愛情,還是這些詞語,兩個人的結合是否能相親無間關鍵在乎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兩人的過去生活的環境中包含的許多要素是否相似,另一方面是兩個人是否有意願親密無間地過下去。

費孝通認爲人們生活的環境裏語言體系有着差別,認知也有着差別,說的通俗點就是價值觀念,而這是造成許多衝突的本因。所以他認爲兩個在相同環境下成長的人是最適合一起的,也就是說長期生活在一起的人最適合婚姻,然而社會是禁止亂倫的,原因費孝通認爲是出於防止親屬之間的關係結構的損壞,也就是亂倫帶來的親屬混亂,輩分混亂,所以社會文化上禁止亂倫。這在先天上埋下了婚姻的苦因,因爲最適合的是不能的。

“個人與團體相合須使人對於他所做活動和自己生活的關係有認識,活動,生活,社會三者綜合。須一個完整的人格,個人一舉一動在一個意義下關聯起來,這意義又必須要合於社會所要求他的任務。現代技術的發達在社會組織的本身引入了一個‘超人’的標準,即以最小的成本最大收穫的經濟律。”

而現在的社會暴露的問題是支配這活動的最終目的並不是參加活動者的個人目的,甚至並非社會的目的,而是爲生產而生產,爲效率而效率的超於人的目的,資本主義的不斷積累是出於財富於天上的動機。資本主義爲了利潤而生存,也許在經濟匱乏的時候,資本主義是一個讓社會加速發展的良方,但到經濟發達後,資本主義開始成爲一個反而操縱着人的可怕惡魔,當人們已經滿足於物質需求的時候,資本主義並不滿足,他依舊要去追逐利潤,他的信條是利潤或者死亡。這樣自然會造成許許多多無數浪費的現象,甚至是無端揮霍本身就十分稀缺的資源。現代社會最諷刺的一副畫面,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就這樣生動地上演了。

同時,人們不知道自己爲了什麼目的而活着,就如同上面所說爲了生產而生產,爲了效率而效率,這完全就是這種不良的逐利機制在操縱着人類,已經讓人類迷失在物質中,不明白生產最初的意義所在。

在西方,有個現象很明顯,少做工,多得報酬,活動本身無樂趣。這是社會解組的現象,因爲這裏充分表現了社會缺乏完整。

在我們很多人在不得不活着的條件下,在滿足物質需求的要求下,會爲自己去尋找一些樂趣,可以是理想,可以是事業,可以是興趣愛好,然而這在我看來,更像是在不得不活着的基礎上找點樂子打發自己的時間,來麻痹自己,還可以用愛情等其他東西麻醉自己。這依舊沒有意義,死了就什麼都沒有了,更何談世界如何。

甚至,我不明白我想要的意義是什麼?我不知道存在的意義,一切的意義,我覺得開始質疑一切,活着同樣開始迷茫沒有動力。

我整理了下思路,我緣何活着,很多原因,我要負責,我怕死。怕死?我不由思考怕死是本能嗎?當我們對死亡沒有定義的時候,會怕死嗎?我們不知道跳崖會有多痛苦以及對後果無所知還會怕嗎?動物會怕死嗎?動物有死亡的概念嗎?如果都沒有這個概念,還會怕嗎?

但是,出於意識的活動,我想象死亡就感覺毛骨悚然,一想,雖然我沒經歷死亡,但大抵是思維停止活動了,我突然感覺無法想象我的思維停滯,然後我無法想象,甚至無法想,什麼都沒有的概念。然而我們終究要去經歷死亡。

這麼說來,我終究是不想死的,那麼我不想死,我活着究竟想幹什麼呢?我不能爲了不想死而活着吧,我想活着有思維,我想活着能行動,能思考,思考一些東西,那麼思考是我的活着的意義嗎?那我思考出來又有什麼意義呢?我行動的又有什麼意義呢?爲社會,人類發展做出貢獻,那麼我死後,這些又於我有何意義,唯一有點牽強的,那麼就是這些不止在我身後有意義,對我現在所處的環境也有所益處,可以讓我生活的更好,那麼爲什麼生活的好就是有意義的了?這樣說來,無好無壞,一切都沒有意義了。

我不知道這究竟是我太小看價值追求了,還是真的價值追求真的沒死了有意義。也許是我看的書還不夠多,思考的東西還不夠完全,但這種想法真的很容易讓人低迷,讓人意志不振。

本來我覺得我只是想努力讀些書,讓自己博學,然後再開始找自己感興趣的,找一個方向專精。這是我想找的,因爲我明白自己有很強的求知慾,但這彷彿出於本能的慾望掩蓋不了我時而想起追求的意義的時候的那種茫然無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