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論語後的一些感悟

來源:瑞文範文網 2.92W

本站:禮義廉恥仁智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我們需要更好的傳承和開拓,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理想之光》。

讀論語後的一些感悟

翻開論語,窺見其中箇中道理和聖人之語,你會發現樸素平淡的語言背後隱藏着理想之光和聖人光輝。

理想之光所體現之一在於其中關於學習的思想。孔子認爲學習要抱有“默而識之,學而不厭”的精神,在學習上我們要努力的學習,默默的記下學到的知識,努力參悟,並且對學習永不厭倦,勤奮努力;要有“溫故而知新的”學習方法,在學習過後,不斷溫習,並且從中獲取新的知識,得到新的感悟;與此同時,也要注重學與思相結合,他提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的同時要注重思考,否則就是白費工夫,但如果只思考而不去繼續學習,同樣是白費。學與思不能偏廢。同時學習的內容也要廣泛,孔子提出要把“文、行、忠信”作爲學習綱領,還提出了君子六藝,這都有助於培養自身優秀的品質。同時也要學會多問“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也是孔子所提倡的,這不僅是孔文子可以謂之文也的原因,也是孔子對學生們的教誨。我們回顧中華民族綿延千年的歷史,這其中不乏文人雅士,他們在各自的時間熠熠發光。更有一些偉人“十有五而至於學”企及“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儒學關於學習這方面的理論影響了無數人,也不怪歷代帝王中不乏有人把儒學作爲科考內容以選拔人才。這種理想之光,足以閃耀數千年。

理想之光所體現之二在於其中關於仁的思想。“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又如其中“人而不仁,如禮乎,人而不仁,如樂乎。”禮是外在形式,仁纔是其中感情,外在形式是以內在感情爲基礎的,只有懷着仁德之心的的禮,才符合天理,纔是真正的仁德。孔子對於仁的理念深入人心,便是弟子也小有成就,子夏說“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許多人對於這句話的理解不到位,認爲才華纔是衡量人是否仁德的標準,有人會說只有如孔子那般才華橫溢,所通甚多之人才會有仁德之心,但是才華並不見得就是衡量一個人仁德的標準。事實上,仁德是儒家所崇高的最高境界,是一種全德,並不見得僅僅囊括才華,孔子曾經誇讚一人學習三年不去做官是好的,這便是對以才華衡量仁德的明顯反駁,孔子認爲做官的標準衡量是品行仁德。你可能又要說,那如何才能做到仁德?如果纔算是仁德?仁是最高的道德境界,只有心懷仁愛之心,博施濟衆,纔會離仁的境界邁進,如論語中所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但我們大多都是平凡人,達到那樣的境界着實不易,那麼我們便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努力堅持,即使達不到如此高的境界,也會小有所成。

理想之光所體現之三在於其中關於大義的思想。“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是對於義最好的提下你,君子在乎的是大義,而小人所在乎的是自己的私慾和利益。大義就是不含任何功利性,是仁心之決斷。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君子所想的是德行,小人所想的是有利可圖,君子所想的是刑法,小人所想的是遇事心存僥倖。如果說上一句是對大義從仁德這個角度出發的深層次的概括,那麼這一句就是對大義從君子和小人的對比當中反應出來的淺顯的表達。君子正是因爲心懷大義,所以纔會注重德行,注重家國刑法,與之對應的小人也正是因爲心中不存大義,纔會貪圖利益,纔會在遇事時抱有僥倖之心,做出罔顧刑法禮儀道德之事。我想孔子的一句話從大義上對於君子和小人這兩類人做出了評價。“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中有心懷仁德之人,而小人中是沒有的。有人說這未免太過絕對,可孔子出身亂世,他的學說不被當時的人所接受,那麼他和他的學生有些符合大義的行爲甚至可能爲他們招來無妄之災甚至殺身之禍。但是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卻不在意。只要他們所做之事是大義所在,他們就要堅持到底。於是孔子說出“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大義是他們這些人心之所向,他們如此知識求心安,不計較利害得失與否。這中精神成爲了中華民族綿延至今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正是因爲有這種精神,爲我們中華民族培養出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興旺這中華,照耀着中華大地。你可還會說這句話過於絕對?

有人說靈魂和肉體必須有一個在路上,那我們爲何不選擇讓靈魂在路上,用心去學習論語,讓靈魂浸潤在論語所帶來的理想之光中,去思考論語帶來的理想之光的豐富和浩大。

公衆號:星星藝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