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西湖夜遊記

來源:瑞文範文網 1.05W

壬子七月,餘重來杭州,客師範學舍。殘暑未歇,庭樹肇秋,高樓當風,竟夕寂坐。

李叔同:西湖夜遊記

越六日,偕姜夏二先生遊西湖,於時晚暉落紅,暮山披紫,遊衆星散,流螢出林。湖岸風來,輕裾致爽。

乃入湖上某亭,命治茗具。又有菱芰,陳粲盈幾。短童侍坐,狂言披襟,申眉高談,樂說舊事,莊諧雜作,繼以長嘯,林鳥驚飛,殘燈不華,起視明湖,瑩然一碧;遠峯蒼蒼,若現若隱,頗涉遐想。

因憶舊遊,曩歲來杭,故舊交集,文子耀齊,田子毅侯,時相過從,輒飲湖上。歲月如流,倏逾九稔。生者流離,逝者不作,墜歡莫拾,酒痕在衣。劉孝標雲:“魂魄一去,將同秋草。”吾生渺茫,可唏然感矣。

漏下三箭,秉燭言歸。星辰在天,萬籟俱寂,野火暗暗,疑似青磷,垂楊沈沈,有如酣睡。歸來篝燈,斗室無寐,秋聲如雨,我勞如何?目瞑意倦,濡筆記之。

李叔同(1880-1941) 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

李叔同是著名音樂家、美術教育家、書法家、戲劇活動家,是中國話劇的開拓者之一。他從日本留學歸國後,擔任過教師、編輯之職,後剃度爲僧,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老人,後被人尊稱爲弘一法師。

1913年受聘爲浙江兩級師範學校(後改爲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音樂、圖畫教師。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師範學校音樂、圖畫教師,並譜曲南京大學歷史上第一首校歌。

他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前驅,卓越的藝術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國傳統文化與佛教文化相結合的優秀代表,是中國近現代佛教史上最傑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國際上聲譽甚高的知名人士。李叔同是“二十文章驚海內”的大師,集詩、詞、書、畫、篆刻、音樂、戲劇、文學於一身,在多個領域,開中華燦爛文化藝術之先河。同時,他在教育、哲學、法學、漢字學、社會學、廣告學、出版學、環境與動植物保護、人體斷食實驗諸方面均有創造性發展。

他把中國古代的書法藝術推向了極致。作爲高僧書法,弘一與歷史上的一些僧人藝術家存有差異,如智永和懷素,儘管身披袈裟,但似乎他們的一生並未以堅定的佛教信仰和懇切實際的佛教修行爲目的,他們不過是寄身於禪院的藝術家。比之他們,弘一逃禪來得徹底,他皈依自心,超然塵外,要爲律宗的即修爲佛而獻身,是一名純粹的佛教大家。

他是第一個向中國傳播西方音樂的先驅者,所作詞的《送別歌》,歷經幾十年傳唱經久不衰,成爲經典名曲。同時,他也是中國第一個開創裸體寫生的教師。先後培養出了名畫家豐子愷、音樂家劉質平等一些文化名人。

他苦心向佛,過午不食,精研律學,弘揚佛法,普度衆生出苦海,被佛門弟子奉爲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爲世人留下了咀嚼不盡的精神財富,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他是中國絢麗至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人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