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感悟:淺談《愛迪生救媽媽》如何品詞析句

來源:瑞文範文網 3.66K

“辭別”了張衡,我們又迎來了充滿智慧的小愛迪生。新課標指出,語文教學應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

教師感悟:淺談《愛迪生救媽媽》如何品詞析句

教學本課時,我將體會人物的動作、表情、語言和文本品讀結合起來。醫生。動作:“環顧四周”、“還是直搖頭”;表情:“遲疑”、“滿意的笑容”;語言:“今天多虧了這個小傢伙,他真是個聰明的孩子!”重點引導學生思考,環顧四周什麼意思?醫生環顧四周又遲疑片刻可能在想什麼?帶着自己的理解用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的第三自然段。仔細揣摩此刻媽媽病情的危急,醫生的焦急,在讀中感悟醫生的束手無策。描寫爸爸表情的詞語:“又急又氣”、“恍然大悟”;爸爸的語言:“什麼時候了,還胡鬧!”其中的“又急又氣”我引導學生換一換詞語,一番討論過後他們很快說出氣急敗壞、怒髮衝冠、暴跳如雷等詞語。學生主動地帶着又急又氣的語氣讀出爸爸的話:什麼時候了,還胡鬧。甚至加上動作繪聲繪色地表演出來。接着男女生比賽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在讀中感受爸爸的心情和對小愛迪生前後態度的變化。描寫愛迪生動作的詞:“一溜煙似的奔出”、“捧出”;愛迪生的表情:“委屈”;愛迪生的語言:“我沒胡鬧,我想出辦法來了。不信您瞧!”其中“一溜煙似的”是本課應該重點積累的詞語,在學生理解詞義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用詞說話。甚至讓他們改改詞,像這樣表示速度快還可以怎麼說?充分理解詞語意思之後,他們的答案非常精彩。比如:一支箭似的、一顆子彈似的、一道光似的。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鑽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

本課有“恍然大悟”一詞,屬於本文的重難點詞語。在學生初讀課文後,我讓他們自主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解答,有生提出“恍然大悟”這個詞,我當時也請了一些同學嘗試回答,但發現他們答非所問,於是我放棄了對這個詞語的解釋,因爲這樣只能是灌輸式了。於是,我提出把這個詞語放到後面去理解。在重點教學第四自然段後,我在讓學生充分感知“爸爸”對愛迪生的誤會和愛迪生想法之妙後,順勢對話,“愛迪生想出辦法,使得病牀一下子亮堂起來,這時,爸爸——”生接“恍然大悟”,師:“醫生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在具體的語境中,學生就能形象地理解詞語的意思。在閱讀教學中,爲了幫助理解課文,我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文知識,但不脫離語文運用的實際去進行“系統”的講授和操練,更不要求學生死記硬背概念、定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