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給小升中學生的建議:輕鬆邁進中學大門

來源:瑞文範文網 3.84K

你是否在由國小升入國中的時候感到不適應?你是否因突然增多的學科而迷惑?你是否突然失去了原有的學習優勢和自信心?你的成績是否出現了下滑?你是否覺得中學的生活沒有國小時那般美好了?

校長給小升中學生的建議:輕鬆邁進中學大門

親愛的同學們,從你邁進中學大門的那一刻,你的人生又翻開了新的一頁!熟悉而值得留戀的一切都將過去,充滿希望而又陌生的生活就要開始了。要想邁好這新的一步,成爲一名出色的中學生,我們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在環境的急劇轉換中,同學們實際上是充滿了各種不同的情緒和感受的。有的同學在國小時學習勤奮,成績優異,在班裏是品學兼優名列前茅的好學生;有的同學則可能由於各方面的原因,成績一向不大理想,或行爲表現上存在較明顯的缺點;而更多的是能夠順利完成國小學業,在德智體美各方面都較穩定發展但卻並不顯得很突出的。有的人經過努力奮鬥,進入了較理想的中學;也有不少人品學兼優但畢業成績不理想而沒能成爲名校生;還有一些同學則在分片招生中與自己理想中的學校失之交臂。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制度,使每一位國小畢業生都享有就近升上國中的權利,但它並不意味着每個人都能進入自己稱心的中學。因此,同學們在升上國中時,除了對新的學校的陌生和好奇外,必然還各自懷着或喜悅、或懊喪、或激動、或失望的不同情緒。環境的轉換無疑會給我們帶來一次重大的震盪,這一震盪還將延續到進入中學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如何實現這個過渡,對每個同學都至關重要。

很多同學升入國中以後都感覺不適應,甚至出現成績的大幅度下滑,追根溯源,這說明你還不瞭解中學生活的特點,沒有按照中學的學習規律來要求自己,這種偏差造成了你的成績下滑以及自信心的缺失。

那麼,如何平穩地完成從國小到中學的過渡,迅速地適應中學生活,有一個良好的起步呢?你首先需要知道,中學生活有哪些特點?和國小相比有什麼不同呢?究竟該怎麼面對這種不同,才能讓自己得到更好的發展?瞭解了這些,你纔能有的放矢、對症下藥,才能笑着面對中學生活,成爲一名成功的中學生。

◎瞭解學校的基本情況

◎學習行爲要主動

◎適應教師的不同風格

◎正確看待原有的“光環”變得暗淡

◎適應看似“鬆”實則“嚴”的管理

◎勇敢地給老師提建議

◎提高自理自立能力

瞭解學校的基本情況

進入一所中學,一切都是新鮮的,陌生的,爲了儘快適應新的學校,新的班級,在學習和生活上進入新的狀態,必須主動去了解學校的一些情況,以便心中有數,例如:

學校建於哪一年?首任校長是誰?

學校有哪些光榮傳統?學校校友中有哪些傑出人才?

學校的校風是什麼?你對學校的老師和同學有何印象?

學校的辦學特色是什麼?學校的特級教師(高級教師)是哪幾位?

學校的環境有什麼特點?有哪些新的教學設施?

學校有哪些主要建築?有多少教室、實驗室和辦公室?

學校每個年級有多少班級?共有多少老師和學生?

學校的公開欄、宣傳欄、板報都在哪裏?分別張貼了什麼內容?

學校的校長室、教導處、政教處、總務處分別在哪一幢樓、哪一層?

學校的心理諮詢室、衛生室、圖書館分別在哪一幢樓、哪一層?

可以在老師允許的情況下,主動去轉一轉、看一看,瞭解學校的佈局、設施,儘快消除陌生感,爲日後的學習、生活、鍛鍊等提供方便。當然,如果由熟悉的學哥、學姐做嚮導,效果就更好了。

學習行爲要主動

和國小比起來,國中的學習給我們打開了一個更爲廣闊的天地。請你想一想,中學和國小在學習上有了哪些區別呢?下面這個小故事,或許能給我們一些啓迪:

張鵬和劉洋是一對好朋友,也是一對“競爭對手”。國小六年,兩個人的成績一直排在班裏前兩名,交替領先,從來沒有出現過意外。但進入中學以後,僅僅兩個月的時間,卻突然發生了變化。期會考試,張鵬的成績繼續在班裏領跑,而劉洋,一下子跌倒了班級的中游水平,兩個人第一次拉開了差距。

是什麼造成了兩個人在短時間內如此不同的變化呢?這就要求同學們,首先要了解國小和中學的不同特點。

較之國小,中學的學習任務和學習特點都有很大的變化,無論課程的深度、廣度、難度,知識的密度都比國小大得多。一個現代人應涉獵的各大體系的人類文化知識,在中學基本都有所接觸。

國小教學中,老師像“保姆”一樣,“扶”得較多,知識和技能掌握過程中反覆地演練強化多。換言之,就是手把手教的機會多,整天圍着語文、數學、英語三門課程轉。單位時間內攝入的信息量也較有限,同學們可以從容應對。到了中學,學習科目一下子多起來了,一會兒一門課,一會兒一位老師,給人一種“走馬燈”的感覺。中學教學往往重獨立思考,老師教學中較多“放手”。而且各學科向深度的伸展較快,每節課的信息量比國小大大增加,老師講課速度也快得多。無論從學習的方式上到學習的難度上都與國小時大不一樣。如果不能主動學習、積極思維和不懂就問,不能理性地對待預習、聽課、閱讀、練習、作業、測試、總結等學習的全過程,學業就無法跟得上教學的進度。

科目多,難度大,知識密度高,獨立性和理性特點強,這是中學學習與國小明顯不同的地方。另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不同是:國中是各學科起始階段集中的時期。七年級的數學、生物,八年級的物理,九年級的化學,都是以抽象思維爲主。它們是中學六年裏份量很重的課程,起跑線都設在國中。還有英語、歷史、地理等也如此。起始階段往往是分化階段,很多同學在起跑階段就掉隊了,關鍵就在於沒解決好“入門難”的問題,進得門去的就走下去了,進不了門的就永遠被擋在了門外。

學科數量的增加要求我們必須提高學習效率。把握好學習的各個環節,學習效率纔會提高。課前認真預習,課上專心聽講,課後及時複習。每個環節都在我們的掌握之中,學習自然會有收穫。這也要求我們要學會科學地安排自己的學習時間,增加學習的自覺性,把自己真正當成學習的主人。

張鵬和劉洋的學習之所以拉開了差距,原因已經明瞭。希望大家牢記一句話:主動學習,勤于思考。

適應教師的不同風格

我們換了個數學老師,她外表溫柔,其實好嚴厲啊!以前的數學老師脾氣特別好,做錯題也不批評我們,說改了不再錯就是好孩子。可現在的老師,做錯題或少做題輕則改正重則撕本,同學們戲稱“魔鬼數學課”。也正因爲新老師的嚴格換來了我們班整體水平的提高,連我也考出了歷史最好成績,這就是所謂的“嚴師出高徒”吧。

這是一個同學在日記中寫到的一段話。她積極應對老師的變化,自然取得了良好的結果。

其實,就像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有的學習方式和習慣一樣,每個老師也都有自己的教學特色。到中學後,我們接觸的老師多了,每個人的年齡、性別、性格、自身素質都不盡相同,教學風格也不一樣,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有的教師教學嚴謹、一絲不苟;有的教師輕鬆幽默、知識豐富;有的教師要求嚴格、不苟言笑;有的教師寬容大度、平易近人;有的教師神采飛揚、自我陶醉;有的教師善於調度,課堂氣氛濃烈。我們必須瞭解這些教師的特色,並努力喜歡每位老師的特色,才能更好地把握好學習。不能單純地因爲對老師教學方式的好惡而選擇放棄某些學科的學習,要努力適應不同的風格。不同風格也決定了不同的老師在學習上給我們提出的“與衆不同”的要求,要嚴格按這些要求去做,不打折扣,在跟不同老師的學習中才不會掉隊。

正確看待原有的“光環”變得暗淡

喬佳在國小當了六年的班長,年年受到學校的表彰,還曾當選市級“十佳少年”。可是,升入國中以後,她在班幹部的競選中失利了,一下子成爲了一名普通的學生。她的心裏難以承受,失落、苦悶的情緒徹底控制了她,學習成績也一落千丈。

從喬佳的身上,你是否會得到一些啓發?

有的同學在國小時是班裏甚至是年級的“學習尖子”,備受老師的“寵愛”,或者是班幹部,負責管理一個班的同學,受到同學們的“尊重”和“崇拜”。但是,升入中學以後,同學們來自多所學校,各校的優秀學生彙集到一起,這種同學結構的重新組合,會使每個人原來習慣的位置發生變化,成績優秀的,可能再去考試,排名下滑了,是班幹部的,也許在新的班級裏失去了原來的“職務”。籠罩在頭頂的“光環”突然間變得暗淡起來,於是很多同學感到了失落和痛苦,如果不及時加以心理調整,很可能出現學習狀態的大幅下滑,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因此,我們要學會正確看待這種情況。要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的,你有着良好的學習基礎,有着較強的工作能力,只要努力,遲早會得到大家的認可和尊重。

適應看似“鬆”實則“嚴”的管理

升入中學以後,我們不再是“小孩子”了,在家長和老師的眼中,我們已經成爲一個青年,至少也是個大孩子,老師不再像國小那樣管頭管尾事事管。許多事情是引導一下,扶一扶,就放手讓同學們自己來幹了。在學習和活動中,自由支配的時間也比國小多了。於是很多同學就產生了一種錯覺:看來,中學比國小管得鬆多了啊?其實,這個“鬆”是根據我們的年齡特點和社會對我們的要求而形成的。既然已經步入了青年期,我們首先應該養成的就是較強的自理自立能力,而自理自立能力不是扶着捂着抱着能長出來的。而且,隨着年齡的增長,同學們也有了作爲獨立個體的人的需要,需要獨立,需要體驗,需要尊重,需要對自我行爲進行自我抉擇,併爲自己的行爲承擔責任。因此,這就決定了中學和國小管理上的不同。

中學管理較國小寬鬆,這實際上對我們的要求更高了,不僅要對自己的行爲承擔起一定的責任,同時照樣要受到嚴厲的校紀校規和中學生行爲規範等制度的約束。進入中學,學校和老師一定會組織大家學習這些內容,千萬不能把這些當作“耳旁風”,或者抱着無所謂的態度看待各種要求。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每所學校都有其對學生培養的具體目標。根據學校的辦學條件、基本生源實際、周邊社會環境等,學校會向同學們提出一些具體要求。有些要求並非每所學校都一樣,因此,不能抱怨,而應該積極按照要求去做。中學就是我們的另一個“家”,既然進了這個家門,就得遵守相應的家規。

其實,做到遵規守紀並不難,因爲學校提出的要求並非苛刻和刁難,它只是對同學們學習、生活行爲的基本規範。如不能遲到、早退,不能曠課,講話要文明,不罵街,不打架,等等。如果你三天兩頭因爲不遵守校規而遭受批評,不僅在老師和同學面前敗壞了自己的形象,而且也會嚴重分散自己學習的勁頭兒和精力。

另外,國小的教師跟同學們接觸時間長,對大家的學習、性格、家庭背景以及其它各面都較瞭解;中學除班主任外,一個教師只教一門課,同時教幾個班,而班主任也是任一門課,管理和照顧都不會再像國小那樣周到。這樣,不夠自覺的同學可能會覺得自由了也就放任了。因此,加強自我約束能力至關重要。

勇敢地給老師提建議

老師,希望您不要太兇了,要用看子女的眼光看待同學,上課時不要老是批評班上的同學,講完課,如果還有時間,還要問一問同學們聽明白沒有,有不明白的可以舉手示意。這樣,同學們看到老師那慈祥的樣子,自然也就會爭先恐後地問老師問題。要不,誰敢問老師問題呢?

這是一個七年級的孩子在日記中寫給老師的一段話。這樣坦誠地提出自己的建議,一定會引起老師的重視。有的同學可能會說,作爲學生,我們應當尊重老師,哪能給老師提意見和建議呢?老師會不會不高興?尊重老師沒有錯,但是,對老師畢恭畢敬、唯唯諾諾就是尊重老師嗎?其實不然,老師也是一個普通的人,也會在處理一些問題的過程中出現偏差,如果他們有觀點不正確或是誤解了某個同學時,同學們也可以用正確、恰當的方式給老師提出來,這樣有助於老師的自我反省,因此,向老師直抒己見、表達不同的觀點有時候也是“尊師”的體現。關鍵是怎樣給老師提意見。

不論在學習、工作、還是日常交往中,我們與人談話都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時機和場合。自然,給老師提意見和建議也是如此。一般來說,老師在全神貫注地講課或講話時不要打斷,即使是要討論課上的問題,也最好不要當時提。因爲這樣做容易打斷老師的思路,干擾教學進度,影響其他同學的學習。

向老師提意見,還要注意語氣和方式。否則,不但不利於問題的解決,而且容易引起誤解和反感。即使是很普通的朋友和同齡人,在給對方提意見的時候,也要考慮到是否會傷害到對方的自尊心,對於師長,更應該如此。如果有意見要提,一定要注意用禮貌、商量、交換意見的口氣進行。不要武斷地說“你這不對,你那不對”,更不能因爲老師的失誤或不足而在言語中表現出不屑一顧。

有的同學可能對給老師提意見或建議有顧慮,生怕老師不高興。其實,只要我們本着爲班級、爲同學們的利益出發去提合理化的看法,老師絕不會因此而埋怨你,相反,會對你刮目相看。

有的時候,學校也會集體向同學們徵求意見,比如對教師教學的評價,對學校管理的評價,等,要實事求是地提想法,這樣有助於改變同學們學習和生活中的一些不利因素。

提高自理自立能力

上了中學,很多同學都會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再也不是一個小孩子。那什麼叫真正的長大呢?

橋西中學是當地的名校,周偉以優異的成績被該校錄取了,就在周圍的同學對他充滿了羨慕的時候,周偉卻轉學了。爲什麼呢?原來,橋西中學是寄宿制學校,周偉從小在父母的照顧下長大,完全不能自理,不會疊被子,不會自己打飯、洗衣服,他受不了同學們嘲笑的目光,只得當了“逃兵”。

一個人長大的標誌是具備了自理自立的能力。升入中學,不能再拿自己當小孩子。有的同學連刷牙洗臉、疊被子這些事情還需要父母的督促和幫助,是不應該的。如果一個人連自己最基本的生活都照顧不了,就不會有什麼大出息。特別是住宿的同學,在這方面更應該加強。自己能做的事,一定獨立完成。例如,學會整理牀鋪;自己清洗一些小件的衣物;打掃房間衛生,把自己的衣物、學習用品安置得井井有條等等。寄宿學校一般都有嚴格的作息時間,要聽從生活指導老師的安排,在休息時間不要一個人隨意活動。如果生活上有什麼問題,或是身體不好,頭痛腦熱、拉肚子等要及時告訴老師。如果自己有一些特別的生活習慣,或者有些病史,要及時和老師溝通,以便老師瞭解自己各方面的情況。

像那種住校兩週,給父母帶回一大堆髒衣服,或者動不動就把家長叫到學校,使父母不得安寧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