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總理的四個晝夜》心得體會

來源:瑞文範文網 8.86K

發生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三年自然災害”可以說是中國人心頭揮之不去、不堪回首的一段歷史記憶。在這一重大歷史事件中,我們的百姓、幹部、國家領導人都有怎樣的表現,他們都進行了哪些思考和掙扎,電影《周恩來的四個晝夜》就是這樣一部反映關於“三年自然災害”真實情況的電影作品。

《周總理的四個晝夜》心得體會

《周恩來的四個晝夜》這部電影通過高遠的立意、細微的着墨,講述了1961年新中國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大病初癒的周恩來總理來到河北省邯鄲地區伯延公社,在不到100個小時的時間裏,夜以繼日走村入戶,深入基層進行調研的感人故事,展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密切聯繫羣衆、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優良作風。

那是一個困難的年代,人們在生存線上掙扎、受難,村兒裏的樹葉已被摞光當糧食充飢,村主任爲了“面子”背離了“實事求是”的精神,向周總理彙報虛假的現實狀況,正如今天有些領導幹部爲了“面子”搞打腫臉充胖子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來忽悠上級領導幹部。難能可貴的是,周總理沒有“車輪轉一轉、手指一指”忽悠着“被忽悠”,而是腳踏實地、身體力行搞起了真材實料的“調研”。他走進困難羣衆家、和老黨員談心請教、要求大家講問題、擺事實、走上田間地頭和農民一起勞作……他用筆記錄下他所看到的、所親身體驗到的農村問題,他用心感知着農民生存的疾苦,他用一個總理應有的憂國憂民情懷與責任態度爲羣衆能過得一天比一天好而夜以繼日、嘔心瀝血。夜色中的那扇窗映着總理的身影,也照亮了那個積貧積弱年代羣衆們心中的希望。周總理的“四個晝夜”何嘗不是對“實地調研”的最好詮釋,又何嘗不是對今天的領導幹部如何開展“調研”的最好鞭策。

在那個困難的年代,活着意味着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只有精神不倒,眼裏纔能有光、腳下才能有路、未來纔有希望!周總理親自來到那個窮鄉僻壤的地方--伯延,他走街串巷,他爲生病還堅持上課的赤腳江老師穿上那雙已經不合腳的鞋,他吩咐把特意爲他準備的紅燒肉分給羣衆吃,他把自己和夫人的工資拿來給孩子買衣服、給老人備棺材……這些對於那裏的、那個時代的羣衆,意味着什麼?在我看來,它超乎了黨關心底層羣衆的感動,它意味着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總理和苦難羣衆在一起!“在一起”,它所傳遞出來的淳樸與真摯的強大情感足以讓羣衆心裏有底氣、有依靠、有寄託、有信心!他用愛、用責任、用擔當爲羣衆築起不倒的精神豐碑。

有一種眼神,充滿希望,那是羣衆望向周總理的“信任”;有一種信念,充滿力量,那是百姓對黨的信仰;有一種精神,充滿正能量,那是中國苦難人民生的勇氣與鬥志。周總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在那段困難的歲月,他像每日升起的太陽一樣,給苦難中的人們帶去光明、帶去希望、帶去溫暖,在那個物質匱乏、精神貧瘠的年代成了人民羣衆心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一個人的一生需要導師,一個時代的命運需要偉人,一個民族的希望需要精神領袖。周總理,無疑是那個時代人民羣衆心中的精神領袖。

羣衆看見周總理就如突見很久不見而重逢的親人會熱淚盈眶,老大媽會那麼幸福地將自己備的棺材拿去換成麪粉給周總理做擀麪吃……那種無法掩飾、發自內心的情感流露樸素地足以感染人心。周總理,之所以讓人民羣衆如此愛戴,與其是說因爲他把畢生的精力奉獻給了黨,不如說他把畢生的愛奉獻給了人民羣衆。

“周總理”,這個飽含深情的稱謂在幾代人的心裏,似乎已經不再是一個職位,儼然已成一個愛戴的尊稱、一份虔誠的懷念。席間,會聽到淺淺的“唏噓的嘆息”,我知道如泉水般清澈而感動的淚水讓氣息的律動有了顫抖。我也深知在座的黨員幹部能有這樣的情感流露—中國的未來值得期待!

幹羣的血肉關係不可模糊、更不可疏遠。民心聚需要幹羣同呼吸、共命運,國家昌需要幹羣衆志成城、同舟共濟。今天,有少數領導幹部脫離羣衆、凌駕於羣衆,甚至傷害羣衆,有少數領導幹部以權謀私、貪污腐敗,於人民的幸福不顧、於國家的前途不顧,這樣的所作所爲、這樣的思想境界於“領導幹部”的身份與職責是何等不相稱、又是何等羞愧與渺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