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我怎樣教語文》有感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3W

近期,我拜讀了於老的《我怎樣教語文》一書。於永正老師是我國國小教育界泰斗級的人物。他敢爲人先,以語文教學改革爲突破口,他的“五重教學法”,抓住了語文教法的關鍵,將傳統與現代巧妙融合,爲國小素質教育工作樹立了一面旗幟,也讓我看到了一個更廣闊的語文教學天地,下面我就“五重”教學法談談自己的感悟。

讀《我怎樣教語文》有感

“五重教學法”指的是:重感悟、重積累、重遷移、重情趣、重習慣。反覆品讀 “五重教學法”,文中的每一句話都是於老師心靈的獨白,那一句句樸實的話語,看似平淡,實則蘊含着於老師多年的教學經驗。書中所講述的一些現象與問題,與我們的實際教學生活是那樣的貼近,所以讀起來感受頗多。

一、 重情趣

“重情趣”是於永正老師“五重教學法”中的第一部分,也是於老師語文教學的最大特色,更是能引發我產生共鳴的地方。每每讀起這一章,我的心靈總會生出不同的感慨。這裏的“情”一方面是指對學生有情,另一方面是對語文教學有情,上課有情。

於老師提出要關愛每一個學生,尤其是關愛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因爲他們最需要老師的同情、理解。他從不用一把尺子衡量全班學生,因爲用一把尺子量全班學生,量出來的只能是失望灰心,甚至憤怒。所以,於永正老師尊重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差異,從不企圖把全班學生培養成“一個人”。

一個班幾十名學生,我們避免不了會有偏愛個別優生,厭惡個別差生的念頭。俗話說,“愛自己的孩子是理所當然,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高尚”。於老師不是聖人,但他關愛每一位學生,爲每一個孩子都準備了不同的尺子,將自己深厚的愛溫暖每一位學生。想一想,在平常的教學中,對於某些差生的表現,我們爲什麼生氣、憤怒,甚至出現了不理智的行爲,就是因爲忽略了學生個性之間的差異,是用一把尺子量全班的結果。

所謂“差生”,只不過在學習上比別人遜色一些,在其他領域裏,“差生”不一定就差,許多“差生”在成人後變得很有出息,而且對老師也很有感情。我們班就有一個姓樑的孩子,學習成績一塌糊塗,但這個男孩特別地樂於助人,看見老師抱着一摞本子走出辦公室,他會主動上前迎接;看見班上女同學擡不動課桌,他會主動去幫忙。每每看到這些,我心裏都會感動不已。因此,我們做老師的也要像於老師那樣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和人才觀,才能徹底改變對“差生”的看法,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關愛每一位學生,讓每位學生跟着我們學習都能感到快樂,都能得到應有的進步和發展。

作爲語文教師,不愛語文教學就教不好語文,更要緊的是上課要有情,只有關注了教材和學生才能體現一個“情”字,課堂教學,是老師、學生和教材三者之間的對話。課前,先生總是找準文章的感情基調,一遍又一遍地練讀,不把課文讀得聲情並茂決不罷休。我們外出聽課或看錄象,於老師每次範讀總是繪聲繪色,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學生和聽課的老師都會陶醉其間,流連忘我。於老師認爲,教學藝術首先是善待學生的藝術,是在師生之間的情中。因此,在他的課堂上,我們總可以清楚地看到先生把自己的責任定位於組織教學,是引導、是點播、是鼓舞、是激勵,因爲,他清楚地知道,在兒童的世界裏,偉大不是大海,而是溪流。

二、 重感悟

書中所講到的“重感悟”就是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自己讀書,自己體會,領悟其義,悟其情,悟其法。於老師在這一部分的講述中着重講解了他在教學中是怎樣體現一個“讀”字的。於老師備課先備讀,拿到一篇課文他總是反覆讀,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讀出語感,讀出遣詞造句謀篇佈局的妙處,一直讀到“其言皆出吾口”“其意皆出吾心”爲止。

三、重積累

沒有讀到“五重教學法”之前,我以爲學生積累的內容無非是課內與課外的語言積累,而於老師所說的“重積累”,不僅指的是語言的積累,還有生活的積累和感受的積累。語言的積累主要靠讀和背,生活和感受的積累則需要引導學生與自然與社會親密接觸,搞好實踐活動。

另外,於永正老師還注重生活和感受的積累,他認爲現在學生生活單調,感受不多,情感不豐富,在加上讀書少,這樣一定會影響他們的理解能力的提高,影響他們良好情感的形成。他常把學生帶到大自然中、博物館、軍營、工廠,常開展一些有益的活動,讓城裏的孩子們瞭解農村,讓農村的孩子們瞭解城市……

四、重遷移

於老師認爲,語文教學中的遷移主要指的是讀的遷移和寫的遷移。讀的遷移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用在語文課上學到的讀書方法和形成的感悟能力,去讀課外書,去讀報紙、雜誌。於老師特別重視課外閱讀,他想方設法地對學生進行號召、示範、檢查、鼓勵,引導學生看課外書,要求讀過的書要留有痕跡,鼓勵學生做讀書筆記。除此之外,於老師十分重視作文訓練,他先從模仿開始,根據學習的課文,進行片段仿寫,如寫一段對話,寫人物的外貌,寫一段場景,寫與課文結構相同的一段話,用幾句話把課文的意思概括一下,筆答課後的某個問題等等。這不正是一種由讀到寫的遷移嗎?所以, 我非常贊同於老師“重遷移”的說法。遷移,就是舉一反三,就是運用。

五、重習慣

讀到這一章節,不禁使我想起了這樣一句話:“行爲養成習慣,習慣形成品格,品格決定命運。”

於老師所談的習慣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習習慣,二是運用語言的習慣。在教學中,他特別重視良好習慣的培養,他認爲激發學生的興趣,養成良好的習慣,是教學最大的成功。學生的學習習慣主要指:愛讀書報的習慣,一邊讀一邊想的習慣,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做讀書筆記的習慣,遇到生字查字典的習慣。而運用語言的習慣則要靠反覆的練習和實踐才能逐漸養成。於老師還特別重視“身教”,他常把自己買的書帶到學校裏讀,故意把自己的讀書筆記落在講臺上讓學生看。這一點讓我印象深刻,我們要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習慣,纔可讓他們受用一生。

讀完書後,我對於老師的創新意識,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教學的態度,對語文教學的深刻認識以及深入淺出地剖析語文教學的種種現象等,欽佩不已。合書深思,爲什麼於老師會對語文教學能夠如此高瞻遠矚?歸根結底,我想還是緣於對語文教學的摯愛,對學生的摯愛,對教育事業的摯愛吧!因此我想,作爲一名教師,我們應像於老師一樣胸懷大愛,愛自己的教學,愛自己的學生,把自己的愛輻射到周圍每個人,這樣就一定能成爲一名出色的人民教師!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