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校園的作文500字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8W

回憶校園生活,辛酸苦辣,偶爾爲一份作業,被老師辱罵,忍氣吞聲的罰站着;可是,逆反期,也讓我們煩心;更加苦惱的是深夜的疲倦。如今走出校園,紛飛世界,感覺是多麼的令人愜意,下面是關於走出校園的作文,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走出校園的作文500字
走出校園的作文500字1

作爲一個21世紀的中學生,我們身上艱負着建設祖國的大任。因此我們必須在在學校裏完成繁重的學業。沒有機會走近社會。

其實,社會也是個大課堂。走近社會,我們能瞭解人間百態,走近社會,我們能看到辛勤的人民正在田裏忙碌的耕耘;走進社會,我們能看到工人正在工廠裏辛勤的工作,汗水順着他們黝黑的臉頰流了下來;走近社會,我們能明白美與醜,善與惡……

我們就像溫室裏嬌嫩的花,沒有經歷自然的洗禮。我們要進行社會實踐,從社會實踐中品嚐人生酸甜苦辣,從社會實踐中磨鍊自己。

上個月,學校組織我們去智力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讓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師請一位同學上 去和他合作,表演在公交車發生的一幕。那位老師手裏拿着一張報紙,要求趙盼幫他看報紙。就在趙盼看報紙的一剎那,我看見老師的報紙抖了一下,原來是老師趁趙盼看報紙時,把迷藥撲在了她臉上我們看到這,心裏一驚,害怕極了幸虧不是真的,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從這小小的一次演練中,就可以發現我們中學生防備能力差,缺少實踐。在這種我覺得我們應該多走近社會,多瞭解社會。

走出校園的作文500字2

再見了,老師!和同學們也揮着手,說着再見,今天的腿想灌了鉛,怎麼邁也邁不動。站在校門口,好像所有的事,都在我的腦海裏浮現,浮現……

記得第一天上學,我梳着媽媽給我梳的“沖天辨”,興沖沖地揹着書包拉着媽媽的餓手往學校走。在路上,碰見許多送孩子的家長,他們一看見我就說:“個子這麼小,能背動大書包嗎?”聽後我挺直了身體。我那時雖不足90釐米高,可書包是完全能背得動的。

從一年級到三年級,都有人送我上學,有一次,媽媽試着讓我自己走,可卻暗中“跟蹤”我。老師知道後,在週一的“衛生紀律大比評”中,在我的名字上貼了一顆大大的紅星。

上四年級時,我一個小女孩喜歡上了足球,天天跟爸爸看足球賽,有時還出去踢兩腳,嘿!老爸乾脆管我叫“兒子”,直到現在還是。

上五年級時,我轉學了,臨走的那天,我哭了。我的好朋友,以及全班的女同學都哭了。晚上,我坐車去新家時,她們把我送到車站。從那時起,我懂得什麼叫不捨之情。

上六年級,媽媽把我送到“淨士”來學習,學了一陣,作文有了不少得進步。媽媽說,要一直在那兒學,上中學時作文就不用愁了,還能學會怎樣做人。

再見了,老師,我向你們鞠個躬。再見了,同學,20xx年咱們北京相聚。再見了,美麗得108,願你永遠輝煌!

走出校園的作文500字3

走出校園,紛飛世界,多麼令人愜意的一天……

回憶校園生活,辛酸苦辣,偶爾爲一份作業,被老師辱罵,忍氣吞聲的罰站着;可是,逆反期,也讓我們煩心;更加苦惱的是深夜的疲倦。

有一次,爲了老師的一句話,深深地思過,反覆琢磨,可愣是想不出來,一看,作業沒寫,深夜裏,埋怨着自己,可是這能怎麼辦?我甚至在寫作業時也會內疚,這天準會很晚睡,這種情緒一直會延續很久很久……

雖說學習苦,但是,在社會中立足,更是雪上加霜,因爲在社會中,形形色色的人都會出現被你認識,如果,不在學校這個‘‘小社會’’中獨立起來,那麼,時間將順着刷洗淘汰掉你,甚至連你自己也淘汰掉自己。現實是否這樣殘酷,也唯有你不能放棄你自己,你自己才能夠挽回這一切,學習是人生的一個避風港和磨合區,唯有在學校,你才能找回你自己。同學們也是人生的一次安排,讓你與他們相處,使得你成熟成長起來……

可是有這樣一句話,如果連學習—人生的一小部分,你也承受不住的話,更別說人生的一大步了。真切地,人生,真的是有所謂有,無所謂無的,只是爲人生掙面子的人多了,也就稱爲了人生。當然藉機墮落也是令人切齒的,理想在哪!人生就在哪!只是有的人把握機會,離開校園,勇往直前,走向成功;而有的人,卻墜入了迷谷,無法自拔,自甘墮落……

走出校園,意味着一個新的起點,如果,還沒成長起來,無異於校園生活是白搭,父母也會失望,直至到永遠的永遠,永遠的永遠……

走出校園的作文500字4

隨着時代的變革,國家日益變得富強起來了,人們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了,社會也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

然而,就是在這幸福美滿的背後,卻暗藏禍根。由於長輩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自己的子女寄予太高的厚望,整天想着如何讓子女的學習時間再多一些,讓他們在學校呆得更長一點,整天“關”着他們,不讓他們放眼看社會。久而久之,他們的子女就會漸漸的脫離社會的軌道了,成爲名副其實的“書呆子”,就如孔乙己一樣了。

曾經,我在一則報導中看到了一個駭人的實例:中國人在無數次競賽中多次獲得冠軍,然而,到了現實卻是天壤之別。在歷屆的偌貝爾獎中,卻沒有一箇中國人的影子,而美國卻經常摘得此殊榮。也許,這就是差距吧。

中國人缺少的不是教授,博士,而是實用人才,如袁隆平,陳景潤,像他們這類人,在中國已經是少之又少了,我真不知道,再過一百年後,中國的歷史是前進還是後退?

實踐纔是硬道理。我們不能整天呆在教室裏不應讓環境束縛我們的思想,我們要到社會上去學習成長。畢竟,我們要面對的還是社會,不是校園。

讓我們拋開“高分低能”,融入社會,爲創造新型社會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