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實施方案(精選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9.64K

改革實施方案 篇1

課改原則

改革實施方案(精選17篇)

課堂教學改革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主渠道,是保證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環節。教育教學改革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把課堂還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教師沒有權利一言堂,要真正理解學習的科學過程,用討論代替講述,用互動改變被動,用爭論取代提問,讓管生在快樂中主動學習。

要充分相信學生,學生基礎有差異,智商有高低,能力有旨弱。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發掘學生潛能,因人施教,啓迪學生的智慧。由抱怨學生到喜愛學生,由精英培育到教育無類,由填鴨教學到超市提供,讓每個學生按自己的需求主動學習。

認真研究學習過程。明確學習的三個環節,預習、展示與反饋。做到預習到位,展示充分,反饋及時。教師設計在先,導演在後,組織在先,調控在後,學生預習有效,集體展示,個性反饋,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學習。

課改的組織領導

學校的課改領導小組

組長:副組長:組員:

2、學校課改執行小組

組長:

副組長:

課堂教學模式

時間模式

25+20,既教師講授時間不得超過25分鐘,學生活動自主活動時間至少20分鐘。

組織形式

教師導演、學生展示、小組合作、層次教學

課堂模式

劃分學習小組

每個班級平均編排4--6個小組(學習能力、性別、人數)

每個小組設小組長一名,由具有組織學習能力和威信的學生擔任。

充分利用教室空間

教室前後黑板或白板,保證每個小組有一塊展示板。

互動合作,充滿激情,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思考,教師隨時指導,充分互動交流。

教學過程

預習、展示、反饋

預習環節

預習的主要任務:確立學習目標、明確重點難點、初步達成學習目標

(2)預習的主要形式:小組內學生自學、互學、討論;教師指導點撥

2、展示環節

(1)展示的主要任務:展示交流預習初步成果、鞏固深化學習目標、共享學習成果

(2)展示的主要形式:教師引導、點撥、學生板演、講解

3、反饋環節

(1)反饋的主要任務:對教學內容進行反思和總結、對預設的學習目標進行迴歸性檢測、對學困生進行查缺補漏、對優秀生進行知識拓展

(2)反饋的主要形式:

課堂練習、試卷測試、輔導答疑、互學互教

(3)反饋的主要方法:

鞏固練習:可採取提問、測試等方法組織實施

查漏補缺:對學困生進行互學互教,生生互動,分層訓練

知識拓展:對學優生進行知識拓展、深化

改革實施方案 篇2

一、指導思想:

以素質教育理論、魏書生教育教學思想、新課改理論爲指導,引導教師進一步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教學行爲和教學手段,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增強教科研意識,激發教師的教科研興趣和熱情,適應新形勢和新課改的需要,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以實施科學管理爲保證,以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爲支撐,突出重點,深化研究,解決影響課堂教學效益提高的主要問題,確保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

二、改革目標:

1、總 目 標:以人爲本,和諧發展,創優成績

2、教師目標:學會反思,並在不斷地實踐和反思中改進和創新課堂。

3、學生目標:做課堂的主人,作自我發展與提高的主人。

4、課程目標:探索、改進、改造學習方式。

5、成效目標:切實提高三效——課堂效果、教學效果、學習效果。力爭在三年內,在課堂教學、學生管理、校園文化特色建設等方面形成顯著的優勢,使我校成爲平泉縣教育教學改革的窗口學校,在承德市內有一定知名度的學校。

三、組織機構:

學校教學改革領導小組:

組 長: 楊宗昌

副組長: 李盛清 秦鳳軍 尚雲峯

成 員:

孫 軍 隗學新 宋國志 景立山

韓玉芹 王義金 劉新華 劉 英

石曉東

四、教改實驗年級:七年級、八年級和九年級

五、工作重點:

1、以魏書生科學民主教育教學思想爲指導,借鑑學習研究洋思中學課堂教學與管理的經驗,深入研究影響課堂教學效益的因素,改進課堂教學設計,保證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落到實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2、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一方面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教師要着眼於教育爲學生的終生髮展服務,發展學生的特長;教學要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充分信任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一節課講授時間不許超過15 分鐘。另一方面要轉變學生的觀念,教師從多個方面引導學生認識到課堂主任的地位,自主學習,自我發展,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培養他們的團體意識,讓他們互幫互助,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3、進行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的改革,使教學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關注學生的“亞學習狀態”,以及邊緣生和後進學生,讓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彰顯“活力課堂”,使學生願學、會學和樂學,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六、課堂模式的基本要求:

1、課堂模式的基本要求:實施課堂教學新模式要求八個字“先學後教,當堂達標”,教師講解釋疑時間15分鐘左右。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糾偏、點評、總結、釋難。

2、課堂教學的六個環節:

(1)引課示標:導入要體現“新、趣、活、潔”,學習目標要真實科學明瞭。

(2)自學指導(自學提綱):在教師的指導下依提綱進行自主學習。

(3)合作探究:對學生自學情況進行反饋,師生間釋疑解難,教師重點難點點撥。

(4)自我展示:師生、生生互動,小組合作互相交流,教師把握好切入點,講在當講處,講在點子上,導在引發時。

(5)訓練拓展:夯實基礎,強化能力,拓展探究必做題,試做題,探究思考題。

(6)自主測評:教師將已準備好的檢測題(檢測題可以是篇子、練習冊。題目要求精選,一定要體現學習目標,並且要典型,符合會考題型)發給學生,學生快速解答,然後學生間快速批閱。教師評價。

3、積極推進“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當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啓發引導學生思考、通過小組合作進行探究,並適時對學生進行點撥、解惑。促進學生健康協調全面發展。

七、課堂操作的基本要求:

1、落實“三主”——教爲主導、學爲主體、練爲主線

2、倡導“三自”——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交流

3、鼓勵“三動”——動腦、動口、動手

4、實現“三會”——學會、會學、會用

5、發展“三維”——認知、情感、技能

八、課堂評價的基本要求:

由評教師爲主變爲評學生爲主,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糾偏、點評、總結、釋難。

1、由評教師的講解精彩度爲主變爲評學生的參與度爲主

2、由評教學環節的完備性爲主變爲評教學結構的合理性爲主

3、由評課堂的活躍度爲主變爲評每個學生真正進入學習狀態爲主

4、由評師生的交流互動(主要是問答)爲主變爲評學生的交流展示爲主

5、由評教師的板書設計爲主變爲評學生的作業、筆記等練習爲主

6、由評教師的基本功爲主變爲評學生的基本素能爲主

九、教改實驗實施步驟:

(一)、組織發動階段

1. 成立課改領導小組,結合我校的教學實際,制定課改實施方案。

2、進行課改動員,下發課改學習材料,各學科組進行研討。

(二)、研究實施階段

1、以課堂教學模式的研討爲中心,各教研組全面展開研討。

2、全面落實“一備、二研、三講、一反思”的集體備課制度,加強同科共備的分組方式,通過集體備課對課改進行深層次研究。

3、開展課改實驗課觀摩研討活動。從第二週起,各學科教研組長負責,組內集體備課,推選一人上研究課。全組教師聽課,領導小組成員評課,上課教師說課。每月各組都要計劃安排2節教師在多媒體教室上的研究課。所有參與課改研究的教師都要自覺上好展示課。

4、舉辦理科教學評優,帶動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新教學模式活動的全面開展,帶動全體教師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

5、給學生下發徵求意見卡,瞭解學生的願望及對教學工作的意見,及時改進教學中的不足之處。

6、各實驗教師每兩週寫一篇實驗總結,提倡寫實驗日記。教研組長每月寫一篇學科實驗階段報告。

(三)、總結提煉階段

1、進行階段性總結,完成對實驗結果的科學分析、統計寫出實驗報告。

2、進行課題研究相關展示活動。

學期末,開設教師論壇,讓廣大教師暢所欲言,促進教師爲追求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學習、提升業務水平。通過教師間的交流,探討解決課改中存在的問題,推動我校課堂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

對課堂教學評價改革的幾點意見

第一、不同的教育價值觀就會有不同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從而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隨着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的發展,在基礎教育的價值取向上,重心發生了轉移,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日漸上升爲最重要的教育目標。課改要求必須建立新的課堂教學評價體系,發揮評價對課堂教學改革的導向與激勵功能。

第二、新的課堂教學評價的核心應該是促進師交往互動、共同發展,而不是爲了區分教師教育教學水平之高下,更不能是爲了管理意義上的需要。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是診斷性的、形成性的;要能在評價的過程中爲教師的課堂教學獻言獻策,幫助教師改進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能力;要給予教師應有的安全感與自尊。這幾點,對於構建新型的、發展性課堂教學評價有着極爲重要的現實意義。

第三、究竟應該從哪幾方面,以怎樣的方式去評價課堂教學呢?

課堂上學生學什麼、怎麼學,與之密切關聯的教師教什麼、怎麼教,是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內容。這就決定了評價的着眼點。換言之,即學生學習的狀態、接受知識的形態與教師教學的行爲。其中,學生的學習狀態應當成爲課堂教學評價的聚焦點,由此爲出發點,去審視其他兩個方面的利弊與得失。

評價內容及標準:

1.學生的學習狀態

(1)參與狀態。觀察學生是否全員參與學習全過程;看是否有些學生能對同學的學習有所幫助、啓發。

(2)交往狀態。一看課堂上是否有多邊、豐富多樣的信息聯繫與信息反饋;二看課堂上的人際交往是否有良好的合作氛圍。

(3)思維狀態。一看學生是否敢於提出問題、發表見解;二看所提問題與發表的見解是否有挑戰性與獨創性。

(4)情緒狀態。一看學生是否有適度的緊張感和愉悅感;二看學生能否自我控制與調節學習情感。

(5)生成狀態。

一看學生是否都各盡所能,並學有所得,感到踏實和滿足;二看學生是否對後繼的學習更有信心,感到輕鬆。

2.知識的形態

(1)基本性。

一看是否揭示了以某一內容爲基礎知識結構本身的邏輯規律性,二看是否爲學生主動探索新知提供了必要的生長點。

(2)基礎性。這主要是從學生的認識與經驗的背景去看學生所接受的知識是否能與學生已有的觀念、經驗乃至整個精神世界相互作用,從而使學習變得更有意義。

(3)過程性。主要是看是否有學生充分的觀察、操作與獨立思考的活動或機會,進而通過學生羣體的講座與交流獲得理解與體驗。

(4)策略性。看學生是否獲得關於怎樣學習、怎樣記憶、怎樣思維的一般方法的經歷與感悟,從而增強自我意識與自我監控的能力。

(5)實踐性。看所接受的知識是否具有應用價值,從而能夠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3.教學行爲

(1)組織能力。它包括教材的組織能力、語言的組織能力、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核心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能力,即一般意義上的駕馭課堂活動的能力。

(2)注意中心。看教師在課堂的注意中心能否從自己的思想或教案轉移到全班學生的思維上去。

(3)教學機制。看教師是否具備敏捷快速地捕捉教學過程中各種信息的能力,是否能靈活果斷地採取有效措施,推動教學發展的進程。

(4)教學態度。看教師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是否能夠充分地尊重與信任學生,是否有對學生一生髮展負責的態度,是否能夠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表現出應有的熱情與寬容,是否能保護和鼓勵學生的好奇心,是否對學生表現出來的獨特性與創造性能給予應有的讚賞,而不論學生的這種表現出現在教師的什麼心境下。

改革實施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語感,發展思維,使學生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接受信息)、寫作能力(書面表達)、口語交際等能力(出口成章)。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養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

二.改革切入點

1、課前查閱蒐集資料。

2、閱讀教學:課堂教學和課外閱讀。

3、開展語文綜合性、研究性學習。

4、考試評價。

三.實施要求、方法、途徑

(一)小語教材中有許多值得探究的信息點,引導學生課前預習時要善於發現,通過多種途徑查閱蒐集相關資料,進行理解、處理、整合,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養成蒐集資料,練習查閱的習慣。蒐集的方法可以多樣,如上網、去圖書室、看電視、調查訪問等。

(二)閱讀教學

1.課堂閱讀教學

突出以讀爲主的訓練

在閱讀教學中,朗讀是基本訓練之一,是學習語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因爲文章的精義妙理,作者的神思妙筆,只有通過反覆朗讀才能體味得到,而非分析講解所能代替。成功的朗讀訓練,可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課文,激起情感共鳴,從而自然地達到“情動於中動形於外”的境地。因此,課堂上要給學生儘可能多的時間,讓他們潛心讀書。通過以讀代講,以讀促思,讓學生在讀的過程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課文的語言特點。

強化朗讀感悟以讀促解,以情促悟

以讀爲主,注重感悟,是《語文課程標準》所倡導的閱讀教學新理念。

(1).以朗讀代替聽答,促進理解。

傳統語文教學最大的弊端是教師機械訓練,學生被動學習。這種“機械”

與“被動”在閱讀教學中表現爲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學生缺少閱讀實踐,缺少朗讀感悟。我們要致力於克服弊端,走出誤區。要堅持以教師的導讀代替講與問,以學生的朗讀代替聽和答。通過多讀來強化感悟與體驗,達到以讀促解的目的。

(2).主線推進,橫向聯動,加強整合。

就一篇課文或一節課的閱讀教學操作而言,一般都存在一個“主線推進”

的問題。傳統語文教學是將“理解課文內容”作爲主線推進的,這是一種典型的“理解式閱讀”,且是單線獨進,不及其餘的直線式教學,其結果只能是少慢差費。我們要根據語文課標的新要求構建一種以“朗讀課文”作爲主線推進的閱讀教學新模式,保證學生充分的閱讀實踐,強化朗讀感悟,也十分有利於學生的閱讀積累。

以朗讀課文作爲主線推進,但不是單線獨進,不是讓學生死讀傻讀,而是着眼於三維目標和語文教學的諸多任務,實行“橫向聯動”,在朗讀課文的進程中左顧右盼,整體觀照,將識字、詞句體悟、內容理解、寫作技法、認識能力、創新思維、情感態度等等都一一滲透落實。橫向聯動的關鍵是“整合”,即將一切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要求、教學活動、教學手段都融於“讀”

中,以讀促思,以讀促解,以讀促記,以讀促說,以讀促寫。具體的操作方法就是讓學生讀中識、讀中悟、讀中說、讀中問、讀中議、讀中寫、讀中練、讀中用。

(3).調動情感參與,深化情感體驗。

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是強化朗讀感悟的催化劑。只有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他們的學習纔會有動力,有潛力,有活力,他們對課文的主體感受和感悟理解纔會更真切,更深透,閱讀教學才能達到高層次和理想化的境界。

2,課外閱讀

明確課外閱讀的要求

課外閱讀,重在“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類優秀文化的營養”、“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標準》),爲了實現上述目標,《標準》分階段作了具體的要求:第一學段,規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按每學年40個標準周計算(兩學年80個周,以下相同),平均每天的閱讀量應在100字左右。第二學段,規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40萬字,平均每天的閱讀量應在700字左右。第三學段,《標準》就閱讀總量作了大幅度的提升,規定不少於100萬字,平均每天的閱讀量在1800字左右。當然,上述日平均閱讀量在閱讀的過程中,受識字數量,閱讀能力、興趣,文本及其他相關因素的影響,可能呈“波浪狀推進,這些都是正常的。《標準》除了在閱讀數量上給出了具體要求外,還就閱讀興趣、習慣等綜合閱讀能力的形成分年段作了一些要求:低年段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學會使用普通話,一年級時能由圖讀文,二年級時學會默讀並在閱讀中嘗試積累。中年段除了“普通話”、“默讀”等基本要求外,還要注重對優美語言的積累和領悟。高年段則在中年段的基礎上,要求“每分鐘不少於300字”,注重了閱讀速度的培養,並強調了閱讀的選擇性,提倡廣泛地應用現代資源“擴展自己的閱讀面”。

選擇合適的課外閱讀內容

不少於145萬字的“課外閱讀總量”,單從數量的安排上看呈遞增狀,所以我們在內容的確定上也應有個層級性。低年級的學生,識字不多,適宜從簡單的趣味性的配圖注音讀物開始,從單幅圖一句話到多幅圖一段文,逐步發展到二年級時的每天一則小故事。閱讀的內容以童話、兒歌、民謠及淺顯的配圖寓言爲主,強調故事性、趣味性、形象性。篇幅力求短小精悍、朗朗上口。畫面的設計要求鮮豔、漂亮、直觀。中高年級的學生隨着閱讀能力的提高和閱讀習慣的養成,應逐漸由“以文爲主、以圖爲輔”的注音讀物過渡到純漢字讀物。內容應以童話、寓言、淺顯的古詩文及反映兒童生活的現實作品爲主,同時,我們還要更新閱讀觀念,適當指導學生瀏覽(含視聽)有關的新聞媒體,把閱讀與社會現實結合起來。提倡學生訂閱或購買適合自己閱讀的書報,並養成定時閱讀的習慣。對於嘗試閱讀長篇小說的學生,我們可根據實際情況予以指導,對於學生閱讀不適合的課外書籍時,應給予引導,切忌方式簡單而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確保學生健康地進行課外儲存。,至於學生課外閱讀書籍的來源,既可依託學校的圖書室,也可向當地的圖書館去借,當然更要發揮學生家庭藏書的功能。

注重閱讀方法的指導

課外閱讀是學生開闊眼界、儲備知識、訓練能力的橋樑。如何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第一,課內與課外結合。學習與生活應該是一個有機的整體,閱讀亦如此。首先校內要開設好閱讀指導課,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科學的指導,使學生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讀書方法,培養良好的課外閱讀的品質。其實,有些課外閱讀內容本身就是課內閱讀的延伸,比如,學習了《賣火柴的小女孩》,佈置學生讀《安徒生童話》;學習了《獄中聯歡》,引導學生讀《紅巖》;學習了《景陽岡》,安排學生嘗試閱讀《水滸傳》……。第二,自讀與交流相結合,課外閱讀雖多爲自讀,但適當的交流是不可缺少的,通過一週一次的課外交流活動,一是對課外閱讀具有促進作用,堅持:“課外閱讀”的學生有話可言,而未讀或少讀的則有口難開;二是激發興趣,學生讀到一篇好文章、一本好書,會產生強烈的交流慾望,通過交流,既使本體所儲存的信息得到了增益性循環,又促使客體對相關文章或書籍產生強烈的閱讀慾望;三是通過交流,能澄清一些較模糊的認識,引導學生健康的讀書和讀健康的書;四是通過交流,一些好的讀書習慣、讀書方法能得到張揚。同時,我們還可以利用課外閱讀交流的機會,從量到質,對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進行評價,及時地把握課外閱讀的狀況,以便指導和調控。第三,課外閱讀要講究因材指導。,完成規定的課外閱讀量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學生讀有所獲。總之,課外閱讀,既要保證一定的閱讀總量,又要通過對閱讀目的、閱讀方法、閱讀資源的深刻領會與探索,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三)開展語文綜合性、研究性學習

語文綜合性、研究性學習重在學科內外的聯繫、重在學習過程,注重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能較好地整合知識和能力,尤其有利於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感受能力、綜合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蒐集信息能力、組織策劃能力、互助合作和團隊精神等等。所以我們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繫、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使他們在廣闊的空間裏學語文、用語文,拓寬視野,豐富知識,提高能力。因此,我們每一位語文教師必須採取合適的形式開展綜合性研究性學習,每學期必須完成三至五項學習活動。

(四)考試評價

終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通過開展活動如:讀書比賽、演講比賽、抽測積累量、即興作文等考察學生的各項素質。

改革實施方案 篇4

教師、教學、教研是我校的立校之本。每週的教研活動,使我校老師的教學、教研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步調一致、整齊劃一的課堂教學仍存在難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的問題,制約了優秀生提高、學困生進步,對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有一定的阻礙。在縣教育局、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們開始探討如何加大課堂改革的力度,經過認真學習和周密準備,決定進行翻轉課堂實驗。爲使實驗有效開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實驗目標

1、以學生“學會、會學、樂學”爲目標,解決學生消極厭學,效率低下的學困問題,讓學生能力強起來,成績好起來,課堂效率真正的高起來。

2、使學生、教師的成長與學校發展同步實現,與時俱進。

3、以改革課堂教學結構、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爲重點,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從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具體實施辦法:

1、翻轉課堂實驗充分考慮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實際,實施在中、高年級進行,每個年級段抽出一個班作爲實驗班,以三、四、五年級爲主,六年級可參與。每個年級段另抽出兩名骨幹教師輔助實驗班教師做好準備工作,鼓勵其他老師嘗試參與。

2、實驗班老師要建立班級QQ羣或微信平臺,並教會學生收發電子郵件,做好基於網絡的信息交流及日常輔導工作,讓家長看到網絡學習的優勢,爲 全面開展“翻轉課堂”的做準備。

3、參與“翻轉”實踐的老師根據學生情況與教學進度時間安排,做好知識的整合和重組,並定期提供一份翻轉課堂的完整資料傳到學校Q羣文件中,以便大家共享。

4、統計班級有電腦的學生,沒有電腦的學生到微機教室完成作業,各實驗班老師提前協商,調配好微機室的使用時間。

5、可借鑑昌樂一中的翻轉經驗,在製作學前的《自主質疑階段學案》時,包括“目標導學”、“教材自學”、“微課助學”、“合作互學”和“在線測學”等方面的內容;《訓練展示階段學案》時包括“疑難突破”、“訓練展示”、“合作提升”、“評價點撥”和“總結反思”等內容。

6、遵循求真務實原則。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充分認識到真正的學習是學習者自主認知和建構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不搞形式,不搞假翻轉、假合作、假互動。

7、嘗試實施翻轉課堂有一定難度,將定期召開翻轉課堂經驗交流會,集思廣益,發現問題及時反饋,共同解決。邊實驗邊完善,整合資源,發展創新,找到適合我校實際情況的“翻轉教學”模式,以及付諸實踐的“翻轉教學”方案。

改革實施方案 篇5

根據《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東省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意見〉的通知》(粵發〔20xx〕6號)精神,結合東莞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改革的指導思想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對事業單位進行分類改革,加強政府對社會參與公益事業的引導,強化政府對事業單位的監督管理。通過改革,逐步建立公益目標明確、監管制度健全的現代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機制,促進社會經濟和公益事業的健康發展。

二、改革的原則

實施事業單位改革,應以社會功能爲依據,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的原則,合理劃分事業單位的類別,堅持統籌協調。具體的實施原則有:

(一)明確職能定位。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的要求,對現有事業單位職能進行清理,依據事業單位的功能和特點進行分類定性,不受現有的機構名稱、經費來源和人員管理制度等因素影響。

(二)發展公益事業。加強政府舉辦公益事業的主導地位和責任,加大政府投入,改進投入機制。優先發展、重點保證滿足廣大人民羣衆基本需求的公益服務,着力縮小城鄉之間、區域之間公益服務水平的差距。拓展公益服務領域,鼓勵、支持和引導社會力量參與公益服務,合理調整事業單位佈局結構,優化公益事業資源配置。

(三)創新管理監督。按照事業單位內在發展規律,創新內部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完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制度,加強對事業單位發展資質和依法運行的監管。建立不同類型事業單位的責任制度和績效評估制度,規範其行爲規則和服務標準。

(四)穩妥推進原則。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是社會功能重構過程,涉及面廣,政策性強,社會關注度高,必須與政府機構改革、行業體制改革等相互銜接,統籌進行,必須堅持先易後難、穩妥推進,妥善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

三、改革的主要內容

(一)合理確定類別,實施分類改革

按照現有事業單位的功能特徵、經費來源及發展方向,將其劃分爲行政類、公益類和經營服務類三個類別。

1.行政類事業單位。指依據法律法規授權,按規定程序批准設立,行使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該類單位的改革方向是職能歸位、調整機構,逐步將行政職能劃歸行政機構,或整體轉爲行政機構。改革後,除法律法規授權外,不再批准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

2.公益類事業單位。具體劃分爲三個類別:

公益一類事業單位。指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公共文化、經濟社會秩序和公民基本權利,政府必須予以保障,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以及只爲政府履行職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這類單位的宗旨和業務範圍由政府確定並嚴格監管,不得從事經營活動。

公益二類事業單位。指面向全社會提供涉及人民羣衆普遍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公益服務,政府予以支持,可部分實現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以及主要爲政府履行職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這類單位按照國家確定的公益目標和相關標準開展活動,在確保實現公益目標的前提下,可依法開展相關的經營活動,依法取得的經營性收入主要用於公益事業發展。

公益三類事業單位。指從事的業務活動具有一定公益屬性,但社會化程度較高,與市場接軌能力較強,可基本實現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這類單位自主開展公益服務和相關經營活動,受政府委託承擔有關公益任務的,政府採取購買服務的方式予以相應支持。具備轉企條件的逐步轉爲企業。

改革後,公益類事業單位保留事業性質不變。其中,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的機構編制要嚴格控制;公益二類事業單位,要根據其工作任務科學設置機構,合理覈定人員編制;公益三類事業單位主要由社會力量舉辦,其機構編制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覈定。事業單位的設立按法定程序審批並進行法人登記。

3.經營服務類事業單位。指從事生產經營服務活動,已經實現或經過調整後可以實現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其改革方向是轉爲企業。今後不再批准設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對完全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直接轉爲企業;對部分既開展經營活動又從事公益服務的,視具體情況進行相應調整。對無市場前景、轉企成本過高或轉企後難以生存的,予以撤銷。該類事業單位的轉企改制和撤銷工作,由其主(代)管部門負責組織實施,有關部門予以指導。轉爲國有企業的,其國有資產納入國有資產監管體系進行管理。鼓勵非國有單位、個人參與經營服務類事業單位轉企改制。

4.暫不分類的事業單位。

(1)目前使用事業編制的社團組織、人民團體、行業協會、學術聯誼、諮詢經紀、鑑定評估、公證、認證等機構,不進行分類。今後,此類機構逐步轉爲民間社團或社會中介組織,依法獨立開展活動,並覈銷事業編制,已進行事業單位法人登記的須及時註銷事業單位法人登記。

(2)高等教育、中等職業教育、技工學校等事業單位機構編制主要按標準進行管理,考慮中央和省正在制定或修訂相關機構編制標準,結合我市實際,高等教育、中等職業教育、技工學校暫不分類,其機構性質、人員編制等維持現狀。

(二)完善管理模式,創新運行機制

一是推進機構調整。清理整頓現有事業單位,對工作任務相同、相近或在一個區域內重複設置的,要打破條塊、部門界限進行重組;對設置過於零散、規模過小、服務對象單一但仍有社會需求的,要予以合併;對產出效益差的,要予以撤銷;對公益服務任務萎縮,工作量嚴重不飽和或工作任務已完成的,要予以整合或撤銷;鼓勵和支持事業單位進行資源重組,增強競爭力,提高整體服務效益和服務水平;整合技術設備、技術手段相同或相近的檢測、檢驗機構,以及同在一地、任務不飽滿的同類檢測、檢驗機構。根據社會事業發展需要,適時調整事業單位機構類別及其編制,不斷優化公益類事業單位的佈局結構。

二是轉變管理模式。按照轉變政府職能的要求和政事分開的原則,理順政府與事業單位的關係,創新政府對事業單位的管理方式,落實事業單位在用人、財務、業務運營等方面的自主權,探索現代事業單位運行模式。行政主管部門要下放事業單位具體事務管理權限,對事業單位的管理,主要是制定行爲規則、確定績效目標和服務標準、管理事業單位決策層、監管國有資產和服務質量。事業單位依法自主運作,獨立承擔民事責任。

三是建立法人制度。在條件具備的公益類事業單位,探索建立理事會、董事會等形式的法人治理架構。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外,理事會、董事會作爲事業單位的決策機構,由舉辦者、出資者、管理者、服務對象和有關社會人士等組成,負責本單位業務發展規劃、財務預決算方案、重要負責人任免或任免提名等重大事項。事業單位行政負責人及其領導的管理層作爲事業單位的執行機構,執行理事會、董事會的決議,向理事會、董事會負責,獨立自主開展工作。不宜組建理事會、董事會的公益類事業單位,要探索其他有效的法人治理方式。

四是拓寬投入渠道。在堅持公益事業發展由政府主導的原則下,探索公共服務組織的多樣化。在供給與生產可分離的領域積極推行公開招標、委託運營和政府採購等公共服務提供形式,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和質量。除必須由國家舉辦的公益事業外,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或個人直接舉辦公益類事業,或通過捐助等形式參與公益服務,逐步打破所有制、部門、行業界限,形成社會公共事業舉辦主體多元化的格局。

五是加強服務監管。探索建立符合不同類型事業單位自身特點的績效評價制度,結合事業單位法人年檢工作,對事業單位的運行情況進行評估,探索運用評估結果調整機構編制,逐步建立事業單位的退出機制。加大政府和社會對事業單位的監督力度,健全事業單位的激勵和約束機制,保證公益服務供給的優質高效和公平公正。

(三)規範機構設置,強化監督管理

重新規範事業單位的機構名稱、機構規格、職責任務、機構類別、內設機構、人員編制及人員結構、機構規格、領導職數和經費形式等。

1.機構名稱。事業單位機構名稱(含掛牌機構)應規範表述爲全稱,一般稱院、校、館、所、室、臺、站、社、中心等,有地域劃分的應加冠地域名。除行政類事業單位外,不再稱處、辦、局,名稱不含“管理”字樣;報刊、雜誌等編輯、出版機構在名稱上不使用書名號。其內設機構一般稱“部、室、所”,不稱“處、科”。儘量減少機構加掛牌子,除法律法規另有規定,或對外聯繫和開展工作確有必要加掛牌子外,原則上不加掛牌子。分類改革後,事業單位的登記名稱以分類改革方案中確定的名稱爲準,此前已登記的名稱與此不一致的,可通過變更登記的形式予以理順。

2.機構調整。對撤併或整合重組或設立新的機構,儘量將其中一個更名,其餘撤銷,以減少撤銷登記的成本。

3.職責任務。事業單位主要任務的表述既要具體、準確;又要簡明、扼要,力求職責明確、任務清晰。

4.機構規格。本次改革原則上不調整事業單位機構規格;公益三類事業單位不定機構規格。

5.經費形式。分類後,事業單位經費形式統一表述爲:行政類事業單位,經費比照行政機關有關標準撥付;公益一類事業單位,經費按財政補助一類撥付;公益二類事業單位,經費按財政補助二類撥付;公益三類和經營服務類事業單位,經費自理。

6.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本次改革,除醫療衛生、教育等有機構編制標準的、提供特殊保障公共服務及中央有明確要求的以外,其人員編制和領導職數原則上維持不變。

分類改革期間,事業機構編制原則上只減不增,確因經濟社會和事業發展,需新增機構或編制的,採取機構有撤有設、編制有減有增的辦法,實行部門或區域、行業、系統內調劑,動態管理。有明確規定必須增設機構的,嚴格按“撤一建一、總量控制”的原則辦理。除醫療衛生、教育等有機構編制標準的、提供特殊保障公共服務及中央有明確要求的以外,其他原則上不增加編制。確需新增財政補助事業編制的,要根據“整合資源、優化結構”的原則在經費管理類型相同的機構之間內部調劑解決;任務取消、下放和轉移的,編制相應覈減;已經實施改革的(如轉企)科研、文化、水管工程等事業單位,不能走“回頭路”。

四、組織實施

(一)審定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方案。事業單位及其主管部門按照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精神,梳理本單位或本部門所屬事業單位承擔的職能任務,根據《廣東省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意見》的規定,研究提出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初步方案,20xx年3月1日前報市編辦。各申報單位在上報本單位或本部門所屬事業單位的分類改革方案同時需提供相關材料,主要包括:方案的說明、改革前後機構編制情況對比表、改革涉及的相關政策文件和上級規定。市機構編制部門彙總後,根據有關規定和原則提出審覈意見報市編委領導審批。

(二)審定事業單位機構編制方案。各單位所屬事業單位機構編制方案由主管部門擬訂。事業單位機構編制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機構名稱、機構規格、職責任務、機構類別、內設機構、人員編制、領導職數和經費形式等。市機構編制部門對上報的機構編制方案初審後,按程序報批,以編委名義印發方案。

五、工作要求

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工作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實施難度大,是一項事關發展和穩定大局的系統工程,必須強力推進,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部門、各單位要充分認識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複雜性、艱鉅性,統一部署,精心組織,審慎實施。要建立相應的領導機構和工作班底,負責開展改革工作。

(二)嚴肅改革紀律。各部門、各單位要樹立大局觀念,明確組織紀律,不得利用改革之機突擊提職、調動和評聘職稱;認真落實資產管理責任制,嚴禁隱瞞、侵佔公共資產。

(三)抓好工作進度。按照市委市政府等有關部署,有計劃、有步驟地推動改革工作的開展,確保我市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工作按時按質完成。

改革實施方案 篇6

爲了適應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進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全面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我校借鑑國內知名學校的先進經驗,結合校情,開展“有效教學—高效課堂”的教學改革,積極探索一條“教育觀念新、教學方法活、學生訓練實、課堂效率高”的教改新路。

一、指導思想

從 學生的發展出發,形成以“導學稿”爲載體的“先學後教,訓練提升”的課堂教學模式,以學定教,實現“教學合一”,從而調動學生的主動參與,培養學生自主學 習的意識和能力,使學生不僅掌握所學知識,而且掌握獲取知識的技能;激勵教師進一步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教學行爲和教學手段,增強教科研意 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我校教育教學水平的提高,形成我校課堂教學特色。

二、理論支持

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姆提出以 “爲掌握而教,爲掌握而學”爲主要思想的學校教學理論。其掌握學習理論的目的在於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使大多數學生能取得優秀的學習成績。其基本觀念就 是:一個人能學會的東西,幾乎人人都能學會。許多學生之所以沒有取得優秀的學業成績,並不是由於他們智力發展不好而是學生沒有付出所需的學習時間,教師沒 有給予學生恰當的教學幫助,學生學習的策略和方法不對頭,如果在這些方面加以注意,就會使每個學生獲得良好的學業成績。

基於上述教育理 念,教師必須摒棄陳舊的以教師爲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要爲學生掌握而教,引導學生爲掌握而學,要找到使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手段,即要有正確的教 學和學習策略。正如陶行知所說“與其把學生當做天津鴨兒添入一些零碎的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鎖匙,使他們可以自動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之寶藏”。

三、教改內容

(一)以“導學稿”爲載體。

導 學稿,顧名思義,強調的是“導”與“學”。“導”指的是引導、指導、輔導,突出的是“導”要落實在學生的“學”上;“學”則指的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 習、探究學習,強調的是學生的主體性。“導學稿”既是老師的教案,又是學生的學案,它把“教”與“學”有機結合在一起,做到“教學合一”,把學生的有效學 習作爲教學設計的具體要求,更具有科學性、實效性。“導學稿”的編寫形成過程可概括爲“提前備課、輪流主備、集體研討、優化學案、師生共用”。

(二)“先學後教,訓練提升”的教學模式。

“先 學後教,訓練提升”的課堂教學模式是以“導學稿”爲載體,以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情感態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爲目的,以“導學、 研討、訓練、提升”爲特點的學法指導教學策略體系。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較,其突出優點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學生的自學行爲,注重學法指導,強化能 力培養,並注重學生間的互助交流,把學生由觀衆席推向表演舞臺。

(三)教學策略。

注重學生學習的全過程,引導學生的自主發展,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師生的互動交流,實現教與學的相互結合、相互促進。基本包括:課前預習導學,課堂學習研討,課內訓練鞏固,課後拓展提升。

1、課前預習導學。

以 學生自學發現問題爲出發點,要求學生課前通讀下節課所學內容,查找、整理與本課有關的知識,自主解決教材和教學要求中的基礎性問題,對疑難問題做好標記, 留待在課堂上與同學合作解決或向老師質疑。預習導學的設計,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從具體的問題入手,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繫,要具有引導性、啓發性、可操作性, 體現導學的目的。預習導學要能體現學科特點,難度要適當,量要適中,要能使中等程度的學生基本完成。

2、課堂學習研討。

課 堂學習研討應以分析和解決學生學習中的問題爲立足點,通過檢查預習,瞭解學生課前準備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思路,把握每一課的重點,着重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 題。並藉助問題的變化和深入,提供學生進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引導學生合理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總結學習中的經驗,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不斷培養學 生的探究能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學風。

3、課內訓練鞏固。

從教材要求和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學生有效學習的要求進行鍼對性訓練,做到精選、精講、精練。訓練內容包括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訓練,訓練設計要分層次,呈現出各個問題的梯度,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尊重學生學習的差異,做到“同時異步”教學,保證每個學生的有效學習。

4、課後拓展提升。

立 足於課內、課外相結合,注重新舊知識的聯繫,通過知識的遷移訓練,重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後拓展提升包括:一些綜合性和實踐性的思考 題,供學生課後拓展探究,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提供和本節課學習內容有關的輔助資料和信息資源,使課內學習自然延伸到課外,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學 生在“導學稿”上填寫學後記,總結本課學習的規律和方法。當日課外作業就是掌握“導學稿”上當天的學習內容,“導學稿”以外沒有作業本。

改革實施方案 篇7

一、指導思想和原則

根據政事、事企分開和精簡、優化、效能的原則,合理配置事業單位機構編制資源,充分發揮事業單位的服務功能,逐步建立適應社會主義、符合團場文化類、城建類事業發展要求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促進團場事業單位健康發展。

改革的原則是:

(一)政事、事企分開的原則

原單位承擔的社會公益性職能和經營性職能分開,強化爲農業和農技服務的公益性職能,放活經營服務性職能。

(二)精簡、統一、效能的原則

調整單位結構佈局,減輕財政負擔和職工負擔,增強事業單位活力,提高事業單位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三)經濟建設與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的原則

堅持以經濟建設爲中心,與團場經濟發展水平、財政承受能力、人力資源狀況相適應。

二、機構編制調整

根據《關於下發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一四一團所屬事業單位機構編制方案的通知》要求,設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城鎮管理服務中心、經濟覈算中心(統計調查中心)四個事業單位,覈定事業編制58名。

三、所屬事業單位人員編制及領導職數確定

1、141團農業綜合服務中心(22人)

主任:1人

書記:1人

農業技術員:14人

林業站站長:1人

畜牧獸醫站副站長:1人

畜牧獸醫:4人

2、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5人)

書記、主任:1人

播音員:1人

記者:1人

編輯、技術員1人

技術員:2人

3、城鎮管理服務中心( 2人)

書記、主任:1人

工作人員:1人

4、經濟覈算中心(2人)

工作人員:2人

以上共納編31人,其餘編制暫空27人,待後根據工作需要,按有關規定和程序辦理。

四、組織實施

團改革領導小組按照“四類”事業單位納編人員的要求,經過遴選,初審並結合報名等情況確定擬選人員並報編委。根據編辦的批覆,經過公示後按照人事局的考試要求和時間,由團場按有關規定和程序統一組織考試,按編委的批覆下達納編名單。

改革實施方案 篇8

一、理論依據

實施素質教育,提高課堂學習效率,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探究學習捷徑。鍛鍊學生的探究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以人爲本,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實現教、學、做合一。促進學校管理的和諧發展。

二、實踐歸納

在不斷學習實踐的探討過程中,我校以邱學華嘗試教育理論爲支撐,通過學習借鑑外地教學經驗、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在新課程中的實踐研究》課題爲引領的基礎上構建一種具有我校特色的適應國小階段的課堂教學模式: “四二六”課堂管理模式。使我校的課堂教學充分體現先進經驗與本地課堂教學有效整合,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發揮小組的作用,真正把課堂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到“實、活、趣”,實現教、學、做合一。

"四"指課堂教學的四個環節:自主嘗試- 互動交流-彙報展示-應用提升

(1)自主嘗試即學生自己展開有效的學習活動。課前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知識和年齡特點精心設計預習指導提綱,提出預習目標;上課後,學生根據教師的預習提綱和自己積累查閱的資料自己學習文本,並記錄下預習過程中的收穫和疑難問題;

(2)互動交流是指組內互動,組際互動,師生互動。小組成員之間交流各自的發現和不明白的問題,經交流弄明白的記下來(或根據需要作上標記)。小組內解決不了的可以小組之間相互交流,也可以問老師,(老師要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來回答,重點要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師再根據部分學生的困惑採用"小組內互助""個別指導""重點輔導"等方式,解決遺留問題。預習時間因不同內容而有所不同,靈活處理,沒有強制的時間限制.

以上兩個環節重點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衆所周知,合作學習在個體冥思苦想後還得不出答案時進行才能更好地體現它的價值,以往的課堂小組合作學習常常流於形式:學生往往不怎麼思考就發言,討論時,也是有的小組大家都搶着說,但不善於認真傾聽,有的小組是總是那一兩個學生說,每組裏總有同學跟在後面不去學。所以我們利用這兩個環節先小組成員先獨立思考,把想法寫下來,再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傾聽,然後討論,形成集體的意見。這樣,每個人都有思考的機會和時間,這也有助於學習任務的完成。

(3)彙報展示指每個小組主動地展示自己小組的學習情況或對文本的不同理解。此環節的主要任務是展示、交流預習模塊的學習成果,並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升。本階段的基本形式一般爲:以個人或小組爲單位回顧預習情況,進行組內、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過形式多種多樣的師生、生生的互動學習、感受交流,根據學習進程,不斷生成新的學習目標。主要是學生自己活動,是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小組與小組相互聯動。教師是其中平等的一員,要注重學生的差異性,把握優、中、差展現的機會,根據課堂的不定變化,靈活的作好調整,各小組把預習好的任務在展示課上一一亮相,其他小組分享他人的成果。通過各組對不同任務的完成或同一任務的不同完成及展現提升, 又受到了一定的啓發。

(4)應用提升指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分享他人的成果,學習知識啓迪智慧。教師根據教學目標,設計相應的檢測題目進行達標檢測,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現知識來源於生活,應用於生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同時在應用中使知識得到鞏固提升,拓展延伸。

“二”即“兩個五分鐘”

因爲是國小生,我們在試行“四環節”的過程中,也要適時科學處理好“兩個五分鐘”。

前五分鐘:激活學生原有的知識,教師引導學生共同確定學習明標。

一分鐘引入學習情境。

一分鐘提示學習目標。

一分鐘共議問題。

一分鐘記錄自學收穫。

一分鐘質疑問難。

後五分鐘:對知識的回顧、總結與鞏固。

一分鐘小結。內化知識,提高能力,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所學。

一分鐘朗讀本課重點。

一分鐘對學困生的輔導。

一分鐘書面練習。不能忽視學生的寫。

一分鐘的佈置作業。作業一定要有層次性。

這兩個五分鐘的運用不是一層不變,面面俱到的,要根據學科和學生年級特點而靈活運用。

“六”依據陶行知教學做合一思想,在課堂上踐行他 提出的“六個解放”,解放學生的時間,讓學生合作自主學習;解放學生的空間,給學生搭建交流探討的平臺;解放學生的雙手,讓學生在做中感悟。解放學生的眼睛,讓他們敏銳觀察;解放學生的頭腦讓學生深入思考;解放學生的嘴巴,讓學生自由表達。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的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進度,由學生的學來決定教師的教,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的主體性,自主性。

三、實施方案

1.學校各年級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知識結構、學生基礎進行有機的變動和修改,靈活運用,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養成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問題、爭先發言的好習慣。

2.爲學生提供展示空間。有利於學生把自己的想法和成果表現出來,學生可以圍繞所學的問題,盡情的表達與展示。

3.教學模式的變化。打破教師只管講學生被動聽陳舊的教學模式,學校規定,每堂課延長學生自學和小組探討問題的時間,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只能進行引導和點撥,使每個學生都能在自己的小組內發揮長處,延長學生的討論、發言的時間。這樣既活躍了孩子們的思維,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又能在活動的過程中把小集體的小智慧依次彙集成大集體的大智慧。而教師以點播、提示、調控爲主,並在學生小組展示的過程中把學生不能解答的問題精講清楚。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預習任務,拓寬學生的視野。

4.多樣化的展示模式。提倡課堂形式多種多樣,爭取做到“臺上”學生可圍繞主題或表演、或辯論、或講解、或朗誦,舞蹈、小組展示等多種形式交相輝映;“臺下”學生在不影響主講的前提下,不做特別要求,只要聚精會神、津津有味。課堂的氣氛熱烈而不失和諧,課堂發言無須舉手,只求學生的參與度高。再有教學時,要充分利用了身邊的材料。

5.有效的鼓勵模式。提倡“參與就有快樂,自信就能成功”,只要你敢想、敢發言,那你就是最棒的。”還有點頭、微笑、擁抱、鼓掌等激發快樂情緒的方式更容易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喜悅。

我們要真正實現學生主體地位落實,就要從傳統的“先教後學,先講後練”變爲“先學後教,先練後講”。主科先從中高年級入手,國小科試行。

改革實施方案 篇9

確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人地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是教育適應新時代的必然要求,針對傳統課堂教學的弊端,進行大膽探索與改革,遵循“先學後教、先練後講、合作探疑、競爭展示、當堂達標”的原則,逐步形成“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展示與交流、點評與小結、課堂檢測”課堂教學模式,實現了開放式教學,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真正以學生爲主體,真正減負提質。結合國中部實際,結合上一年度課改的成果,特制定本方案。

一、課堂教學改革領導機構

顧 問:洪 周 易

組 長:徐

副 組 長:廖 顏 彭

成 員:易 周 徐 易 楊 左 陽

陳國偉 陳 周

說 明:在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各年級以年級組長爲核心,以班主任爲骨幹成員,組成年級課改研究小組。

二、課堂教學改革的基本目標

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建立靈活的課堂教學基本模式,以小組學習爲組織核心,切實用好學部的學案,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1、課堂教學模式要按照“先學後教,當堂達標”的要求,要求每堂課學生的練習不少於十分鐘,學生參與面不少於80%,當堂達標率爲80%以上。

2、各班按要求建立學習小組,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在七、八年級全面推行導學案進行教學。

三、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要求:以學論教

1、由評教師的講解精彩度爲主變爲評學生的參與度爲主;

2、由評教學環節的完備性爲主變爲評教學結構的合理性爲主;

3、由評課堂的活躍度爲主變爲每個學生真正進入學習狀態爲主;

4、由評師生的交流互動爲主變爲評學生的交流展示爲主;

5、由評教師的板書設計爲主變爲評學生的作業、筆記等練習爲主;

6、由評教師的基本功爲主變爲評學生聽、說、讀、寫的基本能力爲主。

四、課堂教學重要環節的調控

1、加大班內學習小組的調控力度。學習小組的組建要根據學習成績和性格特點等情況,組內異質,組間同質,每個組6人左右,每個組可設文科組長、理科組長各一名,小組學習實行任務驅動,競爭展示,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加大教師講解時間的調控力度。一節課教師講解時間一般不得超過20分鐘。課堂要做到“三講三不講”,“三講”即:講學生提出的問題,講學生不理解的,講知識缺陷和易混易錯知識,“三不講”即:學生不預習之前不講,沒問題不講,有問題學生不講之前不講。課堂上要及時糾正錯誤,給出正確答案,改變教師作用,由教、領變爲啓發、督促、幫助。

3、加大學生練習方式的調控力度。讓學生掌握和推行練習的基本方式,如提問、對話、複述、爭辯、閱讀、默寫、摘抄、作業、實驗、設計、小結、表演、遊戲等。達到“以練習爲主線,以思維爲主攻,以發展爲主旨”的目標。

4、加大交流展示的調控力度。充分地讓學生展示。激發比、學、趕、幫、超的興致和願望。交流展示要更多地關注中下游學生。

5、加大學生自學能力培養的調控力度。根據授課內容的不同,可讓學生在課前預習,亦可在課中自學,自覺目標要明確,任務要具體,晚自習時間一般要求教師不講課,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自主學習。

6、加大檢查落實的力度。加大對學生作業、隨堂練習、隨堂筆記、校本學案、單元檢驗試卷等的檢查力度。

五、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步驟

1、教師培訓:由教務處組織培訓,統一思想、落實精神。

2、各年級按學校規定完成班級小組架構建設,定人定座次定小組成員職責。由年級組長、班主任具體落實,在第七週前完成。

3、第八週由教務處組織召開全體學習小組組長會議,落實小組合作學習各項規章制度。

4、組織聽評課活動。方式主要有:每年級每週至少上一節課改示範公開課,年級組長安排與隨堂聽課相結合,教研組組織聽評課。教師聽課後要及時寫出點評。

5、及時評估反饋。在七、八年級全面推行課改,及時對小組進行評價,每月一次班評,每期一次校評。每月對校本學案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小結。每月對課改情況進行總結,在“長鴻杯”教學競賽中充分展示課改成果。教務處負責備案,學部負責抽檢,學期期中、期末教務處公佈各教研組課改量化分。

6、期末各教研組、教務處寫出總結。

改革實施方案 篇10

一、指導思想:

爲紮實推進我校課堂教學改革,有效提升教師專業水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構建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爲基本學習方式的高效率課堂教學模式,設計本實施方案。

二、組織機構:

1、學校成立高效課堂教改實驗領導小組,全面負責我校教改工作:

組 長:張慶功

副組長:肖明昌 孫賓

組 員:劉國慶 荊誠財 武大全 翟端國

2、領導小組職責:

①負責對本校教改實驗的領導、組織,總體安排部署,確定工作方向,制定各種制度、職責、實驗計劃和實施方案。

②做好教改實驗宣傳工作,具體組織對高效課堂教改理論的學習、研討和執行,並做好推進教改實驗的日常工作,認真組織教師的教改培訓、教法研究等校本培訓工作。

③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根據工作需要,及時召開專項教改實驗工作會議。及時發現和反映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建議。

④組織教改經驗交流和階段性總結。

⑤在經費使用、教學設施設備的投入、教育教學管理制度的建設與完善等方面提供保障,組織協調並及時解決教改實驗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三、目標任務:

1.構建高效課堂,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逐步提高教師對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整體把握能力以及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教學研究能力。

2.構建民主、和諧、開放、富有活力的課堂,全面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拓展、延伸的學習能力,初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學習效率。

3.以課堂評價方式的改革促進教學方式的轉變,以優化教學模式促進備課方式的轉變,以構建高效課堂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逐步實現課堂效率高、教學質量高、學習效益高的目標。

4、引導教師繼續深化課程改革,不斷提高教師理解課標和把握教材的能力;通過教學有效性的實踐和改革,逐步形成學校靈活多樣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促進教學質量和效益的顯著提高。

5、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校本培訓,促使教師準確理解課標要求,系統掌握教材的編寫體系和特點,確保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通過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和加強新課程教學實踐,實現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深刻變革,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四、實施步驟及措施:

大體分爲三個階段,各階段具體要求如下:

第一階段:典型帶動,模仿適應階段(20xx年2月—20xx年3月)

本階段主要目標爲:

1、做好全體教師的理念轉變工作,讓全體教師認識到進行課程改革,全面啓動高效課堂教改實驗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並且能積極投入到高效課堂課改實踐當中去。

2、通過組織學習、網絡自學、現場觀摩等方式讓全體教師掌握有效教學高效課堂相關的理論和實踐操作,理解高效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質,適應高效課堂課型的基本教學模式,並能在自己的課堂中付諸於實踐。

3、讓全體學生逐步適應這種學習模式,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意識,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的主動性。

具體措施:

1、學校成立高效課堂教學改革領導小組,制定《高效課堂課改實施方案》,全面啓動四年級語文、數學兩科高效課堂教改實驗。

2、教導處準備相關資料、表冊,編印並下發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相關資料,各教研組組織教師認真學習相關制度、方案、措施、理論、案例。

3、教導處以教研組爲單位組織全體教師觀摩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展示課,召開全體教師高效課堂研討會,開展教學評議和互動交流活動。展示課分別由牛金芳、周歸定承擔,語文、數學各一節。

4、四年級語數教師積極投入到高效課堂教改實驗的探索、模仿、實踐中去。劃分學習小組,確定學術助理,選舉學科長和小組長,並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各項學習展示中,加強教師的主導作用,及時對學生進行評價、引導。要求每一位參與教師及時總結反思,總結教改中的成功經驗,提出存在的有關問題,以便於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5、學校領導包班聽課,及時瞭解實施過程的困難,反饋有關存在問題,總結並推廣優秀經驗。

第二階段:全面啓動,熟練應用階段(20xx年4月1日—20xx年9月30日)

本階段的大體目標爲:

各學科教師在總結前一階段經驗的基礎上,完善各種制度要求,各學科初步形成“預習——展示——反饋”的高效教學模式,全體教師對此種教學模式的認識進一步深入,並能熟練地在教學中加以運用。由對重視研究教法徹底轉到重視研究學生的學法,駕馭課堂的能力明顯增強,能靈活處理課堂上的偶發事件。使學生逐漸適應這種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高效,發言積極,學習興趣濃厚,成績能有明顯的提高。

具體措施:

1、各位教師做好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工作,大膽實踐和探索“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加強在預習課上小組合作交流的指導,深入研究指導學生預習的有效方法,不斷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各教研組積極開展校本教研活動,通過組織組內公開課、研討課、示範課、課堂教學比賽、經驗交流會、專題探討研究等多種方式提高全體教師運用高效課堂課堂教學模式的能力,引導廣大教師不斷鞏固學習成果,不斷深化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使廣大教師儘快掌握此教學方法,準確高效地指導學生自學,信心十足的進行展示,精練高效地進行反饋矯正,保證課堂教學的優質高效。

3、教導處抓好教改實驗各項工作的檢查落實,加強對全體教師教改實驗的全程跟蹤和反饋總結。要全面抓好對全體教師教學過程的檢查、督促工作,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及時予以糾正,切實保證每節課的教學效率,防止課堂出現失控現象。同時,教導處和教研組要加大對備課的檢查和指導力度,通過抓備課來提高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和學法的研究,在備課研討中重視學法的研討,要多研究學生的學習方法,要多方面、多角度預設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採取的辦法,以此提高在課堂上對學生學習的有效指導能力。

4、學校在五月份進行一次四年級語數學科高效課堂教改實驗彙報觀摩活動,通過聽評課初步確定出各學科教改帶頭人,並對其重點培養。

第三階段:經驗推廣,總結提高階段(20xx年10月1日—20xx年1月)

本階段大體工作目標爲:

教師已積累“高效課堂”的做法,各科教學模式定型。老師和學生都能適應這種新的教學模式,部分老師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學生的自學能力合作意識進一步增強,教學質量有明顯的提高。

具體工作:

1、總結經驗。各位教師及時總結實施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成功經驗,以專題論文、教育隨筆、教學研討等形式在全體教師中予以交流推廣,以期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示範帶頭作用,促進全體教師共同提高。

2、創新提高。教導處在總結階段性成果的基礎上,及時總結教改中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各種制度、措施,以便於深入以後更進一步的使高效課堂研究向縱深發展。

3、獎勵先進。學校召開階段性成果表彰會,對教改中表現突出的先進教研組、優秀班級、教師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獎懲措施 對考覈在前三名的老師,學校將在年終評爲“課改標兵”等榮譽稱號,並優先考慮評爲每學年的“優秀教師”。

改革實施方案 篇11

教師、教學、教研是我校的立校之本。學校舉行的教研活動,使我校老師的教學、教研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但步調一致、整齊劃一的課堂教學仍存在難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的問題,制約了優秀生提高、學困生進步,對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有一定的阻礙。在縣教育局、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們開始探討如何加大課堂改革的力度,經過認真學習和周密準備,決定進行翻轉課堂實驗。爲使實驗有效開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實驗目標

1、以學生“學會、會學、樂學”爲目標,解決學生消極厭學,效率低下的學困問題,讓學生能力強起來,成績好起來,課堂效率真正的高起來。

2、使學生、教師的成長與學校發展同步實現,與時俱進。

3、以改革課堂教學結構、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爲重點,大力推進新課程改革,從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二、具體實施辦法:

1、翻轉課堂實驗充分考慮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實際,實施在一年級進行。語數教師進行翻轉上課,鼓勵其他老師嘗試參與。

2、參與“翻轉”實踐的老師根據學生情況與教學進度時間安排,做好知識的整合和重組。

3、遵循求真務實原則。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充分認識到真正的學習是學習者自主認知和建構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場所,不搞形式,不搞假翻轉、假合作、假互動。

4、要求每位教師分別上三個班的課,節節進行攝像,然後觀看視頻,進行反思,進行下一堂的教學。

改革實施方案 篇12

爲深化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貫徹、落實《山東省中國小教學常規》,提高教學效率,打造龍家圈鄉國小教育精品、實現高位運行;爲矯正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出現的重形式輕內容、重數量輕質量、重教法輕學法、重訓練輕反饋、重進度輕效度等偏差和不足,真正實施“高效課堂”,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關於在全縣國小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構建高效課堂的實施意見》文件爲指導,結合我鄉工作實際,全面落實新課程理念,積極探索自主、高效、充滿活力的課堂教學,真正實施“高效課堂”,從而切實提高教學準備、教學過程、訓練檢測、課後輔導、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二、實施內容和策略

1.提高教學準備的高效性。

高效的課堂教學,必須有高效的教學準備環節,否則,談不上有效的課堂教學,更談不上高效的課堂教學。

教學準備指的是教師在制定教學方案時所要做的工作,包括教學目標的設定、教材的處理、方法的選擇、教學組織形式的確定、教學環節的設計以及教學方案的形成等。

(1)備內容

要把教材看作是一個範本,努力做到入乎其內,吃透教材,把握重點、難點,同時又要把教材看作是一個例子,不唯教材,力圖出乎其外,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與課本對話,引導學生感悟文本的內在意蘊。要精心設計教學流程,提煉出簡練而有效的教學主線,層層推進。

(2)備學生

教師在課前要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需求,根據“學情”有的放矢地進行備課。

(3)備訓練

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精心選擇和設計課堂練習,下發訓練教材,教師必須先做,去粗取精,去僞存真,要做到講練結合、精講精練、當堂訓練、快速反饋,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習積極性。

具體策略:

抓實集體備課。首先做到“四到位”:時間到位,地點到位,內容到位,備課主講人到位。其次完善集體備課常規:一人主備、教研組內討論、集體修改,真正將集備制度落到實處。

2.提高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課堂是教師實現“高效課堂”活動的主陣地,也是關鍵環節。學生的成長依賴的是每一堂課的積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當務之急。

(1)提高教學內容的高效性。

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要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髮展的需要,依據教學目標,確立重點,優化選擇。在強調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的同時,不能忽視知識教學,應切實保證知識教學的有效性。

(2)提高教學活動的高效性。

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就是按照有效學習的目標,從學生的發展出發,從有利於學生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學生知識的掌握上考慮,對課堂教學活動進行科學安排。新課導入、情境創設、遷移過渡、操作安排、練習設計、活動組織等都應精心準備,周密佈置,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立足於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背景,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增強學生學習的樂趣和信心,使創設的情境達到內容鮮活化、過程活動化、解題探索化、交流互動化、思維多樣化、體驗高效化,從多個層面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3)提高教學方法的高效性。

優化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必須致力於“導”,服務於“學”,要依據特定教學目標的實現來選擇特定的教學方法。要從教學內容出發,揚長避短地選用各種方法。要根據學生學習的特點,致力於把外在的教學目標轉化爲內在的學習需求,把啓發思想貫穿於教學方法選用的整個過程,不能脫離學生原有基礎,堅持教學方法選用的求實思想,充分反映學生主體性的要求。

(4)提高教學交流的高效性。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積極創設和諧、激情的課堂氛圍,增強師生之間的教學互動。要改變教師與學生之間單向的教學互動,尋求建立一種有效的雙向或多向的師生教學互動,通過師生、生生之間多層次的富有成效的互動、交流,讓學生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師生間的互動交往不追求形式上的熱鬧,而應追求實實在在的質量和效果。

(5)提高教學手段的高效性。

多媒體和學科教學整合是課堂教學的必然趨勢,多媒體和教具等教學手段的運用,要用在該用之處,使其真正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要堅決杜絕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裝點門面、華而不實、譁衆取寵的做法,講求使用效益。

(6)提高問題設計的高效性。

要圍繞教學重點,設計富有啓發性、探究性的課堂提問,通過有效的提問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興趣,推進教學目標的實現。

當然,高效課堂教學環節所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除以上六條外,教師的專業素養問題、高效課堂教學時間的利用問題、教學資源的有效整合問題、重難點的突破問題、教師的主體地位發揮與學生主導地位的實現問題、面向全體學生的問題、教師的示範作用與課堂教學細節問題等等,都值得去認真研究。

改革實施方案 篇13

一、課堂教學的現狀與問題:

(一)教師方面:

1、對學情瞭解不夠。在備課和教學中教師往往忽視學生的學情,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學生,用成人的標準要求學生,造成學生難學、畏學、厭學。

2、重教輕學。主要表現在:教師以 “灌輸”爲主,學生以聽爲主。教師側重考慮如何教,很少考慮學生如何學;不敢放手或組織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

3、重知識傳授,輕情感態度的培養。受傳統觀念的影響,教師的教學只重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而忽視情感態度的培養。

4、缺乏教學後的再思考,對教學中的得失沒有及時總結,爲日後教學制定有效措施。

(二)學生方面:

1、學習的依賴性強。等、靠、拿思想嚴重。

2、畏難、厭學情緒突出。怕動腦,隨意性強。

3、學習習慣差。不會預習、不會自學。

二、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以新課改精神和理念作指導,以課堂教學改革爲突破口,結合學校實際,加強研究與管理,加大改革力度,轉變教學方式,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學的質量。

三、課堂教學改革目標

1、生生達標。使課堂適應每個學生的發展,教師做到因材施教,生生有所學成,

2、教師的“教”爲學生的“學”服務,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3、構建“先學後教,合作探究,當堂達標”的課堂教學模式。

4、授課體現精講精練。最少用一半的時間給學生充分地自讀、自解、練習、糾錯、思考、運用等,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參與性。

5、通過課堂教學改革,努力達到以下目標:

(1)20xx年春季學期末,50%左右的課摒棄講授型;20xx年秋季學期末,60%~70%的課摒棄講授型;20xx年春季學期末,70%以上的課達到要求。(2)教學質量有所提高,培養出優生,保持優生數量,或優生人數增加,或優生成績有提高;學困生的成績有所提高或人數有所減少。

四、課堂教學改革的措施

1、構建學習小組。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開展組間競賽、評比等活動。

2、充分預習原則。對學生的預習做詳細的要求,沒預習不開講,先學後教。

3、當堂達標原則。合理安排教學過程,避免花俏環節,高效完成教學任務,生生過關。

4、評價導向原則。讓學生在中肯的評價中得到鼓勵、改進、反省。各教研組制度相關評價量規。

5、德育滲透原則。教學中利用課程內容、過程對學生進行人生價值的薰陶。

6、信息技術輔助原則。合理使用多媒體教學,提高學習的量與感悟。

五、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20xx年春季學期)

①(20xx年2月初):制定出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

②(20xx年2月底):開展學習、思考、討論、研究。

③(20xx年3月~6月):實施《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課堂教學力求達到50%左右的課摒棄講授型。

④(20xx年7月):課堂教學改革總結。

第二階段(20xx年秋季學期)

繼續實施《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教學中60%~70%的課摒棄講授型。第三階段(20xx年春季學期)

繼續實施《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案》,課堂教學中70%以上的課達到要求。

改革實施方案 篇14

一、指導思想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信息技術的作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xx-20xx年)》指出:“實現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是要充分利用和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途徑、方法則是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是將信息技術融入到教育教學全過程,在信息化條件下的“翻轉課堂”實現了以知識傳授爲主向以能力素質培養爲主的教學方式的轉變,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能夠適應目前數字化、信息化發展,具有探究意義和實踐價值。

二、實施目標

運用信息技術逐步改變傳統教育的教學過程與模式,進行“翻轉課堂”等方面的教學研究,深入探索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創新的有效融合,構建符合教育現代化要求的信息化學習環境,促進教師教學模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構建生本課堂讓課堂真正成爲“學生的課堂”,不斷提升教育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三、組織機構

課改領導小組:

組長:李文

副組長:邱兆林、刁世智、莊錫高、王茂剛、吳宏明、翟宗霞、尹兆瑞、張敦三、各實驗學校校長

實驗學校(首批):實驗國中、七中、六中、十中、實驗國小北京路國小、香港路國小、第四實驗國小、向陽國小、常州路國小、三里河國小、方井國小。

組織實施:教研室

實驗裝備配套:電教站

實驗課題研究:教科所

四、實施內容

1.建構各個學科的數字化智慧教學模式,嘗試教與學方式的變革。

2.建設數字化教育服務平臺,完善實驗學校網絡環境。實驗學校在校園網建設基礎上,部署無線網絡,滿足電子書包網絡環境需求。

3.豐富數字化智慧教學課程資源,搭建不同模式下的各個學科的課內、課外課程,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

4.建設教師專業發展共同體,培養一批具有先進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能熟練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的骨幹教師。

5.通過數字化作業系統、智能測評系統、電子學檔系統,完善實驗學校數字化教學評價體系。

五、實施步驟

20xx年至20xx年,按照試點探索---總結反思---推廣運用三個個階段,實施電子書包工程,推進“翻轉課堂”的實施。

第一階段:試點探索(20xx.5---20xx.12)

前期---成立機構、建章立制,搭建平臺,形成機制和規模,配置相應的資源和設備。

中期---確定實驗學科,組建實驗團隊,組織參與實驗人員學習與之有關的先進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學方法,組織參與實驗人員到濟南、南京等地參觀學習“翻轉課堂”教學經驗,借鑑他校“翻轉課堂”教學改革的成功經驗,使參與實驗教師深刻認識實施“翻轉課堂”的理論意義及實際操作。

後期---進行實驗。依據學科-單元-知識點的順序,將教學內容進行分解,確定每個微視頻的教學目標和知識點,編制微視頻充分發揮團隊的作用,一個視頻可由多人共同完成。在實驗班級進行“翻轉課堂”的實施。

改革實施方案 篇15

全面實行素質教育,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當前基礎教育領域裏的一項重要任務。爲真正把課堂教改模式抓到實處,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師、學生素質,提升自我教育科研水平,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樹立“以人爲本,全面發展”的現代教育思想,以新《課程標準》爲標尺,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紮實有效地開展新課程改革,切實轉變教師的教學行爲,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深化教育改革,使素質教育取得突破性進展,開創教育改革和發展新局面。

二、實施策略

(一)導學案設計

1.認真學習新課標,充分了解學情。鑽研教材,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準確把握每節課的目標及重難點。

2.多從學生角度思考,嚴格控制教師講解時間,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重視知識的生成,逐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小組協作的能力。

3.教師語言要以引導點撥評價爲主。引導點撥要把握好深淺,組織教學要機制科學,評價更要從客觀事實出發,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評價標準。

4.程序設計要符合課型特點,形成科學的模式。新授課:情境-問題-策略研究-達標檢測;練習課:回憶總結-練習鞏固-達標檢測;複習課:構建知識框架-方法梳理-典型題目訓練-達標檢測。

(二)課堂教學

1.精心組織課堂教學語言,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從積極的發言中瞭解學情,適時調整教學策略。

2.嚴格落實課堂教學四常規,以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小組協作學習爲主,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積極爲學生搭建自主學習,協作交流的平臺。

3.明確小組分工,發揮好行政組長和科任組長的火車頭作用,逐步培養學生的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充分認識到傾聽、提問、爭辯是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形成有交流,有示範,有競爭,有幫扶的小組協作學習機制。

4.評價小結要關注學生個體發展和小組的整體發展。

(三)評價機制

1.評價要從學生的聽、說、思、辯、講、評、做入手,從課前準備、課上表現、小組協作、課內外及家庭作業的完成等方面進行多元評價。

2.實行學生自我反思,學生對自己一天的在校情況進行回顧,並填寫反思記錄。

3.發揮好小組評價總結作用,每組每週要進行小結評價,每位組員客觀的認識自我,認識自己的優點與不足,明確努力方向。

4.課堂上積極引導學生進行及時性互評、師評。同時與作業評價、個別輔導評價相結合。

5.家長參與評價。堅持家校聯繫,家長對學生在家庭中的學習、勞動、品行進行評價。

三、方法與措施

1.備好導學案,客觀,適用,堅持課後反思。

2.積極參加研訓,從其他教師的課堂中學習課改新理念、新教法,大膽嘗試,勇於創新。

3.加強業務學習,從教育類書刊雜誌、網絡媒體中瞭解課改動態,汲取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4.協助班主任做好小組建設工作。科學劃分小組,組織各小組制定組名、口號,進行小組分工,定期進行組長培訓。

5. 配合班主任,開好班會、家長會,齊心協力抓好班級管理,加強家校聯繫。

6. 制定培優輔差計劃,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瞭解不同層次學生的內心世界,促進高質高效課堂發展。

7. 加強學生讀寫姿勢、書寫習慣的培養,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教育學生堅持體育鍛煉,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保持朝氣蓬勃的精神風貌。

改革實施方案 篇16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是師生共同成長的地方。爲了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促使我校教學質量和辦學品位再次跨越。經研究決定,從20xx年秋季學期開始實施“主體發展高效課堂”的課堂教學改革和實驗,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學習準備階段(時間: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

1.成立領導小組(20xx年7月)

組長:覃慶國(校長)

副組長:郭玉芬(教學副校長)樑桂珍(副教導主任)

組員:覃豔李占強周曉春庾麗冰楊德梅許麗虹

2.做好改前調研(20xx年7、8月)

調研課堂現狀,解剖教學行爲,找出阻礙課堂高效的癥結所在,把課堂教學的問題找出來,發動廣大師生自查不良的”教法”與”學法”,爲實施“主體發展高效課堂”課堂教學改革奠定良好的基礎。

3.宣傳發動(20xx年7月)

召開全體教師會議,對全體教師進行理念教育,宣傳倡議課改的意義和必要性。

4.制定課堂教學改革方案及相關的管理制度(20xx年7、8月)

分別召開校長、教導主任、科組長、骨幹教師課堂教學改革研討會,研究部署課改實施的各項工作,探討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模式,制定集體備課、教學反思、課堂評價驗收、學案編寫規範、課堂操作流程、班級學習小組建設等相關的管理制度。

5.開展全員培訓(20xx年7月)

①教師教育教學觀念培訓學習。一是邀請《中國教師報》全國教師培訓基地副主任許世國、廣西蒙山縣教育局局長李世朝到學校給全體教師進行培訓學習;二是觀看中國教育學會國小專業委員會副祕書長李炳亭《課堂如何質變》,中學教改的先驅,原兗州一中校長,第四屆全國十佳中學校長,山東省教育學會教育管理研究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名校共同體理事會副理事長杜金山《高效課堂讓教育迴歸生命本質》講座錄像。

②課堂教學改革操作性培訓。一是觀看《中國教師報》全國教師培訓基地副主任許世國關於《小組建設》的培訓錄像;二是觀看杜金山《高效課堂模式與導學案》講座錄像;三是觀看蒙山課改教學錄像。

③組織教師學習我校“主體發展高效課堂”教學改革模式的具體操作策略,要求教導處組織好師生的課改培訓工作。

④組織各年級教師進行集體備課,高質量地完成導學案編寫工作。

6.完善硬件設施

給師生每人購買一個文件夾,供收集導學案用。

7.組織外出學習(20xx年9月)

分批組織教師到廣西蒙山參觀、感受、考察、學習。

第二階段:全面實施階段(時間:20xx年1月20xx年至7月)

1.規範師生課堂行爲

制定並落實《沙田鎮中心國小教師課堂教學行爲規範》《沙田鎮中心國小學生課堂學習行爲規範》,保證師生課堂行爲的規範性。

2.合理劃分學習小組

開學初,各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劃分好學習小組,並做好學習小組長的培訓工作。

3.全面嘗試課堂新模式

三至五年級語文、數學、英語教師按照我校“主體發展高效課堂”課堂教學改革的模式上課。

4.建立師生評價體系

學校建立教師評價體系和學習小組評價體系,通過評價落實規範,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5.借鑑反思,改進提高

針對課堂教學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通過自主反思,集體研討、專家指導等多渠道進行學習、研究,不斷改進、完善、提高。

第三階段:深化創新階段(時間:20xx年7月至20xx年12月)

1.典型示範。

一是推廣典型老師的做法,發揮帶頭作用,使全體教師進一步提升。

二是推廣典型班級做法,使每個班級都大有進步。

三是推廣典型小組做法,激活所有學習小組快樂高效的學習。

2.全員彙報

每一位教師要在本校上兩節以上彙報課,要求大部分老師都能按照新課改的模式來上,提高課堂效率,讓全體學生學得愉快,得到發展,教師教得輕鬆,充分體現新課改的要求。

第四階段:總結提煉階段(時間:20xx年1月至2920xx年7月)

1.提煉總結“主體發展高效課堂”教學改革實施與研究成果,做好課題結題工作,達成我校課堂教學改革的總目標。

2.整理編寫校本教材《高效課堂,快樂學習——沙田鎮中心國小導學案》,教師教學論文集、教學案例集《教學火花集》,教師教學反思集《成長的軌跡》等。

二、課堂教學改革實施方法

經研討,我校“主體發展高效課堂”課堂教學改革的具體模式爲“一環四步”教學新模式。

(一)“一環”指的是課前預習環節

①學生根據導學案通過閱讀教材、查閱資料等方式進行課前預習,初步把握文本。

②教師在上課前幾分鐘對預習情況進行檢查,瞭解學生課前預習的情況。

(二)“四步”指的是四步導學流程:明確目標、合作探究、交流展示、達標檢測。

每一節課,每一種課型都可以採用這四步導學流程進行。每一步導學流程要求如下:

1.明確目標:教師通過備課,對學習章節的研究、課程標準的把握,制定出導學案印發給學生,學生根據教師提供的導學案,通過閱讀教材,初步把握文本,明確學習目標(可以由教師提出,也可以由學生提出)。

2.合作探究:圍繞目標和重點難點,小組長組織本組同學合作交流、立體學習,再次達成學習目標。對於不能達成的目標,有價值的問題,予經蒐集整理通過展示課達成。

①教師指導學習組長組織小組成員交流預習成果,解決個人疑難問題,形成小組學習目標,小組長記錄整理有價值的問題,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

②交流過程中,既要學會傾聽,更要學會表達,要把自己的困難、疑惑、認識、感悟大膽地說出來,讓組內同學既分分享你的成功也分解你的困難,實現共贏。同時,對其他小組的問題也要敢於回答和質疑。

3.交流展示:小組內交流預習成果,教師分配任務,小組合作、立體學習、全班展示、全面提升。展示是生生、師生、組組、互動的過程,主角是學生,學生提出問題、討論問題、闡述觀點和見解。教師適時點撥、引導、鼓勵、激勵,在追問中澄清。展示不是預習的翻版,是提升。展示是內容是學生普遍困惑的、易錯的,能夠發生規律、方法的。展示的目的是通過展示實現生一互動,在質疑對抗中,在教師的點撥、追問中,提升對知識的理解水平和感悟水平,是在相互借鑑中得以提升。

展示前:

①教師根據確定的目標,給小組分配任務,任務必須明確,要求必須具體,然後巡視。任務來源於學生的困惑和疑難,來源於教師的提前預設。巡視的任務是督促和發現,不應對學生形成無謂干擾,可以參與到學習小組中提示、激活學生的學,指導學生確定合適的展示方式,學生都會的不展示,不會的、出錯率高的、多解的、培養思維的重點展示。

②學生接受任務後,先獨立思考,然後組內交流解決問題,對本小組內展示的內容,進行預展,進行人員分工,確定展示方式,通過預展,力爭做到脫稿展示,聲音響亮,富有激情。

展示中:

①教師根據分配的任務組織展示,允許學生充分發言,保護學生的積極性,並把握好優、中、差學生的展示機會,尊重、鼓勵每一個發言的學生。

②學生展示要積極踊躍,力爭簡潔明瞭;要勇於提問、質疑、討論;要學會傾聽、學會做筆記。

③展示過程中,教師要通過點評激勵學生;通過追問引發學生的思考,實現知識的拓展、延伸;通過點撥促成學生對問題的深入理解;通過舉一反三總結規律、方法;通過評價手段促成學生的積極參與、大膽質疑、合作分享、借鑑提升。

4.達標檢測:達標測評:依據學習目標,檢測學習目標達成情況,再次達成目標。

①教師每節課都要對學習學習效果進行檢測,及時反饋矯正,尤其要關注學困生的達標情況。

②達標測評可以採用組內問答、對子互查、小測、板演等多種開式完成。

改革實施方案 篇17

根據《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東省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意見>的通知》(粵發[20xx]6號)精神,結合我市實際,對我市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和目標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按照政事分開、事企分開、管辦分離的原則,以社會功能爲依據,突出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創新,逐步建立公益目標明確、佈局結構合理、投入機制完善、治理結構規範、微觀運行高效、監管制度健全的現代事業單位管理體制和機制,促進我市社會事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二、改革的主要內容

根據現有事業單位所具有的社會功能,將其劃分爲行政類、公益類和經營類三個類別。公益類事業單位再劃分爲三個小類別,即公益一類、二類、三類。

1、行政類事業單位:指依據法律法規授權,按規定程序批准設立,履行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部門自行委託事業單位承擔行政職能的不作爲依據。

行政類事業單位改革的方向是:職能歸位、調整機構。即對獲批准的行政類事業單位予以保留,將其經營服務性職能剝離,並交由其他機構、社會組織;對編制數少於6名的行政類事業單位,將行政職能迴歸行政部門,機構與相關事業單位進行資源整合。對申報未獲批准單位,則根據其社會功能劃定相應的公益類別。

根據省編制部門的審批程序規定,行政類事業單位審批權限上收到省,並由省按程序報中央編辦。在分類時,市編制部門將對現有事業單位進行清理和調整,對擬定爲行政類的事業單位要求申報部門和單位列出法律法規授權依據,並依照省的規範格式和要求彙總,按機構編制審批程序報批。改革後,除法律法規授權外,不再批准設立承擔行政職能的事業單位。

2、公益類事業單位:指國家爲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和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面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和爲國家機關行使職能提供保障的事業單位。根據職責任務、服務對象和資源配置等不同情況,這類單位具體劃分爲三個類別。

(1)公益一類:指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公共衛生、公共文化、經濟社會秩序和公民基本權利、政府必須予以保障、不能或不宜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以及只爲政府履行職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

這類事業單位的宗旨和業務範圍由政府確立並嚴格監管,不得從事任何的經營活動。單位的機構編制要嚴格管理,所需經費由同級財政部門予以保證,履行責任依法取得的政府非稅收入,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具體包括:黨校(行政學院),基礎性或社會公益性科研機構,人口計劃生育服務機構,軍隊退役人員服務管理機構,行政服務中心,社會保障經辦機構,政府資金和項目管理機構,義務教育、特殊教育學校,殘障康復機構,公共衛生機構,人事、教育考試機構,承擔義務教育的少年體校,公益性宣教、諮詢機構,法律援助機構,彩票管理事務機構,公共圖書館,公共博物館,文獻情報、檔案館,地方誌編纂機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科技館,土地儲備、土地整理機構,地震、氣象、環境等監測預報機構,基礎測繪和地質調查機構,離退休(老齡)服務機構,應急救助機構,戰略物資儲備機構,強制性檢驗檢疫機構,完全爲機關提供支持保障的信息機構、基礎或公共科研任務的機構,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教育助學機構等。

(2)公益二類:指面向全社會提供涉及人民羣衆普遍需求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公益服務,政府予以支持,可部分實現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以及主要爲政府履行職能提供支持保障的事業單位。

這類事業單位按照國家確定的公益目標和相關標準開展活動,在確保實現公益目標的前提下,可依法開展相關的經營活動,提供公益服務依法取得的行政性事業性收費,要按規定實現“收支兩條線”管理;依法取得的經營性收入用於公益事業發展,納入單位預算,統一覈算,統一管理。具體包括: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政府舉辦的示範性幼兒園,基礎應用科研院所,一般性技術推廣機構,社會福利機構,對外交流促進機構,職業病療養機構,運動項目管理機構,體育訓練基地,公共體育場館等。

(3)公益三類:指從事的業務活動具有一定公益屬性,但社會化程度較高,與市場接軌能力較強,可基本實現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

這類事業單位自主開展公益服務和相關經營活動,受政府委託承擔有關公益任務的,政府採取購買服務的方式予以相應支持。具備轉企條件的逐步轉爲企業。具體包括:職業培訓、非學歷教育,職業技能鑑定機構,一般性療養機構,諮詢服務機構,一般性評鑑機構,非強制性檢驗檢疫機構等。

公益性是事業單位的根本屬性,在分類改革中要進一步清理整頓事業單位,優化公共資源配置,完善公益類事業單位佈局結構。一是改革要在清理整頓的基礎上進行。對實行大部門體制進行整合的部門所屬的事業單位,要統籌考慮,優化業務流程,進行結構調整,整合重組;對工作任務相同、相近或在一個區域內重複設置的,要打破條塊、部門界限進行重組;對設置過於零散、規模過小、服務對象單一但仍有社會需求的,要予以合併;對公益服務任務萎縮,工作量嚴重不飽和或工作任務已完成的,要予以整合或撤銷。二是改革要充分體現區域覆蓋,資源整合。對檢驗檢測,要打破部門壁壘,按照優化、效能的原則,整合技術設備、技術手段相同或相近的的檢測、檢驗機構,以及同在一地、任務不飽滿的同類檢測、檢驗機構。解決政府重複投入、檢測資源浪費問題,全面提升公共檢測能力與水平。對信息機構,要結合電子政務建設,以職能轉變促進政府管理創新,推進信息機構的分類調整和資源整合。部分公共管理職能重的部門可依託信息機構建立完善政府決策諮詢機制與平臺,促進公衆與政府的良性互動。對投訴機構,要整合資源,建立完善統一的投訴受理平臺,完善運行機制,強化監督和資源共享,實現一個電話受理,一個窗口對外,方便羣衆投訴。三是對混合型事業單位,即:兼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類別屬性的事業單位和其它目前難以確定類別的事業單位,應對其職能進行剝離、調整後再確定類別;對由多個不同類別屬性的所屬單位組成的事業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分別確定各個單位的不同類別;對職能混合不宜進行剝離的,按“就低不就高”的原則確定類別。

3、經營服務類事業單位:指從事生產經營服務活動,以營利爲目的,已經實現或經過調整後可以實現由市場配置資源的事業單位。

經營服務類事業單位的改革方向是:對完全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直接轉企;對部分既開展經營活動又從事公益服務的,視具體情況進行相應調整。對無市場前景、轉企成本過高或轉企後難以生存的,予以撤銷。今後不再批准設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事業單位。

目前仍列爲事業單位管理但不應列入事業單位的行業學會、學術聯誼、諮詢經紀、鑑定評估、公正、認證等機構以及承擔非強制性技術檢驗、檢測的事業單位,要轉爲民間性社團或社會中介組織,依法獨立開展活動。具體包括:開發應用型科研機構,工程勘察設計機構,賓館、招待所,經營性體育場館等。

4、暫不納入分類改革的事業單位:根據全省事業單位分類改革要求,(1)人民羣團(不含其下屬事業單位)暫不分類。具體包括:清遠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清遠市歸國華僑聯合會、清遠市科學技術協會、清遠市殘疾人聯合會、清遠市社會科學聯合會、清遠市紅十字會、清遠市基督教三自愛國委員會、清遠市佛家協會等8個單位。(2)高等教育、中等職業教育、技工學校等事業單位機構編制主要按標準進行管理,中央和省正在制定或修訂相關機構編制標準,故暫不分類,機構性質、人員編制等維持現狀。具體包括:清遠市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清遠市職業技術學校、清遠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清遠市高級技工學校等4個單位。(3)根據省文化專項體制改革的精神和部署,文化系統事業單位暫不列入此次分類改革。具體包括:清遠日報社、清遠廣播電視臺、清遠廣播電視臺廣播電視報、清遠廣播電視臺經營廣告中心、清遠廣播電視臺電視中心、清遠廣播電視臺廣播中心、清遠廣播電視臺技術傳輸中心、清遠廣播電視臺網絡中心、清遠市民族歌舞團、清遠市演出公司等10個單位。

三、組織實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要求各地成立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領導小組,建立健全黨委、政府統一領導,機構編制部門與組織、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國有資產管理、法制等部門相互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

(二)召開動員大會

4月20日召開全市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工作會議,由機構編制部門領導和工作人員、市直副處級以上單位工作人員參加。轉發《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廣東省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意見〉的通知》,印發《清遠市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實施方案》,會議既是全市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動員部署,也是制定事業單位機構編制方案的業務培訓。

(三)時間安排

全市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按照因地制宜、分級組織;先易後難、分步實施的原則穩妥推進。改革於20xx年4月啓動, 11月完成,12月檢查驗收和總結。市直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工作的具體安排:

4月-6月,受理市直所有行政類事業單位的材料和上報工作;受理審覈農業局22家、林業局18家、民政局9家、殘聯6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12家、人口與計劃生育局4家、旅遊局1家、法制局1家,科學技術局2家、教育局6家、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8家、衛生局11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1家,合計98家事業單位的送審材,6月底前按程序報批。

7月-9月,受理審覈住房和城鄉建設局16家、城鄉規劃局6家、國土資源局6家、氣象局3家、國資委1家、交通運輸局10家(其中,清遠市交通運輸開發公司隸屬市國資委)、公路局(含公路局)14家、水務局5家、發展和改革局2家、審計局1家、統計局1家、物價局2家、財政局7家、經濟和信息化局3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1家、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2家、民族宗教局1家、司法局5家、城市綜合管理局(包括市環衛處及其下屬單位)11家,合計97家事業單位的送審材料,9月底前按程序報批。

10月-11月,受理市委2家、市政府9家、清遠經濟開發區10家、無線電管理處(含無線電管理處)2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含機關事務管理局)4家、市政府金融工作局1家、紅十字會辦公室4家、社會科學聯合會1家、科學技術協會2家、市委組織部2家、市委宣傳部2家、市委統戰部1家、市委中國臺灣工作辦公室1家、總工會3家、婦聯3家、檢察院1家、廣東絲源蠶業有限公司1家,合計53家事業單位送審材料,11月底按程序報批。同時,對分類改革過程中遇到的一些暫未解決的難點問題進行集中處理,一併上報。

12月,對全市事業單位分類改革工作進行檢查驗收並寫出總結材料上報。

四、具體要求

(一)加強領導,穩步推進。市直各部門、各單位要充分認識事業單位分類改革的複雜性、艱鉅性,統一部署,精心組織,審慎實施。具體工作由市機構編制部門會同組織、財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國有資產管理、法制等部門組織實施,各部門要按各自的職責分工,統一思想,通力協助,針對改革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及時進行溝通研究,提出辦法和對策,確保改革順利推進。

(二)嚴格機構編制管理。分類改革期間,事業單位機構編制原則上只減不增,確應需要新增機構或編制的,採取機構有撤有設、編制有減有增的辦法,實行部門或行業、系統內調劑,動態管理。任務取消、下放和轉移的,編制相應覈減。有明確規定必須增事業設機構的,嚴格按“撤一建一、總量控制”的原則辦理。確需新增財政補助事業編制的,要根據“整合資源,優化結構”的原則在經營管理類型相同的機構之間內部調劑解決。

(三)嚴肅紀律,強化監督。市直各部門、各單位要樹立大局觀念,改革期間,暫停人員調動,不得利用改革之機突擊提拔、評聘職稱;要嚴肅財經紀律,嚴禁隱瞞、侵吞單位國有資產。紀檢、監察、審計部門要加強監督檢查工作。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