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活的美文:治浮良策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2W

本站:浮躁,是當今很多人的通病。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和各種壓力,每個人都需要不斷地調整適應,戒除浮躁。下面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治浮良策》這篇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生活的美文:治浮良策

治浮良策

有一次和一位喜歡讀書的朋友交流,他說讀過五十多遍《紅樓夢》,越讀越喜歡,並且每當工作勞累或者心情煩躁之時就捧讀《紅樓夢》,能使身心得以休息和平復。我們在交流閱讀體會時,提到書中有個冷子興,是開瓷器店的。這位朋友說:“冷子興在書中戲份不多,但他卻擔負這演說榮國府的重要任務,他的岳父是賈府管家周瑞,其岳母周瑞家的是王夫人的陪嫁,地位不同於一般的奴僕。”我驚訝於他對《紅樓夢》的熟知程度,因爲《紅樓夢》人物衆多,不熟讀則無法理清衆多人物關係,更無法領悟它的藝術魅力。作者曹雪芹就在書中就明確提出疑問:“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其實,要想解“其中味”也不難,“熟讀深思”而已,我這位朋友可謂熟讀深思了,而且通過閱讀使身體得以休息,心態得以平復。這正是讀書的魅力之一。

讀書可以有力地促進個人心智的成長,對於創新的基礎作用則尤爲重要。勤讀書,多讀書,勤思考,這是需要不斷積累的真功夫,因爲從來都沒有憑空而來的成就,也沒有憑空而來的創新。我們不妨看看這些人的讀書功夫:

著名作家張恨水在14歲前能背誦《三字經》、《論語》、《孟子》、《左傳》、《大學》、《中庸》、《詩經》、《書經》、《易經》、《千家詩》、《古文觀止》等經典著作;史學家曹聚仁奉行“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讀書原則,他《儒林外史》讀了一百遍,《紅樓夢》讀了七十多遍,《聊齋志異》讀了四五十遍,《水滸傳》讀了二十多遍。《史記》讀了多少遍,他沒有說,只說是最愛讀的書,是下過一點功夫的;茅盾能夠背誦《紅樓夢》;魯迅背過《綱鑑》;現代歷史學家錢穆能背誦《史記》,讓人不敢想象。從根本上說,是讀書功夫成就了那一代文化巨人。這樣的讀書功夫,我們一般人是沒有的,但這種肯讀書、能下苦功夫讀書的精神則值得學習。

當下,手機控制了很多人的生活,包括閱讀也在手機上進行,人不離機、全民低頭真是一大奇觀。其次,“忙”和“匆匆”是多數人的生活狀態,既然整天“匆匆”,就很難靜下來。但我所謂之“靜”不是‘狀態上的靜”,而是“內心之靜”,即浮躁的反面,這是一種心態,更是一種修養。

在我們的周圍,在各行各業中,都有一些拔尖的專業人才,有“絕活兒”,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喜歡讀書學習、乃至鑽研。他們成爲行家裏手,工作得心應手,生活快樂充實。在他們身上無不體現着“靜”的品質,無不有一種勤奮好學的精神。誠然,獲取知識的途徑有多種,但讀書無疑是最重要的途徑之一。相對於讀書,整天捧着手機“閱讀”,不但無法獲取系統的、可靠的知識,更無法涵養沉靜的心態,恰恰相反,手機使人變得膚淺和浮躁。這是不爭的事實。

“牆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人要固根、實心,不讀書不學習從何談起?我們推崇豪爽、灑脫、雷厲風行的風格,也需要嚴謹、溫文、儒雅的氣質。 少一點功利心、多一點書卷氣,“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使人沉靜、從容,長期堅持,可以達到心靈的純淨,完善你的獨立人格。

浮躁,是當今很多人的通病。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和各種壓力,每個人都需要不斷地調整適應,戒除浮躁。安靜的人生纔是從容的、真實的。如何才能安靜下來?放下手機吧!選擇一本自己喜歡的經典,慢慢地閱讀。古人云:“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讀書除了可以醫愚外,其實還可以“去浮”,是“治浮良策”。

作者:董民生

公衆號:洺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