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教育資源公平均衡配置問題調查及分析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2W

--以xx市xx鎮爲例

關於教育資源公平均衡配置問題調查及分析

摘要:

主要調查xx市城鄉教育資源的差距、本地人與外地人的入學資格條件對比、現今教育不公平的主要表現等問題。近年來,隨着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人口向城鎮聚集和轉移,進城農民工子女劇增,而學校等公共資源配套建設滯後,加之城區教育投入歷史欠帳較多,義務教育資源總量嚴重不足,人民羣衆對優質教育的需求與教育資源緊缺的矛盾十分突出。

關鍵詞:教育、資源、差距

一、調查資料

xx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在全省,乃至全國都處於領先地位。全市城區(包括七個縣、市、區城區)現有人口近130萬人,義務教育階段適齡人口17.2萬人,在校生20.7萬人,專任教師7473人,師生比1:27.7,高於省定標準。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98.36%。共有義務教育階段中國小校106所,班級2971個,其中大班額2330個。生均校舍佔地面積爲8.73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築面積爲3.55平方米。XX年全市國小入學率、國中入學率分別達到99.5%、96%,國中學生輟學率控制在3%以內,視聽殘入學率和智殘入學率達到80%和85%以上。在學者看來,xx整體教育已處在相對均衡的高位,類似於“橄欖球”形狀。理想的優質教育結構就是優質的學校略多一點,薄弱的學校少一些,而腰部則很壯實。而不是像金字塔結構,多數薄弱學校在底層,少數優質在頂層。XX年是xx教育體制改革的豐收年,均衡是改革的關鍵詞,多項措施已經或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在義務教育階段: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均衡配置教育資源,建設好每一間學校;擴大小升中電腦派位範圍。把市屬優質國中全部納入電腦派位範圍,並且面向全市派位,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入讀優質國中。在高中階段:統籌普通高中發展,激發各級政府辦學活力;提高優質普通高中指標生比例達到40%,均衡全市普通高中生源,提高普高整體質量,擴大普高優質學位。此外,完善扶困助學制度,提高資助標準,擴大資助範圍,健全資助體系,決不讓任何一個學生因爲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增加積分入學指標數,讓越來越多的外來工子女入讀公辦學校。近年來,我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黨政領導高度重視,在教育均衡化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全市城區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教育公平邁出了重大步伐。一是加大經費投入,拓展教育資源。不斷加大城區義務教育經費投入,採取教育資源整合、擴建和新建學校等辦法,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加快城區學校建設和改造,城區各中國小校的辦學條件得到了較大改善;二是堅持依法治教,規範辦學行爲。教育發展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促進教育公平是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

二、調查結果

根據連續兩天的走訪和實地調查,發現政府對城鄉教育資源的投入程度、本地人和外地人入學資格條件全部都不一樣。還有現今教育制度不公平的體現。

三、調查分析

一、政府對城鄉教育資源的投入程度不一樣。走訪的兩間國小之間對比,東區水雲軒位於xx市的城區,政府投放的資源自然相對多一點。而第一國小隻是城鎮國小,得到的資源明顯比較少。資源配置不均衡,優質教育資源過於集中。由於各鎮區經濟發展不平衡和現行辦學體制、評價機制存在缺陷,市鎮之間、校際之間存在一般教育資源配置不均衡、稀缺資源配置不公平現象。初高中優質教育資源在市的層面主要集中於名校,在鎮的層面主要集中於少數公辦重點校。但是政府每年都會對城鄉的學校發放教育支出補助經費和務工農民子女教育費用的補貼,XX年與往年相比,教育補貼經費大大上漲。XX年,xx市教體局XX年項目支出經費一共有34428萬元,分佈在51個項目。其中預算數最多的三個項目分別是粵財教(XX)497號XX年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資金8994萬元,粵財教(XX)551號XX年進城務工農民工隨遷子女中央獎勵資金5299萬元,市屬學校免費義務教育補助經費2149萬元。而在XX年xx市教育局財政預算公開的項目支出中,粵財教(XX)356號XX年免費義務教育公用經費補助資金爲6838萬元,免學費教育補助經費爲1545萬元,沒有進城務工農民工隨遷子女中央獎勵資金的相關項目支出。

二、市內本地人與外地人入學資格條件對比,外地務工人民子女想要在xx市上學相對要比較麻煩一點。XX年起,xx市實行流動人員積分入學入戶。所謂積分制管理,就是對流動人員的素質高低和貢獻大小,進行一個量化的評定。然後以這個評定爲基準,提供公共服務方面的差別待遇。政策規定流動人員子女需憑積分入戶通知書入學的,實行新生入學需求信息登記管理,明確其申請積分入戶時,必須登記子女新生入學需求信息。建議廣大積分申請者,務必及時登記入學信息。修改主要便於政府準確掌握底數,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積分入戶入學指標安排的合理性;否則,鎮區政府在落實“流動人員在取得積分入戶資格3年內,子女可享受戶籍居民義務教育待遇”政策時,由於對流動人員子女入學需求時間和人數難以準確預測,實際操作中給公辦學位安排造成不必要的困擾。新的積分制政策文件,將參加積分對象由目前在xx連續工作一年以上修改爲目前在xx工作並累積滿1年以上的流動人員。充分考慮到流動人員工作的不穩定性和生活流動性大的因素,將工作時間的彈性空間放大,將那些以前在我市工作多年,近一年出現工作間隔,未達到連續工作一年要求的流動人員,納入積分制管理對象,從而使得積分政策更加科學、完善、公正。

三、教育存在不公平現象,表現在高收費導致的擇校問題、各地分數差異導致的入學差異、不健全的加分制度、教育設施不均衡、與師資分配不健全。xx市的教育存在的最大的不公平在於學校電腦派位。從XX年開始,我市從市一中和市僑中拿出部分學位,通過電腦隨機派位的方式,確定國小畢業生升入上述2所學校的學生名單。今年剛好是實施電腦派位的第XX年,每年電腦派位的現場,被抽中者欣喜若狂,落選者沮喪不已。儘管如此,不少市民仍表示接受了這種方式,因爲是電腦抽出來的——公平。然而,在今年的市政協會議上,市政協委員、千里行律師事務所律師胡文堅卻提交了一份《關於實施公平派位,促進教育均衡的建議》,指出現行的電腦派位做法“造成了教育最大的不公平”,並提出了針對性的改進方案。其實就算知道明白是不公平,但還是會有人去支持這樣子的做法。城區學校進行派位錄取這種現象很普遍,但在城鎮很少會出現這種情況。

四、建議

根據我市教育資源配置的現狀,對於教育資源公平均衡配置的問題,我的建議如下:

① 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設,實現資源共享。實現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又是實現教育資源均衡的重要途徑。要將信息化列入教育發展規劃,加大硬件投入,重視教育技術裝備的現代化;搭建軟件環境,研發切實際的教育軟件,實現教育行政管理、學校管理、教科研管理智能化,組建開放、動態的教育信息資源庫,建立信息教育評價體系,提高教師的信息素養與能力,積極探求 基於網絡的全新教育方式,形成網絡資源共享,實現教育信息化促進教育均衡化。

② 加快我市經濟發展,大力開發教育資源。從整體上看,投入不足,經費困難一直是制約教育資源不足的“瓶頸”因素。隨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教育普及,人們對教育資源需求日益增大,而教育資源卻沒能力滿足人們早數量和質量上的需求。所以只有加快經濟發展,大力發展教育事業,不斷開發教育資源併合理的運用,才能做到每一分資源的高效利用,進而緩解教育資源緊缺的狀況,促進其均衡發展。

③ 改革教育管理機制,優化教育資源配置。

第一,明確政府職責。一是要規劃職責,政府在投入教育資源時,必須明確其正確職責,要做到公平公正,更有利於落後地區,薄弱學校的發展,縮小差距。二是要投入職責,在增加投入資源時,調整教育支出結構,積極想貧苦地區和困難地區傾斜。三是要監督職責,建立均衡發展的量化標準和評估機制,努力把區域內的教育資源予以均衡分配和合理利用。

第二,轉變政府行爲。在推進均衡教育資源進程中,政府不能只關心重點學校,而要更多的去關懷每一所學校尤其是薄弱學校,千方百計的縮小差距,政府要成爲教育主要投資主體,在資源分配、教育人事、考試招生、教育評估等方面制定公平的政策措施,爲均衡教育資源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④ 平衡城鄉發展,促使城鄉教育間差距縮小。城鄉經濟的發展快慢不一,致使教育的發展進度不齊。國家需要更注重落後地區經濟的發展,同時加大財政支持,扶持偏遠地區的教育發展,促進城鄉間的平衡發展。

⑤ 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資源,提高教育資源利用率。要合理的分配有限的教育資源,遵循平等、對等和補差原則,同時,應積極鼓勵和支持民辦教育發展,給予資金、政策支持。教育部門還要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精兵簡政、加強管理,是有限的教育資源發揮最佳的效益。

⑥ 強化教育督導,完善評估機制

各級政府教育督導部門要強化督導評估工作,建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教育督導網絡,進一步完善對各級政府教育發展的督導評估機制,將評估結果納入當地黨政主要領導政績考覈體系。定期對城區所有學校進行評估,督促糾正城區內教育資源配置不當或學校差距過大的現象。加強對教育行政部門工作的督導評估並公示,建立表彰制度,形成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有效機制。

參考文獻:《xx市XX積分入戶政策》

《關於實施公平派位,促進教育均衡的建議》

《百度百科xx市教育資源分配》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