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老人的調查報告

來源:瑞文範文網 1.23W

一、引言

空巢老人的調查報告

1、調查背景

當子女由於工作、學習、結婚等原因而離家後,獨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婦因此而產生的心理失調症狀,稱爲家庭“空巢”綜合徵。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現象尤其引人關注。瞭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狀況及存在的問題,總結幫扶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經驗做法,研究探討對策辦法,加強城鎮空巢家庭艱鉅老年人的幫扶工作,給上級黨委研究老齡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2、調查目的

透析空巢老人問題以及解決方法

4、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

二、正文

(一)空巢老人生活現狀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對空巢老人問題進行了數據統計,下面分析。

據市統計局城調隊統計,城市居民家庭中空巢老人家庭已佔到54.0%。空巢老人的養老問題,正成爲一個需要迫切研究和解決的重大社會問題。今年,天津市老齡辦組織開展了對空巢老人家庭的生活狀況和養老需求的抽樣調查,昨天,調查報告正式發佈。老人們通過填寫調查問卷,真實地反映了自己的經濟狀況、健康醫療情況、住房情況、生活照料情況、精神文化生活狀況、養老意願和需求等等,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32.4%的空巢老人獨自居住;87.1%的空巢老人有退休金;1.8%的空巢老人生活不能自理;

以上的數據來自天津市老齡辦最新發布的《天津市空巢老人家庭生活狀況和養老需求調查報告》。此次調查涉及了有關空巢老人生活的諸多方面,從具體的數字可以瞭解他們的真實需求。

1、居住方式

獨自一人居住的有389人,佔32.4%;老夫婦倆共同居住的有811人,佔67.6%。女性空巢老人中獨居的比例遠高於男性。

2、婚姻狀況

已婚有配偶的有817位,佔68.1%;未婚的有12位,佔1.0%;喪偶的有356位,佔29.7%;離婚的有15位,佔1.3%。1190位空巢老人(有10個空填)中,無子女的老人有35位,而子女最多的有9個,平均有子女2.75個。

3、收入情況

有1045位老人有退休金,佔87.1%,每月平均退休金爲1649.95元;有30位老人在繼續從事有收入的工作,有11位老人享受過社會救助,有192位老人接受過子女(包括孫子女和親屬)的經濟幫助,有23位老人有其他一些收入。有595位老人沒有任何理財項目,佔49.58%。受訪老人對自己目前的經濟狀況評價還是比較滿意的。

4、日常生活

“能自理,完全可以自己做”的有1065人,佔88.8%;“半自理,需要別人幫助”的有112人,佔9.3%;“不能自理,完全依靠別人”的有21人,佔1.8%。隨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呈下降趨勢。

5、日常生活

問卷中列舉了9種老年慢性病,有173位老人未患有任何一種慢性病,佔14.4%;85.6%的老人患有一種或幾種老年慢性病。9種老年慢性病,按患病人數多少排列,依次是高血壓、心臟病、骨關節病、高脂血症、腦血管病、骨質疏鬆、糖尿病、白內障青光眼、老年癡呆和其他病。老年人對於健康狀況的自評,認爲很好的僅佔6.1%。

6、健康情況

(數據爲訪問前4個月內)有47.6%的老人在訪問前看過病,住過院的比例爲4.7%,平均看病次數爲2.22次,人均醫藥費1501.82元。以此推算,年平均看病次數約爲6.66次,年人均醫藥費支出爲4505.46元。大多數老人感覺看病還是方便的,覺得非常方便的僅有2.7%,方便的有54.3%。83.0%的老人享有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其餘老人享有城鄉居民醫療保險。

7、住房情況

54.3%的老人住的房子建築面積在50㎡以下,32.0%老人住的房子建築面積在50-80㎡,9.3%老人住的房子建築面積在80-100㎡,只有4.2%的老人住的房子建築面積在100㎡以上。絕大多數老年人對目前自己住的房子還是比較滿意的。

8、生活照料

空巢老人的子女和老人聯繫,最多的方式是電話,佔64.7%,其次爲回家探望,佔31.0%,其餘如短信、書信和網絡的比例非常少。每週2-3次去看望老人的佔47.8%。子女回家探望老人的頻率隨老人年齡的增長而增多。80歲以上老人的子女每週2-3次的佔到61.54%。僅有26位老人僱保姆,28位老人僱計時工照料自己的日常生活,合計僅佔4.5%。

(二)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

1 、惠民政策造成空巢老人。由於近年農村惠民政策不斷出臺,政策寬鬆,農民工地位明顯提升,種植物不受限制, 耕地因企業佔地不斷減少,被徵地和失業人口不斷增多,種地與務工收入比對,形成明顯差距,加上近年來打工人員中部分人員已成爲外地老闆留用人才,工薪較高不願返鄉等因素,造成空巢老人。

2 、個人原因造成空巢老人。一是老人自己希望過獨立生活,得到更多自由。這部分 老人大多是經濟上能夠獨立,精神生活較爲豐富,身體狀況較好的低齡老人。二是老人對老居住地有深厚感情,即便是子女進了城或是遷了新居,要求其到新地居住生活,但他們不願意離開久居的環境,有山有田有房子,堅持守着老根據地。

3 、家庭原因造成空巢老人。一是老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存在差異,爲避免與子女生活在一起產生衝突與矛盾,而選擇獨立生活。二是子女壓力大 ( 子女的子女讀書等 ) ,無暇照顧老人,老人也不願加重子女的負擔,而選擇獨立生活。三是受住房緊張等條件制約,無法與子女同住。四是極少數子女具備條件,但贍養老人的觀念很淡薄,嫌棄老人,從而使老人不得不獨守空巢。

4 、社會原因造成空巢老人。一是隨着社會經濟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住房條件改善,許多子女婚後擁有自己的住房,與老人分開居住,造成空巢。二是子女在外就業就職進了城,造成空巢。三是因女兒婚嫁而離開家鄉異地成家,使一些只生有女兒的老人因女兒出嫁而形成空巢。

5 、自然空巢。由於有的老人終身未婚,有的老人雖已結婚,但未生育小孩,有的生育的子女死亡,造成空巢。

(三)空巢老人的應對策略

1、確確實實要立足於社會的發展,用社會化的方式解決問題,主要靠政府,敬老院、養老院不僅要辦多,還要辦好,讓老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歸、老有所終。這是政府的責任。現在各個家庭要想回歸到傳統社會已經不太可能,把贍養老人的問題推回家庭也不可能,只有靠政府來挑大樑。

2、對於家庭的責任不能放棄,政府要鼓勵,社會要提倡,同時還要有具體措施。

3、恪盡孝道是傳統美德,對於這些子女,社會要給予表彰,這是社會的導向問題,引導子女“見先思齊”。與其批評壞的,還不如引導好的,要在道義上譴責做得不好的人改過自新,形成良性循環。

4、要從文化的角度努力,必須要把傳統文化的美德和精華繼承下來。凝聚着中華民族核心的東西就是文化,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如果在文化上不遵從,還怎麼發揚光大?我們談中華文化不要泛泛而談,應該具體到細則和每一點。只有在物質層面、文化層面和社會層面得到保障,才能把空巢老人的問題解決好。

空巢老人的困難不僅在於生活上的孤單和經濟上的拮据,也來自於心靈上,因爲親人陸續離開的恐懼感和目送親人離去卻無能爲力的失落感,以及突然缺乏可交心的對象的空虛感,因此我認爲與老人交流要堅持“積極引導,耐心聆聽”的原則,積極主動的引導老人走入他感興趣的話題,愛心的聆聽他的語言。空巢老人問題不是一個簡單的個人問題,已經成爲我國亟待破解的社會命題。早在1999國際老年人年,國際衛生組織就提出了“積極老齡化”的觀點,即通過倡導積極老齡化,最大限度地增加健康、參與和保障的機會,以實現儘可能延長人類健康預期壽命,提高老年期生活質量的目標。“空巢老人”隨着年齡的增長,生理功能逐漸衰退,對他人幫助的依賴性越來越高,心理上也就越來越脆弱,對養老服務需求也日益迫切。政府有關部門應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應對和解決“空巢老人”問題,比如加大財政對養老事

空巢老人

業供給,大力發展社會養老機構,加快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爲“空巢老人”搭建“安全網”,建立應急求助信息系統等,爲“空巢老人”辦一些實實在在的事。 “勞我以少壯,息我以衰老”。是到了爲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撫慰、應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務的時候了,因爲他們正面對或遭受心理危機的困擾。

5、建立村級福利院。以村爲單位,建立規範管理的村級福利院,降低收費標準,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改善養老院的居住和生活條件,減輕老年人的勞動負擔,消除老年人對將來老無所依的憂慮,降低老年人在人生的最後階段的孤獨感,豐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使空巢老人過上健康的生活。

6、完善農村養老保險。以家庭養老爲主的養老模式要得到更一步補充,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作醫療應得到推廣和發展,擴大農村老年人享受低保範圍,簡化保險工作流程,使好的政策在弱勢羣體中積極的貫徹,提高服務水平,讓老年人更加方便的享受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合作醫療的作用。

7、加強老齡工作建設。空巢老人問題要放在村務工作的重要位置,村委會要成立組織、形成制度關心老年人生活、體貼老年人難處,解決老年人家庭矛盾,檢查督促家庭贍養情況,直接解決農村空巢老人生活難處和實際困難,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例如健全村級老年活動室、活動中心,老年人圖書報刊閱覽室、棋牌室等,提高農村空巢老人和所有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

8、開展“志願者”活動。調動各種積極因素,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敬老助老,營造敬老氛圍,建立長期服務機制,開展“志願者”服務活動,爲農村空巢老人服務。積極組織單位的年輕人和社會“志願者”,聯繫一個空巢老人家庭長年定期開展上門服務活動,瞭解他們的需求與困難,幫助他們疏通渠道,解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五)結束語:

老人,爲社會奉獻,爲家庭奉獻,是知識的寶庫,是智慧的鑰匙,不僅養育我們,還以言傳和身教向我們傳播做人的道理,雖然我們有時候感覺老人家們知識陳舊、思維方式過於正統古板,但是,老人依然是我們心靈的最後的最堅定的依託,我們在現實中碰壁之後,返璞歸真,依然會感受到老人家們傳承的是至理名言,依然會感受到屬於我們民族的內蘊的品質。 空巢老人的困難不僅在於生活上的孤單和經濟上的拮据,也來自於心靈上,因爲親人陸續離開的恐懼感和目送親人離去卻無能爲力的失落感,以及突然缺乏可交心的對象的空虛感,因此我認爲與老人交流要堅持“積極引導,耐心聆聽”的原則,積極主動的引導老人走入他感興趣的話題,愛心的聆聽他的語言。

範文二:

州府社區位於凱裏市西北面,東以文化路爲界,鄰洗馬河街道,南以北京路爲界,鄰年夜十字街道,西以市府路爲界,鄰城西街道,北以營盤東西路爲界,鄰本街道的年夜閣社區和樑子巷社區。面積約0.24平方公里。轄區內駐有州、市黨政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共66個,總人口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1072人,佔總人口的9.8% ,空巢老人24人,佔老齡人口的2.24%,特困空巢老人6人,佔空巢老人總數的25%。根據凱裏市老齡工作委員會《關於展開城鎮空巢老人生活狀況調查的通知》(凱老齡辦發【XX】1號)精神及西門街道的相關要求,州府社區居委認真組織人員展開調查工作,現將調查情況彙報如下:

一、調查對象

居住在本社區的空巢家庭老年人。

二、調研目的

調查瞭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狀況及存在的問題,總結幫扶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經驗做法,研究探討對策辦法,加強城鎮空巢家庭艱鉅老年人的幫扶工作,給上級黨委研究老齡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三、調研方法

對轄區空巢家庭老年人進行了問卷和入戶調查。

四、調查成就

(1)空巢老人中女性多於男性,70歲以上的佔多數。本次調查對象24人,男性9人,佔被調查對象的37.5%,女性15人,佔被調查對象的62.5%;60-69歲7人,佔被調查對象的29.2%,70歲以上17人,佔被調查對象的70.8%,其中80歲以上的6人,佔被調查對象的25%。

(2)大部分是有工作單位的,生活來源靠退休金的佔多數。在被調查的空巢老人中,有工作單位的20人,佔83.3%,無工作單位的4人,佔16.7%;以領取退休金爲生活來源的20人,佔83.3%,靠社會救助的2人,佔8.3%,靠其它生活來源的2人,佔8.3%。無一人靠子女資助。

(3)國小及腫恣文化程度佔絕大多數。在被調查中,文盲1人,僅佔4.2%,國小11人,佔45.8%,國中6人,佔25%,高中5人,佔20.8%,大專1人,佔4.2%。

(4)身體狀況及生活能力。在被調查的24位老人中,身體健康的有15人,佔62.5%,一般的5人,佔20.8%,兩項合計20人,佔83.3%,身體差的4人,佔16.7%;生活能自理的19人,佔79.2%,身體不好的5人,佔20.8%,其中有兩位的眼睛殘疾,視力相當低,生活難自理;

(5)子女狀況及導致老人空巢的原因:子女狀況不好的5人,佔20.8%,一般的7人,佔29.2%,精良的10人,佔41.7%。無子女的2人,佔8.3%。在有子女的空巢老人中,子女住在別處的17人,佔70.8%,其它的5人,佔20.8%。

可見,“空巢”老人家庭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子女學習工作繁忙無暇顧及老人或子女長期在外地。

(6)空巢老人的願望:

1、日常生活的幫助:在被問及空巢老人中,79.2%的老人認爲無急需解決的問題,有20.8%的老人,急需解決生活、就醫等各種問題。

2、出於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方面的考慮,在被及的空巢老人中有80%的不願與兒女同住,82%的表示願意到敬老院過集體生活。

五、調查反映的主要問題

空巢老人缺乏照料是本次調查反映出的主要問題。這種照料應該來自兩方面。一是家庭成員照料,二是組織照料。調查中,有17人的子女不在身邊,加上有5人的子女因其它原因沒有與老人住在一起,在有子女的老人中,幾乎都沒有得到本人子女的照料;另一方面,由於組織機構、設施、人員等因素,導致關照服務的社會化程度低。組織照料還做得不夠。如何通過軌制化的安排,建立有效的服務機制,不只是空巢老人的熱切期盼,也是許多老齡工作者和城鎮基層工作者深入思考、積極探索的問題。

六、對策建議

空巢老人家庭的出現,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是人們價值觀改變的成就,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這個特殊羣體的生活狀況及其帶來的社會問題讓人憂心,亟待我們通過調查研究提出解決對策建議。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建立保障機制。首先應建立健全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軌制。其次,建立健全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在調查中,有6位空巢老人的生活、身體特別不好,他們沒有生活來源,只靠低保維持生活,且身體不好,視力差,他們非常期望政府、社會組織的關懷,所以,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建立保障機制可以適度緩解了老年人生活和就醫壓力。

(二)處理好居家養老及社會養老的關係。面臨人口老齡化的挑戰,養老方式是現在急需探索和解決的問題。由於我國特有的經濟發展狀況及幾千年文化習俗的影響,目前我們應該推崇以居家養老爲主,社會養老爲輔的養老方式。要加強“孝道”文化宣傳,提高民衆家庭養老意識。要大力倡導敬老養老之風,弘揚傳統美德,讚譽敬老養老先進,譴責不盡孝道行爲,讓“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理念深入人心,使子女應承擔的贍養和照料老人的義務落到實處。制訂優惠政策,鼓勵子女與老人同住,如建房時首先要考慮安排好老人的住房,給照料老年父母的子女每年增添休假期等。在社會養老方面,除了政府加強主導作用,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和加大硬件設施建設的力度外,還要做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構建空巢老人關愛服務體系。一是建立空巢老人數據庫。將社區60歲以上空巢老人建立信息齊全、資料齊備、一人一檔的數據庫。二是建築空巢老人關愛服務網絡。通過組建空巢老人關愛服務隊、展開“空巢老人關愛結對”活動,互助服務活動、抓好日常生活服務工作等,矯捷展開關愛服務工作。三是完善幫困救助體系。整合各種幫困資源,爲生活艱鉅的空巢老人提供人力、物力和財力等方面的幫助,堅持做到“重大節日面上幫、特困對象重點幫、突發事件及時幫”。四是健全應急預案機制。建立健全空巢老人結對關愛管理制度、上門察看制度、電話慰問制度、突發事件應急制度等,以保儘早發現和及時處理老年人的特殊困難,避免意外情況發生。

(三)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豐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在街道、社區各級黨政領導支持下,調整充實社區老年組織機構,採取就地、小型、分散的原則,組織老年人展開娛樂、健身、讀報、看電視、上老年電大、短途旅遊等內容的各項活動,特別要鼓勵、引導“空巢老人”走出家門,參加室內外各種活動。充分發揮老年活動中心的作用。改變過去單一搓麻將現象,設置電視、聊天、健身、棋牌等多種活動項目,組織老年人學習政治時事,開展各種趣味性的文化娛樂活動,吸引“空巢老人”融入其中,參與社會活動,消除孤獨寂寞感,

(四)加強家庭監護,確保“空巢老人”安全。“空巢老人”家庭的出現,常使老人處於無人照顧,突發疾病搶救不及時,生命受到威逼狀況,這是“空巢老人”面臨的安全問題。社區要分工專人負責“空巢老人”家庭管理,調查摸清轄區內“空巢老人”家庭的基本情況,並建立家庭檔案。組織社會閒散人員、下崗失業人員定點、定人爲“空巢老人”提供買菜煮飯、購物、打掃衛生等低償家政服務;組織志願者、身體健康的低齡老人等成立愛心互助隊伍,採取結對幫扶辦法,對高齡、體弱動作不便且經濟拮据的“空巢老人”提供無償服務,解決“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問題。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