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生的調查報告(精選2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41W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目的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精選23篇)

1、瞭解中學生學習方法的現狀;

2、分析中學生學習方法的差異;

3、尋求中學生學習方法與學習效果的相關規律;

二調查對象

從高中三個年級中各抽3個班,共452名學生。

三調查方法和步驟

調查採取問卷和談話法。問卷採用學生問卷。談話法是由實驗教師對本班三類不同學習品質的學生進行抽樣,並對他們分別進行談話。

四調查結果

1、預習情況和方法

調查表明,學生沒有養成自覺預習的習慣,大部分學生處在“老師要求預習才預習”的狀態,佔總數的40%,還有“老師要求預習也不預習”的,佔總數的30%,而經常自學預習的學生只佔30%。

從統計數據看,學生預習方法大部分處於“把要學的內容看一遍”的狀態;而通過預習找難點、找重點或解決疑難的比率較低,原因是高一年級的學科較高三年級學科易學,從國小進入高中,學習方法仍停留在國小水平。調查表明,高一年級多預習語文、數學和外語,高三年級各科基本都要預習,而且預習物理、化學的比率高於語文、數學、外語和政治的比率隨年級增長。

“看一遍”的預習方法與學習成績相關極低,它反映出中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預習方法,把預習當成一種任務去完成,反而浪費了大好時光,這也是造成學習質量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找出難點”和“找出重點”的預習方法與學習成績相關一般很高,但這類學生很少。所以從中學生整體來看,他們缺乏自學能力,只把預習當成額外作業去完成,沒有作爲能力去培養,所以,我們教師應該注重培養能力。

我還發現,“對照參考資料”的預習方法與學習成績的相關係數隨年級的升高由負高相關轉爲正高相關,這一變化反映出預習方法

隨年級的增長而變化,原因是高三學生的自學能力強於高一年級,而且由於臨近會考,複習參考資料是高三學生的主要方法。

我們對24名優秀學生預習方法的調查表明,其中18名學生採取“找出難點”、“找出重點”等方法,只有6名學生採取“看一遍”的方法。所以,我們應該把預習當成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總結能力的一個途徑,力爭改變學生長期形成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和長期依賴教師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2、課堂聽講情況和方法

調查表明,教師講課枯燥是造成學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因素,佔整體的35%。由於教師講課的水平普遍不高,不能引起學生足夠的興趣,所以調動不了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有各種不同的聽課方式。統計表明,採取第一種方式的學生較多,高一年級高於高三年級;採取第二種方式的學生,高三年級較多,高二年級次之;採取第三種方式的學生,高二年級較多,高一年級次之;採取第四、五種方式的學生極少。這說明聽課方式與年齡特點有關,高一學生慣於全記,高二學生因課程加多加深多注意聽,高三學生重點堅持有選擇地記。從整體來看,學生聽課時思維不夠活躍。影響了思維能力的訓練。

統計表明,高一學生採取第一種方式與學生成績相關較高;高二年級學生採取第二種方式與學習成績也相關較高;高三年級學生採用第四種方式與學習成績也相關較高,而且數學和物理採用第三種方式也相關較高,其它基本處於負相關狀態。由此可見,由於不

同年齡學生智力開發的不同和聽講習慣的不同,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方法。

在抽樣談話的24名學生中,有16名學生採用二、三、四種方法。僅有8名學生採用第一種方法。所以上課時提倡學生討論和議論,逐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選擇重點的能力,發現和鼓勵學生獨立創見,是提高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3、課堂記筆記的情況和方法

學生記筆記方法的調查情況

調查表明,記筆記的方法是隨年級的變化而變化的。高一學生習慣於抄板書,高二和高三學生開始轉向記重點,但採取全記的比率還較高。

統計表明,抄板書的方法與學習成績相關很低,甚至出現了負相關,這反映出一味的抄板書,影響了課堂學習效果。高二學生不記筆記與學習成績相關較高,高三數學、物理課學生記筆記少或不記筆記與學習成績相關也較高,說明對於較難學習的科目或思維邏輯強的學科,學生應該集中精力聽講,以免造成思維混亂和前後邏輯不連貫的現象。確實有一部分教師習慣於寫板書,也要求學生抄板書,這不僅影響了教師的講課思路,也影響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上不能通過眼看、耳聽、動手、動腦和口答等交替使用大腦皮層興奮域構成多通路的聯繫,阻塞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對較難學科應該以聽、想爲主。

4、課堂小結情況和方法

課堂小結方法的調查結果顯示以學生做練習代替課堂小結的比率最高,其它小結方法的比率都很低。尤其是理科教師,他們基本採取講完課就叫學生做練習的教法,從而使學生形成了這種習慣。這種以做練習代替課堂小結的做法與學習成績相關如何呢?調查表明,採取急於在課堂上做練習的方法與學習成績相關都很低,甚至出現高負相關。這因爲以做練習代替課堂小結,使學生失去了課堂知識消化理解的過程。所以,單靠練習來提高成績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只有做好充分的課堂小結,使課堂知識得到消化整理,然後在系統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再去做練習,纔會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相關統計還表明,課堂小結的方法隨年級不同而異。高一學生採取老師小結的方法與學業成績相關的較高,說明高一學生還沒有自我小結能力,需要老師多做小結。高二學生採取討論和重溫課本的方法與學業成績相關較高,這是因爲高二學生思維活躍,並有一定的歸納能力,可以放手讓他們通過獨立小結來提高學習效果。高三學生採用課堂小結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因爲高三學生思維品質和心理品質的差異較大,學習成績的分化也較大,所以必須根據本人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2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牼嚀迥勘曖⒂鎦傅際迪氨ǜ

1、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漁峽口鎮第一、第二初級中學進行,共發問卷1021份,回收有效問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爲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爲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國中生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爲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國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爲,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爲高中熤兇ǎ牨弦瞪掙錢多,25%的學生認爲國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爲國小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爲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專或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爲“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長”看做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煻雜謖庖蝗鮮兜惱議性,不屬本文討論的範疇牎T詰韃櫓形頤欠⑾鄭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認爲“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48%的學生認爲“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於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爲滯後”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並越來越嚴重地影響着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國中畢業後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願望的佔37%。

國中學生對於“務農”的態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國中生大部分不願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爲:七年級爲69%,八年級爲58%,九年級爲72%。

(二)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大學教育。

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國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3

一、調查時間:20xx年2月13日

二、調查單位:XX縣第四中學

三、調查目的:

主要是瞭解國中學生的語文學習心理及現存的問題。解決國中學生的語文學習心理中現存的問題。

四、調查內容

主要是瞭解國中學生的語文學習心理方面。共設計15個問題,12個客觀題,3個主觀題。

我於20xx年2月在縣第四中學對國中生進行了語文學習心理狀況調查。第四中學屬於經濟欠發達區域,學生家庭環境和條件普遍較差,由於學生早熟、家長素質較低,學生成長中的許多困難不能得到有效指導。在這種情況下,國中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情感態度和世界觀各不相同,造成學生的學習動機各不一致,從當前來看,有很大一部分國中畢業生的基本遠不及上世紀80年代的國小畢業生、爲了更準確的瞭解和把握當前國中生的學習動向,深化教學改革,落實教育科學發展觀以及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加強國中教育的針對性,探索實施教育教學的新路子,把當前年輕一代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必須努力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衆的社會主義文化,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現代化的教育要求和馬克思主義思想貫徹落實到教育領域中去,從而改進國中教育機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圍繞這一主題,我對四中國中學生語文學習心理進行了深入系統調查。

五、調查結果分析

1、對目前國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分析

經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國中學生的學習觀不同,具有明顯的厭學心理,學習慾望不強,沒有學習興趣。但也有部分國中學生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觀。一部分國中學生認爲現在課程設臵存在一系列問題。

— 1 —

大部分國中學生具有較爲明確的價值觀,有66%的學生認爲學習的目的是爲了提高自身素質。而25%的學生認爲是爲了考高中或中專。僅有9%的學生沒有考慮。同時國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爲經濟與教育相聯繫,其中有59%的學生認爲高中畢業生掙錢多,24%的學生認爲是國中畢業生掙錢多。其中11%的學生認爲國小生掙錢多。有6%的學生認爲是文盲掙錢多。

現在國中學生具有較爲明確的教學課程理念,有的學生認爲現在課程存在的問題特別嚴重。有55%的學生認爲現在課程只注重必修,而忽略選修。其中40%的認爲現在教學注重學科而輕活動,而只有5%的認爲現在課程設臵沒有存在問題。

國中學生具有明顯的厭學心理,學習慾望不強,無學習興趣,調查表明,完全不討厭上學的七年級佔51、6%,八年級佔37、3%,九年級佔33、7%。認爲樂在其中的七年級佔53、7%,八年級佔41、5%,九年級佔63、7%,其餘則認爲學習“很苦很累”或“無可奈何”,喜歡現行學習方式的佔32%,調查統計數據表明:在國中學生中,半數以上不喜歡現行的學習方案。

2、當前國中生的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顯示,有69%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有15%的學生學習熱情度處於中等,有16%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高中,中專或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佔相當數額。並且在調查中還發現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一是與教育者密切聯繫,二是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連,三是與公共性密切相連。79%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的學科的熱愛度高,而對學習性強的科目。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有69%的學生認爲“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生活幾乎沒用”。

3.國中生的學習要求。

現在許多學生都認同素質教育,他們都認爲素質教育是各方面都得到發展。有8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教導,同時有76%的學生希望在勞動技能和活動課上學到較多和實用性強的技能知識,其中,有63%的學生希望學校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使之能對以後的工作有所幫助。

關於學習的目的,調查結果表明,國中畢業後有53%的學生選擇

讀高中或中專。36%的學生選擇就業,11%的學生還沒有考慮。

4.當前國中學生的學習依賴心理

當前,學生的家庭條件轉好,加之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從而導致了很多學生認爲學與不學都一樣,自認爲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學習好對今後的發展沒多大影響。

六、當前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雖很多學生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作爲現代社會是人際關係極爲複雜,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經濟社會。從而使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轉爲另外兩個特點:務實化和功利化。國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想結合,增加更多的實用術。雖然國中生已經步入青春期,趨於成熟,但由於國中學生的年齡和學識的不足,國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所以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從當今嚴峻的就業來看,不僅中專生,就是大學生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學習失去信心,這一現象導致學生產生一種消極的學習態度。

七、對調查結果體會

對當前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結果:當前國中生的學習心理大部分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形成其消極學習態度的原因主要有:

1、經濟的影響

在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形勢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從而使許多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嚮往,從而使他們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瞭解較深。從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學科課程。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着國家高等教育的改革,使更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但有更多人則處於失業狀態,從而淡化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3、科技創新的影響

在當今世界使一個科技競爭,人才競爭的時代。從而使很大一部

分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是生存的前提。從而在學習中多要求理論聯繫實際,進而忽視了學科性較強的學科課程。

4、家庭的影響

當前國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於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的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只顧享受。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

在當今社會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使從科技、經濟、文化和教育政治等來衡量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已成爲各國發展的主題。而作爲21世紀年輕一代,則要求他們成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懂科學、懂技術的社會主義公民。發展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如果一個人不具備上述能力,那將無法立足於現代社會。面對科技發達,經濟突飛猛進的今天,從而又使許多國中生導致了學習的懶惰、精神空虛、道德滑坡等。面對此問題我們應如何解決?

1、加強道德規範的制定,宣傳和教化工作,用以促進道德規範內化爲人的道德良心。落實在人們的道德行爲上,讓學生學會求真、學會至善、學會愛美。從而使學生皆知、皆信、皆行,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增強社會道德意識,踐行社會公德規範。

2、作爲教師要必須努力體現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民族的、科學的、大衆的社會主義文化。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解放。爲今後學生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在當代發展先進文化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健康向上的語文學習心理。改造落後的文化,努力防止和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種錯誤思想觀點對學生學習的侵蝕,逐步縮小和剔除他們藉以滋生的土壤,從而消除學生語文學習的消極心理。

3、幫助學生準確地瞭解和把握未來,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擴招的合理性、科學性。現代社會分配製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解。

4、開設心理輔導班。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的。

5、開設入職業教育:用以在畢業之後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

6、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

八、調查單位的意見:

該同志認真、積極,按時上下班,得到同事們的支持幫助,調查結果真實。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4

一、調查的背景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新課改下的課堂要求學生要具備創新的理念、合作的意識和探究的能力。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也曾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可見,課外閱讀是中學語文教學中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課堂教學有益的延伸和補充。它對開闊學生視野、發展學生智力、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具有極爲重要的意義。同時,閱讀還能促進學生寫作技能和寫作水平的提高,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然而,不少學生將大部分課餘時間花在看電視、玩電子遊戲上,放棄了課外閱讀。

二、調查的目的

1、落實更有效的課外閱讀計劃。

新課程改革明確規定國中生要實施教材、讀本、課外這三大層次的閱讀,課外閱讀怎樣落實尚未引起注意。因此想通過這次調查,瞭解課外閱讀中存在的問題,引起大家的注意,使課外閱讀能夠切實開展起來。

2、尋求更合理的課外閱讀書目。

新大綱推薦的課外閱讀書目,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確實有值得商討的地方。如:新大綱推薦的書目中中學生感興趣的比較少;新大綱推薦的書目只注重對青少年學生文學鑑賞能力和人文素養的培養,未涉及文化、歷史、哲學、思想、科學等方面的名著,因而限制了中學生的語文閱讀視野;新大綱未推薦當代的優秀的文學作品,無法最大限度的激活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爲此想通過這次調查瞭解中學生究竟喜歡讀什麼樣的書,開展書目研究,最終爲學生拿出一份更合理的書目。

三、調查對象與方法

(一)本次調查隨機選擇了我市部分農村國中學校的七年級、八年級和九年級學生共計475人,以確保抽樣調查結果的合理、準確、科學、可信。

(二)課題組成員在課題總負責人朱傑老師的組織下,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共同討論、分析,最終確定了“農村國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的問卷”(問卷詳見附件1),在問卷調查裏,我們主要從閱讀內容、閱讀時間、閱讀目的、閱讀途徑、閱讀動因、閱讀態度、閱讀氛圍以及對新大綱的閱讀要求等方面進行了調查。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本次調查共有475名不同年級的農村學生接受調查,通過本次課外閱讀情況調查,筆者發現我市農村國中學校的課外閱讀活動開展的很不理想。調查結果如下:

abcdef

2.92

24.174.1727.0864.58

320.8337.516.6725

48.3339.5829.1722.92

547.9237.54.1710.42

620.8310.4235.4233.33

72.0810.4287.5

82512.562.5

945.8318.7510.4225

104.1710.4237.527.0816.67

126.2531.2562.5

1333.3354.1712.5

我們對問卷進行進行細緻地研究、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一)從閱讀的內容來看

喜歡看科技書的人數佔35.42%,超過了其他類型的人數,其次爲文學名著,佔20.83%,還有部分學生的閱讀缺乏目的性、有序性,一般“有什麼看什麼”,佔22.92%。

(二)從閱讀的目的來看

有39.58%同學認爲可以增長見識,有22.92%的同學認爲是學會做人和處世,只有8.33%的同學認爲是提高語文水平,更有29.17%的同學認爲是休閒娛樂。可見,學生對課外閱讀雖然持肯定態度,但閱讀目的還不太明確,在“對自己的建議”一欄紛紛提出“希望自己多看課外書”。

(三)從閱讀的時間來看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平均每週閱讀3小時以上的只有25%,16.67%的學生平均每週閱讀2小時以上,37.5%的學生平均每週閱讀1-2小時,甚至還有20.83%的學生每週閱讀時間不足1小時。究其主要原因是,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對老師的建議”一欄中提出要求老師少佈置作業,多留些時間讓他們看課外書,這一原因無論是農村學生還是城市學生都是普通存在的,雖是已實施了新教材,但新課程理念並未真正得以貫徹,學校爲求升學率,貫徹的還是應試教育,最終我們還是靠考試分數定乾坤。

(四)從閱讀的途徑來看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購買和借閱是農村國中學生閱讀的主要途徑,分別佔47.92%和37.5%,而通過租和網絡獲取閱讀資源的僅僅佔4.17%和10.42%。可見,農村國中學生閱讀途徑較爲單一,特別是網絡等新時代閱讀手段沒有得到充分應用。然而,由於農村國中學生家庭經濟狀況不佳,許多家庭很少給學生購買課外書籍,同時城裏學校都有閱覽室、資料室、圖書室,均有豐富的藏書,而農村國中沒有這些設施,有些學校雖有這些些但藏書也很少或者比較過時,而且更多的只是一種形象工程,並沒有真正對學生開放,這造成學生閱讀資源嚴重匱乏,無法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許多學生在“對家長的建議”一欄中希望家長能支持孩子購買課外書,能給自己多買課外書;“對學校的建議”一欄則希望能購買一些名著或者適合國中生閱讀的書籍。

(五)從閱讀內容來看

對於魯迅、冰心、老舍、曹雪芹、吳承恩、施耐庵、安徒生、格林這幾位作家的作品,閱讀過的學生佔的比例較高,但在師生交談中,我們瞭解到,其實,對於這些名家,他們也僅僅看過少量的幾篇文章,根本談不上深入的瞭解。此外,對於一些外國作家(除童話作家),卻只有少部分學生閱讀過,如斯威夫特、羅曼羅蘭、海明威,閱讀過的學生所佔的比例均在百分之十以下。可見,學生的閱讀面較爲狹窄,閱讀的深度也不夠。

(六)從閱讀的態度來看

有4.17%的學生討厭讀書,有10.42%的學生保持無所謂的態度,有37.5%的學生有點喜歡,有27.08%的學生比較喜歡,只有16.67%的學生非常喜歡。由此可以看出:積極主動進行課外閱讀的比例不太高,較多的只是“偶爾讀讀”;一半以上學生沒有經常性的課外閱讀活動,這對語文教學是一個極不利的因素。因此作爲語文教師應該指導學生合理利用課餘時間,開展課外閱讀,使“經常讀”的人數不斷擴大,這應該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益的重要方法。

(七)從閱讀的氛圍來看

對於身邊讀書很多的人佔22.92%,身邊一般的讀書習慣的人佔37.5%,身邊很少讀書的人佔31.25%,幾乎不讀書的佔8.33%。父母的閱讀行爲及態度對孩子有榜樣祕激勵作用,影響孩子的成就定向。調查發現,在閱讀新課程標準規定的10部課外閱讀推薦篇目中,父母“很喜歡或經常看書”者,人均閱讀4.4部,而父母“很少或幾乎不看書”者,人均閱讀3.5部,不同性別、年級都反映出大致相同的情況。如果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能看到父母常常抽出一點時間閱讀,他們就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感到閱讀的重要並效仿父母的做法。父母參與閱讀,可以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在支持他的閱讀行爲,可以與父母溝通,在愉快的情境中學習,提高提高效果。有關研究表明:父母把材料讀給孩子聽以及給孩子提供閱讀材料都影響孩子閱讀能力提高。

五、結論

第一、經過研究調查所得到的數據,我認爲重新制定一份適合現階段國中學生閱讀需要的閱讀書目是十分必要的。通過對調查結果分析研究我認爲提供給國中生的閱讀書目應具備以下特點:

1、擴大學生閱讀的知識面。從橫的角度看,不應侷限在文學作品內,文史類、社會科學類、科普類等也應涉及。從縱的角度看所選作品不應侷限在古代、近代作品上,當代優秀的暢銷書也應推薦給學生。讓學生學貫中西、博古通今,力求培養綜合的適合當代的人才。

2、推薦書目數量應增加,以使學生有較大選擇空間。

3、所推薦的書目應最大限度符合學生的心理,做到通俗易懂、充滿興趣、有吸引力。

4、推薦的書目可分年級制定:應注意各個年級的閱讀書目在數量和深度上有所區別。

第二、由第二部分的分析可看出當前課外閱讀指導工作基本上沒人去做,因此,希望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能把中學生課外閱讀真正納入語文教學範疇,通過課型、考覈評價等手段把這一活動做實、做活,力爭收到良好效果。如任課教師可採取每週開設一節課外閱讀課,閱讀書籍後要求學生做讀書筆記,學生之間開展閱讀交流活動,課前2分鐘簡介近期所讀的書等方法來實現。

六、幾點建議

(一)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濃厚的閱讀興趣,源自於合適的閱讀內容和恰當的方式方法,在閱讀內容上,教師要做有心人,及時向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讀物。儘可能符合學生特點的讀物推薦給學生,激發學生的閱讀慾望,交給學生打開知識之門的鑰匙,培養學生自主性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使之能在書海暢遊。那麼,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嘗試:

1、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

我們可以利用班會、黑板報、牆報等形式,宣傳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創設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在全校師生會議和家長會上,使全校師生及家長明白課外閱讀的重要意義;在黑板右側或教室內等處寫一些有關課外閱讀的名言警句或激勵性語言,如:“課外書,你永遠的朋友”,“你想成爲知識淵博的人嗎?請參加課外閱讀”,“從小愛讀書,一生都幸福”,“知識海洋,讓你幸福徜徉”;在教室、走廊、樓梯處張貼古今中外熱愛讀書的一些名人名家的畫像,如文學家高爾基,偉大領袖毛澤東,大作家老舍、葉聖陶、冰心等;開展以課外閱讀爲主題的班團課等,通過各種方式,爲學生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激勵學生熱愛書籍。

2、建立班級讀書角,豐富閱讀資源

農村國中辦學條件相對較爲滯後,許多學校沒有圖書室或者圖書室藏書較少,學生家庭中藏書量也極爲有限,閱讀資源匱乏。我們可以以班級爲單位設立讀書角,圖書的來源可以讓老師學生捐獻,捐獻圖書者即可成爲讀書角的成員,享受每週向圖書角借閱圖書的權利,每班確立一名圖書管理員,管理本班圖書的借閱情況,這樣,創設了資源共享的平臺,豐富了閱讀資源。

3、組織系列活動,形成閱讀浪潮

學校可以確定讀書主題,定期舉辦朗誦、演講、講故事比賽,或舉辦讀書報告會,交流讀書所得或感受,或舉辦展示會,展示課外閱讀成果,或開展讀書徵文活動等,各項活動,我們均設立獎項,並進行張榜公佈。在有趣、豐富的活動中,讓學生體會到課外閱讀的樂趣。激勵學生參與閱讀的的興趣,形成課外閱讀的浪潮。

通過這一系列舉措,學生擁有了想讀書、愛讀書的衝動,一旦擁有了這一課外閱讀的內在驅動力,學生就能真正以自主、能動的心態投入到課外閱讀中去,真正體味課外閱讀所帶來的成功體驗。

(二)提高學生課外閱讀意識

課外閱讀能讓學生接受和積累社會生活的各方面的知識,能理解、掌握前人的成果,爲寫作奠定基礎,積累素材,積澱語言,更重要的能陶冶學生情操,讓學生受到美的薰陶。

(三)轉變家長、教師的閱讀理念

如今,千軍萬馬擠過獨木橋。很多家長過多注重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他們過多的追求分數,認爲孩子課外讀一些小說浪費了他們的時間和精力,因此不允許他們讀名著,經濟上不作支持。農村家長雖文化程度不高,但也應該爲孩子的課外閱讀創造一個好的環境,多給孩子買些課外書,多陪孩子一起學習,讓孩子當自己的老師,在珠學習中閱讀興趣。

(四)加強課外閱讀指導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只有讓學生正確地掌握課外閱讀的方法,才能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課外閱讀纔有效率,纔有收穫。

1、做好課外閱讀的推薦工作

“一本好書,就是一位好老師”,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學生在課外閱讀大都帶有隨意性和消遣欣賞性,作爲教師,必須幫助學生做好讀物推薦工作。我們主要以單元爲板塊,在課內搭建課外閱讀的平臺,根據單元主題爲學生推薦同一主題的其他名篇,或同一作者的其他篇目,或爲學生推薦相關網站。

2、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

要想避免學生盲目、隨意性閱讀,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和效能,我們必須教給學生課外閱讀方法。

(1)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教師應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在開展課外閱讀時,要求學生注意把好詞佳句、精彩片斷分門別類地記下來,形式可以一拘一格,教師可以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檢查學生讀書筆記,瞭解學生閱讀書籍的內容、種類、數量,並指出筆記的優缺點,明確努力方向。

(2)鼓勵學生讀寫結合

讀與寫有機結合,其目的在於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鞏固課外閱讀成果,提高閱讀質量,在閱讀能力提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應鼓勵學生多讀多寫,寫作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如續寫、仿寫、改寫、擴寫、評論等都可以採用,並臭味相投向省市縣各級刊物及校刊投稿,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五)注重課外閱讀評價

課外閱讀評價是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我們必須把評價貫穿於學生整個閱讀過程中,提高閱讀實效。評價的內容及其方式都可以多種多樣,如圍繞課外閱讀開展的各類活動讀書筆記記錄情況以及閱讀成長卡都可以納入評價機制,並注重教師、學生自我及相互間評價相結合,課內、課外評價相結合,分學段目標達成與綜合評價相結合,還可以讓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評價活動。當然我們也應該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此外,我們可以在測試中融入課外閱讀,如我們可以出題:“你最喜歡的一本課外名著是什麼?你最喜歡裏面哪一個人物?說說理由”,這樣可以促使學生認真閱讀,提高閱讀實效。

總之,學校、家庭、社會共同承擔起責任,爲孩子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使我們的學生自覺閱讀主,樂於閱讀,那麼我們學生的語文素養纔會得到大大的提高。

附件1

農村國中學生課外閱讀現狀問卷的調查

學校年級姓名

同學們:你喜歡看語文課外書嗎?請認真如實地回答下列問題好嗎?

一、不定項選擇題

1、你平時喜歡閱讀的課外書是

a、文學名著b、科技類書籍c、卡通、漫畫、言情、武俠小說d、報紙雜誌e、教材輔導讀物f、有什麼看什麼

2、你閱讀課外書的時間一般是

a、課間b、放學後c、節假日d、有時間就看

3、你一週內大概看多長時間的課外書?

a、1小時之內b、1-2小時c、2-3小時d、3小時以上

4、你閱讀課外書的目的是

a、提高語文水平b、增長見識c、休閒娛樂d、學會做人和處世

5、你閱讀的課外書來源於

a、購買b、借c、租d、網絡

6、你認爲我校的課外閱讀活動開展的如何

a、好b、較好c、一般d、差

7、你進行課外閱讀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a、父母的要求b、學習的需要c、個人的愛好

8、你通常採用的課外閱讀的方法是什麼

a、略讀b、精讀c、上述兩者相結合

9、你閱讀的主要場所在哪兒

a、學校b、家庭c、書店d、其他

10、對於開展課外閱讀,你的態度怎樣

a、討厭b、無所謂c、有點喜歡d、比較喜歡e、非常喜歡

11、你身邊喜歡並自覺閱讀課外書籍的人數怎樣

a、很多b、一般c、很少d、幾乎沒有

12、新課程標準對中學生課外閱讀的要求你是否瞭解

a、瞭解b、基本瞭解c、不瞭解

13、你知道中學生課外必讀哪些名著嗎

a、知道b、有一些知道c、不知道

二、問答

1、你課外讀過哪些作家的作品?

2、你對語文課外閱讀有哪些看法、意見或建議?請按以下幾方面填寫。

對學校:

對老師:

對家長:

對自己: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5

長期以來,部分國中學生輟學影響了九年義務教育的全面普及,困擾着基層廣大教育工作者,重慶市某區採取了強有力的“防流控輟”措施,國中學生的輟學率從XX年的2.3%下降到了XX年的1.15%,但距離“雙高普九”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要求仍有差距。

一、數據調查

該區XX年9月統計,有普通中學19所(高完中5所),九年制學校6所,有國中教學班466個,在校學生30383人。—XX學年國中學生異動情況爲增加12529人(其中轉入782人,招生11628人,復學等119人),減少8790人(其中轉出1710人,休學96人,死亡4人,輟學312人),輟學率爲1.15%。

針對國中學生的輟學情況,該區抽樣調查了部分酒樓、茶樓、理髮店、洗腳城等場所,對20名服務員進行了詢問,發現有3人是輟學國中生,佔抽樣調查的15% 。

二、輟學原因

(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厭學”是各地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導致學生“厭學”主要有四個原因:一是由於有些學生自身基礎較差,沒有吃苦精神,對學習失去信心,進而從逃學導致輟學;二是有的老師教書育人的水平低,對一些學習成績不佳又難以管理的學生往往不理、不管,態度冷漠,甚至排擠厭棄差生,導致了學生輟學;三是由於部分學校和教師千方百計地爲了提高升學率,大打題海戰術,致使學生不堪重負而棄學;四是家庭的變故,如家長的吵嘴、打架以至離異,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致使孩子灰心沮喪,敏感自卑,精力難以集中,對學習失去興趣而輟學。

(二)受“讀書無用論”的影響。目前,社會上存在“讀書無用”,就算是大學生也找不到工作,嚴重影響了人們對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正確認識。受這種社會環境的影響,一些家長不但不反對孩子輟學,反而勸孩子不要學了。有的家長說:“念也考不上,考得上也供不起,供得起也找不到工作”,“好多有錢的大老闆文化都不高”。

(三)受經濟大潮的衝擊。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經濟不斷髮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這股經濟大潮也同時過早地把中學生推向了市場經濟,通過耳聞目睹,使他們的幼小心靈中過早地產生了發財致富的念頭。與此同時,社會分配就業制度的急劇轉變,一方面我國各行各業大量缺少人才,而另一方面大批剛剛畢業的大中專生又很難就業,直接影響了中學生對個人前途的取捨,部分學生看到一些大哥大姐們沒有讀多少書,但是他們也能從工廠裏商海中賺回不少的錢財,爲此,學生認爲再在學校裏呆着讀書是浪費時間,不如儘早走向社會,早賺錢,早致富。

(四)受社會上新興的事物和不良環境的刺激和誘惑。目前,隨着鄉鎮網吧的出現,以及街頭巷尾帶賭博色彩的棋牌遊戲,不健康的光盤、書籍的泛濫,對一些無所事事的少年來講無疑是一種極大的誘惑。通過走訪調查,輟學國中生流向社會後,雖然多數的學生外出打工或在田裏勞動,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整天上網、打牌、閒逛或看不健康錄像和書刊消磨時光,其中有少數的學生染上賭博、鬥毆等惡習,甚至是偷竊、搶劫,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五)留守少兒多,社會各方對留守少兒缺乏比較完善的管理機制。由於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很多農村家長受經濟大潮的衝擊,丟下兒女背井離鄉外出務工,這樣就出現了不少的留守少兒,而其中部分平時在家裏要風得風要雨有雨 “自由”散漫慣了的留守少兒適應不了學校的嚴格管理,總認爲在學校外比在學校內“自由”得多,自然就會由逃學變成了輟學。 國中教育的瓶頸問題在XX年再次成爲教育界關注的焦點,浙江省教科院、中央教科所將其列入重點研究領域,金華市教育局在XX年就提出了“用三年時間解決國中教育的瓶頸問題”的目標。爲此,在查閱了先行者的一些國中教育調查及上海、杭州等地國中改革的材料的基礎上,我們從國中生的生存體驗的角度切入,設計了112道題目,對1458位國中或剛進入高中的學生進行現場問卷,深度訪談了100多位學生及相關人員,積累了1400多分鐘的錄音材料,整理成的文近20萬。本次調查歷時8個月,結果成爲市教育局、市人民政府督導室決策的參考,協助地市行政部門出臺有關政策實現關切、改善國中學生的生存狀況。

三、調查的基本情況

(一)本次調查的前期考察

前期考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國內及本地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就國中教育改革問題上所開展的一些創造性的實踐,使我們的調查研究工作處於一個較高的平臺,避免低水平的重複,同時,還將使我們所提出的建議能面向未來而又承接過去,使政策保持較好的連續性和前沿性。

1、國內行政部門開展的國中教育改革情況。國內的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門都較爲關注國中教育的改革,上海、杭州尤爲重視,均出臺有關政策加強國中教育。

XX年9月,上海市教委做出了實施“加強國中建設工程”的決定,把“推進教育事業均衡發展,辦好每一所國中,全面提高國中教育質量,加快實現基礎教育的現代化”作爲總目標,還提出了“區縣政府擔負加強國中建設的主要責任、硬件建設與軟件建設並舉以軟件建設爲主、注重社會評價與認可程度”等基本原則,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使本市國中辦學的均衡程度基本得到社會認可。力求使佔全市國中學校數約三分之一左右的相對薄弱學校通過重點建設使其辦學水平有顯著提高;同時,形成一批主要通過內涵發展提升辦學水平的國中先進學校新的羣體,出思想、出經驗、出人才、出成效;使廣大市民對居住區內對口的公辦國中的'滿意程度有顯著提高。決定提出了七項政策與措施:

①加大投入力度,確保國中教育的優先發展;

②採取切實措施,整體提高國中學校的幹部與師資隊伍水平;

③加強教育科學和教學研究,積極探索辦好國中的規律;

④建立工作責任制,加強對國中建設工作的領導;

⑤加強教育督導,促進學校自主發展。

⑥實行表彰制度,獎勵“國中工程”先進單位;

⑦加強輿論宣傳,推廣先進典型。

XX年3月杭州市人民政府同意並轉發了杭州市教育局的加強和促進國中教育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目前,我市國中教育的辦學條件、辦學水平、師資隊伍、教育科研尚處於弱勢,成爲制約杭州基礎教育發展的瓶頸”,加強和促進國中教育是爲了“高標準、高質量地在杭州實施義務教育,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國中教育質量,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化進程”,並從“高度重視國中教育工作確保國中教育的優先發展、優化教育結構和資源改善國中學校的辦學條件、加強教育科研和教學研究全面提高國中教育質量、進一步提高幹部和教師的整體水平建設高素質教師隊伍、進一步健全組織和協調機制營造教育發展的良好環境”等五個方面提出了20條具體意見。

2、金華近五年來市教育局開展國中教育改革的情況。金華市人民政府及市教育局也十分關注國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在近五年的時間裏就出臺了相關的8個文件,涉及教育教學管理、素質教育督導評估、學校特色化發展、國中畢業與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等方面,特別地還專門爲改進和加強中國小語文教學、規範國中教學行爲、取消國中學生回校晚自修、人口與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並於XX年開展了“兩高”普九達標年、高中教育優質年的活動,於XX年召開了浦江堂頭中學素質教育經驗推廣現場會。XX年從學生課業負擔、教學計劃、教學全過程、課外作業、在校課餘活動等方面進一步加強了對中國小教育教學的管理,XX年又從分快慢班、作息時間、教學計劃執行、學生用資料的徵訂等具體方面對進一步規範國中的教育行爲。可以說,金華市教育局是一直關注國中階段的教育問題的,並通過“立規矩、樹典範”的手段在努力改變國中教育的現狀。

3、國內國中教育調查的基本情況。科學的政府決策必然是建立在有針對性的調查研究的基礎之上。上海市教委的加強國中教育工程中“調查研究”作爲實施該工程的第一步,要求“市、區縣教育督導機構會同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對區縣所屬公辦國中開展全面調查,市和各區縣要撰寫調研報告,以摸清基本情況,找準問題癥結”,並在此基礎上各區縣要對本區縣國中的均衡發展制定三年規劃,提出具體工作目標、措施和工作時間節點。

調查法是科學研究中常用的一種方法。目前,針對國中教育開展的調查是挺多的,主要是一些專題性的調查,如,四川省蒲江縣甘溪中學課題組的“農村國中學生學習興趣現狀調查”;江蘇省鎮江市京口區教研室的“國中思想政治課課堂教學現狀的調查與分析”;東北師範大學農村教育研究所對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南、山東、湖北6省14縣的17所農村初級中學進行的學生厭學情況調查;王軍的“海口民工子女接受國中教育現狀調查”。

調查的方法往往是以問卷調查爲主,其他調查方法輔之。這也是以往調查研究中較爲普遍使用的,因爲省時省力而又能量化。但,這可能會導致定量研究的“數理性化現象”的出現。往往會出現被調查對象不是按照自己的實際選擇結果,而是按照利益的需要或社會的主流標準選擇結果。主觀色彩濃厚一直是困擾調查研究人員的一大問題。另外,抽取的樣本過小或過於集中也是制約調查研究信度的一個重要原因。某國中把全校的3000多位學生作爲調查對象,雖然人數很多,但這項調查還是僅僅侷限在他們學校本身,調查所取得的結論是很難在其他學校,尤其是規模較小、地處鄉村的學校中得到印證的。本次調查將盡可能在本地區金華地處浙江省中西部,XX年gdp爲798 98億元,人均生產總值爲17773元。引自《金華統計年鑑》(中國統計出版社出版)。的不同類型的國中學校中進行較爲科學的抽樣,並且在選擇的調查辦法上明確了深度訪談與問卷調查並重的調查方法策略,力圖在互證的基礎上提升調查結論的科學性。

(二)本次調查的目的和調查形式

教育必須以人爲本,因此,教育調查也應以“教育中的人”爲主要調查對象。在國中教育中,國中生、國中教師及校長等是最爲重要的“人”,而國中生則是國中教育中的“主體”,初級中學是國中生的學習場所,國中的教師、校長及員工是爲國中生服務的。因此,我們確立了本次調查的兩大定位。一是把經歷了一學期至三學年時間的國中生活的學生作爲本次調查的主要對象;二是把國中生在國中階段的生存環境、生存感受定爲本次調查的主要內容。

1、本次調查研究的目的。根據國內的國中教育改革的狀況及對“以人爲本”等先進教育理念的貫徹,課題組將從以下三個層面對調查研究目的進行了具體的定位。①通過調查,瞭解國中學生對國中生活的主觀評價,感受他們的酸甜苦辣及其真實感受,考察他們心理上、精神上的困惑與需求;②瞭解與國中生相關的教師、校長、家長、教育研究人員、行政人員等主體對國中生的生存情況態度和作爲,初步掌握國中生的生存環境;③通過對調查材料的分析,剖析國中教育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爲行政決策、學校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

2、本次調查採用的形式。定性與定量相結合,是調查取得更爲可信結論的重要前提。課題組採取了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並重的調查策略,併力圖使樣本儘可能地大,取樣科學。學校樣本主要選取金華據《金華統計年鑑》,XX年,金華國中225所,在國小生19 26萬人,國中適齡兒童入學率99.9%。八個縣市區的城鄉國中,儘量選取各縣市有代表性的城市、城鄉結合部、農村國中各一所,以便準確掌握它們的真實情況。學生樣本主要選取剛剛進入八年級、九年級和高一的學生,而問卷發放又偏向於在九年級和高一的學生。

四、幾點建議

針對以上國中學生輟學現狀及原因分析,應從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有機結合的角度來綜合分析和研究,採取如下對策:

一是政府完善控制輟學督查制度,逐步建立健全控制輟學長效機制。各級政府要主動承擔起普及義務教育的責任,要大力宣傳《義務教育法》,並依法開展控輟保學工作;人大、政府部門要出臺義務教育階段強制入學的有關規定和可操作性措施,明確政府、學校、家長各自的責任,並實行責任追究制。通過政府行爲對輟學學生及其家庭下達義務教育通知書,讓學生、家長都知道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是依法強制性教育,擅自輟學中止九年義務教育是違法的;國家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大對企業使用輟學生的督查督辦力度,協調和加強部門配合,禁止將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作爲勞務輸出;對不送子女入學的家長,規定除限期送子女入學外,採取不予貸款,不予開具打工證明,不予發放困難補助等措施。要落實各項扶助貧困生基金,使其真正用於解決貧困生的學習費用;全國各地各部門相互配合,統一協調,以國中畢業證爲依據,把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作爲辦理相關合法證件的手續之一,督促未成年人完成九年義務教育。

二是學校要轉變觀念,全力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公平教育。要促進學校教育的機會平等,主要是入學起點的機會、受教育過程的機會、取得學業成功的機會、就業機會的平等、弱勢羣體的教育補償等。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在教書的同時更重育人,對學習困難學生、弱勢羣體子女以及有缺陷的學生給予應有及更多的關愛。教師要做到關愛每一個孩子,對任何一個孩子都不能表現出一點點冷漠和放棄,堅決杜絕歧視和排擠差生的現象。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把課堂變成一個平等和諧、活潑輕鬆、雙向互動、共同研究探討解決問題的平臺。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各種校園活動。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各項活動中展示自己,並在展示自己的同時,享受成功的喜悅。

三是努力構建和諧的教育格局。學校要與學生家庭和當地社區加強聯繫,採取多種形式共建社區青少年教育新模式。有條件的社區要建立青少年活動場所。學校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引導青少年學生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消除社會不良影響。學校要主動將學生置身於社會活動之中,家長要積極支持子女參加社會活動,並隨時與子女溝通,時刻了解子女的思想活動,尊重子女的意願,開展正面引導。要做好家庭工作,一方面向家長和社會有關團體傳播教育科學知識和教育方法,溝通教育信息,另一方面瞭解和研究家長和社會組織進行教育的情況,幫助他們總結經驗,並積極傳播這些生動具體的經驗,以擴大社會影響,不斷改進學校工作。目前,一些網吧雖然掛有“未成年人不準入內”的牌匾,但是店主實際上是來者不拒;街頭巷尾的棋牌遊戲等公共娛樂場所對於青少年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誘惑。諸如此類的地方,執法部門應該加大力度進行規範,爲學生創設一個和諧安靜的社會環境。

四是適應農村需求,開展農村教學改革。根據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和農民的實際需求,在保證執行義務教育計劃的前提下,調整部分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職業技術教育,既爲學生升學奠定基礎,又爲學生將來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創造必要的條件。改革考試評價制度,改變以一次考試決定學生終身命運的做法,緩解學生升學壓力,建立人才成長“立交橋”。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6

我們於20xx年12月-20xx年1月,對定遠鄉初級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準確把握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定遠中學進行,共發問卷869份回收有效問卷851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農村大部分國中生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爲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國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專或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佔相當份額。

3.學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這甚至把“特長”看成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52%的像野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國中畢業以後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願望的佔37%。

(二)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3.學習目標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的不協調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一)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的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4.家庭教育的影響

5.學校教育的影響

6.教師的影響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2.幫助學生準確地瞭解和把握未來

3.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國中成長爲適應農村經濟發展需要的複合型人才。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7

我們於1999年3月~5月,對漁峽口鎮的兩所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牼嚀迥勘

1.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漁峽口鎮第一、第二初級中學進行,共發問卷1021份,回收有效問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爲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爲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國中生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爲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國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爲,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爲高中熤兇ǎ牨弦瞪掙錢多,25%的學生認爲國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爲國小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爲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專或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爲“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長”看做是“素質教育” 的代名詞煻雜謖庖蝗鮮兜惱議性,不屬本文討論的範疇牎T詰韃櫓形頤欠⑾鄭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認爲“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48%的學生認爲“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於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爲滯後”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並越來越嚴重地影響着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國中畢業後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願望的佔37%。

國中學生對於“務農”的態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國中生大部分不願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爲:七年級爲69%,八年級爲58%,九年級爲72%。

(二)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大學教育。

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國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國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專生和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中專或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國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更爲嚴重的是,我們在教師座談和學生家長訪談的過程中發現,由於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時滋生並蔓延,我們稱這一現象爲農村教育的世紀迷茫現象。不可否認,這一現象所反映的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價值觀。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國中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國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73%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67%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48%的學生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於事業的

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爲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3%的學生將準備在農村務農,但這部分學生在上勞動技術課時並不認真,平時也很少接觸農業科技方面的資料。同時,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一)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國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於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嚮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瞭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國中生對於這些變化極爲興奮,因爲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願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於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製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爲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願望;52%的學生認爲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於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製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望,並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於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爲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於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國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於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爲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於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衆多的學生家長後,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於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鬆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國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可是,由於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於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衝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爲,教師對於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於教師行爲滯後,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複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鉅。爲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國中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當前,農村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瞭解了滲透於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落後的儀器設備、簡陋的實驗場所、過時的科技知識,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使他們感到厭倦併產生牴觸。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幫助學生準確地瞭解和把握未來

由於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國中生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等的瞭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向他們介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收費制度的公平性、保護性,分配製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導。

進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職業熤饕是務農牭奶氐恪⑾腫春頭⒄骨魘疲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畢業時選擇自己適合的就業崗位。

開設心理

輔導課程,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考試心理、學習適應性等內容的輔導是當務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國中生成長爲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複合型人才

1986年,原國家教委等四部委聯合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農村教育“應該從辦學爲了升學轉到以爲本地區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爲主,兼顧向高一級學校輸送新生這個方向上來”。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國中進行國中後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我們應該引以爲鑑的是:傳統的也是落後的農村職業高中教育,當前步入了關、停、並、轉的惡劣境況。那麼,在農村國中實施職業教育,則必須致力於追求教學內容的科技化和教學方法的科學化。

4.緊扣素質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學的課程教學計劃和考覈標準,主動適應學生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

爲了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在普教中滲透職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相對均衡各學科在教學時間上的比重,淡化各學科考覈的學術標準,以使學生具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各學科的均衡學習和最感興趣的學科的強化學習。

5.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爲滯後”問題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國中教育基本上是屬於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爲滯後”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爲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覈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本文所研究的學習心理是指農村國中生在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和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等方面的影響下,對現實學習的態度和對未來教育產出的期望。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8

一.調查目的:

學生的實驗能力是學好化學、培養人才的重要條件。爲了更好地瞭解學生的學習風格,我們對我校九年級學生的動機強度、態度、興趣和取向以及實驗能力進行了全面的調查,分析了每個班級實驗能力的差異,並尋找適合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的方法。希望通過本次調查,瞭解學生實驗能力的現狀,爲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提供科學依據。

二.調查方法

1.調查對象:本次問卷調查由九年級兩個班的75名學生組成。

2.調查內容: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態度、能力和技能。

3.調查形式:本次調查採用問卷調查法。問卷是學生問卷,由我們設計,學生如實填寫。

4.調查時間:11月20xx至12月20xx

三.調查的結果

共發出75份問卷,收回75份,其中75份有效。

1.調查結果和數據統計表:

調查項目

總人數

總人數的比率

1.你對化學實驗有什麼興趣?

A.比如化學

60人

80%

B.一開始,我變得有興趣,後來慢慢就沒興趣了

9個人

13%

C.總是感興趣

66人

88%

2.實驗態度

A.享受你自己的實驗

58人

77.3%

B.重視化學實驗方法

47人

62.7%

3.實驗能力

A.瞭解探究實驗

41人

54.7%

B.會分析實驗

34人

45.3%

4.實驗探究技能

A.喜歡老師指導,學生自己做實驗演示

54人

72%

B.學生設計實驗

38人

50.7%

C.實驗可以提高動手能力

59人

78.7%

2.根據問卷調查可以看出,學生良好的實驗態度和能力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喜歡化學,喜歡認真聽化學實驗,對重點知識做筆記;積極參與課堂實驗;

(2)化學實驗差,不懂探究實驗,不會分析實驗;

(3)放學後,我可以做一些小實驗;

四.調查與分析

1.80%的學生對化學學習感興趣,認爲學習化學很重要。

2.我們的學生大多沒有掌握良好的實驗習慣,這也表明教師應該在實驗能力的培養上給予學生更多的指導。

3.從數據分析來看,大約三分之二的學生認爲實驗是學習化學的更好方法。但是從具體方法來說,很多同學並不清楚怎麼做實驗。由於基礎不同,實驗能力不同,只有部分調查中的學生會通過實驗提高學習能力。

4.在實驗過程中,少數學生積極思考,能夠提出自己的觀點。但有些學生是被動做實驗的,沒有自己求異的見解和思維,需要老師指導和加強訓練。

5.實驗方法主要靠老師講解並被接受,不喜歡自己探索。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9

做爲成長特別時期中的學生,我們的頭腦裏滿是自己獨特的想法,很有自己的一番主見。希望他人可以尊重自己,不希望有太多的負擔,同時也有很多的不解與煩惱卻不願意講出來。老師和家長與學生溝通時,也會因由此造成的小心結而感到困惑,對孩子的想法猜不透、摸不着。這阻礙了我們的正常交流,所以,我決定,以中學生的心理爲題,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及採訪。研究課題爲《國中生心理成長特別期調查報告》。

一、準備情況:

1、調查對象:抽取八年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並隨機進行個人採訪。

調查形式:問卷及採訪

2.、研究方法

1)簡單初步瞭解中學生心理狀況。

2)上網查找相關信息及資料。

3)對同學進行採訪,問卷。

4)對所有資料彙總、分折調查結果、編寫報告。

3.、實施步驟

1)對中學生的心理疑問提出問題,進行篩選,整理問題,然後決定調查的問題。

2)對同學們進行口頭訪問,記錄相關口述資料。

3)對回收的問卷、資料進行分折、統計、分類。

4)編寫報告。

二、調查結果:

1、影響中學生人生的最重要的品德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約有26.1%的同學認爲奉獻精神最爲重要,26.5%的同學認爲堅強最爲重要,42.1%的同學認爲誠信最爲重要,僅有5.3%的同學認爲努力最爲重要。“誠信”高居選擇榜首。

進一步採訪中發現,同學們選擇的理由都很充分:

A同學說:“我選擇信譽。我覺得,有信譽,朋友就多。尤其,自己被人信任和依賴的感覺很快樂。”

B同學說:“我選擇奉獻。古人告訴我們,滴水之恩當以涌泉相報,只要幫助了他人,他人必會加倍回報。大家都這樣,感覺多好。

C同學認爲:“堅強最重要。無論幹什麼,只要有鍥而不捨、金石可鏤的精神,遇到挫折,也不垂頭喪氣,想辦法堅持下來就會成功。

D同學說:“沒有努力就沒有收穫,所以,努力最重要啊。”

2、心事訴說的對象

有心事怎麼辦?許多同學的做法是對自己的知心朋友或同學訴說。約佔74.4%;把心事憋在心裏的同學佔到了16.2%;餘下9.4%願意同父母、家人及老師商量解決辦法。把心事憋在心裏的同學將近2成。

3、成長的困惑

通過問卷調查所反饋的信息,以及對一些同學的採訪,超過半數同學表示,學習目的不明確,還不清楚自己的奮鬥目標,學習一點算一點,所謂的學習看似浪費時間。此外,因爲自己在學校受到的教育與社會現實落差很大而迷惑的同學也佔有相當比例。說明這些同學所接觸的人與事都是與自己生活相背離的,加上沒有老師、同學、家人的關愛,造成了一種失落感,如無正確的引導也許會踏上歧途走上不歸路。另外,還有的同學因爲自己外貌、打扮感到苦惱失落。

4、在校最擔心的事情

80.6%的同學說自己在校日夜拼搏是爲父母,而不是自己。當取得好成績,就覺得完成了父母交予的任務。反之,自己的成績差,就擔心遭到老師、父母的批評;12.7%的同學表示最擔心的事情是老師不關心,同學不喜歡;另外還分別有2.6%和4.1%的同學表示最擔心的是遇到同學的欺負、被人小看,以及遭到同學的孤立,沒有知心朋友。

三、解決方案:

1.老師的話:

A老師:國中生的心理是多變而且略帶叛逆的,對很多事情充滿困惑又缺少能力解決。這就是成長的煩惱,是很正常的現象。同學們要正視這些現象,不僅要相信自己,也要信任家長和老師,相信他們有能力給你帶來幫助。當然,老師和家長也有責任和必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來正確的溝通引導,與孩子們建立和諧的關係。

B老師:孩子們,這是成長的必經之路,老師們會做你們的良師益友。

2.書籍資料這樣講:

正確的心理狀態:

1.有正確的自我觀念,能瞭解自我,悅納自我,能體驗自我存在的價值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不僅能現實的認識自我,承認自我,接受自我,而且還要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能力、特長和性格中的優缺點,能做到客觀、恰當的自我評價,即不自傲,又不自卑。能正視現實,生活、學習目標符合實際,不怨天尤人,也不自尋苦惱。

2.樂於學習、工作和生活,保持樂觀積極的心理狀態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應樂於學習、工作和生活。能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發揮出來,取得成就,獲得滿足感。能夠從自己實際情況出發,自覺完成學習和工作任務,而不以此爲負擔。在遇到困難時,能努力去克服,爭取新的成就。

3.善於與同學、老師和親友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樂於交往,尊重友誼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往往表現出樂羣性,有人際關係交往的`慾望。能與周圍的人建立良好、穩定的人際關係,在交往中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團結互助,對人善良、誠懇、寬容、公正、謙虛有愛心。能尊重他人的權益和意見,正確對待他人的短處和缺點,善於與各種類型的人相處。

4.情緒穩定、樂觀,能適度的表達和控制情緒,保持良好的心境狀態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主導心境始終處於輕鬆、活潑、快樂的狀態。雖然因學習、生活中的挫折、失敗或不幸,也會有悲、憂、愁、怒、煩等消極情緒體驗,但不會長期處於消極、悲觀不可自拔的體驗中,更不會因此而輕生。善於適度的表達和控制自己的情緒,能隨時排解各種煩惱,喜不狂,憂不絕,勝不驕,敗不餒,謙而不卑,自尊自重。決不因一時衝動而違反道德行爲規範,能在社會規範允許的範圍內,滿足自己的合理需要,保持穩定、樂觀的情緒。

5.保持健全的人格

人格健全的中學生心理活動和行爲方式處於協調統一之中,有正確的人生觀,能以此爲中心,把需要、動機、目標和行爲統一起來,樂於生活、學習,興趣廣泛,性格開朗,胸懷坦蕩,辦事機智果斷,表裏如一,行爲上表現出一貫性與統一性。

6.面對挫折和失敗具有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禦機制

心理健康的中學生在遇到挫折和困境時,能夠表現出較高的耐受性和平衡性,不因此而影響或改變自己的目標和正常的學習生活。能駕馭自己的情緒,以良好的意志力,克服前進中的困難。自覺運用自我防禦機制,隨時可排泄影響學習和健康的情緒困擾,消除各種焦慮、緊張、恐懼、煩惱等情緒現象,使其心理保持良好的平衡狀態。

願國中生們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快樂度過這個成長的非常時段!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10

學院:文學院班級:10級中文A班姓名:石丙玲學號:104030038

一、調查概況

字正腔圓的漢字一直是中國人的驕傲,算得上國粹類的傳統文化。但是長時間以來,國中語文淡化字詞教學,導致學生易寫錯別字甚至提筆忘字、亂用詞語的現象層出不窮。隨着電腦時代的到來,人們逐漸淡化漢字的讀寫,越來越多的人“提筆忘字”已逐漸成爲一種流行趨勢,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對於廣大中國小生而言,作業書寫潦草、作文裏錯別字大量充斥、網絡語言盛行竟然也漸漸演變成時尚與潮流。尤其是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學生還受到少數民族語言、地方方言的影響,此現象已成爲國中生學好語文以及國中語文老師教學中面臨的十分嚴峻的問題之一。

在國中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在處理課後生字詞時,往往就顯得無足輕重了,大部分老師無非就是讓學生讀上兩三遍,然後抄過三五遍了事,猶如蜻蜓點水,絲毫達不到會讀會寫會會用的目的。所以不少國中生對於字詞的積累就靠吃國小階段的一點老本。而在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在國小中的語文基礎相對比較差,對漢語普通話的學習能力也相對較弱,因此越到後來錯別字越多,用詞、造句也跟着變差。究其原因,我們認爲主要還是中學階段,特別是國中階段的字詞教學環節薄弱了。

因字生詞,由字組詞,連詞成句,正確理解與運用詞語與否,是

學生綜合素質高低的表現。學生對於詞語的運用,能否達到正確理解詞義、能否寫對每一個字形、讀準每一個字音,都值得研究與推敲。學生作文裏表現出來的文意乾澀、沒有文采、亂用詞語、詞不達意等問題,都得引起我們的關注與擔憂。

因此,本課題組對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國中生的字、詞、句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研究。我們以景洪市五中七年級學生作爲調查對象,從七年級十個班中抽取一箇中等班級8班和一個平行班7班作爲對照參考,其中8班學生漢族佔大部分,而7班學生少數民族佔大部分。另一方面,結合近三個月以來在景洪市第五中學實習期間所擔任過的幾個班級語文教學工作的情況,並根據作業、作文等方面的實際資料的收集、分析、整理而得出調查結果。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通過調查研究活動,瞭解本區內學生對字詞句使用的基本狀況,加強規範使用漢字的思想意識及在字詞句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2、通過調查研究活動,掌握學生學習使用字詞句的基本情況,明確在以後的社會生活中漢語的作用,瞭解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社會用字的規定,正確使用漢字。能夠曾強使用規範字的自覺性,認識到使用規範用字的重要性。

3、培養學生積極學習漢語使用漢字的精神。通過學校學習、日常生活的使用從而從根本上提高漢語字詞句的使用。

4、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爲規範社會用字作出貢獻。

(二)調查方法

我們採取問卷調查、實地調研等方法蒐集材料,對景洪市第五中學國中生字詞句使用情況及學習漢語、漢字的情況,學生作業等進行調查並對其進行調研和分析。具體方法有:

1、學生問卷,內容涵蓋學生對普通話的使用情況、學習態度,及對字典、詞典等工具書的使用情況;字詞句能力測試卷,包括漢語拼音、生字、詞語以及造句寫話等方面。本次調查問卷調查在景洪市五中七年級7、8班進行,共發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96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現場問答,我們同時還對這兩個班的學生,進行抽樣調查。隨機抽取學生的作業本、作文本進行查看,並對他們進行現場問答。另一方面,三位主要調查人員也就是科任老師在10月20日到11月底的這一段期間,分別對所任班級七年級(3)班、(4)班、(6)班、

(7)班、(8)班、(10)班的平時上交作業,例如字詞句的抄寫、注音以及作文等方面進行收集分析整理。

三、調查結果

(一)存在的問題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發現當地國中生的字詞句使用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普通話的使用及態度

調查顯示,在8班95%的學生在學校中使用普通話,而且除課堂

之外,在其他場合使用普通話的學生也較多;而在7班,只有40%的學生在學校中使用普通話,有30%的學生使用漢語方言,其餘學生都使用少數民族語言。而對普通話的學習及使用的態度上,兩個班的學生70%的學生都表示願意學習和使用普通話,但也有一個部分的學生表示很願意學習普通話。

2、漢語拼音運用能力

關於漢語拼音方面,調查顯示,在兩個班的學生中,75%的學生漢語拼音的能力都很差,其主要表現爲:(1)平翹舌音不分,很多學生受到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的'影響,很難區分zh/z、ch/c、sh/s這三組聲母。(2)前後鼻音韻母不分,測試卷結果顯示,兩個班85%的學生不會區分前鼻音和後鼻音韻母,如ing/in、eng/en、ong/on;同時,這其中還有很大一部分同學不會區分一些其他韻母,如,ei/ui、ui/iu、eng/ong等。(3)四聲不分,測試中顯示,兩個班60%的學生都不能區分漢語拼音中的四個聲調,尤其是陰平和去聲、陽平和上聲、陽平和去聲。經向學生提問可知,學生的漢語拼音問題主要由於國小時基礎沒打好,同時該地區少數民族較多,學生大多數從小講民族語言,受到普通話的薰陶較少。

3、字、詞掌握及使用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兩個班學生中有75%的學生只是偶爾查閱字典、詞典等工具書,閱讀課外讀物。從測試題中可看出,兩個班60%的學生能夠寫出題目中的詞語和生字,而兩個班中,8班的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情況要比7班稍好,尤其是在少數民族學生中,8班的少數民

族學生對生字詞的掌握和漢族學生無較大差距,而7班學生中差距就比較明顯。在字詞使用方面,兩個班學生表現出的最大問題是:易寫錯別字,詞彙貧乏,課外生字詞的積累較少,不會將課本中的詞語學以致用。

4、造句寫作的情況

從測試中顯示,8班的學生中,75%的學生能夠按照題目的要求寫出一段話,語言比較通順,其中有40%的學生語言優美,生動形象,文采較好,但全班學生中,45%的學生的字數沒有達到題目的要求。在7班的學生中,30%的學生能夠按照題目要求寫一段話,其餘學生卻抄寫課文,不能用自己的語言寫出一段話來。在這30%的學生中,很對學生自述沒有達到要求。通過此次測試以及抽查學生的作文來看,兩個班學生在寫作文方面表現出的最大問題是:錯別字較多,易寫諧音、形近字;語病較多,很多同學語句不通順,方音較重;詞彙貧乏,語言直白、空洞,不會使用修飾語、修辭等寫作手法;對課外知識補充較少,視野不夠開闊。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11

我家門前有一個池塘, 一年前 , 池水清澈見底, 魚蝦成羣 , 四周綠樹成蔭,大家經常在池塘邊散步、垂釣、 游泳 。可惜從今年 2 月村綜合市場建成後,不斷有污水流入池中。到 6 月間,水就臭了,池塘中的魚大量死亡。十個月後的今天,昔日遊魚戲水的池塘變成了黑黝黝的一池臭水。水面上漂着綠藻和垃圾,岸邊許多樹也被小偷砍走了,留在岸邊的十多個樹樁見證了這十個月內池塘的鉅變,聆聽着池塘的幽幽哭泣聲。

是什麼原因導致池水變質呢?

1 池中的魚大量死亡可以肯定是由於水質受污染。暑假期間,我和同學一起到池塘邊找原因。

“那邊的牆上有 5 個排水管,市場的髒水直接排進了池塘裏。魚也是市場建成以後才死的。”村民甲認爲市場方面應承擔責任。我們看到市場與池塘僅一牆之隔。但市場也有自己的說法,據綜合市場管理處的樓經理介紹,建市場是得到有關部門批准的,市場管理方也充分考慮了對環境的保護,爲此專門花了兩萬多元建了兩條排水管道,市場產生的污水完全可以從管道排走。對於牆上的 5 根管道,樓經理解釋說,那早就存在,不是市場建的。“以前這裏是個消防池,爲了防止消防池水位過高,建了 5 根管道通到池塘裏,這樣多餘的水可以通過池塘的泄水口排走。”當問及市場的污水會不會因此滲漏進湖中時,樓經理連說不會,因爲在建市場時已用預製板蓋住了消防池,並在上面澆注了混凝土。

爲了弄清市場對池塘污染是否有責任,我請求在環境監察單位工作的鐘叔叔進行實地踏勘,他也是在這個池塘邊嬉戲長大,看到池塘變成這樣感到非常心痛。對消防池實地勘察後,基本排除污水從地面滲漏的可能。但是今年五、六月份降水較多,消防池水位過高,污水就直接排到了池塘裏,導致池塘水嚴重污染。所以市場應該要承擔相應責任。

2 大唐被譽爲“國際襪都”,村民從事襪業有關行業的佔百分之六、七十。池塘邊的住戶中有兩家真好經營加彈廠。根據保潔工人反映,每天每戶人家要生產 500 公斤工業廢水,由於今年生意好,門前屋後的工業廢料也越堆越多。

有一家主人叫樓昆忠,今年 39 歲,國中文化,家有父親、母親、妻子、兩個女兒。他家僱傭了 5 名擋車工,擋車工都來自外省,平均年齡 19 歲, 3 人國小文化, 2 人國小都沒畢業,平時不注意衛生習慣,一不留神就會從樓上扔下塑料袋、西瓜皮等。由於扔到路上要受到村民的指責,所以他們就選擇了扔到不會說話的池塘裏。隨着天氣轉熱,西瓜皮、菜葉子等快速腐爛,加劇了池塘污染。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12

我們於xx年xx月~xx月,對漁峽口鎮的兩所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 具體目標

1.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漁峽口鎮第一、第二初級中學進行,共發問卷1021份,回收有效問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爲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爲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國中生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爲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國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爲,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爲高中中專 畢業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爲國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爲國小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爲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專或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爲“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長”看做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對於這一認識的爭議性,不屬本文討論的範疇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認爲“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48%的學生認爲“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於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爲滯後”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並越來越嚴重地影響着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國中畢業後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願望的佔37%。

國中學生對於“務農”的態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國中生大部分不願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爲:七年級爲69%,八年級爲58%,九年級爲72%。

(二)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大學教育。

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國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國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

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專生和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中專或大學失去信心;

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國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

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更爲嚴重的是,我們在教師座談和學生家長訪談的過程中發現,由於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時滋生並蔓延,我們稱這一現象爲農村教育的世紀迷茫現象。不可否認,這一現象所反映的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價值觀。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國中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國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73%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67%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48%的學生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於事業的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爲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3%的學生將準備在農村務農,但這部分學生在上勞動技術課時並不認真,平時也很少接觸農業科技方面的資料。同時,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13

在辦公室裏經常聽到老師發出這樣的議論:現在的孩子究竟怎麼了?學習一點也不努力,一點也不能吃苦。總是以自我爲中心,自私、狹隘,追求享樂······確實,自認爲年輕的我對這些年輕人的想法、做法還真有些不能理解了,難道這就是代溝?我們與這些孩子們的隔閡究竟在哪兒?他們真的是我們所認爲的一無是處嗎?近日,我從學生們對自己、對同學、對老師、對家長、對學習等五個方面的思想和看法對全班40名同學進行了調查。

一、調查的內容和所反映的情況

(一)學生對自己的認識

俗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些孩子們瞭解自己嗎?就此,我設計了兩個問題:

一是你認爲自己的綜合素質?其中優秀2名,佔5%;良好8名,佔20%;一般28名,佔70%;較差2名,佔5%。

二是你對自己學好課程的信心?其中有信心的4名,佔10%;較有信心的8名,佔20%;一般24名,佔60%;沒信心4名,佔10%。

從上述枯燥的數字不難看出,現在我們的學生缺少的是什麼——自信。我們做教師的都明白,自信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礎,有自信心的人已成功了一半。可我們這些學生的自信心哪裏去了?是誰抹殺了他們的自信?做父母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迫切心情,當老師的一味追求好成績、好名次殷殷期望,不都在無形中起到了助推的作用嗎?

(二)學生對同學的認識

第一個問題是:你認爲其他同學的綜合素質怎樣?認爲優秀的4人,佔10%;良好的'14人,佔35%;一般的22人,佔55%;較差的爲0。

第二個問題是:你認爲其他同學對你學習和進步的影響。其中認爲幫助大的12名同學,佔30%;認爲幫助較大的16名同學,佔40%;認爲沒有幫助的10名同學,佔25%;認爲有不良作用的僅兩名同學,爲總人數的5%。

由此可以看出,學生本人對別人的認識明顯要高過自己,同學們之間相互交流、互動互助、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學生成績的提高起着關鍵作用。

(三)學生對老師的認識

“親其師方能信其道”,能否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係是我們教育成敗的關鍵。在學生的心目中我們的地位如何?學生們對他們的老師又有什麼要求呢?下面的三個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深思。

第一,你最希望老師對你——A。“關注”的22名同學,佔55%;B.“較關注”15名,約佔38%C.“一般”的僅3名同學,約爲總人數的8%D.“不關注”的爲0。

第二個問題:你希望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其答案與第一個問題基本一致,其中嚴格、較嚴格、一般、寬鬆所佔比率分別爲55%、35%、5%、5%。

第三個問題是開放型的,你最想對老師說的話是——。其答案可分爲三種類型:一是感謝,“老師,您辛苦了,謝謝您!”約佔50%;二是要求得到關注,“老師,我也想學好,課堂上你能多關注我一下嗎?”約佔35%;三是尋求理解,“老師,我不是壞學生,請您理解我,請您尊重我。”約佔15%。

一個個冷酷的數字,彰顯了我們教師的冷酷。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明文規定: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歧視學生。仔細想想,真正做到這一點又何其的不易。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要想得到老師公平的待遇,又是何等的困難。

(四)學生對家長的認識

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在生活中與學生接觸最親密,對學生的教育和影響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他們是如何看待父母對他們的教育呢?爲此,筆者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調查。

1、你認爲父母對你?A.很關心,10人,佔25%;B.較關心,18人,佔45%;C.一般,8人,佔20%;D.不關心,4人,佔10%。

2、你認爲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A.優秀,2人,佔5%;B.良好,15人,佔37。5%C.一般,21人,佔52。5%D.較差,2人,佔5%。

3、你最想對父母說的話是——,該題爲開放型問題,其答案可概括爲三個方面:一是感謝,“爸爸媽媽,你們把我養育這麼大,你們辛苦了,女兒(兒子)謝謝您們!”;二是保證,“爸爸媽媽,請你們放心,女兒(兒子)在學校裏一定好好學習。”三是希望理解,渴望自由,“爸爸媽媽,孩子也想學好,也想讓你們高興,可我已經努力了,希望你們別再給我太大的壓力了!”,“爸爸媽媽,我已長大了,請鬆開你的手,給我一些自由好嗎?”

隨着獨生子女的增多,父母對孩子的要求越來越高。但大多父母關愛有加,方式不妥。要求嚴格,期望過高。致使許多學生心理壓力太大,與父母關係緊張。

(五)學生對學習的認識

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和興趣,直接影響他們學習的成效。現代的中學生是如何來看待學習的呢?我們從四個方面進行了瞭解。

1、我學習的目的是?A.好大學,6人,佔15%;B.好成績6人,佔15%;C.好工作,17人,佔42。5%;D.父母高興,8人,佔20%;E.建設國家,1人,佔2。5%F.自我興趣,2人,佔5%。

2、你願意爲學習投入的精力?A.85%以上4人,佔10%;B.75%以上5人,佔12。5%;C.60%以上14人,佔35%;D.30%以上17人,佔42。5%。

3、影響你學習的最大因素是:A.朋友,4人,佔10;B、家長,4人,佔10%;C.老師,2人,佔5%;D.學校,0人;E.網吧,8人,佔20%;F.基礎,12人,佔30%;G.習慣,8人,佔20%;H。其他,2人,佔5%。

4、你最喜歡的科目是:其中喜歡語文的最多,22人,佔總人數的55%;其次是音、體、美,信息技術,共有10人,佔總人數的25%;最少的是英語、數學,各3人,佔總人數的15%;其他僅佔5%。

從上面瞭解的情況我們應該能看出,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並不高。或者換句話說,我們並沒有激發和培養學生們學習的興趣,他們並沒有從學習中獲得樂趣,相當一部分同學僅僅是迫於壓力或者責任,在爲父母學習,在爲老師學習。

二、對所反映的情況的分析和反思

由於條件所限,本人所調查的學生不多(僅限於農村中學的一個九年級班級),所調查的問題也不盡全面,還不能充分的反映現階段國中生的心理、生理狀態。但是,調查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也有一定的代表性,不能不引起我們這些做老師或者做家長的深思。

(一)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在我們的眼中,尤其是在一些父母的眼中,學生好像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遇事不敢放手,唯恐他們學不好、做不好,甚至時時擔心他們學壞。於是包辦、代做,事事提醒、處處指導。孩子稍有不足,輕者指責埋怨,重者訓斥謾罵。孩子們在我們過度的呵護下,原有的天性泯滅,自信心逐漸消失,遇事畏首畏尾,自身的潛能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

我們應該明白,學生首先是一個人,有他自己的人格尊嚴,他應該得到平等的對待。有些老師和家長抱怨現在的孩子不懂得尊重,試問我們尊重他了嗎?我們的表率是怎麼做的?

(二)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俗話說:“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學生都有其不同的特點,我們應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爲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樹立以人爲本的理念。以人爲本是當代課堂管理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尺度。在課堂教學中,以人爲本,就是一切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的發展和需要爲本,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和獨特體驗,切實做到理解人、尊重人、關愛人、激勵人。不以分數的高低評價學生,不以成績的好壞對待學生,切實把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落到實處。

(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大部分同學之所以厭學、棄學,主要原因是他們從學習中感受不到快樂,學習活動對他們來說是枯燥無味的,有時候是受罪。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對新知識的興趣,就要以學生原有興趣爲起點,把學生已獲得的興趣作爲建立新興趣的基礎,找出這些知識和學生有興趣的知識領域之間的聯繫,是成功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工作。

有些老師、有些科目之所以不能受到學生的歡迎,是他們過多的關注知識,而忽略了學生,“目中無人”是許多老師課堂教學效果較差的主要原因。

(四)切實做好學生的良師益友。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都不能不面對這樣一個現實:隨着社會的發展,學生們接觸到的媒體、網絡等對他們的影響已不可小視,他們成熟早了,個性強了,更需要尊重了。如果我們再按老思想、老辦法做事,反而會適得其反,“離家出走、輕生自殺”的消息已不再是新聞。

我們應放下架子、蹲下身子與學生們平等交流。我們應明白,他們還是孩子,他們懂得感恩,他們渴望理解、渴望尊重。當然,他們還年輕,還容易犯錯,有時也可能偏激,我們是他的老師、父母,我們應有足夠的耐心。我認爲,沉下心去,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說理要遠比呵斥打罵更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以上是本人對九年級1班所做的調查報告的具體內容,如能對我們教師、對家長、對整個教育工作有所啓發和幫助,將是我最大的欣慰。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14

一、調查概況

我於x年9月份,對一所重點中學的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準確地把握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二、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第四中學進行,共發問卷80份,回收有效問卷7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三、調查結果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中學生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爲了考大學,16%的中學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爲,青年人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爲大學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爲高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爲國中畢業生掙錢多。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1

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45%的學生認爲“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學到較多的、實用的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生活工作有所幫助。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高中畢業後的打算,99%的學生有讀大學願望。

(二)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更高等的教育。

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中學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中學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中學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高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高職或藝術類院校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

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89%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的艱難性。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爲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15

提要

爲了解國中學生學習方法的現狀,分析學生學習方法的差異,尋求國中學生學習方法與學習效果的相關規律,我對國中三個年級452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預習、聽課、作業、複習、考試、課外閱讀、課堂小結等學習方法進行了抽樣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多數國中學生還沒有掌握適合獨立學習的學習方法,教師有必要進行學法的具體指導,開設學習方法課。

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學好功課、發展才智的重要條件。國中生由於年齡特點,正在處於發展智力,增長知識階段,掌握一種良好的學習方法,不僅在學校有用,對於他們離開學校後,刻苦地進行學習,充實自己,仍有積極的指導作用。爲了研究國中學生學習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我們對國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預習、聽課、作業、複習、考試、課外閱讀、課堂小結等學習方法進行了抽樣調查,現報告如下:

一、調查目的

1、瞭解國中學生學習方法的現狀;

2、分析國中學生學習方法的差異;

3、尋求國中學生學習方法與學習效果的相關規律;

二、調查對象

從國中三個年級中各抽3個班,共452名學生。

三、調查方法和步驟

調查採取問卷和談話法。問卷採用學生問卷。談話法是由實驗教師對本班三類不同學習品質的學生進行抽樣,並對他們分別進行談話。

四、調查結果

1、預習情況和方法

調查表明,學生沒有養成自覺預習的習慣,大部分學生處在“老師要求預習才預習”的狀態,佔總數的40%,還有“老師要求預習也不預習”的,佔總數的30%,而經常自學預習的學生只佔30%。

從統計數據看,學生預習方法大部分處於“把要學的內容看一遍”的狀態;而通過預習找難點、找重點或解決疑難的比率較低,原因是七年級年級的學科較九年級年級學科易學,從國小進入國中,學習方法仍停留在國小水平。調查表明,七年級年級多預習語文、數學和外語,九年級年級各科基本都要預習,而且預習物理、化學的比率高於語文、數學、外語和政治的比率隨年級增長。

“看一遍”的預習方法與學習成績相關極低,它反映出國中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預習方法,把預習當成一種任務去完成,反而浪費了大好時光,這也是造成學習質量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找出難點”和“找出重點”的預習方法與學習成績相關一般很高,但這類學生很少。所以從國中學生整體來看,他們缺乏自學能力,只把預習當成額外作業去完成,沒有作爲能力去培養,所以,我們教師應該注重培養能力。

我還發現,“對照參考資料”的預習方法與學習成績的相關係數隨年級的升高由負高相關轉爲正高相關,這一變化反映出預習方法隨年級的增長而變化,原因是九年級學生的自學能力強於七年級年級,而且由於臨近會考,複習參考資料是九年級學生的主要方法。我們對24名優秀學生預習方法的調查表明,其中18名學生採取“找出難點”、“找出重點”等方法,只有6名學生採取“看一遍”的方法。所以,我們應該把預習當成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和總結能力的一個途徑,力爭改變學生長期形成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和長期

依賴教師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2、課堂聽講情況和方法

調查表明,教師講課枯燥是造成學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的主要因素,佔整體的35%。由於教師講課的水平普遍不高,不能引起學生足夠的興趣,所以調動不了學習的積極性。學生有各種不同的聽課方式

統計表明,採取第一種方式的學生較多,七年級年級高於九年級年級;採取第二種方式的學生,九年級年級較多,八年級年級次之;採取第三種方式的學生,八年級年級較多,七年級年級次之;採取第四、五種方式的學生極少。這說明聽課方式與年齡特點有關,七年級學生慣於全記,八年級學生因課程加多加深多注意聽,九年級學生重點堅持有選擇地記。從整體來看,學生聽課時思維不夠活躍。影響了思維能力的訓練。

統計表明,七年級學生採取第一種方式與學生成績相關較高;八年級年級學生採取第二種方式與學習成績也相關較高;九年級年級學生採用第四種方式與學習成績也相關較高,而且數學和物理採用第三種方式也相關較高,其它基本處於負相關狀態。由此可見,由於不同年齡學生智力開發的不同和聽講習慣的不同,直接影響着學生的學習方法。

在抽樣談話的24名學生中,有16名學生採用二、三、四種方法。僅有8名學生採用第一種方法。所以上課時提倡學生討論和議論,逐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選擇重點的能力,發現和鼓勵學生獨立創見,是提高學習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3、課堂記筆記的情況和方法

學生記筆記方法的調查情況

調查表明,記筆記的方法是隨年級的變化而變化的。七年級學生習慣於抄板書,八年級和九年級學生開始轉向記重點,但採取全記的比率還較高。

統計表明,抄板書的方法與學習成績相關很低,甚至出現了負相關,這反映出一味的抄板書,影響了課堂學習效果。八年級學生不記筆記與學習成績相關較高,九年級數學、物理課學生記筆記少或不記筆記與學習成績相關也較高,說明對於較難學習的科目或思維邏輯強的學科,學生應該集中精力聽講,以免造成思維混亂和前後邏輯不連貫的現象。確實有一部分教師習慣於寫板書,也要求學生抄板書,這不僅影響了教師的講課思路,也影響了學生思考的積極性,使學生在課堂上不能通過眼看、耳聽、動手、動腦和口答等交替使用大腦皮層興奮域構成多通路的聯繫,阻塞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因此,對較難學科應該以聽、想爲主。

4、課堂小結情況和方法

課堂小結方法的調查結果

從表中明顯看出,以學生做練習代替課堂小結的比率最高,其它小結方法的比率都很低。尤其是理科教師,他們基本採取講完課就叫學生做練習的教法,從而使學生形成了這種習慣。

這種以做練習代替課堂小結的做法與學習成績相關如何呢?

調查表明,採取急於在課堂上做練習的方法與學習成績相關都很低,甚至出現高負相關。這因爲以做練習代替課堂小結,使學生失去了課堂知識消化理解的過程。所以,單靠練習來提高成績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只有做好充分的課堂小結,使課堂知識得到消化整理,然後在系統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再去做練習,纔會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相關統計還表明,課堂小結的方法隨年級不同而異。七年級學生採取老師小結的方法與學業成績相關的較高,說明七年級學生還沒有自我小結能力,需要老師多做小結。八年級學生採取討論和重溫課本的方法與學業成績相關較高,這是因爲八年級學生思維活躍,並有一定的歸納能力,可以放手讓他們通過獨立小結來提高學習效果。九年級學生採用課堂小結方法可以多種多樣,因爲九年級學生思維品質和心理品質的差異較大,學習成績的分化也較大,所以必須根據本人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方法。

我們從24名優秀學生的調查中看到,有16名同學採取重溫課本或討論的方法進行課堂小結,其餘8名學生雖然採用了做練習的方法,而他們是在聽懂學會的基礎上通過練習進一步加深鞏固和記憶的。

5、做作業的情況和方法

課外作業是鞏固知識,應用知識和訓練技能的一種手段,應該由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對作業的認識不盡相同,有的學生把做作業當成一種學習的需要,也有的當成一種負擔;有的學生做作業的速度較快,也有的做作業的速度較慢,有的學生做作業產生一種愉快的內心體驗,也有的完不成作業心理出現一種無形的壓力。因此,學生都在尋求做作業的竅門和路子。表五反映了學生當前做作業方法的現狀:

“先做後看書”的方法比率較高,“有問題問別人”的方式比率也較高。但是,仍然存在抄作業和完不成作業的現象。

統計表明,“先做作業後看書”的方法與學習成績相關很高。原因是學生先做後看書能夠發揮學生獨立思考、自檢學習效果的.作用。特別是當學生遇到難解題時,還可引起學生對解疑的需要,促使他有針對性地去看書,一旦從書中找到解題的思路、做法和答案,便成爲學生終身難忘的經驗和知識,從而加深對知識的印象並學會應用知識的方法。統計表明,學生抄作業或完不成作業與學習成績是負相關狀態,這種情況大都屬於差生。

我們從24名優秀學生談話中發現,他們多數都採用“先做後看書”的方法。他們說:“當我們做不來時再看書印象深”。還有一部分較好的學生邊複習邊做作業,他們說:“我先看懂書,弄明白道理後再做作業,這樣速度快。”他們採用的方法雖然不同,但根本的一條是必須獨立完成作業。

6、複習方法的情況

學生對複習的目的和作用理解不同,便產生了不同的複習方法和安排,調查統計(如表六、七)

表六(附圖{圖})

表七(附圖{圖})

統計表明,各年級學生經常複習者較多,都佔半數以上;考試前複習的,其比率較其它方法相對要高。複習方法隨年級的不同而有變化。七年級學生多是按老師佈置的提綱進行復習,八年級學生側重在背重點,九年級學生側重在抓難點。原因是七年級學生依賴性較強和缺乏獨立歸納能力,希望老師列出提綱要點,給明確複習的主要內容。八年級學生面對加重的作業負擔,必須進行重點複習;同時由於難度的增大,難點較多,抓難點的複習方法比率也較高;九年級學生面臨畢業與會考,要在全面複習的基礎上着重解決疑難。

7、課外參考情況

學生能否主動有目的地參考課外資料,是促進所學知識深化和培養自學能力的因素之一。而會不會有選擇地進行參考資料的學習,則反映了學生素質的差異。調查瞭解中發現學生的課外參考資料很多,有北京的、有上海的、有天津的、有太原的,種類多達10幾種,但哪種資料有利於學生的學習呢?統計(表八)可說明一些。

表八反映出學生對參考資料的選擇隨年級的變化而變化。七年級學生主要參考一些雜誌,八年級學生開始轉向參考複習資料,九年級學生以參考複習資料爲主。隨年級的升高,學生學參考書的比率也在提高,而學參考雜誌的比率則呈下降之勢,說明七年級學生對參考資料的選擇不定性和九年級學生對參考資料的目的性有着明顯的差異。

統計表明,凡是參考試題解一類資料的學生,其學習成績並不一定好,所以,杜絕社會上濫出題解一類書的做法是有道理的。因爲這類書往往容易替代學生的思維活動,使學生忽視雙基的訓練,特別是其中一些難題和怪題,抑制了學生大腦皮層多通路的聯繫,造成了思維的混亂。

統計表明,學生不參考任何書籍的做法與學習成績相關也很低,甚至出現負相關。因爲完全靠書本是開闊不了學生的眼界,而是限制了學生的知識面,阻礙了對知識的深刻理解。

所以合理地選擇參考資料,獨立自學一些材料,不僅有助於學生的學習,還能培養學生獨立閱讀和自學的能力。對此,我們教師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並積極引導學生正確地選擇參考書。

五、討論

調查結果表明,目前,多數國中生仍停留在教師所要求和佈置的,帶有一定強制性的學習狀態,學習的被動性較強,他們主動學習和探求知識很不夠,還沒有掌握適合獨立學習的學習方法。這種學習的被動性,表現在學習方法上主要是死記硬背。他們上課抄筆記,課後抄作業,複習考試按教師指定的背課本和筆記,還有許多學生大量地看各類題解,這都抑制了學生的思維和發展,他們的學習缺乏獨立性,離不開老師這根“柺棍”;而對老師的依賴性很強,又極大地影響了學生能力的培養。由於會考指揮棒的作用,特別是在九年級,學生被迫在課上課下大量做練習,重複性的無效勞動佔去了很多學習時間,負擔過重,這就顯得學習被動和方法過死,嚴重影響着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造成這種狀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國中教師中的強制性措施過多,教學中忽視對學生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這不能不是個重要原因。它造成學生心理不平衡,使學生失去了學習主動性。

調查也表明,優等生的學習方法比較靈活,有較強的主動性和適應性,他們能夠根據自身的和學科的特點選擇較爲適合的學習方法,能夠自己進行獨立鑽研,掌握了一訂的學習主動權和自學方法,因而學習效果也是比較好的。

調查還表明,在學習過程的各個學習環節上,凡採用具有獨立學習特點的學習方法,與其學習效果的相關程度都很高。但是,不同年級的相關點是不同的,它反映了不同年齡段學生自主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不同。因此,對於國中生,爲了提高他們的學習效果,教師有必要進行學法的具體指導,要開設學習方法課,引導學生尋求合適的學習方法。教師進行指導時,一定要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學生特點和學生心理髮展程度,有針墩性地進行具體指導,切忌搞統一的模式。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16

我於20xx年1月至4月,對席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準確地把握當前席麻灣中學學生的學習心理,深化教學,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席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現狀、特點、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席中進行,共發問卷237份,回收有效問卷233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爲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爲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學生座談結果顯示,席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席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分析

1.學習態度

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

2.學習目的

對於國中畢業後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願望的佔37%。

(二)當前席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大學教育。

2.學習需求的多層次和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中學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國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73%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67%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48%的學生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於事業的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

三、對調查結果的深思

(一)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分析

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中學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於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嚮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瞭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於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製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爲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願望;52%的學生認爲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於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爲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於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中學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於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爲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於生活享受。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國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可是,由於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於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衝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爲,教師對於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於教師行爲滯後,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複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鉅。爲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中學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2.幫助學生準確地瞭解和把握未來

3.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中學生成長爲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複合型人才。

4.緊扣素質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學的課程教學計劃和考覈標準,主動適應學生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

5.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爲滯後"問題。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17

這個問卷主要從課前、課中和課後對學生進行調查問卷,課前能否預習?如何預習?課中如何學習?怎樣學習能達到最佳效果?課後如何複習?以及如何培養閱讀習慣等問題。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力求找到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最佳方法。

經過對問卷的統計、分析,我們發現,國中生合作學習中常見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一、學生對合作學習的認識不足

有43%的學生能課前預習,有31%的學生課前偶爾預習,有26%的學生重來不進行課前預習,這說明大部分學生有一定的自學能力,都知道合作學習對於自身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在課堂上,有26%的學生能積極思考,50%的學生緊跟老師走,20%的學生跟不上老師的節奏,說明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不夠。在課後的閱讀和自學上,有25%的學生能經常閱讀,54%的學生有時閱讀,21%的學生很少閱讀,這些都說明學生對合作學習的認識不足,這對學生的發展將是非常有害的,所以提高學生對合作學習的重視迫在眉睫。

二、學生的合作學習方法欠缺

通過我們的調查,瞭解到大部分學生在國中科學的合作學習過程中存在着一些問題,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還比較欠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學習目標不明確

有23%的學生在預習過程中,力求掌握新知識,有58%的學生只是粗略的看一遍,19%的學生不預習。這說明有部分學生還是有爲自己的學習設定目標的意識,還是對自己的學習比較有責任感的。但總的來說,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目標還不是很明確,或者有時有,有時就忘記了。

2、學習方法不恰當

學習方法對於學生的學習很重要,學習方法對了,學習就會事半功倍,學習方法不適合,就會事倍功半。調查顯示,只有15%的學生有自己的學習方法,有23%的學生沒有什麼學習方法。這就說明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還不知道學習方法的重要性,有些是知道,卻缺乏這方面的指導,只能自己盲目的摸索。有28%的學生做讀書筆記,只有21%的學生在學習中使用工具書,說明學生合作學習的方法有問題,這方面還需要老師加以正確的引導。

3、缺少合作學習的方法指導

有65%的學生喜歡和別人討論,說明學生的求知慾望和熱情還是比較高的,但是由於缺少必要的方法和必要的指導,出現辨不知其理,盲目性比較大,缺乏教師的必要指導,教師應該指引學生如何去學習,提出有針對性的問題,引導學生去討論去學習。

三、學生沒有成爲課堂主體

有27%的學生認爲教師課堂應該講45分鐘,有54%的學生認爲教師課堂應該講30分鐘,這些說明學生沒有把自己當成課堂的主體,教師仍然是課堂的主體,傳統的教與學的觀點沒有改變,在課堂上應該是教師進行引導,學生進行合作的學習。

四、學生缺乏閱讀和獲取課外知識的習慣

只有25%的學生有課外閱讀的習慣,有54%的學生偶爾瀏覽課外書籍,有21%的學生很少閱讀課外書籍,說明大部分學生僅陷於從課本獲取知識,很少去遨遊課外知識的海洋,這與我們合作學習的要求有很大的差距,同時與我們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教師的任務不僅是引導學生學好課本知識,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培養閱讀的良好習慣,引導學生開卷有益。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18

一、教師自身要擁有健康的心理並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思想、言行、舉止都會給學生帶來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要求教師不但要擁有較高業務知識,還應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同時,教師還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識,在教育教學中時刻以“學生心理健康輔導員”的身份深入學生的心靈進行教育。當學生需要關心、幫助時,教師只有無私地對學生傾灑愛的甘露,才能更好地塑造、淨化學生的心靈。學生只有在教師真心、真情、真愛的陶冶下,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纔會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之中。

二、關注學生心理,營造一個良好課堂心理環境

作爲教師,不但要重視學生的學業發展,還必須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教師雖然掌握了一些心理學知識,但還不能很好地瞭解學生心理,大多數教師認爲中學生心理問題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迎刃而解。其實,中學生有他們自己的特殊心理,他們的心理要比成人敏感、脆弱。工作中一些老師遇到“問題學生”時,首先想到的是家庭原因,把問題移交給家長,而不是蹲下身子與學生進行直接交流,這樣往往會挫傷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們失去自信,變得沉默、孤僻,從而直接導致學生心理出現問題。良好的課堂心理環境不但是高質量教學的有力保證,還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的保障。心理學研究表明:和諧、愉悅的氛圍有助於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教學中,教師要扮演好一名引導者、組織者、協作者的角色,創造最佳的心理氛圍,使學生情感得到體驗,思想得到認同,心靈得到溝通,情緒得到調節,行爲得到規範,讓學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從而使學生能在愉悅的氛圍中學得懂、學得好。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和勇氣,而且培養了學生相互協作、共同探究和積極向上的精神。只有學生主動走近老師,和老師成爲朋友,才能擁有健康的心理。

三、滿足學生合理需要,樹立正確人生觀念

合理滿足學生正當需要,是中學生形成和保持健康心理的基本條件。中學生的合理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和發展所必需的物質需要、安全需要、交往和愛的需要、尊重信任的需要等,中學生合理的需要如果得不到適當的滿足,就會影響其正常的成長,就不可能有健康的心理。因此,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發揮教育的功能,儘可能地爲中學生創造條件,提供機遇,滿足其需要,在中學生滿足需要的同時有針對性地採用不同的方法積極引導,使之基本能對事物的善惡、美醜、是非進行判斷、甄別。中學生由於缺乏判斷力和自制力,很容易在滿足需要的衝動驅使下,受到不健康或不正當誘因的影響,採取不恰當的方法和途徑求得滿足,從而導致錯誤行爲,這就要求我們從事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輔導員和班主任都能根據有關方面的知識,善於識別,及時發現,及時有效地給予調節、治療和引導,讓學生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健康成長。

四、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關鍵是教師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一兩位專業教師的事,它還需要全體教師的重視和參與。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楷模,他們的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有較大影響。我認爲爲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教師還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1、教師要尊重學生。“該生是否尊重師長”是班主任評定一個學生品行的首要條件,而作爲班主任是否問過自己“我尊重學生了嗎?”尊重學生包括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勞動,尊重學生的成績,尊重學生的隱私

2、教師不可有私心。這“私心”指的是班主任對待學生要公平、公正,不能感情用事。成績好的學生都受老師的青睞,但是我們教師不能因爲某某學生成績好而偏心偏愛他,甚至做出不公平的決定。

3、教師要講誠信。“誠信”這詞不只是適用於商品社會,也是教師要做到的。有些教師在向家長彙報學生情況時,會無意地把情況誇大或縮小;應承了學生某些事情,過後又不認帳;有時在學生面前和同事無所顧忌地亂扯這些微小的事兒都會讓學生覺得,教師都可撒謊,我們怎麼不可以呢?

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們擁有健康的心理尤爲重要。這意味着,老師不僅要完成“傳道、授業、解惑”的任務,還應成爲一個合格的心理輔導員,承擔起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務。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19

我們於xx年xx月~xx月,對漁峽口鎮的兩所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漁峽口鎮第一、第二初級中學進行,共發問卷1021份,回收有效問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爲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爲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國中生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爲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國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爲,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爲高中中專畢業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爲國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爲國小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爲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專或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爲“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長”看做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對於這一認識的爭議性,不屬本文討論的範疇。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認爲“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48%的學生認爲“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於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爲滯後”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並越來越嚴重地影響着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國中畢業後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願望的佔37%。

國中學生對於“務農”的態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國中生大部分不願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爲:七年級爲69%,八年級爲58%,九年級爲72%。

(二)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大學教育。

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國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的實用技術。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20

我於9月10日至12月20日,對全鄉中學學生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瞭解,爲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國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1.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全鄉中學進行,共發問卷361份,回收有效卷357份,接近理想的高校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爲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爲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徵。

(一)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國中生具有較爲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爲學習的作用是爲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國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徵。他們認爲,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爲高中中專畢業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爲國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爲國小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爲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專或大學”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佔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繫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國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爲“英語對於我們以後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長”看做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對於這一認識的爭議性,不屬本文討論的範疇。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後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認爲“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48%的學生認爲“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於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爲滯後”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並越來越嚴重地影響着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於國中畢業後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願望的佔37%。

國中學生對於“務農”的態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國中生大部分不願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爲:七年級爲69%,八年級爲58%,九年級爲72%。

(二)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於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於追求大學教育。

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國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於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國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國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於: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專生和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中專或大學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國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更爲嚴重的是,我們在教師座談和學生家長訪談的過程中發現,由於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時滋生並蔓延,我們稱這一現象爲農村教育的世紀迷茫現象。不可否認,這一現象所反映的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價值觀。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國中生由於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國中畢業後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73%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67%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羣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後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48%的學生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於事業的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爲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3%的學生將準備在農村務農,但這部分學生在上勞動技術課時並不認真,平時也很少接觸農業科技方面的資料。同時,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並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一)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農村國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國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於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嚮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瞭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國中生對於這些變化極爲興奮,因爲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願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於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製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爲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願望;52%的學生認爲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於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製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望,並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於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繫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並自發地牴觸以考試爲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於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國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於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爲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於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衆多的學生家長後,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於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鬆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國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可是,由於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於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衝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爲,教師對於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於教師行爲滯後,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複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鉅。爲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國中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當前,農村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瞭解了滲透於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落後的儀器設備、簡陋的實驗場所、過時的科技知識,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使他們感到厭倦併產生牴觸。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幫助學生準確地瞭解和把握未來

由於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國中生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等的瞭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向他們介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收費制度的公平性、保護性,分配製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導。

進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職業主要是務農的特點、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畢業時選擇自己適合的就業崗位。

開設心理輔導課程,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考試心理、學習適應性等內容的輔導是當務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國中生成長爲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複合型人才

1986年,原國家教委等四部委聯合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農村教育“應該從辦學爲了升學轉到以爲本地區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爲主,兼顧向高一級學校輸送新生這個方向上來”。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國中進行國中後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我們應該引以爲鑑的是:傳統的也是落後的農村職業高中教育,當前步入了關、停、並、轉的惡劣境況。那麼,在農村國中實施職業教育,則必須致力於追求教學內容的科技化和教學方法的科學化。

4.緊扣素質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學的課程教學計劃和考覈標準,主動適應學生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

爲了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在普教中滲透職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相對均衡各學科在教學時間上的比重,淡化各學科考覈的學術標準,以使學生具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各學科的均衡學習和最感興趣的學科的強化學習。

5.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爲滯後”問題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國中教育基本上是屬於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爲滯後”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爲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覈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21

從國中美術教學狀況的調查分析入手,尋找高一學生審美能力、繪畫、手工等技能參差不齊的原因,尋求改變這一狀況的途徑及對策。

一、問題提出的背景與意義:

審美教育,是以陶冶情操、培養情操爲特徵,以生動形象爲手段,提高學生感受美、理解美、創造美的能力,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綜合素質的一種教育形式,美術學科教學是審美教育的最重要的陣地之一。

就目前農村學校美術學科教學而言,存在着嚴重差異,尤其表現在部分學生的美術基礎技能較差制約着綜合能力的發展,並對此提出若干意見。

二、問題的提出

新入學的高一學生美術欣賞能力、美術基礎技能嚴重參差不齊,給高中美術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成了擺放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在當前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新形勢下,這一問題的出現對學生的終身發展有着很大的影響,它關係着素質教育能否全面實施,關係着是否能對學生的終身發展和幸福負責這一責任,關係着是否能夠全面實施"三個一切",望能引起廣大美術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

三、問題形成學生水平差異的原因調查分析結果

(一)生源問題

1、各學校的重視程度不一。在農村各學校中,中心學校的領導老師重視程度較高,學校配有專業的美術教師,如:晉城市陽城縣潤城鎮中心學校每年都參加縣局舉辦的各種競賽,長此以往,帶動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學生的美術素質較好,而其他農村學校不參加這一活動,因此與鎮中心校相比會形成較大的差距。

2、有些農村中學領導往往也很重視,但由於師資配備不平衡,一般美術課都由其它學科老師代課,授課內容比較隨意,不按大綱、課標要求上課,天長日久勢必形成一定的差距。

3、還有些學校領導、老師、學生重視都不夠,認爲美術學科只是副科,鄉鎮教辦又不統考覈,老師隨便"代代",學生隨便學學,這樣與活動較多的中心校形成了較大的差距。

(二)學生自身素質的差異

由於學生自身素質的差異,同一班級在同樣的教學、學習條件下也會形成一定的差異。有些同學天生愛好美術,在自身興趣的激發下,在老師的正確引導下,美術素養自然會提高很快;而有些學生或受社會大環境的制約影響,認爲學好數、理、化就能一統天下,或受父母家庭的影響,認爲學美術沒出息,再加上缺乏一定的興趣愛好,差異的存在也就不足爲奇了。

四、解決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對於國中階段學生客觀存在的差異,高中美術學科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採取措施,針對性地對這一問題進行解決,有計劃、有措施地進行美術學科教學

1、由於農村中學這種狀況的出現,就高中美術教學而言,本身就和國中之間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脫節",缺乏一種"連續性"。國中美術教學,特別是一些師資薄弱的學校無法對學生進行美術技能訓練,這些學校美術教學中只注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多向思維能力,學科教學往往容易多注入表現、抽象、超現實等手法,學生繪畫多姿多彩,說白了就是讓學生隨便畫畫,因而完全忽視技能技巧的培養;而高中美術教學從根本上要使學生有一定的中國畫、素描、色彩技能。根據這一情況,教師可根據教材與教學的需要適當增加一些國中教材以外的技能常識方面的知識講授,儘量填平存在的天形的"溝"這樣做,其一,在面上可增強國中美術教學與高中美術教學的連貫性;其二在點上可以對基礎薄弱的學生進行"補課"。但有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就是不能因此而扼殺學生的自主與創新。高中中學生的教學畢竟不是美術專業訓練國中美術教學的目的是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2、在美術教學薄弱的學校中欣賞課問題尤爲突出。高中美術教學中更應注意通過美術欣賞教學、激發與培養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與愛好,在學生掌握美術欣賞方法與欣賞程序的同時,增加美術技能、技法的介紹,這樣既能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價值、審美情趣,同時又能鼓勵學生有自己的審美選擇,提高學生的觀察力、感受力,爲學生動手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

3、美術學科教學中可適當自主開發一些教學內容,這些內容可據國中美術教材爲依託,選擇一些既複習國中部分知識,又能本着針對國中教學中技能傳授不夠的特點選擇性、過渡性內容進行教學,這樣不僅能爲美術學科課時少,學生易忘,再進行回顧的特點進行教學,又能對薄弱學生進行"補課"。例如:教高一學生欣賞中國畫時,可穿插中國畫用線的方法、技能的教學,使學生更深入地瞭解我國的傳統文化,同時可爲線造打個基礎,又可爲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生補上一課。

4、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是重要的教學原則。教師要從學生的個別差異出發,在課堂教學以及課外、輔導中對基礎較薄弱的學生進行"特殊"的輔導,力量有所傾斜,讓這些學生能與大家共同進步,不至於對美術失去興趣,或作業成爲負擔,草草了事,應差式地完成任務,儘量能做大面積"豐收"同時,小部分分也不"減產"。

5、開發課外教學資源。

①美術教學活動不僅僅是課堂的教學,也應注重挖掘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學生自主開發新的學習資源的能力,以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學校圖書室是學生在校內可利用的主要資源。

②參觀校內、校外的美術品展示場所,在校內多組織畫展、手工作品展,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欣賞,讓學生欣賞的同時,講解技法。

6、組織課外興趣小組,在興趣小組的組織上,不光讓對美術感興趣的"尖子"參加,也應允許有興趣的"待進"學生參加,爲這些"待進"生提供良好的環境與學習的信心。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22

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也是廣大學生和家長的強烈願望,是全社會共同關心的問題。國小階段是學生減負的首站,國中階段更是減輕課業負擔的重要階段,經過學習,結合我校實際得出以下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每天總有些學生不做作業,而且這些學生的成績都不是多麼理想。也有些學生雖然做了,但做得很是糟糕,不但字跡潦草,而且滿是應付現象特別嚴重。爲了讓學生們瞭解到不做作業及亂做作業對自己的嚴重影響,進而努力改掉這些不良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成績,我決定進行國中生家庭作業情況調查報告。 二、調查時間:20xx年11月15日 三、調查地點:東平明湖中學國中部

四、調查對象:七年級、1班和七年級、3班全體同學 五、調查方式:

經過一段時間的充分準備,20xx年11月的準備,我在東平明湖中學國中部七年級、1班和七年級、3班全體同學發出120份調查問卷,收回120份,無效卷20份,共計可統計卷100份,調查瞭解七年級年級學生的家庭作業情況。

調查問卷

六、調查結果與分析。

三天後,問卷全部收回。我對問卷情況進行了細緻的統計。結果如下: 1. 在班級裏的學習成績(單位:﹪)

調查顯示:班級中只有60﹪的學生成績是優秀,成績好的學生平時作業習慣也好。30﹪的學生成績是良好,10﹪的學生成績是合格。在調查中,我又走訪家長了解到孩子的成績差主要原因是學生學習不主動,做作業很馬虎,每天的家庭作業需要在家長的督促下才能完成。可是,許多家長忙於工作,有的家長乾脆去打麻將很少有時間來管理孩子的家庭作業。 2.做家庭作業的態度(單位:﹪)

調查顯示:32﹪的學生喜歡做家庭作業,46﹪的學生比較喜歡做家庭作業,有22﹪的學生不喜歡做家庭作業。通過問卷我還了解到部分的家長只是偶爾檢查孩子的家庭作業,還有的家長從沒有檢查過孩子的家庭作業,因爲這部的孩子家長在外地工作,孩子或留在託送中心或讓爺爺奶奶照顧。爺爺奶奶平時只能管孩子的吃,孩子的穿,他們哪有指導孩子學習的能力,就這樣由於沒有父母的監督,孩子養成了不愛做作業的習慣。 3.完成作業的時間統計(單位:﹪)

調查顯示:48﹪的學生平均每天作業時間在0.5小時以內,這部分主要是成績優秀的學生。他們的作業既快有書寫認真。40﹪的學生經常堅持1小時左右,還有12﹪的學生平均作業的時間爲1小時以上。調查得知,作業用時間多的這部分學生喜歡看電視、玩電腦,放學回家後沒有及時寫作業。他們等動畫片電視看完了才匆匆寫作業,有的完成作業也是很馬虎的,有的一邊寫作業一邊看電視,還有的根本就不寫作業。有一些同學每天晚上都要去上輔導班,但是大多同學在輔導班裏只完成自己感興趣的作業。 4.平時喜歡的作業類型統計(單位:﹪)

調查顯示:學生對家庭作業的要求是各不相同的。最令人關注的是推理實踐的作業要求很高佔了50﹪,可以看出學生喜歡實踐類的作業。學生對於預複習、聽磁帶、背抄練習作業不是很感興趣的,同時有部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較弱,而這往往是成績偏下的學生的選擇。 5.對平時家庭作業量統計(單位:﹪)

調查顯示:有36﹪的學生認爲家庭作業是適量的,這部分學生多半是班級的成績良好的學生有24﹪的學生說家庭作業是很多的,這部分學生也就平時不寫家庭作業的學生。還有30﹪的學生認爲家庭作業是不多的,這部分的學生就是每班的優秀的學生,他們的做作業態度也比較認真,書寫工工整整的。

七、設想解決方案

(一)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

良好的家庭氛圍,即在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家長要少說話,少干預,少打擾。孩子的注意力是很容易受到影響的。如果在桌子上放着與完成作業無關的課外書或者玩具的話,甚至一面小鏡子,都可能使孩子寫一會兒看一會兒,不僅耽誤作業時間,也使心思不集中,造成作業正確率低。所以,桌面上一定要乾淨、整潔。同時父母必須及時、嚴格地進行監督檢查,做到寬嚴有度。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最好離開,到規定的時間才準時進來檢查,這樣有助於孩子獨立完成作業和集中注意力習慣的培養。但是,當家長髮現孩子在寫作業的過程中分神或者做小動作的時候,應該馬上提醒、制止。有的孩子一遇到困難,馬上就問家長,這時,家長不應給予回答,要讓孩子自己思考,尤其是什麼字不會寫啦這麼簡單的事情,一定要讓他自己動手查字典解決。孩子實在是解決不了的,要留到最後一起輔導,使孩子們養成認真完成家庭作業的良好習慣,提高成績。 (二)良好的'班級學習氛圍。

老師還要充分調動全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班幹部應該帶頭認真完成家庭作業,消除學生們對家庭作業的恐懼心理和懶惰心理。在班級中樹立榜樣很重要,我記得小時候媽媽常說一句話“一個勤勞的人可以帶動十個懶惰的人” 以班幹部爲主體,成立學習小組,自我實現管理。爲細化班務管理和學習管理,以班幹部爲主題,根據學生人數的多少劃分若干個學習小組。一般每組學生5人左右,分別設立語文組、數學組、英語組,班級事務按照分類進行管理。明確組長職責,語文、數學、英語組長的主要任務是收發語文、數學英語的課堂作業本和家庭作業本,對本組同學的學習進行指導,向老師反饋同學學習的情況。在老師的眼裏,是沒有差生可言,因爲每個人的智力因素不同,也就會有不同的學習成績,只要

盡力去學,成績再差也是好學生,我們還可以利用“結對子”“比學幫超”等各種形式廣泛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排座位時好生差生搭配,便於差生在學習上及時向好生請教。及時發現每個同學的進步之處大肆表揚,在班裏大造“只要我盡力、失敗也無悔”的輿論,讓每個同學都能自信地把精力投入到學習中,並逐步培養良好的作業習慣。同時,老師要負責任每天要抽出一定的時間給孩子的家庭作業進行批閱評定,讓孩子有成就感,這樣他們就會喜歡做作業了。 (三)家庭作業的趣味性

家庭作業是教師爲鞏固課堂教學效果而設計的供學生在課外進行的練習。它既是對課堂教學的鞏固和補充,也是對教學效果的一種有效反饋與檢測。設計家庭作業則是教師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一項重要的技能。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大力推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今天,如何優化家庭作業則又成爲了一門值得廣大教師細細鑽研的藝術。在教學中,老師們應該多換一些有趣味的家庭作業題目,多開展一些實踐操作的作業活動,提高學生們的做家庭作業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變機械重複爲快樂實踐,那就是家庭作業的趣味性。常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的學習是枯燥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於被動接受的狀態,長此以往,對語文學習的厭倦就在所難免,語文教學當然就難於逃脫費時低效的窘迫。教學中,針對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及認知水平,要設計了許多種類型的作業練習。可以是隨堂練習,可以是課前的預習,還可以是學習課文時的動手動腦作業。如畫一畫、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說一說等許多趣味性很強的作業。 (四)給學生自由的權利

偶爾讓學生們自己佈置一些家庭作業,這樣可以吸引他們做家庭作業的興趣。有些學生不喜歡寫作業,多半與他學習興趣有關,他想做的事就感興趣,相反,讓他抄抄詞語、背背課文等之類的作業對他就沒有吸引力。這樣,家庭作業他就會馬馬虎虎的,做時就會草草了事,抱着不認真的態度。

總之,國中階段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重要階段,尤其是認真完成家庭作業的習慣。希望孩子能夠經過各位家長充滿愛心的細緻地輔導與幫助,能夠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爲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國中生的調查報告 篇23

長期以來,部分國中學生輟學影響了九年義務教育的全面普及,困擾着基層廣大教育工作者,重慶市某區採取了強有力的“防流控輟”措施,國中學生的輟學率從XX年的2.3%下降到了XX年的1.15%,但距離“雙高普九”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要求仍有差距。

一、數據調查

該區XX年9月統計,有普通中學19所(高完中5所),九年制學校6所,有國中教學班466個,在校學生30383人。—XX學年國中學生異動情況爲增加12529人(其中轉入782人,招生11628人,復學等119人),減少8790人(其中轉出1710人,休學96人,死亡4人,輟學312人),輟學率爲1.15%。

針對國中學生的輟學情況,該區抽樣調查了部分酒樓、茶樓、理髮店、洗腳城等場所,對20名服務員進行了詢問,發現有3人是輟學國中生,佔抽樣調查的15%。

二、輟學原因

(一)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厭學”是各地學生中普遍存在的現象,導致學生“厭學”主要有四個原因:一是由於有些學生自身基礎較差,沒有吃苦精神,對學習失去信心,進而從逃學導致輟學;二是有的老師教書育人的水平低,對一些學習成績不佳又難以管理的學生往往不理、不管,態度冷漠,甚至排擠厭棄差生,導致了學生輟學;三是由於部分學校和教師千方百計地爲了提高升學率,大打題海戰術,致使學生不堪重負而棄學;四是家庭的變故,如家長的吵嘴、打架以至離異,給孩子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致使孩子灰心沮喪,敏感自卑,精力難以集中,對學習失去興趣而輟學。

(二)受“讀書無用論”的影響。目前,社會上存在“讀書無用”,就算是大學生也找不到工作,嚴重影響了人們對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正確認識。受這種社會環境的影響,一些家長不但不反對孩子輟學,反而勸孩子不要學了。有的家長說:“念也考不上,考得上也供不起,供得起也找不到工作”,“好多有錢的大老闆文化都不高”。

(三)受經濟大潮的衝擊。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經濟不斷髮展,人們的物質生活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這股經濟大潮也同時過早地把中學生推向了市場經濟,通過耳聞目睹,使他們的幼小心靈中過早地產生了發財致富的念頭。與此同時,社會分配就業制度的急劇轉變,一方面我國各行各業大量缺少人才,而另一方面大批剛剛畢業的大中專生又很難就業,直接影響了中學生對個人前途的取捨,部分學生看到一些大哥大姐們沒有讀多少書,但是他們也能從工廠裏商海中賺回不少的錢財,爲此,學生認爲再在學校裏呆着讀書是浪費時間,不如儘早走向社會,早賺錢,早致富。

(四)受社會上新興的事物和不良環境的刺激和誘惑。目前,隨着鄉鎮網吧的出現,以及街頭巷尾帶賭博色彩的遊戲,不健康的光盤、書籍的泛濫,對一些無所事事的少年來講無疑是一種極大的誘惑。通過走訪調查,輟學國中生流向社會後,雖然多數的學生外出打工或在田裏勞動,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的學生整天上網、打牌、閒逛或看不健康錄像和書刊消磨時光,其中有少數的學生染上賭博、鬥毆等惡習,甚至是偷竊、搶劫,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五)留守少兒多,社會各方對留守少兒缺乏比較完善的管理機制。由於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很多農村家長受經濟大潮的衝擊,丟下兒女背井離鄉外出務工,這樣就出現了不少的留守少兒,而其中部分平時在家裏要風得風要雨有雨“自由”散漫慣了的留守少兒適應不了學校的嚴格管理,總認爲在學校外比在學校內“自由”得多,自然就會由逃學變成了輟學。國中教育的瓶頸問題在XX年再次成爲教育界關注的焦點,浙江省教科院、中央教科所將其列入重點研究領域,金華市教育局在XX年就提出了“用三年時間解決國中教育的瓶頸問題”的目標。爲此,在查閱了先行者的一些國中教育調查及上海、杭州等地國中改革的材料的基礎上,我們從國中生的生存體驗的角度切入,設計了112道題目,對1458位國中或剛進入高中的學生進行現場問卷,深度訪談了100多位學生及相關人員,積累了1400多分鐘的錄音材料,整理成的文字近20萬。本次調查歷時8個月,結果成爲市教育局、市人民政府督導室決策的參考,協助地市行政部門出臺有關政策實現關切、改善國中學生的生存狀況。

二是學校要轉變觀念,全力推進素質教育,促進公平教育。要促進學校教育的機會平等,主要是入學起點的機會、受教育過程的機會、取得學業成功的機會、就業機會的平等、弱勢羣體的教育補償等。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師德修養和教育教學水平,在教書的同時更重育人,對學習困難學生、弱勢羣體子女以及有缺陷的學生給予應有及更多的關愛。教師要做到關愛每一個孩子,對任何一個孩子都不能表現出一點點冷漠和放棄,堅決杜絕歧視和排擠差生的現象。改革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把課堂變成一個平等和諧、活潑輕鬆、雙向互動、共同研究探討解決問題的平臺。開展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各種校園活動。讓每個孩子都能在各項活動中展示自己,並在展示自己的同時,享受成功的喜悅。

三是努力構建和諧的教育格局。學校要與學生家庭和當地社區加強聯繫,採取多種形式共建社區青少年教育新模式。有條件的社區要建立青少年活動場所。學校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引導青少年學生參加各種有益的活動,消除社會不良影響。學校要主動將學生置身於社會活動之中,家長要積極支持子女參加社會活動,並隨時與子女溝通,時刻了解子女的思想活動,尊重子女的意願,開展正面引導。要做好家庭工作,一方面向家長和社會有關團體傳播教育科學知識和教育方法,溝通教育信息,另一方面瞭解和研究家長和社會組織進行教育的情況,幫助他們總結經驗,並積極傳播這些生動具體的經驗,以擴大社會影響,不斷改進學校工作。目前,一些網吧雖然掛有“未成年人不準入內”的牌匾,但是店主實際上是來者不拒;街頭巷尾的遊戲等公共娛樂場所對於青少年來說都是一種極大的誘惑。諸如此類的地方,執法部門應該加大力度進行規範,爲學生創設一個和諧安靜的社會環境。

四是適應農村需求,開展農村教學改革。根據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和農民的實際需求,在保證執行義務教育計劃的前提下,調整部分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一定的職業技術教育,既爲學生升學奠定基礎,又爲學生將來從事農業生產、經營創造必要的條件。改革考試評價制度,改變以一次考試決定學生終身命運的做法,緩解學生升學壓力,建立人才成長“立交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