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7K
本文目錄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大學生現代飯店行業的實踐工作調查報告大學生村官的調查報告大學生假期生活安排調查報告

爲深入瞭解當前大學生的就業狀況及存在問題,掌握第一手的資料,國家統計局湘潭調查隊於XX年4月—5月組織專題調研,實地走訪了湘潭大學、湖南科技大學、湖南工程學院、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等五所在潭高校,與就業指導部門負責人和部分大學畢業生就當前的就業形勢與就業方向開展座談、交流,並和市人事局、教育局、勞動局等部門有關專家進行了深入探討。調查中,嚮應屆畢業生髮放了無記名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136份。

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4篇

一、當前大學生就業現狀

據有關部門統計,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559萬,比XX年增加85萬,XX年高校畢業生將達到破紀錄的611萬,預計今後三年內高校畢業生人數還將以每年50萬的數量遞增,還有100多萬曆年沒有就業的大學生和社會上龐大的失業人羣,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相當嚴峻。加之金融危機導致部分企業發展不景氣,據XX年2月16日新華網報道,僅廣東就有7萬家出口導向型企業倒閉,很多企業招聘崗位銳減,甚至開始裁員減壓,給處於寒潮中的大學生就業雪上加霜。針對嚴峻的現狀,到4月30日止,北京、上海、天津等23個省(區、市)陸續出臺了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的政府文件。6月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出臺重要措施進一步加強大學生就業;各高等院校更是採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加大經費投入,加強宣傳指導,力促學生就業。但是,各高校就業指導機構負責人普遍反映,求職人數的激增、經濟增長的放緩,使得09應屆畢業生在就業問題上面臨着不同以往的難題。

1、企業進校招聘明顯萎縮,簽約率大幅下降。

據瞭解,往年10月,各大企業都早早地啓動了校園招聘計劃,各大高校內也因此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而09屆畢業生的校園招聘在啓動期便寒意陣陣。在走訪調查中,校方人員介紹,XX年10-12月的校園招聘跟往年相比冷清了許多,部分往年的招聘大戶和積極分子不見了身影,甚至有企業宣佈取消了校園招聘計劃。據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統計,截至XX年底,來校招聘的單位約有200家,需求人數不到1500人;上年同期,招聘單位有300多家,需求人數超過XX人,減幅分別爲50%和33.33%。

XX年4月以後,經濟形勢有所好轉,企業進校招聘情況有所改善,加上從中央到地方都出臺了許多措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學校也利用各種渠道,引進企業,積極推薦本校畢業生,招聘單位比XX年1月之前要多。但是,儘管學校工作有所成效,當前大學生就業形勢仍不容樂觀。截至5月上旬,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正式簽約的畢業生不到40%,比往年同比下降了40多個百分點;湘潭大學、湖南工程學院正式簽約率約爲20%,比往年大幅下滑。本次回收的五所高校調查問卷顯示,應屆畢業生正式簽約比例僅爲10.3%,達成就業意向但未簽約的比例也只有29.4%,兩者合計還不到40%,雖高於中國社會調查所XX年2月公佈的電話調查結果35.6%的整體就業率,但與社會保障部公佈的力爭XX年應屆畢業生就業率達到70%的目標還相距甚遠。

2、預期薪酬明顯下降。

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昔日的“天之驕子”們顯然在心理上已經完成了向普通勞動者的轉變。調查顯示,畢業生已經走出“要價”過高的誤區,預期薪酬迴歸理性。湖南科技大學江主任反映,本校應屆畢業生今年的薪酬定位在1000元左右,比去年降低了整整500元;湘潭大學、湖南工程學院等高校畢業生也出現薪酬大幅下降的明顯趨勢。

問卷調查顯示,大部分大學生將底薪定位在“1000—1500”(45.6%)和“1500—XX”(28.7%),只有14%的大學生將底薪定位在XX元以上,甚至有2.2%的畢業生表示願意接受“零工資”就業,這是以往沒有出現過的情況。各大媒體也屢屢報道,就目前來說,房價在五至八千的城市,不到兩千月薪的工作,也令大學生們求之不得。

3、結構性矛盾突出。

據調查,各專業大學生就業情況出現了明顯的“冷熱不均”現象。各高校均表示,工科專業就業比較緊俏,湖南科技大學的特色專業採礦、地質、路橋專業在5月簽約率已達到90%以上;文科、經濟管理類就業困難,以往的一些熱門專業,由於高校盲目擴招,導致供需比例失調嚴重,就業困難,由“熱門”變“冷門”,譬如外貿英語、計算機專業,尤其是學校知名度不高的畢業生就業困難。湘潭大學謝處長表示,由於金融海嘯席捲全球,該校英語、國際金融貿易、證券等專業受到的衝擊最大;往年房地產行業是招聘大戶,但是今年受社會大環境影響,房地產相關專業就業情況嚴峻;而房地產部門表現不佳又直接導致了建築、施工設計行業的不景氣,導致這些專業的學生遭遇到以往沒有的“冷遇”;法學、中文、數學等傳統專業表現較差;生物、化學等專業就業情況相對穩定,最熱門的專業是市場營銷。

由於今年中央出臺了文件,要求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大力改善農村衛生服務條件,到XX年,使全國每個縣至少有一所縣級醫院和若干所中心鄉鎮衛生院基本達到標準化水平,縣醫院原則上要達到二甲醫院水平,每個行政村都有村衛生室,所以今年醫衛類專業就業比往年好很多。農村的醫療改革使許多醫療機構起死回生,因此醫衛類專業就業不但沒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反而有所好轉,成爲09屆畢業生中的幸運者。湖南職業技術學院曾老師介紹,今年本校有醫衛類畢業生2374人,已簽約和達成就業意向的已有90%左右,令許多專業望塵莫及。

4、就業呈現性別差異。

除了專業差異,高校就業市場還呈現了明顯的性別差異,女生的就業難度遠遠大於男生。調查問卷顯示,男生的正式簽約率爲14.5%,已有意向但未簽約的比例爲35.5%;女生的正式簽約率只有5%,有意向未簽約的比例也只有21.7%。兩相比較,可以發現女生的簽約率和意向率都遠遠低於男生。面對殘酷的就業市場,有15%的女生表示“不想馬上就業”或者“繼續考研”,有21.7%的女生認爲用人單位選拔不公導致自己求職遇挫。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餘老師介紹,雖然本校學生男女比例約爲3∶1,但是建築行業都傾向於要男生,女生就業成爲學校的棘手問題。

5、專科、高職層次畢業生就業情況明顯好於本科生。

據教育部發布的信息顯示,XX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平均就業率達到95.77%,從XX年開始全國中職學校畢業生就業率連續四年達到95%以上。今年雖然受金融危機影響,但就目前調查的情況看,我們發現專科、高職層次的畢業生整體就業情況要明顯好於本科畢業生,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的整體就業率高出湘潭大學、湖南工程學院近20個百分點。

專科、高職畢業生在對薪酬的心理預期和職業層次的要求都相對要低,而且很多專科、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本來就定位在實用型“藍領”人才,側重於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動手能力,很多院校採取聯合辦學、“訂單式”培養等方式,使學生的就業成功率大大提高。譬如湖南城建職業技術學院是省建設廳的下屬院校,其建築類專業的學生很大一部分能在建設系統相關單位實現就業;湘潭教育學院對全日制學生實行訂單式培養,與廣東、江浙等地多家用人單位簽訂了聯合辦學協議,爲畢業生多方提供帶薪頂崗實習與就業平臺。

6、定位城市,不願去西部、下基層。

雖然在殘酷的現實面前,很多大學生轉變了觀點,不再一窩蜂的涌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孔雀東南飛”的景象也一去不復返,但是相當大比例的畢業生仍不願去西部省份,不願下基層工作。問卷調查結果顯示,77.2%的學生在求職時優先考慮個人發展機會,儘管有95.6%的畢業生表示贊成“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及政府新近出臺的大學生到農村基層擔任“村官”計劃,但是隻有35.3%的學生表示願意去西部或農村尋求個人發展,有45.6%的學生認爲這會限制個人未來的發展,而且有35.3%的學生對相關措施的配套優惠政策缺乏信心,湖南科技大學XX年還有5名通過了村官考試的畢業生出於種種顧慮放棄了當村官的機會。

7、考研、“考公”熱持續升溫。

在“找工作難,找好工作更是難上加難”的情況下,很多大學生將目光鎖定在考研究生、考公務員(或是參加選調生考試)上,於是出現了熙熙攘攘的考研大軍和蔚爲壯觀的考公務員一族。湖南科技大學今年有500多人蔘加研究生考試,是去年考研人數的近5倍。湘潭大學今年有847人蔘加了選調生考試。從大範圍來看,今年全國各地有77.5萬人涌向國家公務員考場,爭奪1.35萬個職位;今年湖南省公務員考試也出現了12.7萬人競爭4000崗位的情況;全國有124.6萬考生奔赴研究生考試考場。湘潭市XX年、XX年公務員招考職位數分別爲195、77,報考人數分別爲3528人、 3306人,考試錄取率分別爲5.53%和2.33%,競爭激烈程度逐年加劇。浩浩蕩蕩的考試大軍中有相當大比例的人爲應屆大學畢業生和往年未就業或是就業不穩定的大學生。

8、就業難引發了明顯的社會問題。

一些學生遭遇多次求職受挫之後,容易引發焦慮、自卑、失落、懷疑等消極情緒,甚至出現了媒體上報道的就業不成而厭世輕生的慘案。調查問卷顯示,在求職受挫後有8.8%的學生個人生活態度比較消極,有16.9%的學生懷疑自己的能力,5.1%的人懷疑政府的能力。湘潭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介紹,很多貧困生傾家蕩產舉債讀大學,一畢業就失業,心理落差很大,校方擔心因學生們找不到工作,無法正常離校而帶來一系列不安定因素。

由於就業難,大學聯考棄考現象嚴重。據統計,XX年大學聯考報名人數約爲1020萬名,比去年約減少40萬,約84萬應屆高中畢業生沒報名參加今年的大學聯考,這一方面是由於大學費用昂貴,另一方面是畢業生就業困難,新的“讀書無用論”悄然泛起,在這種情況下,重慶萬名貧困高中生自動放棄大學聯考也就在情理之中。

二、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分析

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爲一種嚴重的社會綜合症,其形成原因是相當複雜的,既有深層次的經濟結構帶來的隱患,又有淺表性的就業市場供需矛盾;既有高校教育的痼疾,也有學生素質的缺失;既有用人選材的偏見,更有擇業求職的誤區。

1、外貿依存過高的隱憂。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連年保持高速增長,已經成爲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made in china”遍佈全球,商務部副部長高虎城曾透露,全世界每人每年要穿一雙中國製造的鞋、買兩米中國產的布,穿的衣服中有3件來自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後,中國經濟已全盤進入國際分工體系,中國現在的經濟體制,是一個高度對外依賴的加工型經濟,對外貿易依存達到驚人的程度。據統計,1980—XX年,我國外貿依存度從12.5%上升到66.2%,大大高於美、日20%左右的水平,XX年由於人民幣升值等因素,我國外貿依存度才下降了約6個百分點。

衆所周知,任何一個經濟體系,都由資金、技術、服務等方面的因素組成。而每一個因素,都有大量的事務和就業需求。如果是一個自力更生、自主性很高的經濟體系(譬如76年時的中國工業體系),那麼在這個體系中,因爲資金、技術、服務等因素都以自力更生爲主,所以完成這些方面的各種任務和途徑,也以自身消化爲主。因而,就產生了對內的大量人才需要,且對人才的需求呈現橄欖型特徵。大頭集中在大學生這一中間層,而中學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則位於兩端,對大學生起補充作用。

作爲一個對外依賴程度過高的經濟體系,資金、技術、服務等因素主要以對外依賴爲主。資金主要由外部注入,技術服務由外部提供。本國所提供的,主要集中在資源、加工用勞動力以及空間等基礎層面。對人才的需要,主要集中在初級的普通勞動者以及少數高級尖端實用型的管理人才,即所謂的社會“精英”,而對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協調統一的中高層人才的需求量則因爲這方面的需求主要由外部輸入而大大縮減,從而呈現“沙漏型”而非“橄欖型”模型的人才需求。大學生工作難找,但國中生、高中生卻能輕鬆的找到工作,專科、高職畢業生也比本科生就業率高,就是因爲對外依賴型的經濟體系,對基層勞動者有巨大的甚至是無限的需求。

從另一個方面看,因爲我國經濟對外貿依存過高,也使我國國際分工地位處於國際分工的底部,雖然我國經濟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同時也造成了我國產業結構的嚴重失衡。具體表現在,製造業(尤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過快,而服務業(尤其是知識性服務業)則相對落後。這種失衡反映在勞動力的需求結構上,就是知識型服務業崗位(基本上屬於我們所謂的白領崗位)需求相對不足,而對藍領型甚至技術含量很低的純操作型崗位卻出現了異常火爆需求,因此社會上纔會出現了大量大學生工資不如中專生甚至不如農民工的新“腦體倒掛”現象。經濟學家郎鹹平曾說過:“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錯不在家長,錯在中國的產業鏈定位。在以製造業爲主的國家,找不到工作是正常的。”

除了在國際分工中處於不利地位,我國企業普遍存在自主產權意識薄弱,熱衷於引進國外先進生產線和生產技術,而忽視自主知識產權的研發,核心技術缺失。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國的技術開發和創新產業實質上已經被放棄了,因此高端就業崗位越來越少,工程師和管理人員的需求量都嚴重不足。由於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術,廉價勞動力便成爲企業唯一可以利用的資源,於是走上了加工貿易的依附性道路,大量的低技術操作工便成爲就業市場上的“香餑餑”。大量依附型企業沒有資源進行技術研發,很大程度上遏制了社會對大學生的需求數量。

2、就業市場供需的矛盾。

⑴高校擴招增加了就業壓力。我國從1999年開始了大規模的高校擴招,大學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衆教育”轉變,大學畢業生人數急劇增加,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已達到115萬人,而到XX年高校畢業生將猛增到611萬人,8年增幅高達431.3%,預計今後三年內畢業生數量還將以每年50萬的速度增長。由於解決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等歷史遺留問題的任務仍然很重,新成長的勞動力也已進入高峯期,特別是近年高校畢業生數量猛增,就業壓力大,整個就業市場需求崗位的總體情況相對趨緊。

⑵金融危機緊縮了就業需求。隨着金融危機影響的日益擴散,首先是跨國公司業務萎縮,減少了用人數量;其次是國內爲國外多種產業提供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的製造業、出口型企業也受到影響;再次是影響到能源工業。我國金融、地產、外貿類企業以及位於珠三角、長三角的加工製造類企業的招聘崗位銳減,保險、汽車、航空、旅遊、廣告等行業也遭遇“寒流”,用人需求明顯減少。受金融危機一方面使失業人員數量大大增加,一方面使企業招聘崗位減少甚至取消,使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嚴峻。

⑶傳統渠道降低了吸納能力。政府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長期以來是接收大學畢業生的主渠道。但近年來,政府機構大幅度精簡,因此不可能大量吸收畢業生;同時,從中央到地方的歷次機構調整中,分流人員基本上是在事業單位任職,且事業單位由於經費緊張等原因本身也面臨着精簡問題。另一方面,國有企業由於企業改制和產業結構調整,本身需要分流出大量下崗人員,招聘崗位也是逐年遞減,吸納大學生數量有限。

北大教育經濟系副主任嶽昌君教授在XX年接受採訪時指出,從近年來勞動力市場的發展看,吸納就業人員能力最強的是中小企業和三資企業。XX年的數據顯示,中小企業新增的就業崗位有400多萬,三資企業是100多萬,即使全部提供給大學生也是遠遠不夠的。同時,中小企業的保障機制還不是十分健全,收入也偏低,對大學生就業的吸引力有限。

3、用人單位選材的誤區。

⑴過分看重經驗。網絡上流傳着這樣一句語錄:“諸葛亮出山前也沒帶過兵,你們憑啥要求我有工作經驗!”,引起了很多大學生的共鳴,被奉爲經典,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當今用人單位在招聘時過於看重工作經驗。隨便拿一份報紙看招聘廣告,隨處可見就業單位提出“數年工作經驗”這樣不合理的要求。一個常識是,一個理工科畢業的大學生,要成長爲一個合格的工程師,需要在畢業後的工作崗位上經過一段時間的繼續學習,才能完成這一轉變。但是現在由於大學生供求關係發生變化,大學生在擇業方面的談判地位急劇下降,許多用人單位有條件拒絕承擔大學生就業後的“在崗培訓”費用,並提出不承擔大學生社會保障費用、任意延長試用期、不簽訂規範的就業合同等不合理要求,嚴重妨礙了大學生就業。

⑵過分關注文憑。不少用人機構認爲,學歷越高越好。選人學歷化,造成受聘人員水平和能力與崗位不相適應,或人才浪費。有些單位招聘計算機研究生僅用於本單位的打等簡單文處理,有些中國小招聘教師也要求研究生學歷,實際上,如果不是專業性很強的理論研究工作,不少本科生或是大專學生的職業水平並不比研究生的職業水平低。

⑶存在性別歧視。由於女性的生理特徵,使得單位在聘用女職員時要付出更高的勞動成本,造成很多用人單位歧視女大學生:第一,從勞動時間來說,女性有一個男性所沒有的斷裂帶,即生育哺乳期,而這一階段的工資、福利仍需單位負擔;第二,從退休金的負擔來看,女性要比男性早5—XX年,而且由於期望壽命的性別差異,女性僱員一般會比男性僱員領取更多更長的退休金。由於用人機構的性別觀念,一般來說,女大學生就業機會比男生客觀上要少,而且很多單位在相貌上對女生的要求更爲苛刻,很多單位在招聘時註明應聘女性的身高、體重、年齡,只錄用年輕貌美的女性,這也是一種變相的性別歧視。

⑷生源地域歧視。很多民營中小企業考慮到本單位的業務情況與當地聯繫緊密,希望招聘的大學生熟悉當地方言及風俗習慣,甚至有一定的人際關係網,只選用本地人才。有些單位和部門從自身利益出發,在社會上畢業生需求日益下降的情況下,明令只接收本地區生源,對外地生源嚴格控制;有的行業(尤其是效益好的行業,如信用合作社、鐵路等)也只接收本系統、本行業院校的畢業生以及屬於本系統職工子女的畢業生,把外系統的畢業生,尤其是一般院校的畢業生拒之門外。有些事業單位甚至是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務員時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視,實行地區保護主義,不利於大學生公平競爭和就業。

4、高校教育潛在的問題。

⑴專業課程設置錯位。在大學生就業已經市場化的情況下,大學的專業設置和調整卻顯得十分滯後,致使畢業生專業結構與市場供求出現了錯位。由於沒有能夠以市場需求爲導向及時調整課程設置,以及專業設置的盲目性,造成供求結構失衡。不少院校專業劃分過細,難以跟上市場變化;一些高職、專科教育專業缺乏特色,培養出的學生沒有競爭優勢。有些學校的專業設置和專業調整不是以市場爲導向,而是單純立足於自身師資條件等,造成學校無特色、學生無特長,結構性矛盾更突出。

⑵教學知識更新緩慢。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生產率已經逐步代替了勞動生產率,知識的時效性也在快速縮短,據統計,50年代大學生知識能用30年,90年代大學生知識能用XX年,XX年,大學生所學知識能用3年,我國入世後,這種趨勢更加明顯。調查中,很多學生反映,學校教材內容陳舊,教學方法落後,很多教師的知識結構也非常陳舊,授課內容政治化、空洞化,在校學習的知識比較陳舊,想要掌握本專業的前沿知識,還得通過自己上網、買書、進圖書館、聽講座來補充。

⑶社會實踐重視不夠。我國高校在擴招後爲節約成本,設置的專業大多不強調動手能力,很少考慮到學生在未來的工作中所需要的實際操作能力。由於高校沒有投入成本購買設備,爲學生提供實際操作機會,並且高校和企業聯繫也不緊密,數量最多的工科畢業生實際上去企業實習的也很少,因此現階段我國高校培養的大學生都掌握了一定的理論,但是實踐相對缺乏。

大量理論課程讓學生在專業技能的提升上是有限的,缺乏實踐能力的大學生只是紙上談兵的高手。譬如金融專業畢業生不懂金融租賃、擔保的具體流程,物流專業的畢業生不知道怎麼跟單、怎麼報關,學生畢業後,不能直接接手工作。但現實是企業尤其是吸納力強的民營中小型企業,是追求利潤最大化的經濟實體,需要的人是能夠給企業帶來業績的人,而擅長理論的大學生並不能馬上給企業帶來效益,並需要老員工的輔導,影響了企業的整體績效,因而很多企業明確拒絕沒有實踐經驗的畢業生。

⑷就業指導存在硬傷。在調查中,有13.2%的畢業生將“學校就業指導不夠(包括就業信息不足)”列爲“在求職過程中最困擾你的問題”,有63.2%的學生認爲“學校提供的就業指導對自己的就業幫助不大或者沒有幫助”。由於我國高校真正意義上的就業指導工作尚處於起步和摸索階段,與社會經濟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效果很不理想。具體表現在:

①缺乏針對性。大多數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內容常常限定於介紹就業形式,傳授求職技巧、面試技巧、聯繫用人單位和推薦學生,以及完成就業率指標。由於缺乏對就業指導工作的全局考慮和總體安排,就業指導工作功能單一,內容狹窄,在對大學生就業觀念和價值取向的引導,在職業判斷和選擇能力的培養以及職業道德教育方面着力較少,難以適應變化多端的就業形勢。很多高校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存在應付上級檢查,指導內容空洞、膚淺、缺乏針對性的情況,指導效用差。

②缺乏專業性。一方面,我國的大學生就業指導機構專業人員配備不足,專職指導人員數量較少,不少指導人員自身分管高校的其他學生工作。由於缺乏長期系統的業務培訓,就業指導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另一方面,缺乏相應的專業機構。儘管目前我國的大學組織體制中,分設了管理畢業生工作的機構,但是這些機構很難代替就業指導的職能。在實際生活中,由於高校畢業生工作機構忙於應付大量與畢業有關的事務性工作,難以有固定的時間和精力開展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工作,無論是在知識儲備方面,還是在信息佔有方面,均難以達到就業指導的效果。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很多學生甚至是畢業生不清楚本校的就業指導機構的職能和辦公地點,從中可以看到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缺失。面對一個專業化程度較高的勞動力市場,與市場不相匹配的非專業化指導的效果可想而知。

③缺乏系統性。就業指導工作應該是一個系統化的職業指導、培訓、諮詢與信息反饋的一體化流程,但是我國高校的就業指導機構沒有與公共就業機構建立必要的信息交流制度,高校和不同地區招聘會的組織機構也未能建立起緊密聯繫。另外,高校也未能建立起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學生求職材料證明機制,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信任危機。有些職業學校在與用人單位之間建立供需基地在深度和廣度上還有所欠缺,沒能很好的發揮作用。

5、學生自身求職的差距。

如前所述,當前大學生的就業理念仍存在一些偏差,如“寧要東部一張牀,不要西部一套房”、“就業難不如再考研”等等。在調查採訪中,市人事局負責人介紹,近幾年還涌現出很多考公務員的“專業戶”,即畢業後不積極就業,而是全心全意以考上公務員爲目標,一年失敗來年再考,“不拋棄不放棄”,認爲考上公務員纔有出路。當然,就學生個體而言,影響大學生順利就業的因素主要還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⑴就業能力不強。這裏所說的就業能力包括大學生進入人才市場的社會實踐能力、自我表達能力、求職技巧等。在調查中,60.3%的大學生將缺乏工作經驗視爲求職過程中最大的困擾。針對用人單位的訪談也表明,缺乏工作經驗是大學生與其他就業羣體相比一個明顯的劣勢。大學生對自身劣勢的認識與用人單位的評價契合,也反映了大學生的自我認識越來越理性、客觀。

此外,認爲個人能力不足和缺乏求職技巧是最大的困擾的人也分別佔29.4%和19.1%。在回答求職過程中遇到的與自身能力相關的主要問題時,答案分別有專業能力(43.4%)、自我表達能力(44.9%)、外語能力(24.3%)、人際交往能力(33.8%)、環境適應能力(15.4%)。

⑵人際關係不暢。中國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人際關係在就業過程中往往發揮着極爲重要的作用。儘管特定的社會關係網絡影響了社會用人環境的公正、公平,但就個體而言,它仍不失爲進入就業市場、尋找就業機會的有效途徑。調查中,32.4%的大學生表示“缺乏社會關係”是求職過程中最大的困擾,有57.4%的學生認爲“通過家庭和個人社會關係、托熟人”是最有效的求職途徑。但是,有家庭關係背景的學生畢竟是少數,而大多數學生在大學期間也不注重人脈關係的拓展,從而在人際關係和社會關係方面處於不利地位。

⑶求職途徑單調。目前大學生的就業渠道無非是學校推薦、熟人介紹、校園和社會的招聘會、人才或就業網站、報考公務員、服務西部等等。但是,學校推薦一般是幹部或是成績突出者纔有機會,比例很小;而報考公務員受專業、志趣、地域、特長、工作經驗,甚至是是否爲黨員等等限制,更爲嚴峻的是,隨着報考大軍的日益壯大,公務員考試已成爲競爭最爲激烈的考試之一。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網站和招聘會纔是最主要的就業渠道,但遠不能滿足畢業生的需求。不少大學生參加各種各樣的人才交流會“廣泛撒網”,但是沒有針對自己的實際優勢推銷自己,沒有通過重點了解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情況提高就業率。

⑷職業規劃缺乏。很多大學生在校期間對於以後的就業只有模糊的打算,甚至有一部分人沒有任何打算,真正有明確規劃的人只佔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數學生並不瞭解自己想要進入的單位發展前景、用人制度、企業文化、人際關係等等,有一部分學生對自己以後將在一個什麼樣的平臺邁出人生的第一步只有模糊的概念,甚至根本沒有目標。

⑸家庭壓力影響。現在大學生上學的成本很高,大學生平均一年的總支出超過10000元。許多父母將畢生積蓄投入到子女的教育之中,希冀子女能在畢業後找到一份好點的工作。特別是很多貧困地區的農家子弟,舉家借貸供出一個大學生,這些大學生往往被視爲村莊年輕一代的榜樣,“跳出農門”的典範,不但有龐大的債務需要其將來償還,在感情上也揹負着沉重的包袱。在家庭爲之做出了很大犧牲的情況下,大學生就業條件如果不如沒有接受高等教育的同齡人,甚至只能跟農民工搶飯碗,不但在經濟上大學生及其家人難以承受,在感情上對他們也是一個巨大的傷害。因此,在沒有適合的工作時,部分學生寧願選擇在家待業。

三、大學生就業方向探討

在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現實面前,如何實現個人的理想抱負,如何順利就業是每個大學生應該勇敢面對、理性思考、明確抉擇的問題。我們認爲,大學生們應該切實轉變求職擇業的觀念,實現就業目標、就業方向的轉移:

1、從傳統制造業向第三產業轉移。

據權威統計數據顯示,高等教育就業人員規模最大的行業是製造業。1995年、XX年和XX年製造業中的高等教育就業人員分別爲356.9萬、508.5萬和593.4萬,在全部高等教育就業人員中佔比分別爲18.2%、15.5%和12.5%,但製造業中高等教育就業人員相對規模呈明顯下降趨勢。

另一方面,1995、XX和XX年第三產業中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從業人員分別達到1339.3、2034.7和3731.4萬人,呈快速增長勢頭。同期第三產業中高等教育就業人口比重分別爲14.3%、20.1%和23.8%。XX年78.6%的高等教育就業人口在從事第三產業,比XX年提高了16個百分點。其中,高等教育就業人員增幅最大的行業是房地產產業,XX年的高等教育就業人數是1995年的3.7倍。其次是批發零售業和金融業,高等教育就業規模及比重均快速增長。XX年勞動力抽樣調查數據顯示,第三產業中的多數行業高等教育就業人口比重進一步提高:教育67%,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59.2%,金融業58.1%,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55.3%,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47.7%,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47.2%。這表明,人力資本更多地流向第三產業。第三產業不僅是一般勞動力的“蓄水池”,更是大量吸納高等教育人員就業人口的主渠道。

2、從東部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由於東西部地域差別的客觀存在和開放政策效應,包括珠三角、長三角在內的東部沿海城市經濟繁榮,發展機會較多,吸引了大批有志青年前去尋夢,社會上開始流行“孔雀東南飛”,絕大部分高校畢業生將東部沿海城市作爲自己求職就業的首選目標,他們往往以進入珠三角、長三角的外資或合資企業當白領爲榮。經過近二十年的快速發展,當前的東部沿海城市人才已經逐漸飽和,區域性就業壓力明顯加劇,再加上東部地區經濟的外貿依存度更高,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最大、最直接,今年東部企業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明顯不足。另一方面,目前國家正在實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開發戰略,幅員遼闊的中西部地區需要大批高素質人才,儘管中西部地區經濟還不夠發達,條件相對落後,但發展潛力巨大,大學生去了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更能充分發揮個人的聰明才幹,從而實現自己的夢想。據教育部公佈的數據顯示,XX年到中西部地區的畢業生人數增加了55萬人左右,預計XX年將增加更多。可見,中西部地區不僅是未來經濟蓬勃發展的戰略主陣地,而且是大學畢業生流向的新途徑。

3、從大中城市向城鄉基層轉移

長期以來,由於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客觀存在,大學生就業時往往將目標鎖定在大中城市,大量高校畢業生集中涌入大中城市,加劇了城市中高端人才的就業壓力,很多人無法順利就業。與之相反,廣大縣及縣以下基層單位雖然急需人才,但受發展機會、工資收入、流動性等因素制約,難以吸引大學生。近幾年來中央提出全面建設小康的戰略目標,着力促進8億農民儘快富裕起來以實現全國的全面小康。因此,國家積極實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地方政府也在積極推行新型城鎮化建設和新農村建設,這就爲大量的高素質人才紮根農村,紮根基層提供了平臺和機會,而且各級政府出臺了大量促進大學生基層就業、農村就業的優惠政策。面對大中城市的就業壓力以及農村、基層的廣闊舞臺,廣大高校畢業生已經轉變觀念,勇於承擔歷史重任,自覺響應國家號召,積極投身農村、服務基層,在那裏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教育部資料顯示,XX年到基層就業的人數達到58萬人,佔已就業畢業生的16.6%,人數穩步增長。可見,鄉村就業、基層就業是大學生就業的一個新亮點。

4、從白領階層向藍領階層轉移。

在傳統觀念裏,大學生向來以“天之驕子”自居,畢業後大多傾向於進機關事業單位或者國有大中型企業,並把自己定位於“白領”階層。然而現實是殘酷的,隨着高校的持續擴招,如今的高校教育早已由“精英教育”進入“大衆教育”階段,大學生也不再屬於“物以稀爲貴”的社會精英了。同時,機關事業單位和國有企業所能吸納的中高端人才畢竟有限,而且在現行的經濟結構和產業結構下,無法爲社會提供足夠多的白領崗位,相反民營三資企業對藍領型技術人才需求比較旺盛。據教育部發布的資料顯示,XX年到民營三資企業工作的畢業生有143萬人,佔已就業畢業生的40.7%。根據我們到市人事局和勞動局調研瞭解到的情況,儘管目前經濟大環境不好,但勞動局的勞動力市場仍比較活躍,經常有民營中小企業主動到勞動局擺攤設點,招聘一定數量的技術藍領;與之相反,人事局的人才市場相對冷清,很少有單位前來招聘高級白領人才。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應當主動降低身價,把自己定位於藍領,積極到民營中小企業就業,踏踏實實從底層職位做起。

四、破解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建議

1、政府:注重加強宏觀調控。

⑴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中國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雖然現階段我國高校畢業生出現就業困難局面,但是大學生佔總人口的比例僅爲8%,大大低於世界中低收入國家24%和發達國家35%的水平。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從戰略的高度看,國家仍需大力發展高等教育,提高國民教育水平,爲社會發展積蓄人才力量。中央應該加大教育投入,控制教育成本,讓每一個高中生都有上大學的選擇權,讓每一個家庭都能支付得起子女上大學的費用。要進一步加大對家庭貧困學生的幫扶力度,建立完善對貧困大學生的援助制度,譬如完善助學貸款政策,簡化助學貸款申辦手續,在大學生就業困難的情況下延長還貸期限等等。

⑵合理調控外貿政策。“中國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國”,我國應在繼續深化對外開放的基礎上,用科學發展觀指導外貿,理性調控外貿依存度過高帶來的產業結構失衡,從根源上解決我國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目前我國外貿增長存在依*廉價勞動力資源、以生產要素的低成本爲依託、以“高耗能、高污染”爲特徵、以犧牲生態環境爲代價等問題,很多行業和企業技術和管理水平粗放、低端、落後,很大程度上使我國淪爲世界的“打工仔”,雖然外貿額逐年增長,但是利益微薄,甚至弊大於利,得不償失。中資企業的出口,應按照市場經濟公平競爭和wto國民待遇的原則,逐步取消各種稅收優惠(所得稅減免、出口退稅等)和銀行貸款優惠,以改善中國出口商品的結構,提高出口商品的檔次和價格,增加企業的利潤,改變大量出口資源消耗型和勞動密集型商品的舊格局。

應制定科學評判外貿政策和政策實施效果的質量指標體系,將“以質取勝”確立爲整個外貿政策的核心,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和能源資源使用的最小化,以利於提升經濟運行質量和外貿核心競爭力,推動我國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通過大幅提升我國外貿產品在世界市場的檔次,切實增加其科技含量,吸引一大批高素質人才,從而徹底改變我國勞動力市場向底端勞動力嚴重傾斜的局面,大大改善大學畢業生的就業狀況。

⑶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大學生就業的主渠道在第三產業,第三產業發展空間廣闊。當下,政府應在政策引導方面大力扶持第三產業,因地制宜,出臺配套政策,鼓勵第三產業,尤其是金融、信息諮詢、計算機軟件、科研教育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打破行業壟斷,激發企業的創新動力,促進行業的良性競爭,推動第三產業的發展,爲大學生就業謀出路。

同時,我國應開放服務業市場,大力發展服務貿易。服務貿易是現代經濟中最具增長潛力的領域。從世界上開放型經濟大國經濟發展的軌跡分析,服務貿易的整體增長既優化了一國的產業結構,擴展了gdp的經濟規模,也降低了外貿依存度,同時服務貿易產品的出口又提升了貿易的國際競爭力。要加強政策協調和指導,加快服務貿易國際化進程,支持國內有實力的企業“走出去”,特別是鼓勵中國有優勢的服務貿易出口,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

另外,政府要出臺配套措施鼓勵和扶持高新技術產業的建立和發展,在政策上爲高新技術產業提供“綠色通道”,提高產業水平,以此曾加社會對高校畢業生的吸納能力,使高校的人才培養和社會的人才使用銜接好。

⑷積極創造就業環境。

①創造良好的宏觀環境。各級政府要在大力推進經濟發展,提供就業機會的基礎上,繼續重視和推進社會就業,進一步理順畢業生就業體制,堅持市場取向,提高勞動力的流動性。針對不少地方和部門存在的地方保護主義,按市場化的要求加快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促進大學生自主流動;相關部門要加強管制,嚴肅查處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上的不規範行爲。

②建立完善大學生就業市場信息系統。建立公信度高的就業信息發佈平臺,爲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應出臺配套措施淡化戶口對勞動力市場供需雙方自主選擇的約束,在戶口、檔案管理和勞動保險方面給予相應配套的社會保障。

③鼓勵企業招聘應屆畢業生。針對用人單位普遍存在招聘有工作經驗的員工的現象,政府可以通過政策調整改善這種現象,譬如對招聘應屆畢業生達到一定比例的企業給以相應的稅收優惠或是費用減免等,鼓勵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

④鼓勵大學生到西部地區、農村基層就業和自主創業。通過助學貸款代償、考研考公務員加分、發放生活補貼等優惠政策鼓勵畢業生去基層、西部就業,解決好就業人員戶籍檔案、職稱評定、社會保險等實際問題,使西部、基層真正成爲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廣闊天地。高校畢業生不應該僅僅是社會現有崗位的競爭者,擠佔就業崗位,更應該是新崗位的開拓者,爲社會創造就業機會。政府應出臺鼓勵各種資本對畢業生新創高科技實體進行投資的傾斜政策;設立大學生創業基地,併爲創業大學生提供專業指導、法律諮詢、市場分析服務、創業失敗生活保障等服務;對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在審批手續、金融貸款、工商登記、稅收等方面予以特殊優惠。

⑤組建高校畢業生見習基地。爲增加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培訓和實踐機會,提高其工作技能和對實際工作的適應能力,同時降低用人單位開發和培養人才的成本,增強用人單位接收高校畢業生的積極性,可以由政府部門牽頭組建高校畢業生見習基地。見習期一般設定爲6個月,最長不超過一年,月工資可按目前高校畢業生試用期工資標準設定爲每月800—1000元。爲調動見習單位的積極性,可以由政府給與企業適當補助,並根據其接收畢業生的人數在財政、稅收等方面的給與相應的政策扶持。

2、學校:不斷深化教學改革。

⑴科學調整專業設置。雖然高等教育本身在教育目標上與職業教育有所不同,側重於對象全面素質的提升,但是就目前來說,只有成功就業,才能保障個體生存,學校一味灌輸“學院派”知識,使學生只會“紙上談兵”,甚至空學一身“屠龍之技”,是行不通的。學校應該建立高校生源報考錄取比預警系統、高校畢業生就業率反饋系統,通過實際考察後根據不同專業科學地制定擴招規模;在完成資料收集、通過理論論證的基礎上適量加大社會急需專業的招生數量,控制長線專業的發展規模;對於教學質量不高、專業設置不合理的專業要減少招生數量甚至停止招生。同時學校應該應對瞬息萬變的就業市場需求,對現有專業進行大膽的調整、改革。以英語專業爲例,所有的學校都開設了英語專業,使得本專業畢業生氾濫。可是,英語高端人才仍然稀缺(比如同聲翻譯,比如專業性英語人才),於是出現了一邊是英語專業畢業生就業難,一邊是企業招不到外語“精英”的“東邊日出西邊雨”的怪現象。

⑵加大社會實踐力度。高校畢業生缺乏實踐經驗,已成爲社會共識,在積極引導、充分發展校內實踐活動的基礎上,高校要積極引導學生走向社會實踐,實現教育教學、課外活動、崗位實踐的有機結合,從而切實突破專業培養方案和學生實踐課程各自爲陣,甚至忽略實踐的傳統格局。針對當代大學生渴望在社會上兼職,學校應予以支持,並重視實習制度,有條件的學校可以與用人單位建立長期的供需夥伴關係。例如,湖南科技大學涉煤專業先後與天府煤業集團等5家煤炭企業簽訂合作辦學協議,開展訂單式培養,學生到煤礦主體專業學習,畢業後定向到煤炭企業工作;機電學院與湘電集團共建人才培養創新基地,學生在讀書期間直接參加項目攻關,畢業後根據需要可留在湘電集團工作;管理學院在一批旅遊企業建立穩定的實習基地,建立了教學、科研、實習、就業“四位一體”的培養新模式,順利實現了學校和用人單位的“雙贏”局面,值得其他高校借鑑。

⑶完善就業服務體系。面對專業化日益加強的勞動力市場,高校也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使自己的就業服務體系也專業化起來。首先,學校要做好企業和畢業生之間的就業信息提供和傳遞工作。儘管高校學生可以通過人才交流會、網絡等途徑獲得各種就業信息,但涉世未深的大學生面對形形色色的社會信息缺乏甄別能力,上當受騙的新聞屢見不鮮,所以,對個人而言,學校依然是提供用人單位和推薦學生的重要渠道。其次,學校應該着力解決大學生求職技巧的培訓。剛走出校門的學生除了動手能力弱,表達溝通能力也普遍存在問題。學校應增設職業培訓機構或增加職業素質教育課程,包括商務禮儀、心理健康、與人溝通、融入團隊等內容,將職業素質培訓與實習有效結合,彌合學校教育與市場需求的斷層。此外,學校要充當好就業協議達成過程中的橋樑作用,既包括溝通學校和社會的聯繫,爲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之間的各種交往提供服務(如組織各種招聘會和供需見面會等),也包括建立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之間的信任關係(如學歷學位的證明、就業協議的簽署等)。

3、學生:努力提升綜合素質。

⑴注重專業學習。專業強、基礎實、理論深、技能佳,是每個用人單位渴望的人才標準。大學期間的專業學習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基礎,大學生在校期間必須注重加強專業知識的系統學習,苦練內功,提升素質,培養能力,掌握技巧,爲順利就業打基礎、創條件、做準備。

⑵加強實踐鍛鍊。從進入大學起就要有意識的進行就業規劃,通過各種途徑尋求實踐機會,爲將來的就業競爭增加砝碼。要在加強專業學習的基礎上,重視校內和校外的社會活動,這些活動特別是社會兼職可以引導大學生走向社會,加強實踐學習,熟悉工作流程,豐富社會經驗,拓寬人際關係,是大學生進行能力鍛鍊、施展個人才華的重要舞臺。

⑶調整就業心態。對於大學生自身來說,首先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直面壓力和挑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亙古不變的真理,特別是我國現階段,社會的轉型和轉變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能改變社會的情況下,要逐步調整自己的心態,適應社會的要求。改變過去那種“一步到位”的就業心理,放棄“寧爲玉碎,不爲瓦全”的舊知識分子偏激心理,不把考研、考公務員當成“救命稻草”(畢竟能如願的只是極少數),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健康觀念,先爭取工作崗位,爲社會和家庭“減負”,再在工作中磨練自己,尋找機會進行突破。

4、單位:切實糾正用人偏見。

用人單位一方面要與學校加強互動交流,多瞭解學校裏各專業的特色,還可以借鑑大學生見習制度的思路,爲在校大學生提供寒暑假實習基地,既鍛鍊了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也有助於企業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單位要進一步轉變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切實糾正用人選材的偏見。一個單位要想得到可持續發展,既要使用好人才,也要注重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從我們的調查情況來看,多數學生充滿激情、有闖勁,富有創新精神,而且理論功底紮實,接受新鮮事物快,可塑性強,如果對他們適當加以培訓,一定能爲企業帶來更好更長遠的發展。所以,企業不能只圖眼前的短期利益,過分看重工作經驗,而要有長遠的人才戰略眼光,要改變唯經驗論、唯文憑論的做法,還要糾正性別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見,切實做到不拘一格招攬人才,實現企業與人才的雙贏。

大學生現代飯店行業的實踐工作調查報告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2) | 返回目錄

歡迎來到***農家菜館--這就是我們假期實踐的地方。該家菜館位於xx省**市***區**廣場(**國際大廈斜對面白山路上) 白天該路段車來車往、川流不息、行人絡繹不絕,晚上霓虹閃爍、燈紅酒綠甚是繁華,這也預示着該菜館的生意興隆,同時也說明了該菜館的菜味美價廉。言歸正傳而我在這家農家菜館的職責是傳菜,作爲一名傳菜員首先是要把本店的每一道菜熟記於心,其次是要把本店的每一張臺和包間記在腦海裏,最後我每天的職責和任務就是把廚師師傅做好的一道道美味佳餚按菜單準確的送達到每一位顧客的桌上,循環往復的忙碌着。偶爾在不忙的時候,後在大廳看着顧客們笑容滿面的品嚐着美味,觥籌交錯之餘談論着自己的事業、工作和生活,這一幅幅幸福的畫面深深的印在我的腦海裏。此情此景讓我心裏感覺很開心也很溫馨,看着顧客的笑容和聽着他們開心的交談着就好像回到了家裏看到了自己的親人,頓時也沒有了那種遠離家鄉遠離親朋好友的孤獨寂寞感。但本店所招收的服務人員有限、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一天天下來很苦很累,可能當老闆的心態都一樣:那就是給員工最少的工資、讓員工做更多的工作。可我認爲是他們沒完全弄明白什麼是雙贏?只有把員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位員工着想,這樣員工纔會死心塌地的爲你工作爲你賣命,哪怕是再苦再累員工們也心甘情願也會很開心的把工作做的更好,因爲員工們認爲老闆在乎我、把我但自己人、爲我着想啦,所以這樣菜館的生意也就越來越好。老闆賺的利益就會越多來越多,而不是像老闆所想的那樣總是在想盡辦法從員工們身上獲取更多的利益,總是在飯菜上多取利益。做生意一是要講誠信、二是要憑良心,客人來吃飯要求飯菜好味道美是必然的、可重要的是客人要求的更多是服務,來消費就要享受到一定價值的服務。老闆只有從客人身上才能獲得更多的利潤,生意纔會做的更久。

通過爲期45天的假期實踐工作讓我瞭解了很多同時也感想了很多:生活難、要生存更難;做生意苦、打工更苦。經濟發展啦、生活水平和質量提高了、居民也懂得消費和享受啦。現代服務行業迅速發展起來了,尤其是餐飲業發展更迅速。飯店酒店到處可見,依我在飯店工作及與服務員、廚師甚至老闆交談可知:餐飲業發展空間很大、經濟效益也很高。但做餐飲業講究的是服務,也需要講誠信講信譽、更要憑良心講究職業道德。對於飯店的長遠發展來說每一位員工都很關鍵。比如說我們服務員,服務員就像飯店的一塊活招牌,客人來吃飯一進門首先看到的是服務員,如果服務員面帶微笑很熱情的招待客人入餐,那麼客人就會很樂意的在本店消費,甚至下次還有以後都會常來的,也可能會推薦他們的親朋好友來本店吃飯消費;相反,如果服務員們天天愁眉苦臉、一臉的沮喪、客人來啦愛理不理的,則飯店的發展就可想而知啦。又比如廚師更是飯店發展的關鍵,廚師心情的好壞可能會直接導致飯菜味感和美感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客人吃飯的心情、與飯店的利益密切相關。再如傳菜員也很重要,如果廚師做好的菜如不能及時準確的送到客人的桌上會直接影響到客人進餐的心情,最終會導致客人不願意在此消費。總之飯店的每一位員工與本店的利益息息相關。所以做餐飲業就得做好管理、合理調配人員、合理利用資源,另外還得創造良好的飲食環境和衛生環境。比如說:桌臺、地面、玻璃和餐具的衛生都需要隨時保持清潔乾淨,只有這樣纔不會影響到客人的心情和食慾。

另外我想說的是:通過這一假期的實踐工作讓我確實成熟了許多也懂事了許多。真心話暑假實踐工作真苦真累,可想想自己的父母,他們一年四季都在不停的爲兒女掙錢忙碌着,難道他們不覺得苦不覺得累嗎?父母從來都沒有任何怨言,只有埋頭苦幹,因爲他們明白只有自己苦啦累啦,兒女們以後纔會生活的更好、將來纔不會那麼辛苦那麼勞累。我個人認爲大學生還是應該多出來參加社會實踐工作、與社會零距離接軌,才能對生活理解的更透徹、對父母體會的更深刻、、、、、、

假期實踐工作期間我對飯店瞭解了一些,最後我想說的是:我認爲現代飯店的經營與發展最關鍵有兩個部分--飯店的經營管理和組織管理

一、飯店的經營管理

飯店經營管理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有總體管理與作爲子系統的部門管理之分。飯店是一個多種業務有部門綜合而成的整體組織,各個職能部門和各種業務活動各不相同。在經營管理中,總體的管理活動就是那些不侷限於某一部門或某一業務的管理活動。它對整個企業和每一個部門都產生影響。

飯店總體管理的範圍和任務,確定飯店經營管理活動的基本內容、主要有:

1 飯店的組織與制度設計。飯店經營的基礎是組織和制度建設。它是保證飯店正常運行的基本條件。爲此,飯店管理者必須在其管理思想指導下,首先確定飯店組織結構、確定飯店部門的機構設置和管理層次的劃分;建立飯店的領導體制,並制定飯店經營管理的基本制度。

2 企業經營戰略與計劃的制定。飯店在組織與制度形成之後,其經營活動的成敗取決於企業能否制定正確的經營目標。而經營目標的確定過程也就是企業進行市場調查、制定企業經營戰略和計劃的過程。因此,管理者必須不斷了解市場需求的變化,掌握市場上消費者行爲的變化規律,進行宏觀的市場調查和預測,並在此基礎上分析市場及飯店所處的經營環境,確定以企業經營目標和發展規劃爲主要內容的經營戰略。飯店和各職能部門還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綜合計劃和經營控制方法,以保證飯店經營目標的實現。

3 飯店市場營銷。飯店市場營銷活動包括飯店產品的設計、價格制定、飯店促銷的全過程。其中心內容是飯店的銷售活動。它也是飯店業務工作的基本內容,飯店必須在建立廣泛的銷售渠道和進行有效的飯店促銷活動方面,做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

4 飯店服務管理。飯店服務管理是飯店經營管理活動中最重要、最經常性的工作。飯店服務管理的範圍包括前廳、客房和餐飲等主要業務工作的各方面,它要求飯店員工要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過硬的服務技術。服務管理的重點是服務質量管理。它包括:依據國際和國家服務質量管理與質量保證體系的要求,建立飯店各部門的服務質量標準,並確定具體的操作規程、質量管理責任制度以及對服務標準的實施進行控制。

5 飯店人事管理。人力資源在飯店有着特殊的意義和作用。飯店管理從某種意義上可以說就是對人的管理。飯店必須將人力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放在重要的位置。飯店的人事管理包括:通過考覈和選擇,對飯店人員進行科學地配置;根據飯店經營的要求,進行嚴格的勞動成本管理;運用激勵和各種科學的獎勵手段合理使用人才,並不斷對員工進行科學培訓和繼續教育。

6 飯店財務管理。飯店財務管理的水平對飯店經營成果有重要的影響。一個飯店管理者,必須學會當家理財,必須能對本企業的財務狀況作出準確的說明和評價。從飯店總體管理的角度出發,對資金運動過程的管理:包括覈定必要的資金需求量,進行資金的籌集和分配等。

7 飯店設備與安全管理。安全管理是現代飯店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飯店經營的必要條件,無論是飯店的設施和財產還是賓客的財物和人身安全,都是關係到飯店經營的成敗。飯店安全管理的基礎是首先要保證飯店設備的配套、正常運轉以及飯店水、電、汽、暖、冷風等能源供應的正常。在此基礎上,各職能業務部門按業務內容不同制定安全操作規程和治安保衛制度。同時,飯店應經常在店內進行安全教育,以增強飯店員工的安全觀念 。

二、飯店的組織管理

現代飯店的組織管理層次最通用的是一種四級管理體制,又稱作梯形管理體制。具體分爲總經理、部門經理、領班、和服務員四個管理層。在四級管理體制中,任何一級領導或管理人員都要明確自己業務範圍、工作職責並擁有本專業應具有的知識和技能。

1 總經理

飯店的總經理作爲飯店的最高管理階層,他是飯店的最高領導者和決策者,負責整個飯店的經營管理。工作的重點是制定飯店的經營方針和長期的發展戰略,確定和開拓飯店的客源市場,並對飯店的管理手段、服務質量標準等重大業務方向問題做出決策。另外,他還要確定培訓計劃,選擇一流的管理人員和服務人員,保證飯店服務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素質。

作爲飯店總經理應該具有計劃、組織、領導和決策方面的能力,以及相應的管理知識和理論,擔當這一職務的人不僅需要受過商學院或飯店管理學院的正規教育,而且還必須具備相當豐富的實踐經驗。

2 部門經理

部門經理是飯店的中級領導,第二階層的人員,通常被稱爲飯店部門經理。部門經理主要負責本部門工作人員,管理人員的工作的分工,領導、指揮和監督。例如,前廳部門經理要負責前臺的迎賓員、客房推銷員、客房預訂員和前臺結賬員的工作安排;檢查服務程序,服務標準並隨時提出具體的要求。同時,部門經理還有責任將所轄部門的營業情況、運轉情況、經濟效益等向總經理彙報,使總經理隨時掌握飯店的經營情況。

作爲部門經理需要進行長期的訓練和要有豐富的經驗。他不僅要熟悉、掌握本部門服務標準、服務程序,同時還要有具體實際工作經歷並具備一定的服務技能。另外,部門經理由於是飯店一線的指揮者、領導者和組織者,其計劃、組織和人事管理方面的能力將十分重要的。

3 領班

飯店的領班,屬於飯店管理的第三個層次,是領班組織的負責人。領班負責飯店某一部門中的一部分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是安排日常工作、監督本班、組織服務員的服務程序和服務標準,隨時檢查他們的服務是否符合本飯店的服務質量標準。除此之外,在服務高峯和服務人員缺少的情況下,領班也有一定的具體工作要做。

飯店的領班除了具有管理才能,特別是安排人事的能力外還必須精通所在部門的各種業務。如本班組工作的主要內容,服務程序、服務標準等等。同時,領班必須具有高超的服務技能、服務技巧併成爲本班組服務檯的樣板,否則他就不具備領導本班組的權威。此外,他還要熟悉各個客服對象的概況、風土人情、生活習俗,以便預防和解決一旦發生的服務錯誤。

4 服務員

飯店服務員是飯店的最基層的工作人員。由於飯店的高質量是通過服務員的工作直接體現出來的。因此,飯店服務員的素質、個人形象、禮交禮儀、禮貌、語言交際能力、應變能力、服務技能和服務技巧等對飯店的經營具有決定性的作用。任何飯店要提高服務質量,要改善經營管理就必須在服務員的素質方面有所突破,優秀的服務員隊伍是最佳飯店的重要條件和資本。

總之要根據崗位責任制的規定,飯店所有的服務人員都必須明確自己的職責範圍、工作和服務程序及質量標準,並應具備相應的服務技能及理論知識。

最後再強調一點飯店的發展還需要組織的溝通。組織的溝通是對組織進行有效的協調與管理的手段。在飯店企業中,各部門之間、各管理層次之間、經理與下屬之間,飯店內部的任何一級的員工之間都需要進行有效的溝通。積極鼓勵所有管理者和員工經常地、定期地對飯店的相關工作情況進行真誠的雙向對話交流,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組織管理的有效性和飯店經營管理的成功。

大學生村官的調查報告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3) | 返回目錄

全黨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黨的xx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明村鎮黨委、政府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作爲當前中心任務,務求出經驗和實效。XX年9月22日我鎮召開“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動員大會,鎮黨委書記肖洪亮同志在會議上作了重要的講話。

近段時間來,明村鎮通過開展對“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學習和討論,緊密聯繫本鎮實際,認真查找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在學習科學發展觀方面存在的問題,深刻剖析問題存在的主客觀原因,現將情況總結如下:

一、學習情況及體會

按照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實施方案的安排,通過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組織全鎮黨員幹部系統全面地學習了《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學習讀本》,撰寫心得體會、讀書筆記。深刻地認識到這次在全黨開展的學習教育活動,是黨的xx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是在新的歷史時期貫徹落實"xxxx"重要思想,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舉措,是一項大規模、廣泛性、深層次的黨內思想解放運動,是一次黨的肌體自我修復、自我完善的創新過程。明村鎮全體黨員幹部經過學習、反思,進一步武裝了頭腦,更新了觀念,振奮了精神,政治素質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同時不少幹部職工對照黨政機關幹部先進性標準和黨組織的希望和要求,看到了不足,找到了差距,增強了緊迫感和自覺性。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政策理論水平不夠高。雖然平時鎮村兩級黨委通過座談、宣傳等方式促進全鎮黨員在學習上的主動性,但學習的內容不夠全面、系統。對政治理論鑽研的不夠深、不夠透。幹部職工們有時只注重與本身業務有關的內容,與業務無關的涉獵較少,對很多新事物、新知識學習掌握的不夠好,運用理論指導實踐促進工作上還有差距。

2、全局意識不夠強。通過近期的學習,部分黨員幹部有時做事情、幹工作只從自身業務或主抓業務出發,儘管也按領導要求完成了要做的工作,心理上還是有一些其他的想法。

3、創新意識不足,有自我滿足情緒。有部分年輕黨員,易犯本本主義的錯誤,而少部分工作幾十年的老黨員缺少了以前那種敢拼敢幹、初生牛犢不畏虎的朝氣,工作上放不開手腳。

4、對新知識、新技術的學習上熱情不夠。表現在工作作風上有時有散漫、鬆懈現象;工作標準上有時不夠嚴格,不能從盡善盡美、時時處處爭一流的標準上去把握。

三、下一步整改措施

開展這次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對黨員幹部來說意義重大,是關係黨執政興國的大事,對全鎮所有黨員幹部來講,也是一次重要的審視自我,反思自我,解剖自我,提高自我的大好機會,是讓自己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壓力感,增加榮譽感、自豪感,提高發揮黨員先進性的自覺性、保持先進性的一次重要機遇。

1、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全面系統學理論,把有關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學深學透,及時掌握新知識、新技術,努力探索與招商引資密切相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與時俱進,開拓創新。

2、振奮精神,再立新功。首先樹立強烈的自覺意識和責任意識,牢記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宗旨,牢記兩個"務必",更新觀念,大膽工作,努力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作爲一名黨員,始終把羣衆滿意不滿意作爲工作的標準,努力爲黨的事業多做貢獻。

3、從自身做起切實落實學習效果。注意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點一滴,時時處處把自己的表現與科學發展觀要求進行對照,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照好鏡子,把好尺子,找準差距;工作上牢固樹立爭一流的思想,對個人要求上堅持高標準,嚴要求。努力幹好本職工作,讓同事滿意,讓領導放心。

4、在工作方面要以大局爲重。服從組織安排,不爭榮譽,不搶位子,在完成上級對自己傳達的任務的同時,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幫助同事及時的完成任務,並及時自覺的接受上級下達的新任務,使單位的工作效率得到提高,時時刻刻把人民的利益擺到第一位,寧願犧牲自己,也要去完成每項關係人民利益的任務。保持黨員先進性,強化宗旨意識,誠心誠意的爲羣衆謀利益,努力完成組織安排的工作任務,向黨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大學生假期生活安排調查報告大學生調查報告範文(4) | 返回目錄

一.調查背景與概況

1.調查對象:大學生

2.調查方式:實地走訪爲主,參考資料爲輔

3.調查內容:大學生對假期生活的安排

二.調查內容及結論

假期,對於很多學生來說是一個放鬆身心,提高自身修養的大好時機。能夠把握這一個月多的時間真正去學點什麼,做點什麼應該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考慮的。作爲新世紀的大學生,就應當肩負起歷史賦予我們的重任,做一個合格的大學生。

通過調查瞭解到當代大學生假期生活分爲四類:

一、參加社會實踐兼職打工。

二、埋頭苦學,參加各類培訓班。

三、出行旅遊度假觀光。

四、在家“無聊”一族。

社會實踐 兼職打工

調查結果顯示,現代大學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有35%的大學生是爲了增加收入;有36%的大學生是想自食其力;有29%的大學生認爲要鍛鍊自己的能力,對報酬無所謂。隨着社會的變革和思想觀念的轉變,大學生打工的形式開始變得異常豐富起來。有22%的大學生選擇網絡公司;4%的大學生選擇暑期教師;19%的大學生選擇市場調研員;13%的大學生選擇營銷策劃員;16%的大學生選擇做志願者;9%的大學生選擇做促銷;5%的大學生選擇到快餐廳做鐘點工;12%的大學生選擇其它。社會實踐是大學生接觸社會,瞭解社會的一條重要途徑。到企事業單位實習的大學生也爲數不少,這樣既可鍛鍊自己,提高專業水平,又可開闊視野,接觸社會,爲日後工作積累社會經驗。假期兼職打工賺錢是許多學生的選擇。“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多吃點苦,父母少花點錢。”這是時下不少大學生“打工族”秉承的至理名言。傳統的家教、推銷翻譯到現在的網吧管理員、市場調研員、快餐店鐘點工,甚至是一些大膽另類的選擇,如(在網上建立自己的商店或)替網絡公司試玩遊戲等都成爲現在大學生打工時所選擇的職業。儘管大學生“打工族”具備“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和自信,但他們也同樣有着缺乏經驗和辨別能力有限的“先天不足”。正因爲如此,大學生因打工而上當受騙的事件才層出不窮,有的甚至被騙入傳銷組織而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埋頭苦讀 繼續深造

假期,成爲一些大學生備戰的“黃金時期”。參加各類培訓班早已經成爲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各類形形色色的招生廣告在校園內隨處可見,假期報名參加英語、電腦培訓班的大學生,大都是爲了在原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將來社會需要的是複合型人才,掌握多種專業知識,取得多個文憑、證書更有利於找到理想的工作。還有不少大學生趁假期報名參加汽車培訓,爲了將來更方便找工作,即使找工作時用不上,也對自己有好處。此外,不少大學生到圖書館、書店“充電”,攝取精神食糧,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和技能等。這些大學生如果能夠勞逸結合,在用功學習的同時放鬆自己的心情,“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已經與時代不相吻合,假期是一個充電的好機會,也是一個瞭解社會的良機。

外出旅遊 飽覽風光

大學生到大自然中去接受美的薰陶,包攬祖國山河風光,使生活張弛相濟、勞逸結合,使人腦得到精神保健、生命獲得和諧運動,現在已經成爲一種時尚潮流。部分大學生利用假期欣賞名山大川,不僅豐富了閱歷,增長了經驗,從外出經歷中體會人生,感觸社會,同時也能體驗到出門在外的不易出行旅遊,度假觀光,與同伴相互照顧,增進了解,培養提高了與人交流的能力。

“無聊”一族 昏昏度日

有些大學生雖然在放假前已經制定了周密的假期計劃,但是回到家後睡覺、看電視、上網、看小說卻成了部分大學生在假期的主要活動,沒有假期盼假期,假期到了又覺得無聊,短暫的一個月就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

通過對假期生活的社會調查,我們不由得感到欣喜,我們可以從中領略到當代大學生積極向上的風貌,同時也感悟到大學生們獨特的思想意識和價值取向。假期成爲很多大學生學習的新陣地,是大學生展現青春風采,施展一技之長,增長知識,吸取經驗的大好機會。總之,大部分大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度過一個健康有意義的假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