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調查報告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31W
本文目錄蔬菜調查報告蔬菜產業發展及批發市場調查報告縣蔬菜產業發展及批發市場調查報告

爲加快我市蔬菜產業化步伐,最近,我們專門深入到新洲、白衣等鄉鎮街道進行調查,並就如何推進蔬菜產業化建設進行了認真思考。

蔬菜調查報告3篇

一、發展的優勢

1、有成熟的種植技術。我市陽由垸歷年來有種植蔬菜的傳統,早在六十年代,就是聞名全省的蔬菜種植基地,當地的農民大多是種植蔬菜的行家裏手。近幾年,在發展傳統蔬菜的基礎上,還大面積種植了反季節蔬菜。出產的蔬菜以其色美、鮮嫩、質優、產量高、品種多等特點聞名於湘鄂,產品不僅供應本市城區,還遠銷全國各地。白衣、保河堤等地種植藠果歷史悠久,也掌握了成熟的種植技術。

2、有可觀的經濟效益。種植蔬菜與稻穀比,有極爲可觀的經濟效益。從兩者的成本覈算來看,稻穀每畝的生產成本400元,露地蔬菜800元;每畝稻穀淨收入250元,蔬菜2200元。露地蔬菜是稻穀的近9倍;如果反季節種植,則會產生更高的經濟效益。如我市澧陽社區菜農宋進宜,一年種蔬菜3畝,年收入就有1萬多元。種植蔬菜的高經濟效益,已成爲農村經濟增長的一個新亮點。

二、取得的成績

1、科技含量不斷提高,品種體系逐漸優化。當前,蔬菜設施栽培、無公害病蟲防治、配方施肥、食用菌液體栽培、破季蔬菜栽培等7項新技術廣泛應用於生產實踐;瓜果蔬菜嫁接、組織無土培育、野生蔬菜立體栽培等新技術示範成功。從XX年起,先後引進、推廣了春帥絲瓜、以色列硬果蕃茄、蜜本南瓜等蔬菜品種40多個;50%以上的蔬菜品種實現了升級換代,蔬菜良種普及率達80%以上,品種體系逐漸優化。同時,我市現已建成無公害蔬菜基地5000畝,通過驗收的達到了XX畝。無公害蔬菜基地逐步發展壯大,不僅提高了蔬菜產品的檔次,而且增強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2、蔬菜加工初具規模,出口創匯初現端倪。近年來,我們通過探索蔬菜產業發展新途徑,大力發展蔬菜加工項目,收到了一定的成效。截止去年底,全市共引進發展了綠康食品、大瀝環球食品、豐蓮食品、金宏菜業、金達食品、藍籌食品、平和食品、廣源蔬菜等蔬菜加工企業,年消化鮮菜6萬噸,年加工產品1、1萬噸,出口產品0、4萬噸,出口創匯達100萬美元。

三、存在的問題

1、部分幹部觀念落後。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幹部羣衆不斷拓寬發展思路,善於把握市場機遇,着力建基地、抓生產、拓市場、促銷售,使蔬菜產業逐年穩步發展。但有的同志、特別是部分幹部對發展蔬菜產業缺乏足夠認識,思想保守,觀念陳舊,認爲發展蔬菜產業是農民自己的事,政府缺乏應有的引導和服務,導致蔬菜產業發展不快,曾一度爲湘西北最大的蔬菜生產、批發集散地的光環隨之消失。

2、基礎設施投入不足。一方面,蔬菜生產主要靠農戶自身投入,基地到主公路的交通條件落後,田間便道路況更差,菜農無力投入改造,“天晴一把刀,下雨亂糟糟”成爲蔬菜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另一方面,排灌設施差,受天氣影響變化大,抵禦自然災害能力弱,蔬菜生產基本處於粗放經營狀態,直接影響到了蔬菜產業的發展。

3、企業加工環節滯後。近年來,我市蔬菜加工企業發展步伐明顯加快,產量直線上升。但因加工企業技術落後,加工檔次低,精、深加工極少;企業規模小,加工產品單一,加工鏈條不長;加工龍頭企業少,加工率低,輻射帶動能力不強,導致****的多爲時鮮產品,延伸增值能力低,生產效益不高。

4、市場集約化程度低。一方面,我市蔬菜生產仍以單家獨戶生產經營爲主,缺乏必要的技術標準和產品質量檢測,各家各戶的蔬菜產品直接進入市場,難以保證市場上蔬菜商品的一致性,也難以創名牌產品。另一方面,菜農賣菜花費較多時間和精力,使小生產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不易解決,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蔬菜產業的發展。

四、幾點建議

1、要切實重視蔬菜產業發展。一要轉變觀念、提高認識。當前,關鍵的是要徹底摒棄傳統的思想意識,清除因循守舊、停滯不前等思想障礙,把發展蔬菜產業擺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市委、政府要成立發展蔬菜產業的專門工作機構,把重點生產基地納入國民經濟發展總體規劃,統一部署;要大力宣傳蔬菜產業發展中的好典型、好經驗,創造一個良好的輿論氛圍,形成發展合力,切實推動蔬菜產業化。二是搶抓機遇,因勢利導。發展蔬菜產業,關係到我市產業結構調整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培育,必須堅持循序漸進,穩步發展的原則。既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大膽地闖、大膽地試,又要從實際出發,一步一個腳印,整體推進,重點突破。既不能在市場商機面前猶豫不決,喪失機遇,也不能在一些必要條件還不具備的情況下一哄而上。要咬定青山不放鬆,把發展蔬菜產業的工作堅持不懈地抓下去,真正形成蔬菜產業化。

2、要加大蔬菜基地投入力度。一是加大資金投入。要抓住國家對農村基礎設施加大投入的時機,加大向上爭取項目資金的力度,加大對蔬菜基地水利、交通等設施建設投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要大力提倡蔬菜生產企業和個人投資興建基礎設施,並對水利等設施實行有償使用,調動全社會投資興建基礎設施的積極性。二是加大幫扶力度。財政、科技等相關單位要從促進蔬菜產業發展角度,對生產大戶、新品種應用、科技推廣給予一定資金扶持。金融部門對積極從事蔬菜生產、加工、營銷的企業和個人給予低息或貼息貸款,放寬抵押貸款條件,支持蔬菜產業的發展。保險機構要根據國家對農業的產業保險政策,做好保險工作,解除農民發展蔬菜產業的後顧之憂,促進蔬菜產業發展。

3、要培育蔬菜產業龍頭企業。一是扶持龍頭企業發展。要儘快組織有關部門研究蔬菜龍頭企業的發展問題,出臺支持蔬菜加工企業發展的扶持政策。對龍頭企業在項目的申報、融資等方面優先考慮。對於國家和市裏支持的政策性資金,要向龍頭企業傾斜。要大力搞好招商引資,創辦更多蔬菜加工企業。二是建立完善利益機制。按照“公司+農戶”的方式,在自願平等的基礎上,建立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經營機制。要指導龍頭企業進一步完善委託生產、訂單農業、入股分紅、利潤返還等行之有效的利益分配方式,密切與農戶的經濟聯繫,形成更加緊密的利益共同體。

4、要提高蔬菜產品質量檔次。一是大力推廣新品種。認真抓好種苗和良種選育,大力推廣先進技術。注重培養科技骨幹,積極與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搞好協作,瞄準國內外市場需求和蔬菜發展動態,積極進行蔬菜新品種的研究和試驗推廣工作,推廣一批科技含量高的蔬菜,着力建設好1萬畝根莖菜、1萬畝菌類蔬菜、1萬畝多年生蔬菜三大特色基地,下大力氣培育一批名優蔬菜品種,使我市的蔬菜種植由特色產品向優質產品、相對集中向區域化轉變。二是大力引進新技術。在鞏固現有大棚、拱棚、地膜覆蓋等技術的同時,着力發展溫室栽培、無土栽培等技術。大力推廣一批科技含量高的蔬菜生產新技術、新材料、新農藥、新肥料,提升蔬菜產量、質量和檔次。三是大力發展無公害蔬菜。要在蔬菜生產環節堵住農藥殘留。向農民推薦低毒、低殘留的農藥,禁止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大力推廣殺蟲燈、遮陽網、防蟲網、生物肥料等無公害控制性設施,從源頭上保證蔬菜的質量。要建立完善監測體系。蔬菜市場要建立檢測檢驗機構,配備一定的人員和必要的檢驗設備,對進入市場的蔬菜加強檢測,避免有毒蔬菜混入市場,逐步推行市場準入制度。要對農民種植的蔬菜實行動態管理,不定期進行抽查。繼續完善無公害蔬菜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範。進一步強化對無公害蔬菜知識的宣傳,組織技術人員對農民開展無公害知識培訓教育。加大蔬菜產品註冊商標、綠色食品、無公害產品認定工作力度。

5、要完善蔬菜產業服務體系。一是積極發展中介組織。要指導建立蔬菜行業協會、蔬菜專業合作社,使之成爲與外地銷售網絡接軌的專業組織,在信息諮詢、規範經營、協調價格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要充分發揮強村、強企、能人的作用,創辦多種形式的合作經濟組織。工商部門要及時審批頒發營業執照,在收費上給予適當的照顧;稅務部門對新辦的中介組織要給予一定的稅收減免。要選拔一批頭腦靈活、有一定文化知識的農民擔當蔬菜銷售經紀人,對他們進行市場營銷知識培訓,指導他們制定有效的銷售策略,逐步建立起由農民組成的銷售網絡。二是加強信息體系建設。充分利用蔬菜營銷協會,設立蔬菜信息中心,做好蔬菜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預測、信息發佈工作,及時反饋國內主要產地的生產狀況和主要蔬菜批發市場的品種、數量、價格,以及國外市場的需求信息,逐步實現與全國各大蔬菜批發市場聯網。各蔬菜基地要在產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建立信息發佈點。通過建立比較完整的信息網絡,使蔬菜生產、經營、加工、銷售等各環節能夠做到有效銜接。三是加快市場建設步伐。建設一個集蔬菜展銷、檢驗檢疫、儲存配送和信息發佈中心爲一體的蔬菜綜合批發市場。同時,進一步配套和完善各地農貿市場,逐步形成一個以農產品批發市場爲中心,以產地交易市場爲基礎,以農民產銷組織爲補充的現代物流體系,進一步促進我市蔬菜產業發展壯大。

蔬菜產業發展及批發市場調查報告蔬菜調查報告(2) | 返回目錄

蔬菜是新絳縣農業生產中的第一大支柱產業。這些年,縣委縣政府依靠技術進步,積極改進蔬菜種植方式,使之由過去季節性生產,發展到“大田—拱棚—日光溫室”三結合的週年生產,其質量也由普通蔬菜上升到無公害蔬菜,溫室、拱棚高效設施蔬菜種植面積逐年增加。目前,全縣現有面積23萬畝,其中日光溫室6萬畝,拱棚8萬畝,大田菜9萬畝。種植的蔬菜品種主要有西紅柿、黃瓜、茄子、茴子白、西葫蘆、冬瓜、韭菜、芹菜等十餘個。分佈在8個鄉鎮的143個村莊,佔全縣農村總數的65%;有3XX個農戶從事蔬菜生產,佔農戶總數的42%;蔬菜提供的人均純收入達到1750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2%;蔬菜總產量90萬噸,總產值10億元左右,佔全縣農業總產值的43.75%。在蔬菜生產戶中,人均收入超萬元的達3000多戶,人均收入5000元到近萬元的達4000餘戶,人均收入3000元到近5000元的上萬戶。

全縣擁有6個各具特色的蔬菜生產示範基地:即以三泉、古交、北張、澤掌、泉掌爲主的萬畝無公害反季節雙茬西紅柿基地,以橫橋、龍興爲主的萬畝甘蘭生產基地,以古交南片爲主的萬畝無公害茄子生產基地,以萬安、北張爲主的萬畝黃瓜生產基地,以龍興、橫橋爲主的萬畝西葫蘆生產基地,以鼓水流域爲主的千畝蓮菜生產基地。

無公害蔬菜的規模化發展,帶動了市場建設。全縣目前運營着西曲、南李村、劉建、王守、北行莊5個專業性產地蔬菜批發市場。

西曲蔬菜批發市場是最早建設而且最大的市場。佔地120畝,建築面積10600平方米,場地硬化6萬平方米,交易棚面積3500多平方米。市場日客流量達到3000人次,車流量1000多車次,日平均交易130萬公斤,旺季可達300萬公斤,XX年蔬菜產品遠銷內蒙、甘肅、陝西、河南、北京等21個省市的200多個縣市,並出口日本、韓國、俄羅斯、新加坡等國家。交易量8.6億公斤,交易額8.2億元,實現利稅656萬元,是華北、西北、東北地區較大的集蔬菜、瓜果批發、裝卸配貨、冷藏儲存、生活服務於一體的綜合蔬菜產地批發市場。市場先後被確定爲“全國50家鮮活農副產品定點市場”、“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農業部農產品信息網信息採集點”以及省政府“1311”調產工程項目。

新絳縣絳州綠蔬菜有限公司是一個集全縣蔬菜生產、組織、管理、銷售於一身的股份制企業。公司位於縣城龍興街125 號,現有辦公用房1200平方米,註冊資金150萬元,總資產500萬元,流動資金200萬元。公司技術力量雄厚,238名職工中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就達15人之多。

公司下屬“一園四站四市場”。“一園”即南李村科技示範園。佔地60畝,主要進行新品種、新技術的實驗、示範。“四站”即古交、澤掌、泉掌、北張四個服務站。四個服務站涵蓋了全縣90%以上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區域。在優良種子、生產物資供應等方面,爲蔬菜生產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

“四市場”即古交鎮南李村、泉掌鎮劉建、泉掌鎮王守、北張鎮北行莊四個蔬菜產地批發市場。古交鎮南李村產地蔬菜批發市場位於108國道南側,佔地35畝;泉掌鎮劉建產地蔬菜批發市場位於縣道新鄉路西側,佔地42畝;泉掌鎮王守產地蔬菜批發市場位於縣道新鄉路南側,佔地31畝;北張鎮北行莊產地蔬菜批發市場位於縣道新鄉路北側。

四個市場覆蓋了全縣百分之七十的蔬菜生產區,年交易量63萬噸,交易額7億元。公司營銷的無公害精品菜遠銷陝西、河南、湖北、內蒙古、江蘇等十幾個省市,建立了較爲寬廣的銷售網絡。

公司與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建立了科技依託關係,聘請張志斌等專家爲蔬菜生產技術顧問,負責全縣蔬菜生產的技術指導。公司與全縣2XX多農戶建立了協作關係,實行了公司 + 基地 + 農戶的運作方式,在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實驗和示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升了全縣蔬菜生產的標準和質量。

公司組織牽頭對聯繫的保護地蔬菜進行了無公害質量認證,無公害蔬菜認證面積達到20萬畝,認證無公害蔬菜品種6個,認證的無公害蔬菜產量達到42.5萬噸。

公司在品牌建設上取得可喜成績,絳州綠商標被評爲“山西省著名商標”,絳州綠品牌被認定爲“山西省名牌產品”。公司先後被省人民政府評爲“商貿先進企業”,被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評爲“質量信譽aa級企業”。

現在,新絳縣無公害蔬菜生產在全省乃至全國都享有較高的聲譽,先後被確定爲北京市“場地掛鉤”外埠蔬菜生產基地、全國蔬菜標準化生產示範縣、中國綠色食品總公司蔬菜生產基地、中國果菜十強縣和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範基地。

縣蔬菜產業發展及批發市場調查報告蔬菜調查報告(3) | 返回目錄

蔬菜是新絳縣農業生產中的第一大支柱產業。這些年,縣委縣政府依靠技術進步,積極改進蔬菜種植方式,使之由過去季節性生產,發展到“大田—拱棚—日光溫室”三結合的週年生產,其質量也由普通蔬菜上升到無公害蔬菜,溫室、拱棚高效設施蔬菜種植面積逐年增加。目前,全縣現有面積23萬畝,其中日光溫室6萬畝,拱棚8萬畝,大田菜9萬畝。種植的蔬菜品種主要有西紅柿、黃瓜、茄子、茴子白、西葫蘆、冬瓜、韭菜、芹菜等十餘個。分佈在8個鄉鎮的143個村莊,佔全縣農村總數的65%;有3XX個農戶從事蔬菜生產,佔農戶總數的42%;蔬菜提供的人均純收入達到1750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2%;蔬菜總產量90萬噸,總產值10億元左右,佔全縣農業總產值的43.75%。在蔬菜生產戶中,人均收入超萬元的達3000多戶,人均收入5000元到近萬元的達4000餘戶,人均收入3000元到近5000元的上萬戶。

全縣擁有6個各具特色的蔬菜生產示範基地:即以三泉、古交、北張、澤掌、泉掌爲主的萬畝無公害反季節雙茬西紅柿基地,以橫橋、龍興爲主的萬畝甘蘭生產基地,以古交南片爲主的萬畝無公害茄子生產基地,以萬安、北張爲主的萬畝黃瓜生產基地,以龍興、橫橋爲主的萬畝西葫蘆生產基地,以鼓水流域爲主的千畝蓮菜生產基地。

無公害蔬菜的規模化發展,帶動了市場建設。全縣目前運營着西曲、南李村、劉建、王守、北行莊5個專業性產地蔬菜批發市場。

西曲蔬菜批發市場是最早建設而且最大的市場。佔地120畝,建築面積10600平方米,場地硬化6萬平方米,交易棚面積3500多平方米。市場日客流量達到3000人次,車流量1000多車次,日平均交易130萬公斤,旺季可達300萬公斤,XX年蔬菜產品遠銷內蒙、甘肅、陝西、河南、北京等21個省市的200多個縣市,並出口日本、韓國、俄羅斯、新加坡等國家。交易量8.6億公斤,交易額8.2億元,實現利稅656萬元,是華北、西北、東北地區較大的集蔬菜、瓜果批發、裝卸配貨、冷藏儲存、生活服務於一體的綜合蔬菜產地批發市場。市場先後被確定爲“全國50家鮮活農副產品定點市場”、“國家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和“農業部農產品信息網信息採集點”以及省政府“1311”調產工程項目。

新絳縣絳州綠蔬菜有限公司是一個集全縣蔬菜生產、組織、管理、銷售於一身的股份制企業。公司位於縣城龍興街125 號,現有辦公用房1200平方米,註冊資金150萬元,總資產500萬元,流動資金200萬元。公司技術力量雄厚,238名職工中具有中級以上職稱的就達15人之多。

公司下屬“一園四站四市場”。“一園”即南李村科技示範園。佔地60畝,主要進行新品種、新技術的實驗、示範。“四站”即古交、澤掌、泉掌、北張四個服務站。四個服務站涵蓋了全縣90%以上的無公害蔬菜生產區域。在優良種子、生產物資供應等方面,爲蔬菜生產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

“四市場”即古交鎮南李村、泉掌鎮劉建、泉掌鎮王守、北張鎮北行莊四個蔬菜產地批發市場。古交鎮南李村產地蔬菜批發市場位於108國道南側,佔地35畝;泉掌鎮劉建產地蔬菜批發市場位於縣道新鄉路西側,佔地42畝;泉掌鎮王守產地蔬菜批發市場位於縣道新鄉路南側,佔地31畝;北張鎮北行莊產地蔬菜批發市場位於縣道新鄉路北側。

四個市場覆蓋了全縣百分之七十的蔬菜生產區,年交易量63萬噸,交易額7億元。公司營銷的無公害精品菜遠銷陝西、河南、湖北、內蒙古、江蘇等十幾個省市,建立了較爲寬廣的銷售網絡。

公司與中國農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建立了科技依託關係,聘請張志斌等專家爲蔬菜生產技術顧問,負責全縣蔬菜生產的技術指導。公司與全縣2XX多農戶建立了協作關係,實行了公司 + 基地 + 農戶的運作方式,在新品種、新技術的引進、實驗和示範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升了全縣蔬菜生產的標準和質量。

公司組織牽頭對聯繫的保護地蔬菜進行了無公害質量認證,無公害蔬菜認證面積達到20萬畝,認證無公害蔬菜品種6個,認證的無公害蔬菜產量達到42.5萬噸。

公司在品牌建設上取得可喜成績,絳州綠商標被評爲“山西省著名商標”,絳州綠品牌被認定爲“山西省名牌產品”。公司先後被省人民政府評爲“商貿先進企業”,被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評爲“質量信譽aa級企業”。

現在,新絳縣無公害蔬菜生產在全省乃至全國都享有較高的聲譽,先後被確定爲北京市“場地掛鉤”外埠蔬菜生產基地、全國蔬菜標準化生產示範縣、中國綠色食品總公司蔬菜生產基地、中國果菜十強縣和國家級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示範基地。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