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發展特色文化的調研報告大綱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3W

一、前言

關於發展特色文化的調研報告大綱

(這篇調研報告原是我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科觀活動中的一個專項調研報告,由於自認爲是一篇相對來說還算下了一番功夫,沒有過多八股文成份的東西,所以感覺尚有一定的收藏價值,故收錄進來,也算是爲我的博客增加一個新的原素吧。本文部分內容業已在淮南文化雜誌上發表,收錄時亦有刪減)

根據文體局關於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要求,從11月中旬開始進行專題調研活動,按照局黨支部的分工,由我負責《如何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着力打造特色文化》這一調研課題,並組成了由我任組長,劉羣、沈金鋼和李家敏三同志爲成員的調研小組。11月13日,根據局《關於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認真做好專題調研活動的意見》安排,我組織召開了本課題調研組成員會議,對調研課題進行了認真討論,擬定了調研提綱。從11月14日開始,分別通過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實地查看等形式,認真開展了專項調研活動,調研中,共召開鄉鎮文化站長、分管文化工作副鄉鎮長、社區文藝骨幹等三個層次人員的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39份,實地考查在建鄉鎮綜合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室1個,社區文藝活動4處,廣泛聽取和蒐集社會各界對發展我區特色文化工作的意見和建議。通過調研對我區文化工作的現狀、資源、突出問題、羣衆需求等有了新的和更加全面的瞭解,調研小組針對所掌握的情況,從當前推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視野進行認真分析形勢,運用科學發展的理念來審視我區在發展特色文化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並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力求對今後這項工作的開展有所裨益。

二、現狀

1、文化設施現狀:我區原有文化館1個,區級公共圖書館1個,礦業集團企業所屬影劇院3所,經營性音樂吧8家,網吧28家,遊戲廳(室)13家,書店12家,近年來新建村級圖書室7個,11個鄉鎮(街道)雖設有文化站,但基本上都是“一塊牌子、一間屋子、一個人”,只有個別鄉鎮文化站有少量而陳舊的圖書;

2、文化隊伍現狀:區文化館現有在編人員8人,其中:中級技術職稱4人,初級技術職稱3人,但多數專業知識都不能滿足工作需要;鄉鎮文化廣播站現有人員22人,其中從事文化工作12人,這些人員中只有極少數人具備基本的文化專業知識,大部分是鄉鎮原聘任的事業單位工人身份人員或組織安置的退伍軍人,總體隊伍文化專業知識貧乏,文化活動的組織、協調水平也不高;全區現有各類民間藝術團體8個,經常性參於人員約90人,其中:民間戲劇團體3個、歌舞藝術團體1個、傳統文藝(鑼鼓、鎖吶、花鼓燈、民間燈舞)4個;區內文藝培訓點6處,以個人名義從事文藝培訓的教師約20人。

3、文化活動現狀:近年來,我區文化活動大體以重大節慶活動、參於上級舉辦的少兒文化藝術節活動、社區文化調演活動以及與企業聯合舉辦的文藝活動爲主要形式。其中尤以社區文藝調演活動和與企業聯合舉辦的百姓舞臺大家樂——家庭才藝展示、潘集青年歌手大獎賽經過幾年精心的培育,在區內外影響範圍不斷擴大,知名度不斷提高,已逐漸成爲較具地域和風土人情特色的文化品牌;我區羣衆性文化活動的最大特點就是由羣衆自發組織開展的傳統文化活動、由企業以促銷爲目的的單一演出活動和以健身休閒爲目的的晨晚健身舞蹈活動較爲活躍,顯現出企業以及廣大羣衆對於精神文化生活的熱情與渴求。

4、特色比較:就我區現有文化資源、基礎設施、文藝人才隊伍以及文化活動的特徵來說,與市內其他區縣相比,據有以下劣勢:一是由於缺乏基本的文化活動場館,因此,難以舉辦參於人員較爲集中的大型文藝活動;二是由於基礎薄弱,師資力量較爲匱乏等因素的制約,在開展少兒文藝方面同田家庵區、謝家集區等相比存在較大差距;三是由於缺乏專業人才以及後續人才的培訓相對薄弱等因素,在沿淮傳統文化藝術如花鼓燈、戲劇等方面難以與鳳臺縣、毛集試驗區。據此,打造我區特色文化應考慮在上述三個方面以外進行探索創新。

三、分析

就我區現狀分析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在發展特色文化方面應予關注:

1、在全市範圍內我區人口總量靠前,經濟總量全市居中,人均經濟總量全市靠後,這一特點一方面決定了我區文化工作應以大衆化,平民化爲主要方向;

2、由於農村經濟發展相對緩慢,農民增收壓力較大,整體文化消費水平較低;

3、由於區內青壯年大都外出務工,因此,文化活動的服務羣體多是“38619”部隊人員,即:婦女、少兒、老年人;

4、隨着我區煤電工業的快速發展,必將帶動區內小城鎮化進程,使農村人口快速成向城鎮聚集,以農民爲主體的的城鎮社區將成爲我區基層組織的主要形式;

四、存在的突出問題

1、“三熱三冷”問題。從區域上看,目前全區文化活動基本上呈現出城市熱、農村冷,從羣體上看呈現出羣衆熱、幹部冷,從職能上看呈現出企業熱、政府冷的現象。

2、“三缺問題。多年來全區羣衆性文化活動基本上處在一個缺活動場所、缺活動經費、缺專業人才的被動局面,尤其在農村,既沒有組織和從事文化活動的專業人才,也缺乏召集和管理農村文化活動的“熱心人”。

3、“三滯後”問題。就目前我區文化工作的現狀來說,一是相對於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速度和規模總體上是滯後的;二是相對於科技、教育、計生、衛生等其他社會事業發展的步伐來說也是滯後的;三是相對於黨的十七要求、科學發展觀的需要和廣大羣衆的需求來說更加滯後。

4、“三個薄弱方面”問題。由於上述現狀和問題的長期存在,致使當前在農村文化創作、文化氛圍以及文化品次上比較薄弱。農村中尤其是村及農戶層面上,幾乎是政府公共文化事業的一個肓區;當前農民現有的文化生活有低級化、庸俗化傾向,大都侷限與農村中一年一度的廟會等。

5、城鄉、地礦統籌難度較大。由於隸屬關係、服務對象的不同,雖然我區城鄉交錯,礦村相鄰,工農混居,但現有的文化設施卻是相互封閉,各自爲“政”,利用率不高,出現了整體文化設施落後與現有文化設施閒置兩種現象並存的矛盾。

6、文化隊伍缺而弱的問題。首先,各鄉鎮文化站一般只有一個人員,難以承當起組織開展一個鄉鎮文化工作的重任;其次,現有鄉鎮文化幹部多是一些聘任的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或退伍安置人員,缺乏從事基層文化工作的專業知識的業務技能;第三,全區文藝骨幹呈現出兩個極端的現象,一方面傳統文藝如花鼓燈、戲曲等以老年人爲主力軍,後繼乏人;另一方面,現代文藝如歌舞等則以年輕人爲主力軍,形式較爲單一。尤其是具有典型民俗特色的傳統文藝,在傳承與挖掘方面存在諸多問題,有斷代的危險。

7、思想觀念層面的問題。目前在各級領導和文化幹部中對於發展文化事業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等、靠、要”的消極思想,對於上級有項目或經費補助的就積極去做,對於上級沒有投入的活動就沒有熱心做,一些鄉鎮文化幹部反映參加區組織的文藝活動連幾百元的交通和生活補助都難以解決;受政府長期以來對於文化事業的投入缺失慣性思維的影響,不少文化幹部對工作激情不高,信心不強,只能做些鄉鎮黨委政府安排的中心工作,其文化的特性成了虛名;工作缺乏創新精神,對於面臨的難題束手無策,思想僵化,思路不開闊,畏難情緒較重,工作中叫若埋怨的多,開拓創新的少,被動接受上級部署的多,主動組織舉辦的少。

8、政策層面的問題。長期以來文化事業經費沒能納入財政預算科目,財政對文化事業的投入僅僅反映在人員工資上,有錢養兵,無錢打仗的現象比較突出;文化事業的發展沒有一箇中長期的規劃,政府也沒有一套鼓勵和扶持文化事業發展的政策與措施;現有一些以政府職能部門名義組織的文化活動大都屬於靠向企業或其他單位拉贊助的“乞丐”文化,因此影響了文化部門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挫傷了一些文化幹部的工作熱情。

五、發展特色文化的基本思路

黨的xx大把文化建設提升到展示國家軟實力的歷史高度,這對於文化工作者來說是一次難得的發展機遇;加強地礦、城鄉統籌,促進區域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協調全面發展是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這一新要求也爲我區文化事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勁的動力。當然,欣喜與責任同在,機遇與挑戰並存,當前,我們應當抓住這一有利時機,乘勢而上,勇於開拓,秉持“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理念,不斷創新,走城鎮帶動農村,社區服務農民,以文藝隊伍的培育帶動文藝活動的開展,以文藝活動的開展推動文化陣地的建設,以文化陣地的建設催化特色文化的形成的發展思路。

六、主要建議

1、創新文化平臺。根據我區地處沿淮,淮河傳統文化積澱厚重和區內大型企業較多,人員來自於全國各地的情況,建議策劃舉辦民俗文化藝術節,先由市級開始申辦,培育一二年後再申辦爲省級節會;

2、健全公共文化服務網絡。鑑於在不久的將來,我區11個鄉鎮都將有國有大型企業開工建設,社區將逐步成爲基層管理組織的主要形式,建議及早制定全區文化事業發展規劃,完善文化設施佈局,以社區爲支點,構建二公里文化圈,建立健全全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3、培育和扶持民間文藝團體。按照業餘自願、形式多樣、健康有益的要求,切實加大對民間業餘文藝團體的培育和扶持,努力扶持一批農民業餘劇團和社區文藝團體,支持他們利用節假日和集市開展內容健康向上、形式豐富多彩、風格清新質樸的農村文化活動;

4、探索加強地礦統籌,盤活現有文化資源的新機制。破除行政區劃、行業部門各自封閉的現狀,探索建立區域文化資源共享流動機制,充分發揮現有文化資源的作用,通過盤活現有文化資源來彌補文化設施不足的缺陷;

5、把人才的培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實施“種”文化戰略,改變過去單一送文化下鄉的模式,通過“請進來,送出去”,加大人才培訓力度,使傳統優秀文化得到更好的挖掘和傳承,使優秀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更好地保護,使基層文化活動有人去組織,時事政策有人去宣傳,文化市場有人去管理,充分發揮人民羣衆的首創精神和積極性,努力培訓一批農民文化骨幹隊伍,實現由送文化到種文化的轉變,讓文化真正紮根於農村,紮根於廣大人民建羣衆;

6、堅持以人爲本,不斷豐富羣衆文化活動。積極創造條件,克服困難,繼續組織豐富多彩的羣衆性文化活動,力求重大節慶活動求規模,少兒文化活動上水平,品牌文化活動出精品,社區文化活動創特色;

7、實施特色文化工程。在調研和論證的基礎上,選擇一批具有較強文化底蘊,傳統特色比較突出,傳統文化藝人相對集中的社區、村進行挖掘、整理、策劃、培育和扶持,打造特色文化社區、村,幫助其策劃,申報文化名村(社區);培植一批文化示範大院(戶),並加以策劃、包裝和推介,使其成爲觀念先進、文化繁榮、經濟發展、文明和諧的典範;

8、加大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區文體中心項目建設進度,努力使該項目成爲集健身、培訓、競賽、演出、展演、陳列等多項功能爲一體,功能齊備,造型美觀的文化標誌性建築;加強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建設,儘早構建全區以區文體中心爲中樞,以綜合鄉鎮文化站爲骨架,以社區和村文化活動室爲基地,以文化資源資源信息共享工程爲紐帶的全區三級公共文化服務網絡;

9、構建發展和扶持特色文化的長效機制。建立和完善特色文化的政府扶持機制,鼓勵創新機制和穩定的財政投入機制,制定發展特色文化的長遠規劃,把發展特色文化工作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議事日程和領導幹部目標考覈體系;設立區級文化發展基金,鼓勵社會各界自辦或援助農村文化事業,用足用好國有有關扶持農村文化事業發展的優惠政策,積極爭取各類涉文項目;

10、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以創新精神謀劃文化工作。要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切實加強文化隊伍建設,充實鄉鎮文化幹部隊伍,加強對文化幹部隊伍的政治業務培訓,提高他們在實踐中運用科學發展觀推進特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能力;轉變工作作風,堅持文藝工作雙百方針和三貼近原則,鼓勵創作反映時代風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既有思想性,又爲廣大羣衆所喜愛的文藝作品;尊重人民羣衆的首創精神,積極挖掘和發展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將傳統藝術形式賦予時代鮮活內容。

黨的xx大已經爲文化工作描繪了宏偉的藍圖,科學發展觀爲廣大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時代成就偉業,思路決定出路,我們堅信,有黨政府的堅強領導,有全體文化工作者的共同拼搏,我們一定會迎來一個盛世興文的新局面。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