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村調研報告(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9.9K

駐村調研報告 篇1

按照市委統一要求,我到杜村鎮匡家莊村擔任了村黨組織第一書記。駐村任職以後,按照市委要求,認真對村情概況、組織建設情況、經濟發展情況、社會事業情況等進行了深入地調查研究。其間,通過與村”兩委”班子座談、實地察看村情、聽取羣衆意見、走訪黨員代表和村民代表等形式,基本掌握了村莊經濟社會發展整體現狀。現將此次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匡家莊村現狀

(一)村情概況

匡家莊村,位於膠州市西部,距杜村鎮政府駐地3公里,東鄰寺後村,南靠大鄶家溝村,西接呂家大村,北毗肖家窪村。全村共有110戶,335口人,黨員15名,低保戶9戶。主要姓氏有孫、朱、李三姓,居住民族均爲漢族,全村共有土地890畝,人均2.5畝。1987年5月,在水利部門扶持下,村組織人員打大口井1眼,使周圍70畝地旱澇保收。20__年3月,引進佔地300畝,主搞綠化苗木的青島綠波苑集團公司,使閒散人員得到的安置。20__年5月,鎮政府投資,在村前河上建攔水壩1座,可儲水2萬立方,有力地改善了村生態和水澆條件。20__年3月,引進佔地200畝的黃金梨種植項目,對村產業結構調整,有積極帶動作用。

(二)經濟發展情況

第一產業:主要以種植小麥、玉米、花生、薯類、蔬菜爲主。養殖業主要有牛、羊、豬、雞等。第二產業:主要有電鋸兩戶,專搞木製品生產。第三產業:運輸車四臺,油坊加工一戶,豆腐生產一戶。

農民收入主要依靠種養殖和到企業務工。村莊集體經濟收入匱乏,主要依靠部分集體土地租賃收入。本村的產業結構,是以種植業爲主,佔總數近一半的地,土質較好,種植小麥、玉米等作物,其餘爲丘嶺地,種植花生、地瓜等作物。自改革開放以來,隨着村民經濟意識的提高,種植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由單純的糧食作物種植,轉變爲糧食和經濟作物的種植,且經濟作物佔到一定比重。主要經濟作物有辣椒、馬鈴薯等,使村經濟收入有了很大提高。近年來,隨着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養殖業又成爲種植業之後的一個主導產業,養豬、養羊、養牛業快速發展,其收入已超過種植業的收入,成爲村經濟收入的另一個重要支柱。其它行業也有了長足發展,如商業,糧油加工業,客運出租業,這些業戶在經濟收入大幅提高的同時,也擺脫了土地的束縛。

(三)社會事業發展情況

首先表現在人民生活的提高,隨着國家土地政策的進一步完善,農民對土地的投資信心增加,產量年年增長,從87年的人均200公斤,增加到現在的800公斤,人均收入也由87年的800元,增加到現在的9868元。全村80%的戶有電話,電視擁有率達90%。村莊建設也有了巨大的變化,通過村的統一規化,房屋寬敞整齊,街道寬闊乾淨,一改過去的髒亂差,村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有了極大的改善。

二、匡家莊村發展的優勢

(一)民情優勢

一是匡家莊村民風淳樸,村民民主意識較強,法制觀念較好,政治意識較濃。二是羣衆求富心切,各自都在積極尋找門路,力求儘快走出貧困,因而易於引導。三是經過近幾年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流轉等措施,羣衆的生產、生活觀念有了很大轉變,已從種田的束縛中走了出來,解放了生產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創新意識明顯提高。

(二)區位交通優勢

匡家莊村,位於我市西部,距鎮政府駐地3公里,北緊依朱諸路,村南是林木茂盛的明山嶺,嶺下是清澈的小河。山清水秀,區位優勢較爲明顯,具有良好的二、三產業流通基礎。

(三)資源優勢

匡家莊村水資源豐富,內大口井一眼、攔河壩一座,可儲水2萬立方,有力地改善了村生態和水澆條件;該村生態環境優美,風光秀麗,自然生態優越,環境幽雅恬靜,空氣清新,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生態旅遊觀光農業基礎。

三、匡家莊村發展的劣勢

近幾年,在上級部門的幫扶下,匡家莊村農業資源得到有效地開發,農田設施得到改善,全村基礎設施條件及社會事業也有了一些改變,羣衆收入也得到一定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直接制約着匡家莊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濟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匡家莊村屬丘陵地貌,地勢起伏落差較大,客觀上對農業規模化生產經營帶來一定困難;村內沒有主導經濟產業和支柱產業,農業生產總體上還是粗放生產,且多以零散種養爲主,尚未形成規模效應和集約效應;農產品大多停留在初級生產上,科技含量低,競爭力較弱;勞務經濟沒有特色,致富項目作用發揮不明顯,農民增收困難;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集體自身沒有經濟實體,還主要依賴政府過日子,不但拿不出資金引領經濟發展、用於社會事業的投入,有時連正常工作運轉也有很大的困難,產業發展和資源開發等受到資金制約。

(二)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較爲滯後,農村建設資金嚴重不足。農田排灌設施老化,;社會事業進步緩慢,農民文化、教育、健身、娛樂場所和設施,建設需投入大量資金;受土地規劃影響,村莊沒有預留一分一釐建設用地、全部是基本農田,嚴重製約了村莊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髒亂差現象時常出現,農村居民生活環境急需改善。

(三)有用人才資源較爲匱乏。農民思想還比較保守,傳統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生產、生活和行爲方式都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差距甚遠;農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接受新事物、學習使用新科技的能力;由於經濟條件落後,人力資源水平較爲落後,剩餘勞動力沒有經過相應技能培訓,層次低,具有一技之長的人較少,導致種地只能粗放經營不能集約經營,打工則只能賣苦力打粗放工,嚴重地制約了農民的增收;有農業科技知識、管理知識和經營知識的人才不願來,來了也留不住。即便是本地人才(尤其是具備一定文化水平的村民),也基本上是離開家鄉,外出闖蕩,很難留在本地就近創業,“本地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不願來”的現實局面比較尷尬。

(四)基層組織建設有待加強。隨着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基層廣大黨員、幹部難以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村黨組織及村委會的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不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新意識不強,大部份都從事農業生產,村幹部服務能力不能滿足村民需求;二是帶領羣衆致富本領不高。黨員平均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低。多數農村黨員、幹部沿襲於傳統工作思路,思想僵化、工作被動、疲於應付。沒有形成應有的梯次結構,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不夠明顯;三是工作作風不紮實,服務意識不強。個別黨員幹部大局觀念、奉獻意識不強,工作上有畏難情緒,遇事不夠積極主動,缺乏對農村工作的熱情和對農民羣衆的感情。

四、下步工作計劃

匡家莊村要實現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步實施的原則,以構建富裕和諧農村爲目標,以增加農民收入爲根本,以加強村黨組織領導班子爲重點,以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創新經濟發展模式爲手段,全力促進全村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一)針對集體經濟收入較低的問題,可採取“近”和“遠”的兩項措施。所謂“近”,就是一方面幫助村莊進一步挖潛現有資源進行增收,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第一書記”優勢爭取企業等社會各界加大對村莊的幫扶力度。所謂“遠”,就是與村莊共同謀劃好未來發展規劃,使村莊發展有強勁的發展後勁,實現可持續和跨越式發展。具體說就是充分發揮村莊自然地理優勢,依託區位好、環境好、資源好、人緣好等優勢做好村莊改造和第三產業這兩篇大文章,爲村莊巨大發展奠定基礎、蓄足後勁。另外一定要緊緊抓住“明山嶺”開發建設的契機,做好大文章。

(二)針對村莊基礎設施建設較差的問題,可與村莊一起發揮最大能力爭取各級和社會各界的幫助解決村莊實際問題。一是對村內道路進行整修建設;二是在村南建設一處村民休閒娛樂場所,包括安裝健身器材、綠化場地、整修池塘、修建道路等。

(三)針對農民增收和生活問題,一是引導幫助村民發展附加值較高的種養殖業;二是積極聯繫推薦村民到效益較好企業務工;三是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使更多人員成爲技術型人才;四是力所能及幫助困難家庭。

(四)針對受土地規劃影響制約村莊發展空間的問題,要積極建言獻策、積極爭取能給村莊調整一些建設用地,給村莊以發展空間。這個問題牽扯國家政策,難度很大,所以要盡己所能努力爭取。

下鄉駐村調研報告範文拓展:下鄉住村調研報告

因工作需要,我於20__年10月29日被縣委組織部調至楊村鎮擔任黨委書記一職,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延續上一任黨委書記的工作,繼續到北冶村下鄉住村包村幫助農民增收。從20__年10月31日在楊村正式開始工作至今,在這將近一年的時間裏,我先後10次利用12天時間到北冶下鄉住村,通過走訪農戶、召開座談會、參加集體勞動、調研設施農業、查看衛生狀況、慰問困難羣衆、看望國小師生、與房東拉家常,對該村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民情民風作了比較全面的瞭解。

一、基本情況

北冶村是一個距陵川縣城25公里、位於楊村鎮東北部4公里的小山村,地理位置相對偏僻、自然條件較差、發展比較緩慢。全村有105戶、365人(其中非農人口55人),耕地663畝,林地144畝,人均耕地2.1畝。村中山地多,大面積耕地少,不適合機械作業。地下無資源、地上無企業,屬純農業型村莊。村民的生活來源主要有以下三種渠道:一是傳統種植業,種植豆類、玉米等糧食作物,年產量穩定在300噸左右,這是村民最主要的生活來源;二是畜牧養殖業,以養豬、養雞等傳統養殖爲主,20__年底,全村共有養殖戶8戶,其中1戶養羊,存欄不足100只、5戶養豬,存欄20—100頭不等、1戶散養土雞,存欄300餘隻、1戶散養野雞,200只左右,規模都不大;三是村民外出務工,村上的青壯勞力一半以上都利用農閒時間外出務工掙錢。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北冶村發展仍然十分滯後,20__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2967元,20__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60元,較上年增長20%。支部陣地面積不大,但功能基本齊備,農村環境整體不錯,但無固定垃圾堆放點,村中心河道被羣衆垃圾掩蓋,急需清理。

二、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

住村期間,我通過觀察,從中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總體來看,這個村子通過傳統種植業、發展養殖業和外出務工,大部分農民的收入基本可以滿足家庭日常支出,但離寬裕型小康家庭的標準還有不小的差距。

1、傳統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民收入低。由於該村長期處於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農業基礎設施較差,所有耕地仍然面臨着“靠天吃飯”的局面,抵禦乾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加之農資價格的持續上漲,增加了農業生產成本,影響了農民投入和擴大生產的積極性。我們鎮機關包村幹部所包的4家農戶,農產品均主要用於自給自足,收入微薄,年人均收入4000元左右,一遇有天災人禍,收入更少,甚至可能入不敷出。我所包的一戶困難戶叫宋先花,是一戶低保戶,今年已經82歲了,患有多種慢性疾病,典型的有病返貧,雖然有低保,也參加了新農合,辦了慢性病卡,但僅能維持日常生活開支,女兒也已50多歲,身體也不太好,只能照顧好自己,家裏的農事全靠女兒女婿二人擔當,每年的糧食除自給外,剩餘的賣掉供養子女上學,基本屬於入不敷出。

2、發展現代農業資金技術匱乏,產業起步難。通過在村裏走訪、召開座談會,我發現大部分村民的創業積極性很高,但苦於缺少資金和技術,產業資金投入不足,村民無力進行產業發展的初期投入。有6戶村民想依靠小額貸款來起步發展養殖業,但由於村集體存在歷史欠賬,信用社貸款不予扶持,導致村民連小額貸款也沒有保障。村上的幾個養殖戶規模小,長期以農民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爲主,沒有形成規模化、科學化的養殖,養殖技術的匱乏也直接影響着畜禽的個體生產性能、抗病能力和畜牧業生產效益,使“一村一品”難以做大做強。

3、村民思想觀念守舊,綜合素質低。住村期間,我發現村上的黨員幹部年齡結構老化,11名黨員平均年齡56歲,村小能人少,文化素質普遍偏低,村支書 “輪流坐莊”,黨員幹部存在派性,久而久之,形成了無創新、不發展的惡性循環。另一方面,通過與村民談心,我發現“只要能致富,不惜出力氣”成爲北冶村絕大多數人的願望。願望雖強烈,但信息閉塞導致思想守舊。人口少,年輕的勞動力也少,附近大型廠礦企業僅有關嶺山煤礦1家,全村務工人員大部分都在外地打零工,缺乏必要的勞動技能,只靠體力勞動掙錢,工資收入也較低。

三、幫扶思路及措施

20__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啓下的關鍵之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到“十二五”期末,全省農民年人均純收入要實現翻一番,達到9000元,貧困縣區也要達到6800元。爲達到這一目標,從去年到今年,我帶領包村幹部多次到村開展幫扶工作,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通過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我和兩委幹部、全體黨員、村民代表共同確定了北冶村今後的發展思路,那就是“一年有起色、兩年見成效、三年上臺階、五年翻兩番”;基本原則是“以市場需求爲導向,科學調整種養結構,農民願意種什麼、養什麼,我們就引導什麼、扶持什麼、發展什麼”。具體要抓好四大產業發展,大力改善基礎設施,強化村級組織建設,構建多元化增收格局,切實使農民收入快速增長,真正實現“經濟收入翻番、基層組織進位”的目標。

第一個方面,抓好“一項工程、二個園區、三項基礎、四大產業”,促進農民增收。

1、“一項工程”:即荒山造地工程

第一次到北冶下鄉住村時,村幹部就提出了這個工程設想,羣衆也非常支持,但立項時遇到了一定的阻力。我和有關部門協調之後,該工程得以實施,目前進展順利。工程總造地面積160畝,完工後,將作爲該村的集體土地用於產業的發展和土地流轉使用。

2、“二個園區”:即大棚種植園區和特色養殖園區

在村內有條件的地方擴大設施農業規模和養殖規模,通過土地流轉和入股參與等形式,促進集中連片發展食用菌大棚種植園區和特色養殖園區,讓更多的羣衆從中受益。結合村上的實際情況,先期利用荒山造出的部分土地新建了10棟食用菌大棚,目前2棟大棚主體已建成。這一項目的實施可帶動10個農戶進行食用菌的養殖,並可解決30餘個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今年的生豬養殖也已從去年的6戶擴大至9戶,全村的生豬養殖規模達到了500餘頭,年出欄可達到1200頭以上。

3、“三項基礎”:即街巷綠化亮化、河道整治、環境整治三項基礎設施

去年到村上的時候,街巷硬化工程正在進行掃尾,考慮到該村的後續配套建設,通過和農業部門協調,北冶村被列爲20__年的省級新農村建設重點推進村。今年將在去年街巷硬化實現全覆蓋的基礎上,對主要街道實行綠化和亮化,目前正在和有關部門協調爭取樹苗和路燈。另外,爲了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把整治村中河道也作爲了今年的一項重點工程。目前河道治理工程已在縣水利局立項,準備開工建設,預計8月底就可完工。同時,結合我縣開展的“城鄉環境整治年”活動,幫助該村建立了專門的環衛清運隊,規範了垃圾堆放點,對村內環境定期進行清掃,保證了村莊環境衛生的整潔。

4、“四大產業”:即突出抓好特色高效農業、畜牧養殖業、林果經濟產業、勞務輸出產業

一是做大特色高效農業。堅持思想發動、政策扶持、典型示範、技術服務、行政推動相結合的思路,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大力發展食用菌大棚種養,爭取五年建成100棟大棚,達到戶均一棟的規模。同時協調楊村信用社加大對農民的信貸支持力度,根據農業生產特點,增加信貸品種,延長信貸期限,擴大信貸範圍,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提高農民穩定致富的能力。

二是做強畜牧養殖業。在現有的基礎上,重視集約化飼養,按照“一村一品”的養殖業規劃,以建設規模養殖場爲載體,大力發展飼養產業。積極引導分散的養殖戶進入養殖產業,聘請專家進行技術指導、改造養殖場,集中建設1個規模養殖區。同時邀請畜牧部門的專家舉辦畜牧獸醫知識培訓班,通過集中培訓、示範培訓、送科技下鄉等多種形式,加強養殖重點戶和散養戶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養殖戶的科技水平,從而帶動全村畜牧業上規模。

三是做優林果經濟業。號召全村羣衆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荒山荒坡綠化,發展核桃經濟林和優質水果林,提高林果質量和市場佔有率。以林果加工、貯藏、營銷爲一條龍,逐步使農業向二、三產業延伸,全面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四是做活勞務輸出業。以推進全民創業爲方向,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把勞務經濟作爲羣衆增收的另一個渠道,確保村上用工信息到戶、到人,實現富餘勞動力的有序轉移,確保“人人能就業,個個能上崗”。

第二個方面,抓好“強班子、調結構、提素質、創先進”,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一是加強班子建設。結合北冶村組織軟弱的實際,我決定下派一名有熱情、懂技術、會管理的年輕幹部到村任職。在去年10月份,下派了懂食用菌種養技術的大學生村官秦豔偉到村任職,並在年底的支部換屆中全票當選爲該村的黨支部書記,工作以來,得到了黨員羣衆和上級組織的認可;新當選的村委主任常書文是個老同志,有較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在村子裏有一定威信。目前班子結構得到優化,支村兩委團結協作,幹事創業熱情得到充分調動,從參加集體義務勞動和召開羣衆座談會等活動來看,支部的凝聚力、號召力明顯加強。

二是提升黨員隊伍素質。通過開展保持黨的純潔性學習教育活動,黨員幹部增強了黨性修養,支部的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尤其是在產業發展上,黨員幹部積極性很高。下一步將從發展年輕黨員入手,加大入黨積極分子的篩選和培養力度。以黨員培訓爲重點,強化黨員技能,提升黨員“雙帶”本領,切實提高黨員隊伍的綜合素質。

三是形成爭創先進合力。以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爲契機,通過加強班子建設、隊伍建設、制度建設和陣地建設,充分發揮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按照支部制定的轉化升級方案,利用2—3年的時間,變“一般支部”爲“先進支部”,爭取早日升級進位。

四、幾點思考

1、住村包村是加強調查研究的重要途徑。平時領導幹部下鄉調研,安排的考察點密集,時間短,而住村包村時間長,能夠充分有效地瞭解和掌握基層真實的情況。在住村期間,我直接與農民羣衆交流,聽到了農民羣衆的真心話,瞭解到了一些平時不易看到的真實情況,體會到了農村的真實生活,爲思考工作、謀劃發展、制定決策提供了第一感受和第一手資料。

2、住村包村是密切聯繫羣衆的重要渠道。說:密切聯繫羣衆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脫離羣衆是我們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因此,我每次到村上,都吃住在農民家中,集中在村裏活動,與羣衆面對面交談,體會到了人民羣衆對黨的真實感情,感受到了農民羣衆對中央和省、市委惠民措施的稱讚,看到了黨在農民羣衆中的威信和地位。住村這種形式和渠道,有助於我們領導幹部加強與羣衆的聯繫。

3、住村包村是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住村,在謀發展、做決策時,更加堅定和增強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在我市這樣一個發展不平衡的地方,思考工作、部署工作、指導工作時,一定要運用好統籌兼顧這個方法,綜合掌握和考慮各方面的情況,進一步加大對貧困山區、對落後農村的傾斜和支持力度,在幫助這些地方增強“造血”功能的同時,繼續加大“輸血”力度,加大投入,增強這些地方的自我發展能力,使貧困山區農村與全市、全省同步發展。

4、住村包村是轉變幹部作風的重要體現。轉變幹部作風,行動在基層,只有在羣衆中開展工作,才能錘鍊出過硬的工作作風。住村包村能夠進一步強化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提高工作效能,只要真心傾聽羣衆的呼聲,真誠面對羣衆的訴求,真情幫助羣衆解決困難,就一定能贏得羣衆的歡迎和擁護。

駐村調研報告 篇2

201x年5月16日,我懷着忐忑的心情參加了安徽省蚌埠市的大學生村官面試,很榮幸地,我面試成功,成爲一名大學生村官。之所以選擇蚌埠市作爲工作地點,處於兩點考慮,一是蚌埠市地處皖北地區,對於我這個外省的人來說,皖北的地方方言較皖南來說,較容聽懂,此外蚌埠市是皖北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市,到蚌埠市工作發展前景較好:二是蚌埠市是一個交通樞紐,鐵路交通較爲便利,這對於我回家來說較爲方便。基於以上兩個方面的原因,我選擇了考取蚌埠市的大學生村官。經過市組織部的安排,我被分蚌埠市淮上區小蚌埠鎮吳郢村進行爲期一個月的見習,見習期間由吳郢村現有村官吳靜學姐帶我。

一、吳郢村簡介

201x年5月20日下午我到達小蚌埠鎮吳郢村,開始了爲期一個月的大學生村官見習。小蚌埠鎮位於淮上區南部,淮河北岸,爲淮上區政府所在地,是全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南瀕淮河與蚌埠市老城區相望,北抵北淝河與曹老集鎮相望,東與吳小街鎮接壤,西與梅橋鄉毗連。面積42.3平方千米,截止20xx年,人口4.93萬人,轄18個行政村,225個村民小組。主要河流有淮河、北淝河、淝淮新河,京滬鐵路、界阜蚌寧高速公路等,交通便利,境內古蹟有雙墩遺址。經濟發展形勢大好:鄉鎮工業發展發麪,該鎮緊緊圍繞“工業化、城市化、農業產業化”的目標,按照“建設陸家嘴,打造第一鎮”的定位,乘勢而上,開拓進取,經濟和社會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省級工業園區——安徽蚌埠工業園的落戶該鎮,成爲助推該鎮工業崛起的加速器。農業發展發麪,該鎮積極響應中央號召,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該鎮堅持以加快發展爲主題,以市場爲導向,按照“科技興鎮、種養富鎮、生態立鎮”的發展思路,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重點培育、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標準化、規模化,推動了該鎮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吳郢村位於淮上區行政辦公中心所在地,現有土地2310畝,總人口3217人,黨員93名,村民代表32人,吳郢村由丁崗、吳郢兩個自然村合併而成,下轄16個村民組,總面積約爲3500畝,其中耕地2600畝,住房用地900畝。吳郢村農業生產以水稻、小麥、黃豆、花生等經濟作物爲主;副業方面主要有運輸業、糧食加工業、養殖業、零售商業等。村內社會治安良好,經濟蓬勃發展。近年來,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吳郢村兩委以黨的“”規劃精神爲指導,努力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特別是新農村建設以來,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方針,積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農村發展,以村容村貌和路容路貌的集中整治爲突破口,積極調整種植業結構,發展個私民營經濟,全民齊創業,使村民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也取得可喜成績:20xx、20xx年分別被區評爲“五個好”村黨支部。

二、吳郢村新農村建設情況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吳郢村村兩委以黨的“”規劃精神爲指導,努力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特別是新農村建設以來,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20字方針,積極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加快農村發展,切實改善吳郢村生活條件,帶領廣大羣衆發家致富,使村民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一)經濟建設情況

吳郢村20xx年人均純收入7000元,20xx年人均純收入8000元,增長幅度14%。隨着新農村建設不發的加快,吳郢村大量土地被徵用,吳郢村逐漸由純以來農業收入的農村演變成爲城中村。作爲建設中的城中村,村兩委積極帶領廣大農民探索致富道路,吳郢村村民由只種地改變爲在種地的同時經營各種副業,如水果零售、電器零售、機電維修、食品零售以及經營飯店等等。

除此之外,村長丁學習還帶頭搞塑料大棚種植西瓜、芹菜等農作物,經濟收入較以前有很大提高;村民吳正亮的蔬菜種植大棚帶動了村內經濟的發展;丁延柏的五金加工廠年利潤30萬元,帶動村民50戶,使戶均增收在9000元以上。高正水的樓板生產年利潤在15萬左右,帶動村民20戶,使戶均增收在8000元以上。他們在提高自身收入的同時也帶動着吳郢村整體經濟水平。

近年來,吳郢村村兩委班子齊心協力,努力工作,抓住經濟發展的大好時機,帶領吳郢村村民致富奔小康,取得了顯著的成績,集體經濟收入7萬多元,對提高全村的經濟水平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二)基層組織建設情況

吳郢村村兩委在書記姚山、村主任丁學習的帶領下,努力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不斷加強和完善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績斐然。目前,吳郢村黨支部共有黨員93名,正在接受考察的入黨積極分子有6名,擬發展對象有5名,先進分子有10名。20xx、20xx年分別被區評爲“五個好”村黨支部。201x年吳郢村黨支部發展黨員工作的總體目標是:

1、發展黨員數量要基本均衡,全村201x年計劃發展3名黨員,培養5名入黨積極分子。

2、逐步改善黨員隊伍的結構和分佈。發展的新黨員要年輕化。

3、積極擴大入黨積極分子隊伍。

此外,根據吳郢村基本狀況、入黨積極分子隊伍的基本狀況和黨員隊伍的整體狀況,吳郢村還制定了201x—20xx年發展黨員工作必須努力實現的目標:

1、201x—20xx年計劃發展黨員20名左右,每年培養入黨積極分子3名以上,每年新發展黨員一般不超過6名大學生村官駐村見習報告大學生村官駐村見習報告。

2、進一步做好在生產一線和在青年中發展黨員工作,繼續改善黨員隊伍的年齡、文化結構和分佈狀況。其中發展 35 歲以下新黨員的數量要佔發展黨員總數的75%以上,中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佔75%以上,基層生產一線的佔75%以上。

3、發展婦女黨員比例要穩步增長,每年發展的女黨員要佔新黨員總數的20%以上。到 20xx年,婦女黨員佔黨員總數比例在20xx年基礎上提高3—5個百分點。

(三)社會事業建設情況

1.道路現狀

村幹道爲砂質和灰路,寬3米,總長1公里,路邊配套設施不完善,部分路段沒有排水溝,一遇雨天,道路就變成了排水溝,給村民出行帶來了不便。

但是,隨着新農村建設步伐的加快,吳郢村現正規化村內主幹道朝陽北路的建設,寬90米,長1000米,這一道路的建設不僅會解決雨天村民出行的問題,而且會交通便利的優勢,帶動吳郢村經濟的發展,推動吳郢村路容路貌的改善。

2.公共服務設施現狀

吳郢村公共服務設施正處於改善和加強的階段,村內道路有專人清掃,村民生活垃圾有專門的投放點8個。但是,雖然有專門的垃圾投放點,在吳郢村仍有存在亂倒、亂扔垃圾的現象;此外,村內排水基本上靠自然排水,雨水部分滯留在村莊低窪處或就近流入水塘;目前,全村生活用水無集中供水設施,農戶均自行打井取用淺層地下水。

3.計生工作現狀

村計生工作順利通過區、鎮計生部門的年度考覈。全村育齡婦女計劃生育符合率達到98%,綜合長效避孕率達到98%。在每年4次的孕檢活動中,全村共有97%的育齡婦女進行了查環、查孕檢查。同時對各年齡階段的育齡婦女開展培訓教育,參加人數達400餘人。

同時,村婦女主任姚玲芳以及計生專幹餘芝,還對本村內重點對象、違法懷孕對象進行調查走訪,並上門進行思想開導,通過他們的努力,吳郢村計生工作取得了區鎮計生部門的一致認,同時也得到村民的支持。

三.吳郢村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

儘管吳郢村經濟發展以及社會事業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得到村民以及區鎮領導的認可,但是,吳郢村目前仍然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改進。

1.村莊道路狀況差,沒有排水設施,道路系統不完善

目前,吳郢村有東西、南北兩天主幹道,交通較爲方便。但是,兩條主幹道都沒有排水設施,遇有下雨天,積水多沿道路流到兩邊的水溝中,遇有大暴雨的時候,兩邊水溝積滿水外溢,常會流到路兩邊的村民家門口,導致出行不便。

2.村容村貌還存在髒、亂、差現象。

雖然村內設置了8個垃圾投放點,但是村中扔冉存在髒、亂、差的狀況,部分村民的生活垃圾還是隨意堆放那個,衛生狀況差,容易滋生蚊蠅;此外,對於生活垃圾的處理,一些村民採用燃燒的方式,這不僅會造成環境污染而且存在安全隱患。另外,村民生活、生產的資料如柴草、磚、樓板、沙子等也存在亂堆、亂放的現象,影響了村容整潔。

3.社會事業發展滯後

目前雖然吳郢村大隊院內有一些體育設施,而且部分婦女在晚上19:00——21:00到大隊院內跳廣場舞,但是較其他社區來說,吳郢村的基本健身設施還是較爲短缺,不能完全滿足村民的基本需求;而且缺乏公廁的建設,導致村內衛生狀況差。

四.對吳郢村新農村建設的建議

1.改善道路狀況,規劃建設排水溝

目前吳郢村正在規劃建設村內南北主幹道朝陽北路,鑑於以前道路沒有排水溝帶來的不便,在新建道路時要增加道路排水溝的建設,以使道路在雨天的時候能夠正常排水,方便居民出行;另外,針對目前道路車輛較多而無交通指示燈的狀況,在規劃新道路建設的時候要考慮增加交通指示燈設備。

2.加強監督、整治,完善村容

針對吳郢村目前存在的部分村民亂倒生活垃圾的現象,我建議加強監督,主要做法如下:

(1)成立監督小組,將監督工作規範化、制度化;

(2)劃片管理,將監督工作細化到每個人;

(3)將監督、治理工作納入年終考覈;

(4)加強對村民的宣傳教育,從源頭杜絕髒、亂、差;

3.加強公共設施建設

吳郢村目前有人口3120人,村內現有的體育、娛樂設施不能滿足羣衆的需要。因此,應加強公共基礎設施特別是體育、娛樂設施的建設,滿足羣衆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推動吳郢村精神文明建設;此外,通過調研發現吳郢村目前沒有公共廁所,許多村民或者來村辦事的人都到吳郢大隊院內的廁所,使得廁所清掃的工作量較大,同時不利於環境衛生。因此,吳郢村應在流動人口加大的區域設立公共廁所,繼解決日常就廁問題,也有利於美化環境,改善村容、村貌。

五.見習收穫與體會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爲期一個月的村官見習即將畫上句號。在這一個月的見習中,我不僅收穫到寶貴的工作經驗,而且還體驗到了基層村幹部工作的艱辛,更體會到了農民的樸實和憨厚,在任何情況下,農民永遠都是最可愛的人。

第一,爲期一個月的見習,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但是無論時間長短,在這一個月中我學到了在書本上和校園裏學不到的知識,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爲我接下來的正式的村官工作奠定了基礎。首先,我認識到作爲一名村官應該怎樣工作:村官是協助村長或者書記工作的,是按照村長或者書記的安排工作的;但是,作爲村官在工作上還是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獨立性的,因此,在工作中就不能事事問領導,必須做到能夠獨立做決定以及獨立處理一些問題。這不僅鍛鍊我們各項工作技巧,更是對我們工作能力的考驗。

第二,短短一個月的見習,我不僅積累了寶貴的工作經驗,而且還體驗到了基層工作幹部工作的艱辛。作爲中國最基層的幹部,他們做任何事情的出發點都是爲老百姓考慮的,事事都站在老百姓的角度考量。但是,我們也知道農村的事情雜而亂,並不是所有的老百姓都有很高的覺悟和道德水平,這就意味着基層幹部的工作並不能順利的開展。就拿秸稈禁燒的工作來說,村“兩委”成員以及村民代表貫徹市、區秸稈禁燒工作政策開展秸稈禁燒工作,同時也利用各種方式歲秸稈禁燒的相關政策以及秸稈燃燒的害處進行宣傳,希望能夠得到村民的支持。但是,事實並非如此。村民並不理解秸稈禁燒的政策,也不在乎秸稈燃燒對環境的污染,他們關心的只是不要耽誤了農時。因此,在禁燒與“放火”之間就存在矛盾。村“兩委”成員就得爲此天天蹲守在田間地頭,連飯都顧不上回家吃。這僅僅是一個事情就讓他們如此辛苦,那麼長期來說呢,辛苦程度可見一斑。

第三,儘管村民的覺悟沒有那麼高,但是他們卻仍是最樸實的羣體。在村裏見習的一個月中,我深深地體會到了農民的樸實和忠厚。作爲外來的工作人員,我有時聽不懂地方方言,在溝通上就一定的困難。但是,村民們並沒有因爲這一點而不配合我的工作,而是把語速放慢、仔細的跟我講,這讓我的工作開展起來就比較容易。另外,每天晚上都會有村民跟我和吳靜學姐說讓我們到他們家去吃飯,在他們眼裏我們就像他們的孩子一樣,只要他們能夠提供幫助的,他們就一定盡全力去幫助我們,在端午節的時候還給我們糉子吃,平時的時候還給我們各種水果。在他們看來,這些或許都是一些小事情,但是對於我們這些離家在外的人來說,那就是一種溫暖和家的感覺。

總之,短短一個月的實習既讓我在工作上得到了提升,同時也讓我在思想上和情感上得到了昇華。這些不僅對我以後的工作具有極大的幫助,而且對我以後的生活也有很大的意義,是我生命中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駐村調研報告 篇3

一個月前,我經六安市委以及舒城縣委組織部的派遣,在杭埠鎮黨委組織部周委員的帶領下,來到我鎮經濟開發區朱流圩村開始了作爲一名見習村官的生活。時間過得真快,轉眼之間,我到朱流圩村駐村見習一個月時間已滿。回顧這短短的一個月,自己真的受益匪淺。進村一個月以來,通過向村委幹部請教、查閱村部資料、走訪羣衆、實地考察等方式瞭解本村村情,對朱流圩村的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有了初步的瞭解。

一、朱流圩村基本情況

朱流圩村是由原朱圩村和流圩村合併而成,地處杭埠鎮域中部,村域大部分區域屬杭埠鎮城鎮規劃區內,該村北面東面被民主河環繞,西與街道社區、南與潘灣村、東與龍安村,培育村、北與官圩村、梅林村相鄰,220KA高壓走廊和鎮道官六路南北向穿村而過,省道六舒三公路東西向穿村而過。

全村國土面積443.3公頃,耕地面積2955畝,總人口2909人,834戶。林地面積2.33公頃,水面積55.42公頃。村黨總支下設兩個支部,共有黨員96名,支委5名,轄7個黨小組,27個村民組,13個自然村莊。

朱流圩村爲杭埠河下游衝擊平原,地勢較爲平坦,平均每拔高程在8.0-9.0m,土地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主產優質水稻、西瓜、雙基油菜等,實乃舒城的“魚米之鄉”。

該村地理位置獨特,交通十分便捷,省道六舒三公路東西方向貫村而過,杭埠工業園區核心區位於朱流圩村境內。近年來,朱流圩村認真貫徹鎮黨委、政府工業富鎮的發展戰略,積極協助鎮政府全面實施招商引資工作。安徽華晶新材料有限公司、安徽省農科院、安徽龍津集團、安徽正果電氣、雅瑪特(中國)電子有限公司等二十餘家企業落戶我村。幾年來,伴隨着工業經濟的迅猛增長,朱流圩村也將黨和政府的各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不斷引導農民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農業。不斷減輕農民負擔,逐年加大基礎設施投入。自“十位一體”農田基本設施改造後,20xx年投入20萬元實施全村電力線路標準化改造,投入80萬元建設標準化村址,極大地改善了辦公條件,給羣衆的生產、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二、在村見習時的心得對村的相關了解

作爲一名剛從校園走出來的畢業生,來到村裏,我積極轉變自身角色,以一名合格村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充分做好吃苦耐勞的準備,保持良好的積極心態,虛心向村兩委幹部和本村的大學生村官討教學習。由於沒有工作經驗,在工作方面幫不了村幹部許多,於是我每天8點之前便來到村裏,給每個辦公室打掃衛生,準備開水。讓大家能在一個潔淨的環境裏開始一天新的工作。對於村裏的許多情況不是很瞭解,便積極向村裏的現任大學生村官和村幹部討教,大家都十分和藹,爲我解惑。

爲響應國家促進基本公共服務衛生均等化,縮小城鄉醫療差距的民生政策,我縣積極開展了爲65週歲以上老年人提供免費體檢的服務。

5月30日上午爲了讓體檢工作儘早結束,讓老人們早點吃上早飯,來自舒城縣杭埠鎮中心衛生院的十幾名醫生6點2 0便來到朱流圩村,爲我村65週歲以上的老人免費體檢。體驗項目包括建立居民健康檔案,輔助檢查項目爲血常規、尿常規、空腹血糖、血脂分析、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等七項內容。通過免費體檢讓老年人瞭解自身情況,發現潛在的疾病因素,及早預防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早上一直雨水不斷,溫度偏低,給老年人的出行帶來了諸多不便,但是老人們還是陸陸續續來了。此次參加體檢的老人共有134人。工作人員的熱心服務,爲老人們的內心帶來了溫暖,每一位體檢完的老人都面帶了微笑,顯示出了,對本次免費體檢服務工作的滿意和認可。這是我作爲一名見習村官爲本次免費體檢活動寫的通訊稿,併發在了我村的先鋒網上。從這次體檢活動中,我深刻認識到國家的惠民政策做的這麼好,這麼溫暖人心。我相信在不久的未來,我們的農民生活一定會更加美好,農村建設會更加完善,城鄉差距會不斷減小,人民的幸福感日益增強,離我們的中國夢越來越近。

由於村子在經濟開發區內,爲促進我鎮的經濟發展,村裏的不少土地都被徵了,用來招商引資,可以很好的轉移農村裏的富餘勞動力。每天都會有村民前來拿土地補償,在村幹部和村民的交談中,我學到了與老百姓打交道的一些基本技巧。前不久,與村幹部一起下村量田,一些村民認爲事先量的數據有問題,要求重量,重量是一件非常耗時耗力的事情。事實上,我們的數據沒有問題,而是村民們的面積計算方法出了問題。通過對土地有選擇的重量,和村官部的耐心說導下,重量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由此,我瞭解到,由於廣大村民的文化水平較低,對一些問題不是很瞭解,要想做好他們的工作,我們必須耐心,不能急躁,要取信於民。

在日常村務工作中,朱流圩村兩委幹部是一個非常有戰鬥力的團隊,他們每個人除了做好自己份內的工作之外,還樂於幫助別人。村裏的工作是爲了全村的老百姓工作,所以突發性很強,想出色完成每一項工作,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工程。他們要做好上級組織和村民的橋樑,向村民宣傳黨的好政策,解釋政策的每一個細節之處,安撫村民的不滿情緒。同時爲加強對精神文明建設教育,朱流圩村結合創建文明村等積極的評比活動,經常開展文明衛生創建活動、環境整治,綠化美化建設。社會風氣進一步好轉,民兵工作、徵兵工作、婦女工作以及各種保險工作都較好地完成。

在這爲時不長的一個月裏,我逐漸認識到,作爲見習村官,就是要圍繞新農村建設這個主題,摸清聯繫點的實際情況,充分了解羣衆的所思、所想、所盼,充分發揮自己的職能優勢,找到兩者的最佳結合點,理論聯繫實際,創造性地開展工作,服務一方發展、造福一方百姓,爲以後的村官之路做好準備。心裏要裝着農民百姓,才能心安理得。農民是最可親、可愛、可敬的,當你接觸他們時,這種氣息就撲面而來。看着一張張因勞作而黝黑、寫滿皺紋的臉從面前經過,作爲農民後代,我感覺他們就是我的大叔大伯。有的人認爲作爲村幹部,就應該聯繫大項目、引進大資金,讓上面來檢查時有看頭,那纔是政績。其實,羣衆利益無小事,只要不做違背道德和良心的事,真心誠意爲民謀利,羣衆的口碑就是我們最大的政績。

朱流圩村位於杭埠鎮中心地帶,鎮中各條幹道都與該村銜接,交通便利。居委會下設19個村民小組,834戶,人口2909人,現有耕地面積2955畝。人均地較少,居民主要從水稻種植。由於處於省級經濟開發區的核心地帶,企業衆多,帶動我村從業人員近400人。20xx年居委會人均純收入6000元,村委會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和農民增收兩個主題,加大產業調整,注重產業升級,做好內功,迎接產產業轉移,積極圍繞新農村建設20字方針,力求更好更快發展。今年來,朱流圩支部一班人更是緊扣新農村建設這一主題,爲羣衆幹好事,辦實事。20xx年由鎮政府牽頭在該村委會創辦了杭埠工業園區;20xx年由政府投入巨資鋪設了玉蘭路、金桂路以及路燈、綠化的配套;20xx年新雲大道已在建設中。系列工程的完成將使園區四通八達,方便企業與百姓出行。

20xx年村委會積極利用“一事一議”資金修建了楊西道路、加固央窩過路橋、清淤朱圩排澇溝,改變了村容村貌。

三、對朱流圩村的經濟社會發展的一些建議

(一)關於垃圾問題

由於該村人口衆多,又有大型企業,生產生活垃圾處理不是很全面,最主要是沒有垃圾回收站,道路上無垃圾箱,部分存在垃圾亂倒現象,從而影響生活用水的水質。因此建垃圾中轉站的建造就顯得特別需要,“村容整潔”是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也使給羣衆創造良好生態環境的需要。解決好環境污染,整治亂倒亂推現象非一日之功。首先需要的就是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讓羣衆瞭解保護環境就是保護自己;其次,硬件準備,合理佈局垃圾站、垃圾箱,避免二次污染。再次,做好垃圾的回收利用,有效管理。

(二)關於發展和吸收黨員

建議大力宣傳鼓勵 、引導農村青年、致富能手、回鄉退伍軍人和大學生積極加入黨組織,不斷壯大黨員隊伍,爲基層組織注入新鮮血液,確保黨的事業後繼有人。把一些有知識、有文化、工作能力強,具有開拓創新、事業心強的年輕人充實到村雙委班子中去,使李家衝村更加充滿活力,與時俱進。

(三)充分利用遠程教育平臺

村裏的遠程教育設備齊全,應該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建議這樣好的平臺不僅要對黨員幹部開放,也要對廣大羣衆開放,而且頻率要增加。充分利用好現代遠程教育平臺對本村黨員幹部和羣衆進行培訓,加強黨員幹部和羣衆對農業科技、法律法規等知識的學習,提高黨員幹部綜合素質,指導農民發展生產,學習技術,促進農民增收。

(四)儘快籌建文化大院,積極引導和豐富羣衆的精神文化生活

除了電視、電腦以圖書科普及遠程教育平臺外,村裏基本上沒有其他的文化基礎設施和文化載體,文化娛樂方面的設施或載體,以及健身場所和設施。村民勞作之餘,精神文化生活極爲單調,給消極文化活動留下了可乘之機。建議想方設法籌集資金,儘快籌建文化大院,開闢村精神文明活動室和文體活動和健身活動場地,加大對農村文化和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力度,儘量多的組織村民活動,豐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文化活動場所和體育健身場所,使村民遠離不良風氣,促進鄉風文明。加強普法教育活動力度。鼓勵村民學法、懂法、用法,建設社會主義和諧村居。充分利用遠程教育系統,提高村民朋友的文化水平。在物質文化發展同時注重精神文化的發展。

(五)加強民生政策宣傳

黨中央和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惠民工程,安徽省委省政府出臺的38項民生工程,羣衆只能瞭解到一些,不能全面認識到與自己有切身關係的系列政策,宣傳政策的方法存在問題。從自己學習惠民政策,到提煉出羣衆易懂、已接受的宣傳語,針對不同的知識羣體採用不同的表述方法。利用廣播、宣傳單、入戶等方式,積極有效的開展宣傳工作。真正使農民朋友得到政府的實惠,進一步拉近黨羣關係,做到利爲民所謀。

(六)關於兩務公開

建議將村務公開和財務公開落到實處,廣泛聽取廣大村民的意見,尊重廣大村民的意願,不斷提高村民對村務的參與度。

(七)積極發展集體經濟

爲了有效的轉移村裏的富餘勞動力,建議考慮籌建村辦創業項目,由村委會和村民共同參入股份,這樣既可以增加本村的財政收入,也可讓廣大村民共享發展成果,走共同富裕之路。

(八)安全生產方面

由於本村招商引資,企業落戶衆多,帶來了大量的流動人員,這些人技術含量較低,只是進行短期培訓後就上崗,責任意識不強,存在重大安全隱患。人員複雜,不能掌握具體背景情況,不能做到安全管理。因此加強安全教育的工作就顯的十分重要。

1.健全組織,明確職責

安全生產行業管理的這一條腿一定要延伸到農村村委會和村民小組及企業負責人,實行分片管理,責任到行業、到個人,做到村村有人員管理,制定和落實好安全生產鄉規民約,以約束農村廣大農民安全生產的行爲。安全生產是農村鄉風文明的重要環節,生產不安全容易引發各種矛盾,就談不上鄉風文明。加強安全生產工作,是保持社會穩定和諧的重要環節。

2.加大宣傳和培訓,增加安全生產意識

在積極推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要利用一切宣傳介體認真宣傳普及安全生產知識,在積極推廣技術進村入戶的同時,也要認真宣傳普及安全生產知識,要把安全生產教育培訓作爲農民培訓的重要內容,做到齊抓共管、羣防羣治,努力增強農村廣大農民的安全生產意識和自我防範、保護能力。

這是我通過與村幹部的交流和對村民的走訪,完成的調研。這爲我儘快的瞭解農村、適應農村打下良好的基礎,也讓我認識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我們付出更大的努力,“三農”問題仍然是一個長期的、複雜的系統工程。要儘快解決“三農”問題,建設社會主義具有特色的新農村就應該創新思路,理論聯繫實際,積極探索、大膽嘗試,引進各種優秀人才資源,發揮本土資源優勢,努力向“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而邁進。在今後的工作中,立足全村經濟發展的全局觀念是十分重要的,要進一步深入羣衆當中,從廣大村民羣衆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急羣衆之所急,辦羣衆之所需,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爲建設和諧、進步、發展的新農村作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今後,作爲一名大學生村官,我將繼續認真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學習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和農村相關法律法規,深入農村,積極與村民和村黨員幹部溝通,積極爲村兩委建言獻策,爭當“學習型、勤政型、創業型、滿意型”大學生村幹部,努力作好國家政策法規的宣傳員、村情民意的調查員、新農村建設的推進員、羣衆事務的代辦員、弱勢羣體的救助員和遠程教育的操作員。我將在村兩委領導下,銳意創新,奮發進取,以維護本村社會穩定爲前提,以促進本村村民增收爲目標,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爲農村的經濟發展和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做出自己的貢獻。

一個月的實習期結束了,但我的學習並沒有結束,我將繼續學習、繼續努力,將我的青春與汗水揮灑在我的家鄉、揮灑在農村這片熱土上。

駐村調研報告 篇4

按照市委統一要求,我到杜村鎮匡家莊村擔任了村黨組織第一書記。駐村任職以後,按照市委要求,認真對村情概況、組織建設情況、經濟發展情況、社會事業情況等進行了深入地調查研究。其間,通過與村”兩委”班子座談、實地察看村情、聽取羣衆意見、走訪黨員代表和村民代表等形式,基本掌握了村莊經濟社會發展整體現狀。現將此次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匡家莊村現狀

(一)村情概況

匡家莊村,位於膠州市西部,距杜村鎮政府駐地3公里,東鄰寺後村,南靠大鄶家溝村,西接呂家大村,北毗肖家窪村。全村共有110戶,335口人,黨員15名,低保戶9戶。主要姓氏有孫、朱、李三姓,居住民族均爲漢族,全村共有土地890畝,人均2.5畝。1987年5月,在水利部門扶持下,村組織人員打大口井1眼,使周圍70畝地旱澇保收。20xx年3月,引進佔地300畝,主搞綠化苗木的青島綠波苑集團公司,使閒散人員得到的安置。20xx年5月,鎮政府投資,在村前河上建攔水壩1座,可儲水2萬立方,有力地改善了村生態和水澆條件。20xx年3月,引進佔地200畝的黃金梨種植項目,對村產業結構調整,有積極帶動作用。

(二)經濟發展情況

第一產業:主要以種植小麥、玉米、花生、薯類、蔬菜爲主。養殖業主要有牛、羊、豬、雞等。第二產業:主要有電鋸兩戶,專搞木製品生產。第三產業:運輸車四臺,油坊加工一戶,豆腐生產一戶。

農民收入主要依靠種養殖和到企業務工。村莊集體經濟收入匱乏,主要依靠部分集體土地租賃收入。本村的產業結構,是以種植業爲主,佔總數近一半的地,土質較好,種植小麥、玉米等作物,其餘爲丘嶺地,種植花生、地瓜等作物。自改革開放以來,隨着村民經濟意識的提高,種植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由單純的糧食作物種植,轉變爲糧食和經濟作物的種植,且經濟作物佔到一定比重。主要經濟作物有辣椒、馬鈴薯等,使村經濟收入有了很大提高。近年來,隨着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養殖業又成爲種植業之後的一個主導產業,養豬、養羊、養牛業快速發展,其收入已超過種植業的收入,成爲村經濟收入的另一個重要支柱。其它行業也有了長足發展,如商業,糧油加工業,客運出租業,這些業戶在經濟收入大幅提高的同時,也擺脫了土地的束縛。

(三)社會事業發展情況

首先表現在人民生活的提高,隨着國家土地政策的進一步完善,農民對土地的投資信心增加,產量年年增長,從87年的人均200公斤,增加到現在的800公斤,人均收入也由87年的800元,增加到現在的9868元。全村80%的戶有電話,電視擁有率達90%。村莊建設也有了巨大的變化,通過村的統一規化,房屋寬敞整齊,街道寬闊乾淨,一改過去的髒亂差,村民的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有了極大的改善。

二、匡家莊村發展的優勢

(一)民情優勢

一是匡家莊村民風淳樸,村民民主意識較強,法制觀念較好,政治意識較濃。二是羣衆求富心切,各自都在積極尋找門路,力求儘快走出貧困,因而易於引導。三是經過近幾年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流轉等措施,羣衆的生產、生活觀念有了很大轉變,已從種田的束縛中走了出來,解放了生產力,容易接受新生事物,創新意識明顯提高。

(二)區位交通優勢

匡家莊村,位於我市西部,距鎮政府駐地3公里,北緊依朱諸路,村南是林木茂盛的明山嶺,嶺下是清澈的小河。山清水秀,區位優勢較爲明顯,具有良好的二、三產業流通基礎。

(三)資源優勢

匡家莊村水資源豐富,內大口井一眼、攔河壩一座,可儲水2萬立方,有力地改善了村生態和水澆條件;該村生態環境優美,風光秀麗,自然生態優越,環境幽雅恬靜,空氣清新,具有豐富的自然景觀與生態旅遊觀光農業基礎。

三、匡家莊村發展的劣勢

近幾年,在上級部門的幫扶下,匡家莊村農業資源得到有效地開發,農田設施得到改善,全村基礎設施條件及社會事業也有了一些改變,羣衆收入也得到一定提高,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利因素,直接制約着匡家莊村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經濟發展基礎十分薄弱。匡家莊村屬丘陵地貌,地勢起伏落差較大,客觀上對農業規模化生產經營帶來一定困難;村內沒有主導經濟產業和支柱產業,農業生產總體上還是粗放生產,且多以零散種養爲主,尚未形成規模效應和集約效應;農產品大多停留在初級生產上,科技含量低,競爭力較弱;勞務經濟沒有特色,致富項目作用發揮不明顯,農民增收困難;村級集體經濟薄弱,村集體自身沒有經濟實體,還主要依賴政府過日子,不但拿不出資金引領經濟發展、用於社會事業的投入,有時連正常工作運轉也有很大的困難,產業發展和資源開發等受到資金制約。

(二)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較爲滯後,農村建設資金嚴重不足。農田排灌設施老化,;社會事業進步緩慢,農民文化、教育、健身、娛樂場所和設施,建設需投入大量資金;受土地規劃影響,村莊沒有預留一分一釐建設用地、全部是基本農田,嚴重製約了村莊發展空間和發展潛力;髒亂差現象時常出現,農村居民生活環境急需改善。

(三)有用人才資源較爲匱乏。農民思想還比較保守,傳統的小農意識根深蒂固,生產、生活和行爲方式都與現代社會生活的要求差距甚遠;農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接受新事物、學習使用新科技的能力;由於經濟條件落後,人力資源水平較爲落後,剩餘勞動力沒有經過相應技能培訓,層次低,具有一技之長的人較少,導致種地只能粗放經營不能集約經營,打工則只能賣苦力打粗放工,嚴重地制約了農民的增收;有農業科技知識、管理知識和經營知識的人才不願來,來了也留不住。即便是本地人才(尤其是具備一定文化水平的村民),也基本上是離開家鄉,外出闖蕩,很難留在本地就近創業,“本地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不願來”的現實局面比較尷尬。

(四)基層組織建設有待加強。隨着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村基層廣大黨員、幹部難以適應新時期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村黨組織及村委會的凝聚力、戰鬥力、號召力不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創新意識不強,大部份都從事農業生產,村幹部服務能力不能滿足村民需求;二是帶領羣衆致富本領不高。黨員平均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低。多數農村黨員、幹部沿襲於傳統工作思路,思想僵化、工作被動、疲於應付。沒有形成應有的梯次結構,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發揮不夠明顯;三是工作作風不紮實,服務意識不強。個別黨員幹部大局觀念、奉獻意識不強,工作上有畏難情緒,遇事不夠積極主動,缺乏對農村工作的熱情和對農民羣衆的感情。

四、下步工作計劃

匡家莊村要實現經濟社會的又好又快發展,必須堅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分步實施的原則,以構建富裕和諧農村爲目標,以增加農民收入爲根本,以加強村黨組織領導班子爲重點,以改善基礎設施建設、創新經濟發展模式爲手段,全力促進全村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促進農民增收。

(一)針對集體經濟收入較低的問題,可採取“近”和“遠”的兩項措施。所謂“近”,就是一方面幫助村莊進一步挖潛現有資源進行增收,另一方面充分發揮“第一書記”優勢爭取企業等社會各界加大對村莊的幫扶力度。所謂“遠”,就是與村莊共同謀劃好未來發展規劃,使村莊發展有強勁的發展後勁,實現可持續和跨越式發展。具體說就是充分發揮村莊自然地理優勢,依託區位好、環境好、資源好、人緣好等優勢做好村莊改造和第三產業這兩篇大文章,爲村莊巨大發展奠定基礎、蓄足後勁。另外一定要緊緊抓住“明山嶺”開發建設的契機,做好大文章。

(二)針對村莊基礎設施建設較差的問題,可與村莊一起發揮最大能力爭取各級和社會各界的幫助解決村莊實際問題。一是對村內道路進行整修建設;二是在村南建設一處村民休閒娛樂場所,包括安裝健身器材、綠化場地、整修池塘、修建道路等。

(三)針對農民增收和生活問題,一是引導幫助村民發展附加值較高的種養殖業;二是積極聯繫推薦村民到效益較好企業務工;三是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使更多人員成爲技術型人才;四是力所能及幫助困難家庭。

(四)針對受土地規劃影響制約村莊發展空間的問題,要積極建言獻策、積極爭取能給村莊調整一些建設用地,給村莊以發展空間。這個問題牽扯國家政策,難度很大,所以要盡己所能努力爭取。

下鄉駐村調研報告範文拓展:下鄉住村調研報告

因工作需要,我於20xx年10月29日被縣委組織部調至楊村鎮擔任黨委書記一職,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延續上一任黨委書記的工作,繼續到北冶村下鄉住村包村幫助農民增收。從20xx年10月31日在楊村正式開始工作至今,在這將近一年的時間裏,我先後10次利用12天時間到北冶下鄉住村,通過走訪農戶、召開座談會、參加集體勞動、調研設施農業、查看衛生狀況、慰問困難羣衆、看望國小師生、與房東拉家常,對該村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和民情民風作了比較全面的瞭解。

一、基本情況

北冶村是一個距陵川縣城25公里、位於楊村鎮東北部4公里的小山村,地理位置相對偏僻、自然條件較差、發展比較緩慢。全村有105戶、365人(其中非農人口55人),耕地663畝,林地144畝,人均耕地2.1畝。村中山地多,大面積耕地少,不適合機械作業。地下無資源、地上無企業,屬純農業型村莊。村民的生活來源主要有以下三種渠道:一是傳統種植業,種植豆類、玉米等糧食作物,年產量穩定在300噸左右,這是村民最主要的生活來源;二是畜牧養殖業,以養豬、養雞等傳統養殖爲主,20xx年底,全村共有養殖戶8戶,其中1戶養羊,存欄不足100只、5戶養豬,存欄20—100頭不等、1戶散養土雞,存欄300餘隻、1戶散養野雞,200只左右,規模都不大;三是村民外出務工,村上的青壯勞力一半以上都利用農閒時間外出務工掙錢。受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北冶村發展仍然十分滯後,20xx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2967元,20xx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560元,較上年增長20%。支部陣地面積不大,但功能基本齊備,農村環境整體不錯,但無固定垃圾堆放點,村中心河道被羣衆垃圾掩蓋,急需清理。

二、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

住村期間,我通過觀察,從中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總體來看,這個村子通過傳統種植業、發展養殖業和外出務工,大部分農民的收入基本可以滿足家庭日常支出,但離寬裕型小康家庭的標準還有不小的差距。

1、傳統農業基礎設施薄弱,農民收入低。由於該村長期處於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農業基礎設施較差,所有耕地仍然面臨着“靠天吃飯”的局面,抵禦乾旱、洪澇等自然災害的能力較弱。加之農資價格的持續上漲,增加了農業生產成本,影響了農民投入和擴大生產的積極性。我們鎮機關包村幹部所包的4家農戶,農產品均主要用於自給自足,收入微薄,年人均收入4000元左右,一遇有天災人禍,收入更少,甚至可能入不敷出。我所包的一戶困難戶叫宋先花,是一戶低保戶,今年已經82歲了,患有多種慢性疾病,典型的有病返貧,雖然有低保,也參加了新農合,辦了慢性病卡,但僅能維持日常生活開支,女兒也已50多歲,身體也不太好,只能照顧好自己,家裏的農事全靠女兒女婿二人擔當,每年的糧食除自給外,剩餘的賣掉供養子女上學,基本屬於入不敷出。

2、發展現代農業資金技術匱乏,產業起步難。通過在村裏走訪、召開座談會,我發現大部分村民的創業積極性很高,但苦於缺少資金和技術,產業資金投入不足,村民無力進行產業發展的初期投入。有6戶村民想依靠小額貸款來起步發展養殖業,但由於村集體存在歷史欠賬,信用社貸款不予扶持,導致村民連小額貸款也沒有保障。村上的幾個養殖戶規模小,長期以農民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爲主,沒有形成規模化、科學化的養殖,養殖技術的匱乏也直接影響着畜禽的個體生產性能、抗病能力和畜牧業生產效益,使“一村一品”難以做大做強。

3、村民思想觀念守舊,綜合素質低。住村期間,我發現村上的黨員幹部年齡結構老化,11名黨員平均年齡56歲,村小能人少,文化素質普遍偏低,村支書 “輪流坐莊”,黨員幹部存在派性,久而久之,形成了無創新、不發展的惡性循環。另一方面,通過與村民談心,我發現“只要能致富,不惜出力氣”成爲北冶村絕大多數人的願望。願望雖強烈,但信息閉塞導致思想守舊。人口少,年輕的勞動力也少,附近大型廠礦企業僅有關嶺山煤礦1家,全村務工人員大部分都在外地打零工,缺乏必要的勞動技能,只靠體力勞動掙錢,工資收入也較低。

三、幫扶思路及措施

20xx年是實施“”規劃承上啓下的關鍵之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到“”期末,全省農民年人均純收入要實現翻一番,達到9000元,貧困縣區也要達到6800元。爲達到這一目標,從去年到今年,我帶領包村幹部多次到村開展幫扶工作,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通過深入細緻的調查研究,我和兩委幹部、全體黨員、村民代表共同確定了北冶村今後的發展思路,那就是“一年有起色、兩年見成效、三年上臺階、五年翻兩番”;基本原則是“以市場需求爲導向,科學調整種養結構,農民願意種什麼、養什麼,我們就引導什麼、扶持什麼、發展什麼”。具體要抓好四大產業發展,大力改善基礎設施,強化村級組織建設,構建多元化增收格局,切實使農民收入快速增長,真正實現“經濟收入翻番、基層組織進位”的目標。

第一個方面,抓好“一項工程、二個園區、三項基礎、四大產業”,促進農民增收。

1、“一項工程”:即荒山造地工程

第一次到北冶下鄉住村時,村幹部就提出了這個工程設想,羣衆也非常支持,但立項時遇到了一定的阻力。我和有關部門協調之後,該工程得以實施,目前進展順利。工程總造地面積160畝,完工後,將作爲該村的集體土地用於產業的發展和土地流轉使用。

2、“二個園區”:即大棚種植園區和特色養殖園區

在村內有條件的地方擴大設施農業規模和養殖規模,通過土地流轉和入股參與等形式,促進集中連片發展食用菌大棚種植園區和特色養殖園區,讓更多的羣衆從中受益。結合村上的實際情況,先期利用荒山造出的部分土地新建了10棟食用菌大棚,目前2棟大棚主體已建成。這一項目的實施可帶動10個農戶進行食用菌的養殖,並可解決30餘個勞動力的就業問題。今年的生豬養殖也已從去年的6戶擴大至9戶,全村的生豬養殖規模達到了500餘頭,年出欄可達到1200頭以上。

3、“三項基礎”:即街巷綠化亮化、河道整治、環境整治三項基礎設施

去年到村上的時候,街巷硬化工程正在進行掃尾,考慮到該村的後續配套建設,通過和農業部門協調,北冶村被列爲20xx年的省級新農村建設重點推進村。今年將在去年街巷硬化實現全覆蓋的基礎上,對主要街道實行綠化和亮化,目前正在和有關部門協調爭取樹苗和路燈。另外,爲了進一步改善村容村貌,把整治村中河道也作爲了今年的一項重點工程。目前河道治理工程已在縣水利局立項,準備開工建設,預計8月底就可完工。同時,結合我縣開展的“城鄉環境整治年”活動,幫助該村建立了專門的環衛清運隊,規範了垃圾堆放點,對村內環境定期進行清掃,保證了村莊環境衛生的整潔。

4、“四大產業”:即突出抓好特色高效農業、畜牧養殖業、林果經濟產業、勞務輸出產業

一是做大特色高效農業。堅持思想發動、政策扶持、典型示範、技術服務、行政推動相結合的思路,發揮農民主體作用,大力發展食用菌大棚種養,爭取五年建成100棟大棚,達到戶均一棟的規模。同時協調楊村信用社加大對農民的信貸支持力度,根據農業生產特點,增加信貸品種,延長信貸期限,擴大信貸範圍,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提高農民穩定致富的能力。

二是做強畜牧養殖業。在現有的基礎上,重視集約化飼養,按照“一村一品”的養殖業規劃,以建設規模養殖場爲載體,大力發展飼養產業。積極引導分散的養殖戶進入養殖產業,聘請專家進行技術指導、改造養殖場,集中建設1個規模養殖區。同時邀請畜牧部門的專家舉辦畜牧獸醫知識培訓班,通過集中培訓、示範培訓、送科技下鄉等多種形式,加強養殖重點戶和散養戶的技術培訓,不斷提高養殖戶的科技水平,從而帶動全村畜牧業上規模。

三是做優林果經濟業。號召全村羣衆調整產業結構,加快荒山荒坡綠化,發展核桃經濟林和優質水果林,提高林果質量和市場佔有率。以林果加工、貯藏、營銷爲一條龍,逐步使農業向二、三產業延伸,全面提高農業生產效益。

四是做活勞務輸出業。以推進全民創業爲方向,提高農民工資性收入。把勞務經濟作爲羣衆增收的另一個渠道,確保村上用工信息到戶、到人,實現富餘勞動力的有序轉移,確保“人人能就業,個個能上崗”。

第二個方面,抓好“強班子、調結構、提素質、創先進”,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一是加強班子建設。結合北冶村組織軟弱的實際,我決定下派一名有熱情、懂技術、會管理的年輕幹部到村任職。在去年10月份,下派了懂食用菌種養技術的大學生村官秦豔偉到村任職,並在年底的支部換屆中全票當選爲該村的黨支部書記,工作以來,得到了黨員羣衆和上級組織的認可;新當選的村委主任常書文是個老同志,有較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在村子裏有一定威信。目前班子結構得到優化,支村兩委團結協作,幹事創業熱情得到充分調動,從參加集體義務勞動和召開羣衆座談會等活動來看,支部的凝聚力、號召力明顯加強。

二是提升黨員隊伍素質。通過開展保持黨的純潔性學習教育活動,黨員幹部增強了黨性修養,支部的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尤其是在產業發展上,黨員幹部積極性很高。下一步將從發展年輕黨員入手,加大入黨積極分子的篩選和培養力度。以黨員培訓爲重點,強化黨員技能,提升黨員“雙帶”本領,切實提高黨員隊伍的綜合素質。

三是形成爭創先進合力。以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爲契機,通過加強班子建設、隊伍建設、制度建設和陣地建設,充分發揮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按照支部制定的轉化升級方案,利用2—3年的時間,變“一般支部”爲“先進支部”,爭取早日升級進位。

四、幾點思考

1、住村包村是加強調查研究的重要途徑。平時領導幹部下鄉調研,安排的考察點密集,時間短,而住村包村時間長,能夠充分有效地瞭解和掌握基層真實的情況。在住村期間,我直接與農民羣衆交流,聽到了農民羣衆的真心話,瞭解到了一些平時不易看到的真實情況,體會到了農村的真實生活,爲思考工作、謀劃發展、制定決策提供了第一感受和第一手資料。

2、住村包村是密切聯繫羣衆的重要渠道。說:密切聯繫羣衆是我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脫離羣衆是我們黨執政後的最大危險。因此,我每次到村上,都吃住在農民家中,集中在村裏活動,與羣衆面對面交談,體會到了人民羣衆對黨的真實感情,感受到了農民羣衆對中央和省、市委惠民措施的稱讚,看到了黨在農民羣衆中的威信和地位。住村這種形式和渠道,有助於我們領導幹部加強與羣衆的聯繫。

3、住村包村是促進城鄉統籌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住村,在謀發展、做決策時,更加堅定和增強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在我市這樣一個發展不平衡的地方,思考工作、部署工作、指導工作時,一定要運用好統籌兼顧這個方法,綜合掌握和考慮各方面的情況,進一步加大對貧困山區、對落後農村的傾斜和支持力度,在幫助這些地方增強“造血”功能的同時,繼續加大“輸血”力度,加大投入,增強這些地方的自我發展能力,使貧困山區農村與全市、全省同步發展。

4、住村包村是轉變幹部作風的重要體現。轉變幹部作風,行動在基層,只有在羣衆中開展工作,才能錘鍊出過硬的工作作風。住村包村能夠進一步強化爲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提高工作效能,只要真心傾聽羣衆的呼聲,真誠面對羣衆的訴求,真情幫助羣衆解決困難,就一定能贏得羣衆的歡迎和擁護。

駐村調研報告 篇5

xx村距縣城45公里,是縣紀委監察局定點扶貧村。晚上9:30到達xx村後,我選擇了到村委委員家中休息。晚上,在其家中和部分兩委班子成員進行了座談。第二天一早,又召集村兩委班子成員、部分黨員代表和村民代表召開了座談會,聽取了大家就當前農村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座談會後,參觀了剛剛投資110萬元建成的100畝核桃樹育苗基地,對xx村整體建設情況有了進一步瞭解。現將我本人此次調研情況整理報告如下:

一、xx村基本情況

xx村位於拐兒鎮南部,是一個典型的純農業村。全村1012人,國土面積9600畝,耕地面積2400畝,20xx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2800元。農作物種植以玉米爲主,產量較高,經濟作物種植主要爲核桃樹,核桃收入佔到了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4,是xx村今後發展的主導產業。目前,全村已栽植核桃樹1600畝,5.2萬株,人均1.5畝。20xx年全村共銷售核桃6萬斤,總收入50餘萬元。xx村所處的九龍崗萬畝核桃園已初具規模,核桃產業發展前景非常廣闊。

二、調研中發現的一些問題

座談會上,大家暢所欲言,提到了許多當前村裏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包括水利、文化、衛生、禁牧、核桃產業、農村合作醫療、宅基地審批等各個方面,概括起來有以下幾類:

一是農村合作醫療問題。村民反映村衛生所藥品價格高,除報銷下來的藥價費用後比在縣城藥店買同一種藥的價格還高,政策落實存在偏差,農民沒有得到實惠。

二是水利設施問題。xx村由於村集體資金短缺,水利設施年久失修,飲用水只能從外地挑、拉,村裏一半人口存在飲水困難。同時,由於核桃基地、河灘地的蓄水灌溉等水利設施跟不上,直接影響了核桃基地建設。

三是道路硬化問題。近年來,xx村核桃產業發展勢頭迅猛,但是核桃園道路大都是土路,大型機械上不去,生產不方便,嚴重製約着核桃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同時,村裏原先的水泥路面損毀比較嚴重,到處坑坑窪窪,急需修補。

四是核桃園管理問題。村民反映,由於缺乏核桃樹管理技術,許多核桃樹出現了“黑皮”病,有些已經枯萎死亡,急需科技下鄉和技術培訓。

五是林牧矛盾問題。xx村核桃產業發展起來才二三年時間,核桃樹大部分都是二三年的幼苗,村裏有二三戶人家養羊(數量在150只左右),上山放牧時羊經常對核桃苗進行啃咬,導致核桃幼苗死亡情況比較嚴重,需實施禁牧或固定規範養殖放牧區域。

六是文化活動場所缺乏。xx村人口較多,但村裏文化設施陳舊,沒有一個專門供羣衆進行文化娛樂的場所,農民文化活動類型少,文化活動單一。

七是移動基站信號不穩。xx村有移動一個基站,由於設備故障的原因,特別是經常出現遇到雷雨天氣停電後不能再啓動,信號間斷的現象。

八是村民宅基地審批價格高。村民反映村裏宅基地審批價格過高,一塊宅基地達到了3.8萬元,由於村民經濟能力普遍比較有限,對村民而言已經是相當大的一筆開支(村裏存在三代人住在一個院落的情況)。

三、解決措施

由於村民反映的問題紛繁複雜,方方面面的問題都有,在召開座談會的過程中,我本着能當場解決的問題當場解決,不能當場解決的安排縣紀委工作人員協調聯繫相關部門立即進行覈實,確保村民反映的問題得到全面落實。

一、關於農村合作醫療問題,已責成縣衛生局立即進行調查覈實,一週之內拿出調研結果。同時,下一步準備和縣衛生局、藥監局等部門協調,一方面嚴把進藥渠道關,確保藥品質量,使農民吃上放心藥;另一方面建議衛生部門利用科技手段,爲鄉鎮衛生所配備條碼機,對銷藥記錄進行登記,使農民在買藥時對藥品價格明明白白。

二、關於修建水利設施問題,已安排縣監察局副局長劉憲江同志和縣水利局協調聯繫,爭取列入今年縣農田水利配套建設項目,爲xx村核桃產業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關於核桃園道路硬化和村道路硬化問題,力爭到市交通局申請一筆專項資金,結合今年全縣農村街巷硬化“全覆蓋”工程項目,解決好xx村的核桃園道路和村道路硬化問題。

四、關於核桃技術培訓問題,要求xx村要抓緊時間成立核桃樹技術管理專業服務隊,對核桃樹進行綜合管護。

五、關於林木矛盾問題,建議xx村一方面及時和養羊戶進行協調溝通,擺明利害,講清道理;另一方面要抓緊對此問題的研究,召開村委會或村民代表會,傾聽羣衆意見,通過採取禁牧或專門規劃養殖放牧區等方式,妥善解決好此問題。

六、關於文化場所建設問題,已安排由村集體和拐兒鎮政府自籌一部分資金,藉助農村文化場所建設的契機,從村委大院中騰出兩個房間,爲村民購置些象棋、麻將等娛樂設施,滿足羣衆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

七、關於移動基站問題,已立即和縣移動公司進行了聯繫,縣移動公司已派出專人到xx村基站進行查看、維修、落實。

八、關於村民宅基地審批費用高的問題,已安排縣監察局副局長劉憲江和縣國土局溝通聯繫,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先以較低的審批價格解決幾戶困難戶,滿足其基本生活需要。

四、對當前新農村建設的一些感想和看法。

農村作爲我國政治體制的最基層,其發展與穩定直接關係着我國經濟建設的成敗。通過這次駐村調研,發現了農村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都事關民生,事關我們黨在人民羣衆心目中的形象。解決的好不好,直接關係着農村的繁榮與穩定,關係着新農村建設事業的成敗。爲此,我認爲,加強農村建設和管理,還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是要大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基礎不牢,地動山搖。縣、鄉黨委必須要將基層黨組織建設放在首要位置,牢牢抓在手上,全面提高農村黨員幹部隊伍的綜合素質,尤其是要認真做好下一步村級兩委班子的換屆選舉工作,真正將一些有能力、有素質、在羣衆中有威信、品德優良、有奉獻精神的人選進來,切實維護好農村的和諧、穩定和發展。

二是要在鄉村大力普及科技知識。縣直各涉農部門要想羣衆所想、急羣衆所急,繼續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技下鄉、科技扶貧、知識培訓活動,將農村在發展過程中急需的種植、養殖等各種科技知識送到農民手中,面對面、手把手地教會農民使用,使農業科技知識真正深入人心。

三是要繼續大力推進新農村建設。要依託各鎮村的獨特優勢,積極發展和壯大主導產業,實現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要緊緊圍繞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這一要務,按照“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規劃佈局,發展好核桃產業開發、蔬菜基地建設、規模養殖、農產品深加工、旅遊產業壯大等工作,全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有效增加農民收入。

四是要繼續大力創優發展環境。縣直各有關部門要本着關注民生的宗旨,在政策允許的範圍內,儘可能多向基層傾斜、向農村傾斜,解決好羣衆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要嚴格落實上級黨委、政府的各項方針政策,充分利用好農廉網這一公開平臺,認真研究解決各鄉鎮在建重點工程與羣衆利益之間的矛盾、村民與村企業之間的矛盾,從鄉鎮經濟發展、和諧穩定的大局出發,爲鄉村經濟的平穩快速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環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