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人才需求調查報告(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7W

2022人才需求調查報告 篇1

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報告爲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掌握社會現有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狀況,瞭解社會未來三年對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及培養要求,從而爲確定我院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培養目標和專業設置提供基本的依據。我們對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需求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2022人才需求調查報告(精選5篇)

XX年3月,我係採用走訪用人單位、問卷調查、資料收集與分析等手段,就相關行業和企業對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進行調查和分析。

此次調研涉及的用人單位主要有安徽、江蘇、浙江等省的大中型企業、進駐安徽省蕪湖、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上市公司、外資企業、大中型國有企業以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民營企業;涉及到省內及周邊地區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交流會。

現就調研情況總結如下。

一、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需求的宏觀背景

對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是由社會發展大環境決定的,我國的國家信息化進程已經並將繼續對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產生重要的影響。

目前,我國計算機市場的主體仍然是行業應用市場。在國家“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戰略的指導下,行業應用市場總體上保持穩定增長,但行業間需求不一,增長各異。國家信息化進程已經涉及到各行各業。企事業單位信息系統的建設與運行,是目前和今後採購、應用計算機產品的主流需求。這些用人單位需要高校培養大批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

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社會需求總量在計算機行業屬於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約需求100萬各種類型的畢業生,高職院校畢業生主要從事計算機應用行業的基礎工作,特別優秀的可以從事一些開發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從事計算機應用工作。

二、相關行業和企業對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

1、在國家“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戰略的指導下,我省企業信息化也在全面進行,急需企業信息化專業人才。

目前從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所從事工作的性質來劃分,大致上可以將計算機人才分爲以下三類:

(1)從事研究型工作的專門人才。他們主要(在攻讀更高學位後)從事計算機基礎理論、新一代計算機及其軟件核心技術與產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對他們的基本要求是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從事工程型工作的專門人才。他們主要從事計算機軟硬件產品的工程性開發和實現工作。對他們的主要要求是技術原理的熟練應用(包括創造性應用)、在性能等諸因素和代價之間的權衡、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團隊精神等。

(3)從事應用型(信息化類型)工作的專門人才。他們主要從事企業與政府信息系統的建設、管理、運行、維護的技術工作,以及在計算機與軟件企業中從事系統集成或售前售後服務的技術工作。對他們的要求是熟悉多種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的工作原理,能夠從技術上實施信息化系統的構成和配置。

從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來,目前我省高校計算機專業對第(1)、(2)類人才的培養已有一定的基礎,而對於第(3)類人才的專門培養則是非常薄弱的。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結構。例如,教育部關於緊缺人才的報告稱,到XX年,我國需要高級計算機人才6萬人,中級計算機人才28萬人,初級計算機人才46萬人。但是,目前計算機行業從業人員的結構呈橄欖型,高級計算機人才和初級計算機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從事計算機行業應用型工作的專門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應情況還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

對於這種現狀的認識,一位企業負責人的觀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計算機行業“藍領”人數少的根本原因,不是企業不需要“藍領”,而是缺乏能夠有效地組織和指揮“藍領”、發揮其軟件生產力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是振興安徽的一項迫切任務,既懂計算機軟件又懂計算機硬件維護技術的複合型人才緊缺已成爲安徽振興經濟的一大障礙,據我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負責人稱,我省複合型人才爲19、9萬人,佔技術人才總數的7、4%,與發達國家複合型人才總數40%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本行業中持有“雙證”在手的大學生就更是少之又少。it產業的振興勢必將拉動並形成我省巨大的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市場。

從我們調研情況下,瞭解到我省在未來3年內企業信息化過程中,仍有100萬的人才缺口。而我省本專業的在校生僅爲1700多人,遠遠供應不上這種需求,巨大的人才缺口使我們現在必須加大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特別是立足本省,培養適合我省企業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應用人才。

2、企業在招聘時對計算機人才的期望

在現在的就業形勢和企業競爭條件下,市場出現了某種供大於求的現象。因此,企業在招聘新的員工時候,有了更多的選擇餘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調查結果顯示,企業中不同部門的負責人對應聘者專業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資源主管認爲排在頭三位的專業技能分別是:計算機軟件的應用能力、數據庫知識和操作系統知識;而it項目主管認爲排在頭三位的專業技能則分別是:計算機硬件組裝與維護能力、計算機軟件的應用能力、網絡管理和維護能力,此外依次需要具備數據庫知識和操作系統知識。

分別有87、9%的人力資源主管和81、7%的it項目主管在招聘員工時會看重應聘者的實踐經驗。不少企業會參看畢業生是否參加過項目或實習以及是否擔任過學生幹部等條件。57、7%的it項目主管表示,會先安排新員工直接進入工作,然後在實踐當中根據需要再進行鍼對性的培養。所以目前成熟的企業並不迴避再培養問題,但迫切希望有效地降低再培養成本。

3、從全國範圍來看,企業信息化的進程也在飛速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也在逐年上升。

大量的傳統企業在不斷加快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這是我國已經確定的長遠戰略發展目標,而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的短缺成爲阻礙信息建設發展的瓶頸。

在需求度上,我國上規模的企業在百萬家以上,每個企業搞信息化建設平均最少需要一到兩名複合型計算機應用人才,那麼全國對複合型技術人才的需求量要在200萬以上。由此專家指出,計算機應用是依託it產業迅速發展的“朝陽職業”,人才需求由低端到高端都有廣闊的就業前景,職業行情將越漲越高。

4、用人單位關於計算機專業人才素質和職業道德的觀點

在企業訪談過程中,每個it公司都毫無例外地談到了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綜合素質培養的問題。

在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高職畢業生僅僅掌握已有的知識是完全不夠的,重要的是要有一種綜合的能力,即通常所說的專業素質。

在“選擇應聘者時優先考慮的前五項因素”一題中,首選是“持續學習能力”,得到了66、7%人力資源主管和項目主管的認同;其次是“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支持率達64、3%;第三是“溝通能力”,佔36、4%;第四是職業道德和責任心,佔56、6%;“參加過項目或者實習”和“團隊合作意識”並列第五,支持率53、4%。學習成績的支持率只有24%,可見企業只是把學習成績作爲應聘者學習能力的參考來考慮的,它們更看重一個人面對新事物的再學習能力以及面臨新問題的解決能力。

儘管企業招聘時比較看重應聘者的工作經驗(分別有87、9%的人力資源主管和81、7%的it項目主管認爲在招聘員工時會看重應聘者的實踐經驗),但素質與經驗二者並不矛盾。招聘時考慮的是工作的關聯性、有效性及成本最小化,而一旦進入工作角色後,注重的不僅是曾經做過什麼,更是以後能做什麼,要求員工在工作中能夠應對經常變化的客觀情況。

加強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的教育是一個大家都認爲重要但實際上很容易被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不易被察覺,也無法提供定量的分析和評價;而一旦出現問題,損失則可能很大。在對“管理項目時員工面臨的主要問題”的回答中,前5項依次是:(1)對工具和方法的應用技術不足、經驗不足;(2)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責任心不足;(3)職業道德和紀律性不強;(4)知識體系結構不合理,範圍狹窄,內容陳舊;(5)溝通能力較弱。有43、7%的項目主管認爲員工責任心不強。不少管理者抱怨有些員工跳槽太頻繁,往往更多地考慮個人的待遇,而不太考慮集體和社會利益。人力資源經理和項目經理都表示不太願意要那些頻繁跳槽的求職者。可見,價值觀的問題已經排在專業技術問題前面了。

因此以學習能力爲代表的發展潛力,是用人單位最關注的素質之一。同時企業要求人才能夠學習他人長處,而目前相當一部分學生“以我爲中心、盲目自以爲是”的弱點十分明顯。

5、關於複合型和寬口徑

近年來,複合型人才的需求與培養是一個熱門話題。對於it領域而言,複合型人才是指既具有某個(某些)應用領域的專門知識與技能,又掌握了it專門技術的人才。

it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層次越來越高,並且對綜合性、複合型人才的需求旺盛,學校應當而且能夠拓寬專業領域,使得學生在校期間受到應用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的培養。

實際上,企業對寬口徑人才的需求更爲實際。調查結果顯示,在“是否考慮過從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人中挑選銷售人員”一題中,it項目主管給出肯定回答的爲100%。從企業用人的角度考慮,招聘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員主要是從事技術性工作,但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會有一些人根據企業的實際要求和個人的個性優勢而走上其他工作崗位。在調查中,大部分人力資源主管認爲,開設人文或商貿課程對於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的日後工作有着積極的影響。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現有的課程安排對於學生來說基本上是“一刀切”,學生們的學習內容沒有太多差異,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能體現出每個人的個性優勢。當然,一些基本課程是大家應該學習的,但我們缺乏的是對學生進行個性分析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與指導。

因此我們認爲要求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掌握某個(某些)應用領域的專門知識和技能可能並不現實。但是,許多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將來並不會一直從事本專業的技術工作,因此在校期間的培養除了專業知識外,學習能力也是要十分重視的。

三、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畢業生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研情況看,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培養工作距用人單位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問題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對工具和方法的應用不熟、經驗不足;

(3)責任心和紀律性不強;

(4)價值取向和對職業生涯的規劃不成熟;

(5)外語能力欠缺;

(6)承受壓力的能力不足。

四、對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

1、課程體系與教學方法相對陳舊

總的來說,目前職業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的課程體系,是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設計的。但有些課程的內容只是普通高校課程的簡化,注重理論知識的培養,實用技能的訓練相對不足。尤其是課程內容滯後於專業技術的更新與發展,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內容極少,導致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另一方面,在職業技能培養方面,職業技能訓練不成體系,力度不夠,對職業素質的教育(如開拓精神、市場觀念、管理技巧、團隊精神、應變能力等)尚沒有得到全面的實施。現有課程體系存在以上問題,與社會需求和行業發展相脫節,導致該專業畢業的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相關行業工作。

在教學方法方面,雖然基本上採用了理論與上機實踐相結合的授課方法,但對學生職業技能以及動手能力方面的培養相對不足。社會需求的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強調具有較高的職業素質、較強的實踐能力。因此,按傳統方法培養的學生難以滿足職業崗位的要求。

由於職業教育招生困難,導致生源的整體素質要比過去有所降低。有些學生文化基礎素質較低,學習的自覺性比較差。但客觀的分析後,並不是這批學生沒有能力,而是需要有適合他們學習的課程和教學方法,要增強教材和教學方法的趣味性,給予學生更多動手的機會,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在實際訪談調研中人們發現,這批學生對於操作性比較強的課程很感興趣,並且能夠很好地掌握。對於工具類的課程,學生的接受能力比較強。

2、該專業複合型師資缺乏,職業實踐經驗不足,專業知識滯後

該專業既懂技術又具有職業實踐經驗的複合型教師嚴重缺乏,這樣會導致他們在教學過程中無意識的偏離專業培養方向。現有教師缺少職業培訓、技術更新滯後、缺乏教育創新機制等,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問題。

2022人才需求調查報告 篇2

本次調研工作是湖南省教育廳組織的。全省中職教師的一次對機電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參加本次調研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員是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賀力克教授、李得堯教授,等專家。參加本次調研工作的還有是來自全省中職學校的32位老師。本次調研工作分兩天。7月14日,我們到遠大中央空調有限公司調研。遠大中央空調有限公司是生產非電空調及空氣品質檢測功能、可持續建築等產品的公司。7月15日,我們到中聯重科有限公司調研。中聯重科有限公司是生產重工業的公司。

一、調研目的與對象

(一)調研目的

中職教育是堅持以就業爲導向,以能力爲本位,以服務爲宗旨的大衆教育。爲彰顯職業教育的特點,通過本次調研收集和分析機電一體化專業類專業學生的社會人才需求狀況信息,瞭解社會、行業以及企業對機電一體化專業類專業人才知識、技能、素質要求的變化和趨勢,爲自己所在院機電一體化專業的專業設置、招生規模、學生就業指導提供信息,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教學計劃和課程標準的修訂、教學的改革提供依據和幫助,提高我院機電一體化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及畢業生的就業質量。

1、瞭解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

2、確定就業崗位(羣),瞭解崗位職責和崗位從業人員結構

3、瞭解本專業相關崗位職業能力結構,收集工作任務和項目,瞭解崗位生產對象,生產流程等,深入到工作崗位的細節,考慮潛在的因素

4、明確專業定位

(二)調研時間、地點、對象

調研時間調研地點調研對象

7月14日遠大中央空調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監

7月14日遠大中央空調公司可持續建築廠長

7月14日遠大中央空調公司遠大工程院院長

7月14日遠大中央空調公司對一線員工

7月15日中聯重科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總監

7月15日中聯重科有限公司電氣工程師

7月15日中聯重科有限公司對一線員工

二、調研方法與內容

(一)調研方法

以具有代表性的企業作爲調研單位。調研的主要方式是:通過現場交流、問卷調查及座談等形式,瞭解企業的現狀、機電崗位的人才結構及需求情況;企業對中職學生的總體評價;企業對學校教育教學的建議等。

7月14日,我們到遠大中央空調有限公司調研。對人力資源部楊迎霞總監、可持續建築廠肖長庚廠長、遠大工程院餘立軍院長採取座談形式調研,對一線員工採取表格形式調研。

7月15日,我們到中聯重科有限公司調研。對人力資源部總監、一線員工都採取座談形式調研。

(二)調研內容

本次調研了工廠對高管人員、基本技術人員,對一線員工的基本

素質要求,基本技能要求。

三、機電專業人才需求調查分析

1、企業對不同層次人的需求分析

企業對高質量產品的追求,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更關注員工的質量,就生產這一企業基礎而重要的過程而言,現場加工、檢測、在線管理、在線維護等人員的質量決定了生產的質量。在與企業人力資源主管的溝通過程中,我們強烈感受到,企業人才的需求是多層次的。穩定而熟練的操作工是完成生產任務的基本保障,而要使產品在生產過程中具有高質量,設備維護人員又是重要的一方面,具有更熟練的操作技能或更寬的知識面或有複合技能的人更會受到企業的歡迎。

如某企業主要設備爲自動化生產線,這些設備由企業根據其自身的用途自已研發,所以在產品生產過程中,生產線的維護人員不僅要對現有設備進行維護和維修,還要進行設備改造,以適應新產品的生產需求。這些維護人員就必需具備機電的相關知識和能力。在這些場合,複合型的技能人才企業更需要。

2、企業對員工社會能力需求的分析

今年,我們更明顯地感到:很多機電企業用人時,一方面考察其專業教育的背景,但更關注人的社會能力和非智力素質,善於與別人交流、正確的價值觀、敬業精神、吃苦精神、紀律性、責任心、工作態度。而那些或外表(髮型、服飾)時尚、或衣冠不整、或表情生硬的人在面試時往往不受機電企業的歡迎。

主要爲機電維修和裝配類崗位。在這類崗位中,機械維修和電氣維修技術含量較高,要求維修人員在認識機械設備、電氣設備、機電設備結構和原理的基礎上,有較長時間的經驗積累。目前在大多數企業,機械維修和電氣維修一般都有較明確的分工,中職畢業生在這類崗位上開始時只能做一些輔助性工作。相對而言,裝配類崗位中職畢業生更輕易上手,但待遇也較低。

3、機電崗位從業人員基本情況

調查組對上述機電類崗位從業人員的年齡、學歷、技術等級及工資收入進行了調研。

(1)年齡結構

(2)學歷結構

機電維修和裝配類崗位從業人員學歷結構如表3所示。國中畢業的人員一般只能從事簡單機械的拆裝;高中或中職畢業的人員除從事技術含量較低的流水線裝配工作以外,中職畢業生經過較長時間的經驗積累,也可從事機械維修和電氣維修工作,大專或高職以上畢業的人員經過實踐經驗的積累,則可以擔任機械維修和電氣維修技術員的工作。

(3)技能等級對應的人數比例及年收入

機電維修和裝配類崗位從業人員一般都持有鉗工、機修鉗工、裝配鉗工、維修電工等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及相關的上崗證。初級、中級、高級、技師和高級技師五個等級對應的人數比例如表4所示。機械維修和電氣維修技術員一般爲大專或本科以上機械製造、機電一體化、自動控制等專業畢業,經實踐具備了高級以上技能水平的人員。

從表4可見,崗位同等級技能水平從業人員的收入水平有較大波動,主要是因爲不同企業的經營狀況有較大差別。同時從整體上看,各類人員的收入水平並不高,尤其是高級以上技能人才的收入水平偏低。這也是造成目前高技能人才緊缺的根本原因。

4、機電專業人才招聘渠道分析

機電專業對應崗位的招聘渠道主要有:人才市場、招收相關學校應屆畢業生、熟人推薦、網絡、人才中介公司等。

對中職生來說,企業在招聘時一般通過面試,查閱學生的學業成績及評價、所持的技能證書及具備的技能,有的還進行測試或考察試用,最後決定正式錄用那些會做人、能幹事的學生。

5、企業對中職畢業生的評價

企業對中職畢業生的評價如下:(1)知識水平方面。滿足佔25%,比較滿意佔38%,尚可佔29%,不滿意佔8%。(2)技能水平方面。滿意佔5%,比較滿意佔33%,尚可佔42%,不滿意佔20%。(3)工作態度方面。滿意佔8%,比較滿意佔29%,尚可佔51%,不滿意佔12%。

6、企業對中職機電專業教育教學的建議

據調查,企業對中職校機電專業教育教學的建議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加強培養目標定位的針對性,根據企業崗位職業能力的要求設置課程和確定教學內容。

(2)在專業知識方面,應加強機械製圖、金屬切削原理與刀具、設備結構、機械傳動、公差配合與測量、加工工藝、工裝夾具等知識的教學,提高有效性。

(3)在專業技能方面,應加強機牀操作、常見故障識別診斷和排除、刀具刃磨、零件精度測量、機械設備拆裝、安裝調試和維修等方面的練習。

(4)在工作態度方面主要有:樹立準確的就業觀;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和行爲規範,愛崗敬業;工作踏實,吃苦耐勞;不同企業的文化差異性教育等。

四、中職機電專業教學情況及存在的主要問題

(1)課程設置及教材使用

目前課程設置一般爲:機械製圖、機械基礎、機械製造技術基礎、金屬工藝學、電工基礎、電子技術基礎、電氣控制技術基礎、CAD/CAM、PLC、極限配合與技術測量、金屬切削機牀、機械製造工藝、鉗工工藝學、電力拖動、安全用電、工廠供電、維修電工、鉗工技術訓練、電工技術訓練等。

原有的課程體系及教材已經不能適應目前中職機電專業目標定位和教學需求,主觀原因是作爲學校層面也沒有能力對課程體系進行科學系統的研究,只能憑各個側面的經驗進行選擇和取捨。

(2)實訓條件

近幾年,我校加強了實訓基地建設,改善實訓條件,添置了各種類型的金屬切削機牀和其它實訓設備。實訓條件的改善爲培養學生的實踐技能提供了必要的保證。目前本專業開設實訓項目分別有:鉗工實訓、電工實訓、電子實訓等。

(3)學生考證

本專業學生畢業時考取相應工種中級職業資格證書

五、機電專業改革建議

1、機電專業培養目標調整建議

從上述調研分析可見,在我國大力發展裝備製造業的背景下,對機電維修和裝配類崗位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無論從學生基礎特點出發,還是從目前我校的辦學條件出發,該類崗位的技能型人才都是中職機電專業合適的培養目標。所以,本專業的培養目標應定位於主要培養從事機電維修與裝配及相關崗位工作,具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中等應用型技能人才。

2、機電專業課程設置建議

課程設置既要以就業爲導向,建立以任務爲引領,以模塊化項目教學爲主的新型課程體系,又要結合學校的教學條件,強調可操作性。

3、機電專業教學改革建議

(1)按照本專業培養目標制定教學計劃及主要課程內容。

(2)專業教學貫徹任務引領的教學思想,採用項目教學法。根據課程內容,選擇典型項目作爲教學課題,創設“生產情景”,實施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愛好,挖掘學生的潛能,以利於學生的專業知識與職業能力的綜合培養。

(3)實行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證書培訓相結合,加強學歷教育與職業資格證書的溝通,使學生在取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獲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在學歷教育的課程結構、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安排等方面,都要爲學生獲得職業資格證書提供支持,學生在獲得的職業資格證書的同時,也獲得相應的學分。在學歷教育考覈中,要建立對學生綜合能力進行科學和持續性評估的機制,讓用人單位、學生和學生家長共同參與學習評價。要將終結性評估與形成性評估結合起來,注意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發展。

(4)加強專業師資隊伍建設,適應新的教學模式的要求。學校應建立專業教師定期到企業實踐的機制,以不斷更新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實踐能力。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適應新的教學模式的要求,努力成爲學習過程的策劃者、組織者和諮詢者。

2022人才需求調查報告 篇3

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報告爲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掌握社會現有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狀況,瞭解社會未來三年對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及培養要求,從而爲確定我院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培養目標和專業設置提供基本的依據。我們對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需求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__年3月,我係採用走訪用人單位、問卷調查、資料收集與分析等手段,就相關行業和企業對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進行調查和分析。

此次調研涉及的用人單位主要有安徽、江蘇、浙江等省的大中型企業、進駐安徽省蕪湖、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上市公司、外資企業、大中型國有企業以及具有一定影響力的民營企業;涉及到省內及周邊地區的人才交流中心和人才交流會。

現就調研情況總結如下。

一、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需求的宏觀背景

對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是由社會發展大環境決定的,我國的國家信息化進程已經並將繼續對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產生重要的影響。

目前,我國計算機市場的主體仍然是行業應用市場。在國家“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戰略的指導下,行業應用市場總體上保持穩定增長,但行業間需求不一,增長各異。國家信息化進程已經涉及到各行各業。企事業單位信息系統的建設與運行,是目前和今後採購、應用計算機產品的主流需求。這些用人單位需要高校培養大批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

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社會需求總量在計算機行業屬於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約需求100萬各種類型的畢業生,高職院校畢業生主要從事計算機應用行業的基礎工作,特別優秀的可以從事一些開發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從事計算機應用工作。

二、相關行業和企業對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

1、在國家“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戰略的指導下,我省企業信息化也在全面進行,急需企業信息化專業人才。

目前從計算機專業畢業生所從事工作的性質來劃分,大致上可以將計算機人才分爲以下三類:

(1)從事研究型工作的專門人才。他們主要(在攻讀更高學位後)從事計算機基礎理論、新一代計算機及其軟件核心技術與產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對他們的基本要求是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2)從事工程型工作的專門人才。他們主要從事計算機軟硬件產品的工程性開發和實現工作。對他們的主要要求是技術原理的熟練應用(包括創造性應用)、在性能等諸因素和代價之間的權衡、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團隊精神等。

(3)從事應用型(信息化類型)工作的專門人才。他們主要從事企業與政府信息系統的建設、管理、運行、維護的技術工作,以及在計算機與軟件企業中從事系統集成或售前售後服務的技術工作。對他們的要求是熟悉多種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的工作原理,能夠從技術上實施信息化系統的構成和配置。

從調查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來,目前我省高校計算機專業對第(1)、(2)類人才的培養已有一定的基礎,而對於第(3)類人才的專門培養則是非常薄弱的。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呈金字塔結構。例如,教育部關於緊缺人才的報告稱,到__年,我國需要高級計算機人才6萬人,中級計算機人才28萬人,初級計算機人才46萬人。但是,目前計算機行業從業人員的結構呈橄欖型,高級計算機人才和初級計算機人才都十分缺乏,尤其是從事計算機行業應用型工作的專門人才。因此目前的人才供應情況還遠遠不能滿足社會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

對於這種現狀的認識,一位企業負責人的觀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目前計算機行業“藍領”人數少的根本原因,不是企業不需要“藍領”,而是缺乏能夠有效地組織和指揮“藍領”、發揮其軟件生產力的高級應用型專門人才。

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是振興安徽的一項迫切任務,既懂計算機軟件又懂計算機硬件維護技術的複合型人才緊缺已成爲安徽振興經濟的一大障礙,據我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負責人稱,我省複合型人才爲19、9萬人,佔技術人才總數的7、4%,與發達國家複合型人才總數40%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本行業中持有“雙證”在手的大學生就更是少之又少。it產業的振興勢必將拉動並形成我省巨大的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需求市場。

從我們調研情況下,瞭解到我省在未來3年內企業信息化過程中,仍有100萬的人才缺口。而我省本專業的在校生僅爲1700多人,遠遠供應不上這種需求,巨大的人才缺口使我們現在必須加大對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特別是立足本省,培養適合我省企業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應用人才。

2、企業在招聘時對計算機人才的期望

在現在的就業形勢和企業競爭條件下,市場出現了某種供大於求的現象。因此,企業在招聘新的員工時候,有了更多的選擇餘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調查結果顯示,企業中不同部門的負責人對應聘者專業技能的要求不同。人力資源主管認爲排在頭三位的專業技能分別是:計算機軟件的應用能力、數據庫知識和操作系統知識;而it項目主管認爲排在頭三位的專業技能則分別是:計算機硬件組裝與維護能力、計算機軟件的應用能力、網絡管理和維護能力,此外依次需要具備數據庫知識和操作系統知識。

分別有87、9%的人力資源主管和81、7%的it項目主管在招聘員工時會看重應聘者的實踐經驗。不少企業會參看畢業生是否參加過項目或實習以及是否擔任過學生幹部等條件。57、7%的it項目主管表示,會先安排新員工直接進入工作,然後在實踐當中根據需要再進行鍼對性的培養。所以目前成熟的企業並不迴避再培養問題,但迫切希望有效地降低再培養成本。

3、從全國範圍來看,企業信息化的進程也在飛速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也在逐年上升。

大量的傳統企業在不斷加快信息化建設的進程,“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這是我國已經確定的長遠戰略發展目標,而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的短缺成爲阻礙信息建設發展的瓶頸。

在需求度上,我國上規模的企業在百萬家以上,每個企業搞信息化建設平均最少需要一到兩名複合型計算機應用人才,那麼全國對複合型技術人才的需求量要在200萬以上。由此專家指出,計算機應用是依託it產業迅速發展的“朝陽職業”,人才需求由低端到高端都有廣闊的就業前景,職業行情將越漲越高。

4、用人單位關於計算機專業人才素質和職業道德的觀點

在企業訪談過程中,每個it公司都毫無例外地談到了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綜合素質培養的問題。

在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時代,高職畢業生僅僅掌握已有的知識是完全不夠的,重要的是要有一種綜合的能力,即通常所說的專業素質。

在“選擇應聘者時優先考慮的前五項因素”一題中,首選是“持續學習能力”,得到了66、7%人力資源主管和項目主管的認同;其次是“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支持率達64、3%;第三是“溝通能力”,佔36、4%;第四是職業道德和責任心,佔56、6%;“參加過項目或者實習”和“團隊合作意識”並列第五,支持率53、4%。學習成績的支持率只有24%,可見企業只是把學習成績作爲應聘者學習能力的參考來考慮的,它們更看重一個人面對新事物的再學習能力以及面臨新問題的解決能力。

儘管企業招聘時比較看重應聘者的工作經驗(分別有87、9%的人力資源主管和81、7%的it項目主管認爲在招聘員工時會看重應聘者的實踐經驗),但素質與經驗二者並不矛盾。招聘時考慮的是工作的關聯性、有效性及成本最小化,而一旦進入工作角色後,注重的不僅是曾經做過什麼,更是以後能做什麼,要求員工在工作中能夠應對經常變化的客觀情況。

加強職業道德和社會責任感的教育是一個大家都認爲重要但實際上很容易被忽視的問題。這些問題不易被察覺,也無法提供定量的分析和評價;而一旦出現問題,損失則可能很大。在對“管理項目時員工面臨的主要問題”的回答中,前5項依次是:(1)對工具和方法的應用技術不足、經驗不足;(2)缺乏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責任心不足;(3)職業道德和紀律性不強;(4)知識體系結構不合理,範圍狹窄,內容陳舊;(5)溝通能力較弱。有43、7%的項目主管認爲員工責任心不強。不少管理者抱怨有些員工跳槽太頻繁,往往更多地考慮個人的待遇,而不太考慮集體和社會利益。人力資源經理和項目經理都表示不太願意要那些頻繁跳槽的求職者。可見,價值觀的問題已經排在專業技術問題前面了。

因此以學習能力爲代表的發展潛力,是用人單位最關注的素質之一。同時企業要求人才能夠學習他人長處,而目前相當一部分學生“以我爲中心、盲目自以爲是”的弱點十分明顯。

5、關於複合型和寬口徑

近年來,複合型人才的需求與培養是一個熱門話題。對於it領域而言,複合型人才是指既具有某個(某些)應用領域的專門知識與技能,又掌握了it專門技術的人才。

it企業對人才的需求層次越來越高,並且對綜合性、複合型人才的需求旺盛,學校應當而且能夠拓寬專業領域,使得學生在校期間受到應用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的培養。

實際上,企業對寬口徑人才的需求更爲實際。調查結果顯示,在“是否考慮過從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人中挑選銷售人員”一題中,it項目主管給出肯定回答的爲100%。從企業用人的角度考慮,招聘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員主要是從事技術性工作,但工作了一段時間後,會有一些人根據企業的實際要求和個人的個性優勢而走上其他工作崗位。在調查中,大部分人力資源主管認爲,開設人文或商貿課程對於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的日後工作有着積極的影響。

目前許多高職院校現有的課程安排對於學生來說基本上是“一刀切”,學生們的學習內容沒有太多差異,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不能體現出每個人的個性優勢。當然,一些基本課程是大家應該學習的,但我們缺乏的是對學生進行個性分析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與指導。

因此我們認爲要求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學生掌握某個(某些)應用領域的專門知識和技能可能並不現實。但是,許多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將來並不會一直從事本專業的技術工作,因此在校期間的培養除了專業知識外,學習能力也是要十分重視的。

三、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畢業生存在的主要問題

從調研情況看,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的培養工作距用人單位的要求尚有一定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缺乏基本的抽象分析問題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2)對工具和方法的應用不熟、經驗不足;

(3)責任心和紀律性不強;

(4)價值取向和對職業生涯的規劃不成熟;

(5)外語能力欠缺;

(6)承受壓力的能力不足。

四、對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培養工作的意見

1、課程體系與教學方法相對陳舊

總的來說,目前職業院校計算機應用技術的課程體系,是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設計的。但有些課程的內容只是普通高校課程的簡化,注重理論知識的培養,實用技能的訓練相對不足。尤其是課程內容滯後於專業技術的更新與發展,案例教學、項目教學內容極少,導致學生在實際工作中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另一方面,在職業技能培養方面,職業技能訓練不成體系,力度不夠,對職業素質的教育(如開拓精神、市場觀念、管理技巧、團隊精神、應變能力等)尚沒有得到全面的實施。現有課程體系存在以上問題,與社會需求和行業發展相脫節,導致該專業畢業的學生不能很好地適應相關行業工作。

在教學方法方面,雖然基本上採用了理論與上機實踐相結合的授課方法,但對學生職業技能以及動手能力方面的培養相對不足。社會需求的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強調具有較高的職業素質、較強的實踐能力。因此,按傳統方法培養的學生難以滿足職業崗位的要求。

由於職業教育招生困難,導致生源的整體素質要比過去有所降低。有些學生文化基礎素質較低,學習的自覺性比較差。但客觀的分析後,並不是這批學生沒有能力,而是需要有適合他們學習的課程和教學方法,要增強教材和教學方法的趣味性,給予學生更多動手的機會,激發學習的主動性。在實際訪談調研中人們發現,這批學生對於操作性比較強的課程很感興趣,並且能夠很好地掌握。對於工具類的課程,學生的接受能力比較強。

2、該專業複合型師資缺乏,職業實踐經驗不足,專業知識滯後

該專業既懂技術又具有職業實踐經驗的複合型教師嚴重缺乏,這樣會導致他們在教學過程中無意識的偏離專業培養方向。現有教師缺少職業培訓、技術更新滯後、缺乏教育創新機制等,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問題。

2022人才需求調查報告 篇4

第一部分調查背景

隨着中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加深,以及中國經濟的發展,市場營銷這一專業也日趨熱門。在全國範圍內,幾乎每一所高校均開設了這一專業;這種快速增長導致了行內就業時競爭激烈,一次就業難度增加。同時,對於用人單位來說,市場營銷專業的畢能否勝任日常有關營銷工作,具備一定職業素質呢?學校的培養方案,是不是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呢?帶着以上的問題,我們工商管理系對用人單位進行了市場營銷專業人才需求調查,爲接下來要進行的市場營銷課程改革做好鋪墊。

第二部分調查內容

本次調查的主要內容分爲三部分:

1、企業背景信息

2、企業人才資源現狀

3、請企業對調查項目選項作選擇

第三部分調查說明

1、調查總體

調查總體界定爲我校09級學生能調查到的所有的有進出口業務的企業。鑑於市場營銷學生的畢業去向未必和專業完全對口的問題,我們也調查了部分沒有進出口業務的企業。

2、調查實施

採用結構式問卷進行送發。問卷由封閉式和開放式題目構成。對於其中兩個需要排序的題目,我們採取了賦分統計的方法得出最高分和最低分再排序。調查從20xx年2月1日開始,至20xx年3月8日結束。

3、問卷回收

本次調查統計共回收有效問卷427份,個別問卷存在某個別題空答的情況,我們統計時對空答的題目不算入統計。

第四部分調查結果

1、企業背景信息

1、1企業業務領域集中在商業和IT業,服務行業所佔比例大

所調查的企業中,181(44%)家企業屬於商業領域,108(25%)家企業屬於IT業,其他領域佔了25%。金融、證券、保險業、外貿代理業、農業、旅遊業6項一共佔了16%。

在收回的問卷中,171家企業屬於服務業(43%),其次是製造業68家(17%),貿易62家(16%),其他60(15%)家,流通業25家(6%),物流業5家(1%)。調查現顯示,服務業以絕對優勢位居第一。

1、2企業性質方面民企和個體佔絕大部分,絕大多數企業人數在500人以下。

所調查的問卷中,有171(47%)家企業屬於民企,135(37%)家企業屬於個體。國企12%,三資4%。從大環境來看,在這個多種企業性質共存的社會裏,民企和個體的數量正在呈上升趨勢。另一方面,考慮到我們學生是高職畢業生,很多大型企業和外資企業單憑我們學生不一定能聯繫上相關人員進行調查。學生目前實習所在的企業,也以民企和個體爲主。

2、企業人才資源狀況

2、1本科及本科以下學歷人才爲主

所調查企業人員的學歷中,本科及本科以下學歷人員佔80%。其中本科346人,專科357人,總數相差不大,高中相對較少,有255人,專科學歷的人是最多的。碩士、博士、博士後總共佔20%,其中碩士116人,博士66人,博士後50人。由此可見,企業所需人才中,絕大多數都是本科或者專科人才。

2、2企業對市場營銷畢業生看法不一,但大多數企業反映畢業生僅有書面知識

在肯定畢業生的企業中,有14%的企業認爲市場營銷畢業生能夠勝任較高級的工作,表現出專業的水平;12%的企業認爲高職高專的畢業生工作能力比本科的畢業生實際能力更強。

企業認爲市場營銷畢業生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畢業生僅有書面知識,不能解決實際問題。

2、3約六成企業認可市場營銷畢業生各種資格認證。

調查顯示,59%的企業認可各種資格證書的。其中39%的企業認爲各種資格認證能夠幫助他們培養和選擇相關層次的人才。也有14%的企業認爲各種認證名不副實,沒有反映出相應的專業能力。

通過上述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需求調查的總結,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1、從企業背景信息分析市場風向標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可以把握經濟發展的趨勢,根據調查結果分析出最具潛力的就業領域,如服務行業中的中低端,商業、IT業這些領域涉及範圍廣,人才需求量大,是就業機會最大的領域,這是市場自身發展規律和供求關係的客觀反映。根據市場營銷人才需求的調查結果表明:大量的企業急需一線的既掌握相關市場營銷知識又具備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應用型人才。廣大高職畢業生應及時分析,把握這種趨勢,更好地調整就業取向,實現順利就業。

蓬2、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脫節,必須進行專業結構和課程設置的改革

從調查結果來看,大量企業急需一線市場營銷人才,而正真能勝任相關崗位工作的畢業生數量不多。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不高,在校期間實踐量不夠,知識結構不合理。專業調整要着眼於社會需求,要避免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的脫節。要繼續加強外語,國際業務方面內容的課程教學。其次,從教學內容,方法與手段上得到充分的改革。在教學內容上,要摒棄陳舊的教學內容,注意知識的更新;要改變過去只重知識傳授的做法,把傳授學習知識,運用知識及探索和檢驗知識的方法相結合,並在課程內容中融入有關創造知識的教育;在教學方法與手段上,則是要改變過去的被動灌輸方法,重在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潛能,重點加強對於進行創造性活動有關的方法,能力,品格的教育;要努力改變學生忽視基礎理論學習的傾向,提高學生學習基礎理論課的興趣。

對於基礎性和專業基礎性課程,在遵照教育部規定的基礎知識的基礎上結合我院對專業的2+1培養方案,大部分課程應集中在大一和大二傳授。而英語的教學需要在各個環節不斷加強,保證每個學期均有英語教學,其中重點在貿易英語會話及英語談判的教學,一些專業課。

最關鍵的一點是學生必須要有更多的實踐機會。爲滿足社會對市場營銷人才的實踐操作技能的要求,應積極增加專業實踐教學的投入和重視學生動手能力的訓練,通過設立與之相契合的特定場景或案例的方式,創造與實際情況相符合的環境,做到對症下藥,增加學生在特定環境下的應變能力與操作能力,同時還可印證和鞏固所學的理論知識,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基本操作技能訓練。

3、進行專業的職業證書培訓

很多企業表示更加看重學生的實際運用能力和綜合能力,不太看重學生手中的各種資格證書。但近六成企業還是認可學生的資格認證證書的。我們要做的關鍵是要提高資格認證的含金量,使職業資格證書能夠代表學生真正的能力和實際水平。

目前社會上各種資格認知機構名目繁多,魚龍混雜,證書和實際能力不成正比,這些現象使一些企業對資格認證的含金量持懷疑態度。學校應該推薦學生參加權威機構或部門的認證考試,同時做好相關的培訓輔導工作,使學生真的能學有所用,學以致用。

2022人才需求調查報告 篇5

爲深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貫徹省委、省政府人才興晉戰略,爲提高藝術院校服務國家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能力,提高藝術類高等職業學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於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的通知》(教職成[20xx]11號)文件精神,我們分別從我省當前美術專業現狀、社會對美術專業人才的需求、我院美術專業教育現狀等方面,對我省基層文化館(站)、藝術畫廊和中國小美術師資、行業企業,以及學院美術專業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分析。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調研報告,以便更好地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順利完成我院美術專業的建設發展。現將此次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美術專業人才需求與專業改革調研指導思想 1、調研活動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爲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服務爲宗旨、以就業爲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以提高教學質量爲核心,創新體制機制,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訂單培養,促進專業與產業對接、課程結構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對接、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全面提升藝術類職業學校專業建設水平和產業服務能力,努力培養藝術類美術專業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爲山西經濟發展建設提供優質人力資源支撐。

2、調研活動思路方法

根據《教育部、財政部關於支持高等職業學校提升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的通知》(教職成[20xx]11號)文件精神,我們深入我省造型藝術行業團體、基層文化館(站)、中、國小校和畫廊等單位,通過書面問卷、個別訪談、電話調查、座談會、文獻查閱、網站檢索等方式,分析造型藝術專業人才結構現狀,專業發展趨勢,人才需求現狀,崗位對從業人員知識及能力、相應的職業資格的要求,學生就業去向等情況,進一步完善我院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案,以構建合理的課程體系,完善教學團隊,加強實踐教學,提升造型藝術專業服務我省經濟社會的能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美術專業人才需求調研 1、行業發展的社會背景

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和對社會精神文明和主旋律文化的倡導與普及,人民羣衆對文化藝術的綜合需求也出現了多元變化,美術事業的發展以多種藝術樣式爲表現,並以其雅俗共賞的特質爲社會服務,以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的需求,它同時給我們的藝術教育提供了一個發展空間;它是我們美術專業教育生存發展繁榮的重要社會條件。同時市場的發展變化也爲當今的美術專業人才培養提供了條件,由於近年來美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各院校以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爲主,美術專業人才逐年減少的現狀,美術專業高職教育階段如何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美術專業教學的課程結構的改革是我們面對的主要課題。

隨着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藝術審美要求越來越高,需求越來越豐富,趣味也趨向多元化。社會的需要,帶動和促進了我們對美術專業人才培養及藝術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提高。在未來的藝術市場中,

中國畫、書法、油畫、版畫、壁畫、雕塑等藝術作品也將有相應的空間。

山西省蘊涵着豐富的傳統繪畫、雕塑、壁畫、書法、民間剪紙等藝術寶藏,從最早的漢代畫像石、畫像磚、北魏的大同雲岡石窟、天龍山石窟藝術,北齊婁睿墓壁畫,唐代的五臺山佛光寺壁畫藝術,宋代晉祠聖母殿雕塑藝術,宋代的巖山寺壁畫藝術,金代大同華嚴寺壁畫和朔州崇福寺金代壁畫藝術,元代永樂宮壁畫藝術等源遠流長的歷史和豐富的民間藝術人文資源,它是造型藝術專業高職教育健康發展的沃土。近年來山西省委、省政府把“調整產業結構”作爲興晉富民的重要舉措,尤其是文化產業已成爲山西新的經濟發展增長點,對於山西傳統藝術的開掘、整理和現代繪畫藝術的創新和發揚亟需一批專業的美術人才,這爲我省高職美術專業的人才培養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也爲藝術教育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空間。

2、行業發展的人才需求

近年來我省的繪畫、書法、雕塑等呈現出了多元化發展的新變化,通過我們認真調研,在全省各地文化企事業、中國小、藝術公司、畫廊、畫院、各美術中大學聯考培訓學校和公益性文化事業,經營性文化產業中都離不開美術專業的藝術人才培養,隨着我省的文化事業發展走上了跨越式發展的道路,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設文化強省的戰略目標,美術專業教育工作更要抓住機遇,致力於培養我省文化藝術人才,使美術專業教育再上一個新臺階,爲美術專業教育創造一個新的發展機遇,創造更好的平臺。

根據我係近年來對我省文化及相關產業綜合情況的調查瞭解,同時也結合了《山西省文化廳20xx年度山西文化統計年鑑》,具體情況見下表:

文化及相關產業

比例 從事單位

藝術教育業 文化市場經營機構 基層文化館(站) 畫廊 美術中大學聯考師資 其他文化及相關專業 美術設計、出版、報社 18% 10% 20% 3% 15% 15% 15% 中國小美術師資 藝術管理工作 美術宣傳工作 職業畫師 基礎美術技能培養 企事業單位美術工作 美術設計、美編

通過山西省基層文化大調研的結果數據表明,由於各種因素的制約,在中國小、文化市場、基層文化館站等部門人才缺少的問題依然非常突出,這種現象嚴重地制約了我省美術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們在調查中發現,一是省內偏遠貧困地區的文化(站)、中國小、美術人才嚴重缺乏,各地山區的中、國小美術師資嚴重缺失。二是現有人員年齡老化。三是現有人員存在學歷層次偏低,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省藝術事業的發展。文化教育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但從目前全省美術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來看,並不能充分滿足這一需求。我省廣大鄉鎮、農村中國小爲加強學生素質教育也需要大量的藝術師資。綜合各方面的人才缺口,在今後的一段時間內還需要我們根據行業發展的人才需求,不斷調整人才培養方案。

3、專業對應的職業崗位分析

從事美術專業的職業崗位大體可歸納爲:1、從事藝術創作類(主要爲各地畫院、社會各層次畫廊、各大、中、小企業單位、出版社、報社、文

化旅遊娛樂場所美術編輯美工等);2、從事教育類(大、中專學校藝術類專業教育、普通中、國小及有關社會辦學單位等);3、從事美編、輔導類(有關藝術館、站和社區文化中心等);4、從事藝術研究類(藝術科研單位等);5、自由美術職業者(職業畫師、美術中大學聯考班、農村的民間美術藝人等,數量極大)。

三、美術專業現狀調研 1、專業點分佈情況

從我省的發展教育和文化事業的角度看,擴大培養藝術後備力量,既適應文化事業發展的要求,也提高全民的文化藝術素質,同時也滿足了廣大學子對知識的渴望和接受高等教育的嚮往,對文化事業的發展有着積極作用。

根據20xx年山西省文化廳公佈的“山西藝術教育調研報告”統計,我省設置藝術專業的本科院校、高職高專學校,由1998年以前的不到10所,發展到現在的46所,在校生人數也在逐年增加。在全省64所高等院校中,有46所院校設立了藝術類專業。其中,少部分設立了美術繪畫專業課程,如:中國畫、書法、油畫、雕塑、版畫專業。影視美術專業和綜合壁畫專業只有一至兩所院校開設。

2、專業招生與就業崗位質量分析

美術專業生源主要來自我省各地區。近年來我省美術生源一直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從近十年來看,美術考生從兩三千人一直髮展到近年二萬八千左右的美術大學聯考生,生源是有一定保障,但近年來美術生源質量和綜合素質明顯下降,高職高專生的生源較爲突出。美術專業的生源大體由兩個部分組成:1、有專業特長的普通高中畢業生;2、各類藝術中專學校、藝術類職業高中。

依據全省歷年美術專業就業崗位分佈情況的統計,畢業生中進入事業單位的佔20%,進入行業(企業)單位的佔40%,自主擇業的佔25%,繼續深造的佔5%。

雖然近幾年就業形勢嚴峻,從美術專業學生就業去向比例來看,就業情況較爲平穩。各類與藝術類專業相關的行業(企業)中國小、文化館、畫廊、出版社美工等成爲該專業學生就業的主要渠道。此外,由於美術專業的特殊性和本專業學生較強的實踐能力,自主擇業的比例也在逐年上升,進入社會各類私企、畫廊、美術大學聯考培訓、藝術公司等也逐漸成爲學生就業的重要渠道。

隨着學院教學改革的不斷完善,學院在20xx年設立造型藝術系,調整了專業設置與課程結構,使人才培養更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根據歷年美術專業就業崗位分佈情況統計,畢業生中進入事業單位的佔25%,進入行業(企業)單位的佔45%,自主擇業的佔25%,繼續深造的佔5%。隨着社會發展變化,美術專業市場的發展和美術專業的專業特殊性,美術專業學生都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自主擇業能力,自主擇業靈活就業(開辦畫廊、中大學聯考美術培訓班)的畢業生人數逐年上升,逐漸成爲其就業的主要渠道。畢業生就業區域主要集中在山西,60%在太原市就業,30%在地市級城市就業,10%在縣城及以下地方就業。

3、美術專業教育情況及存在問題分析 (1)課程設置情況

近幾年,隨着藝術職業教育的發展,各藝術高職院校都圍繞美術專業職業崗位羣建設和職業能力的需求對專業教學進行了改革和探索,在課程結構設置上做了相應的調整。我係結合省內調研情況對本專業設置和專業課程結構體系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和改革,按職業崗位的要求,在課程設置上結合就業發展需求加入了藝術設計基礎課和造型基本功綜合繪畫表現技法課,同時加大了實踐技能訓練的力度,加強了藝術寫生實踐課時的比重,我係在沿襲傳統的繪畫教學模式基礎上努力加強完善課程結構的合理性,以進一步適應本專業培養目標。

(2)專業實訓條件情況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各學校美術繪畫專業都建有一定的實訓設施,但各學校之間的實訓環境和條件差異很大。總的來說各學校在實訓設施建設上的經費投入都顯不足,離培養高端技能型美術繪畫專業人才的要求還有在一定的距離,實訓條件還需完善。

(3)推行“雙證書”制度情況

目前,各藝術職業院校大多都在推行“雙證書”制度,但發展不平衡,有的學校開展此項活動,有的學校未開展此項活動,有的學校獲證率高,有的學校獲證率低。近年來,我院美術專業學生中級證書通過率達到95%左右。

(4)師資情況

調查顯示,我省內各藝術院校美術繪畫專業師資配備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在“專兼職”教師比例不當,“雙師型”教師數量偏少,職稱結構不合理等問題。近幾年,我院積極組織青年教師深入一線參加藝術實踐,鼓

勵青年教師報考研究生,參加藝術系列職稱評定,使美術專業教師和美術史論教師隊伍結構得到一定改善,但與人才培養要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美術專業教學改革建議

隨着省內藝術市場對美術專業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對美術繪畫專業人才的基本素質和專業技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各用人單位在招聘時, 也不再盲目追求高學歷, 而是紛紛將眼光瞄準了比較實用的技能型藝術人才,通過調研,我們進一步認識到,美術專業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產學研相結合,建立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進一步調整課程結構設置,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改進教學運行管理機制,進一步提高專業教師業務能力與史論教師隊伍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全面提升美術專業教學和實訓基地建設,緊緊圍繞繪畫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教學改革,爲藝術市場發展提供合格的藝術人才。 開拓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渠道。

(1)推進校企對接,加強專業協同合作

爲保證本專業學生藝術實踐與就業,美術專業根據本專業特點和實際情況,認真調研,聘請社會相關專家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努力創造實現美術專業教學與企業崗位技能要求對接,推行“雙證書”制度,實現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近年來美術專業與社會畫廊、中國小、藝術設計公司和各地寫生實習基地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校外實訓基地,通過與這些基地的合作,進行靈活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實現專業教學要求與企業(行業)崗位技能要求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在教學過程中,把美術專業的新技術、材料的運用引入專業教學體系,並把校企共同開發與專業課程和教學資源有機的融入一體,將學校的教學過程與社會需

求(行業)緊密結合,校企結合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2)努力探索優化美術人才培養方案,積極推進中高職藝術教學體系銜接

美術專業在堅持從日常課堂基礎教學到藝術實踐、生活體驗到藝術創作過程中,努力探索高等藝術職業人才的培養模式,圍繞專業教學發展動向以職業技能培養爲中心,強化專業基礎技能,造型能力、綜合技法表現能力與藝術理論基礎修養,提升本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積極引導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思維理念、自覺研習專業學習的主攻方向,堅持造型基礎,專業技能與美術專業理論並進的教學模式,在高職專業前兩年的教學中,完成基礎教學任務,爲高年級打下堅實基礎。爲藝術實踐與實習就業打下良好基礎。從而達到專業技能與綜合素質的雙重培養目標。

(3)深化課程教學內容改革,加強教材建設

美術專業在原有教學基礎上,針對本專業教學發展變化與各畫種的專業要求,積極推進教學改革,積極引進先進的教學理念,新的教學內容。以專業技能培養爲基礎,以職業能力培養爲核心,注重專業基礎技能知識和技法表現能力學習及藝術理論綜合素質並重的教學模式,全面推進美術專業教學發展,注重精品課程的建設,加強主幹課程教材建設,努力構建特色教學體系與人才培養模式。

(4)建設教師團隊,提升服務能力

加強和完善教師隊伍的培養建設,強化造型基礎教學實力與提升藝術創作及理論教學的師資團隊建設,積極促進“雙師”結構,鼓勵青年教師堅持專業基礎教學與實踐,促進專業骨幹教師在藝術創作、教研、學術和

社會實踐中發揮積極作用。鼓勵教師參加技能培訓並獲取藝術系列職業資格證書;根據實踐教學的需要,有計劃的選聘既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又有一定教學能力的行業專家擔任兼職教師,促進本專業教學與實踐;積極引進與培養青年骨幹教師。在教師隊伍的學歷結構方面使研究生學歷教師達到青年教師比例的45%以上;深化藝術職業道德教育、進一步強化師德師風建設和教師業務考覈等活動,努力建設一支結構合理,師德師風優良、教學技能強、專業水平高的教師隊伍。

完善校企合作機制,構建專兼結合的專業教學團隊,使本學科在專業應用領域與實際相結合,力求達到專業教學與社會實用人才需求的有效接軌。

(5)加強藝術實訓,轉變培養模式

全面推動藝術實踐教學,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藝術感受、綜合表現能力和藝術創新能力。推動藝術實踐教學改革,加強學生與社會實踐聯繫,在日常教學中與社會服務、美術展覽、畫廊等有機聯合,強化教學過程的實踐性,教學中鼓勵教師引導學生,綜合本專業特點和優勢積極大膽實踐,多與社會接觸,並依託學院教學平臺,教學指導,爲藝術實踐實訓創建良好的支持,使美術專業教學走向多元化的藝術培養模式。

(6)實施第三方評價,加強教學質量考覈監控

藝術教育質量與畢業生就業率以及社會企業滿意度,創業成效等是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因素,實施第三方評價,即建立學生及其家長、就業單位、藝術行業、研究機構等利益相關方共同參與的第三方人才培養質量評價制度。

加強對藝術教學及本專業畢業生就業發展的監督與質量監控,對藝術人才的培養、專業設置規劃、藝術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和教學大綱的修訂、爲教學改革提供重要的依據,它將進一步推動藝術職業教育改革,促進教學質量提升,做到良好的自我監控、主動有效的使教學改革與研究引向健康發展的軌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