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數學調研報告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96W
本文目錄2019年國小數學調研報告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調研報告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情況的調研報告最新國小數學教學十三五規劃工作調研報告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發生的可喜變化,同時也發現一些問題。

國小數學調研報告4篇

一、可喜變化

(一)學習方式的轉變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通過聽課,我們看到80%的課堂教學基本組織形式是有效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經歷了猜測、驗證、思考、交流、說明等數學思考過程,學生能在各種活動情境中有效地學習。

如案例1:二年級“ 可能性”

本課教者從學生喜愛的、熟悉的拋硬幣遊戲開始使學生感受事物的不確定性。學生在觀察、拋擲、猜測等活動中,初步體會到了硬幣落地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然後小組內玩摸球遊戲,再一次經歷活動過程,感受事物發生的不確定性,很快理解了“不可能發生”、“一定發生”等現象。達到了預期目標,充分體現了“做中學”的理念。

又如案例2:六年級“圓的周長”

測量圓的周長時,教師先問學生:“在學習正方形、長方形時,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們的周長,而圓的周長是一條封閉曲線,怎樣測出它的周長呢?你們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條去測量實驗桌上的幾個圓的周長,有幾種測法?大家實驗一下。”頃刻,課堂上人人動手參與,你用這種方法,他用那種方法,氣氛十分活躍。爾後,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實驗結果。有的說:“我是用滾條的辦法測出的。”有的說:“我認爲用滾動的方法有它的侷限性,假使遇到無法滾動的圓,我想還是用繩測的辦法好。”教師在肯定學生的思維方法後,因勢利導,提出一個看得見、摸不着的實驗(一細繩的一端繫着一個鈕釦,手拿細繩的另一端,繞動細繩,鈕釦在空中劃出一個圓)。“象這個圓你能用繩測、滾動的辦法量出它的周長嗎?這說明用繩測、滾動的辦法測量圓的周長都有一定的侷限性,我們能不能找出一條求圓的周長的普遍規律呢?”接着老師利用媒體顯示:兩個大小不同的圓,在同一點旋轉一週後留下的痕跡。提問:“你們看到的圓的周長的長短與誰有關係?有什麼關係?”大家再實驗,直到得出:圓的周長是直徑的л倍。這樣,通過操作、討論、觀察、思考,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索問題,既掌握了知識,又發展了思維。

總之,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單一的學習向自主學習轉變、由獲得知識結論向親歷探究過程轉變、由問答式學習向小組合作學習轉變,整個學習過程是學生一個積極主動建構過程。

(二)數學生活化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到處存在着數學思想。在聽的課中,幾乎所有的教師都注意在課堂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生活背景出發,聯繫生活講數學,把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

如案例1:三年級“搭配中的學問”

教者通過組織學生搭配衣服,制定菜譜等活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繫。

案例2:一年級“認識鐘錶”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教師出示的鐘面上的時刻,回顧自己每天在這一時刻所做的事情。把時間這個抽象的知識與生活的具體事例結合起來,更加生活化。

案例3:四年級“正負數”

上課伊始,教師讓學生當天氣預報員,彙報課前收集到的當天天氣預報情況引入正負數。課中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銀行存摺卡和進行智力競賽打分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正負數,同時瞭解到正負數意義。

案例4:三年級“筆算除法”

在練習中教師設計了去藥店買藥這一貼近學生生活的開放題:愛心藥店的藥買一盒送一瓶,每盒96元(每盒七支)。益民藥店每盒78元(每盒7支)。問學生那家藥店的藥比較便宜。題目一出示,學生就頗感興趣,積極開動腦筋,尋求答案。從而使學生對數學方法的體會更加深切、感悟更加真實,更能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從中我們可以看出,98%的教師已經充分注意了數學生活化問題,懂得從生活中提煉出數學問題並引導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現代教育技術應用

在聽的數學課中,近三分之一的課應用了現代教育技術。通過多媒體的聲、像畫面,爲學生創設了和諧的學習情境。用情境的聲、光、色、像等外在形式,調動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參與學習活動。

案例1:三年級“筆算除法”

教師用多媒體形式爲學生創設了一個孫悟空分桃子的問題情境,“孫悟空從天宮帶回了48個仙桃,有兩隻小猴子看見了,請求大王把桃子給他們平均分了。”教師提問:從動畫中獲得了那些數學信息呢?然後引導學生列式研究算法。接着多媒體演示把桃子分給四隻猴子和三隻猴子的情境,引導學生學習。整個學習過程貫穿在這個情境中,讓學生不斷在創設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並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獲得用數學的成功體驗。

案例2:六年級“ 圓的周長”

教師通過演示自己製作的課件,化靜爲動,使學生直觀地感知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充分顯示了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教學領域中發揮的獨到作用和特殊魅力。

(四)數學文化的彰顯

近年來,在數學課程中重視數學的文化價值已經形成共識,數學課程不僅應該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還應該有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價值(包括)文化價值。在我們所聽的課中,雖然注重數學文化的彰顯不算普及,但是可以說已初見端倪。

案例1:六年級“軸對稱圖形”

在這節課裏,教師準備了豐富的數學文化內容美妙的音樂聲中欣賞桂林山水、臉譜、千手觀音,出示交通安全標誌,汽車標誌的一半,讓孩子們猜另一半是什麼,這些精彩的華章都成爲這節課的亮點,彰顯了數學文化魅力。

案例2:四年級“垂直與相交”

教者在課接近尾聲時,出示圖片簡單介紹意大利比薩斜塔,引導學生課後查資料進一步瞭解比薩斜塔,同時思考爲什麼至今700多年,它仍然比較堅固。這樣做既豐富了學生的視野,又在傳播數學文化的同時注重了各學科之間的整合。

二、存在的問題

(一)情境創設的誤區

情境作爲數學新課程點擊率最高的詞彙之一,不可否認,情境在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學習和理解數學方面發揮着應有的作用,但是在我們的調研中,卻看到了這樣的情境。

1、虛假情境創設

在二年級《生日》一課中,教師這樣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過生日,你想對老師說點什麼呢?”學生盡情表達自己的心聲後,教師播放《生日歌》,又問學生:“你喜歡過生日嗎?爲什麼呢?”這樣的虛假情境和無效提問,無非起到了喧賓奪主的作用,同時也給學生帶來了消極影響。

2、虛擬人物設置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境。師:今天老師給你們請來了一位神祕的客人。(出示小鬧鐘)小鬧鐘說了給你們帶來了兩組測試題……我認爲這樣的人物形同虛設,沒必要。

3、過於追求趣味性

在聽課過程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些教師創設情境的目的不明確,單純地追求有趣,爲了創設情境而創設,實效性不大。如有的老師在上課時運用多媒體課件,創設了這樣的情境:一個美麗的大森林裏,住着三個可愛的朋友……聽課者正沉浸在這樣一個美好的意境當中,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定睛一看,原來是幾個平面圖形,然後教師問大家喜歡這些圖形嗎,學生附和道喜歡。靜靜地反思,這樣情境流於形式,並沒有真正的意義。還不如直接出示幾個平面圖形,讓學生直接感知。

我覺得情境設計應爲完成教學目標服務,不能擺架子、走過場,那種“浮光掠影”、“蜻蜓點水”式的情境創設只能使學生眼花繚亂,偏離學習數學的軌道。教師在創設情境時應以解決問題作爲基本思路,以學生的生活和經驗作爲情境素材的主要來源,以“最適合纔是最好的”作爲衡量情境設計的品位與標準的基本依據。創設現實的、有意義的、有層次、有價值的情境。

(二)小組合作學習“有形無實”

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是新課程實施的一個重要話題。因此,許多老師在每節課的課堂教學設計中總是要安排某一個環節去體現這樣的理念。在幾乎所有的數學課堂上,我都可以看到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這說明教師已經有意識地把這種形式引入課堂。

但是,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在部分教師的課堂上,小組合作學習只是一種形式,缺乏實質性的合作。主要表現在:合作學習的內容沒有探討價值,小組合作前缺少讓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學生的參與度不均衡,學生間的合作不夠主動,教師不能給學生充裕的合作時間,忽視對學生合作技能的訓練與培養。有些教師組織學生討論流於形式,爲討論而討論。有些不需要討論的問題,也在組織討論。有些問題需要討論,但只給不到一分鐘時間,學生還沒有說上兩三句話,就草草收場。合作學習的目的是把小組中的不同思想進行優化整合,把個人獨立思考的成果轉化爲全組共有的成果,以羣體智慧來解決問題。沒有了獨立思考的過程,合作就會失去了真正的意義。沒有一定的時間做保證,學生的研究探索將一事無成。如果教師設計的合作問題沒有一定的難度,討論就沒有意義,就不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小組合作往往成了能說會道的小朋友的天堂,其他小朋友的潛能受到抑制。

(三)課堂氣氛追求“表面活躍”

在我們聽課的過程中發現,有些教師以認爲課堂氣氛活躍就是表面的熱鬧。課堂上學生冷靜的思考被認爲是冷場,安靜得做練習被認爲是氣氛不好。存在以下誤區:

1、 評價語言模式化

如學生回答問題正確的情況下,老師說“表揚”,全體學生就會邊拍手邊說,“嘿嘿嘿!你真棒”。一節課出現幾次或者十幾次。看起來課堂氣氛很熱烈,實際上這樣的評價語不僅花哨,也影響了學生思維的連貫性,有點譁衆取寵的感覺。

2、 無效提問

在課堂上經常聽到這樣的問題“好不好?行不行?可不可以?高不高興啊?”學生根本就不用思考便扯着嗓子回答“好、行、可以、高興”。如果學生聲音小,教師還要再追問“到底高不高興?”學生無奈的回答“高興”。

殊不知就像要播放一段動畫、要用學到的數學知識幫小朋友解決問題這樣的事情根本就不用去問學生,學生同意不同意都是要完成的學習任務。難道學生興奮地大喊好就是積極性高、課堂氣氛活躍嗎?

3、 學具使用的隨意性

在課堂上學生使用學具教師不給予相應的指導與幫助,看起來大家都“動”起來了,氣氛異常活躍。但是實際上很多學生沒有真正地利用好學具深入思考問題。

其實,教學並不是越熱鬧越好,也並不是笑聲越多越好。安靜、有序、真實、樸素的課堂氣氛也是新課程所刻意追求的。讓學生“動”是一個好課堂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那麼,充分條件是什麼呢?就是要帶給學生充實的精神生活。如果沒有這個“充分條件”,那麼,這個“動”就會是“亂”,就會停留在表面上的熱鬧,而實質上並沒有帶給學生理智的挑戰、認知上的衝突、內心的震撼和無言的感動。“活而不亂”纔是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追求的理想目標。

三、反思與建議

(一)轉變觀念,適應課改要求,加速自我成長相對來說,新課程改革教學內容的更新要求,比較容易把握,教學方式的變革要求,對教師具有更大的挑戰性。理解了課改的理念,要內化爲自身的觀念並付之有效的行動,也需要一個過程。那麼,教師要適應這種要求,首先要認準方向,不要急於求成,從課堂教學點點滴滴的改進做起。課堂教學改革,應該是繼承基礎上的擯棄,可以從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學行爲着手。其次是從促進自身的專業發展着眼,構建如下等式:學習+實踐+反思=教師自我成長。要結合實踐,聯繫原有的或新獲取的相應教學經歷、教學體驗,要有己的思考,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盲目“照貓畫虎”。

(二)加大校本研訓力度,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在座談過程中發現教師們都認識到進修很重要,但不少教師也指出,目前的進修培訓有問題,教師興趣不濃、收穫不大,學用脫節,影響到教師學習的積極性。如何使教師進修更加有針對性,是我們必須考慮的問題。從國內外發展的趨勢看,加強校本培訓是有效的途徑。校本培訓強調以學校和教師的實際需要爲出發點,又以其具體實踐爲出發點,它與學校的校情緊密相連,與教師的工作相伴同行,培訓結果可直接轉化爲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校本培訓具有靈活性,它可作爲學校工作的一部分,可以根據學校具體工作的變動制宜,其次校本培訓的內容也有應變性,校本培訓的內容可以隨學校的內容而定。

校本研訓的方式主要有五種:一是經驗交流。包括新老教師的交流、優秀教師和其他教師的交流;二是案例分析,教師集結在一起,就某一案例或課例進行商討研究;三是課堂研討,對課堂中教師的活動、學生的活動、學生情感體驗等進行記錄與評價。四是在當前開展說課、評課的研究很有必要,不少實踐表明,這是切實提高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的有效途徑。五是開展一課多人上的活動,它是一種由多人在連續的教學時間內就同一教學內容進行課堂教學研討的校本教研新方式,通過落實“備-講-聽-評”四環節,達到構建課堂教學新模式的目的,操作十分簡易。同一集備組教師在共同設計教學方案、聽課、課後研討、改進教學方案、再聽課研討的過程中,都能夠學會思考,並在探索中各自得到發展。用“一課多人上”的辦法,集中大家的智慧和才能,相互啓發、幫助,共同研究、探討課堂教學實踐,才能儘快地、卓有成效的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三)改變教研方式,爲教師成長服務

教研員應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在工作中從指導者轉變爲組織者、參與者和合作者,和教師構成一個研究的共同體。教研活動也應從單一、被動轉變爲自主、合作、分享。

1、營造輕鬆愉快的氛圍,爲教師的成長搭建舞臺。如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就可以一改以往由專家點評的單一評課方式,嘗試由聽課教師自願參與評課的“參與式” 評課方式,從一言堂到羣言堂,從而激發聽課教師的主人翁意識,增強教研活動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因爲開展教研活動最根本的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能力的提高取決於教師自身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發揮。

2、力求教研與科研相結合,使教研活動課題化和系列化。教學研究重在“研究”兩,應確立教研與科研相結合的思路,在廣泛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立每一階段研究的主題,針對學科研究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力求通過專題研究加以突破,並圍繞這些專題,開展一系列的教研活動加以深化,把小型的研討活動與大規模的彙報、交流、推廣活動結合起來。如前面提到的課堂教學中面臨的種種困惑就可以作爲專題研究的內容。

3、構建資源共享的平臺,減輕教師負擔。教師職業的一個很大特點是單兵作戰,爲此,教師大多靠個人力量解決日常教學活動裏的問題,往往忙碌於重複的、煩瑣的低效的勞動,沒有時間和精力及時對自己的實踐進行反思和提煉。而教師間的相互合作與學習是教師成長最直接的資源之一,教研活動就應該爲教師間的合作、研討搭橋鋪路,如可以建立一個國小數學教師的qq羣,有問題可以在羣裏面共同探討、研究。備課這一項工作,也可以發揮教研組集體的力量,甚至藉助於現代教育技術,開展“網絡備課”,即把一些優秀的案例放在公共的資源庫中,教師隨時可以瀏覽、調用,從而發揮資源共享的優勢,減輕教師的負擔,讓教師有可能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主動、自覺地提升教學實踐中合理的成分,使自己成爲學者型教師。

4、注重學科整合,力求教研活動綜合化。用系統論的觀點來看,一節課是一個整體,一門學科是一個整體,在國小階段的各門學科又構成了一個整體教學內容,共同擔負着提高學生素質的任務,如學生良好的精神品格的培養,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高等,決不是某一門學科單獨所能完成的。況且,學科教學的研究有許多東西是相通的,教師必須淡化學科的意識,注重學科間的整合,教研活動更應該注意各門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溝通。

5、牽線搭橋,加強校際交流。課堂教學研討活動是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平臺,校際交流更能促進教研活動紮實開展。研訓部門牽線,把同級學校按需要建立起橫向的協作和互助網絡。通過結對子,搞聯誼等活動,交流好的經驗。同時搞好送課下鄉活動。

總之,今後的工作任重道遠,我們會和廣大一線教師共同努力,積極探索、紮實工作,努力開創我市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新局面。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調研報告2019年國小數學調研報告(2) | 返回目錄

本學期來,我校數學學科的教學重點圍繞三個方面內容開展的活動,一是進一步深化課改理念,強化課程目標的落實;二是加強課堂教學實效性的研究,促進教學方法改革和教學技藝的提升;三是追尋減負增效提質的途徑,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現對數學學科教學的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主要成績:

1.注重對教材的研究。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對教材都能進行認真的研讀,有不少老師不僅對所任教年級的教材進行認真的鑽研,而且能對其他年級教材進行學習、熟悉,從整體上把握數學知識教學的內在聯繫。從平時聽課、教研課中可以看出教師對教學的目標都把握得比較準,對教材中的例題、習題的要求比較明確,對教材的處理也是比較得當的。

2.課堂教學注重學法指導。從已上的教研課中可以看到有不少課都體現了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的教學模式,教學活動不再是爲教而教,而是更多的關注爲學而導的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較好的激發。課堂教學中學生動手實踐的活動增多了,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相互交流的活動也增多了,課堂上教與學的氛圍也變得濃厚了。學生不再僅僅是爲了學會而學,而是在爲會學做努力。“授之有漁”的教學思想在課堂中得到了體現。

3.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的實效性明顯。本學期我們對集體備課進行了改進,按以下程序:備課、說課、上課、聽課、評課以及專題研討、講座進行。集體備課一方面引領教師深入地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另一方面通過課堂教學的觀摩評析發現本校教師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並通過研討獲得改進的方法。教師們都感到集體備課中得到的實惠多了,不僅僅提升了對教材的理解分析的能力,對課堂教學設計的改進能力,同時在數學教學思想方面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更新,對教學的評價水平也有所提升,且從集體備課活動中獲得不少的教學技藝。教師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升,很珍惜每次活動。

4.教研活動有序有效地進行。本學期教研方面重點圍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問題” 進行研究,並根據我校數學教學的實際制定了數學學科的教研活動計劃,每一次活動都有明確的專題,圍繞專題開展相關的理論學習,並結合自身教學進行案例分析和經驗總結。讓每位老師都能從活動中受益,促進自身教學的提升。

二、存在問題:

1.處理教材缺乏靈活性。

教材是“課標”理念的載體,是課堂教學的依託,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但決不是唯一資源。教師可以而且應該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環境,靈活處理教材。有些內容是可以而且是應該重新組織教學資源的。所以課前教師要鑽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真正意圖,課堂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合作學習有形無實。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學方式要多樣化。“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裏所說的是重要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目前有一種怪現象:只要有人聽課或是公開課,教者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用上合作學習的方法,不管教學內容是否合適,也不管學生的實際情況如何。而且合作學習大都是淺層次、低水平的操作。有些問題本可以馬上由學生回答的,也要進行較長時間的討論。似乎沒有討論就缺少一個程序。

3.課堂教學評價過於關注認知領域,評價語言貧乏枯燥。

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這一理念老師們似乎都知道,但是,一到課堂上情況就不一樣了,教學評價時,老師們往往只關注學生對數學知識掌握得怎麼樣了,會做幾道題目。而學生們的思維過程,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其它方面的能力;還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老師們則往往不太在意。此外, 評價方法單一,評價語言貧乏。

4.只管結果,不問過程。

這是一種普遍現象,大多教師在教學中過多地滿足於學生能得出某一個結論或會做幾道題目這個層面上,而對於學生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的思維方法則漠不關心,有些學生雖然結果是錯的,可他的思維過程則與衆不同,很有創意,對此教師則視而不見。似乎也不在意。

5.課堂提問缺乏深度。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課堂提問有開放性,所提之問題要具有思考性,有思考的價值,不是隨口可答的,要經過一定的思考才能作答的;那些不用思考、隨口可答的問題儘量少提,最好不提。這樣,對老師的要求就高了,備課時不作認真思考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有些是需要在課堂上隨機應變。教師需一定的臨場應變能力。事實上,在被調查的對象中沒有幾人做到這點。

三、措施和建議。

1.立足課堂,提高四十分鐘課堂教學的效率。

首先提高教師對教材正確把握的能力,提高教師對教材的研讀能力(包括例題,練習),提高教師對教學內容生長點、重點、難點、延伸點的把握能力,充分利用好配套的國小數學教師用書。現在有些學校爲了減輕教師的負擔實行電子備課,建議在備課檢查中加強對兩次備課的檢查。

2.加強對學生了解,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現,由於學生獲取知識渠道的增多,學生的“現實的”知識基礎往往與“邏輯的”知識基礎存在較大的差別。如果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對學生不作了解,而總是按學生“邏輯的”知識基礎去進行教學設計,就會出現“不該講的講、該講的不講”、課堂教學效益低下的現象。只有我們真正瞭解學生的知識基礎,才能體現“教學要建立在學生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的要求。

3.知識習得與思維發展並舉。數學學習的本身就是數學思維活動的過程以及對這個過程的分析,數學不同於其它學科,會做會算不等於思維發展,教師在重視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更應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

4.重視練習,提高練習的有效性,。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練習不是單純地做題目、做試卷,教師重視例題講解的同時要重視練習的設計,要注意在緊扣教學目的和要求的前提下做到以教材爲主、以基本練習爲主,練習要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有系統,難易適度、數量適當,要適當補充一些綜合題和思考題,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同時要合理安排機動課時,將機動課時納入學期教學計劃中。

5.充分發揮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較好解決“化靜爲動”、“變抽象爲具體”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等問題,是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調查表明,教師並不經常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總之,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去組織教學,是有效教學的基礎。只要我們教師不氣餒,抓好機遇,迎接挑戰,開拓創新,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一定會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景象。

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情況的調研報告2019年國小數學調研報告(3) | 返回目錄

隨着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與推進,我縣的各科課堂教學正發生着巨大的變化。一年來,我們教研室小數組通過聽課、看教案等形式,基本瞭解了新課程改革實施五年來我市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現狀。看到了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發生的可喜變化,同時也發現一些問題。

一、可喜變化

(一)學習方式的轉變

《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向學生提供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幫助他們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通過聽課,我們看到80%的課堂教學基本組織形式是有效的、有趣的、探索性的活動。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經歷了猜測、驗證、思考、交流、說明等數學思考過程,學生能在各種活動情境中有效地學習。

如案例1:二年級“ 可能性”

本課教者從學生喜愛的、熟悉的拋硬幣遊戲開始使學生感受事物的不確定性。學生在觀察、拋擲、猜測等活動中,初步體會到了硬幣落地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然後小組內玩摸球遊戲,再一次經歷活動過程,感受事物發生的不確定性,很快理解了“不可能發生”、“一定發生”等現象。達到了預期目標,充分體現了“做中學”的理念。

又如案例2:六年級“圓的周長”

測量圓的周長時,教師先問學生:“在學習正方形、長方形時,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們的周長,而圓的周長是一條封閉曲線,怎樣測出它的周長呢?你們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條去測量實驗桌上的幾個圓的周長,有幾種測法?大家實驗一下。”頃刻,課堂上人人動手參與,你用這種方法,他用那種方法,氣氛十分活躍。爾後,大家紛紛發表自己的實驗結果。有的說:“我是用滾條的辦法測出的。”有的說:“我認爲用滾動的方法有它的侷限性,假使遇到無法滾動的圓,我想還是用繩測的辦法好。”教師在肯定學生的思維方法後,因勢利導,提出一個看得見、摸不着的實驗(一細繩的一端繫着一個鈕釦,手拿細繩的另一端,繞動細繩,鈕釦在空中劃出一個圓)。“象這個圓你能用繩測、滾動的辦法量出它的周長嗎?這說明用繩測、滾動的辦法測量圓的周長都有一定的侷限性,我們能不能找出一條求圓的周長的普遍規律呢?”接着老師利用媒體顯示:兩個大小不同的圓,在同一點旋轉一週後留下的痕跡。提問:“你們看到的圓的周長的長短與誰有關係?有什麼關係?”大家再實驗,直到得出:圓的周長是直徑的л倍。這樣,通過操作、討論、觀察、思考,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探索問題,既掌握了知識,又發展了思維。

總之,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方式由被動單一的學習向自主學習轉變、由獲得知識結論向親歷探究過程轉變、由問答式學習向小組合作學習轉變,整個學習過程是學生一個積極主動建構過程。

(二)數學生活化

數學源於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到處存在着數學思想。在聽的課中,幾乎所有的教師都注意在課堂教學中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生活背景出發,聯繫生活講數學,把生活問題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

如案例1:三年級“搭配中的學問”

教者通過組織學生搭配衣服,制定菜譜等活動,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繫。

案例2:一年級“認識鐘錶”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教師出示的鐘面上的時刻,回顧自己每天在這一時刻所做的事情。把時間這個抽象的知識與生活的具體事例結合起來,更加生活化。

案例3:四年級“正負數”

上課伊始,教師讓學生當天氣預報員,彙報課前收集到的當天天氣預報情況引入正負數。課中通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銀行存摺卡和進行智力競賽打分讓學生進一步認識正負數,同時瞭解到正負數意義。

案例4:三年級“筆算除法”

在練習中教師設計了去藥店買藥這一貼近學生生活的開放題:愛心藥店的藥買一盒送一瓶,每盒96元(每盒七支)。益民藥店每盒78元(每盒7支)。問學生那家藥店的藥比較便宜。題目一出示,學生就頗感興趣,積極開動腦筋,尋求答案。從而使學生對數學方法的體會更加深切、感悟更加真實,更能體會到數學知識的應用價值。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從中我們可以看出,98%的教師已經充分注意了數學生活化問題,懂得從生活中提煉出數學問題並引導學生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現代教育技術應用

在聽的數學課中,近三分之一的課應用了現代教育技術。通過多媒體的聲、像畫面,爲學生創設了和諧的學習情境。用情境的聲、光、色、像等外在形式,調動了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參與學習活動。

案例1:三年級“筆算除法”

教師用多媒體形式爲學生創設了一個孫悟空分桃子的問題情境,“孫悟空從天宮帶回了48個仙桃,有兩隻小猴子看見了,請求大王把桃子給他們平均分了。”教師提問:從動畫中獲得了那些數學信息呢?然後引導學生列式研究算法。接着多媒體演示把桃子分給四隻猴子和三隻猴子的情境,引導學生學習。整個學習過程貫穿在這個情境中,讓學生不斷在創設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並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獲得用數學的成功體驗。

案例2:六年級“ 圓的周長”

教師通過演示自己製作的課件,化靜爲動,使學生直觀地感知圓的周長與直徑的關係,充分顯示了現代教育技術在數學教學領域中發揮的獨到作用和特殊魅力。

(四)數學文化的彰顯

近年來,在數學課程中重視數學的文化價值已經形成共識,數學課程不僅應該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還應該有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價值(包括)文化價值。在我們所聽的課中,雖然注重數學文化的彰顯不算普及,但是可以說已初見端倪。

最新國小數學教學十三五規劃工作調研報告2019年國小數學調研報告(4) | 返回目錄

促進教學方法改革和教學技藝的提升;三是追尋減負增效提質的途徑,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現對數學學科教學的調研情況彙報如下:

一、主要成績:

1.注重對教材的研究。在備課過程中,教師對教材都能進行認真的研讀,有不少老師不僅對所任教年級的教材進行認真的鑽研,而且能對其他年級教材進行學習、熟悉,從整體上把握數學知識教學的內在聯繫。從平時聽課、教研課中可以看出教師對教學的目標都把握得比較準,對教材中的例題、習題的要求比較明確,對教材的處理也是比較得當的。

2.課堂教學注重學法指導。從已上的教研課中可以看到有不少課都體現了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主的教學模式,教學活動不再是爲教而教,而是更多的關注爲學而導的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的積極性得到了較好的激發。課堂教學中學生動手實踐的活動增多了,師生合作、生生合作、相互交流的活動也增多了,課堂上教與學的氛圍也變得濃厚了。學生不再僅僅是爲了學會而學,而是在爲會學做努力。“授之有漁”的教學思想在課堂中得到了體現。

3.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的實效性明顯。本學期我們對集體備課進行了改進,按以下程序:備課、說課、上課、聽課、評課以及專題研討、講座進行。集體備課一方面引領教師深入地鑽研教材、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另一方面通過課堂教學的觀摩評析發現本校教師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存在的問題,並通過研討獲得改進的方法。教師們都感到集體備課中得到的實惠多了,不僅僅提升了對教材的理解分析的能力,對課堂教學設計的改進能力,同時在數學教學思想方面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更新,對教學的評價水平也有所提升,且從集體備課活動中獲得不少的教學技藝。教師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升,很珍惜每次活動。

4.教研活動有序有效地進行。本學期教研方面重點圍繞“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問題” 進行研究,並根據我校數學教學的實際制定了數學學科的教研活動計劃,每一次活動都有明確的專題,圍繞專題開展相關的理論學習,並結合自身教學進行案例分析和經驗總結。讓每位老師都能從活動中受益,促進自身教學的提升。

二、存在問題:

1.處理教材缺乏靈活性。

教材是“課標”理念的載體,是課堂教學的依託,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但決不是唯一資源。教師可以而且應該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和學校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環境,靈活處理教材。有些內容是可以而且是應該重新組織教學資源的。所以課前教師要鑽研教材,理解教材的真正意圖,課堂上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2.合作學習有形無實。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教學方式要多樣化。“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這裏所說的是重要方式,而不是唯一方式。目前有一種怪現象:只要有人聽課或是公開課,教者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要用上合作學習的方法,不管教學內容是否合適,也不管學生的實際情況如何。而且合作學習大都是淺層次、低水平的操作。有些問題本可以馬上由學生回答的,也要進行較長時間的討論。似乎沒有討論就缺少一個程序。

3.課堂教學評價過於關注認知領域,評價語言貧乏枯燥。

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這一理念老師們似乎都知道,但是,一到課堂上情況就不一樣了,教學評價時,老師們往往只關注學生對數學知識掌握得怎麼樣了,會做幾道題目。而學生們的思維過程,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其它方面的能力;還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老師們則往往不太在意。此外, 評價方法單一,評價語言貧乏。

4.只管結果,不問過程。

這是一種普遍現象,大多教師在教學中過多地滿足於學生能得出某一個結論或會做幾道題目這個層面上,而對於學生解決這一問題的過程中的思維方法則漠不關心,有些學生雖然結果是錯的,可他的思維過程則與衆不同,很有創意,對此教師則視而不見。似乎也不在意。

5.課堂提問缺乏深度。

《數學課程標準》要求我們課堂提問有開放性,所提之問題要具有思考性,有思考的價值,不是隨口可答的,要經過一定的思考才能作答的;那些不用思考、隨口可答的問題儘量少提,最好不提。這樣,對老師的要求就高了,備課時不作認真思考是做不到這一點的。有些是需要在課堂上隨機應變。教師需一定的臨場應變能力。事實上,在被調查的對象中沒有幾人做到這點。

三、措施和建議。

1.立足課堂,提高四十分鐘課堂教學的效率。

首先提高教師對教材正確把握的能力,提高教師對教材的研讀能力(包括例題,練習),提高教師對教學內容生長點、重點、難點、延伸點的把握能力,充分利用好配套的國小數學教師用書。現在有些學校爲了減輕教師的負擔實行電子備課,建議在備課檢查中加強對兩次備課的檢查。

2.加強對學生了解,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在教學中,我們經常會發現,由於學生獲取知識渠道的增多,學生的“現實的”知識基礎往往與“邏輯的”知識基礎存在較大的差別。如果教師在教學設計時對學生不作了解,而總是按學生“邏輯的”知識基礎去進行教學設計,就會出現“不該講的講、該講的不講”、課堂教學效益低下的現象。只有我們真正瞭解學生的知識基礎,才能體現“教學要建立在學生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的要求。

3.知識習得與思維發展並舉。數學學習的本身就是數學思維活動的過程以及對這個過程的分析,數學不同於其它學科,會做會算不等於思維發展,教師在重視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更應關注學生的思維過程,

4.重視練習,提高練習的有效性,。練習是使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練習不是單純地做題目、做試卷,教師重視例題講解的同時要重視練習的設計,要注意在緊扣教學目的和要求的前提下做到以教材爲主、以基本練習爲主,練習要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有系統,難易適度、數量適當,要適當補充一些綜合題和思考題,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同時要合理安排機動課時,將機動課時納入學期教學計劃中。

5.充分發揮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較好解決“化靜爲動”、“變抽象爲具體”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等問題,是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重要手段。調查表明,教師並不經常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總之,從學生的需要出發去組織教學,是有效教學的基礎。只要我們教師不氣餒,抓好機遇,迎接挑戰,開拓創新,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一定會呈現出生機盎然的景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