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中國小生家庭教育狀況調研報告

來源:瑞文範文網 3W

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教育和保護未成年人,是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的共同責任,是一項系統工程和社會工程,需要學校教育的努力、家庭教育的配合、社會教育的規範。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兩者之間不能割裂開來,相輔相成,缺少哪一個環節,都會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如;父母的教育觀念、教育方式、家庭的教育環境都直接影響着孩子的

農村中國小生家庭教育狀況調研報告

健康成長。近些天來,我在**鄉中小進行了一次抽樣家庭教育的社會調查,發現了不少問題,讓人值得思考。

一、調查的對象和方法

**鄉學校的中學和中心國小在九十年代合併爲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另有7所村小。我在調查的幾所學校裏,詢問了一些情況,並對中學各年級學生作了份問卷調查。我的問卷共發出162份,回收有效問卷140份。調查了該校各年級中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目的、學習方法和對家長、學校教育的看法以及家長的教育觀念、教育方法、教育現狀。

二、調查情況

1. 學生情況。我對每一份問卷都認真地看了一遍,65%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0%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15%的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而且我還發現,在學習目的一題中,對於畢業後的打算,有選擇讀高中或中專,有選擇就業和沒有考慮的。而對務農的打算極少。在學習態度一題中,大部分學生能回答認真完成作業,課堂認真聽講,但有少數的學習認爲有些老師課上得不好或聽不懂老師的課。對老師的看法60%的學生認爲老教師的講課方法古板,不會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年輕老師工作欠認真負責,和學生交流得少等等。40%的學生覺得家庭教育很不得當,望子成龍的封建觀念依然存在,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

2.家長情況。在調查中發現父母親的文化水平、學歷層次在某種程度上決定着家庭教育的思想與方法。具有國中以上文化佔63.5%,國小以下佔36.7%。父母親的職業概況也是家庭環境的一個基本要素。結果表明,父母親外出務工、農民或從事個體勞動者的比例約佔其學生父母親總數的63.27%。這個比例大致同上述父母親的學歷層次一致,說明了父母親的學歷同其職業相對應。在調查中還發現許多家長認爲有了錢纔是孩子最大的幸福,沒有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諸如孩子父母長年外出打工,只好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看管。有些父親或母親單獨外出打工的佔有很大比例,留在家裏的父親或母親,又當爹,又當媽,上有老下有小,農活家務一大堆,常常忙得不可開交,很難顧及孩子的教育和培養,更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要求較低,認爲高中和大學高額學費不如讓孩子早點學習電工、修車、焊工等專業技能。

三、調查分析

1. 受傳統觀念影響,教育方法不當。每位父母都希望子女成才,希望子女勝過自己,但不少父母既不懂孩子心理,又不瞭解青少年成長的規律,更不能根據孩子的特點進行教育。有的父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有的則根據父輩教育自己的辦法教育孩子,教育手段粗暴,使孩子感到壓抑,無所適從,因此產生逆反心理。調查中,85%的學生捱過父母或其他長輩的訓斥,15%的經常被父母打罵。

2. 主動與學校聯繫共同教育的家長少。絕大多數家長對子女的學習和生活相當關心,但與老師的聯繫極少。在調查中60%以上的學家從未主動打電話給班主任或學校聯繫,25%的家長從未專程到學校與老師進行交流。因此家長與學校缺乏很好的理解與溝通,同時也缺乏現代的家庭教育觀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單一,不少家庭教育蒼白無力。

3. 身教重於言教的家庭教育觀念得不到落實,部分家長行爲缺陷影響着家庭教育的質量提升。如家長吸菸、講粗話、賭博、不講衛生、不愛看書讀報、看黃色錄像等等,他們只圖自己娛樂而放鬆了對孩子的監管,毫不避諱地將一些在孩子這個年齡不應知道的一些社會不良現象和不拘小節的生活壞習慣展現在孩子面前,很容易被關於模仿的孩子仿效,其教育結果可想而知。

四、調查存在的問題

從家庭教育的實施主體(家長)來看:

(一)許多家長都能意識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希望構建民主和諧的家庭教育氛圍,並做出了不少努力。由於缺乏現代的家庭教育觀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單一,不少家庭教育蒼白無力。

(二)一些家庭放鬆對子女的教育,家長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獨生子女的觀念和方法上存在誤區,帶來新的問題。不少家長對子女期望值較高,重分數,重功利,忽視對子女道德、人格、心理和良好習慣的教育引導。

(三)存在問題學生,這大都與問題家庭和家庭教育的缺陷直接相關:離異、單親、暴力、重男輕女、貧困、父母文化素質低;一些家長對子女教育的方法不當;外出務工家庭放鬆了對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長的價值觀發生扭曲,給子女的成長帶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這都是問題學生產生的不良背景。

(四)家長重視與子女的溝通,但溝通時間較少,缺乏溝通的技巧。家長與學校缺乏有效溝通,未能形成教育合力。

從家庭教育的組織、管理和引導來看:

(一)各級各類家長學校的數量不少,但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大部分家長學校都能發揮應有作用,但也有少數家長學校以家長會代替家長學校,很少開展活動,並且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針對性不強,無法擔負起傳播科學的家教知識和方法,幫助家長提高自身素質的重任。

(二)缺少專項經費,使現有的各種家教組織和網絡發揮的作用受到一定製約。

(三)目前**縣宣傳家庭教育知識的專刊、專欄不多,缺少一些可供孩子參與實踐的欄目。

(四)缺少具有一定規模、影響力較大的少年兒童活動場所、實踐基地,許多孩子在課餘時間和節假日可去之處太少。

(五)留守流動兒童管理還需進一步加強,監護人要切實發揮作用。

五、對策與建議

(一)家長要更新教育觀念。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懂得教育孩子的基本原理,如:要學習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提高自身各方面素質,才能教育好孩子,在注重對孩子智力投資同時,還是加強精神方面教育,特別注意孩子的品德和能力的培養。因此,家長應通過學習,參加培訓,瞭解少年兒童心理髮育特點和教育規律,與孩子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家庭關係,努力與孩子一起成長。

(二)家長尤其是母親要不斷學習。作爲農村孩子的家長,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從小培養孩子學習的過程中,首先是自我充實、完善的過程,是溝通、影響、感染孩子的過程。母親對家庭、對子女的影響尤爲重要,在家庭中經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母親,而且孩子在家裏與母親的關係較爲親密,孩子樂意接受母親的教育,因此,母親要不斷學習,充實自己,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三)加強家校之間的溝通 。從學校教育看,其劣勢一是時間、空間、內容、形式的限制,二是由於過分強調統一性與集體性,因而又導致了針對性差,不利個別教育;家庭教育的劣勢是因家長的政治、文化、道德素質的差別和家庭經濟狀況、成員結構之不同,給家教的有效性造成了較大麻煩,這是近幾年家教存在問題的主要方面。二是家教方法的相對簡單化、單一化,直接影響了家教效果。爲此,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揚長補短,整體互補。

1、學校教育要通過參觀訪問、“榜樣”報告、遊覽山河、實踐操作等方式和充分聯繫實際,豐富學生社會知識。

2、建立典型後進生的個別教育檔案,實行全方位的有效監控。

3、針對家教存在的問題,通過“家長學校”、“家長會”、 “家長委員會”等方式,集中指導家教方法,促進家長轉變教育觀念;學校舉辦一些親子活動,如:體育節、藝術節中的家長與孩子同臺表演等。

4、家長應是兒童的第一任心理輔導老師,要密切關注孩子心理的任何細微變化,從孩子實際出發,因材施教,因勢利導,教育才真正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否則只會事倍功半。

(四)建立農村家教組織網絡。在縣城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機構、家長學校的建設和管理有了一定基礎,但在農村家長學校有名無實,沒有發揮作用。因此,要充分挖掘社會資源,推動創建各類家庭教育組織,如:農村留守流動人口家長學校、暑期學校、家庭教育指導諮詢站等。要積極培養農村家庭教育骨幹,形成一支專兼結合、素質較高、結構合理、覆蓋面廣的家教工作隊伍。要依託陣地,積極推廣成功家長特別是注重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典型和經驗,精心設計和組織各種內容豐富、主題鮮明、形式新穎、有感染力的主題宣傳教育,廣泛深入農村向家長傳授家長教育行爲規範,傳授如何營造溫馨和睦、民主寬鬆、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家庭人文環境的經驗,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成長觀,提高科學教育子女的水平。

(五)擴大宣傳,營造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社會氛圍。要充分發揮大衆傳媒在推進家庭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作用。開辦家教園地、父母之友、家長課堂等家庭教育專題、專欄節目,引導和幫助家長樹立與社會相適應的教育觀、人才觀和價值觀以及“以德育人”、科學育人的理念,使先進教育思想和科學的家教方法走進千家萬戶。通過舉辦形式各異的家庭互動實踐類活動,如親子活動、家庭運動會、家庭藝術節、孝敬父母好兒童、教子有方好家長報告會等等,使家庭教育實現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教育性的統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