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調查報告(精選3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57W

生物調查報告 篇1

一、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及目的

生物調查報告(精選3篇)

農村中學物理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厭學、教師難教的現象。八年級是學生物理學習的起始階段,此階段的教學和學習會影響學生整個中學物理學習。本研究擬對農村中學八年級學生物理學習狀況進行調查,旨在把握當前農村中學八年級學生物理學習狀況,瞭解八年級學生物理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二、調查及統計分析

1.調查方法

問卷設計主要考慮了四個方面:基礎知識(難易程度、知識結構、學習成績)、學習態度(學習目的、聽課狀態、作業情況、學習困難)、學習習慣(預習、複習、計劃)、情意水平(興趣、信心、歸因),共20個題目。

從學校的辦學歷史、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學生來源和教學成績等方面,實地考查勐臘縣農村中學,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勐臘縣某中學作爲研究對象。該校地處農村,90%的學生來自農村,可代表農村學生學習情況。對該校八年級學生進行隨機問卷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37份,收回有效答卷110份。

2.結果與分析

根據調查數據計算所佔比例,從所佔比例情況來分析學生的學習現狀。

(1)基礎知識,爲調查問卷的

具體題目爲:

1.你覺得國中物理與其他科目相比,其難易程度是。

A.最難

B.較難

C.不難

2.已學過的物理知識,在你的腦海裏是否有清晰的知識結構。

A.沒有,都忘了

B.有一點,有些地方模糊

C.有很清晰的知識結構

3.你的物理成績所處的水平是。

A.優秀(90分左右)

B.中等(80分左右)

C.一般D.不及格

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

表1表明:53%的學生覺得物理是所有學科中最難的科目;45%的學生對已學過的物理知識根本沒印象,35%的學生對知識結構感到模糊;52%的學生考試成績處於不及格狀態。從數據可以看出,學生的物理學習存在一定困難,學生基礎知識薄弱、不繫統。物理教育,只是時間上達到了要求,學生的知識、發展水平並沒有達到應有的標準。進一步對學生及教師的訪談說明,學生對概念理解不全面、不深刻,往往流於形式;難於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理不清概念之間的聯繫和區別;對公式說不清來龍去脈,只能生搬硬套,不能靈活應用,稍作變化就不知其所以然;一般僅滿足於字面的理解,浮於表面,很難達到解釋的理解、批判的理解。日積月累,上課就會一知半解或根本就聽不懂,學習感到枯燥無味,也就對所學的知識不能有一個很清晰的認識,這對以後的學習會造成很大的困難。

(2)學習態度,爲調查問卷的7、9、10、12、13題,主要涉及學習物理的目的、對學好物理的認識、聽課狀態、作業困難程度、完成作業方法進行調查。題目具體爲:

7.你認爲學習物理的目的是:。A.爲將來實踐應用B.學習知識很有用C.爲了考試D.沒有目的,學校安排的

9.就你個人而言,你覺得學好物理關鍵是:。A.認真聽講B.課前預習C.多問D.弄懂

10.聽課時你大多處於狀態。A.思維活躍,邊聽邊思考B.認真聽講,但只是被動接受老師講授的知識C.剛開始認真聽,後面就不聽了D.不聽課,做自己的事情

12.平時教師佈置的作業,你認爲對你來說是:。A.很少,但難度大,很難做對、做完B.容易,但作業量多C.難度適宜,作業量也適宜D.很難,且很多,基本上不會做

13.完成物理作業,你的做法是:。A.先看書複習,後完成B.邊做邊看書C.與他人討論、請教完成D.大多是抄襲他人

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

表2表明:49%的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只因爲是學校安排所以才學習;45%學生上課從來不聽課,隨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39%的學生只能集中聽20分鐘;32%的學生完成作業有困難;對於作業的完成,49%的學生要與他人討論才能完成,34%的學生只能依靠抄襲完成作業。

再結合平時對學生的'觀察和了解,得到學生整體學習態度:大多數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學習熱情不高,因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難以調動;在課堂中,無意識記強於有意識記,他們會自覺不自覺地做出一些不利於教學的事情,如交頭接耳、看課外書等;對物理知識沒有刻意去理解掌握,不求甚解,積極學習的內部動因處於低迷狀態。課堂中許多學生懶於動手動腦,對教師的啓發、引導無動於衷,對學習成績漠不關心。

(3)學習習慣,爲調查問卷的8、11、14、17、18、19、20題,主要涉及計劃、課堂筆記、預習、複習、檢查反思、研究、交流。題目具體爲:

8.你在學習物理時,經常給自己制訂學習計劃嗎?A.經常制訂B.有時制訂C.很少制訂D.從來不制訂

11.上物理課時,你如何做物理筆記?A.記住一些自己對問題新的見解B.不全記,但記住要點和重點C.默默記在心裏

14.你每天物理課前預習的時間平均爲:。A.接近1小時B.半小時以內C.不經常預習D.沒有預習的習慣

17.遇到物理難題時,你會怎麼辦?A.獨立思考B.向老師或長輩請教或找同學討論C.利用圖書室或電腦網絡查資料D.不去管它

18.你平時學習物理的途徑是什麼?A.抓好課堂,其餘時間自學B.跟着課堂走,跟着教師腳步走C.除學校學習之外,還請物理家教D.其他

19.你最喜歡的物理課堂形式有:。A.講練結合型B.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學習C.討論提問型D.同學相互合作

20.教師有沒有對物理學習進行方法上的指導?A.經常指導B.針對具體物理問題進行指導C.偶爾有D.沒有

統計結果如表3所示。

表3表明:33%的學生從不制訂學習計劃;對於物理筆記,55%的學生選擇默默記在心裏,也就是不記筆記;對於預習,49%的學生不經常預習;31%的學生從來不預習,有的學生預習、複習時只講速度、結果,不抄題、不仔細審題,沒有規範的步驟、詳細的解答;46%的學生喜歡講練結合的課堂,但是這部分學生聽課時卻不注重對概念的理解,只追求聽講幾道例題,並且做課堂練習的時候,懶於動筆;有的平時對難題很感興趣,對中等難度及以下的題不屑一顧,好高騖遠;有些物理學困生每天聽課後,完成作業了事,既不課前預習,也不課後複習,盲目解題。平時對學生的觀察和了解也發現,許多學生不注重知識的理解及方法的領會,只靠死記硬背定義、公式,有的學生片面注重參考書,不重視教材;沒有自始至終的學習計劃,教師讓幹什麼就幹什麼;沒有自我反思的過程,更沒有研究與交流,有部分學生一節課不動手、不思考,壓根不學習。同時,調查也揭示出,教師依據學生情況做針對性的指導不夠。總之,八年級學生的物理學習習慣的自覺性有待提高。

(4)情意水平,爲調查問卷的3、4、5、15、16題,主要涉及歸因、難易程度、信心、學習興趣、學習動機。題目具體爲:

3.你喜歡學物理嗎?

A.非常喜歡

B.較喜歡

C.一般

D.不喜歡

3-1.如果你不喜歡學習物理,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A.從未感興趣過

B.不愛學,跟不上

C.成績總提不高

D.太難,太費勁

3-2.如果你喜歡學習物理,是什麼原因呢?

A.物理課堂生動有趣

B.物理教師平易近人

C.物理很簡單,很容易學

D.其他

4.物理對你來說(請在橫線上寫出原因)。

A.難學

B.不難

5.你對自己目前的物理學習現狀是否滿意?

A.很滿意

B.比較滿意

C.不滿意

D.不滿意,且對物理學習產生恐懼

15.你爲什麼學習物理?

A.爲將來的工作需要

B.瞭解自然及社會

C.爲了升學

D.學校安排的

16.你經常參加一些與物理相關的活動嗎?

A.參加興趣小組,在活動中表現積極

B.偶爾參加一些活動

C.很少參加這類活動

D.想參加,但課業負擔過重,沒時間參加

統計結果如表4所示。

表4表明:在回答不喜歡物理的學生中,33%的學生認爲物理太難;62%的學生覺得物理很難,從心理上就對物理產生一種畏懼心理;44%的學生對自己學習成績不滿意,每到考試就異常緊張,無法正常發揮,物理學習就變成了一副沉重的負擔;52%的學生學習動機不明確,缺乏強烈的學習情感;55%的學生缺乏濃厚的學習興趣。總體上講,學生情意水平較低。

三、教學建議

1.加強基礎知識

在授課過程中,對接觸到的知識點要以點帶面,從知識點向知識面發展,將物理常見知識點在剛開學的短時間內作些複習,使學生的物理基礎知識得到全面的提升。教學中側重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要重視知識演化的過程和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解題後,注意舉一反。

三、融會貫通。

2.端正學習態度

增加教學中科學、合理的情境設計,寓教於樂,授課生動有趣,將看似枯燥的物理邏輯思維與實際相結合,使學生能夠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抽象的物理理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熱情;教師在佈置作業時,要注意難易結合,加強對物理學困生的輔導、轉化,督促他們認真完成作業。

3.培養學習習慣

制訂學習計劃,通過制訂一定的學習計劃,使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合理安排時間;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堅持課後及時複習;獨立完成作業;認真糾正錯題,對錯誤的地方要反覆思考,並要經常把易錯的地方拿出來複習強化,做適當的重複性練習,使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由“熟”到“活”。

4.增強情意水平

培養國中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降低學習要求;積極關注學困生,並適時進行特殊輔導,增強學困生的自信心,多鼓勵,常表揚,以成就感保持自信心。

5.提高教師素質

更新教師教育觀念,轉變教師的教育行爲。觀念之存在於人腦,相對於其他東西來說是比較深層的東西,觀念更新絕非一日之功,它需要我們長期不懈地努力,既要加強理論學習,又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通過多種途徑指導自己的教育行爲。

參考文獻

[1]漆書青,戴海崎,丁樹良.現代教育與心理測量學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62-65.

[2]李俊明.有的放矢提高差生成績[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19(1):28-29.

[3]孫彥,孫祝,王麗珍.物理學習策略研究[J].雁北師範學院學報,20xx,(12-13).

[4]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上海:商務圖書館,1979.144.

生物調查報告 篇2

一、綜合實踐活動與國中生物教學的聯繫: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開展和國中生物的新課程改革對國中生物教學的影響是巨大的,但它們之間的聯繫是緊密的。

例如:綜合實踐的指導思想與新生物大綱的指導思想在培養學生能力方面是一致的,教育部規定,從國小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作爲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所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對生物教學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傳統國中生物教學在培養學生的能力方面存在不足:國中生物課是學生喜歡學習的課程之一。原因是由於這門課程講到的內容有很多與學生自身有關,與生活實際聯繫得很緊密,而且是學生最早接觸到實驗的課程。

但是我們如果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來講的話,學生會很快失去了興趣。爲什麼呢?

1、由於七年級的學生中有些還沒有從國小的學習習慣中轉變過來,因而當學習量突然加大時,不適應。再加上生物知識需要理解,死記硬背的同學考試成績肯定會較差。當第一次或第二次的成績不理想時,學生會有畏難的情緒。這就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教師上課時照本宣科的話,學生如果提前看了課本的內容,則課堂上容易走神。

3、上實驗課時,如果教師提前演示實驗的過程,學生去重複,要得到與教師的一致的結論的話,學生的許多行爲必然受到限制,因而有趣的實驗課也會變得味同嚼蠟了。

4、學生在學習時具有間接性,通過教師來掌握人類長期積累起來的科學文化知識。

雖然有教師在引導,但與學生獨立完成的效果還是不可相比的。學生走的是一條認識的捷徑,他們主要是掌握而不是發現,缺乏了體驗。

因而,生物課程的改革是必然要進行的。新課改與綜合實踐活動課是改善目前教學現狀的好辦法:新課改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旨在讓學生聯繫社會實際,通過親身體驗進行學習,積累和豐富直接經驗,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

國中生物是非會考科目,在有的人的眼裏這是一件壞事,因爲這會直接導致學校領導和學生對生物教學的輕視。但在落實新課改的精神和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方面則具有優勢。

因爲,一方面,我們生物教師在進行研究時如果失敗了則壓力沒有那麼大。另外,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特點就是時間的不可控制性。

對於會考科目來說,在目前的現狀下,會考成績可以說是一個學校或一個教師的命脈,所以時間不可控制性是一個大問題,但國中生物老師則不存在這個問題。所以,生物教師在這方面多作嘗試,還可爲其它學科的教學探明道路。

二、生物學科中有較多的內容適於開展綜合實踐活動:生物課中可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內容十分豐富,它包括教材中生物學所輻射的絕大多數範圍,例如:

1、動植物標本製作:

大型標本製作方面:植物的標本可以製作根、莖、葉、花、果實和種子;動物標本則主要選擇節肢動物門中的動物,例如用魚、蛙、龜、蛇等脊椎動物做透明骨骼標本;

微觀標本製作方面:植物的可以考慮“洋蔥根尖的縱切面結構”、“蠶豆葉的橫切面結構”等永久切片,既教會了學生一定的製作技術,培養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又可以通過觀察更進一步掌握根、莖、葉的結構知識。動物的可以考慮草履蟲、神經纖維、血液塗片等。

這些小製作只要告訴學生基本原理後,學生就可以自主探索。相信學生,往往會取得好的成果。例如,我在20xx年組織的興趣班中,有學生交上來了玻璃製作的標本,還有琥珀標本、蠟制標本等,這些製作在老師的估計範圍之外。

2、植物栽培:在我校的植物生態園中,可在不同的`季節栽種不同的植物,既美化了校園,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

另外,還可以將嫁接、扦插、壓條等技術讓學生掌握。無土栽培技術還可以用來裝扮教室或家庭的書房。至於組織培養則要看學校的條件,如果消毒的水平過關的話,也是可以作一下嘗試。

3、探究性實驗:生物課本中的探究式實驗非常多,由於上課時間限制,書本上一些無法完成的探究性實驗就可以放在“綜合實踐活動”中來安排、落實和完成。

只要遵從探究活動的規律,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先進行一些有趣的小實驗。在完成一些小實驗的基礎上,也會得出深刻的生物學規律。例如:七年級上冊的《探究種子的發芽率》、八年級上冊的《探究菜青蟲的取食行爲》等。

4、調查研究: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也是學習生物學的重要手段

現在的學生所必備的素質不僅僅是能夠學習,還需要有和社會交流、融入社會的能力。所以在實踐活動中,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爲單位,到課堂外去,到大自然和社會環境裏,通過訪問(個別談話法)、座談、問卷、測驗(如智力、能力、個性等測試,書面資料分析)等手段收集各種資料,並對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比較、歸納,從而得出規律性的認識。例如,我在20xx年9—11月間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江門市垃圾處理情況調查活動》,在我校取得了良好的示範性效果。

生物調查報告 篇3

【實驗目的】

證明氮元素爲黃瓜苗的必備元素。

【實驗原理】

植物所吸收的氮素主要是硝酸鹽(no3-)和銨(nh4+),也可以利用某

些可溶性的含氮有機物,如尿素等。氮是構成蛋白質的主要成分。此外,氮存在於核酸、磷脂、葉綠素、輔酶、植物激素和多種維生素(如b1,b2,b6,pp等)中。由於氮作爲組成植物體中許多基本結構物質的組分,對植

物的生命活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故氮又稱爲生命元素。氮素在植物體內可以自由移動。缺氮時幼葉向老葉吸收氮素,老葉出現缺綠病。嚴重的情況下老葉完全變黃枯死,但幼葉可較長時間保持綠色。植物缺氮時植株矮小,葉小色淡或發紅,分枝少,花少,籽實不飽和,產量低。

【材料用具】

1、兩株生長健康的黃瓜苗;

2、兩種植物生長所需的`肥料,其中a種肥料含有氮元素,b種肥料不含有氮元素,a、b兩種肥料其他性質相同。

【方法步驟】

1、在相同正常自然生長條件下,向兩株黃瓜苗分別長期施用上述a、b兩種肥料;

2、觀察一段時間後兩株植物的生長情況。

【實驗結果預測】

施用b種肥料的黃瓜苗的黃瓜葉片發黃,植株矮小,而施用a種肥料的黃瓜苗無此症狀。

【實驗結論】

氮元素爲黃瓜苗的必備元素。

【思考質疑】

氮元素在植物生長中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