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報告(精選17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82W

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報告 篇1

維持一週的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結束了,我們體育系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分隊走在東職院暑期三下鄉實踐湖活動的隊伍的最前,所以在其他隊伍剛開始實踐活動的此時,我們已經結束了實踐活動,今天我們就本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作簡單的總結匯報!! 本次的暑假社會實踐活動是我係團總支成立以來第一次暑假實踐活動,意義甚大,我們儘量把活動進行的更加有意義,使同學們在活動中銘記黨的偉大曆程,同時以新一代大學生身份服務於社會,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幫助身邊困難的家庭,通過與指導老師幾次商討,制定了主題爲“感恩祖國,關懷社會”主題活動。時逢舉國上下歡慶建黨92週年,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城鄉幫扶對接,關注社會。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報告(精選17篇)

20xx年,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提出“中國夢”, 夢想可以很大,新中國成立60多年、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一個個夢想成爲現實,圓了民族獨立夢,圓了百年奧運夢,圓了航天航海夢,也圓了房子、汽車、上學、養老的百姓夢。世界還將見證,一個更加美麗的中國夢將在我們手中夢想成真!但是同時夢想可以很小,隨着我國社會政治經濟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民走入城市,在廣大農村也隨之產生了一個特殊的未成年人羣體——留守兒童,留守兒童作爲國家明天的接班人的一部分,是國家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當前留守兒童心理缺乏關愛,感情缺乏寄託,學習缺乏關注,生活缺乏支持,管理缺乏家教的現實問題普遍存在,社會必須給予更多的關注。開展留守兒童關愛行動,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的民族曾經歷盡苦難,只有我們同胞相互扶持,才以達到我們需要的偉大民族復興、中國夢。

“感恩祖國,關懷社會”系列活動:這次實踐活動的前期,我們組織實踐隊員開展活動前討論,召開會議。確定了小組成員並初步商討暑期社會實踐的主題,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決定起用意義深刻,影響較大並且易於實施的活動,並策劃確定實踐的大致時間、地點。在活動的中期準備階段,

1、方案中東莞本地留守兒童及困難家庭問題,我們會通過在校的東莞本地學生利用自身地理條件去了解、收集相關困難家庭信息,

2、 與實踐地點的團委等部門商討在當地的具體實踐活動安排,確保與當地居民的合作。查找與主題相關的資料,製作電子調查表、宣傳單等。

3、製作調查表,宣傳單,橫幅、隊旗等物品。活動的後期,我們實踐小分隊所有成員召開會議,總結前期準備工作的落實情況。在活動期間,我們隊員會把當中的所思、所悟、所行通過博客進行記錄。本次實踐首先能夠促進當代大學生與農村留守兒童之間的交流和溝通,有助於再次加強廣大社會羣衆對留守兒童的關注程度。

社會實踐是我們瞭解社會、接觸社會、投身改革、鍛鍊才幹的重要渠道,積極深入社會基層,體驗生活。每一次確確實實的實踐活動都會磨練大學生的意志,培養大家理論運用與實際的能力與團隊合作的精神,實現了社會實踐過程中“服務社會、鍛鍊成才”的目標,真正做到“雙贏”。由此,我們希望學校的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越辦越精彩,讓更多的學子投身於社會實踐。只有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纔是真正的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出來,纔會真正的造福社會。

本次實踐活動,一開始,在沒有經驗情況下,我們都不知道怎樣操作這樣的時間湖活動,但是,在陳雅老師的指導下,在陳林豪隊長的帶領下,再加上各位隊員的配合,我們順利地開始了我們的三下鄉實踐活動,今天終於結束了這次活動。活動期間,我們遇到過很多困難,比如說在尋找這些家庭的時候要親自到各鎮區深入瞭解,記得當時有位隊員遇到大嶺山團委好像不怎麼信任她,後來我們隊長跟這位隊員再次到訪,跟大嶺山團委說清楚我們這個活動的情況,才得以支持!!還有,我們的經費有限制,所以我們必須在購買探訪用的慰問品和乘車的車費時都要先詢問能否開發表,所以有時候我們在坐公交車或坐的士這方面上浪費的時間比較多!!!我們爲了節省開支,也試過自己到菜市場選購一些菜肉,然後我們的隊員親自動手下廚,解決溫飽問題!還有,有幾天恰好遇上暴雨,但我們依然沒有改變我們的計劃,仍然堅持去探訪預先通知好的家庭!

本次實踐活動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展開,很多方面都是靠各個隊員實踐出來的,本次實踐活動我們探訪了十戶困難家庭,在讓大家通過該三下鄉,更加了解困難家庭基本情況之餘,更加珍惜眼前來自不易的生活,努力學習,生活中關愛需要幫助他人,符合該活動主題“我的夢、中國夢”,雖然過程遇到很多挫折,但活動中隊員充分的表現出體育人的樂觀向上及團隊精神,吃苦耐勞、排萬難,“該玩時盡情地玩,工作時認真地工作!”始終秉着該原則到活動結束,當中的感悟只有通過親身經歷過了,纔會真正得出“實踐得真知!”

最後感謝學院給了我們這次機會,讓我們在實踐活動中,學到了,感悟到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東西吧!!感謝我們陳雅老師的指導.隊長陳林豪的帶領.和各位隊員的配合,本次體育系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已經順利完成了!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報告 篇2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由湖南城市學院城市管理學院組織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學校本着讓同學們更好的掌握專業知識,發揚愛國熱情,積極爲社會、人民服務,讓同學們全方位的接觸、瞭解社會,特別是貧困地區的狀況,並通過調查,發現當地存在的實際問題,分析並做出解決方案,並從中有所體會、領悟以增強大學生的使命感。培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努力鍛鍊自己成爲對社會有益、對人民有用的當代大學生的目的,安排了城市管理學院的黨書記劉輝書記做我們的帶隊老師。在全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形式下,我們本次活動的主題就定爲“服務新農村建設新家園”

針對當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們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一下幾個方面:

1、政策宣講:‘上學難、看病貴、就業難一直以來是三大民生難題。近年來政府爲解決這三大難題採取了很多舉措,也取得了積極成果:但由於農民在這方面缺少足夠信息,對相關的政策的理解也不是很全面,這樣就造成了很多農民無法利用這些政策來維護自己的權益。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機會,盡我們所能的能夠幫到農民朋友們。主要宣講的政策包括‘農村醫保’、‘養老保險’、‘計劃生育補貼’、‘惠農補貼’、‘九年制義務教育免費政策’等;

2、科技幫扶:針對家電下鄉這以政策的落實,現在農村的電器設備明顯高於以前,那麼怎樣合理的使用這些電器設備,怎樣才能利用這些電器設備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需要我們的農民朋友掌握相關電器設備的維護、安全使用常識、以及多功能用途;現代化給人們帶來的生活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的污染,我們應該要注意倡導農民朋友們保護我們的生產生活環境,爲我們的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3、志願服務:現在很多農村的青壯年都在廣東沿海地區務工,留在家裏的多是老弱婦孺,他們在生活學習上自然會遇到不少困難,我們將號召我們的志願者,積極的爲這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爲他們帶來一些實實在在的幫助與方便。

在一切準備工作準備就緒後,我們去到了我們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目的地:湖南省沅江市南大膳鎮。湖南省沅江市南大膳鎮位於八百里洞庭湖畔,水產資源豐富並獨具特色,以盛產野生烏鱧而聞名。垸外有廣袤的湖洲,年產野生烏鱧4000噸;垸內有野生烏鱧放養面積1000畝,年產量1000噸,年創產值1.96億元,全鎮從事烏鱧產業的農戶達3000戶,去年僅烏鱧產業一項全鎮人平增加600元收入。 近幾年來,鎮黨委、政府把野生烏鱧養殖作爲農村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來抓,採取多種措施鼓勵農民放養烏鱧。於1998年成立了南大膳鎮烏鱧養殖專業合作社,爲全鎮烏鱧養殖專業戶做好產前、產中、產後服務。成立了四個服務中心,即烏鱧養殖飼料服務中心、烏鱧養殖技術服務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集約銷售服務中心。銷售網絡輻射全國各地,並在深圳、廣州、武漢、南京等地設有窗口,年產種苗達8000萬尾,餌料供應冷庫達1200立方米,藥店2所,技術人員8人,大型運輸車輛10臺。已形成了以南大冷凍加工有限公司爲龍頭的特種水產加工企業羣,開發了以“洞庭湖洲”爲品牌的特種水產、飼料等系列產品,年加工烏鱧魚片、魚丸、魚皮等系列產品達2019多噸,產品深受市場歡迎。英國、丹麥、新加坡等外商與該公司有貿易往來。

南大膳鎮是著名的湖南百強鎮。鄉鎮合併後在新一屆鎮黨委政府和9萬南大人民的建設下,如今更加多姿多彩,耀眼目奪了。南大膳鎮黨委政府,堅決貫徹上級的有關指示精神,結合南大實際,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紮實工作中,各項工作取得輝煌成績。全鎮保持了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工農業總產值達到8.07億元。全鎮有工業、企業716家,18個招商引資項目投入固定資產2600萬元。南大膳鎮注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推廣農業實用科技,大力植樹造林,打造南方型楊樹品牌,不斷髮展畜牧養殖業,成爲全省三大草食動物示範鄉鎮之一。南大還是全國聞名的“中華烏鱧之鄉”甲魚、黃膳、珍珠等發展勢頭非常強勁。城鎮建設、教育事業同樣取得可喜成果。

這是一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頗有成效的地方,因爲居民與外界的聯繫比較多,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比較多,因此思想意識鬥相對比較開放,所以我們工作起來都相對輕鬆,村民們都很關心國家大事,很多事情根本就不用我們說他們就知道,甚至知道的比我們還要多,還要全面。這使得我們基本上沒什麼事需要做,儘管這樣,大家心裏都覺得特別開心,畢竟我們這次來得目的就是讓我們的農民朋友瞭解一些國家政策,形式。既然大家都知道,我們也落得清閒,可以騰出更多得時間去幫助那些亟需幫助的村民,也很好得提高了我們得工作效率。村民們都很熱情,因爲我本身就是一個農村的孩子,所以在農村跟大家在一起什麼都很習慣,愉快得日子總是過得很快,七天的“三下鄉”很快就過去了,我們就要回去了,在這短短的幾天日子裏,我們跟村民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情感,離別的時候大家都很不捨,並承諾說以後會常來。回去後很多同學都問“三下鄉你收穫了什麼”,我想說的是“有些事情只有去體驗後,纔會懂得,有些收穫不在終點,而在過程”,目前我們都還是沒有走出校門的學生,我們總是有着很多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正如我一般,我是大一的學生,我總想着自己在畢業後能夠在那些發達的城市大展拳腳,心比天高。我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好,我一直把這種想法歸爲是我個人的上進心。但經過這一次的下鄉,我似乎悟出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每個人都是積極向上的,大家都希望自己可以在繁華的地段工作,享受高的待遇,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懂得回報社會將自己的光芒在貧窮的地域散開的人,則是無比高尚的。“三支一扶”就是一個很好的政策,讓更多的大學生能夠擁有這樣發光的機會。

作爲大學生志願者,我所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此次暑期“三下鄉”活動,在這個充滿明媚陽光的夏季,我們在南大膳鎮盡情地揮灑自己的熱情和汗水,雖然短短七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已悄然而去,但這過程中所帶給我們的經驗和回憶卻是歷久彌新的。

在“三下鄉”的鍛鍊中不斷成長,不斷思考,充實自己,我們收穫快樂,收穫成長,收穫許多我們從未有過的經驗。我懂得了如何奉獻,懂得了團隊的重要,懂得了今後在成長和前進中要做些什麼,該做些什麼很幸運能夠參加這次“三下鄉”活動,我們經歷了,走過了,收穫了。這次“三下鄉”活動讓我感受頗多,既增長了見識,同時也學到了許多東西。人就是要在不斷探索中與追求中獲得進步,只有親身經歷了才知道其中的苦與樂。這短短的幾天將成爲我心底美好的回憶,在這一次之行中,我們瞭解了的新農村建設以及更深入的瞭解當前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我在此要由衷的感謝淳樸的南大膳鎮人民,他們給了我們這次成長過程中的經歷;感謝一起和我下鄉的同學們,是他們讓我看到了真正的互相照顧互相幫助的真情。同時也真誠地祝願南大膳鎮能夠發展得越來越好!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報告 篇3

實踐和行動是人生的基本任務;學問和知識不過是手段、方法,通過這些才能做好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須具備的知識應該按實踐和行動的需要來決定。 這說明智慧與實踐永遠是分不開的,在實踐中可以檢驗真理,也能培養能力,彌補不足。這次09暑期三下鄉活動使我有了一個驗證自我的機會,使我無論在能力上或是在心靈上有了一次大的飛躍,也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

忘不了那炎炎夏日,忘不了那隊友熟悉的笑臉;忘不了樸實的南陽市民;也忘不了農村留守兒那天真稚氣的笑容,忘不了敬老院裏老人們那刻滿風霜的臉和仁慈愛憐的眼神;更忘不了風雨中我們13個人相互扶持,相互依賴,相視而笑,相擁而泣。而這一切的一切,將被永遠的珍藏在我們的似水年華中

驕陽似火的七月,當同學們還沉靜在緊張的期末備考中時, 三下鄉 的鐘聲在我院已經敲響。

爲紮實做好 三下鄉 工作,我們查閱了大量資料,準備了多份宣傳材料和調查問卷。出發前,我們明確了 三下鄉 的目的和意義,鼓舞了我們的勇氣,激勵了我們的鬥志,也讓我們對此行的意義和活動方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爲實踐活動的開展打下了基礎。

7月19號,我們6位成員來到了鎮政府門口前,進行食品安全及農機應用基礎宣傳服務。鄉親們說,這次諮詢像是一場及時雨,讓他們長期以來積累的疑問得到了很好的解答。幾位來自外省的同學對於老人口裏說着的吉安方言理解有困難,但仍然以良好的耐心和態度與老人們交談着,替他們分憂解難;有的孩子有些怯弱,站在遠處默默地看着,熱心的同學們主動走過去,與他們交談,詢問學習上的困難,爲他們分擔學業負擔。

那裏人民的淳樸,厚實,那裏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氣息。那裏的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那麼的美好。雖然沒有大城市的繁華與熱鬧,臥龍區卻有一番別樣的寧靜,它讓我們思考,讓我們有一片新視野,爲我們探尋農村的新發展,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建設新農村並不容易。我們不可能在面對某些問題時選擇默默走開的方式,因爲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我們來 三下鄉 不是來旅遊,是要關注社會做關注的,解決羣衆所需解決的事,做好我們自己能做好的。 我們服務隊爲了發揚 尊老愛幼 這一傳統美德,還特意帶了三十多個蘋果看望臥龍區敬老院的老人們。我們的到來受到了老人們的熱烈鼓掌歡迎。在我們即將離去的時候,老人們都表現出依依不捨之情,有的老人還把我們送出敬老院並一直說着: 你們都是好樣的!辛苦你們了!謝謝你們! 簡單的話道出了老人們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樸質的話語撩起了我們志願者內心的感動。 社會更多的人應該關心老人們------

不知不覺南陽師範學院化學系xx年暑期 三下鄉 赴臥龍區曹江服務已經5天了。今天是下鄉隊員與當地政府離別的日子。早上九點,我們與臥龍區政府的領導開了個總結大會,大會期間,隊員們踊躍發言,給區政府提出了一些農村存在的問題,雖然未能立即解決,但是,我們所提出的問題反映了我們隊員在此次活動的認真態度,華農與臥龍區之間搭起的友誼的橋樑將會越來越堅固。回憶過去的點點滴滴,緬懷昔日的形影不離,銘記逝去的歡樂時光,這個暑假對所有隊員來說都會是意義深刻的。因爲參與所以快樂,因爲服務所以無悔。

在接下來的幾天,我們到高州根子鎮開展國土資源宣傳活動,在這次活動,看到當地農戶的國土資源意識還是十分強的,我們又開展了文藝演出,由於請不到演員,所以都是隊員們上臺演出。

經過這次三下鄉活動,我重新認識了農村,重新認識了自己。這次活動也把我從理想社會拉回了現實,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各種不足,包括知識儲備,涉世經驗等等,同時給我未來的發展指明瞭方向,促使我不斷髮展這些方面,以利於我以後走向社會。同時作爲一名大學本科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責任不可避免的落在我們當代大學生的身上,我們必將身體力行,實現農民朋友們的願景。

最後,本人簡單地總結一下這次社會實踐中的經驗,主要有以下體會:

l、提高了認識,明確了責任。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同學們的思想認識水平有了相當程度的提高,深化了我們對新農村的思想。經濟落後,一切都免談。社會應該給予不發達地區以更多的關注,讓雨露惠及農村。我們大學生應該加倍努力,爲祖國的強大多出力,多流汗,多動腦。實踐活動還促進了我們對國情、民情的認識,增強了適應現代化建設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

2、增長了才幹,發現了不足,激發了熱情。社會實踐活動給廣大同學提供了一個學習社會知識和展示自我才華的舞臺,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鍛鍊了廣大同學的才幹。同學們一起努力做了很多事情,我們一起做問卷調查,一起上街進行宣傳,一起表演節目 在合作中鍛鍊了我們分工協作的能力,交際能力,組織能力等等。在這次下鄉實踐活動中我們充分發揮了專業知識在經濟活動中的作用,既爲地方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思維、新的活力,又培養了我們的吃苦耐勞精神,使書本知識在實踐中得到了進一步消化,讓大家在實踐中學到了很多寶貴的、在書本中無法學到的社會經驗。而社會實踐,作爲一種把理論知識運用於實際的重要形式,又能夠很順利的讓我們做到了校外實踐與校內實踐相結合,達到兩方面平衡的發展的理想目標。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報告 篇4

【引言】 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工作,孩子所在戶籍所在地由祖輩或親友監護,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多半屬於父母雙方或一方長期在外地打工的情況。有資料顯示,留守兒童監護類型主要有四種:隔代監護、父親或母親單親監護、親戚監護、同輩監護和自我監護。目前,與農村勞動力大量外流相伴隨的農村留守兒童現象已非常嚴重:據新華社報道,全國留守兒童多達20xx萬,按照全國3.6億兒童來計算,每18個孩子就有一人不能與父母共同生活;社會科學院報告也顯示,在x年,中國民工人數達1.4億人, 打工者數量還在以每年500萬人的速度遞增。校園是佔據留守兒童日常生活絕大部分時間的地方,因此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日漸突出。

實踐目的:探討留守兒童所就讀的公立與私立國小的差別。

實踐形式:深入農村,入住學校,進行家庭走訪。

實踐時間:20xx年x月x日--7月5日

實踐地點:臨泉縣秦蘆國小;界首市磚集二小

實踐組織者:阜陽師範學院經濟與商業學院團總支

實踐參與者:經濟與商業學院暑期“三下鄉”實踐小分隊 實踐點概況:

位於臨泉縣韋寨鎮的秦蘆國小目前在校二百多名學生,以留守兒童爲主,作爲一所規模較小的地方公立國小,秦蘆國小教學硬件及軟件設備都較落後。在職特崗教師人數較少,師資力量薄弱。學校常年同社會團體和高校建立幫扶關係,需要各方面的支持與資助。

界首市磚集二小是一所封閉式、寄宿型的私立學校,學校設有幼兒部、國小部、國中部。學生多爲留守兒童,教學設施完善,師資力量充足。

(一)經濟狀況

臨泉是國家級貧困縣、全國人口第一大縣。當地農業以種植業爲主,每年有大批外出務工人員,留守老人及兒童狀況嚴重。許多老人獨自在家看管小孩,負擔特別沉重。

界首市爲縣級市,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於臨泉縣較高。當地的外出務工人員不在少數,但仍有部分青壯年選擇在家工作或創業。

(二)受教育狀況

韋寨鎮由於有大量人員選擇外出務工,便導致留守兒童的現象十分嚴重。秦蘆國小在讀學生多爲當地居民,其中絕大部分的學生均有家人在外務工,學生監護人多爲年邁老人。老人的教育觀念普遍落後,對孩子的學習情況關心較少,更有一定數量選擇在家上學的孩子,已做好年齡足夠後跟隨父母外出打工掙錢的準備,並不打算繼續攻讀學業。

磚集鎮的村民大都把孩子送到鎮裏上學,很少人再到村國小上學了。現在交通方便了,村內道路硬化良好,村民都把孩子送到鎮上去上學,甚至是到界首市的學校,讓孩子們接受更好的教育,並已繼續升學爲目標。村民都明白知識對下一代重要性,知識改變命運的思想已根植於他們心中。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普遍處於“生活上缺人照應、行爲上缺人管教、學習上缺人輔導”的“三缺”狀態。父母出去務工給留守兒童帶來的諸如心理關懷缺失,情感發育不良;脫離父母監護,安全隱患凸顯;智力發展滯後,學習成績不佳;缺乏家庭管教,日常行爲不良等問題。”

(一)通過調查與走訪我們發現,秦蘆公立國小在讀學生普遍存在以下幾個教育問題:

1、學生學習普遍較差。父母外出,由於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這個重要環節,留守兒童對學習缺乏熱情,進取性、自覺性不強,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應付了事,學習成績普遍較差。有的逃學、厭學,上課紀律性差,有的上課時間溜出學校,學習成績較差比例之大令人擔憂。

2、學生的行爲習慣較差。大多數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在不講衛生、不換衣服;有的留守兒童行爲習慣較差,在家裏不聽代養人教導,頂撞祖輩、我行我素,在學校不遵守規章制度,不服管理,說謊騙人,小偷小摸„„成爲了“問題兒童”。

3、學生心理出現偏差。留守兒童大多年齡在1—15歲之間,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有的出生幾個月或一週歲後,父母就外出務工,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留守兒童有的情緒消極,表現出性格內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慮、任性、暴躁,有的出現逆反心理、怨恨情緒。

4、監護管理不夠強。留守兒童的監護人不管是祖輩還是親朋好友,在他們眼裏,認爲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不能對他們要求太嚴格。只要孩子能有飯吃,身體健康不生病,安全不出事就盡到了責任,隔代的祖輩對孩子過於溺愛,物質上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

(二)相比之下,作爲私立封閉式學校的磚集二小存在以下幾個優勢及問題:

1、學校師資力量充足,教師在生活及學習方面給予學生充足的關心與愛護。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學習習慣較好,老師會在課餘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學習作息規律。封閉式學校的管理嚴格,學生定期由學校專車送回家,在校能夠安心學習,成績普遍較好。

2、學校生活老師能夠關心到每個學生,對生活其各個方面給予幫助。學校設有專門的心理健康中心,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課餘生活豐富,能夠較全面地發展。

(三)通過比較與分析,我們對教育狀況差異出現的原因進行了總結。

1、教學資源方面。臨泉縣下設的公立學校地處偏僻、經費匱乏,直接導致教學設施及教師的缺乏;磚集二小是一所由當地企業家所辦的私立學校,辦校經費相對充足,教學設施完善,在校工作人員較完備。

2、生源方面。秦蘆國小在校學生多爲周圍老人無力看管的兒童,學生家庭環境較差,教育觀念落後;磚集二小生源範圍較廣,由於教學質量相對較高,許多家庭環境較好的家長選擇把孩子送到全封閉的學校學習,節省時間和精力。

3、地區因素。臨泉是國家級貧困縣、全國人口第一大縣。當地農業以種植業爲主,經濟落後;界首市爲縣級市,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於臨泉縣較高。當地的外出務工人員不在少數,但仍有部分青壯年選擇在家工作或創業。

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問題不僅僅是一個教育領域的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其產生的根源在於城鄉二元結構的制度安排,而這些制度的根本革新需要一個過程。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緊迫性要求相關部門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解決或緩解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政府、社會、學校、家長的共同責任。只有不斷整合這四方力量,努力形成主要依靠這四支力量相互協作的教育管理機制,才能爲農村留守兒童創造一個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與氛圍。

(一)切實落實政府責任

政府的責任主要是在政策層面上採取措施,確保教育的公平、和諧發展,這是政府的使命所在。

1、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重視並關注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羣體,要作爲解決“三農”問題和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及時將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納入政府整體規劃,加強對農民工子女上學問題的調研和研究,制定和出臺保證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權利和義務的各項政策和措施,減少或取消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城市學校上學的借讀費,改善農民工子弟就學條件,使留守孩子能夠生活在父母身邊,與城市兒童共享城市文明。

2、加快經濟發展,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增加農民收入,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加速提高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多創造就業崗位,讓農村羣衆就近務工,從而減少留守兒童。

3、是學校及教師的義務性勞動,沒有政府爲之提供的保障措施,他們的義舉是很難持續進行下去的,所以政府的底線是確保九年義務教育的順利實施,尤其是農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義務教育逐步實現全部免費,從受教育機會上確保留守兒童都要有學上。

4、要進一步落實有關法律、法規、保障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落實政府應擔負的責任。加強對農村中國小校及其教師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上的責任權利的監管,固定學校及其教師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上的責任權利以及經費作保障,經常性的績效考覈,責任到人。

5、縮小城鄉差距,建立適應社會和諧發展的新體制。我國要逐漸改變現有的戶籍制度,保障勞動力的合理流動,應制定優惠政策,採取配套措施,鼓勵引導有條件的農民工融入城市,幫助他們適應城市的生活環境,接受留守兒童在父母務工所在地入學。第六,政府加大對農村教育投入,加大對農村中國小階段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投資力度,建立起義務教育階段相配套的寄宿制學校,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盡最大努力爲留守兒童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

最後,從政府層面來說,要徹底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需要各個部門和各級政府的充分協作,有效解決農村的留守兒童問題,不能等問題非常嚴重時才採取補救性措施,而應提前做好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二)充分發揮學校教育

學校是培養人這一特殊使命的場所,學校理應承擔起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的責任,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在個體發展中所起的主導作用。由於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在心理髮展上比較其他學生存在更多的困惑與問題,他們需要學校給予更多的幫助與疏導,需要通過教師、集體的溫暖彌補親子關係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形成的消極影響。但由於教育理念、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約,農村學校很少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並配備專門的心理教師。但從現實的情況來看,學校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上顯然沒有到位,學校在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上應擔當“主角”。

1、學校的教育理念要更新,即從單純追求升學率轉向追求全體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上來。理念是行動的嚮導,只有在觀念上發生變化,纔能有效地指導教育教學的實踐。

2、針對班級中關注“共性”多,而忽視留守兒童特殊羣體或個體的情況,我建議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班主任要給這些留守兒童以特殊的關愛,多接近他們,並利用班集體的力量形成一個溫暖、寬鬆的成長環境,讓留守兒童能切實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以最大限度地彌補由於親子關係的缺失而給他們帶來的傷害。

3、學校應逐步建立並切實執行留守兒童監測制度,建立留守兒童的個人檔案,實行動態管理。建立“三知、三多、三溝通” 機制(對留守兒童基本情況、留守兒童監護人情況、留守兒童父母外出務工去向及聯繫電話等方面的知情;多與留守兒童談心交心,多開展充滿人文關懷的集體活動,多到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家訪;定期與留守兒童的父母、監護人、所在學校和校外教導員、代管人進行溝通),爲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礎。及時瞭解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並根據情況進行分類教育管理,讓在留守兒童身上發生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三)完善社會教育

生命個體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社會教育是個體發展不可或缺的環節。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綜合性的社會問題,僅依靠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力量很難徹底解決,需要社會各方面力量的介入。由於受農村社會經濟、文化整體發展水平的限制,農村地區的社會教育服務體系尚未建立,專門扶持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社會組織更是空白。留守兒童社會教育嚴重缺乏,削弱了社會在留守兒童教育中應該發揮的作用,也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理想”教育功能化爲烏有。

根據當前農村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社會可作爲加強和完善農村社會教育組織或機構建設,充分發揮社會教育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彌補作用,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互補共生。具體的做法可以考慮由基層學區、村委會以及學校,共同構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體系。相關部門應在城市民工集中地開展宣傳教育工作,通過宣傳教育,提高他們對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引導他們妥善處理好提高經濟收入、改善生活條件與子女教育之間輕重緩急的利弊關係,樹立家庭的可持續發展觀念。同時在農村地區應積極開展對留守兒童家長的教育培訓,幫助他們樹立家庭教育的正確觀念,瞭解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識,與子女之間保持有效溝通,關心孩子的全面成長。發揮社會化協調機制、法制服務機構的作用,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自護教育,依法維護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爲留守兒童辦好事、辦實事,創造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

(四)重視家庭教育

儘管農村中國小校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學校教師對留守兒童也進行特殊照顧與關愛,但是家長在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上的作用是其他力量所不可替代的。教師的關注僅僅是兒童形成學習動機的外部動因之一,是出於學校和教師的教育良知與責任意識,但是家庭是教育兒童、少年最重要的場所,家庭教育對子女將來的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留守兒童的家庭通常是父母一方或雙方都外出務工,將孩子交由單方照管或由“四老”(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管,但是農村留守兒童家庭不能爲兒童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且大部分留守兒童在家還要承擔大量的家務和農活;代管人要麼年事已高,除照顧孩子的基本生活外,無力教育孩子,要麼是文化素質低下,無力輔導孩子的學習,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圍,從而造成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另一方面,一個認識上的錯誤,僅關注掙錢給孩子吃好、穿好等物質上的滿足,取而代之的是要加強與孩子情感的溝通,讓他們體會到父母的愛,鞏固親子關係,這種給孩子精神上的溫暖是物質滿足所遠遠不能比及的。

家庭結構的不完整導致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調和弱化,完整的家庭教育功能的發揮應該是包括父母雙方對孩子的影響,父母雙方的教育“合力”是保障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而留守兒童家庭結構的變化必然會部分地消解這種教育的“合力”,從而削弱家庭教育的整體功能。爲此,父母要充分注意親子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方式,要注意時間上不能相距太久,最好能做到每週交流一次,及時瞭解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況。在溝通的內容上,不能只談學習成績,其他方面也應該詢問,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關心。除了與孩子保持經常的聯繫外,還應經常與子女的任課教師、班主任聯繫,瞭解他們各方面的表現。

積極推動建立“留守兒童家長學校”, 提高留守兒童監護人和代理人的責任意識及教育能力,是影響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目前相當一部分留守兒童家長、代理家長、監護人對留守孩子的責任意識較差,有的只是滿足留守孩子物質需要,照顧留守孩子的生活起居。除了責任意識以外,他們監護、教育留守兒童的技術水平更是有待提高。這就需要各級政府、學校共同合作,致力於留守兒童家長學校的建設,保障經費,提供場所,保證師資,把留守兒童家長學校辦成培養監護人與代理人的教育責任與水平的重要基地。

總之,作爲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不僅關係到留守兒童自身的健康成長,也關係到廣大農村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穩定,關係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因此,要充分協調和發動政府、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力量,共同關注並切實解決好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更好地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構和發展。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報告 篇5

我的世界因爲有了三下鄉,從此不再單調;我的生活因爲有了三下鄉,從此不再黑白;我的夢想因爲有了三下鄉,從此不再模糊。

因爲在六年前那個金色的七月讓我收穫了不少珍貴的果實,這些果實不僅僅包括學習知識的方法與技巧,更重要的是從那些可愛的老師們中學到了認真負責與無私奉獻的精神。他們的激情深深地影響着我,讓我暗下決心也要當一名志願者,讓我的愛與力量孕育出更強悍的“樹苗”。

他們的激情一直陪伴在我的左右,從沒有消失過,時刻鼓勵着我不要因爲實現夢想的道路坎坷而放棄這個夢。爲了感謝母校給予我的愛,我一直在計劃着如何在母校組織一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讓我的師弟師妹們從中收穫書本之外的知識與人生的意義,也希望他們能把這種精神繼承併發揚光大。幸運,淚水沒有帶走我的夢,而是給予我機會,讓我也在這個金色的七月帶領着“青春之歌”社會實踐服務隊來到茂名電白二中組織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作爲大學一年級的我們,沒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爲了不讓這些可愛的國小生失望,我要求“小老師們”抽課餘時間準備教學內容並試講,並要求他們儘量往“快樂中學習”的方向備課。

同學們備課的熱情令我很感動,我相信我們可以帶給學生一個精彩難忘的暑假。

滿滿的期待拉開了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序幕。每個隊員都有了自己的職務,而我選擇了調研,放棄了支教,因爲我依舊沒有勇氣站在講臺,因爲隊友們早已認定我是個不自信的人,把我熱衷的職務給了其他人,而我只能後退一步,但是我很想告訴他們,愛哭的我不是軟弱,我依然可以做得很出色。雖然不能支教,但是我會在調研組中好好鍛鍊,認真完成工作,收穫其它珍貴的果實------交際能力。

我們都知道調研是比較辛苦的,但我們樂在其中,因爲我們不僅能好好完成工作,還可以與村民們交流心聲,體會到村民們的辛勤與快樂。令我們開心的是,他們非常支持我們的工作,有時候還會爲我們着想,也會爲我們抱打不平,因爲隊長沒有給我們發工資。當然,我們也會因爲調研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而被誤會我們是推銷保險而被拒絕填寫問卷。然而令我們愧疚的是,不能爲村民們向上級反映他們對農村合作醫療保險的看法,因爲他們幾乎都把希望寄託在我們身上。希望政府能早點改善政策,真正做到爲民着想。

雖然在調研中也學到不少知識,但是我依舊覺得不滿足,因爲我少了一份與學生交流心聲的師生情,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些“班主任”一樣收到學生給他們的信,因爲信中的內容很令我嫉妒,看到隊友們幸福的樣子,我就很羨慕。雖然如此,但我只能祝福他們,因爲我相信以後我也會有機會的。

三下鄉是一段路,時而坎坷,時而沿途風景獨好。她告訴了我,沒有一個人的前進道路是平平穩穩的,即使是河中穿梭航行自如的船隻也難免顛簸,因此生活受傷難免,失敗跌倒錯過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而一蹶不振,失去了人生的方向。只要你沒有因此失去方向,你就會欣賞到獨特的風景。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報告 篇6

20xx年7月8日至7月14日,我們百色學院愛心助教服務隊來到凌雲縣下甲鄉念恩國小,開展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念恩國小的七天中,我們開展了許多活動,和國小生聯歡、爲國小生義務輔導功課,深入農民之中調查研究等等。在農村裏,我們學到了好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同時也看到了一些問題。這是我第一次如此熱衷於教育問題和農村問題,並且如此深入地思考這些問題。現將在活動過程中瞭解到的一些情況做以下彙報。

一、念恩現狀

(1)念恩簡介。凌雲縣下甲鄉弄懷念恩國小創建於1952年9月,學校位於下甲鄉政府所在地東北面,距鄉政府7公里,坐落在下甲鄉河洲村弄懷屯,未通公路,從學校步行到村級公路約需30分鐘,而步行到下甲鄉中心街則需2個小時左右。學校服務河洲村的弄懷、卡所、弄瓦等五個純背隴瑤自然屯,轄區人口423人,適齡兒童60人。校園佔地面積1320平方米,有磚混結構教學用房一棟,建築面積180平方米,有教室兩間,辦公室2間(其中一間兼做教師宿舍),有磚瓦結構師生生活用房2間,建築面積30平方米。 學校現在有教師2人,開設四個年級兩個教學班,是一個複式教學點,現有在校學生63人,其中女生37人,寄宿生4人,一年級37人(含學前班),二年級15人,三年級11人,適齡兒童入學率爲100%,輟學率爲0。念國小現已發展成爲全縣同類學校人數最多,辦學效益最好,教學質量最高的全縣民族教育窗口學校。

(2)艱苦的條件。作爲一個在貧困地區,少數民族聚居地的教學點還存在很多困難和問題,1、學校師生生活用房緊缺影響師生學習,工作和生活。學校沒有圍牆,羣衆豬馬牛羊經常竄入校園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2、交通不便。念恩國小位於海拔1000多米的半山腰上,道路崎嶇陡峭。3、學校的設備還不完善。4、用水緊張。在山裏,人們的生活用水都是靠雨水,若是在旱季,則要到幾公里外的水源處挑水回來,十分不便而且不衛生。

(3)師資短缺。辦學以來,先後有十幾位老師在這所學校任教,但因環境艱苦,辦學條件差而不能堅持。學校也因多方面原因於1991年9月至1995年8月停辦。1995年9月,阮文憑到該校任教後,他以一顆火熱的心和無私奉獻的精神,用殘疾之軀,經過近20xx年的努力拼搏和苦心經營,把這所已經停辦了四年, 把學校辦成全鄉同類學校學生最多、教學質量最高、辦學條件最好、學生素質全面發展、極具典型的瑤山學校。但是,全校只有兩個老師,即阮文憑老師和他的妻子。阮老師腿腳不便,他是一個弱者卻向的弱者張開了雙臂,或許他更需要人們的幫助。

(4)念恩的孩子。這裏的孩子雖家境貧寒但都十分懂事,他們活潑熱情,尊師守紀,在學習上也表現突出。近年來,學校學生參加全縣各類知識競賽有26人獲獎。學校成立有文藝演出隊,書法組,繪畫組,以及籃球隊,乒乓球隊等。同學們都是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但卻存在一個令人震驚的現象。據瞭解,孩子們在念恩讀完三年級後,就要到下甲鄉中心國小去繼續完成國小。可從山裏出去的孩子,大都遭受到這樣一種遭遇,那就是到中心國小後被當地的同學欺負,被人瞧不起,有些孩子被打得哭着回家,有的被剪掉褲子、燒掉頭髮,甚至有些孩子害怕再次被欺負而輟學回家。這些情況雖和當地的領導反映,但似乎卻沒有任何迴應。我們不得不爲這些孩子的教育問題而擔憂啊。

二、留守兒童問題。留守兒童是中國長期的城鄉二元體系鬆動的一羣 制度性孤兒 。留守兒童的出現不僅成爲外出務工農民的後顧之憂,而且也給正在成長中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帶來巨大影響。在上他們被看作是當下中國最容易受傷的人。當今社會,留守兒童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結合家訪以及調查,我們瞭解到,在念恩國小讀書的63名學生中50%以上的學生都是留守兒童。他們的父母、哥哥或姐姐常年愛外打工,一般往南寧、百色、田林等地,只有農忙時纔回家,家裏只留下老人在家作家務撫養他們。分析其原因,家庭因素占主導地位。在經濟收入與子女教育之間取捨失衡。爲了改善家庭生活,越來越多的農民離開了土地,到城市裏務工謀生。他們希望自己的生活越來越好,也希望給下一代成長提供更充裕的經濟支持。但外出打工,使家長的教育能力與孩子的教育需求形成了落差,外出務工的家長整日忙於打工,沒有時間與精力過問孩子的學習,留在家裏的老人忙於操持家務,對孩子的教育關注僅限於讓孩子完成作業,家庭教育基本處於空白狀態。孩子的學習生活和身心發展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但值得慶幸的是,念恩的孩子在阮老師的細心關懷和精心教育下,不僅懂事而且成績和生活自理能力都很優秀。

孩子是未來、是希望,中國不能無視他們的存在!我們應該給他們一些的關心和幫助,使他們能更健康快樂的成長.

三、農村政策問題。爲貫徹落實黨的xx屆六中全會精神,切實解決農村貧困人口的生活困難,國務院決定,20xx年在全國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標是:通過在全國範圍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符合條件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納入保障範圍,穩定、持久、有效地解決全國農村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

這一政策的頒佈和實施,不知解決了多少貧困農民的生活問題。但下甲鄉弄懷村的村民,卻沒人知道有這麼一個政策,可以幫助他們解決他們的溫飽問題。在家訪和了解過程中,我們看到了這些瑤寨人民的生活。他們住的是草房,喝的是雨水,種的是玉米和水稻,但一年下來的糧食根本維持不了他們的生活,生活過的是十分的艱難。但當地的政府並沒有給他們切實的幫助,沒有給他們宣傳過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有關信息,一年下來除了幾牀簡單的被子,政府沒有撥款給他們任何資助。在人人都在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而努力的社會裏,竟然還有這樣的村莊,這樣的事情發生,我確實震驚了。對於國家對農村的一些優惠政策,這裏的村民似乎都是一問三不知,這裏似乎已是一個無人問津的山寨。國家政府應給予他們的關注和幫助,只有這樣,構建和諧社會,建立新農村,關注民生,這些國家對貧困農村的優惠政策纔可以真正實現啊。

這次三下鄉活動雖然早已結束,但它給我們留下了許多思考,使我們這些讀聖賢書的人也開始關心窗外事。它時時刻刻提醒我們,在生活着九億多農民的廣大農村中,還存在着許許多多這樣或那樣問題,那裏的經濟還不夠發達,那裏的政治體制還不夠健全,非常需要我們這些大學生爲祖國的繁榮昌盛,爲人民生活水平的整體提高,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儘自己應盡的一份力,作出自己應做的一份貢獻!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報告 篇7

實踐目的: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 實踐形式:深入農村,入住農家,下地幫農戶幹農活,與村民攀談,搞農村調查。

實踐時間: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

實踐地點:廣西柳州市鹿寨縣雒容鎮南慶村涼水塘屯 實踐組織者:廣西工學院鹿山學院團總支

實踐參與者:廣西工學院鹿山學院05級暑期“三下鄉”實踐文化宣傳小分隊

一、數據調查

服務點概況:

南慶村共有12個屯,其中涼水塘屯共有60多戶,約391口人,該屯1995年已達小康水平,1999年成爲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點,現是鹿寨縣規劃建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屯之一。該屯幾乎家家戶戶住“高樓”,家家用沼氣作燃料,已告別了“材草燃料時代”,樓房大多都是“柑桔”樓,據說是一個個碰柑“堆”起來的。

(一)經濟狀況

該屯經濟收入主要以農業經濟作物爲主,以養殖業爲輔如養雞。農業經濟作物收入佔總收入的90,其農業經濟作物主要有西瓜、香瓜、豆角、玉米、甘蔗、花生等。該屯現經濟收入較可觀的主要是西瓜、香瓜2個品種,每畝毛收入可達3000元左右;豆角、玉米、甘蔗和花生收入也挺可觀,每年都爲村民帶來較大收益。

(二)受教育狀況

村民中受過初等教育的較少,受到過高等教育的更是少之又少,現村裏高中生也屈指可數。如今該屯兒童的上學年限均爲7歲,村民大都把孩子送到鎮裏上學,很少人再到村國小上學了。現在交通方便了,村內道路硬化良好,村民都把孩子送到鎮上去上學,讓孩子們接受更好的教育。村民都明白知識對下一代重要性,知識改變命運的思想已根植於他們心中。

(三)生活狀況

據調查村民的糧食、蔬菜都是自給自足,只買一些油鹽、肉類食品及一些娛樂用品,生活相對寬裕,基本實現了“樓上樓下,電視電話”,有些家庭還裝了寬帶,通過互聯網瞭解世界,瞭解最新科技信息,把了解到的信息用於農業生產實踐,家家戶戶都有摩托車,有的還有自己的麪包車。

(四)文化生活

該屯有燈光籃球場、舞臺,閒時村民喜歡打打球、跳跳舞,有時還請鎮上的專業人仕來做跳舞培訓,年輕人大多都喜歡玩電腦、打麻將、玩撲克牌等娛樂活動。村民的文化娛樂的方式比以前的大家有事沒事聚在一起閒聊有了很大的改變,文化氛圍更濃厚了,村裏還經常舉辦各種公益比賽,如籃球賽、健美操大賽,他們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了。

二、揮灑熱情

(一)踐行榮辱觀,服務新農村

從準備下鄉到下鄉結束,我始終都是懷着學習進步、提升自身的思想來積極參與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從和涼水塘屯的鄉親們接觸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該屯鄉親們對我們關懷備至,使我們體會到該屯鄉親們的淳樸及該屯民風的淳厚,讓我們真正感受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風吹遍大江南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下鄉期間,剪瓜苗、噴農藥、拔草、鋤地、輔導中國小生等都是我們服務新農村的“必修課”。雖然天氣炎熱,烈日當空,在地裏幹活幹得汗流浹背,但我們卻感到很欣慰,難得有這個親身實踐、爲農民服務的機會,因此倍感珍惜。我們與所入住的農戶同吃、同住,並幫助他們幹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他們對我們的幫助感到很高興。我們知道自己做的是很有意義的事情,我們的社會價值也將在實踐中得到昇華。同時,我也深刻的意識到自己是多麼的渺小,現在所能做到的事是很有限的。 大清早,我們利用廣播向村民們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並播放了中央的新聞。涼水塘屯的村民們在地裏邊幹活邊聽廣播,他們感受到了最新的時事要聞和國家的政策方針,我們在清晨給村民們“沐浴”了一縷祖國的

“春風”。村民們還經常談起我們學院這羣熱情的志願者,他們說我們不怕酷暑下地和他們一起幹各種農活真的很難得。在閒暇的時候,我們還當上了“家庭修理工”。我們經常去走訪我們文化宣傳小分隊所住的農戶家,幫他們修理壞的沼氣開關、風扇、收音機等家用電器。我們利用所學的知識給農民帶來了方便,並給一些農戶介紹了些科學的使用電器的方法。

在傍晚,我們當起了涼水塘屯小朋友的籃球“教練”,教村裏熱愛籃球的小朋友們基本的籃球知識,運球、投籃等。晚上,我們時常教涼水塘屯熱愛舞蹈的村民跳慢三、恰恰、二十四步等時尚舞蹈,我們這些“舞蹈家”爲村民文化生活增添了一道亮麗的光彩。

我們還到鹿寨縣雒容鎮進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宣傳,擺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及八榮八恥的宣傳展板,掛出了大量的宣傳圖片,播出了有關宣傳主題的廣播稿及歌曲,帶去了幾千份農業生產科學技術資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資料、愛滋病防治手冊、“八榮八恥”宣傳小卡片等對農民、農業生產有實際意義的宣傳資料,在集市門口向市民贈送。前來觀看和諮詢的市民絡繹不絕,展板前站滿了前來閱讀的市民,我們熱情地把一份份資料配套裝好贈送給路過的市民。不少市民竟然迫不及待地閱讀起來,臉上洋溢着感激而幸福的笑容。我們還仔細地給老伯講了農村應注意的衛生知識及何爲“八榮八恥”等。烈日下,我們忙地不亦樂乎,送資料、講解、幫不認識字的農民講解資料,我們的身影、我們的形象將會深深地“刻”在雒容鎮市民的心中。

我感到鄉下的環境很優美、生活很艱苦,但鄉下的人很純樸。給農村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知識進行宣傳和幫助生產勞動的同時,也給我們一個鍛鍊的機會,使我們更深切的體會生活。以前,我在舒適中生活慣了,這次“三下鄉”使我認識到自己是多麼的幸運、生活是多麼地幸福,我應該樹立起積極的生活態度來面對生活,自信面對人生。我深感自己現在所擁有的實在太多、太寶貴了,今後應好好珍惜。

我們在下鄉實踐的同時也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注入了新活力,爲農村帶去了新知識。我們每天都在忙碌地實踐並竭盡全力地服務村民,把熱情揮灑在這社會主義新農村中,踐行我們的諾言。在服務期間,我們深切感受到農民在平時勞動中總結的種植經驗,令我們收益頗多。這短短的七天,我和涼水塘屯結下了深深的情緣,或許就像大家所說的,在我們的學院搬到官塘校區以後,我們可以常過去那看看,不管怎樣在涼水塘屯這7天將成爲我一生的最珍貴回憶。在鄉下的日子裏,我時常聽到遠山在呼喚,黑暗中眼睛一亮:彷彿看到無數的生命從眼前閃過,心中猛然醒悟,這世界還有什麼比愛和生命跟重要的呢?我彷彿看到無數的生命再跳動,在他們各自的天空下快樂的生活着,一個人也許就爲某種情感而活,這也許就是一個人活着的理由。這也許也是我留戀涼水塘屯的緣故吧。

(二)榮辱觀深思

以何爲榮?以何爲恥?這樣的思考,中國共產黨從90年代初至今從沒停止過,並且必將隨着時代的發展而彌久彌新。我們此次下鄉就是要在農村宣傳“八榮八恥”,在和涼水塘屯村幹部溝通後,我們堅持每天7點通過廣播的形式向該屯農民朋友宣“傳八榮八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幹部還就這個主題定下了涼水塘的村規、民約,我們的廣播宣傳起到了很大的效果,使村民都瞭解了國家的最新政策。在鄉下我們都嚴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都以當代大學生的良好風藐展現在村民面前,樹立了新時代大學生的新形象。

在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過程中,我們明白村民對我們的行爲和道德價值所做出的社會客觀評價及我們主觀意向的具體表現,將給農村所帶來深遠的影響。我們時刻以熱愛祖國爲榮,以危害祖國爲恥;以服務人民爲榮,以背離人民爲恥;以崇尚科學爲榮,以愚昧無知爲恥;以辛勤勞動爲榮,以好逸惡勞爲恥;以團結互助爲榮,以損人利己爲恥;以誠實守信爲榮,以見利忘義爲恥;以遵紀守法爲榮,以違法亂紀爲恥;以艱苦奮鬥爲榮,以驕奢淫逸爲恥;我們追崇集體主義,努力爲人民服務爲自身目標!我們作爲新世紀的大學生,肩負着現代化建設的艱鉅任務,承載着民族興旺的光榮使命。在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踐行中,弘揚時代精神,樹立科學人生觀、價值觀,建立完善的人格,這是我們青年大學生的義務。踐行榮辱觀,我們更要自強不息,立志成才,用無悔的青春創造閃亮的人生,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共前行,爭做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堅定踐行者!這正是我們下鄉所要真正做到的東西。

三、“三下鄉”的意義

大學生參與"三下鄉"活動是青年學生健康成長、將自身價值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的必由之路。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於社會實踐統一起來,自覺走與實踐相結合、與人民羣衆相結合的道路,努力縮短自身成長與社會需要之間的距離,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見世面,長才幹,這對我們青年大學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瞭解國情。我們出生在改革開放的大浪潮之下,成長在鄧小平理論不斷髮展的年代,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單從課堂上是難以深刻體會到的。因此我們必須走向社會,深入農村,去深刻地瞭解佔全國人口80%的農民生活現狀,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真正在實踐中深化對鄧小平理論的認識,深化對改革開放的理解,提高對所提出的“八榮八恥”精神的理解。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體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樸素民風中的情感滋養,是難以盡得於書本的;貧困母親臉上的愁容和失學兒童眼中的渴望所激發的力量,難以取之於校園。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堅實的土地,貼近農民的心,纔會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悅,纔會真正把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增長才幹。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歷來是青年鍛鍊成長的有效途徑。社會實踐是知識創新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磨練意志,砥礪品格,把學得的知識用於實踐,在實踐中繼續學習提高,才能真正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實踐充分證明,社會實踐促能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從與人民羣衆的廣泛接觸、深入瞭解和親切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無數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啓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昇華,社會責任感隨之增強。在實踐中,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認識能力也有較大的提高,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也會大大的提升。 我們在通過大學的學習後,要想盡快的成爲現代化建設有用之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爲適應以後的工作做一定準備.這也是我們參加"三下鄉"活動的目的之一.

四、農家生活感悟

1、農村是一個使人心情趨於平靜的地方;

2、與農民多溝通可以使我們打心底感覺到最淳樸的真誠,

3、安全問題應該是農村的一個隱患,相關部門應做好農村治安管理工作;

4、做農活掌握時令非常的重要,應引導農民按時令進行生產;

5、一個村屯與另一個村屯雖近但農作物卻有很大的不同,因地制宜很重要;

6、農民富裕後,腦子裏想的是怎樣用農業收入來進行生意投資,相關部門應注意引導;

7、民風民俗的形成,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纔會有大的改變。

8、要像農民那樣真誠待人事物、踏實做事。

9、不注意衛生是農民生活的最大問題,生活富裕了衛生卻沒“富裕”。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報告 篇8

爲了深入貫徹黨的XX大精神,全面瞭解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增強大學生社會責任意識,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實踐中成長成才,今年,我院繼續響應省團委和校團委的號召,積極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有幸成爲中文學院XX年望埠掛職隊的一員,於7月13日至7月28日期間去到英德市望埠鎮,經歷了一次有意義的、難忘的暑期“三下鄉”之旅。

7月13日上午9點,汽車駛出學校正門,奔赴目的地英德市望埠鎮。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的視線一點點遠離城市,向我們靠近的是一重重青山,沿路還可以感受到芳草沁人心脾的氣息,依山傍水間無不顯現出農村的一番清新景象。感覺目的地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心中的興奮也在不斷升溫,遐想也一浪高過一浪。

到達望埠鎮的第二天,我們就正式開始了工作。我們掛職隊,主要任務就是到各個政府部門掛職,處理一些力所能及的公務。我掛職的部門是望埠鎮計生辦。來到計生辦的頭兩天,由於對工作不熟悉,我的主要任務是觀察、學習,通過多觀察,然後多思考,不懂的就多問,我很快了解並掌握了計生辦的工作性質、工作內容和工作流程等。

之後,漸漸地,計生辦的領導開始分配一些簡單的任務給我和我的搭檔,我們都能很好地完成。再之後,我們的主要工作就是覈查流動適孕婦女的資料並錄入到電腦的數據庫中去。這個工作雖然難度不大,但是很繁瑣,需要一絲不苟的工作精神和嚴謹細心的工作態度。剛開始接受這個任務時,我和我的搭檔都很興奮,充滿了工作激情,可是,我們做了幾天之後,不知不覺的熱情慢慢消退,煩躁情緒開始產生。我們自己也發現了這些不好的變化,我們及時進行自我調整,除了互相鼓勵,保持平和心態外,我們還在工作了一段時間後進行適當的放鬆。這些調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們又能繼續嚴謹、認真地工作了。

除了在政府部門掛職外,我們隊還開展了許多活動,包括進行了兩次調研、慰問敬老院、上街宣傳奧運和衛生知識、參觀清遠女足訓練基地和海螺水泥廠等。其中,兩次調研活動是重頭戲。這兩次調研活動的課題是:物價上漲對農民生活水平的影響。第一次調研是走訪望埠鎮上的居民和農民,第二次調研則是走訪鎮農貿市場。這兩次調研,我們都深入到當地居民家中和農貿市場每一個攤位,親自與相關人員交談,收集第一手資料,以保證調研數據真實、準確。

調研活動讓我們受益匪淺,因爲一方面我們完成了既定的調研任務,收集到許多有用的信息,讓我們對當地的物價水平和居民的經濟情況有了一定的瞭解,並大致弄清了物價上漲對他們生活水平的影響;另一方面,通過這次實踐,我們鍛鍊了自己的溝通能力,懂得了如何更好的與陌生人打交道,取得他們的信任,並向他們瞭解到我們需要的信息。

7月28日,我們將要和這個與我們結下了不解之情的小鎮揮手告別了。汽車駛離了望埠鎮,爲期16天的“三下鄉”之旅也緩緩地拉上了帷幕。坐在車上,恍惚中彷彿當初滿懷好奇與興奮之情奔赴望埠的情景就發生在昨天。而現在望着慢慢遠去的一重重青山,已沒有了來時對於“三下鄉”的興奮,取而代之的是對於農民生活水平問題的沉重的思考……

這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不僅充實了我的暑期生活,更讓我在活動中瞭解了國情,受到了教育、服務了社會、增長了才幹。同時,“三下鄉”還讓我意識到了自己身上肩負的責任,也讓我認識到了理想與現實的差距。我們要想成爲一名高素質的大學生,要想盡快地成爲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就絕不能只埋頭於書本之中,必須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統一起來,積極地投身於社會實踐之中,開拓視野,認識社會,對自己有個清醒的定位,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學會正確地做人做事,學會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使自己全面發展以適應社會的需要。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報告 篇9

20_年_月_日上午,_學院_名學生在學院團總支書記等幾位老師的帶領下前往_市_縣_鄉,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以及“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推進農村文明建設”

首先,我們到達_縣_鄉_國小,受到了當地領導的熱烈歡迎和熱情接待,並召開簡短見面會。在會議上,_縣_鄉鄉長也作了重要講話,介紹了_縣的總體概況,並分別談了農業、工業、教育等各項事業運轉情況及經濟狀況。

鄉長對我們寄予厚望說:青年充滿朝氣活力,青年富有豪情壯志,所以青年應珍惜把握這次機會,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勇於到基層參加實踐、體驗生活,以實際行動實踐這次人生成長中不可多得的機遇。這一席話,同學們深受鼓舞。

然後,我們深入農戶,開展有關農村存在的一些問題的調查,並形成調查報告,我們先去探望了那些偉大的解放軍戰士_等。他們把那些埋藏在心靈深處多年的感人肺腑戰鬥故事都給我們津津有味的講了一遍,我們大家都聽得很認真,併力爭從思想上、行動上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成爲時代發展的強頭兵,精神文明的帶頭人,進而來緬懷已逝的英雄。

隨之,我們又探望了一位孤寡老人,參觀了老人的住所,在解說員帶領下,我們瞭解了_事件的整個過程。在_事件中參戰部隊不怕疲勞、不怕傷亡,英勇善戰,抒寫了一篇軍民一致對敵的輝煌歷史,涌現了一大批值得人民永遠懷念的英勇將士,他們的英勇事蹟將會影響着我們,感染着我們,激勵着我們。通過走訪農村家庭,我們發現有幾位學生家庭生活特別艱苦,經濟困難,但是他們對子女的那份愛,那份對孩子未來的成長的期盼,卻非常的關心和迫切。

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上一流的學校,享受一流的教育,然而,經濟的困難,生活的所迫,使得這些家庭顯得那樣的心有餘而力不足。愛子之心,人皆有之。當我們感受到這份天下父母心,是那麼的偉大,而又那麼的艱澀。我們爲這份愛子之心所感動,我們服務團全體隊員都紛紛拿出自己的零花錢,在我們臨走的時候,還給他們送去了_版掛麪和油鹽,蔬菜等生活用品。

最後,我們到_縣_鄉_國小授課,給他們帶去了慰問禮品,帶去了我們自編自演的諸多文藝節目。我們熱心真情的表演,表達了我們最真摯的祝福;我們給小孩整理衣妝、梳頭、和他們嘮家常,讓他們切實感受到我們誠心的關懷和問候,他們舒心的微笑讓我們內心感到溫暖。我們的青春活力給他們帶來了無限生機,我們的熱情照顧讓他們感受了溫暖的愛心。

快樂的時光總是如此短暫,離別時他們個個臉上那兩行渾濁的熱淚,將成爲我們心中永遠的牽掛,經歷了這種場面,才深知人間真情是何等的難割難捨。離別的情緒已在空中彌散,因爲這次實踐之旅即將畫上圓滿的句號。

離別的前一天上午,雙方共同舉行了閉幕式,閉幕式上縣委領導、鎮政府領導和校領導分別道了謝、送了祝福。閉幕式後,我們舉行了聯歡會。聯歡會是我們離開_國小之前的最後一個活動,也是我們此次三下鄉活動中難度最大的活動之一。我們把聯歡會的重點確立在“聯”字上,就是怎樣才能把_國小同學帶動起來,讓現場氣氛活躍,美妙的歌聲,感人至深。

同學們精彩的手語表演《感恩的心》使我們不再惋惜溫柔的浪漫,也暫時驅散了縈繞在心頭的愁緒。也許我們的表演並不專業,但帶來的是一份質樸而感人的情緒;也許我們的歌聲並不動聽,但傳遞的是一個集體團結的聲音,是對理想的追求,也是對純潔友誼的歌頌,更是對美好未來的期待。最後,我們共同用“同一首歌”唱想那恆久不變的“祝福”,“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讓世界充滿愛”。有了送別的淒涼,纔有相逢的喜悅。歌聲有止境,祝福卻永恆。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不但瞭解了_縣的風土人情,更重要的是我們學到了許多人生感悟,豐富了我們的人生閱歷,提高了我們認知社會的能力,教育了我們思索人生價值,增強了我們奉獻愛心、播撒溫暖,爲社會公益事業獻一份力量的信念。我們牢記了““關愛留守兒童成長,推進農村文明建設”的內涵,把其具體要求體現在了學習和實踐中,並用實際行動實踐了“_”的重要思想,順應了黨服務社會,走向農村的號召。進而全面提高了同學們的綜合素質,打牢了人生成長進步的根基。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報告 篇10

爲引導我院大學生深入學習科學發展觀,瞭解農村文化建設內涵,密切聯繫黨羣關係,我院於7月15日展開了爲期3天的“送醫,送藥,送健康”社會實踐活動。這支隊伍由我院劉培幸書記和院團委蒲翔副書記帶領,共有7名老專家和19名由研究生,本科生,專科生的黨員代表。同時,該隊伍也是全國百支醫療隊之一。

這次三下鄉的行程共有3站,畢節學院,興仁鄉化屋村和太來鄉芭蕉村。在此之前,我們就已經前往貴陽市關井社區看望了3位孤寡老人,並進行了義診。

7月15日,參觀畢節學院和畢節實驗區二十年成果展,我們瞭解到畢節試驗區在二十年中緊密圍繞“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三大主題,一心一意謀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同時還我們參觀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驗村,看到人民生活水平真正提高了,農村人民的生活環境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7月16日,我們來到了興仁鄉化屋村,當地領導給我們介紹了該村的情況,得知化屋村曾經很貧困時,我驚呆了。如今的化屋村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村民的房子修好了,糧食也有了保證,就是醫療條件不是很好。在下午的義診過程中,很多的村民都來向專家諮詢。領取藥品時,村民們都會樸實地對我們說謝謝,有的甚至還拿出折得皺皺的零錢給我們,得知我們是免費看病發藥後,村民們更是激動萬分。

7月17日,我們到達太來鄉芭蕉村進行義診。這個村子的人不多,大部分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小孩。給小朋友們發藥囑咐藥量時,他們就睜着大眼睛看着你,仔細地聽你說話。有的還問我們,能不能送一支筆給她們。因爲每種藥有限,有的村民沒有領到藥,但是我們也還是儘可能的把一些常用藥分發給村民。村民們很是感動。

這次三下鄉,我們共義診了500多名村民,免費發放了金額爲3000元的藥品。我作爲這次團隊中的一份子,對能夠參加這次活動並在活動中儘自己所學感到了一份特別的驕傲和自豪。短短的幾天下鄉活動,使我真正感受到農村缺醫少藥的一面,與大城市的物質生活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雖然我們國家搞建設、搞開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提高,但偏遠的農村仍然是落後的,貧困的,作爲祖國現代化建設的主力軍,我們任重而道遠。尤其我們看到前來就診的村民在得到簡單的診斷,拿到藥物後露出滿足而欣喜的模樣時,我的心是甜的,我知道自己所做的是多麼有意義的事情,同時也使我深刻的意識到自己現在所能做到的是多麼的有限。看着村民們因疾病折磨而痛苦的表情,那渴望求助的無奈眼神,我的心又是沉甸甸的。通過這次三下鄉活動,直接面對農民羣衆,使我對醫學又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醫學的研究對象是疾病,醫學的服務對象是羣衆;救死扶傷,服務大衆是醫學的宗旨;減輕病痛,增進健康是醫學的價值所在。這些情況,在我們平時的學習中是學不到的。它使我從另一個角度認識了醫學,使我對自己將要從事的職業有了更全面的瞭解,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嚴格的要求。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報告 篇11

從這次的暑假實踐活動中,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獲得了一次與社會交流的經驗,也很愉快的度過了一段充實的假期。通過實踐,瞭解社會,爲以後更好的步入社會打下基礎。

首先,談一談我的人經歷。我是一名列車員,當班列車是臨時加班車l796次列車,是由深圳開往武昌方向去的,是瀋陽鐵路局調配過來的綠皮車。車上條件很差,但我們還是很努力的適應,並且每天的工作時間超過一十五個小時,可以說我們是列車上最累的人,由於我們都執着那份衝向理想彼岸的信念和擁有陽光的心態,始終保持着微笑,在苦中作樂完成了一次和諧之旅。

其次,從這次實踐活動中,我也瞭解到中國鐵路事業的發展與民生大計的關係,中國鐵路事業怎樣才能更好的服務社會的發展,中國鐵路事業的發展與“又好又快”的科學發展觀怎樣才能緊密聯繫。我認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貫徹落實:一、科學的管理。管理的方式就是一種制度,是一隻無形的手進行調配。管理是任何一個公司企業健康成長的核心。只有優秀的領導者、管理者進行科學的分工,提高工作者與工作之間的默契,纔能有條不紊地完成各項工作,才能確保鐵路的高速發展。如果中國鐵道部不斷地優化管理、誠信管理、嚴明管理,建立鐵道部工作深入小組與廣大羣衆交流的平臺,面對面通過透明研討,我想中國鐵路事業的發展將大提速。二、加強工作者的職業道德素質培訓和考覈。只有在工作者自身方面加強職業道德素質,纔有可能更好的服務旅客。人能影響人,人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人。

如工作者語言文明、工作熱情、服務周到,我想廣大旅客也會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受影響。這樣就纔可以更和諧發展。三、保質保量,和諧發展。任何產品只有做出來有好的質量,才能讓消費者滿意,因此,保證專業的技術質量,保證鐵路運輸的質量,中國鐵路才能更加穩步發展。四、做透明開放的宣傳。只有中國鐵道部加大火車知識和售票情況的宣傳,我想在客流高峯期,不法分子倒票的情況將會有新的突破、火車上的安全隱患、旅客的投訴意見、火車運輸上帶來的不便利的事例將大打折扣。

然後,中國鐵道部應加強人文關懷。關愛旅客,關愛社會,就是關愛鐵路的大發展。然而我們的眼神總是不停地目視前方,沒有更好的關愛邊緣生活的弱勢羣體,總是在最擁擠的列車上留下他們的身影。中國鐵路的高速發展在建設文化上有了巨大進步,而在文化建設上的進步不顯著。因此,在高速發展的今天,必須要加深文化內涵,以人爲本,和諧創新。

最後,我很感激這次社會實踐活動給我帶來的深遠意義,通過與形形色色的人交流,讓我更加清醒的認識自己,認識社會。我想只有從現在,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規劃好自己的人生,修正思想,努力學習,以後更好服務社會的發展。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報告 篇12

實踐目的: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 實踐形式:深入農村,入住農家,下地幫農戶幹農活,與村民攀談,搞農村調查。

實踐時間:20xx年x月x日--20xx年x月x日

實踐地點:廣西柳州市鹿寨縣雒容鎮南慶村涼水塘屯 實踐組織者:廣西工學院鹿山學院團總支

實踐參與者:廣西工學院鹿山學院05級暑期“三下鄉”實踐文化宣傳小分隊

一、數據調查

服務點概況:

南慶村共有12個屯,其中涼水塘屯共有60多戶,約391口人,該屯1995年已達小康水平,1999年成爲全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點,現是鹿寨縣規劃建設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屯之一。該屯幾乎家家戶戶住“高樓”,家家用沼氣作燃料,已告別了“材草燃料時代”,樓房大多都是“柑桔”樓,據說是一個個碰柑“堆”起來的。

(一)經濟狀況

該屯經濟收入主要以農業經濟作物爲主,以養殖業爲輔如養雞。農業經濟作物收入佔總收入的90,其農業經濟作物主要有西瓜、香瓜、豆角、玉米、甘蔗、花生等。該屯現經濟收入較可觀的主要是西瓜、香瓜2個品種,每畝毛收入可達3000元左右;豆角、玉米、甘蔗和花生收入也挺可觀,每年都爲村民帶來較大收益。

(二)受教育狀況

村民中受過初等教育的較少,受到過高等教育的更是少之又少,現村裏高中生也屈指可數。如今該屯兒童的上學年限均爲7歲,村民大都把孩子送到鎮裏上學,很少人再到村國小上學了。現在交通方便了,村內道路硬化良好,村民都把孩子送到鎮上去上學,讓孩子們接受更好的教育。村民都明白知識對下一代重要性,知識改變命運的思想已根植於他們心中。

(三)生活狀況

據調查村民的糧食、蔬菜都是自給自足,只買一些油鹽、肉類食品及一些娛樂用品,生活相對寬裕,基本實現了“樓上樓下,電視電話”,有些家庭還裝了寬帶,通過互聯網瞭解世界,瞭解最新科技信息,把了解到的信息用於農業生產實踐,家家戶戶都有摩托車,有的還有自己的麪包車。

(四)文化生活

該屯有燈光籃球場、舞臺,閒時村民喜歡打打球、跳跳舞,有時還請鎮上的專業人仕來做跳舞培訓,年輕人大多都喜歡玩電腦、打麻將、玩撲克牌等娛樂活動。村民的文化娛樂的方式比以前的大家有事沒事聚在一起閒聊有了很大的改變,文化氛圍更濃厚了,村裏還經常舉辦各種公益比賽,如籃球賽、健美操大賽,他們的文化生活更加豐富了。

二、揮灑熱情

(一)踐行榮辱觀,服務新農村

從準備下鄉到下鄉結束,我始終都是懷着學習進步、提升自身的思想來積極參與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的。從和涼水塘屯的鄉親們接觸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該屯鄉親們對我們關懷備至,使我們體會到該屯鄉親們的淳樸及該屯民風的淳厚,讓我們真正感受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風吹遍大江南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下鄉期間,剪瓜苗、噴農藥、拔草、鋤地、輔導中國小生等都是我們服務新農村的“必修課”。雖然天氣炎熱,烈日當空,在地裏幹活幹得汗流浹背,但我們卻感到很欣慰,難得有這個親身實踐、爲農民服務的機會,因此倍感珍惜。我們與所入住的農戶同吃、同住,並幫助他們幹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他們對我們的幫助感到很高興。我們知道自己做的是很有意義的事情,我們的社會價值也將在實踐中得到昇華。同時,我也深刻的意識到自己是多麼的渺小,現在所能做到的事是很有限的。 大清早,我們利用廣播向村民們宣傳社會主義榮辱觀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並播放了中央的新聞。涼水塘屯的村民們在地裏邊幹活邊聽廣播,他們感受到了最新的時事要聞和國家的政策方針,我們在清晨給村民們“沐浴”了一縷祖國的

“春風”。村民們還經常談起我們學院這羣熱情的志願者,他們說我們不怕酷暑下地和他們一起幹各種農活真的很難得。在閒暇的時候,我們還當上了“家庭修理工”。我們經常去走訪我們文化宣傳小分隊所住的農戶家,幫他們修理壞的沼氣開關、風扇、收音機等家用電器。我們利用所學的知識給農民帶來了方便,並給一些農戶介紹了些科學的使用電器的方法。

在傍晚,我們當起了涼水塘屯小朋友的籃球“教練”,教村裏熱愛籃球的小朋友們基本的籃球知識,運球、投籃等。晚上,我們時常教涼水塘屯熱愛舞蹈的村民跳慢三、恰恰、二十四步等時尚舞蹈,我們這些“舞蹈家”爲村民文化生活增添了一道亮麗的光彩。

我們還到鹿寨縣雒容鎮進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宣傳,擺出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及八榮八恥的宣傳展板,掛出了大量的宣傳圖片,播出了有關宣傳主題的廣播稿及歌曲,帶去了幾千份農業生產科學技術資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資料、愛滋病防治手冊、“八榮八恥”宣傳小卡片等對農民、農業生產有實際意義的宣傳資料,在集市門口向市民贈送。前來觀看和諮詢的市民絡繹不絕,展板前站滿了前來閱讀的市民,我們熱情地把一份份資料配套裝好贈送給路過的市民。不少市民竟然迫不及待地閱讀起來,臉上洋溢着感激而幸福的笑容。我們還仔細地給老伯講了農村應注意的衛生知識及何爲“八榮八恥”等。烈日下,我們忙地不亦樂乎,送資料、講解、幫不認識字的農民講解資料,我們的身影、我們的形象將會深深地“刻”在雒容鎮市民的心中。

我感到鄉下的環境很優美、生活很艱苦,但鄉下的人很純樸。給農村經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知識進行宣傳和幫助生產勞動的同時,也給我們一個鍛鍊的機會,使我們更深切的體會生活。以前,我在舒適中生活慣了,這次“三下鄉”使我認識到自己是多麼的幸運、生活是多麼地幸福,我應該樹立起積極的生活態度來面對生活,自信面對人生。我深感自己現在所擁有的實在太多、太寶貴了,今後應好好珍惜。

我們在下鄉實踐的同時也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注入了新活力,爲農村帶去了新知識。我們每天都在忙碌地實踐並竭盡全力地服務村民,把熱情揮灑在這社會主義新農村中,踐行我們的諾言。在服務期間,我們深切感受到農民在平時勞動中總結的種植經驗,令我們收益頗多。這短短的七天,我和涼水塘屯結下了深深的情緣,或許就像大家所說的,在我們的學院搬到官塘校區以後,我們可以常過去那看看,不管怎樣在涼水塘屯這7天將成爲我一生的最珍貴回憶。在鄉下的日子裏,我時常聽到遠山在呼喚,黑暗中眼睛一亮:彷彿看到無數的生命從眼前閃過,心中猛然醒悟,這世界還有什麼比愛和生命跟重要的呢?我彷彿看到無數的生命再跳動,在他們各自的天空下快樂的生活着,一個人也許就爲某種情感而活,這也許就是一個人活着的理由。這也許也是我留戀涼水塘屯的緣故吧。

(二)榮辱觀深思

以何爲榮?以何爲恥?這樣的思考,中國共產黨從90年代初至今從沒停止過,並且必將隨着時代的發展而彌久彌新。我們此次下鄉就是要在農村宣傳“八榮八恥”,在和涼水塘屯村幹部溝通後,我們堅持每天7點通過廣播的形式向該屯農民朋友宣“傳八榮八恥”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村幹部還就這個主題定下了涼水塘的村規、民約,我們的廣播宣傳起到了很大的效果,使村民都瞭解了國家的最新政策。在鄉下我們都嚴格要求自己,一言一行都以當代大學生的良好風藐展現在村民面前,樹立了新時代大學生的新形象。

在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過程中,我們明白村民對我們的行爲和道德價值所做出的社會客觀評價及我們主觀意向的具體表現,將給農村所帶來深遠的影響。我們時刻以熱愛祖國爲榮,以危害祖國爲恥;以服務人民爲榮,以背離人民爲恥;以崇尚科學爲榮,以愚昧無知爲恥;以辛勤勞動爲榮,以好逸惡勞爲恥;以團結互助爲榮,以損人利己爲恥;以誠實守信爲榮,以見利忘義爲恥;以遵紀守法爲榮,以違法亂紀爲恥;以艱苦奮鬥爲榮,以驕奢淫逸爲恥;我們追崇集體主義,努力爲人民服務爲自身目標!我們作爲新世紀的大學生,肩負着現代化建設的艱鉅任務,承載着民族興旺的光榮使命。在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踐行中,弘揚時代精神,樹立科學人生觀、價值觀,建立完善的人格,這是我們青年大學生的義務。踐行榮辱觀,我們更要自強不息,立志成才,用無悔的青春創造閃亮的人生,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共前行,爭做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堅定踐行者!這正是我們下鄉所要真正做到的東西。

三、“三下鄉”的意義

大學生參與"三下鄉"活動是青年學生健康成長、將自身價值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的必由之路。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於社會實踐統一起來,自覺走與實踐相結合、與人民羣衆相結合的道路,努力縮短自身成長與社會需要之間的距離,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見世面,長才幹,這對我們青年大學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瞭解國情。我們出生在改革開放的大浪潮之下,成長在鄧小平理論不斷髮展的年代,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單從課堂上是難以深刻體會到的。因此我們必須走向社會,深入農村,去深刻地瞭解佔全國人口80%的農民生活現狀,瞭解他們的所思所想,真正在實踐中深化對鄧小平理論的認識,深化對改革開放的理解,提高對所提出的“八榮八恥”精神的理解。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體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樸素民風中的情感滋養,是難以盡得於書本的;貧困母親臉上的愁容和失學兒童眼中的渴望所激發的力量,難以取之於校園。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堅實的土地,貼近農民的心,纔會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穫的喜悅,纔會真正把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於增長才幹。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歷來是青年鍛鍊成長的有效途徑。社會實踐是知識創新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磨練意志,砥礪品格,把學得的知識用於實踐,在實踐中繼續學習提高,才能真正成爲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實踐充分證明,社會實踐促能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從與人民羣衆的廣泛接觸、深入瞭解和親切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無數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啓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昇華,社會責任感隨之增強。在實踐中,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認識能力也有較大的提高,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也會大大的提升。 我們在通過大學的學習後,要想盡快的成爲現代化建設有用之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鍊意志和毅力,爲適應以後的工作做一定準備.這也是我們參加"三下鄉"活動的目的之一.

四、農家生活感悟

1、農村是一個使人心情趨於平靜的地方;

2、與農民多溝通可以使我們打心底感覺到最淳樸的真誠,

3、安全問題應該是農村的一個隱患,相關部門應做好農村治安管理工作;

4、做農活掌握時令非常的重要,應引導農民按時令進行生產;

5、一個村屯與另一個村屯雖近但農作物卻有很大的不同,因地制宜很重要;

6、農民富裕後,腦子裏想的是怎樣用農業收入來進行生意投資,相關部門應注意引導;

7、民風民俗的形成,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纔會有大的改變。

8、要像農民那樣真誠待人事物、踏實做事。

9、不注意衛生是農民生活的最大問題,生活富裕了衛生卻沒“富裕”。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報告 篇13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由xx城市學院城市管理學院組織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學校本着讓同學們更好的掌握專業知識,發揚愛國熱情,積極爲社會、人民服務,讓同學們全方位的接觸、瞭解社會,特別是貧困地區的狀況,並通過調查,發現當地存在的實際問題,分析並做出解決方案,並從中有所體會、領悟以增強大學生的使命感。培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努力鍛鍊自己成爲對社會有益、對人民有用的當代大學生的目的,安排了城市管理學院的黨總支書記劉輝書記做我們的帶隊老師。在全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形式下,我們本次活動的主題就定爲“服務新農村 建設新家園”

針對當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們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一下幾個方面:1、政策宣講:‘上學難、看病貴、就業難一直以來是三大民生難題。近年來政府爲解決這三大難題採取了很多舉措,也取得了積極成果:但由於農民在這方面缺少足夠信息,對相關的政策的理解也不是很全面,這樣就造成了很多農民無法利用這些政策來維護自己的權益。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機會,盡我們所能的能夠幫到農民朋友們。主要宣講的政策包括‘農村醫保’、‘養老保險’、‘計劃生育補貼’、‘惠農補貼’、‘九年制義務教育免費政策’等;2、科技幫扶:針對家電下鄉這以政策的落實,現在農村的電器設備明顯高於以前,那麼怎樣合理的使用這些電器設備,怎樣才能利用這些電器設備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需要我們的農民朋友掌握相關電器設備的維護、安全使用常識、以及多功能用途;現代化給人們帶來的生活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的污染,我們應該要注意倡導農民朋友們保護我們的生產生活環境,爲我們的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3、志願服務:現在很多農村的青壯年都在廣東沿海地區務工,留在家裏的多是老弱婦孺,他們在生活學習上自然會遇到不少困難,我們將號召我們的志願者,積極的爲這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爲他們帶來一些實實在在的幫助與方便。

在一切準備工作準備就緒後,我們去到了我們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目的地:xx省沅江市南大膳鎮。xx省沅江市南大膳鎮位於八百里洞庭湖畔,水產資源豐富並獨具特色,以盛產野生烏鱧而聞名。垸外有廣袤的湖洲,年產野生烏鱧4000噸;垸內有野生烏鱧放養面積5000畝,年產量1000噸,年創產值1.96億元,全鎮從事烏鱧產業的農戶達3000戶,去年僅烏鱧產業一項全鎮人平增加600元收入。 近幾年來,鎮黨委、政府把野生烏鱧養殖作爲農村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來抓,採取多種措施鼓勵農民放養烏鱧。於1998年成立了南大膳鎮烏鱧養殖專業合作社,爲全鎮烏鱧養殖專業戶做好產前、產中、產後服務。成立了四個服務中心,即烏鱧養殖飼料服務中心、烏鱧養殖技術服務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集約銷售服務中心。銷售網絡輻射全國各地,並在深圳、廣州、武漢、南京等地設有窗口,年產種苗達8000萬尾,餌料供應冷庫達1200立方米,藥店2所,技術人員8人,大型運輸車輛10臺。已形成了以南大冷凍加工有限公司爲龍頭的特種水產加工企業羣,開發了以“洞庭湖洲”爲品牌的特種水產、飼料等系列產品,年加工烏鱧魚片、魚丸、魚皮等系列產品達20xx多噸,產品深受市場歡迎。英國、丹麥、新加坡等外商與該公司有貿易往來。

南大膳鎮是著名的百強鎮。鄉鎮合併後在新一屆鎮黨委政府和9萬南大人民的建設下,如今更加多姿多彩,耀眼目奪了。南大膳鎮黨委政府,堅決貫徹上級的有關指示精神,結合南大實際,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紮實工作中,各項工作取得輝煌成績。全鎮保持了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工農業總產值達到8.07億元。全鎮有工業、企業714家,18個招商引資項目投入固定資產2600萬元。南大膳鎮注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推廣農業實用科技,大力植樹造林,打造南方型楊樹品牌,不斷髮展畜牧養殖業,成爲全省三大草食動物示範鄉鎮之一。南大還是全國聞名的“中華烏鱧之鄉”甲魚、黃膳、珍珠等發展勢頭非常強勁。城鎮建設、教育事業同樣取得可喜成果。

這是一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頗有成效的地方,因爲居民與外界的聯繫比較多,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比較多,因此思想意識鬥相對比較開放,所以我們工作起來都相對輕鬆,村民們都很關心國家大事,很多事情根本就不用我們說他們就知道,甚至知道的比我們還要多,還要全面。這使得我們基本上沒什麼事需要做,儘管這樣,大家心裏都覺得特別開心,畢竟我們這次來得目的就是讓我們的農民朋友瞭解一些國家政策,形式。既然大家都知道,我們也落得清閒,可以騰出更多得時間去幫助那些亟需幫助的村民,也很好得提高了我們得工作效率。村民們都很熱情,因爲我本身就是一個農村的孩子,所以在農村跟大家在一起什麼都很習慣,愉快得日子總是過得很快,七天的“三下鄉”很快就過去了,我們就要回去了,在這短短的幾天日子裏,我們跟村民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情感,離別的時候大家都很不捨,並承諾說以後會常來。回去後很多同學都問“三下鄉你收穫了什麼”,我想說的是“有些事情只有去體驗後,纔會懂得,有些收穫不在終點,而在過程”,目前我們都還是沒有走出校門的學生,我們總是有着很多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正如我一般,我是大一的學生,我總想着自己在畢業後能夠在那些發達的城市大展拳腳,心比天高。我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好,我一直把這種想法歸爲是我個人的上進心。但經過這一次的下鄉,我似乎悟出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每個人都是積極向上的,大家都希望自己可以在繁華的地段工作,享受高的待遇,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懂得回報社會將自己的光芒在貧窮的地域散開的人,則是無比高尚的。“三支一扶”就是一個很好的政策,讓更多的大學生能夠擁有這樣發光的機會。

作爲大學生志願者,我所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此次暑期“三下鄉”活動,在這個充滿明媚陽光的夏季,我們在南大膳鎮盡情地揮灑自己的熱情和汗水,雖然短短七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已悄然而去,但這過程中所帶給我們的經驗和回憶卻是歷久彌新的。

在“三下鄉”的鍛鍊中不斷成長,不斷思考,充實自己,我們收穫快樂,收穫成長,收穫許多我們從未有過的經驗。我懂得了如何奉獻,懂得了團隊的重要,懂得了今後在成長和前進中要做些什麼,該做些什麼很幸運能夠參加這次“三下鄉”活動,我們經歷了,走過了,收穫了。這次“三下鄉”活動讓我感受頗多,既增長了見識,同時也學到了許多東西。人就是要在不斷探索中與追求中獲得進步,只有親身經歷了才知道其中的苦與樂。這短短的幾天將成爲我心底美好的回憶,在這一次之行中,我們瞭解了的新農村建設以及更深入的瞭解當前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我在此要由衷的感謝淳樸的南大膳鎮人民,他們給了我們這次成長過程中的經歷;感謝一起和我下鄉的同學們,是他們讓我看到了真正的互相照顧互相幫助的真情。同時也真誠地祝願南大膳鎮能夠發展得越來越好!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報告 篇14

今年暑假我參加了由湖南城市學院城市管理學院組織的“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學校本着讓同學們更好的掌握專業知識,發揚愛國熱情,積極爲社會、人民服務,讓同學們全方位的接觸、瞭解社會,特別是貧困地區的狀況,並通過調查,發現當地存在的實際問題,分析並做出解決方案,並從中有所體會、領悟以增強大學生的使命感。培養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努力鍛鍊自己成爲對社會有益、對人民有用的當代大學生的目的,安排了城市管理學院的黨劉輝書記做我們的帶隊老師。在全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形式下,我們本次活動的主題就定爲“服務新農村 建設新家園”

針對當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我們本次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一下幾個方面:1、政策宣講:‘上學難、看病貴、就業難一直以來是三大民生難題。近年來政府爲解決這三大難題採取了很多舉措,也取得了積極成果:但由於農民在這方面缺少足夠信息,對相關的政策的理解也不是很全面,這樣就造成了很多農民無法利用這些政策來維護自己的權益。我們希望通過這樣一個機會,盡我們所能的能夠幫到農民朋友們。主要宣講的政策包括‘農村醫保’、‘養老保險’、‘計劃生育補貼’、‘惠農補貼’、‘九年制義務教育免費政策’等;2、科技幫扶:針對家電下鄉這以政策的落實,現在農村的電器設備明顯高於以前,那麼怎樣合理的使用這些電器設備,怎樣才能利用這些電器設備給農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這需要我們的農民朋友掌握相關電器設備的維護、安全使用常識、以及多功能用途;現代化給人們帶來的生活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環境的污染,我們應該要注意倡導農民朋友們保護我們的生產生活環境,爲我們的新農村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3、志願服務:現在很多農村的青壯年都在廣東沿海地區務工,留在家裏的多是老弱婦孺,他們在生活學習上自然會遇到不少困難,我們將號召我們的志願者,積極的爲這些孤寡老人,留守兒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爲他們帶來一些實實在在的幫助與方便。

在一切準備工作準備就緒後,我們去到了我們本次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的目的地:湖南省沅江市南大膳鎮。湖南省沅江市南大膳鎮位於八百里洞庭湖畔,水產資源豐富並獨具特色,以盛產野生烏鱧而聞名。垸外有廣袤的湖洲,年產野生烏鱧4000噸;垸內有野生烏鱧放養面積5000畝,年產量1000噸,年創產值1.96億元,全鎮從事烏鱧產業的農戶達3000戶,去年僅烏鱧產業一項全鎮人平增加600元收入。 近幾年來,鎮黨委、政府把野生烏鱧養殖作爲農村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來抓,採取多種措施鼓勵農民放養烏鱧。於1998年成立了南大膳鎮烏鱧養殖專業合作社,爲全鎮烏鱧養殖專業戶做好產前、產中、產後服務。成立了四個服務中心,即烏鱧養殖飼料服務中心、烏鱧養殖技術服務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集約銷售服務中心。銷售網絡輻射全國各地,並在深圳、廣州、武漢、南京等地設有窗口,年產種苗達8000萬尾,餌料供應冷庫達1200立方米,藥店2所,技術人員8人,大型運輸車輛10臺。已形成了以南大冷凍加工有限公司爲龍頭的特種水產加工企業羣,開發了以“洞庭湖洲”爲品牌的特種水產、飼料等系列產品,年加工烏鱧魚片、魚丸、魚皮等系列產品達2019多噸,產品深受市場。英國、丹麥、新加坡等外商與該公司有貿易往來。

南大膳鎮是著名的湖南百強鎮。鄉鎮合併後在新一屆鎮黨委政府和9萬南大人民的建設下,如今更加多姿多彩,耀眼目奪了。南大膳鎮黨委政府,堅決貫徹上級的有關指示精神,結合南大實際,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紮實工作中,各項工作取得輝煌成績。全鎮保持了國民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工農業總產值達到8.07億元。全鎮有工業、企業714家,18個招商引資項目投入固定資產2600萬元。南大膳鎮注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推廣農業實用科技,大力植樹造林,打造南方型楊樹品牌,不斷髮展畜牧養殖業,成爲全省三大草食動物示範鄉鎮之一。南大還是全國聞名的“中華烏鱧之鄉”甲魚、黃膳、珍珠等發展勢頭非常強勁。城鎮建設、教育事業同樣取得可喜成果。

這是一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頗有成效的地方,因爲居民與外界的聯繫比較多,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比較多,因此思想意識鬥相對比較開放,所以我們工作起來都相對輕鬆,村民們都很關心國家大事,很多事情根本就不用我們說他們就知道,甚至知道的比我們還要多,還要全面。這使得我們基本上沒什麼事需要做,儘管這樣,大家心裏都覺得特別開心,畢竟我們這次來得目的就是讓我們的農民朋友瞭解一些國家政策,形式。既然大家都知道,我們也落得清閒,可以騰出更多得時間去幫助那些亟需幫助的村民,也很好得提高了我們得工作效率。村民們都很熱情,因爲我本身就是一個農村的孩子,所以在農村跟大家在一起什麼都很習慣,愉快得日子總是過得很快,七天的“三下鄉”很快就過去了,我們就要回去了,在這短短的幾天日子裏,我們跟村民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情感,離別的時候大家都很不捨,並承諾說以後會常來。回去後很多同學都問“三下鄉你收穫了什麼”,我想說的是“有些事情只有去體驗後,纔會懂得,有些收穫不在終點,而在過程”,目前我們都還是沒有走出校門的學生,我們總是有着很多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正如我一般,我是大一的學生,我總想着自己在畢業後能夠在那些發達的城市大展拳腳,心比天高。我覺得這沒有什麼不好,我一直把這種想法歸爲是我個人的上進心。但經過這一次的下鄉,我似乎悟出了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每個人都是積極向上的,大家都希望自己可以在繁華的地段工作,享受高的待遇,這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懂得回報社會將自己的光芒在貧窮的地域散開的人,則是無比高尚的。“三支一扶”就是一個很好的政策,讓更多的大學生能夠擁有這樣發光的機會。

作爲大學生志願者,我所做的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此次暑期“三下鄉”活動,在這個充滿明媚陽光的夏季,我們在南大膳鎮盡情地揮灑自己的熱情和汗水,雖然短短七天的社會實踐活動已悄然而去,但這過程中所帶給我們的經驗和回憶卻是歷久彌新的。

在“三下鄉”的鍛鍊中不斷成長,不斷思考,充實自己,我們收穫快樂,收穫成長,收穫許多我們從未有過的經驗。我懂得了如何奉獻,懂得了團隊的重要,懂得了今後在成長和前進中要做些什麼,該做些什麼很幸運能夠參加這次“三下鄉”活動,我們經歷了,走過了,收穫了。這次“三下鄉”活動讓我感受頗多,既增長了見識,同時也學到了許多東西。人就是要在不斷探索中與追求中獲得進步,只有親身經歷了才知道其中的苦與樂。這短短的幾天將成爲我心底美好的回憶,在這一次之行中,我們瞭解了的新農村建設以及更深入的瞭解當前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一些問題。我在此要由衷的感謝淳樸的南大膳鎮人民,他們給了我們這次成長過程中的經歷;感謝一起和我下鄉的同學們,是他們讓我看到了真正的互相照顧互相幫助的真情。同時也真誠地祝願南大膳鎮能夠發展得越來越好!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報告 篇15

爲了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增加個人在社會競爭中的經驗,鍛鍊和提高自己的能力,進一步接觸社會,在以後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處理各方面的問題,我們懷着同樣的夢想參加了這次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我們近距離接觸當地村民,深入農村,瞭解民情。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體會勞動,感受快樂,與隊友共享勞動合作的成果。參加暑期“三下鄉”,我真的感到很榮幸。雖然是短短的十幾天,卻是截然不同的體會。

這次我們去的是茂名高州市荷花鎮高豐村高豐國小,我在這裏開始了這個假期的社會實踐。高豐國小,全校學生一百餘人,共七名老師,六個教學班兩幢教學樓房。高豐國小歷史悠久,底蘊豐厚,人才輩出,是學生騰飛的搖籃,教師成長的沃野。學校曾擁有一支團結、實幹、高素質的具有開拓精神的教師隊伍,學校以“開發潛能、發展個性”爲育人理念,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這個暑假,我們在這裏揮灑汗水,綻放激情,爲孩子們稚嫩的夢想埋下種子,澆灌色彩。

實踐,一方面,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客觀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只學不實踐,那麼所學的就等於零。另一方面,實踐可爲以後找工作打基礎。通過這段時間的實習,學到一些在學校裏學不到的東西。因爲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不同,從中所學的東西自然就不一樣了。要學會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

一、實踐內容

三下鄉已經結束已經一個月,回顧那段難忘的日子,我感慨良多,因爲那裏留給我們的不僅是感動,還有成長。生活對我如此慷慨,讓我在付出一點點的時候卻讓我收穫了很多,學會了很多爲人處事的道理。而這些都是我人生不可缺少的財富。爲了讓我們“三下鄉”這個品牌活動更出色,這次活動我們做了充分的準備,包括了以下內容

1、“歡樂學習,健康成長”的支教活動

這次活動中,我們以“歡樂學習,健康成長”爲主題,根據當地實際教育情況,秉承一切爲學生服務的理念,立足於學生的根本利益,着眼於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與需求,開設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主題鮮明的系列課程,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組織趣味性教學,豐富中國小生的暑假文化生活。

2、“尊老敬老,健康養老”的養老調研活動

在這次“三下鄉”活動中,我們還進行了以“粵西偏遠地區養老保障問題的調查——以茂名市農村調研爲例”爲主題,以“尊老敬老,健康養老”爲目的的養老調研活動。在暑假裏,調研組的組員們頂着烈日穿過農田,走進農戶,深入到農村老人的生活環境,瞭解農村老人的生活狀態,探究農村老人存在的養老保障問題。爲了更近一步瞭解情況,探索問題的答案,我們專門訪問了村委會,借閱分析了與之相關的具體資料。並且,我們還到鎮上的敬老院拜訪敬老院裏的老人家,瞭解他們在敬老院中的生活狀況,存在的問題。這一次調研活動,我們深入基層、瞭解民情、反映民意,使自身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專業知識得到很好的運用,自身專業技能得到很好的提升。

3、特色系列活動

在三下鄉中,除了支教活動和調研活動,還有那歡樂多多,趣味多多的特色系列活動。在特色系列活動中,活動組的組員們使出看家本領,組織了一場又一次的特色活動。在這裏,我們舉辦了趣味運動會、手工藝作品展、文化欄建設、健康小體檢、文藝晚會等特色活動。這些系列活動普及健康知識、傳播傳統文化、發揚運動精神,有助於提高學生對運動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思維、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同時,一系列的特色活動讓隊員之間相互幫助,合作共勉,拉近了相互之間的距離,增進了隊員之間的友誼,增強了團隊的集體凝聚力。並且,一次又一次的特色活動使得我們大學生與基層羣衆的正面交流和麪對的困難和狀況增加,這都鍛鍊我們的社交能力、問題處理能力、獨立能力,使我們在“三下鄉“這段路途中更加認清自我,鍛鍊自我,提高自我。

二、實踐結果和感想

我在三下鄉中主要參加的是養老調研活動,對外活動比較頻繁,因而對這裏的老人家,對團隊合作的體會較爲深刻。

綜合這十幾天的調查結果發現,在村子裏的老人家多是兒女出外打工,自己跟孫兒女留守在家的空巢老人。平日裏,老人們的生活比較單調乏味,多是在家帶孫子孫女、照顧農田菜園、聊聊天、看看電視等等。在身體健康方面,老人家常有的疾病有糖尿病、高血壓、骨質增生、腰間盆突出、白內障等等。每當犯病的時候,家中有子女的老人會選擇去醫院看病,用新農合報銷醫藥費。而家中無子女又要忙農活,帶孫子的老人只能自己硬撐或到村中的衛生站進行簡單醫治。至於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村中98%的老人都有買到農村合作醫療,得到醫療制度上的保障。但是由於老人本身的節儉、迷信觀念較爲濃重,某些老人家會覺得花錢治病是一種不划算、不節儉的行爲。因此這樣而導致有些老人不能及時就醫而耽誤了病情。

在十幾天的調查過程中,我們接觸了村子裏形形色色的老人家,看到他們的生活環境,觸摸到他們被年月沖刷的滄桑白髮和枯枝朽木般的手掌。我們漸漸發現,有時候老人家的想法其實很簡單。他們只希望,在白髮蒼蒼之時,還有能力去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身體尚且健康能幹,不給兒女添麻煩,自己的兒孫身體健康,生活如意。老人家的願望就是那麼簡單,不過有時候,生活又是那麼的會捉弄人。在老人在人生這條路逐漸往下走的時候,他們會看見很多東西,遇到很多不堪回首的事情。這些也許是貧窮,也許是病痛,也許是親人離異,也許是天災人禍,而我們能做的就只能是找出這個地區的老人的養老問題,綜合各方的想法,向他們提出一些建議,或想出一些解決的辦法。可是無論如何,幸福的人各有各的相似,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同。在中國二元化社會盛行發展的今天,農村的老年問題也愈發顯得重要起來。我希望這裏的老人家可以儘快解決這些養老問題,我更希望會有更多的人去關注農村老人這個弱勢羣體,去幫助他們解決問題。

與此同時,我還能深深體會到的就是隊友們的團體合作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驕傲。不管是支教,是調研,還是大大小小的活動,我們都離不開隊友之間相互討論,衡量輕重的過程。在這裏,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強調的是“我們”,而不是“我”。在陌生的地方,遇見陌生的人,聽到陌生的話,我們總會碰到很多挑戰和困難。但是,不管怎樣,每當我們整個團隊38個人的智慧凝聚在一起,我們的力量擰成一股繩子,任何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團結合作,相互扶持,解決困難,這是我們整個“三下鄉”的主旋律。

這次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從每個接觸到的人,碰到過的事上學會了很多書本上無法獲得的知識,也積累了不少社會經驗。“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弓行”,實踐,就是要自己親身去體會,去思考,去把握,才能夠有所收穫,有所感悟。這一次的實踐活動,對我而言,更像是上映了一場十幾天的電影。我從這場電影裏嚐到了甜酸苦辣,也懂得了甜與苦,酸與辣之間可以轉換的介質需要自己去掌握。這不僅是一次實踐,更是一場經歷,是我一生的財富。

三、結束語

一次活動,一個過程,一段難忘的記憶。我想我們的每個隊員在這次活動中都有不少的收穫。無限的過去,都以現在爲歸宿;無限的未來,都以現在爲起點。現在,對我而言,這也將是我人生的另一個起點,在這裏,我將懷揣着這一段美好的記憶,帶着感動與思考起程,去探索更加廣闊的生命長河,投身於以後的工作建設中去!這次實踐活動的時間雖短,但它留給我們的啓迪卻是深刻而長遠的,是我們人生道路上堅實的一步。我通過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了社會,認識到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了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了自己的學習熱情,我會不斷地調整活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前進道路上的各種挫折,鍛鍊自己的意志和毅力,爲適應今後的工作做好準備。我們是是青年大學生,是社會未來的建設者,讓我們積極走出象牙塔,到社會基層中去,瞭解國情,服務社會吧。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報告 篇16

作爲一名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大學生,我參加了“三下鄉”活動——尖刀小分隊。活動得到了很多領導的大力支持,得到了許多熱心人的幫助,從而使我們順利地完成了此次實踐活動。

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使我深刻地感到在實踐中所得到的教育是課堂上所無法比擬的,更加認識到只有投身實踐,才能接觸到社會生活,只有切身融入社會,才能真實地瞭解社會。在夢娜襪業的最後一次活動是感觸最深的一次。當孩子和家長互動的時候,我想抓住他們精彩的每一瞬間,孩子們的笑聲以及家長們的歡呼聲,讓我們感到非常的欣慰。雖然知道並不是通過這一次的活動就可以讓這些務工子女的心理有很大的改變,但是至少可以讓家長和孩子之間多一些溝通,讓這些平時缺少關愛的孩子多一份快樂。

做爲一名大學生,我深深地感到初會實踐的重要性。並希望以後能夠經常參加實踐,這種社會實踐活動是在大學中的社團生活所無法比擬的,只有在真正的社會實踐活動中體驗生活,親身的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才能使自己得到鍛鍊,才能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得以運用到實踐,才能使自己成爲真正有用於實際,使自己成爲真正有用於社會的學生。社會實踐彌補了理論與實際的差距和不足,社會實踐的意義也在於此。

社會實踐活動不僅使我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也使我增強了紮根實踐吃苦耐勞的精神。親身地服務於羣衆,服務於社會,真的很有意義,我想以後我還會一如既往地支持大學生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大學生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報告 篇17

【引言】 所謂留守兒童,是指父母雙方或一方流動到其他地區工作,孩子所在戶籍所在地由祖輩或親友監護,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兒童。農村留守兒童多半屬於父母雙方或一方長期在外地打工的情況。有資料顯示,留守兒童監護類型主要有四種:隔代監護、父親或母親單親監護、親戚監護、同輩監護和自我監護。目前,與農村勞動力大量外流相伴隨的農村留守兒童現象已非常嚴重:據新華社報道,全國留守兒童多達20xx萬,按照全國3.6億兒童來計算,每18個孩子就有一人不能與父母共同生活;社會科學院報告也顯示,在x年,中國民工人數達1.4億人, 打工者數量還在以每年500萬人的速度遞增。校園是佔據留守兒童日常生活絕大部分時間的地方,因此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日漸突出。

實踐目的:探討留守兒童所就讀的公立與私立國小的差別。

實踐形式:深入農村,入住學校,進行家庭走訪。

實踐時間:20xx年x月x日--7月5日

實踐地點:臨泉縣秦蘆國小;界首市磚集二小

實踐組織者:阜陽師範學院經濟與商業學院團總支

實踐參與者:經濟與商業學院暑期“三下鄉”實踐小分隊 實踐點概況:

位於臨泉縣韋寨鎮的秦蘆國小目前在校二百多名學生,以留守兒童爲主,作爲一所規模較小的地方公立國小,秦蘆國小教學硬件及軟件設備都較落後。在職特崗教師人數較少,師資力量薄弱。學校常年同社會團體和高校建立幫扶關係,需要各方面的支持與資助。

界首市磚集二小是一所封閉式、寄宿型的私立學校,學校設有幼兒部、國小部、國中部。學生多爲留守兒童,教學設施完善,師資力量充足。

(一)經濟狀況

臨泉是國家級貧困縣、全國人口第一大縣。當地農業以種植業爲主,每年有大批外出務工人員,留守老人及兒童狀況嚴重。許多老人獨自在家看管小孩,負擔特別沉重。

界首市爲縣級市,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於臨泉縣較高。當地的外出務工人員不在少數,但仍有部分青壯年選擇在家工作或創業。

(二)受教育狀況

韋寨鎮由於有大�咳嗽毖≡褳獬鑫窆ぃ便導致留守兒童的現象十分嚴重G羋國小在讀學生多爲當地居民,其中絕大部分的學生均有家人在外務工,學生監護人多爲年邁老人@先說慕逃觀念普遍落後,對孩子的學習情況關心較少,更有一定數量≡裨詡疑涎У暮⒆櫻已做好年齡足夠後跟隨父母外出打工掙錢的準備,並不打算繼續攻讀學業�

磚集鎮的村民大都把孩子送到鎮裏上學,很少人再到村國小上學了。現在交通方便了,村內道路硬化良好,村民都把孩子送到鎮上去上學,甚至是到界首市的學校,讓孩子們接受更好的教育,並已繼續升學爲目標。村民都明白知識對下一代重要性,知識改變命運的思想已根植於他們心中。

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我國農村留守兒童普遍處於“生活上缺人照應、行爲上缺人管教、學習上缺人輔導”的“三缺”狀態。父母出去務工給留守兒童帶來的諸如心理關懷缺失,情感發育不良;脫離父母監護,安全隱患凸顯;智力發展滯後,學習成績不佳;缺乏家庭管教,日常行爲不良等問題。”

(一)通過調查與走訪我們發現,秦蘆公立國小在讀學生普遍存在以下幾個教育問題:

1、學生學習普遍較差。父母外出,由於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這個重要環節,留守兒童對學習缺乏熱情,進取性、自覺性不強,作業不能按時完成,應付了事,學習成績普遍較差。有的逃學、厭學,上課紀律性差,有的上課時間溜出學校,學習成績較差比例之大令人擔憂。

2、學生的行爲習慣較差。大多數留守兒童自我控制能力不強,生活習慣不良,表現在不講衛生、不換衣服;有的留守兒童行爲習慣較差,在家裏不聽代養人教導,頂撞祖輩、我行我素,在學校不遵守規章制度,不服管理,說謊騙人,小偷小摸„„成爲了“問題兒童”。

3、學生心理出現偏差。留守兒童大多年齡在1—15歲之間,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發展的關鍵時期,有的出生幾個月或一週歲後,父母就外出務工,長期與父母分離,使他們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滿足,缺乏父母的關愛,親情失落,產生孤獨感,心理失衡。留守兒童有的情緒消極,表現出性格內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慮、任性、暴躁,有的出現逆反心理、怨恨情緒。

4、監護管理不夠強。留守兒童的監護人不管是祖輩還是親朋好友,在他們眼裏,認爲孩子的父母不在身邊,不能對他們要求太嚴格。只要孩子能有飯吃,身體健康不生病,安全不出事就盡到了責任,隔代的祖輩對孩子過於溺愛,物質上儘量滿足孩子的需求。

(二)相比之下,作爲私立封閉式學校的磚集二小存在以下幾個優勢及問題:

1、學校師資力量充足,教師在生活及學習方面給予學生充足的關心與愛護。學生學習積極性較高,學習習慣較好,老師會在課餘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學習作息規律。封閉式學校的管理嚴格,學生定期由學校專車送回家,在校能夠安心學習,成績普遍較好。

2、學校生活老師能夠關心到每個學生,對生活其各個方面給予幫助。學校設有專門的心理健康中心,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課餘生活豐富,能夠較全面地發展。

(三)通過比較與分析,我們對教育狀況差異出現的原因進行了總結。

1、教學資源方面。臨泉縣下設的公立學校地處偏僻、經費匱乏,直接導致教學設施及教師的缺乏;磚集二小是一所由當地企業家所辦的私立學校,辦校經費相對充足,教學設施完善,在校工作人員較完備。

2、生源方面。秦蘆國小在校學生多爲周圍老人無力看管的兒童,學生家庭環境較差,教育觀念落後;磚集二小生源範圍較廣,由於教學質量相對較高,許多家庭環境較好的家長選擇把孩子送到全封閉的學校學習,節省時間和精力。

3、地區因素。臨泉是國家級貧困縣、全國人口第一大縣。當地農業以種植業爲主,經濟落後;界首市爲縣級市,經濟發展水平相對於臨泉縣較高。當地的外出務工人員不在少數,但仍有部分青壯年選擇在家工作或創業。

留守兒童的教育管理問題不僅僅是一個教育領域的問題,而是一個複雜的社會問題,其產生的根源在於城鄉二元結構的制度安排,而這些制度的根本革新需要一個過程。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緊迫性要求相關部門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解決或緩解農村留守兒童問題是政府、社會、學校、家長的共同責任。只有不斷整合這四方力量,努力形成主要依靠這四支力量相互協作的教育管理機制,才能爲農村留守兒童創造一個健康和諧的成長環境與氛圍。

(一)切實落實政府責任

政府的責任主要是在政策層面上採取措施,確保教育的公平、和諧發展,這是政府的使命所在。

1、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重視並關注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羣體,要作爲解決“三農”問題和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及時將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納入政府整體規劃,加強對農民工子女上學問題的調研和研究,制定和出臺保證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權利和義務的各項政策和措施,減少或取消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在城市學校上學的借讀費,改善農民工子弟就學條件,使留守孩子能夠生活在父母身邊,與城市兒童共享城市文明。

2、加快經濟發展,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增加農民收入,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加速提高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制定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多創造就業崗位,讓農村羣衆就近務工,從而減少留守兒童。

3、是學校及教師的義務性勞動,沒有政府爲之提供的保障措施,他們的義舉是很難持續進行下去的,所以政府的底線是確保九年義務教育的順利實施,尤其是農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的義務教育逐步實現全部免費,從受教育機會上確保留守兒童都要有學上。

4、要進一步落實有關法律、法規、保障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落實政府應擔負的責任。加強對農村中國小校及其教師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上的責任權利的監管,固定學校及其教師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上的責任權利以及經費作保障,經常性的績效考覈,責任到人。

5、縮小城鄉差距,建立適應社會和諧發展的新體制。我國要逐漸改變現有的戶籍制度,保障勞動力的合理流動,應制定優惠政策,採取配套措施,鼓勵引導有條件的農民工融入城市,幫助他們適應城市的生活環境,接受留守兒童在父母務工所在地入學。第六,政府加大對農村教育投入,加大對農村中國小階段寄宿制學校建設的投資力度,建立起義務教育階段相配套的寄宿制學校,不斷完善基礎設施,盡最大努力爲留守兒童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

最後,從政府層面來說,要徹底解決留守兒童的問題,需要各個部門和各級政府的充分協作,有效解決農村的留守兒童問題,不能等問題非常嚴重時才採取補救性措施,而應提前做好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

(二)充分發揮學校教育

學校是培養人這一特殊使命的場所,學校理應承擔起孩子的教育和管理的責任,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在個體發展中所起的主導作用。由於家庭生活的不完整,留守兒童在心理髮展上比較其他學生存在更多的困惑與問題,他們需要學校給予更多的幫助與疏導,需要通過教師、集體的溫暖彌補親子關係缺失對其人格健全發展形成的消極影響。但由於教育理念、辦學條件、師資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約,農村學校很少開設專門的心理課程並配備專門的心理教師。但從現實的情況來看,學校在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上顯然沒有到位,學校在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上應擔當“主角”。

1、學校的教育理念要更新,即從單純追求升學率轉向追求全體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上來。理念是行動的嚮導,只有在觀念上發生變化,纔能有效地指導教育教學的實踐。

2、針對班級中關注“共性”多,而忽視留守兒童特殊羣體或個體的情況,我建議要充分發揮班主任的教育管理功能,班主任要給這些留守兒童以特殊的關愛,多接近他們,並利用班集體的力量形成一個溫暖、寬鬆的成長環境,讓留守兒童能切實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以最大限度地彌補由於親子關係的缺失而給他們帶來的傷害。

3、學校應逐步建立並切實執行留守兒童監測制度,建立留守兒童的個人檔案,實行動態管理。建立“三知、三多、三溝通” 機制(對留守兒童基本情況、留守兒童監護人情況、留守兒童父母外出務工去向及聯繫電話等方面的知情;多與留守兒童談心交心,多開展充滿人文關懷的集體活動,多到留守兒童家庭進行家訪;定期與留守兒童的父母、監護人、所在學校和校外教導員、代管人進行溝通),爲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奠定基礎。及時瞭解留守兒童的學習和生活情況,並根據情況進行分類教育管理,讓在留守兒童身上發生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三)完善社會教育

生命個體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社會教育是個體發展不可或缺的環節。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是一個極其複雜的、綜合性的社會問題,僅依靠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力量很難徹底解決,需要社會各方面力量的介入。由於受農村社會經濟、文化整體發展水平的限制,農村地區的社會教育服務體系尚未建立,專門扶持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社會組織更是空白。留守兒童社會教育嚴重缺乏,削弱了社會在留守兒童教育中應該發揮的作用,也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理想”教育功能化爲烏有。

根據當前農村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社會可作爲加強和完善農村社會教育組織或機構建設,充分發揮社會教育對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缺失的彌補作用,使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位一體,互補共生。具體的做法可以考慮由基層學區、村委會以及學校,共同構建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和監護體系。相關部門應在城市民工集中地開展宣傳教育工作,通過宣傳教育,提高他們對子女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引導他們妥善處理好提高經濟收入、改善生活條件與子女教育之間輕重緩急的利弊關係,樹立家庭的可持續發展觀念。同時在農村地區應積極開展對留守兒童家長的教育培訓,幫助他們樹立家庭教育的正確觀念,瞭解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識,與子女之間保持有效溝通,關心孩子的全面成長。發揮社會化協調機制、法制服務機構的作用,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自護教育,依法維護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爲留守兒童辦好事、辦實事,創造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環境。

(四)重視家庭教育

儘管農村中國小校在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管理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學校教師對留守兒童也進行特殊照顧與關愛,但是家長在留守兒童教育工作上的作用是其他力量所不可替代的。教師的關注僅僅是兒童形成學習動機的外部動因之一,是出於學校和教師的教育良知與責任意識,但是家庭是教育兒童、少年最重要的場所,家庭教育對子女將來的發展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留守兒童的家庭通常是父母一方或雙方都外出務工,將孩子交由單方照管或由“四老”(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管,但是農村留守兒童家庭不能爲兒童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且大部分留守兒童在家還要承擔大量的家務和農活;代管人要麼年事已高,除照顧孩子的基本生活外,無力教育孩子,要麼是文化素質低下,無力輔導孩子的學習,其家庭也缺少文化氛圍,從而造成留守兒童家庭教育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另一方面,一個認識上的錯誤,僅關注掙錢給孩子吃好、穿好等物質上的滿足,取而代之的是要加強與孩子情感的溝通,讓他們體會到父母的愛,鞏固親子關係,這種給孩子精神上的溫暖是物質滿足所遠遠不能比及的。

家庭結構的不完整導致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失調和弱化,完整的家庭教育功能的發揮應該是包括父母雙方對孩子的影響,父母雙方的教育“合力”是保障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關鍵,而留守兒童家庭結構的變化必然會部分地消解這種教育的“合力”,從而削弱家庭教育的整體功能。爲此,父母要充分注意親子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方式,要注意時間上不能相距太久,最好能做到每週交流一次,及時瞭解孩子的生活、學習情況。在溝通的內容上,不能只談學習成績,其他方面也應該詢問,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需要更多的關心。除了與孩子保持經常的聯繫外,還應經常與子女的任課教師、班主任聯繫,瞭解他們各方面的表現。

積極推動建立“留守兒童家長學校”, 提高留守兒童監護人和代理人的責任意識及教育能力,是影響農村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目前相當一部分留守兒童家長、代理家長、監護人對留守孩子的責任意識較差,有的只是滿足留守孩子物質需要,照顧留守孩子的生活起居。除了責任意識以外,他們監護、教育留守兒童的技術水平更是有待提高。這就需要各級政府、學校共同合作,致力於留守兒童家長學校的建設,保障經費,提供場所,保證師資,把留守兒童家長學校辦成培養監護人與代理人的教育責任與水平的重要基地。

總之,作爲一種複雜的社會現象,留守兒童教育問題不僅關係到留守兒童自身的健康成長,也關係到廣大農村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穩定,關係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因此,要充分協調和發動政府、家庭、學校和社會的力量,共同關注並切實解決好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問題,更好地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構和發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