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社會實踐報告:銘記歷史,珍視和平

來源:瑞文範文網 2.2W

七十年前的今天,日本宣佈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奮戰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銘記歷史,是爲了更好的面向未來。 值此七十週年紀念日,讓我們共同去追尋那些在崢嶸歲月中浴血奮鬥的老兵。

暑期社會實踐報告:銘記歷史,珍視和平

經過兩天的準備,7月16日早上,揹着早已備好的裝備,懷着忐忑的心情,我坐上前往興文縣的班車,開始抗戰老兵尋訪之路。原本以爲只要1個小時到的車程最後花了2個多小時,臨近中午纔到達興文縣車站。在同學家落下腳。

由於初到興文,手頭上關於抗戰老兵的資料又少得可憐,只有一位知道大致位置,心裏開始很迷茫,不知道如何下手,打算走一步看一步,早已做好持久戰的準備。幸好同學出手幫忙,在公交車上打聽到要找的老人具體地址,於是,兩人興致勃勃地出發了。

頂着下午2點鐘的太陽,我們來到老人家中,老人名叫劉明輝,今年92歲,現住在興文縣古宋鎮建設村,據瞭解,老人是當年參加中國遠征軍的老兵,17歲參軍,隸屬於中國遠征軍第8軍榮譽1師2團,親自參加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以及抗美援朝等重大戰爭。老人的家在山腳下,和之前想象的不同,是一幢裝修不錯的二層平房,家居很簡單,一張桌子,一個沙發,幾條凳子,客廳的正面掛着一面錦旗和一張證書,都是對這位抗日英雄的褒獎和肯定。我們到時,老人正在午休,聽說有人來,很快便從屋子裏出來,很熱情地接受我們的採訪。

抗戰老兵:劉明輝

交談中我們發現老人記憶已經不是特別完整,但依舊能夠向我們講述當年入伍的經過和一些印象尤其深刻的戰役。在談到入伍從軍時,老人斬釘截鐵地說:“抗戰是國家大事,不打贏日本就要亡國,都該去。”讓我們深深感受到老人爲國家甘願犧牲的精神。直到今天,老人生活依然十分拮据,但他感到滿足,他說:“吃穿都不愁,生活就過得去,如果每個人都伸手向國家要錢,國家哪來這麼多錢?”也許對於早已經歷過生死的老兵來說,物質生活的充裕與否並不重要,他們希望的只是得到國家和人民的認同,並時刻爲國家儘自己的綿薄之力。

7月17日,宜賓站的第二天,我依然將地點定在興文縣,通過前一天的尋訪,在劉明輝老人家我們又瞭解到另外兩位老人的詳細地址,於是早晨9點,我和當地另外一名同學一起乘車前往其中一位老兵,馬建軍老人住處——興文縣六百嶺。

抗戰老兵:馬建軍

由於位置較偏遠,我們乘坐摩托車到達時已是10點半,剛進門就發現老人正站在臥室門口。和大多數農村房屋一樣,老人的家是一幢二層平房,裝飾也算精緻。家裏只有他的孫媳和曾孫,一家人非常熱情地接待了我們。談話中我們瞭解到,馬建軍老人在印度參軍入伍,部隊編號爲中國陸軍遠征駐印軍新編第1軍30師88團2營6連,親自參加過南坎戰役,密支那戰役等著名戰役,幸運的是,無數場槍林彈雨卻沒有在老人身上留下一處傷疤。老人至今對當年很多往事仍記憶猶新,採訪中侃侃而談,還能大致地哼出當年的戰歌。有趣的是,當年由於沒有什麼文化,老人和戰友們和英美士兵交談時通常把中國人稱爲:千里士(根據口述音譯),把日本人稱爲:賈巴里士。老人說:“戰場上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怕死必死,信生必生,信死必死。”

吃過午飯,我們馬不停蹄趕赴位於興文縣麒麟鄉的羅啓忠老兵家。

抗戰老兵:羅啓忠

我們徒步趕到時已是下午2點半,老人獨自一人坐在家裏,詳問之下,原來老人兒子兒媳出門赴宴,老人行動不便,只能一人在家。

老人依舊很熱情主動地和我們交談,老人在1942年參軍入伍,部隊編號爲國民革命軍新一軍化學兵重迫擊炮團,後來又先後被編入步2團和炮1團。老人親歷翻越野人山的歷程,至今仍覺得心有餘悸,甚至在山上親手埋葬過曾經“同生死”的戰友。老人在參戰期間大多數時間作爲運輸兵負責運輸部隊急需的裝備和糧食。和馬建軍老人一樣,老人也沒有在戰鬥中受過傷。

在看到相機時,老人總會不經意地敬起軍禮,可以看出軍旅生涯給他留下了多麼深刻的印象。

採訪接近尾聲時,老人兒子兒媳剛好到家,聽說我們徒步趕來,老人兒子主動取車將我們送到公路邊,我們在下午5點左右乘車回到起點。結束了一天的尋訪。

7月19日,休整一天後,我前往宜賓抗戰老兵尋訪第二站——翠屏山。

經過前兩天的尋訪,我們找到了興文縣的3位遠征軍老兵,這一次,我們的目的地是翠屏山千佛寺。尋找在寺中的另一位遠征軍老兵——黃乃文。一開始,我們並不知道黃老的詳細住址,在登山途中邊走邊問在中午11點半才找到黃老的住所——千佛寺中的一處安靜偏小的屋子。我們到時,黃老正和兒子兒媳準備午飯。

抗戰老兵:黃乃文

在稍後的採訪中我們瞭解到,黃老原屬於中國遠征軍黃埔18期2總隊教導2團。據黃老回憶,當年自己在三臺縣蠶師技術專科學校上學時,受徐思平祕書長的一次激動人心的講演影響而志願參軍,於是在縣長吳力祥的帶領下從三臺徒步走到成都。黃老說:“小時候親歷重慶大轟炸,看到到處掛着的斷手斷腳,從此立志要打日本。”

老人年輕時喜歡音樂,曾經加入郭沫若在宜賓創辦的抗日劇團。直到現在,老人依然可以隨口哼唱當年的抗戰歌曲,唱起時總會滿臉笑意,據悉,那時老人心裏曾有退縮的想法,而正是這些歌曲給了老人堅持下去的決心。

親歷孟拱、密支那等戰役的黃老最大的感受就是:“戰爭是殘酷的,希望永遠不要有戰爭!”我想,這也是如今,我們每一個人的心願。

每一位老兵的心裏都渴望和平,因爲他們曾都經歷過煉獄般的戰爭,透過他們的講述,我們能夠深入感知當年的歷史,也期望戰爭永遠不會再發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