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幼兒園教研工作先進集體申報材料

來源:瑞文範文網 9.77K

一、制度健全,保障有力,校領導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立足校本,多元教研,教科研工作百花齊放。

中國小幼兒園教研工作先進集體申報材料

紅寺堡開發區紅寺堡中學地處國家級移民扶貧開發區,現有學生3298名,這裏98%以上的學生是寧夏南部山區貧困移民的子弟,80%以上的教師是近年新聘上崗的老師,平均年齡不足30歲,平均教齡不足6年。就在這樣的條件下,紅寺堡中學立足校本,在艱苦的辦學條件下,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在教學科研工作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績。

、爲了讓教學科研工作井然有序地進行,學校首先從健全制度入手,完善了教學科研管理制度。學校先後制定了《教科研管理辦法》、《教科研成果及業績獎勵辦法》、《教師業務學習及考試製度》、《科研課題管理辦法》、《教研組工作管理制度》、《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培養辦法》、《中、青年教師培養制度》、《校本教研製度》、《教科研室主任職責》、《教科研幹事職責》、《教研組建設制度》、《教研組長考覈細則》、《教研組長津貼發放辦法》、《備課組長津貼發放辦法》、《集體備課制度》、《教研組長工作職責》等十六項學校教科研管理制度。

、實施“兩大工程”,成效顯著。學校認真貫徹實施教育廳教研室提出的“課堂教學質量工程”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基礎教育學校綜合管理質量工程實施方案”,爲落實兩大工程,學校成立了學科教研組和學校兩級質量工程評價小組,將“兩大工程”和日程教學科研工作緊密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對全校教師進行了三輪“課堂教學質量工程”授課評價認定,經上級教育部門認定,學校全體教師“課堂質量工程”課堂教學質量評價達標率100%。

、統籌規劃,全力保障科研課題工作有效實施,課題研究碩果累累。爲保障教科研工作的科學實施,學校立足校本,建立了國家級、省級、市級,校級三級課題管理網絡機制。以國家級課題項目爲一級課題,校長、分管教學校長和教科研室主任直接領導參與管理;以區級課題和市級課題爲二級課題,由教科研室密切配合學科組參與管理;以校級課題爲三級課題,由教科研室、教研組(年級組)、備課組、教師個人等共同參與管理;組成各層面課題與各學科組相關聯的課題研究管理和運行機制;注重科研課題的實效性,在課題研究試驗中要求教師做到讓科研課題真正爲教學服務。同時,學校教學科研室建立了一整套科研課題立項、論證、研究、實施、調整、總結、反饋、推廣的工作機制,爲教學科研工作提供了堅實的行政和後勤服務保障。我校先後承擔國家教育部“十五” 專項任務項目“中國小英語真實閱讀教學推廣實驗”課題、中國教育學會“xx”科研課題“《英語課程標準》閱讀目標校本化實施策略實驗”課題,承擔省級課題“中學生身體與心理健康指導”和市級課題“新課程改革下化學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並設校本課題7項。在全國、省、市、校四級科研課題項目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XX年9月,我校語文教研組、數學教研組、理化生教研組和英語教研組在認真分析校本實際教研需求的基礎上,通過科學論證,成功申請承擔了國家教育部 “xx”專項任務項目課題“中國小全效學習方案研究與實驗項目”子課題“語文分層學習方案研究與實驗”、“數學分層學習方案研究與實驗”、“化學分層學習方案研究與實驗”、“英語合作學習方案研究與實驗”、“英語建構學習方案研究與實驗”等五項國家級課題研究項目,從而使我校承擔國家級課題研究項目的總數達到七項。

在國家教育部專項任務項目子課題“中國小英語真實閱讀教學”課題實驗研究及該項目全國結題驗收鑑定中,英語教研組被全國課題組授予“課題組織管理全國優秀教研組”榮譽稱號,兩位課題備課組長被全國課題組授予“課題組織管理全國優秀課題備課組長”榮譽稱號,五位課題教師被全國課題組授予“課題研究實驗全國優秀教師”榮譽稱號。XX年度,在教育部全國課題組和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辦的“英語閱讀教學論文”徵集評選活動中,我校課題教師的兩篇論文獲全國一等獎,兩位課題教師的論文獲全國二等獎;三位課題教師的論文獲全國三等獎。學校的“課題研究報告”及“課題實驗報告”被全國項目組評審鑑定爲“課題研究實驗全國優秀成果”。XX年5月在中國教育學會“xx”規劃科研課題“《國家英語課程標準》閱讀目標校本化實施策略實驗”全國項目組舉辦的課題研究實驗優秀個人評選活動中,兩位課題教師的論文分別獲全國一等獎。我校教師陳豔用課題研究成果執教的“在高中英語教學中如何指導學生理解文章的篇章結構”示範課做課、教學設計及課件設計被教育部全國課題項目組專家魯子問教授現場確定爲“課題研究實驗全國優秀成果”並在全國推廣應用,教育部課題專家特意以一篇“紅寺堡、寧夏與中國英語教育的未來”的文章肯定了我校的教學科研工作,收到了良好的社會聲譽。我校課題研究報告被中國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學術會刊《中國小英語教育》全文刊登發表,部分研究成果已被全國項目組專家在全國推廣。因爲突出的教學科研工作,學校先後榮獲教育部專項任務項目子課題“中國小英語真實閱讀教學”“課題研究實驗全國優秀學校”、中國教育學會“xx”規劃科研課題“《國家英語課程標準》閱讀目標校本化實施策略實驗”“課題研究實驗全國優秀學校”,並榮獲“全國教育科研先進單位”榮譽稱號,XX年4月,經過吳忠市教育局初評、自治區教育廳複評,我校成爲寧夏唯一一所被推薦參加全國優秀外語教研示範學校全國終評的高中學校。

(四)、五位一體,教科研工作責任層層到人,落實常規教研指導和管理工作。爲了確保學校教科研工作落到實處,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爲核心成員的教學科研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和主管校長全面負責,教學科研室負責具體實施,全程跟蹤指導學校教學科研工作。學校規定由兩名副主任級以上領導分管學科教研組和年級組教學科研工作,實行各學科、年級組分管領導責任制和定期述職彙報制;由學校教學科研室統籌指導學校各學科教研組的教學科研工作。強化教研組建設,充分發揮教研組長的專業引領功能和業務指導功能。同時,學校非常重視年級備課組建設工作,以年級備課組爲最小教研單位,三次改革傳統的集體備課模式,採用主講式集體備課方式。堅持二次消化教材原則,堅持面向全體學生、實施分層備課,銜接教學備課原則,堅持聚焦課堂、質量第一等原則,使備課組得以充分發揮其最基層的教研管理和指導功能,這些措施在指導和協調同年級同學科教師的教學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五)、走出去,請進來,立足校本,實施開放式教學研究交流模式。在辦學經費相當緊張的情況下,學校每學年投入10萬餘元專項資金用於教學科研工作,此舉保障了教學科研工作學的順利實施。爲了最大限度利用教學科研智力和人才資源,學校定期聘請校外專家學者、名師做教科研理論指導,形成了一支以校爲本的專職、兼職相結合的教科研隊伍。通過教育科研專項培訓工作,讓教師的教育理念進一步得到提升。學校先後聘請教育部課標組核心專家、國家級課題專家、銀川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專家、銀川一中、吳忠高級中學、吳忠四中及吳忠中學、民進吳忠市委專程組織的市屬優秀學校的名師和骨幹教師到我校進行送教進課堂指導活動,爲我校青年教師搭建了一個非常好的學習平臺。學校先後選派80名學科骨幹教師在周邊學校進行聽課學習活動,選派20名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參加全國教學科研學術研討活動。通過一系列有效的教育科研培訓活動,使年輕教師迅速轉變角色,更新理念,形成了師生互動、合作探究的教學科研模式,這種“以校爲本”的教科研理念爲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了平臺,教師的教學水平得到明顯的提高,爲學校的教育科研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提供了人才保障。

(六)、成立學術委員會,建立學術諮詢例會制度和大型學術問題聽證制度,確保教學科研工作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爲確保教學科研工作的學科和學術特點,學校專門成立了綜合學術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主任由教學科研室主任、教務主任、教務副主任擔任,學術委員由高級教師、學校骨幹教師擔任。學校定期召開委員會會議,針對學校大型學術問題進行聽證,學術委員們爲學校教學科研管理工作積極建言獻策,對促進教學科研工作廣納賢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七)、實行資深教師和骨幹教師專題講座制度。

爲了最大限度發揮校內優秀教師和骨幹教師的智力資源,學校專門制定了《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培養辦法》和《中、青年教師培養制度》,用制度的方式保障了人才的培養工作。要求每一位高級教師、各級骨幹教師定期舉辦各種青年教師培養指導講座、教學科研專項講座和學生學習策略指導講座,最大限度發揮資深教師和骨幹教師的專業引領功能。

(八)、制定青年教師快樂成長計劃,確立青年教師培養導師制。由於我校80%以上的教師是近年新聘上崗的老師,平均年齡不足30歲,平均教齡不足6年。學校爲了讓這些青年教師儘快成長,特別設立了導師制對青年教師實施培養。通過一對一幫扶、邀請聽課、診斷聽課、科研課題業務指導等一系列方式長期對青年教師進行指導培養,這些青年教師中的一部分已經在教學科研工作中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九)、網絡教研常規化,遠程教育成爲學校重要的教學科研途徑之一。在辦學經費及其緊張的情況下,學校爲每個教研組配備了先進的微機設備,由教學科研室負責創建校園網站,開設“紅寺堡中學工作論壇”博客圈,由教學科研室負責網絡教研專項工作,通過鏈接國內著名教學科研網站、發佈學校教學科研信息、上傳最新教學科研信息資源、發表教師個人教學科研博文、網上評課、網絡教學研討等多種形式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科研活動,使互聯網成爲有效教學科研的一種重要途徑和手段;設立學校遠程教育辦公室,由專人負責,把現有的課程資源和遠程教育資源有機結合,利用遠程教育的“三種模式”最大限度實施新型的遠程課堂教學研究與實驗,實現了遠程教育經常化、常規化。

(十)、實行聯片教研,最大限度發掘和利用校際間軟、硬件資源。自XX年秋季至今,學校開展聯片教研專項活動,通過專題講座、觀摩示範課、有效課堂教學研討、和兄弟學校優秀教師互動交流研討等形式先後在校本部舉辦三次大型聯片教研活動,外出參加聯片教研活動三次,六次活動中我校取得了良好的教研成績。

(十一)、以多元智能理論爲基礎,因材施教,實施“音樂、體育、美術特長生培養”專項教學科研工程,成績斐然。人的發展是多元的,人的智力因素也是多元的,正如古語所言“天生我才必有用”。因此,學校專門制定了大學聯考特長生培養工作計劃。在學生進入高一年級後,通過一段時間觀察,確定音樂、體育和美術特長生培養對象,對他們在專業課和文化課學習方面提出相應要求,並選派專職教師從高一起專門對這些特長生進行爲期近三年的專業科目培訓,這一舉措收到很好效果。XX我校體育特長生在大學聯考體育專業科目預選考試中過關率達到35%,音樂特長生在大學聯考音樂科目預選考試中過關率達到80%,美術特長生在大學聯考美術科目預選考試中過關率達到98%以上。

(十二)、實施分層教學、銜接教學,讓教學和科研的終極目標指向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學校教育要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每一位學生都有發展的需要和發展的潛能。正是基於這一理念,學校高度重視銜接教學工作。針對我校學生雙基薄弱的情況,學校科學地制定了高一年級學生銜接教學方案,又把這一方案和教育部科研課題項目緊密結合在一起,嘗試進行了高一新生的銜接教學工作。重點組織高一語文、英語、數學、物理和化學教師在分析高一新生實際學情的基礎上,制定初、高中銜接教學方案,通過實施銜接教學最大限度挽救了一部分在國中學段學習中因各種原因導致學習成績低下的學生,實施低起點授課,小步子推進,多聯繫鞏固,勤反饋提高的教學方法,進行有效教學。

二、敢於創新,行動研究,三次實施教學科研工作深度改革;以研促教,深化課改,實現教學科研工作師生共贏。

(一)、針對教學科研工作成功實施三次改革,教學質量顯著提高。XX年秋季,爲了能讓青年教師迅速成長,我校校長楊玉璽同志專門提出了一項大膽而務實的教學科研工作改革方案,先後用了近兩學年的時間實施了“人人爭上優質課”、“學科專項課”和“有效課堂教學專項活動”三大活動,並把這三項活動同科研課題工作緊密聯繫在一起,實現了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科研課題和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有機結合的跨越式發展,開創了學校教學科研實踐活動的新局面。通過三次教學科研改革活動,學校教學質量大幅提高。自XX年首次大學聯考至今,學校大學聯考升學率年年上升,大學聯考成績更是喜人。XX年,我校在生源極差的情況下,考生中有7名考上重點大學。48人進入二本院校,大學聯考升學率比原來上升了11%。

(二)、角色轉換,教師專業成長已見成效。在三次教學科研改革活動中,我校涌現出一批教育科研骨幹教師和教學能手,使一部分年輕的教師逐步由傳統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化。僅XX年至XX年兩個學年,我校青年教師就脫穎而出,爲學校爭得了諸多榮譽。王東君老師先後四次應邀在全區做課題研究學術報告,三次面向全國做課題研究學術報告,參加“第二屆國際語言測試與教學研討會”,他的三篇論文先後在國家級學術刊物發表,石金海老師因爲所任班級大學聯考成績優異,榮獲寧夏總工會頒發的“五一勞動獎章”,任秀娟被評爲區級教壇新秀,陳豔等先後應自治區教研室的邀請面向全區開設了多節觀摩示範課,得到了與會教師和專家的一致肯定,陳豔還應“第二屆國際語言測試與教學研討會”組委會的邀請在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參加會議,她因此榮獲“紅寺堡開發區首屆十大傑出青年”榮譽稱號。陳建華老師在全區英語課題優質課比賽中奪得全區唯一一個一等獎,馬慧娥老師在“全國英語教師風采大賽”中獲寧夏賽區一等獎,何鳳玲等十餘名教師先後被開發區評選爲優秀教育工作者,李敏等參加開發區和吳忠市優質課評比活動均獲一等獎;李學寶等指導的五名學生在全國國中數學競賽中分別獲全國二等獎和寧夏區二等獎、三等獎;李立東等在第三屆“全國語文教師讀書競賽活動”初賽中成績優異,進入決賽;王維虎等的三十餘篇論文和教學設計分別獲省市級優秀論文品評選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李季等指導的十名學生在XX年全國中學生物理化學能力競賽中分別獲寧夏區級二等獎和三等獎;在開發區建區十週年文學作品徵集活動中,全開發區有67人作品入選,其中我校教師有18人作品入選,佔入選人數的27%。

另外,學校教科室每年積極向各級各類雜誌推薦投稿,近三年學校老師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三十餘篇。

學校先後推薦培養區級學科帶頭人3名,市級學科帶頭人4名,開發區級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21名,爲學校教育科研工作打下了堅實的人才基礎。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