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愛親事蹟材料集錦(通用20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19W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集錦 篇1

我是務川縣泥高完小的一名普通教師,19xx年11月21日出生在一個貧窮的農村家庭裏,爸爸是一名高中生,媽媽是一位沒文化的農村婦女,家裏有三姊妹。從小,爸媽就教我們怎樣做一個有愛心的人,他們對父母的孝敬、對鄰居的熱情,對我們的關心,我們從小就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集錦(通用20篇)

還記得,20xx年7月份會考那天,爸爸還是鐵了心的讓我報考師範學校,當時我很不樂意,因爲我的同學們都進了高中,他們都可以有美好的未來,我怎麼只能當一名普通的老師?但最終我還是於20xx年9月份進了遵義師範學校。後來爸爸和我談心的時候才得知:這些完全是她和媽媽的意思,他們都覺得當老師很好,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又能教孩子們知識,還能教孩子們怎樣做人,這也是爸爸從小的願望,當初由於我的爺爺去世早,爸爸沒能完成學業,實現自己的理想。現在他只有靠我們了。從此以後,我不再抱怨爸媽了,反而我喜歡上了自己的學校,那時還時而想着自己能早日走上講臺,去教孩子們學知識、學做人„„。因爲,我的爸媽從小就給我起了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從小就有一顆孝敬長輩,關心弱小的愛心。

在就讀遵義師範的三年裏,爸媽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才熬了過來。當時家裏情況非常困難,我上師範,妹妹讀高中,家中還在四處奔波寄錢修造房子,弟弟又小,需要人照顧,爸爸白天夜裏忙着修建房子,身體呈直線下降,那一年他染上了很多病,至今身體仍未康復。最終,爸爸被債務衝昏了頭,被逼到浙江打工掙錢還債、供我們讀書。在這三年了,我的心每天都在痛,我是多麼不希望爸媽分開到外面吃苦,多麼想馬上掙很多錢讓我們家人團圓,可是,我沒那麼大的能力,只好勤儉節約、努力學習,完成自己的學業。在師範的這幾年裏,別人的生活費要五六百,我最多隻能用一百五,我還找到了幾名學生做家教,一個月能得到二百多,再加上學校裏的人助金、獎學金,就勉強夠我和妹妹的生活費了。每個假期回來,我們都要給弟弟買好吃好玩的,給媽媽買漂亮的衣服。爸爸的工資只夠還債。儘管這樣,我們一家人還是緊緊的凝聚在一起,永不分開,因爲,我們隨時都在溝通,進行心靈上的鼓勵,我們的苦我們的累,都是那麼心甘情願。 20xx年7月,我走出了遵義師範學校,回來參加縣城的招考,當時以第三名的優異成績走上了教師這一行業。爸媽感到很欣慰,我也很滿足。還記得第一個月拿到屬於自己工資的那一瞬間:當時沒有工資卡,是校長把現金直接發到我們手中,我記得是732元,當時說不出有多高興,馬上捧着那些錢往家裏跑,衝向媽媽說:“媽,這是我的工資,我們有錢了。”媽媽接過我手中的錢,感動的熱淚盈眶,我們母女擁抱在了一起。就這樣,每當發工資的時候,我都會一分不少的交到媽媽手中,媽媽總是說:“自己都成大姑娘了,身邊需要錢,你還是放好吧,爸爸會給我寄錢。”聽到這些話,我的心中就不是滋味,就想哭,好幾次都哭出來了,媽媽只好勉強把錢收下。 自從拿到工資以後,我經常買了老年補品爬過崎嶇的山路去探望外婆,到地裏幫忙她做完了活,回到家裏,給她做飯吃了,把禮物託到她懷裏時,外婆說:“哪兒來的錢買這麼貴的東西,我不需要你們的禮物,你不嫌棄我這把老骨頭就已經很好了,每月還給我買菜,幫我幹活,洗衣服之類的,我一輩子有這麼好的外孫女已經足夠了”。當時,外婆和我都流出了欣慰的淚花。也更加堅定了我要一直照顧好我的親人、長輩、需要幫助的人的信念。

參加工作後,我交了男朋友,也就是我現在的丈夫,他是泥高中學的一名普通教師,他爲人正直、大方,而且對父母是百般孝敬,對我也是無微不至。我一直就嚮往一種愛情:沒有太多的承諾表白和金錢財富,沒有太多的驚天動地和轟轟烈烈,沒有太多的花前月下和海誓山盟;有的是如流水一樣綿延不斷的情感,有的是相視無言情波涌流的默契,有的是相濡以沫的相伴相隨。在兩人世界裏,自始至終感覺有一雙屬於自己的雙手,緊緊地握住你,陪伴你走過所有的晴天、陰天和雨天,一生一世,不離不棄,永遠相隨。這就是我要找的他,他已經來到了我的身邊,我一定要抓住他。於是,我們在20xx年10月1日那天,祖國、爸媽、親人爲我們作證:我們正式成爲了夫妻。有個說法:姑娘再好,也是給別人家養的;嫁出去的姑娘,有去無回;但是這個說法,對於我來說卻不是,反而因爲結婚,我們兩家像是合爲一家;我到現在爲止,週末都回孃家幫忙爸媽照顧生意;他們常說:女兒啊,這個粗活你就別做了,以前做的還不夠嗎?我總是心中竊喜,而平添了更多孝敬他們的決心!

丈夫也是農村家庭出生,家境不是很好,住在偏遠的鄉村裏,家裏有三弟兄。我還未進門時,他們弟兄間的關係相處的很融洽,父母之間也很和睦。這好像是老天的安排,人們常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我們好像天生就是一家人,纔會走在一起。公婆很喜歡我,他們喜歡我的心直口快、喜歡我對他們的孝順。常常對別人誇我是好兒媳。

和同事閒談時,她們常常談到婆媳的關係難得處理,我說沒這樣的感受,只要你抱着一顆平常心去對待她們,她們都會加倍還你,因爲,老人根本不需要太多的錢和寶貴的東西,她們只要你對他的一顆孝心就夠了。從結婚到現在,我叫的每一聲“爹”“媽”都那麼真誠。我們家沒有姐妹,婆婆早就希望有一個自己的女兒來叫她“媽媽”。現在她早已把我當做了她親生女兒了。婆婆很愛美,喜歡穿一些出色漂亮的衣服,每次出去玩,我總會帶她到處逛逛,買下她喜歡的東西,老人非常高興。婆婆非常喜歡談心,什麼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會向我傾訴。有時我都在暗笑:她好像把我當做他的知音一樣。我很慶幸。

20xx年末,我的兒子出生了,由於我還要上班,婆婆什麼都不去做,精心給我們帶孩子。帶孩子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從此,婆婆的骨質增生慢慢發作,整個人走起路來十分痛苦,特別是看見她發痛的時候,我和丈夫的心也跟着在痛,恨不得把痛苦強加在自己的身上。我們帶她到了遵義、重慶大型正規的醫院做了檢查與治療。可是醫生說,這病不能根治,只能長期服藥,休息得好就行。我們尋遍了好幾個地方的名醫,別人說什麼藥好我們就買什麼藥來吃,都不是很好,這段時間,婆婆正在服用從廣東帶回來的膏藥和西藥,婆婆感覺好多了。哎!人老了,手腳不靈便了,我常常給婆婆梳頭髮、擦汗、洗衣、穿針。婆婆感到很滿足。

自從進入丈夫的家庭以後,我們兄弟、妯娌間的關係非常融洽。我和我的弟媳相處的很好,好似親姐妹,從不斤斤計較,說三道四。由於家庭的困難,被逼外出打工,她很放心把兒子交給我們管教,爲了讓我們這個大家庭能夠和睦相處,我樂意的接受了我的侄子,我真誠地對待他,像對待自己的兒子一樣,讓他學會知識、學會做人。一晃,我的侄子和我們生活已經兩年了,他從不提起她的爸媽,隨時都是跟在我和丈夫的身後,在他的心中,我們就是他的依賴,也許我們就是他的“爸媽”。街上的人們都說:這兩個孩子好像雙胞胎,什麼都穿做一樣,有你這樣的叔娘,是孩子修來的福氣。聽到這樣的話語,我心裏暗自高興許久。我很樂意爲我的兒子、侄子付出一切,他們的幸福、快樂,就是我的成功。

在工作中,我對我的學生也是百般照顧,他們好比我的孩子,我要教會他們怎樣做人,學會感恩,做一個有愛心、孝心的孩子。參加工作這麼多年,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這項工作可是學校裏最繁瑣的工作,因爲,這不是隻教會學生學知識,班主任還是一位父母,要用愛心去感化學生,進行多方面的教育,讓學生真正地學會做人。我的工作得到了學校領導的認可,推薦我擔任學校少先隊輔導員的工作。我時常對少先隊員們進行尊老愛幼、助人爲樂等行爲的教育,還時常帶他們到敬老院給老人們做事,清理街邊的清潔衛生,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現在,我校學生的行爲品德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曾多次獲得了學校領導的好評,也獲得了縣教育局頒發的《優秀班主任》的稱號和縣團委頒發的《十佳優秀輔導員》的稱號。

我的苦,我的累,是值得的,因爲我想構建和諧的家庭,和諧的社會,而做出榜樣。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集錦 篇2

,女,現年XX歲,是一名普通工作者。名孝道、知榮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大力提倡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以孝道爲榮,以奉獻爲榮,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着爲人女、爲人妻的高貴品質,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着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

作爲一名兒女,在贍養老人問題上,對丈夫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父母親苦了一輩子,孝敬老人、贍養父母是爲人子女最起碼的標準,人人都要有一顆孝敬父母的心。孝順不僅僅要記在心裏,更要落實在行動上。"她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逢年過節,向雲豔哪怕再忙再累,也要帶着子女陪伴在父母身邊,總要給父母裏裏外外換個新,老人家嘴上說不要亂花錢,但心裏卻樂開了花。都說媳婦難做,可向雲豔卻用自己的行動默默的詮釋着"孝道"的真諦,讓婆婆覺得這個兒媳婦比自己的親生女兒還要好,婆婆常說"有這樣的好兒媳,是我前世修來的福!"

古稀之年的四位老人,由於長期的辛苦操勞身體落下了多種疾病,只要父母身體感到不適,總是第一時間趕到他們身邊,跑上跑下陪着父母去醫院做各項化驗檢查。父母住院期間,穿衣、洗漱、餵飯、按摩、燙腳、倒大小便這些勞累繁瑣而又必須的日常護理工作總是親力親爲,任勞任怨。因爲患病,老人們胃口不好,總是費盡心思,迎合老人們的口味,不重樣地給老人們做飯菜,讓老人們吃好。家住農村的老父親幾次大病,病危通知書前,淚眼婆娑的一次次懇求醫生將老父親從死亡邊緣拉回。在精心照料下老父親安享天倫之樂,但終敵不過歲月的年輪,20xx年底的一場大病,在縣人民醫院放棄治療後,望着病榻上奄奄一息的父親,不願放棄那一絲生的希望,強忍着淚水堅持將老父親送往邵陽中心醫院救治。那一年,帶着家人陪着老人在醫院度過了他人生最後一個春節。辦完父親的喪事,懷着悲痛的心情,立碼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化悲痛爲力量,勤勤懇懇、紮紮實實做好本職工作,努力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事務。

作爲一位妻子,深知妻子是一所學校,她能培養出優雅成功的男人,也能催生出邋蹋失敗的男人,妻子的好壞決定了婚後男人下半輩子的生活,一個男人選擇了什麼樣的女人就等於選擇了什麼樣的人生。1982年,和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家庭,30多年來,她默默無聞地爲這個家任勞任怨地奉獻着,丈夫的工作異常的繁忙,爲了最大限度的支持好丈夫的工作,義無反顧的挑起照顧家庭的重任,做飯洗衣,照顧老人、料理孩子她任勞任怨、無怨無悔。作爲一位母親,她深知知識和做人的重要性,因此即使再忙再累,也從不放鬆對兒子的教育。她時常教育兒子學習工作要踏踏實實、生活要簡樸、對人要和善、對長輩要尊敬、做人要誠實、做事要誠信,並在很多方面通過言傳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身教勝於言教,在她的影響下,兒子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小小年紀就充滿了孝心、愛心、上進心,在學校是老師眼裏的好學生,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已成長爲一名有教養、有禮貌、講文明、有素質的新時代優秀青年,得到單位領導、同事和廣大鄰里的一致好評。丈夫常說,我的畢生榮譽有一半是我老婆的。

知天命之年的誠信熱情,敬老愛幼,樂於助人,不僅對家人這樣,對親戚鄰居也是如此。這位普通的家庭婦女,普通的工作幹部,用自己最年輕的時光,付出了人世間最寶貴的愛情、親情和真情,她愛老人、愛丈夫、愛事業,她多年如一日,將自己的青春年華都獻給了這個家庭,用自己那顆最善良的心懷溫暖着老人和丈夫,誰能算得清她付出了多少心血、流過多少汗水,正是象她這樣一些勤勞、善良、純樸的家庭婦女們繼承和發揚中國女性傳統美德,正是她們無怨無悔的奉獻,使多少家庭充滿了溫馨,充滿了幸福。在她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兒女孝敬老人、夫妻和睦、誠實守信、無私奉獻、積極樂觀、勇擔責任的優秀傳統美德。她用自己的愛心、孝心、責任心構築了一個和諧的家庭,雖然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事蹟,可她卻在平凡用實際行動展示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展示了她孝老愛親,愛崗敬業的高尚品德。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集錦 篇3

我是邴各莊國小的一名普通教師,這些年我始終堅持:在校完成好教學工作,在家做一個盡職盡責的好妻子、好兒媳。

84年民辦教師整頓,我如願登上了夢寐以求的三尺講臺。和孩子們在一起,向他們傳授知識,我覺得是種享受,我熱愛自己的事業。

85年我和丈夫結婚,我走進了一個新的家庭。出嫁前媽媽叮囑我 “對待婆家的長輩要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當時我沒有想太多,我一直覺得心地善良的我是會處理好一切家庭關係的。可事情並沒有我想的那麼簡單,不知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還是丈夫排行老二的原因,無論我怎樣做,老公公也不買我的帳,對我百般刁難。還記得那是我工作後的第一個暑期培訓,需騎車去進修學校學習,可老公公卻把家裏僅有的一輛自行車上鎖,並讓我去部隊找我丈夫想辦法。沒有辦法,我只好含淚步行到培訓班學習。86年女兒的出生給我帶來了做母親的幸福,但煩惱隨之而來,產假後第三天公公強制奶奶不準看孩子,我只好把不到兩個月的女孩鎖在屋裏,孩子的哭聲撕碎了我的心,那時我真的好難好難,遇上知心的人總是流着委屈的淚水。這些年無理取鬧的事很多:掀桌子、砸鍋、砸碗……當時我也很氣憤、無奈,左右鄰居都憤憤不平,但我始終堅信付出一定會有回報,我要用我的善良、陽光心態改變他們。

2019年6月公公出車禍躺在病牀上,因傷勢很重,老人非常痛苦,看着他痛苦的表情,淚水在我的眼裏打轉,恨不得能替他分擔。難忍的痛苦使他幾次把導尿管拔掉,病牀經常是潮溼一片,看着他躺在潮溼的病牀上,我利用晚上時間做了幾個小墊,給他換着用。每到雙休日,我都守在他的病牀前,精心照顧他,同病房的病友都很羨慕的說:“老李有這樣的閨女,真是幸福啊!”我的付出終於有了回報,有一天病房裏只有我們兩個人,我用熱毛巾給他敷傷口,突然他叫着我的名字吞吐的說:“以前爸爸一些過激的做法,讓你吃了不少苦,你現在……”“別說了,過去就讓它過去吧,你好好養病。”他眼含淚花把臉側了過去,20多年的付出和等待,今天得到了認可,當時我真是百感交集。老人住院一個多月,我人也瘦了一圈,出院後我盡其所能,給他補養身體。由於精心照料,老人很快得到了康復,對我也像變了個人。2019年10月老爸爸突發腦溢血病逝,當時我們站在老人的牀前,老人含淚的看着我,似有所言,我知道老人一定想說“這多年難爲你了”。可以無愧的說,作爲他的兒媳,我盡到了責任。

奶奶今年102歲,我就像照顧小孩一樣伺候着她,畢竟年齡大了,去年臘月28凌晨四點,我聞到一股難聞氣味,發現她在被褥裏來回的擦,我馬上意識到,趕忙把貼身褥子拿走,爲了不讓她感到難堪,我一面給她洗,一面安撫她。回顧這些年照顧老太太的點點滴滴,我也怨過累過,但對她的照顧卻從沒走過樣。我們同桌吃飯,我從沒有嫌她髒過。天一漸冷,我把她的炕燒的熱熱的,天大冷我們就同住一屋。早晨起牀,第一件事就是把尿盆端走, 打好洗臉水給她洗臉、梳頭,生病了、不舒服了,就陪着她看醫生。

我丈夫打工在外,一年在家的時間很少,照顧老人的擔子幾乎落在我一個人身上,兩個孩子小的時候家裏很困難,但再苦也沒有苦過老人,有時改善伙食,我寧可不吃也給她留個下頓,她總和兩個孩子說:“從沒看到過你媽吃過雞蛋,吃過一口肉。”老人愛吃豬肝,我就經常給她買,單獨做給她吃,蘋果下來了,老人吃不動,我就把蘋果蒸熟給她吃。老太太逢人就說:“我有好命啊,遇上了好孫媳婦,要是沒有她的照顧,我能活到這麼大年紀。”這就是對我們付出的肯定吧。

今年我也是50出頭的人了,雖然人到中年,但只要老太太在,我就要好好的照顧她,這是一種責任,一種義務。以上是我照顧老人的點點滴滴,沒有催人淚下的事蹟,只是平凡的生活,今後,我還將一如既往的照顧她安享晚年。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集錦 篇4

田義華,女,廣元市元壩區沙壩鄉紅寨村九組村民。20xx年9月,在外打工的田義剛被查出患上了尿毒症。經過醫院診治,醫院提出要延續生命務必換腎。對田義剛來說,如果不能早日進行腎移植,他的生命只能以分鐘計數了。當他的妹妹田義華得知後,毅然決定把自我的.一個腎捐給哥哥。

她的決定遭到其丈夫堅決反對,並提出捐腎就離婚。田義華沒有因此而改變,一方面她不斷和丈夫做思想工作;另一方面用心實施自我決定;此舉終究得到了丈夫的理解。她不僅僅捐出了一個腎,還把全部存款拿來支付換腎手術費用,拯救了哥哥的生命。田義華也是遠近聞名的孝順媳婦。

其公公去世得早,丈夫又長年在外打工,她便擔負起了照顧孩子和患病婆婆的重擔。婆婆一向以來身體不太好,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口齒不清楚,行動不便。俗話說,“久病牀前無孝子”,而田義華悉心照料着婆婆,毫無怨言,無悔付出,爲老人餵飯,梳頭,端屎端尿……十多年如一日,直到婆婆去世。她用無私的雙手托起了婆婆的老年生活,她用自我善良的心照亮了家裏的每一個角落。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集錦 篇5

小鳳,女,遂寧市船山區新橋鎮人。一名出生在遂寧農家的普通80後女子,她在明知男友身患絕症、可能生命短暫之時,毅然拒絕男友的分手要求,主動求婚,攜手新郎一起步入婚姻的紅地毯,甘願廝守一生,演繹了一幕感人至深的人間真情。20xx年,船山區新橋鎮的.唐金鳳與李應輝相識相戀。20xx年12月初,李應輝突然被查出身患肝癌,已到中期。在男友被查出病情半個月後,一場溫馨而感人的婚禮在他們老家舉行,訴說着她的愛情誓言:她要與身患肝癌的愛人不離不棄,相伴一生!愛人至真至善至美的抉擇,給了李應輝重新面對生活、面對生命的勇氣。目前,李應輝的病情已基本穩定,二人婚後生活十分甜蜜,並計劃明年要一個孩子。唐金鳳最大的心願就是:“不管未來的路怎樣,我都願意和老公相守相依,一直走下去。”曾榮獲“大愛遂寧”感恩奉獻人物榮譽稱號。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集錦 篇6

,今年13歲,是XX區XX國小六年級二班的學生。在校他尊敬師長勤奮好學,是一個獨立自強的一名好學生;在家裏他替媽媽分擔家務照顧弟妹,是個有擔當的好兒子。

是家裏最大的孩子,妹妹上三年級,弟弟上二年級,母親靠打零工來維持生活,而父親在幾年前的車禍中失去了生命。從小圓璋就是大人眼裏最爲懂事的孩子。當鄰居家的小朋友還整天在媽媽懷裏撒嬌哭鬧時,他就在許多方面學會了自理自立。從三四歲起,他就學會自己洗腳,以後就從不用爸爸媽媽幫他洗腳。上幼兒園後,其他小朋友整天哭哭啼啼,他卻從不哭鬧,還會幫老師哄其他小朋友。每次去接他回家老師都給媽媽誇他一番。在家裏,他總是幫媽媽照顧着弟弟妹妹。大人給他的小食品他從來都捨不得吃,有一次媽媽收拾他的小抽屜,看見裏面有一些吃的,媽媽問他:"你怎麼都沒有吃,把吃的放到抽屜裏幹啥?"他說:"媽媽我不想吃,弟弟妹妹不聽話的時候我拿吃的可以哄他們",聽了這番話,媽媽心裏一陣酸楚一陣感動,這麼小的孩子就知道替媽媽分擔這些。

上國小後的他更加懂事了。由於爸爸一直忙着做生意,家裏所有的活都媽媽承擔。媽媽除了接送弟弟妹妹上下學還要買菜做飯,洗衣拖地,還要輔導圓璋的功課,很是辛苦。懂事的小圓璋每天一放學回家就認真地做作業,不讓媽媽操心。做完作業就開始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洗菜,掃地,收拾房間,帶妹妹弟弟玩。晚上,媽媽做完了一天的活,累得腰痠背痛,他就給媽媽端來洗腳水讓媽媽泡腳,泡好了他又幫媽媽捏腳,讓媽媽的勞累因爲有了他的關心而減輕了許多。每次,媽媽生病了,他總帶着弟弟妹妹守在媽媽跟前給媽媽拿藥倒水。

這樣的生活雖然清貧簡單倒也甜蜜。而幾年前的一場事故,徹底讓這個家庭遭受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故,小圓璋的爸爸離開了。人們都說爸爸是天,現在這片天沒了,媽媽工作更加辛苦了,每天天不亮上班,晚上很晚纔回家,因此,照顧弟弟、妹妹的任務就落在了圓璋的身上。每天早上起牀要給弟弟和妹妹做早點,帶着弟弟、妹妹上學,中午放學在校門口接弟弟、妹妹回家,回家後還要給兩個孩子做午飯,家裏的家務他全部包攬了,這樣媽媽才能更有精力工作。然而,圓璋其實也不過是一個13歲的孩子而已,父親去世對他的打擊很大,可是他卻不能將悲痛顯示在臉上,因爲媽媽、弟弟和妹妹還需要他。他說:"我是家裏的男人,我得照顧家裏的女人和小孩"。這樣一句話從13歲的孩子口中說出來,讓人有幾分心酸和心疼,而就是這麼一句簡單的話,卻顯示出這個孩子的堅強和擔當。

媽媽一天要工作將近十二個小時,晚上回家後累的腰都直不起來了,圓璋總是很晚才睡,他要等媽媽回家,幫媽媽準備熱水洗臉、洗腳,幫媽媽捶背捏腰,鍋裏也總是給媽媽熱着晚飯,等媽媽吃了晚飯,洗臉洗腳睡着之後,他幫媽媽洗工衣、洗襪子,然後才睡覺。週末的時候,媽媽還要上班,他在家監督弟弟、妹妹寫作業,打掃衛生、洗衣做飯,中午做好飯帶着弟弟、妹妹去給媽媽送飯,晚上會在家門口等媽媽下班。有時候下雪、下雨了,他會帶着傘去接媽媽下班。姥姥身體一直不好,總是腿疼,媽媽工作很忙,不能經常照顧姥姥。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圓璋就幫姥姥洗衣服,收拾屋子,還會最好飯菜給姥姥送去。

生活是忙碌的,每天六點鐘起牀,晚上十一點左右才能睡,雖然要從早忙到晚,但家庭的重擔並沒有壓垮他,在生活中她仍能保持微笑。他曾說,他的微笑能讓媽媽看到希望,也能讓自己不絕望。對於這個13歲的少年來說,微笑背後承載着常人難以想象的悲傷和苦楚。畢竟,這樣的年齡原本不應該承受這麼磨難。

有一次他問大姨,小孩到了多大年齡就可以打工,大姨隨口說,十八歲就可以了,他說如果是十四歲就好了,大姨問他爲啥十四歲就好了,他說如果是十四歲,他在放假的時候就可以打工了,可以幫媽媽分擔一些壓力了,可以給妹妹交舞蹈費。大姨聽了對他說,你有這些想法是對的,但是你現在的任務就是就好好學習,等你長大了,有了好的工作就可以幫媽媽分擔了。他說他一定好好學習,將來自己考上好的學校,他就會找到好的工作,就可以掙很多的錢,給媽媽,還能給妹妹交舞蹈費,可以幫妹妹完成她的夢想。他的這些話,讓媽媽和大姨聽了都感動不已。

在學校裏,圓璋是個開朗樂觀的孩子,成績雖然不是班裏的拔尖,但是每節課他都認真聽講,作業也很認真的做,雖然每天寫作業總是在夜深人靜時,但是他從來沒有拖拉不交作業。班裏的同學都很喜歡他,因爲他對待每一個同學都友善,總是幫助同學們,這樣一個開朗的少年背後卻是繁重的家庭負擔,誰能想象就是這樣一個個子不高,有點瘦弱的孩子在幫助媽媽支撐着家庭的重擔;又有誰能想象這樣的生活壓力堆積在一個13歲少年身上是怎麼樣的艱難。

人生的道路總是充滿坎坷和艱難,XX人生纔剛剛踏出第一步,他的人生還很長很遠,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他,相信一定會更加堅韌,將來的他不一定能成爲社會的棟樑之才,但一定是一個有擔當、堅強、不屈不撓的具有高尚品質的人。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集錦 篇7

,男,漢族,1979年5月生,20__年加入中國共產黨,高中文憑,現任xx村村委委員。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家庭是社會的基石,家庭穩定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家庭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前提。家庭和諧,既是一種生活目標,更是一種生活境界。恩愛和睦、幸福美滿的家庭,是家人人生旅途的港灣,是事業成功的力量源泉。和諧社會不能沒有“孝”字,作爲一個社會公民,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程中,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和諧社會的最重要特徵所在。若當今社會人人以孝當先,社會將變得更加和諧。

一個有責任感的男人,要切實履行好爲人子、爲人夫、爲人父的職責義務,孝敬父母,讓他們安度晚年,呵護妻子,與之白頭到老,精心養育子女,言傳身教,促進他們健康成長;應當把生活的重心從自我擴展到家庭,多關心、體貼妻子,尊重老人,不斷增強家庭的凝聚力、吸引力,讓家人在其樂融融的家庭氛圍中享受天倫之樂。父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他與母親相依爲命三十年。他吃苦耐勞,任勞任怨,無私奉獻孝敬老人的事蹟在當地傳爲佳話。他的孝心散發着火熱的光芒,感染了周圍的每一個人,讓家庭充滿了溫馨與和睦。村民們每次提起他都是讚不絕口,說他是孝敬老人、關愛家庭、團結鄰里的好楷模。隨着時間的推移,老人對他更加信任,以他爲主心骨,不管家裏的大事、小事、人情、客往,都願意讓他操持,一家人生活在其樂融融的環境中。

房子在滑坡險段的下方,每逢下大雨,便會有滑坡發生的可能,裹挾着泥沙的滑坡體時刻威脅着房屋的安全,但迫於經濟困難,他便在天晴時,一個人拿着鐵鍬剷除淤泥,疏通水道,確保房子安全,讓老人能安心的生活。下大雨的時候,即使是大半夜,他也要經常出去看看是不是有滑坡,因爲他擔心自己睡的太死,讓老人受到傷害。

xx年5.12地震發生時,他正在家裏做飯,當感到房子出現劇烈晃動時,他第一時間飛奔進老人的臥室,背起老人就往屋外跑去,在跑到安全的地方,等到地震過去後,他回到房子檢查受損情況,在確認安全後,方纔鬆了一口氣;儘管大震過去了,但小震卻不斷,他白天晚上都高度警惕,一旦發現有異常,便立刻轉移老人。在震後的一個多月裏,他時時刻刻都擔心老人的安全,人也更加消瘦了。隨着災後重建的開展,想盡一切辦法籌措資金,克服各種困難蓋起了新房,他讓老人住進了寬敞安全的房間,終於不用再擔心房子的安全了,他心頭的擔子一下輕了不少。

不但孝敬老人,還和睦鄰里,不管誰家有個大小事情,他都會主動去幫忙。誰家有了困難無論是經濟,還是家庭糾紛他都主動幫助化解,街坊鄰居誰提起他無不豎起大拇指稱讚。

婚後,爲了肩負起日益繁重的家庭生活,他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每次他都是把好吃的讓給老人和孩子,即使自己生病也捨不得給自己改善,依然把可口的飯菜端給老人並一再囑咐孩子們不準動老人的飯。他做在先、吃在後,收拾完碗筷,顧不得休息,就又抄起農具投入到農忙之中。

30多年來,再忙也把照看老人的事放在心坎上、擺在第一位。一定要讓老人吃好、穿暖。有人說,千難萬難難不過給爹媽一個好臉色,如果你流露出你的蔑視和不耐煩,這種孝心就是不到位的,因爲這會讓父母很不安心。但這樣的情況在家是看不到的,無論遇到什麼難心事,他從不在老人面前表現出來,他面對老人時永遠是一張笑臉。

有一次,老人因突發腦梗塞暈倒,他急忙找人、找車把老人送進醫院。看着病牀上痛苦呻吟的老人,二話沒說,拿出所有積蓄,東拼西湊了幾千元錢,及時爲老人看病。住院期間,跑上跑下交錢拿藥,端屎端尿,噓寒問暖,把老人照顧得無微不至。半個多月過去了,經過精心照料,老人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好轉,也能自己走路了,全家人特別高興。

常說:“誰都有父母,誰都有老的那一天,我也有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我現在得做出榜樣來,好好孝敬老人,等我老了兒女纔會孝敬我。”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他經常說:他覺得:孝敬老人,照顧妻子,讓全家人幸福,他自己才幸福快樂。

這位普通的農民,付出了人世間最寶貴的愛情、親情和真情,他愛老人、愛妻子。他用他那顆善良的心懷溫暖着老人,誰能算得清他付出了多少心血、多少汗水,正是像他這樣一些勤勞、善良、純樸的人們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美德,正是他們無怨無悔的奉獻,使多少家庭充滿了溫馨,充滿了幸福。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集錦 篇8

如果說,單親家庭的孩子是不幸福的,聽了下面的故事,你會覺得,原來一切都沒有絕對,

只要在一起,就是幸福。

對我而言,她是母親,是親人,是朋友,更是知己。她和其他母親一樣,關愛着自己的孩子,總是希望她能給孩子最好的。

十二年前,一場突然到來的橫禍,父親去世了,那時我只有十歲,媽媽也只有三十六歲,我摟着媽媽說:"別人都有父母,而我只有媽媽了",媽媽流着眼淚說:"雖然爸爸不在了,但在我們的心裏,他會在天上看着我們,會關心我們,我們一定不會比那些有父母的孩子差的,我們今後也要快樂、健康的生活".從那時起媽媽再也沒有在我面前流過淚,每天她陪我寫作業,給我講一些高興的事情,只要有時間媽媽就帶我去爬山,去海邊游泳。讓生活充實起來,忘記那些不愉快的事。

學習上,她從不強求孩子要多麼的優秀,她總是鼓勵着孩子,關心着孩子的心情,從沒有因爲成績不好,打罵過她的孩子,成績不好時,她會笑着說:沒關係,只要努力了就行。成績好了她就說,繼續努力,我女兒一定行。記得我上高中的時候,晚上上晚自習,晚飯要在學校吃,我那時候胃不好,吃的不舒服了胃就痛,媽媽怕我難受,每天下班後,不論是颳風還是下雨、下雪,做好可口的飯菜騎着自行車每天堅持給我送飯,三年來從沒間段過。晚上自己回家時,在小區門口都會看她的身影,然後和我一起慢慢走回家,邊走邊聊一些學校的事情,就像一個大朋友一樣,我也會把學校和班裏的事情和媽媽講一下,媽媽總是在認真的聽,和我聊。上高中時,由於房子小媽媽和我住一間房,我寫作業時,媽媽就要在外面的廳裏等侯,冬天暖氣不好,媽媽就裹個大衣在那裏坐着,把電暖氣放到我的旁邊,不論到幾點媽媽都在那裏等着,從沒有先睡的時候,有時媽媽只能睡三四個小時,因爲早晨媽媽還得早早起來給我準備早點。在孩子壓力大的時候,給予安慰。也許是一件新衣,也許是一菜餚,也許是一個禮物。平常的無足掛齒,卻體現着母親對孩子的關心和愛。

上大學後,媽媽跟我說,在學校過集體生活,不要太任性,同學們走到一起是緣份,同學之間要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做事情要爲大家着想,不要只想着自己。我的學校離家比較近,星期六、日的可以回家,每次回學校時,媽媽都給我做一些好吃的東西帶上,讓我給宿舍的同學帶回去,因爲她說,你的同學家大多數都不在本地,你想吃可口的,一個電話,中午就可以吃到,但她們離家遠,學校的飯菜又不可口,帶些回去給她們吃吧,問問她們想吃什麼,然後我給你們做。同學生病時,媽媽就陪她們去看病,爲她們跑前跑後,樓上樓下的忙個不停,就像是我生病了一樣,後來我們的同學都說:媽媽真好,我們都要認她當媽,到後來她們只要接到我媽媽打來的電話,都喊說是媽媽打來的,都爭着喊媽媽。

父親去世後,媽媽把家裏的一切事情都擔了起來,爺爺從老家來,她無微不至關懷他老人家,給老人做可口飯菜,爺爺做過直腸癌手術,大便控制不好,經常弄到衣服上,牀上,媽媽從沒怨言,總是把爺爺的衣服、牀單等給洗的.乾乾淨淨,還給老人家買好換洗的衣服,比父親在時還要細心,爺爺有時候都不好意思讓媽媽弄,但媽媽說:沒關係,誰都會有老的時候,年輕人多幹點沒啥。爺爺回老家時,媽媽怕老人自己走危險,就親自把老人送回去。

媽媽雖然只是個普通的工人,但對待自己的工作兢兢業業,工作忙時媽媽經常加班,有時忙了,就經常把工作帶到家裏來幹,有時我睡醒一覺,看到媽媽還趴在寫字檯上在寫呀算呀,有時在電腦前工作,我勸她早點睡,她總說沒關係,幹完就睡,有時都到深夜2、3點多鐘,這種敬業精神也給我做出了榜樣,媽媽曾多次獲得過單位嘉獎,還榮過一次三等功。

在我剛剛工作時,她會擔心,因爲在家裏,從未受過委屈的花朵,剛剛走入社會,一定會

吃不消,但是她明白我的想法,從來也不說什麼,靜靜的聆聽我電話裏委屈的哭訴,但是她會告訴我,一切事情貴在堅持,堅持下去就是勝利,人生是你自己的選擇,你堅持,媽媽就支持,有一天你飛不動了,想回家了,媽媽永遠在這裏等着你。很安慰,很感動的話語,我明白她心裏的捨不得,明白她的心疼,但是爲了女兒的夢,她選擇聽孩子的,孩子的人生,讓她自己去走,這樣她纔不會後悔。

母親,給予我生命,養育我長大,給予我支持,撫慰我心靈。特別是父親去世後的這十二年,她承受的,比三口之家多的多,可是她從未說過苦和累,因爲她認定,我是寶貝,她是我的守護神。這就是我的母親,一個平凡卻又不平凡的人。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集錦 篇9

小菊,女,德陽市旌陽區孝泉鎮村民。1980年,孝泉鎮廖成菊結婚後,一個人扛起了家裏所有的擔子,除了在生產隊掙工分外,還要料理家務,照顧體弱多病的奶奶和沒有自理能力的幺爸。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徹底否定了“久病牀前無孝子”這句話。一次,廖成菊感冒高燒,四肢無力,正好這時幺爸的胃病犯了,爲了帶幺爸去看醫生,自己被疾病折磨昏倒在地。20xx年,廖成菊帶幺爸到鎮上做體檢,由於路途艱難,車子進不來,廖成菊就自己彎下身子揹着幺爸咬緊牙關艱難地行走。春去秋來,廖成菊任勞任怨地服侍癱瘓在牀、跟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幺爸20多個年頭。面對榮譽和稱讚,靦腆的廖成菊永遠都是這樣一句樸實的話:“照顧老人是我們晚輩的義務,我還會繼續好好地伺候幺爸。”曾榮獲四川省“十佳孝子”等榮譽稱號。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集錦 篇10

現年35歲,1996年技校畢業分配到xx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以下簡稱xx集團),現爲xx集團本部資產管理公司聚氯乙烯廠的一名普通女工。1997年,她與xx公司員工自由戀愛結婚。作爲普通工人,他倆收入微薄,婚房只是一間十三平米的小屋。20xx年7月兒子出生,小家庭沉浸在歡樂中。雖經濟不算寬裕,他們仍在隔壁租好房子,將公婆從農村接來,一家人在一起過着簡單和睦的生活。

天有不測風雲,20xx年3月22日丈夫在重慶萬州不幸因意外摔死,當時兒子還不到兩歲,27歲的嚐到了人生的苦痛、莫測與無奈。亡夫的父母都是普通農民,本養育了一雙兒女,期盼着能享受天倫之樂。但是女兒20xx年因病去逝,老人又將全部的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命運對兩位老人是卻是如此苛刻,唯一的兒子也離他們而去。“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現實,再一次給年歲已高的公婆沉重打擊,公婆相繼病倒。

家裏失去了男人這個頂樑柱,生活中的各種困難接踵而至——老的病,小的弱,微薄的工資要養活4口人,困難可想而知!她感覺天都要塌了,無法想象接下來的日子該怎麼辦。她想到了死!想到黃泉路上去追尋那相親相愛的丈夫。但看到一夜白頭的公婆無依無靠,再看看蹣跚學步的兒子天真無邪,幾年來一起生活的相濡以沫,善良的老人早就和她融爲血肉相連的親人了,自己真的就能放棄他們嗎?不,不能啊!意識到:自己決不能垮!丈夫不在了,她就是這個家的頂樑柱,她要給兒子一個完整的家,要扛起兩個老人老有所養的擔當,命運既然這樣安排,她只能坦然面對,堅強地挺下去。

擦乾了眼淚的,面對公婆無助的眼神,她一字一句對老人許下承諾:“爸、媽,佰均和姐都走了,從今以後你們就把我當親生女兒來看待,我也會把你們當成自己親生父母一樣孝敬。”看到可愛年幼的孫子,再看看神情堅定的媳婦,兩位老人放下心來。一家人住在一起後,兒媳盡心照顧老人的生活,飯桌上的肉、好吃的菜,儘量給老人和孩子留着。八年來,雖然日子過得非常艱苦,但和睦謙讓的他們,讓孩子享受到了無比的幸福與快樂。

風燭殘年的公公經常生病,送醫院的路上夏天日曬雨淋是常事,冬天遇上寒風凜冽最苦的人還是。20xx年初春的一個夜裏,老人發燒病得不輕,急忙收拾好到醫院需要的物品,背起老人來到樓下,漆黑的周圍沒有出租車的影子,更沒有一個可以幫忙的人。沒有因爲難而放棄,背起老人就往醫院趕,靜靜的夜裏只有她呼呼的喘氣聲,伴着她深一腳、淺一腳趕往醫院。等醫生給老人檢查完並打上吊針後,又困又累的鬆了一口氣,趴在老人的牀頭櫃上睡着了,等護士給老人輸完液叫醒她時,東方已泛出魚肚白……

爲了讓兒子從小樹立孝敬老人的意識,成爲一個有愛心、有責任感的人,天天讓兒子爲臥病在牀的公公拿藥端飯,讓孩子和她一起照顧兩位老人,儘可能讓老人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增強生活的信心。

八年的光陰,爲家庭付出了女人最好的青春年華,同事和朋友都希望能有一個男人幫幫她,每次介紹的男友,得知她還要供養前夫多病父母的實際情況後都離開了。現實的殘酷沒能動搖決心,她回憶起以前和丈夫的相濡以沫,想到公婆兒女雙亡的無依無靠,她知道自己不能放棄老人,她毅然選擇了前夫的父母,放棄了重新組建家庭的希望,她要替逝去的愛人盡到贍養雙親的責任,讓愛人在九泉之下瞑目。

孩子一天天長大,需要各種學雜費,公公一直生病,只能靠簡單的藥物維持,生活上再怎麼節約開銷每月仍捉襟見肘,經濟壓力讓喘不過氣來。善良的婆婆爲了替她減輕一些生活負擔,偷偷去撿破爛換錢以貼補家用,面對生活的艱難,面對“倔強”的老人,她不得已默認了婆婆的做法。一次婆婆一大早就出門了,到傍晚仍沒回來。下班得知後,不顧天已經下起了大雨,急忙跑去周圍的幾個小區找尋,當她在一個垃圾站低矮的屋檐下看到彎曲着脊背、被雨水溼透了的婆婆,看到婆婆身邊的一筐破爛時,她不禁流淚滿面,深深的自責,死死咬住嘴脣,顫抖着叫了一聲:“媽,讓我來背。”婆婆用慈愛的眼光看着她:“不關事,媽和老漢拖累你了,娃兒,你也辛苦啊”。當背起沉沉的破爛,一手撐起傘,一手扶起年邁的婆婆,冒着大雨往家裏走的時候,天已經黑盡了。

雖然生活艱難,但是卻沒有因爲家庭原因影響過工作,十五年來,她勤勤懇懇地幹好本職,通過不懈努力,從一名普通包裝操工成長爲一名DCS自動控制系統的操作骨幹,多次被分廠評爲“操作能手”,她用加倍努力工作來回報社會、公司、領導、同事的幫助和期望。

只是一名普通女工,沒有多少豐功偉績,但是她那種在重重困難和打擊下不自棄的堅強與獨立和對公婆不拋棄的堅守,深深地激勵和感動了周圍的人。她把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真實地融入平凡而又平淡的點滴生活中,她用真心善待人,以摯愛感染人,讓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成爲一盞不滅的長明燈,照亮了這個命運多舛的家庭。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集錦 篇11

九龍園小區有這樣一家人,一家四代七口人同住在一套80平方多點的房子裏,雖擁擠但幸福美滿,大家都和睦相處,遵紀守法,遵守公德,樂於助人,深受鄰里和社會的好評。之所以有這麼好的家庭是因爲有一位叫沈光存的居民爲此在默默付出。沈光存是一個勤勞儉樸、熱情善良、孝敬老人的好媳婦,數年來悉心照料她的婆婆。

沈光存的丈夫張海德沒有正式的工作,平時靠打零工,做保潔,工作很忙很少有時間料理家務,再加上年齡比較大,於是沈光存就承擔了一切家務。

人常說:‘婆媳關係最難處’。是啊,做人難,做好人難,做好媳婦更難。可是在這個家裏沈光存很巧妙的處理了婆媳關係。以前沈光存的婆婆王本芝老人身體很健康一些事情能自理,但脾氣不好總是動不動就對家裏發火。沈光存從不抱怨,總是默默聽着承受着。

去年8月份,已90多歲高齡的婆婆生病癱瘓在牀,子女要忙於工作,沈光存在照顧孫子的同時還要到醫院照顧婆婆,家裏醫院兩頭跑的她瘦了一大圈。經過細心照料,婆婆的病情大有好轉。後來接到家裏調養。躺在牀上,吃喝拉撒都由沈光存照顧,從沒一句抱怨。

都說?久病牀前無孝子?,老人病時間長了,就不招兒孫待見了,但是她卻覺得照顧婆婆越久,心裏越是牽掛她,越是放不下。當別人問她累不累的時候,沈光存總是笑着說,自家的老人累啥,以後我們也會老的,再說了把孩子們養這麼大不容易呀……

沈光存,作爲一名兒媳,一直盡着兒媳的孝道,作爲妻子,默默爲丈夫守着家,作爲婆婆,帶着兒子減輕子女的負擔。也正是她用自己的行爲贍養着老人教育着子女,讓大家明白只有相互理解、相互關愛、相互尊重才能讓家庭變得更加和睦、和諧。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集錦 篇12

“我志願加入社志願者隊伍,爲志願服務奉獻我的微薄之力”,這是大街街道長安社區68歲老人志願宣言。多年來,她用瘦弱的肩膀承受着生命之重、生活之痛,以拳拳的孝心、寬厚的善心、偉大的愛心、堅毅的恆心,譜寫了一曲當代女性孝老愛親的奉獻之歌、真愛之歌、生命之歌。

,女,1944年12月出生,國中文化,1980年1月參加工作,現爲x集團退休職工。她爲人誠實、心地善良,樂善好施,工作上對事業勤勤懇懇,生活上對家人無微不至。五十年來她一直照顧殘疾的.女兒,同時她還義務幫扶困難羣衆,她把自己的愛心奉獻給了家人,也奉獻給了社會。

五十年前,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一切都是平淡無奇。但1963年,命運跟她開了一個大玩笑,最小的女兒趙靜一生下來就是先天性脊柱側彎,無法同正常孩子一樣行走,長大後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得知這個噩耗,xx大哭了一場,穩定情緒後,老人犯起了愁:孩子這麼小,以後怎麼生活?別人會怎麼看她?她能在這個社會上立足嗎?有人說:你都有四個孩子了,這個孩子天生有病,要不就把她送走吧。想都沒想,立刻一把抱過女兒哭着說:“我不會送人的,再苦再難我也得養着她,實在不行我就養她一輩子。”沒想到老人這句話成了現實,而且一養就是五十年。

隨着女兒漸漸長大,也蒼老了許多,頭上的白髮比同齡人多了一圈。由於女兒不能自理,身邊離不開人,白天上班,下班帶女兒去鍛鍊,晚上再回家做飯、照顧孩子、伺候公婆。丈夫工作忙,家裏的重擔全都落到一人身上,可上天卻沒有眷顧這個堅強的女人,19xx年不幸再次降臨到女兒身上。在上學途中,趙靜出了車禍,送去醫院連動了三次手術,腿部留下了後遺症,本來就不利索的腿現在已無法行走,腰部也受到重創,屬下肢癱瘓狀態。得知後生了一場大病,病好後,她擦乾眼淚,重新面對現實。說:“當我得知女兒出車禍後覺得天都塌下來了,我可憐我的女兒,一想到她的苦難命運我就忍不住落淚。可作爲一個母親我不能倒下,生活還在繼續,我得樂觀起來,得讓她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每天守在女兒身旁,對她無微不至的關心。趙靜的腿需要做長時間的按摩和護理,不然會留下肌肉萎縮的後遺症。剛開始用輪椅推着女兒去做按摩,後來她自己又重新撿起書本,自學按摩護理知識,不懂就向專業醫生請教。慢慢的,她也能爲女兒做簡單的按摩治療了。楊老這樣一照顧就是十幾年,漸漸的,老人的白髮越來越多,可堅強的信念卻從未動搖。有時候,老人也會揹着女兒偷偷的抹眼淚,可在女兒面前,她總是一副堅強的樣子,有一份打不敗的精神頭。由於自己天生殘疾,趙靜從車禍後一直在家中靜養,本來就不願意見人,再加上處在更年期,五年前得了輕度抑鬱症。不說話,不見人,整天把自己關在屋子裏,脾氣也變得極其暴躁。不怕苦、不怕累,除了生活上照顧女兒外,每天都跟女兒談心,用心去開導她,陪她下樓散步,爲她樹立生活的信念。女兒高興了,一家人都跟着高興,女兒發脾氣了,她也默默忍受,她說女兒太苦了,讓她發泄發泄會好點。就這樣,楊老陪着趙靜共同度過了這段艱難的歲月,現在的趙靜開朗了許多,平時也能幹點家務活,能夠擦擦桌子、刷刷碗了。她以自己的行爲感染和教育着其他的孩子,其他的孩子在她的影響下也很上心照顧這個殘疾姊妹。面對如此艱難的生活,卻說:“我挺知足的,雖然上天跟我開了個玩笑,可那是我女兒,是一條生命,無論再苦再難我也養着她,我天生樂觀,希望我樂觀的性格也能影響到我的女兒,讓她有生活的勇氣,現在的我很滿足,人家不是說知足就是福嘛,我現在就是在享福了……”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集錦 篇13

一個婦幼保健站退休的中共黨員,丈夫白文東一個政法系統退休的黨員幹部,也是一個老兵,夫婦倆多年來夫妻和睦,尊老愛幼,團結鄰里,樂於助人。炒得一手好菜,是家裏的好幫手,把家庭照顧的細緻入微。長期以來,她陪同愛人白文東一起照顧老人,看護孩子,料理家務,一同呵護着這個十口之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子女做榜樣。

有一句俗語,“久病牀前無孝子”。可這句話在白文東和夫婦這裏,得到了新的詮釋,注入了不同尋常的意義。20xx年三月的一天,白文東八十六歲的老母親不慎摔倒,這一摔,讓本來就行動不便的老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父親又耳背多年,心臟不好,孫女上學需要接送,小孫子還不到兩歲,正需要人看護,兒子、兒媳工作忙,工作壓力大,爲了照顧行動不便的老母親和老父親,減輕子女的生活工作壓力,夫妻倆在花甲之年,再次扛起了家庭的重擔,照顧老人,爲老人洗漱、看護年幼的孫子,接送孫女上下學,同時每天白天還要準備十口人的飯菜,夜裏每兩個小時就要起來一次爲老母親翻身,就這樣,日復一日,同樣的事情每天都在重複的上演。老人強烈要求請保姆爲來減輕他們的負擔,但夫妻倆卻一再反對,老白說:“再好的保姆,都不如兒女在身邊陪伴”。夫妻倆用實際行動感動了子女,老人的孫子、孫媳也主動承擔起照顧老人的責任,比如大兒媳左海英,每天下班後,就會來奶奶家裏陪爺爺奶奶聊天、看電視,給兩位老人準備三餐前後的藥品,給老人收拾屋子,二兒媳馬鳳會時常給老人帶來她們愛吃的糕點,閒暇時間會給奶奶理髮、剪指甲。

看到辛勞的父母和體貼懂事的妻子,兩個兒子也主動承擔起替父母分擔家務的責任。大兒子經常去奶奶家幫父母分擔家務,二兒子則把爺爺的.日常起居攬了下來,比如帶着去理髮、修腳。

一個人的力量十分薄弱,但一家人的努力讓這個十口之家成爲了一股不可抗拒的力量。白文東夫婦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子女做榜樣,詮釋了“百善孝爲先”的這個道理,子女也從中受益匪淺,他們用他們的方式告訴了我們什麼叫做“家和萬事興”。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集錦 篇14

劉,男,現年41歲,是一名普通機關幹部。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大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今天。劉勁同志以孝道爲榮,以奉獻爲榮,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着爲人子、爲人夫的高貴品質,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着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

作爲一名兒女,劉勁對妻子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父母親苦了一輩子,孝敬老人、贍養父母是爲人子女最起碼的標準。孝順不僅僅要記在心裏,更要落實在行動上。”他這樣說,更這樣做。

逢年過節,他哪怕再忙再累,也要帶着妻女陪伴在父母身邊,總要給父母裏裏外外換個新,老人家嘴上說不要亂花錢,但心裏卻樂開了花。都說女婿難做,可劉勁的岳母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有這樣的好女婿,是我前世修來的福!”家中老人由於長期的辛苦操勞身體落下了多種疾病,只要父母身體感到不適,劉勁總是第一時間趕到他們身邊,跑上跑下陪着父母去醫院做各項化驗檢查。父母住院期間,穿衣、洗漱、餵飯、按摩、燙腳、倒大小便這些勞累繁瑣而又必須的日常護理工作,他總是任勞任怨。因爲患病,老人胃口不好,劉勁總是費盡心思迎合老人的口味,不重樣地給老人做飯菜,讓老人們吃好。

20xx年底,爺爺病重,醫院建議放棄治療。望着臥牀病危的爺爺,劉勁不願放棄一絲希望,強忍着淚水堅持陪護在爺爺身邊,陪他度過了人生中最後一段時光。辦完爺爺的喪事,懷着悲痛的心情,劉勁立即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勤勤懇懇、紮紮實實做好本職工作,努力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事務。

20xx年,劉勁和愛人組成了一個幸福的家庭,十多年來,他默默無聞地爲這個家任勞任怨地奉獻着,妻子的工作異常繁忙,爲最大限度的支持好妻子的工作,他義無反顧地挑起照顧家庭的重任,做飯洗衣,照顧老人、料理孩子,他任勞任怨、無怨無悔。作爲一位父親,他深知做人和知識的重要性,即使再忙再累,也從不放鬆對女兒的教育,在他的影響下,女兒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在學校是好學生,在社區是好孩子,得到學校老師、同學和廣大鄰里的一致好評。妻子常說,我所取得的榮譽有一半是我老公的。

已進入不惑之年的劉勁,誠信熱情,敬老愛幼,樂於助人,不僅對家人這樣,對親戚鄰居也是如此。這位普通機關幹部,付出了人世間最寶貴的愛情、親情和真情,他愛老人、愛妻子、愛事業,他多年如一日,用自己那顆最善良的心懷溫暖着老人和妻子。正是他們無怨無悔的奉獻,使多少家庭充滿了溫馨,充滿了幸福。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兒女孝敬老人、夫妻和睦、無私奉獻、積極樂觀、勇擔責任的優秀傳統美德。他用自己的愛心、孝心、責任心構築了一個和諧的家庭,雖然沒有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的事蹟,可他卻用實際行動展示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展示了他孝老愛親,愛崗敬業的高尚品德。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集錦 篇15

姚明良,男,出生於1978年6月,回族,本科學歷,一級教師,是北浦國小的一名科學老師。在工作中,我愛崗敬業,任勞任怨,多次受到領導和老師們的好評;在生活中,十幾年如一日,將自己的愛心一點一滴地傾注到年過70歲的患重病的父母親身上。我用赤誠孝心對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出了最好的詮釋。

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師,我雖然每天工作很忙,但是在我的心裏:百善孝爲先,孝敬老人,贍養父母是一個人做人最起碼的標準,人人都要有一顆孝敬父母的心。媽媽患腰椎間盤突出、骨質增生、高血壓、膽囊炎、膽結石和左腎萎縮,爸爸患小腦萎縮,父母親均年老體弱,每一年都有幾個月的時間要住院,可是哥哥姐姐們都在農村,妻子也是在鄉鎮上工作,只要老人住院幾乎都是我一個人承擔了照顧老人的重擔,最嚴重的時候是二個老人一齊生病,一下班我就從學校趕到醫院,上班了有急急忙忙趕回學校給學生們上課,又一次媽媽病情嚴重被送進了ICU重症監護室,而我工作和照顧老人二不誤,在監護室學着給媽媽梳頭、扎頭髮。後來媽媽因腰椎間盤突出嚴重都走路幾乎彎腰90度了,在這個時候我每天飯後都會揹着媽媽下樓到小區院子裏透透氣、陪老人聊聊天,然後再揹着媽媽上樓回家,就像小時候媽媽揹我一樣。爲了給媽媽治病,自學中醫知識,買來艾條、鍼灸治療儀等儀器和藥品,每天晚上一邊輔導娃娃做作業就一邊給媽媽治療、按摩。這樣堅持了大約9個月以後,媽媽的腰椎間盤突出和骨質增生得到改善,媽媽從只能彎腰走路到行動自如,丟掉了柺杖。這麼多年來,一個人除了紮紮實實搞好工作以外又要要照顧小孩還要經常到醫院照顧住院的父母,從沒有嫌棄老人,從沒有一句怨言,相反還經常安慰老人。常言道:“順者爲孝”,老人上了歲數,話多嘮叨是經常的,

每當這個時候,我就對孩子說,不要和老人計較小節,尊敬老人是我們的傳統美德。

作爲一名教師,我深知知識的重要性,即使工作再忙,負擔再重,我也從不放鬆對兒子的教育。我時常教育孩子學習要刻苦、生活要簡樸、對人要和善、對長輩要尊敬、做人要誠實、做事要誠信。在工作中,我感恩於領導和每一位老師的幫助,經常與同行交流溝通,虛心請教。哪位老師有困難或需要幫助時,我會在第一時間伸出援助之手。在領導的關心和老師們的幫助下,我在本職工作中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被學校多次評爲先進工作者和優秀教師。

我認爲,作爲一名有爲青年,就應該深懷愛老之心,恪守敬老之德,力行孝老之舉,以行動去體現孝道,在孝老愛親方面, 我也只是做了一些自己應該做的事。

在單位做好本職工作,在家孝敬父母。除此之外,我還經常自願捐款。20xx年開始我規定自己每個月必須捐款50元,一年要捐款600元用於資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到了20xx年開始隨着收入的增加我又給自己新的規定,每月必須捐款100元,一年捐款不得少於1200元。出了每月100元的捐款之外,在20xx年裏我單筆捐款最多的一次是1000元。我的捐款不圖名不圖利,簡簡單單就只是讓陌生人也能感受到別人的幫助、感受到別人的愛。而且隨着收入的增加在今後我還會提高每月的捐款數目。這樣到退休我也可以捐款好幾萬了。雖然我額捐款與更多的愛心人士相比少之又少,只是沙漠中的一粒沙,但我只希望讓愛得於傳播,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愛。

當然我做的還遠遠不夠,今後還要更加努力,向更多的人學習,在今後從點滴小事做起,爭取做得更好,努力發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的美德。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集錦 篇16

遊曉莉,女現年32歲,中國共產黨黨員。筠連縣鎮舟國小教師。作爲教師,我把所有的孩子看作自己的孩子,無論何時何地,無論哪個孩子掉淚,總要上前問個“爲什麼?”“怎麼啦?”竭盡全力幫孩子解決困難。在工作上,兢兢業業,處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工作成績突出。在生活中又是那麼正直、善良、堅強,滿懷深情,無私奉獻,盡力扮演好做母親、做妻子、做教師、做親人、做朋友的角色。工作十多年來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生活的重擔,用自己的愛心彰顯出母愛的偉大,用不盡的愛爲女兒撐起生的希望。面對年過八旬的(丈夫的)外公外婆,以孝爲先,積極主動照顧其生活;面對家庭和社會以“愛”字裝心。

一、用不盡的母愛爲女兒撐起生的希望

1999年10月與丈夫李春雷結婚組建家庭後於20xx年3月3日生下了大女兒李沁鴻,全家視女兒爲掌上明珠,在20xx年冬回婆家(高坪鄉),因爲爺爺奶奶對孫女的疼愛,用鯽魚熬粥給女兒喝,誰知女兒是先天性過敏體質。從那以後女兒全身生瘡,又紅又腫又癢,而且流濃。我從此帶着女兒走上了漫長的醫治之路。白天既要帶着女兒四處求醫,又要照顧女兒的生活起居,晚上女兒全身瘙癢,哭鬧不止,又得細心照料,爲其擦藥、服藥、撓癢……

我先後帶着女兒輾轉奔波在筠連醫院、宜賓醫院、華西醫院、成都皮膚研究中心、重慶兒童醫院、重慶皮膚研究中心……凡是聽說好的醫生、好的醫院我們都去,結果得到的答案几乎一樣:現已經轉化爲慢性皮膚病,不能徹底根治,只能靠藥物控制病情。見到女兒兩年來全身百分之八十的皮膚潰爛,一天換洗數次,衣服上照樣血跡斑斑,有時脫衣服時,皮膚和衣服連在一起,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讓我心都快碎了。孩子長期的煎熬,病情反反覆覆的惡化,儘管這樣過了倆年多,但困難沒有壓倒做母親的我,反而使我變得更加堅強,勇敢地面對。母愛,是母愛的力量使我沒有放棄對孩子的醫治,聽說哪個醫生好,再遠的路,再難的泥濘小道我們也帶着孩子去求醫尋藥。特別是20xx年在巡司醫治長達半年,爲了不影響自己的工作,耽誤孩子們的學業,我上午上完課後坐車帶着女兒去輸液,第二天清早帶着孩子輸液,輸完液後馬上趕回學校上課……當看到女兒病情有所好轉的時候,驚喜的淚水會情不自禁地掉下來。

經過四年多的漫長治療,在我和丈夫的努力下,孩子總算躲過了“敗血症”這一劫,親戚、朋友、鄰居見到女兒後沒有誰不說:如果沒有父母的精心照顧,細心呵護,早就沒有這個孩子啦!

二、以“孝”爲先贍養老人

我丈夫的舅舅,姨媽都長期在外,家中只剩下八十高齡的外公外婆。作爲外孫媳婦的我義不容辭地挑起了照顧老人、贍養老人的義務。外公今年已經81歲,患有高血壓、心血管、類風溼等,加之雙眼幾乎失明,生活極爲不便,走路要人攙扶,吃飯要人夾菜……外婆年事已高,無法料理家務,特別是今年遇到天氣大旱,長期沒有水,靠挑水生活。爲此我主動提出與二位老人一起生活,以便更好地照顧他們。爲二老洗衣、做飯、挑水……常常徵求老人的意見,做老人喜歡的飯菜,爲老人夾菜,向老人問寒問暖,想吃啥就買啥,需要什麼就買什麼。一旦老人生病,是我首先來到老人身邊,是我最先爲老人請來醫生,爲老人煎藥端到老人手裏。爲此二老經常說:“沒有享到兒媳的福,能享受到孫媳如此精細的照料不知是哪輩子修來的福!” 我的父母沒有兒子,僅有倆女兒,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他們一致揹着沉重的思想包袱。爲使二老能早日從陰影中走出來,我成家以後家裏的大事小事都由我處理。作爲農村父母最愁的是農忙,但不管是插秧,還是豐收時節,我都會帶上自己的丈夫去幫忙,我不怕苦不怕累,栽秧、打穀、收玉米、燒飯、餵豬、割草,樣樣活都幹。在生活上,父母需要啥,我會盡力盡快給他們買,隔三差五割點肉、買點菜、買些水果帶上全家回孃家聚一聚。每逢父母生日或過節,總是先爲父母考慮,給他們物質上的滿足,精神上的慰藉。每當父母生病時,還是我們護送看病,我們照顧,丈夫在我的影響下也特別孝敬我父母。如今我的父母終於從沒有兒子的陰影中走了出來,過着幸福的生活。村子裏不少人羨慕我爸媽,常說:“你們多福氣,有這樣的一個女兒!”

三、盡心盡力幫助他人

我的父母生活在農村,整個大家庭上下幾代只有我,而且是女孩靠自己的拼搏擁有幸福的家庭,因此得到了長輩們的好評,當然有啥事也是找我商量,找我出主意。

那是08年,我堂妹父母外出打工,由於受封建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堂妹的母親一直反對她讀書,爲此我就擔起了一個“家長”的義務,對堂妹關懷備至、問寒問暖、主動與其班主任交流,既做思想教育工作,同時又對其母親做思想說服工作,但其母態度之堅決,寧願拿錢讓她做生意結婚也不願出錢讓其上大學!沒辦法,堂妹考上了重慶大學,學費是一大難題,怎麼辦?“沒關係,只要考上大學就是好事!”我召集老爺、伯父、堂叔一起想辦法,爲妹妹籌集了一萬五千元的學費,妹妹終於走進了自己理想的學府深造。 我老爺倆女兒一兒子,倆女兒讀書特別努力,成績優異,可老爺受封建思想,愛兒恨女,加之家庭貧窮,就是不讓女孩讀書,爲此我把剛上班的第一個月的工資給了她們上學,最後女兒讀職高畢業,精通電腦,如今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還隨時寄錢給他們,倆老人特別感激我,這姑娘逢時過節都不忘給我們(寄)捎點禮物,不忘當年的恩情。

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只要她們需要幫助,只要找到我,我都會盡心盡力幫助他們。比如村子裏的楊江燕,是智殘兒童,父母忽視她的教育,見此情景我主動與其父母聯繫,交談,想辦法與縣殘聯聯繫辦殘疾證,與聾啞校聯繫。

總之,我是一個熱心腸的人,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或是陌生人,只要他需要幫助,我一定會竭盡全力地幫助。我想“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作爲社會小小的一份子,作爲一名黨員,我應該爲“構建和諧社會”增磚添瓦,“尊老愛幼”“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是我們社會的美德,作爲年輕一代的我們應該更好地繼承、發揚!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集錦 篇17

小陽,男,西華師範大學學生。來自射洪縣太乙鎮的一個小山村,是西華師範大學大二的一名學生。1998年,母親由於不慎跌倒,導致尾脊骨斷裂,年僅九歲的'小陽開始獨立照顧母親近13年。他一邊照顧母親、一邊上學,同時還兼顧家裏的農活。20xx年,對小陽來說,是人生的轉折點。辛苦學習的小陽終於拿到了大學聯考成績單,被西華師範大學錄取,在學校領導與愛心記者的關心下,他和母親一起踏上了求學之路,他一如既往地照顧着母親,對母親不離不棄。爲了補助家裏的生活,給母親買必須的藥品,小陽總是利用假期參加各種兼職,掙取所需生活費。雖然生活的擔子很重,但是他沒有放棄學習,努力把自己的學習搞到最好,並且在班上擔任青志協委員,爲班集體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曾榮獲西華師範大學“優秀團幹部”榮譽稱號。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集錦 篇18

小蓮,女,內江市隆昌縣政府辦公室機要股股長。她正直、善良,美麗而清瘦的面龐中透露着堅強。工作上,她兢兢業業,處處發揮模範作用;生活中,她滿懷深情、無私奉獻,扮演好不同的角色。申萍蓮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擔,用自己的孝行彰顯了親情的偉大。申萍蓮主動照顧無子女的`舅父、舅母數年,直至20xx年二老去世。母親自20xx年摔傷致殘後,每日在輪椅上度過;20xx年,患嚴重癲癇病逾四十年的單身小姑子癱瘓在牀,大小便失禁,無任何行爲能力;長期患病的父親20xx年底又被診斷爲癌症晚期;高齡的婆婆患有冠心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20xx年又不慎腰椎骨折不能動彈;面對四個需要照顧的親人,她“孝”字當先、“愛”字裝心,數年如一日艱辛付出,做出了圓滿答案。曾榮獲縣“優秀公務員”、四川省“孝親敬老之星”等榮譽稱號。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集錦 篇19

,50歲,是一名退休職工。家住長興園。楊雨西同志自從1983年與丈夫結婚後,20多年如一日孝敬婆婆,照顧家庭,婆媳關係親密勝過親生女兒。

結婚時,由於婆家兄弟姐妹多,加之當時經濟條件比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楊雨西決定婚事新辦,一切從簡,取消了在賓館預訂的婚宴,僅僅雙方親戚在一起吃餐飯,就算將婚事辦了。對此,她受到了婆家和鄰居們的好評。婚後她們跟公婆一起住,由於婆婆身體不好,緊張的工作之餘,她包攬了家裏的大部分家務。後來,她們有了一個可愛的兒兒,一家老小更是其樂融融。

婆婆由於早年守寡,一個人將三個子女拉扯大,大半生的窮苦日子,讓她落下了不少的.病根,有冠心病、哮喘、高血壓等多種嚴重疾病,爲了讓婆婆身體健康,她和丈夫一起帶她四處求醫問藥。婆婆每月的門診醫療費用都在600元上,而退休工資僅區區500多元,有時婆婆獨自一個人看了病,覺得藥費太高,不捨得買藥吃,她看在眼裏,急在心上。她想了一個辦法,只要時間允許,每次都親自陪婆婆去醫院看病,看完病後,先將婆婆送回家,她一個人再去醫院劃價拿藥,然後總是對婆婆說,現在藥價又降了,您的退休工資足夠買藥了,我們也不用給您貼錢了,讓婆婆覺得沒有增加家裏的經濟負擔,也安心多了。而實際上,她用自己並不多的工資收入支付了婆婆所有的醫療費用,而她自己在生活上則是能省就省,勤儉持家。近年來,隨着婆婆的年歲越來越高,朱小華還特意爲老太太買了電子血壓計、家用氧氣瓶等家庭醫療器具。在飲食上,她也是儘量就着婆婆的口味來,精心安排適合老年人吃的食譜,老太太對媳婦是打心眼裏喜歡。長時間同婆婆的和睦相處,她們有了許多的相似之處,如:性格越來越像,都是大大咧咧的,直爽子、樂觀派;共同的愛好也越來越多,喜歡相同的電視劇,同一個影星、同一種類型的歌曲,就連喜歡吃的東西都一樣。婆婆常說“我有這個媳婦真是晚年得福!”20多年的朝夕相處,她和婆婆從沒有紅過臉。耳濡目染,兒子也很孝順老人,有好吃的總忘不了奶奶,時常給奶奶捶背按腰,端茶送水,講小故事給奶奶聽,把老太太樂得合不攏嘴。

對“孝順”有着自己獨特的理解:孝順不僅僅是讓老人吃好穿好,還要給予老人更多的精神關懷,讓老人氣順,心情好比什麼都重要。作爲媳婦,要做到盡善盡美的“孝順”是不可能,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終會有回報的。

孝老愛親事蹟材料集錦 篇20

泱泱中華,禮儀之邦,道德傳統,源遠流長。孝老愛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做人的本分。美林鎮旺業甸村王義霞,就是這樣一個生活在我們身邊的,有着最樸實、最真誠美德的人。

王義霞,19xx年10出生,年逾花甲的她性格率真,待人熱情,做事麻利,樂於助人。王義霞一家四口人,她本人20xx年在美林鎮工商所退休,丈夫現在美林鎮中心校工作,兒子有自己的小公司,女兒在錦山中學任教師,都已經組建了自己的家庭。

王義霞的孝順在村子裏遠近聞名,她不僅孝順自己的父母公婆,還義務擔當起了姨公公、姨婆婆的晚年生活。自19xx年起王義霞夫婦就開始照顧無兒無女的姨公公、姨婆婆。姨公公身體一直不好,王義霞在照顧姨公公期間還沒有退休,那12年間,工作家庭兩方面的壓力,加之孩子正直教育的關鍵時期,鄰居說,王義霞是起的最早的睡的最晚的,因爲白天單位有工作,她只能在上班前和下班後擠時間。春夏要耕種老人的地,秋天要爲老人準備過冬的柴,冬天的時候還擔心屋裏冷,每天都要去老人的院子照看。丈夫那時候還在教學一線,擔任班主任,王義霞總說,家裏的事還是女人要多做。所以她全心全意支持丈夫工作,不讓丈夫有後顧之憂。上有老下有小,王義霞總是說,誰的家裏沒老人誰的家裏沒孩子,咬咬牙都過去了。20xx年,她的姨公公安詳的離開了人世。

到王義霞家走訪時才發現,原來她的姨婆婆是聾啞人,八十幾歲高齡的老人,精神奇佳,心態特別好,雖然沒有言語上的交流,但是短暫的停留,老人家用手勢、動作告訴我們,多虧了這個外甥媳婦。老人指着新蓋的房子,又指了指王義霞夫婦,聽鄰居說了我們明白,難怪老人的院子看起來比王義霞夫婦的院子要整齊寬敞,原來20xx年王義霞夫婦花7萬元給老人翻蓋了新房,難怪老人一直在指她的新房子。老人又指了指自己的額頭,指了指王義霞,表情很痛苦,聽王義霞解釋明白,前些天老人不小心摔破了頭,縫了三針,在錦山照顧孫子的王義霞聽說之後,馬上趕回來照顧老人。人不是鐵打的,本來患有心臟病的王義霞,在照顧老人期間,勞累和心疼使她心臟病發作,20xx年6月趕往北京安貞醫院做了心臟支架手術。在手術期間,丈夫、兒子、女兒寸步不離的照顧她,她感動的直落淚;人家說,付出總有回報的,丈夫的體貼、兒女的孝順那都是她的點滴付出的回報。

王義霞用她的溫情細心照料老人,爲老人排憂解難,爲他們撐起一片睛朗的天。她的孝賢行爲對孩子起到了很好的模範作用,兒子目前經營一家打印噴繪店,女兒在父親的影響下也成爲了一名教師,兒子和女兒都非常孝順。王義霞常說:"孝敬、照顧老人是應該的,也是做人的根本。"她的一雙兒女也總說:"媽媽的一言一行就是我最好的榜樣"。王義霞是兒子和女兒的第一任好"老師",在他們的成長中托起一片風帆;她用真愛全心支持着丈夫的工作,爲丈夫奔波忙碌,是丈夫生活中溫馨的"港灣",在她身上無處不展現着一個東方女性的美德:善良和賢惠。

王義霞同志她就像一棵大樹,在炎炎夏日裏爲每一個路過樹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綠蔭,沒有表白,不求回報。放飛希望,自己卻總是守巢。面對別人的稱讚,她總是靦腆的一笑說:"這些都我應該做的呀"。最簡單的話語,表達出的卻是最崇高的品質。王義霞用自己一言一行詮釋着一個孝順的晚輩、一個偉大的母親,一個賢惠的妻子最無私的奉獻,在她身上我們也看到了中華民族最光輝的美德。(高麗媛)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