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事蹟報告

來源:瑞文範文網 2.74W

年月日,當金色的陽光剛剛灑滿大地時,縣鎮村裏響起了一陣陣劈哩叭啦的鞭炮聲,周圍幾個村子裏的鄉親們都涌到了村。原來,春源畜牧有限公司與村,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攜手共建奶牛養殖產業園區,創出了一條村企互利共贏的科學發展道路,村子這天在舉行公司成立揭牌儀式。

幫扶事蹟報告

提起春源畜牧有限公司,鄉親們無不稱讚從本村土生土長的公司經理致富不忘衆鄉親,處處幫助鄉親,事事關心村子發展許多善舉。

回報家鄉父老鄉親一片赤誠的心 一份真誠的情

今年剛剛歲的,年從省建工建材學校中專畢業後,分配到省二建工作近XX年。期間他刻苦好學,從一名普通的技術員幹起,一步步走上了項目經理的崗位。本在他風華正茂事業有成之際,可以大展宏圖,不料年家中哥哥、弟弟接二連三出事,加上公司破產,他自己也下崗。如何使家裏擺脫困境的難題擺在了李經理的面前。人們常說:壓力也是動力。在學生時代就飽受了艱辛和困難的具有堅忍不拔的毅力。他深思熟慮之後,想到了自己所學的專長和技術,自己想拉起一個建築工程隊。於是,他與原二建公司的夥伴商儀合夥成立了一個建築公司,在自己的村裏苦口婆心地動員剩餘的壯勞力到工程隊幹活,當年就有60多人在他的建築公司幹活,年收入平均在8000元以上。由於他講信譽,不拖欠工資,連年來在他工地上幹活的人越來越多,到年、、等地的農民工將近500人在他工地上幹活。而且保證了工程質量,得到了建設單位的認可和讚揚,良好的信譽和工程質量給他帶來了豐厚的回報,他的建築公司從此有了幹不完的工程,許多建設單位都願意把工程交給他……

在他的帶領下,幾年下來,和鄰村的農民工領到家裏的現金超過了400萬元。一部分特別困難的鄉親家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建了新瓦房,買了新家電。村民逯長生家供2名大學生上學,李經理將3000元現金捐給了他家,還把孩子的父母都動員到工地上幹活,幫助他們增加收入。用逯長生自己的話說:沒有李經理的幫助,我家孩子的學業是無法完成的。自公司成立以來,村裏不論誰家遇上困難,知道後一定會幫助他們渡過難關。如老人生病缺錢治療,孩子上學交不上學費,他都要幫一把,解他們的燃眉之急。今年,當他聽到村辦學校缺桌椅板凳時,還爲村上的學校主動購置了2萬餘元的桌椅。每當逢年過節李經理還把村裏的老人請到一起,給他們拜年,過節送上一份敬老的“孝心”。因爲這樣的事不勝枚舉,村周圍的人倒忘了他的名字,都管他叫“孝子”。看似這是點點滴滴的小事,但在件件小事中滿含着李經理對家鄉父老鄉親的一片赤誠的心,一份真誠的情。

一個富有同情心和飽受困苦的人才會有爲世上最貧困的人謀利的熱情和真誠

說:很難想象一個連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管的人會去幫助其他有困難的人。李經理家中有兄妹5人。他住在西寧,父母親可以由在家的哥哥和弟弟照顧。但他硬是自己照顧。不論工作多麼忙,他經常回家陪伴父母,還把自己一個侄兒包攬下來供他上學,整整供了他XX年。可他自己省吃儉用,從不亂花錢。更難能可貴的是有一顆讓鄉親們共同富起來的善良的心。他把村裏最困難的人動員到公司裏來幹活,給他們安排最能掙錢的活。因而,鄉親們都跟着他幹,有掙大錢的機會也捨不得離開他。

一個富有同情心和飽受困苦的人,纔會有爲世上最困難的人謀利的熱情和真誠,村是縣最貧困的山村之一。如何把鄰里鄉親都帶富,這便成了經常思考的問題。

經過反覆思考和市場調查,李經理看準了適宜在本村發展養殖奶牛的產業。於是他和鄉親們共同商議,於年月成立了春源畜牧業有限公司,把自己多年來積累的資金全部拿出來,在本村的廢耕地上建起了一個養殖場,已完成投資461萬元。全村213戶農家中有204戶以入股的形式加入公司。公司與農戶簽訂了5年合同,並進行了公證,入股分紅。僅此一項每年每戶可增加收入600元。同時,公司還和村民簽訂訂單種植,今年已訂單種植飼草236畝,公司以每畝不低於1000元的價格收購飼草。公司把有養殖經驗的貧困勞動力招爲工人,已有32人在公司固定工作,男勞力每月工資1000元,女勞力每月工資700元。這又使32戶貧困戶家年收入上萬元。203戶村民戶均穩定增收1100多元,起到了示範輻射的作用。目前,周邊鄰近的9個貧困村的30%—50%的農戶發展養殖業和種植業,積極要求加入公司,實現共同發展,脫貧致富。從而把一家一戶很難做,也做不到的許多事,通過“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解決了。這在當地產生了重大影響,得到了省市縣有關單位領導的高度關注。

創新扶貧模式擴大公司養殖規模

積極抓村企共建,在省市縣扶貧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創新扶貧模式,擴大了公司養殖規模,又使農戶不斷增收的事蹟在縣傳爲佳話。他不愧是一位回報鄉親,共同致富的帶頭人。

在今後的發展思路上,計劃養殖園區發展到一定規模後,3—5年內帶動周邊9個貧困村30%—50%的農戶發展高產奶牛養殖,在相鄰兩村間修建機械化擠奶廳2座,周邊各村成立養殖協會或互助合作社,協助公司搞好養殖農戶技術培訓、飼養管理、鮮奶銷售等服務。通過養殖產業,改變羣衆農業種植結構,每戶種植2—3畝飼用玉米、胡蘿蔔、高效燕麥等,項目農戶僅飼草種植一項每年每畝增收500—600元,每年入股分紅600元,戶均穩定增收1100多元,人均增收280多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