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鄉村振興有爲青年優秀個人事蹟(精選5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2.77W

2022鄉村振興有爲青年優秀個人事蹟 篇1

推動鄉村全面振興,關鍵靠人。習近平總書記近日赴海南考察調研時強調,要建設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過硬、作風過硬的鄉村振興幹部隊伍,吸引包括致富帶頭人、返鄉創業大學生、退役軍人等在內的各類人才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這在投身鄉村振興的廣大青年中引起熱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要立足本職,腳踏實地,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鄉村全面振興中。

2022鄉村振興有爲青年優秀個人事蹟(精選5篇)

返鄉創業後,紮根深山19年,中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會長、湖北名羊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錦秀帶領山區農民發展黑山羊產業,通過推廣標準化養羊模式和科學化管理方法,帶動鄉親們增收致富。她認爲,要積極拓寬新型職業農民來源,鼓勵專業性人才、多層次人員主動參與鄉村建設,吸引外出農村青年返鄉創業,不斷加強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隊伍建設,發揮好他們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

李曉軍大學畢業後創辦杭州藝福堂茶葉有限公司,建合作基地、智慧工廠,創辦現代化農業+互聯網企業,讓茶農享受到了互聯網時代的紅利,共帶動7000餘戶茶農增收致富。他說:“我更加堅定了‘實實在在做好茶,一生只做一件事’的信念,也將堅守品質,不忘初心,爲大家奉獻安全、優質、健康的好產品。”

一直致力於鄉村振興、公益扶貧、愛心援助、志願服務等事業,華臨綠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兼總裁鄒華還致力於爲年輕人創業提供孵化環境,目前已孵化中小微企業60餘家,帶動就業12000餘人。他談到,致富帶頭人應主動擔當社會責任,充分發揮示範引領作用,感召、激勵更多青年積極投身鄉村振興。

廣東尊鼎珍珠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德邊看到家鄉雷州因貝種老化、海域養殖不規範、高技能技術人員緊缺等因素,導致南珠質量、產量嚴重下降,回鄉創業後,通過貝種改良、技術創新等發展南珠產業。他說:“要以更加宏觀的視角審視自己應擔當的責任、履行的使命,以更加樸素的情懷主動獻身家鄉的振興事業,把家鄉的優質產業發展好,將家鄉的農業品牌打造好。”

“聯繫自身工作實際,我們不僅要在推動鄉村經濟發展、帶動村民增收致富上發揮帶頭作用,更要在實踐中堅持創新,努力探索更多可複製、可借鑑的發展模式,爲助力鄉村振興貢獻更大價值,帶領更多的人一同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梅田湖松山旅遊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湯寶連返鄉後,創建了梅田湖研學實踐基地,並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整合當地農民的房屋並改造成研學營房,將“農大哥”、“農嫂子”培養成研學生活老師,被中國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協會授予“共同富裕示範點”。

北京老慄樹聚源德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創始人李思鵬,返鄉創辦了“老慄樹”品牌,如今已發展成爲集種植、農產品加工、電子商務、休閒觀光和文化創意產業於一體的板栗產業。他說,農村致富帶頭人具備新知識、新視野、新技術、新理念,有條件、有能力在推進農村產業發展、傳承歷史文化中貢獻價值,履行使命,在鄉村的接力發展中,跑好屬於自己的一棒。

曾是東海艦隊的一名戰士,盛文斌退役後成立新昌縣科農茶樹專業合作社,帶領團隊進行茶苗研發、繁育和推廣,並與權威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加大茶苗研發技術攻關,還爲全國多地免費提供種植技術、管理和製茶技術培訓,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他希望,能有更多思想過硬、吃苦耐勞的退役軍人,紮根農村、艱苦創業,成長爲農村青年致富帶頭人。

“鄉村不缺好的產業、好的發展項目,缺少的是把新思想、新知識帶進鄉村,並用實際行動改變家鄉面貌的致富帶頭人。”珠海山月里民宿管理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周穎欣返鄉發展鄉村旅遊,改造閒置民房,盤活鄉村資源,豐富旅遊產品供給,保護、宣傳傳統文化,不僅爲當地村民提供大量就業崗位,還在創業一年內助農售出數萬斤本土農產品,帶動農戶增收近百萬元。

吉林省長髮現代農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魏健說:“作爲一名農業科技工作者,我將在大豆育種核心技術攻關上求突破,爲大豆產業的發展提供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保障。”如今,他依託吉林省查幹湖生態區進行了1.6萬畝非轉基因高蛋白大豆的良種繁育和示範推廣,試種具有高產、抗逆性強、抗病性強等特點的高蛋白大豆品種,並着力打造集產學研於一體、現代農業產業羣和閉環產業鏈開發的高科技公司。

崇州市映象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麗是枇杷茶製作技藝傳承人,帶領團隊將傳統技藝傳承和科學創新相結合,使古樹茶產業發展迎來豐收的喜悅。如今,團隊還免費對山區羣衆進行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致力於培養地方特色茶葉全產業鏈人才。她談到,鄉村需要一批有經驗、有技能、會經營的致富帶頭人,大家要躬身入局,主動擔當,甘於奉獻,將鄉村產業發展好,將鄉村資源保護好、利用好。

2022鄉村振興有爲青年優秀個人事蹟 篇2

,自x年7月在供電局參加工作以來,始終秉承對工作的高度責任心,熱愛電力事業,在工作上紮實肯幹、格盡職守。在過去的一年 裏,他兢兢業業、努力並圓滿完成崗位要求的各項工作任務,同時在工作中不斷深化專業技術知識,積累經驗、開拓創新。現將其近年來的主要情況彙報如下:

一、銘記責任、爭當模範

在 思想政治方面,他積極上進,於x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爲一名中共黨員,時時刻刻銘記黨員的責任,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在工作中貫徹科學創先的新 思路,積極參與供電局創先工作。在工作中發揮黨員的先進性和先鋒模範作用,發揚良好的工作作風和職業道德精神,吃苦耐勞,努力鑽研和學習業務知識,積 極認真完成各種任務。

二、專心鑽研,技術創先

自參加工作以來,他先後在供電局繼保班、自動化班、調度中心參加工 作,x年開始擔任繼保專責,主要負責電網繼電保護裝置的整定計算及繼保專業管理工作。通過幾年不懈的努力,他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 提升,曾多次獨立完成複雜的技術項目,並在工作中不固守舊條,能在一定範圍內進行創新和改進。

近幾年來,電網得到了飛速發展,從單電 源,單串供發展到多電源、多形式供電的網絡。隨着網絡的複雜化,繼電保護整定計算面臨着更多的難題。自接手整定計算工作後,他致力於優化電網的整定配 合,結合實際,提出更合理的整定策略,保證在各種情況下保護裝置均能正確動作,使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得到了最大的保障。自接手該工作至今,電網未 發生過因繼電保護整定錯誤而導致的電網事故,繼電保護動作正確率每年都達到100%。曾結合多年的經驗心得,撰寫並發表了一文,對其他 市、縣從事整定計算甚至規劃、生技、設計人員均有較大的指導作用。

隨着國家大力提倡節能減排、推動低碳能源發展,風力發電作爲目前世界上 最成熟、經濟效益最好的可再生能源在近年得到蓬勃的發展。x年8月,上川島風電場接入電網,當時大型風電場併網在xx地區是首例,沒有 相關的運行經驗。由於風力發電的特殊性,如何保證風電場併網後系統的安全運行、確保電網在發生故障時繼電保護裝置能快速、正確切除故障,成爲繼保及定值整 定人員面臨的一道難題。在各級領導的關注下公司成立了攻關小組,他作爲主要人員參於項目的研究。經過吸取他人運行經驗,研讀相關論文資料,建立仿真短路電 流計算模型等,得出一套可行的方案用於風電場併網後相關設備的定值整定計算。上川風電場併網至今於已超過半年,期間相關設備也曾因氣侯等原因發生過幾次故 障,但各級保護裝置均能快速正確地隔離故障,從而保證了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

三、加強學習、不斷進步

在保證完成日 常工作情況下,他積極參加各種學習和考覈提升個人技術能力和業務水平。於x年取得電氣助理工程師資格,於x年參加了全國註冊二級建造師執業資 格考試,成功通過並取得了資格證,於20xx年取得電力工程技術工程師資格。於x年參加供電局繼電保護專業競賽,取得個人二等獎等。

今後,他承諾將一如既往地以高度的責任心、科學發展觀的態度要求自己,盡心盡職地完成各項工作,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在本崗位的工作上積極進行科技創先,爲企業安全生產目標以及各項生產任務的完成做出自己最大的貢獻!

2022鄉村振興有爲青年優秀個人事蹟 篇3

一個貧困村,走出的第一個大學生回來當起村支書。

她是紅槽村走出來的第一個大學生,雖不是頂尖名校,但也曾是村裏的喜事,“那個大學在重慶只招10個人,她剛好是第10個!”紅槽村7社的王從明至今記得自己去嚴家賀喜的場景。

“我連個一都不認識,不想女兒也沒文化!”嚴克美的母親是文盲,父親嚴世文也沒讀過幾年書。兩口子種了幾畝地,只夠一家人的口糧,唯一的經濟來源是背柴到隔壁鄉鎮,一背篼柴,走一天山路,賣幾塊錢。

八年級那年,因爲家庭貧困,嚴克美提出不讀書了,把錢留給妹妹繼續唸書。嚴世文哪裏捨得女兒輟學,半年之後,一天,他從衣櫃裏拿出幾百塊錢,“女子,你繼續讀書,我和你媽媽借錢都會讓你讀下去!”

背篼裏揹着洋芋,手裏攥着媽媽做的辣椒醬和爸爸給的皺巴巴的錢,嚴克美再次踏上求學之路。沒錢坐車,只能走路去學校所在的官陽,往往要花上一整天,但這條上學路,嚴克美走得風雨無阻,不言放棄。

“不能讓村裏其他小娃娃和我過得一樣苦!”走出大山,再回到大山,改變這裏,這個念頭在嚴克美心頭紮了根。

大學畢業後,她沒有食言,其他同學都爲去大城市工作煞費苦心,她卻辭掉了在上海的工作,毛遂自薦,回到紅槽村當起了村支部書記。

一輛男士摩托 走訪距離加起來繞地球半圈

爲了摸清紅槽村所有村民的情況,大學畢業時,只有90斤的嚴克美學騎起了300斤重的男士架子摩托車,只花了兩個小時,她學習了基本的駕駛操作,便大着膽子獨自上路。

臉被摔腫了,牙齒碰出血,離合控制不好,車衝下圍欄,人被攔住了……嚴克美沒有少受傷,“經常摔得哭兮兮的,那個臉根本不能看。”嚴世文一點不給女兒留面子。

嚴克美的摩托車除了走訪,另一個用途就是爲出行不便的村民“送外賣”。51歲的李澤香是嚴克美的老鄰居,看她拖着兒女不便出門,嚴克美經常去鄉鎮幫她買生活用品。“買米買油買鹽,什麼都有。”李澤香說。

男士摩托太高,嚴克美踩離合都得把腳尖夠得很長很長。左腿的褲管露了出來,腳腕處一塊已經發白的疤痕非常顯眼,這塊疤是她在幫村民買米買油途中出意外造成的。爲了避讓水坑和來車,摩托車腳踏上的橡皮膠脫落,露出的鋼筋直直插進了腳腕,她被聞訊趕來的父親送進醫院,躺了半個月,又帶着腫脹的小腿繼續騎着摩托走村串戶。

“紅槽村幅員面積11平方公里,276戶,890人。”嚴克美閉上眼睛都能說出紅槽村哪家有哪些人,家庭什麼情況。從20__年到20__年,在擔任村支書的5年裏,她騎着摩托車行駛了28800公里,這個數字足以繞地球半圈。

一張厚臉皮 她爲村裏換來水泥路和自來水

“考個大學有啥用?畢業還不是一樣在外面混不走!”“年紀輕輕的小妹崽懂什麼,能幹出些啥名堂?”

剛剛回村的嚴克美總能聽見這些竊竊私語,煩悶時,她就山上山下跑幾趟,或者對着電腦不停翻紙牌。

隔壁村的村民偷偷說,紅槽村民風有點“彪悍”:“很多人來這裏當村幹部,都幹不長。”即使嚴克美在這裏土生土長,也沒爲她引來多少羣衆基礎。嚴克美深知村民的個性,要想得到更多村民的理解和支持,老支書告訴她要學會厚臉皮。“別人不支持你,你就經常去,一直去到他同意爲止。”

20__年,紅槽村迎來農網改造。“有的村施工隊走了,但一直拖欠村民工錢,這種情況絕不能發生在紅槽村村民身上。”施工隊離開後,嚴克美跟着來到縣城,找到供電公司負責人,“扭到費”了一週,直到看到供電公司把工程款打給施工隊,施工隊把工錢發給村民,她才離開。

在嚴克美當村支書以前,紅槽村通往當陽鄉的路是村民用鋤頭挖出來的,只有2米多寬,別說通汽車,下雨走路都是溼滑泥濘。嚴克美跑上跑下,厚着臉皮要來了修路物資。最開始,沒人理睬,她便帶着一幫村幹部自己幹,運爆破物資、拓寬路基,慢慢地,看到成效的村民加入到義務修整道路的隊伍。2年後,一條寬5米,5.5公里長的村級公路通了。

巫山盛產土豆和紅苕,紅槽村6社的伍仲傑背了一背篼自家種的紅苕在水龍頭下衝洗,要是放到5年前,她可能不會洗得這麼輕鬆。伍仲傑今年55歲,在紅槽村喝了50年旱井水,要是碰上雨水少或者冬天結冰,旱井沒水,就要走十幾裏的山路去山下擔水喝。

嚴克美也是喝旱井水長大的,解決村民的飲水問題也是讓她心焦的事。20__年,她當選全國勞模,“厚臉皮”的她鼓起勇氣給市政府寫了一封信,反映了紅槽村的飲水難問題。沒多久,她收到了回信,和這封回信一起的,還有政府爲紅槽村鋪設4萬多米管網的扶持政策和資金。如今,紅槽村家家戶戶都喝起了自來水,戶戶通了水泥路。去年,紅槽村終於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一個新目標 讓鄉親們都吃上旅遊飯

車輛在當陽大峽谷中穿行,山澗不時有清泉流下,呼吸着富含負氧離子的空氣,看着隨風搖曳的野花,記者不由想起了嚴克美在十九大上這樣介紹自己的家鄉,“我來自水的源頭,雲的故鄉,植物的王國,動物的天堂。”

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首次聽到鄉村振興,嚴克美便感覺觸電一般,“彷彿看到了我們當陽鄉的未來!”

當陽是生她養她的地方,爲了這方青山綠水,嚴克美一直守護着它。幾年前,五里坡的林場突發山火,當時嚴克美正帶着幾個老鄉步行去湖北買山羊,已經走了3個多小時山路,突然接到表妹電話:“大姐,不好了,長草燒起來了!”

一行人立即折返,嚴克美一路小跑回村裏,帶着村裏的年輕人往那個叫長草的地方趕,一羣人率先來到起火點,操起傢伙打滅山火,10人、20人、100人......慢慢的,周邊幾個村的村民聞訊趕來,加入了滅火隊伍。

5個小時過去了,山火終於熄滅,當村民找到嚴克美時,發現她暈倒在草叢裏,“可能是走得太急,體力不支。”聊起那些事,嚴克美總是雲淡風輕,就像她常掛在嘴邊的話,“我沒有做什麼了不起的事。”“我就是個平凡人,如果非要說有什麼特別,就是別人堅持不下來的事,我堅持下來了。”

如今,去往當陽的柏油馬路早已開通,美麗的當陽大峽谷正在打造4A級景區。嚴克美又多了一個新目標,發展鄉村旅遊,讓鄉親們吃上旅遊飯。

在她擔任“第一書記”的玉靈村,不少農戶蓋起新樓,準備開農家樂。“九社的何業敏家需要幫忙申請商業貸款”“劉大爺的農家樂差傢俱和家電,需要申請3萬塊配套補助”……嚴克美的小紅本上記錄着村民需要解決的問題。“國家對鄉村發展有這麼多好政策,我不僅要幫助村民瞭解,還要讓他們真正享受到。”她說。

2022鄉村振興有爲青年優秀個人事蹟 篇4

“畢業後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以仁心仁術造福人民特別是基層羣衆。”這是習總書記給廣大學醫學生勉勵和希望。

20__年,年僅22歲的韋詩云,從右江民族醫學院畢業後來到了花篢鎮衛生院防疫科工作,成爲了一名基層醫生。注射疫苗,上門隨訪,下村入戶定期開展體檢……基層工作繁忙瑣碎,但也逐漸讓她的知識在基層行醫中“開花結果”。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年輕的韋詩云始終奮戰在基層的疫情防控一線。20__年2月6日,她主動請纓去百色市靖西市支援抗疫工作,負責採集核酸樣本,每天採集500至800份核酸樣本,“大白”加身,常常忙至深夜……在擔任隔離點駐點醫護人員時,每天負責爲隔離人員採集核酸樣本、監測隔離人員的體溫,實時掌握他們的身體健康狀況,連續幾個月都沒有回過家,家中母親患病也不能在身旁照顧,這就是一名基層年輕醫護人員“顧大家、舍小家”的真實寫照。“疫情防控任重道遠,在羣衆眼裏我們就是他們的防護服,就是希望,所以熬住、堅持,守護好他們最需要的健康防線。”韋詩云堅定的說。

2022鄉村振興有爲青年優秀個人事蹟 篇5

“我祖孫三代都是做豆腐的,現在也算繼承祖業,有這個手藝,再加上自己的雙手,日子肯定越過越紅火。”90後林崇平說道。20__年精準識別的時候,他家因病致貧,再加上父母身體狀況不好,自己畢業後就放棄了在大城市打拼的念頭。回村創業,做起了豆腐生意,祖傳的手藝加上勤勞的雙手,很快,一個豆腐作坊應運而生。

短短2年,那一車一人,已然成爲花篢鎮固定的風景,而他的豆腐聞名鄉里,豆腐腦更是小朋友的最愛,常常是供不應求。“只要肯出工,每個月都有4000元以上的收入,脫貧後生活越來越好,以後想在鎮上盤個店面,讓更多人嚐到我做的豆腐”。林崇平憧憬道。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