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老人事蹟(精選4篇)

來源:瑞文範文網 1.56W

幫助老人事蹟 篇1

老人的事沒有小事,再細微的事也要把它做好,豹就是這麼做的。

幫助老人事蹟(精選4篇)

豹從進入敬老院起,十七年如一日無微不至地照顧老人,把敬老院變成了“老人樂園”、“幸福院”。她每天清晨起牀,打掃庭院,給老人煮早餐,送早餐到各位老人碗中,洗刷衣服;然後到鎮上買米、油、鹽、菜,料理老人們一日三餐;晚上,爲有病的老人煎藥、服藥,伺候老人入睡。一年365天,天天都是工作日。

十月田鎮是個少數民族貧困鄉鎮,鎮政府爲敬老院提供的生活費每人每月只有30元,老人們的生活經常捉襟見肘,有時遇上老人患病需送鎮上醫院,不得不從中墊付一些,老人們的生活就顯得更緊張。於是,豹總是不動聲色地從自己微薄的工資裏擠出20元、30元、50元,補貼給老人們應付日常開銷。

老人們在她的悉心照料下,幸福安祥地過着自己的晚年。老人們都把她當作自己的親生女兒。不是親人,勝似親人,豹如今已經如願地爲三位老人送了終、盡了孝。這三位臨終前,最想看到的、最牽掛的人就是豹,拉着她的手,喊着她的名字,直到離開人世。

爲了給老人創造一個安靜、整潔、舒適的生活空間,20xx年來,豹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在房前屋後種上花草,培植綠地,開墾荒地,種上蔬菜,既美化了敬老院的環境,又改善了老人們的生活。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敬老院了。常常有人不解地問她:“敬老院又不是你的家,那些老人跟你非親非故,工作能過得去就行了,何必那麼拼命呢?”她說:“敬老院就是我的家,老人們就是我的家裏人,我不照顧誰照顧。”

豹這位孤寡老人世界裏的年輕人,由於無暇顧及其他,至今依然單身。20xx年,她的事蹟在中央電視臺播出以後,求愛的信件雪片般從全國各地飛來,她還是那句老話:“要娶我,就搬到敬老院來住。”她把自己的花季年華獻給平凡的敬老事業,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實現了青春的價值。獲全國民政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海南省勞動模範,20xx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幫助老人事蹟 篇2

李是新三礦開掘區的一名青年職工,今年22歲的他,在日常工作中,勤於學習,不怕苦累,不象有的青年職工一樣,初到井下一線工作不是喊累就是想辦法休息。在參加工作不到一年,已經是掘進頭上的一名稱職的生產工。在生活上,他也是樂於助人,不計個人得失。自從在區貼心人服務隊登記後,他更是爭做一名優秀的貼心人,幫助他人,服務鄰里。他家住在濱河小區的二樓,在他的樓下,有一對年齡在七十上下的老人,時常得到他的幫助。一次晚上七點多,他回家上樓,發現老人家裏的燈不亮了,裏面傳來老人的嘆息聲。他敲開老人家門,一問才知道,是家裏的保險絲斷了,老人說:“孩子都在外地工作,又怕麻煩別人,想等到明天天亮了再找物業公司來修理。黑就黑會兒吧,反正我們睡得早。”看着老人家爲難的樣子,說:“讓我來修吧大爺!你們歲數大了,不能黑着燈睡覺呀,萬一摔着怎麼辦?”他回到家中,找來手電、工具、保險絲,一會兒便把保險絲換好。電送上了,屋裏的燈亮了,兩位老人的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後來,他還主動包攬了老人家裏的電費、煤氣費、電話費,定期爲他們交費,方便了老人的生活。老人逢人便誇,“我樓上真是住了一個好鄰居啊1今年3月初的一天下午4點多,在下早班回家的路上,發現有位六七十歲的老奶奶在市區一賓館大門口附近焦急地來回走動着,一趟又一趟,嘴裏嘟嚕着,不知道在說些什麼。他主動上前詢問。老奶奶說:“我迷路了,我家在北固義,想搭車回去,可找不到方向在哪搭車?”他二話沒說,騎着摩托車把老人帶到公交站,把她送上去磁縣的公交車,扶她在車上做好後,掏出3元錢給售票員,並叮囑售票員,到地點後就近讓老人下車,因爲時間不早了,好讓老人早點回家。售票員還以爲是老人的孫子送站,說“看這晚輩當的,真是細心呀1這樣的小事在他身上還有許多,他在幫助別人時不會怕麻煩而不去做,不圖名不圖利,總是儘自己所能熱心地去幫助別人。我們的社會也需要更多的熱心人,才能人人互助更加和諧。

幫助老人事蹟 篇3

趙,男,xx縣方各莊鎮初級中學教師。在師範讀書時曾是師青年志願者當中的一員,參加過多次志願者活動;後來加入雷鋒崗,因工作認真負責,從一名普通的志願者迅速成長爲師雷鋒崗的負責人。參加工作後仍然積極參加各項愛心志願服務活動:義務家教,幫助那些家庭貧困小朋友輔導功課;關愛社區兒童,幫助患有自閉症的國中男孩走出陰影;幫助老人提重物,攙扶老人過馬路;走訪學校周邊社區,幫助孤寡老人打掃衛生、搬東西,陪老人聊天解悶,重陽中秋節日送去溫暖等。經常帶領同學組成的志願者隊伍爲鎮內的清潔做貢獻;並且利用節假日到一些街道、社區、敬老院,倡導志願者服務精神,組織志願活動,尊老敬老、關愛空巢老人……通過這些活動增強了同學們的志願工作熱情,提高服務社會的意識。幫助學生形成了“我奉獻,我快樂”的良好氛圍,爲倡導校園文明,構建和諧校園的做出了很大貢獻。不僅如此,他帶領雷鋒班的志願者們不斷擴展服務對象,特別是在關愛社區孤寡老人,他不僅自己參與,還積極組織本班學生利用週末時間參與到志願者活動中來,深入社區走訪每家每戶,詳細瞭解孤寡老人的情況,記錄成冊,進行“點對點,心連心”定期上門服務,爲他們排憂解難。現如今固定服務對象多達24家,志願者近70多人,每學期累計幫助孤寡老人30多次,平均每次活動長達2小時,得到了社區許多空巢老人的喜愛和好評;無論數九嚴寒還是三伏酷暑,只要老人有需求,他欣然前往,老人的幸福便是他最大的心願……

他在愛心志願者經歷過程中總結出關愛孤寡老人的“土辦法”:一是平時多關心;二是生病多關照。

20xx年初春的早晨,春雨歷歷。他在那天去學校的路上,發現村裏五保戶谷守蓮老婆婆跌倒在路旁水溝裏。背老人回家時,看到重病纏身的谷婆婆竟長期用木桶在屋檐下接雨水飲用,此情此景,他心如刀絞,眼睛溼潤了,老婆婆與自己母親年齡相仿呀。從此,他包下了溫婆婆家挑水、劈柴、送菜這些體力活。從谷婆婆想到村裏的其他老人,於是,他接連幾個星期天,走村串戶上門,把情況寫在本子上,記在心窩裏,暗暗下定決心,要讓這些孤寡老人有“孝順兒子”。

當時村裏急需要照顧的老人有3人,柴米油鹽、幫耕幫種,常常自己一個人忙不過來。他想,我們平時教育學生要助人爲樂,何不帶着學生們一起做?這年3月5日,他組織的學雷鋒小組成立了,從此他帶領學雷鋒小組的同學們,爲孤寡老人挑水、砍柴、洗衣、澆菜,每年的春節前夕,他組織學雷鋒慰問團挨家挨戶給軍烈屬老人送年貨貼年畫……

學雷鋒小組成員,回顧自己成長的歷程深有感觸:“趙老師組織我們學雷鋒做好事,看起來事小,但讓我們從小就懂得怎麼樣做人,做怎麼樣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裏飽含着他太多的心血和無限的追求。

總之,志願服務工作已經逐漸成爲他生活中的一股動力,一種習慣,乃至一種信仰。他時刻準備着,用實際行動詮釋這個時代的雷鋒精神,讓更多的人積極參與到,幫助他人,昇華自我的志願者活動中來,爲更多需要幫的人帶去一份關愛與溫暖,更爲社會增添一份和諧與溫馨。

幫助老人事蹟 篇4

我叫張,19xx年7月出生,是一名在梅莊鎮敬老院工作近三十年的工作人員,在這些年的工作中,我把五保老人當作自己的親爹孃,爲老人們端屎端尿,梳 頭洗衣,祝壽搞活動、拉家常曖人心,把敬老院當作自己的家。在社會上贏得了廣泛讚譽,也得到了敬老院領導和市、縣民政部門和鄉政府、敬老院的多次嘉獎。

一、紮根敬老院,勇挑重擔

自 19xx年以來我在社辦桔子農場工作了四年,因爲政治思想好,工作積極,人緣好,熱心公益事業,多次被評爲“先進工作者”,1984年10月梅莊鄉興辦敬 老院,我毅然辭去了人人羨慕的企業工作,第一個勇躍報名競崗,主動向鄉鎮主管領導提出申請,憑着過去幾年工作上的優秀表現和對民政工作的敬業精神,加上樸 實、憨厚,心地善良的性格,我光榮地成爲了敬老院的一名工作人員。從此,我走上了梅莊鄉敬老院工作人員的崗位,,當時面對由老養豬場改建的敬老院,幾間破 舊而年久失修的土磚瓦房和20多位大多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我沒有退卻。但是,沒想到卻遭到了公婆和丈夫的反對:“你怎麼這麼傻,放着舒適安逸的企業工作 不幹,偏偏攬上這種伺候老人的繁鎖活兒,這種苦差事別人躲還來不及,你還自己一門心思往裏鑽。”可是一想起那些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的孤寡老人,我鼻子就發 酸,清楚知道自己責任重大,已經下定了決心不會輕易改變,就竭力說服丈夫與家人,默默地挑起了爲老人服務這副沉重的擔子,無怨無悔地奉獻着自己的熱情和愛 心,而且,一干就快三十年……

我20xx年如一日,既是炊事員、服務員,又是護理員,全心全意爲五保老人服務,認真履行工作崗位職責,遵守敬 老院的各種制度,從二十一歲參加工作以來,至今從沒離開過敬老院,所有的節日都是在敬老院陪老人過的,我沒有休息日,節假日,哪怕是頭痛腦熱,也不願請病 假而耽誤了工作。爲了便於工作,更好地照顧老人,我把家搬到了敬老院。前些年,丈夫經不住了我的軟磨硬泡,也成爲了一名敬老院合同工,和我一起爲敬老院的 老人服務。雖然在市場經濟潮流下,在經濟日益增長的今天,我們夫婦倆的工資加起來也不足一千元,但我們很知足,因爲我們愛這份工作、愛這些無兒無女的孤寡 老人,金錢不是成能的。再回頭想想剛參加工作時只有三十五元錢,五年後才增加到六十元,而現在我們都加到了五百多元,縣民政部門每月還有近百元的補助,政 府部門不是在越來越重視我們,增加了投入嗎?而且,我的兒女都已長大成人,或許是耳聞目染,受到家庭的薰陶和我們的教育,從小就和老人們生活在一起的緣故 吧,只要一回家,就會幫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陪老人聊天,更令我自豪的是,在這個普通家庭成長的兒子,也很爭氣,在全國重點大學畢業後,現在北京繼續攻 讀研究生。我想美滿的家庭,幸福的生活,無私的愛心、愉快的工作,不就是人生的一大筆財富嗎?

二、甘當“好閨女”,奉獻愛心

在 20xx年的工作中,我用至親至愛的博大愛心,像對父母一樣對待院民,不僅讓她們在生活上得到滿足,而且她們在精神上得到撫慰充實,入院的老人們多數是膝下無 兒無女,窮苦了大半輩子,都是一些“特別可憐的人”,讓他們的晚年多享清福感受黨和政府的溫曖和關愛,這就是我的崇高信念和理想,我也是無怨無悔執着追求 着這個目標。

剛接觸敬老院的工作,那時候自己還年輕,除了自身在管理服務知識方面要學習以外,更要摸索一些關於老年人心理撫慰、醫療保 健、護理醫學、做思想工作等方面的科學知識,才能勝任這件平凡的工作。沒有任何管理經驗,要讓臨時組建的這個特殊的大家庭,和諧圓滿,那是談何容易的事! 建院初期,如同白手起家,缺這少那,加之老人們本來性格怪癖,且早習慣了單身生活,剛從各村組送來的20多位五保院民,都是喪失勞動能力、生活無法自理的 孤寡老人,性格各異,生活習慣自由懶散,甚至有部分院民性格偏激、暴躁、心理變態、連說話都很難說在一起,院民之間橫挑鼻子豎挑眼,發生口角那是常事。我 常常在夾縫中受冤枉氣,暗地裏不知流了多少眼淚。但是我不灰心,用慈善和寬容對待責備和抱怨,將委屈和辛酸化爲動力,很快的被磨礪出息了,沒有氣餒,反而 面對現實更加堅強了起來。我不歧視、不放棄、不拋棄任何一位五保老人,與院民足膝談心,從溝通入手,苦口婆心的講道理,解疙瘩,疏導矛盾,化解怨氣:“大 家今天能夠在這裏相聚,這是緣分,來到這裏我們就是一家人,大家應當多一份諒解,多一份互助和關愛,一起珍惜集體生活纔對,互幫互肋,創造和諧,共度寂寥 的晚年纔是。”熱心腸的簡單話語,重複一百遍,一千遍,也會使老人們冰冷的心得到融化,加上我的慈善、勤勞和細心,不知不覺中,大家把這裏當成了“家”, 院裏的人際關係有了微妙的改善,我很快成了大家的“好閨女”,院民們精神上的主心骨。

人一老各種各樣的毛病都會冒出來,生活完全能自理的不多。爲了讓這些老人都能過上幸福的晚年,我儘量滿足他們的要求,做他們的孝順女兒。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