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校長先進事蹟材料

來源:瑞文範文網 2.33W

【1】

農村校長先進事蹟材料

一名紮根一所農村國小XX年的教師,一位低調務實、樂於奉獻的村小校長。多年的堅守更加動人;多年的追求更加耀眼。人生的責任讓他重回農村,成爲真正的耕耘者。孩子對知識的渴望,讓他遠離繁華,堅守一片淨土。用愛心構築和諧的校園,用力量去點燃詩化的校園,用人格讓“師德”二字熠熠生輝。作爲一位村小校長,把自己的一顆心,完全獻給了學生,獻給了農村的教育事業。“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他的教育信條。多次被鎮黨委、政府表彰爲“優秀黨員”、“教育工作先進個人”,XX年被縣教育局授予“優秀班主任”,XX年被縣人事局、教育局授予“教育工作先進個人”,XX年被縣政府授予縣“先進教育工作者”。

【2】

這個柔弱的女子撐起了一方教育的重任。

宋芳蓉,女,中共黨員,湖北省五峯土家族自治縣三坪希望國小校長。1973年8月生,土家族,原名肖天嬌,大學本科學歷。她15歲起走上國小講臺,已有17年教齡。

從海拔1800米處的黃梁坪,沿着“上山碰鼻子,下山兜屁股”的崎嶇山路,上核桃埡,再下谷底,便到了只有十幾戶人家的頂坪土家族生產居民點。宋芳蓉17年艱辛爲師路的第一步,就是從這裏的一個土家吊腳樓裏邁出的。

1988年,剛剛國中畢業的宋芳蓉考取了鄉里的代課老師,被分配到五峯土家族自治縣後河鄉頂坪單人教學點任教。由於這裏教學條件艱苦,生活環境寂寞,老師來了又走。看到這樣的情景,本來,宋芳蓉也打了退堂鼓,準備第二天就“打道回府”。可孩子們渴望的目光,使她轉身又走回了吊腳樓。

在頂坪吊腳樓的6年時光,是宋芳蓉最刻骨銘心的。吃的、用的都要下山去背,100多裏的山路,背一趟至少得用上半個月;用水要到3裏外的“天坑”去挑,“天坑”又陡又滑,隨時都有掉下去的危險。爲了她和孩子都能夠喝上水,宋芳蓉每天往返“天坑”6趟,把兩缸水打滿。

單人教學點裏,只有她1個老師。來上學的十幾個孩子,最大的13歲,最小的才4歲半,從學前班到四年級5個班級,宋芳蓉既當老師,又當炊事員、保育員。雖然只有她1個老師,但語文、數學、體育、音樂、美術、自然、思想品德,每科都不能少,而且需要準備4個年級的課。宋芳蓉想了個好辦法:讓不同年級的孩子背靠背坐着,一批一批地上課,她就一門一門地教,在講臺上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

在教學中,她經常遇到難點,爲了弄懂弄通,她一趟趟不辭辛苦地去離村30多公里以外的村中心國小向有經驗的老師討教。在她的努力下,學生各科成績均在後河鄉同年級中名列前茅。頂坪單人教學點後來擔負起緊鄰的栗子坪、黃梁坪的教學任務,學校更名爲三坪國小。宋芳蓉被任命爲校長。

五峯土家族自治縣是省級貧困縣,山裏的孩子常常交不起學費,買不起課本。爲了資助這些孩子,宋芳蓉開荒種地,寒暑假進城打工,掃過馬路,洗過盤子,還賣過茶葉、蔬菜、福利彩票等。

由於長期在條件惡劣的高寒山區工作,宋芳蓉得了嚴重的風溼病、關節炎、胃病和喉部息肉,多次摔倒在講臺上、山道上。但是,宋芳蓉承受了一切,她最大的希望,就是每個山裏孩子都能上學,大山裏能走出幾個大學生。

宋芳蓉的堅持,不僅改變了大山裏孩子的命運,也改變了自己的人生。1996年,宋芳蓉榮獲第七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稱號;1997年獲得首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1998年元月,獲得世界消除貧困獎,同年3月,獲得全國少數民族團結進步獎,並當選爲第十四屆、第xx屆團中央委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