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作品之《扶桑》讀書筆記

來源:瑞文範文網 2.04W

閱讀著名旅美作家嚴歌苓的作品《扶桑》,也是基於近來看了電視臺熱播的她的另一部小改編爲電視劇《娘要嫁人》,她的作品總是語言生動流暢、文字犀利且簡練,故事性強,尤其擅長對不同時期女性各個鮮活的生命描述與刻畫,豐富而細膩。

嚴歌苓作品之《扶桑》讀書筆記

《扶桑》是以一個夾在東西方文化困惑的青年女子以敘事人的立場,對一百年前文化處境下中國名妓遭遇的傳奇闡釋。小說源起一百六十部有關聖弗朗西斯科唐人街的史書中,扶桑是作爲最美麗的中國名妓被記載的故事,即便史籍所描述的很難考究其真實程度,然而一個古老東方女子與一個白種男孩彼此文化背景差異的撞擊帶來的樂趣與痛苦。雖然很難說清對《扶桑》一書的感受,也絕沒有看休閒時尚期刊類讀物的帶來的輕鬆愉悅感,卻毫不掩飾這是一部東西方文化框架下,對跨過大西洋第一代移民關於中國名妓扶桑的傳奇而震撼的閱讀體驗,小說有着探密錯綜複雜種族間情愛以及有關永恆愛情故事的主線。甚至展現了大膽、性感與慘烈的場面,黑幕、兇殺、販賣人口,中國男人的粗辮子、中國女人的三寸金蓮,都充斥着西方人的獵奇目光,人性的自私卑劣似敗葉枯枝是隨處可見的常態。扶桑般的女子們在苦難中冷酷麻木。作者這樣描述:“這類風塵女子十八歲開始脫髮,十九歲落齒,二十歲已兩眼混沌,顏色敗盡,即使活着也像死了一樣給忽略和忘卻,漸漸沉寂如塵土”,“幽黑的窗格內,她如一尊女神雕像,她紅色衣裳臨界她身後的黑暗…她微笑得那麼沒意義,卻那麼誠懇和溫暖,母性和娼妓就那樣共存在她身上”。主人公幾近宿命的悲劇,讓人驚悚不已、殘酷得令人無法相信!

作者以寫實與寫意的敘事紀實方式,讓人非常深刻地感受到扶桑與生俱來作爲東方女人的全部美麗,她是一個渾然天成的藝術象徵,雖受盡蹂躪而弱者自有它的力量所在,同時蘊涵着弱者不弱的弱勢生存的文化精髓。異國情調的克里斯從少年的誘惑和用盡一生去深層勘探扶桑,發現心目中這竟是母性,正如作家筆下的精彩剖析:“母性是最高層的雌性,她敞開自己,讓你掠奪和侵害,她沒有排斥,不加取捨的胸懷是淫蕩最優美的體現…她的本性怒放了,悠然躍然騰空,她披着幾乎襤褸的紅綢衫站起,她是一隻扶搖的鳳凰”。一切巨大的痛楚和罪孽變成對她的成全,包含着受難和自身毀滅的情願,她長辭般的微笑在表露,受難不該是羞辱的,受難有它的高貴和聖潔。

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很有哲理的一句話。舊時代,多少風塵女子孤寂如塵土。大地無言,卻生生不患,生命大而無窮。現實又有多少人真正有興趣關注我們父輩或者祖輩的命運?一個不尊重歷史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一個輕易忘記過去的民族,也一定不會有美好的未來。時光會記得,某些東西,並沒有漸行漸遠,而是深藏在心中,永遠不會老去。

敘事人稱自己是第五代移民,她自問道:“跨過太平洋的緣由是什麼。我們口頭上嚷到這裏來找自由、學問、財富,實際上我們並不知道究竟想找什麼”。然而,迄今爲止出國潮仍在繼續,一代代、一批批移民奔向歐洲、涌入美國,多少人在爲圓自己的淘金夢不懈奮鬥,綠卡、財富乃至名望…,不知道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有那麼多的苦難需要承受,那麼多的辛辣與沉痛需要經歷。或許再過一百年,在不經意回首間,才發現奔波的來路上,竟是夢想的殘骸,曾經的壯志,早被殘酷的現實壓得沉重,浮躁的社會、紛亂的世界,迷惘的人生是否一樣隨波逐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