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民間小調有感:讀夏元明《走近團陂街》有感

來源:瑞文範文網 2.79W

聽着葉小青老師原汁原味演唱的《一進團陂街》小調,過細品讀夏元明教授《走進團陂街》的賞析文章,很是感動!《一進團陂街》這一民間小調流傳應有百餘年了,但這是第一次有人且還是文學評論大家認認真真地對它進行了賞析。充分展示了小調講述的是一個美麗愛情故事的本來面目,讓這一上不了檯面的民間小調得到昇華。

看民間小調有感:讀夏元明《走近團陂街》有感

我作爲一個土生土長的團陂街人,又作爲夏教授的朋友,在感動之餘,覺得不說兩句感言不“匠”。那就來個畫蛇添足吧。

從教授的賞析文章中,我品味出這個小調裏很多過去沒有去思考的相當有內涵的東西。

一是揭示了團陂街的悠久歷史性。從這個歌名可以看出,團陂街歷史悠久。據考證,團陂在唐代就已建制,叫湖陂裏。中心就是現在的團陂街。裏,即一個大灣,大社區而已。到宋代即叫“團陂市”。有團陂與大靈交界處的舍利塔爲證。此塔上書:團陂市朱記捐建。其落款爲宋代時期。這個“市”,與現在的市不一樣。當時的市就是集市,做買賣的地方。說明到宋代團陂已經是物資交流聚散的中心,有了一定規模,“街”基本形成。街在漢語裏的定義是三個條件:1、有商鋪;2、有較寬的街道;3、有一批居民。團陂街大約從這個時期演變而來。而且達到一定規模,約一公里長的街面全部是商鋪。有的下店上居;有的前店後坊。特別手工業加工如縫紉、針織、竹木加工、鐵業等很有規模。旅店、小吃店、布店、百貨店,應有盡有。街道全部是青石板鋪墊,還有一個火王廟大戲臺,天然鍋形,可以容納數千人聚會。這些在過去那是比較豪華“奢侈”的事情。幾乎是縣城的規模了。

而小調時間應該是民國時期的故事。你看小調中“手拿洋傘一尺八”的洋傘,應是清末民初才從外國或者香港、上海大城市流過來的。這說明團陂作爲鄂豫皖三省交界的水碼頭打自唐代起就得到歷朝歷代政府和商賈的青睞,從而得到不斷髮展繁華。

二是表現了團陂街歷史上的開明開放性。一聽小調,眼前首先閃出的是電視劇中清末民初時那些有錢人家在外面回來的大小姐形象。“頭髮黑如墨,臉上桃紅色,生的個瞄兒冒得話說,滿街都曉得”。“手拿洋傘一尺八,兩手甩蓮花”。從這幾句詞中可以得到幾個信息。一個她家條件不錯,不是富商就是開明“幹部”。不然臉上長不了“桃紅色”。二個她家比較開明,如果封建,整天關屋的,不會“滿街都曉得”。三個應該讀了書,甚至留了洋。“兩手甩蓮花”相當於舞

步,說明她受過教育,有氣質。加之後面故事發展,她膽子蠻大,追求愛情像現在的丫樣勇敢。更說明她讀了不少書。那時候讓一個女孩子讀書、讓一個女孩子街上玩、讓一個女孩子單獨走家婆家,不是這一個家庭開明,而是整個團陂街這個社會開明。一個開明開放的環境必然帶來人們觀念的變化。打我們記事起我們就知道街上基本沒有重男輕女思想。再困難沒有哪家不讓女孩子讀書的。所以人家說團陂街出美女那是確實。“街中一羣女裙釵,勝過祝英臺”。團陂街的女丫哈是自由戀愛,變成了女神,沒有變成“蝴蝶”,當然勝過祝英臺了。

三是體現了團陂街的包容性。小調中的“祝英臺”不僅和“野雜種”談戀愛了,而且還把他帶到屋去了。這種傷風敗俗之事要在其它封建落後的地方,族長鬍子不氣落了,那還不要沉塘呀!但在團陂街上不以爲然。即便後來小調傳流數省,團陂街人亦笑之。爲什麼團陂街人能夠容得下呢?這是因爲團陂街的居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有外鄉外縣的,還有外省的。而且都是做生意、討生活走到這裏來的。有點像九十年代闖深圳的味道。所以這街上的人大都見多識廣,沒有地緣觀,沒有門第觀,也沒有那麼多封建世俗觀。所以小時候就聽街上人說:“街上的丫兒出了觀夫河橋就哈有用”。也確實,從這小小街上走出去的天南地北,光博士就有七八個。真是從五湖四海來,又奔五湖四海去也。

據傳,“祝英臺”確有其人,她家祖上好像是個秀才,來此落腳與本地女子通婚,纔有了聰明漂亮、流芳百世的“祝英臺”。但現在“祝英臺”的後人也都天各一方了。正是這個街容得下外來客,所以這裏基本沒有近親通婚現象。所以這裏後輩比較聰明漂亮也緣於此吧。

這裏附帶亦當佐料吧,筆者父親老家是麻城縣城,原家裏是做大生意的,父親是麻城國小的高才生。但由於當時戰爭頻仍,家道中落,父親十幾歲就孤身一人流落團陂,跟人學徒謀生。解放初,團陂區委選幹部,看父親覺悟高,有文化,選他爲第一任團陂鎮鎮長。當時我母親是街近村的,家裏成分高,是富農,受歧視。我父親不顧組織反對,毅然和我母親結婚了。結果被撤消鎮

長,下放到公私合營會當個小職員。從此一有政治運動父親就有厄運。但是父親從來沒有後悔過。我們小時候雖然很窮,但是很幸福。因爲我父親爲我們找了一個天底下最美麗最善良最有愛心最勤勞的母親。令人難忘的是街上的人並沒有因爲父親冒當官,是鬥爭對象而歧視我們家。而我們兄弟姐妹也同樣受到街鄰、老師寵愛。我家開始租房子住。房東王婆待我如同他自己的孫子一樣,真正親如一家。有一次晚上我姐帶我去火王廟看電影,我那時大概六七歲的樣子。因人太多,把我擠落了,火王廟離我家大約有一公里地,我家是剛搬到新家,加上年齡又小,找不到怎麼回去,就在那裏亂喊大哭。一個男人知道我走丟了,問了問我大致地方,把我送到了家。我等了老半天我姐和我母親纔回來,看我回來了,破涕爲笑。至今我都不知道這位恩公是誰。這就是團陂街人。無論走到哪裏,我們都感恩團陂街。

四是顯示了相當的藝術性。一個表現形式有藝術。小調採取似說似唱的曲調、敘事手法、平緩的節奏表現出來,吸收了鄂豫皖民間小調的精髓。所以正是這種形式,易於傳唱,喜聞樂見,傳之甚廣。至今到麻城龜山風景區,那裏的重要節目就是表演“一進團陂街”。二個文詞有藝術。咋看都是方言俚語,其實恰恰是他的藝術價值所在。且這些方言俚語恰到好處,非常生動、生活。看似

粗俗,其實不俗。它的36“吊”(段)每“吊”都很精到。很有畫面感。“一進團陂街,大門朝南開。街中有個女裙釵,勝似祝英臺”。四句詞,沒有廢話。一是地點,二是環境,三是人物,四是評價。簡單四句主題就出來了,你眼前就出現了清晰的畫面。三個故事編排有藝術。就是個小調,講敘了一對男女青年非常樸實的愛情故事。這裏不談車不談房,只有愛情。過去把這個作爲色情小調列爲禁歌。其實現在看寫得還是比較含蓄。只是男女戀愛到結婚的過程而已,並沒有十分“三級”的東西。《長恨歌》“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怎麼就可以是名句呢?比起一些影視劇的牀上戲那更含蓄多了。

團陂街產生了小調,小調歌唱了團陂街。團陂街因小調而出名,小調因團陂街而傳唱。如今的團陂街經過改革開放的洗禮,變化相當的大。木板閣樓只剩斷壁殘垣,青石板路已被水泥路取代,街市更加繁華,人丁更加興旺。但是悠久的歷史、優秀的文化仍然在傳承和發展。一大批“女裙釵”吸收着家鄉的營養,在世界各地大放異彩,譜寫出更動人的團陂街華章。

用幾“吊”新編“一進團陂街”結尾吧:

一進團陂街,

大門朝南開。

街上有羣女裙釵,

賽過祝英臺。

頭髮黑如墨,

臉兒桃紅色。

長的“瞄兒”冒得話說,

八門哈曉得。

朱閣的上北大,

王閣的到美(米)國。

聰明善良性格好,

個個都了得。

想知裙釵事,

要說三晝夜。

你若有空團陂來。

跟你細細說。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