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抗日戰爭讀後感

來源:瑞文範文網 2.17W

作爲一個愛國人士再看紀念抗日戰爭之後又什麼感受?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紀念抗日戰爭讀後感,希望能夠給大家以啓迪。

紀念抗日戰爭讀後感
紀念抗日戰爭讀後感 篇1

下午我查到了抗日戰爭的資料。

抗日戰爭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國人民進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偉大的民族革命戰爭,也是一百多年來中國人民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軍在北平西南的盧溝橋附近,以軍事演習爲名,突然向當地中國駐軍第29軍發動進攻,第29軍奮起抵抗。中國抗日民族解放戰爭從此開始。8月13日,日軍又進攻上海,同樣遭到中國守軍的頑強抵抗。至此,中國結束了對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讓的不正常狀況,開始了有組織的全面抗戰。

整個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共進行大規模和較大規模的會戰22次,重要戰役200餘次,大小戰鬥近20萬次,總計殲滅日軍150餘萬人、僞軍118萬人,

戰爭結束時,接收投降日軍128萬餘人,接收投降僞軍146萬餘人關於八年抗戰中國的損失,抗戰勝利後,抗戰賠償委員會作出的《中國責令日本賠償損失之說貼》指出,淪陷區有26省1500餘縣市,面積600餘萬平方公里,人民受戰爭損害者至少在2億人以上。自1937年7月7日至戰爭結束,我軍傷亡331萬多人,人民傷亡842萬多人,其他因逃避戰火,流離顛沛,凍餓疾病而死傷者更不可勝計。直接財產損失313億美元,間接財產損失204億美元,此數尚不包括東北、臺灣、海外華僑所受損失及41.6億美元的軍費損失和1000多萬軍民傷亡損害。此外,七七事變以前中國的損失未予計算;中共敵後抗日所受損失也不在內。經過中國歷史學家多年研究考證、計算得出,在抗日戰爭中,中國軍民傷亡共3500多萬人,中國損失財產及戰爭消耗達5600餘億美元。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規定8月15日爲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1951年8月13日,周恩來簽署中國人民政府政務院通告,規定9月3日爲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和重要的歷史貢獻。這場戰爭是血淚的教訓,真是可歌可泣,這場戰爭一直在提醒我們:珍惜和平,勿忘國恥。

紀念抗日戰爭讀後感 篇2

李雲龍是一個叱吒風雲、百戰沙場的職業軍人,是一個一生都在血與火中搏鬥的名將,他的人生信條是:面對強大的對手,明知不敵,也要毅然亮-劍,即使倒下,也要成爲一座山、一道嶺。在戰爭與和平的時空轉換中,他的命運註定要充滿悲歡離合—無論是政治生涯還是婚姻、愛情……。

李家坡戰鬥開始之前,李雲龍正在水腰子兵工廠和後勤部長張萬和軟磨硬泡。李雲龍中等個子,長得很均勻,就是腦袋略顯大了些,用他自己的話解釋,是小時候練武,師傅老讓他練頭功練得狠了些,淨拿腦袋往石碑上撞,一來二去就把腦袋撞大了。李雲龍已和張部長糾纏了兩個多小時了,不爲別的,就是想多弄點邊區造手榴彈。這是八路軍太行兵工廠的土產。

平心而論,李雲龍一點兒也不認爲這種土造手榴彈有什麼好,比起日軍的那種檸檬式手榴彈差得太遠啦,邊區造的鑄鐵彈體質量太差,爆炸後有時只炸成兩半,彈片的殺傷效果極糟糕,這種玩藝兒在戰鬥中常耽誤事。可話又說回來了,就這種邊區造也不可能敞開了供應部隊,用李雲龍的話說:能拔膿就是好膏藥,有總比沒有強。後勤部長張萬和是李雲龍的大別山老鄉,在紅軍時期就是老熟人了,

所以說話也隨便慣了,似乎彼此不罵幾句就太見外啦。張部長說:你狗日的就不像個當兵的,是他孃的商人,心算是黑到家了,我已經多給了你們獨立團十箱了,還他孃的貪心不足。我早聽別人說後勤部長張萬和其實不是大別山人,早先是從山西這邊逃荒過去的,我還不信,這回可真信啦,是他孃的摳,這又不是金元寶,你存着想下崽咋的?操,你要不給,老子今天就不走了,你小子還得管飯。

這狗日的哪像個團長?無賴嘛,都像你們團這麼軟磨硬泡,我這後勤部長就別幹啦。行吧,我再給你十箱,得了,你還先別道謝,老子不白給,你得拿東西來換。李雲龍眉開眼笑地說:咱窮光蛋一個,連老婆都沒有,真要有老婆,就拿老婆跟你換50箱手榴彈。張部長哼了一聲挖苦道:嘖,嘖,你那老婆還不知道在哪個丈母孃肚子裏呢,你狗日的還提前預支啦。再說了,什麼金枝玉葉能值十箱手榴彈?美得你吧,老子別的不要,再打仗時,你得給老子弄把日本指揮刀來。李雲龍一聽便放了心,大包大攬地說:我當是什麼寶貝,小菜一碟嘛,刀好辦,岡村寧次的刀咱弄不來,弄把佐官的還不難。這樣吧。你再給十箱,我順手再給你弄個日本娘們兒來……去你孃的吧……李雲龍哪裏知道,他正和張部長糾纏時,日軍山崎大隊正稀裏糊塗地朝八路軍太行根據地。日軍山崎大隊長像那個年代大多數日本男人一樣,個子矮矮的、羅圈腿、身材壯實、脖子和腦袋差不多粗細,猛一看像一顆大號的獵-槍子彈。他的臉上帶着日本軍官慣有的神態:冷酷和堅毅。他是個隨時準備爲天皇陛下獻身的武士,從來沒拿自己的生命當回事。一個連自己的生命都不當回事的人,自然就更不會拿別人的生命當回事。所以,這次掃蕩,山崎大隊沒有找到八路軍的主力,可漳水、沁河兩岸的老百姓可倒了黴,山崎大隊一路燒殺,如入無人之境。

紀念抗日戰爭讀後感 篇3

隨着改革開放的深入,政冶意識形態色彩日益淡薄,人們越來越客觀地看待歷史事件,包括重新認識那段抗戰歷史。近年來反映國民黨軍隊抗戰歷史的影視劇陸續播出,讓離那段歷史越來越遠的今天的人們能更客觀全面的瞭解國共合作抗日爭取民族解放的那場偉大戰爭的真實情況。

這本來是件好事,可偏偏與之相隨的是沉渣泛起,混淆視聽。一些國民黨軍隊的餘孽及共-產-黨的反對者們藉機大肆吹噓國民黨軍隊在抗戰中諸如忻口大捷、臺兒莊大捷、萬家嶺大捷、長沙大捷等“一系列”勝利,似乎是這“一系列”勝利造就了抗戰的勝利,更有甚者以國民黨軍抗戰消滅日軍人數超過共-產-黨軍隊消滅的日軍人數來公開詆譭共-產-黨的抗戰主力的功績,宣稱國民黨軍隊纔是抗戰的主力,是最大的功臣。

這些逆潮還頗有迷惑力,讓一些人真的開始認同國民黨軍隊是抗戰主力而鄙視共-產-黨是遊而不擊出工不出力。拿數據一看可不是嗎?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八年抗戰大小數萬次戰鬥消滅日軍合計五十二萬多人,而國民黨軍所謂“正面戰潮消滅日軍合計七十多萬;八路軍新四軍除了平型關和百團大戰外,都是游擊戰,哪比得上國民黨軍“一系列”戰役的勝利那麼“輝煌”啊!而且國民黨軍抗戰中死亡將士遠超過中共-軍隊,也是“鐵證”啊!

乍一聽似乎很有道理,可要真的將這些證據與抗戰時的整體情況結合起來進行分析,就會顯得及其荒唐和鬧劇。

國民黨所謂的大捷大多發生在抗戰初期,如果將這些大捷按時間及地點排序的話,基本是兩條線,一條是從北向南,一條是從東向西,最後都共同指向中國西南地區,即國民政府及國-軍沿這兩條線大潰敗後最後的落腳點。敢情這些大捷是在一路潰敗中“創造”出來的,它們既沒扭轉潰敗的戰局,更沒轉化成戰略上的勝利對抗戰產生深遠的影響,除了增加點敵人的傷亡數外,最大的意義就是爲國民黨軍逃跑爭取了寶貴的時間。

說這話肯定有人不喜歡聽了,可這是事實。蔣宋孔陳四大家族的財富主要集中在寧滬一帶,國民黨其他軍政要員的財富也有很多在寧滬及京津一帶,要儘可能多地搬走就需要時間,何況國民黨軍是政府軍,本來就有守土之責,面對全面抗戰意志高漲的全國人民總得有所表示,硬着頭皮也得打幾仗吧,順帶着爭取點逃跑的時間。以臺兒莊戰役爲例,它是徐州的門戶,因此徐州戰區李宗仁集結四十餘萬國民黨軍與日軍兩萬餘人在此血戰,付出慘重代價後贏得斃、傷敵一萬多人的勝利,吹得震天響,也就是人人皆知的臺兒莊大捷,

可是後來呢?日本軍整理集結後捲土重來,奪取臺兒莊直撲徐州,國民黨軍放棄軍政機關己基本搬空的徐州南逃。此時距臺兒莊大捷僅一個月時間,可不是除增加點敵人傷亡數外爲逃跑爭取了一月時間而己嗎?有能力在潰逃中組織戰鬥爭取時間到還好,可恨的是爲了擺脫日本人追擊而逃命,竟然炸開黃河大堤,以決口之河水阻隔敵軍。自己逃跑了,可大-片土地被淹,數十萬百姓淹死病死餓死,數百萬百姓流離失所淪爲難民。無視百姓的痛苦,居然將此稱爲了不起的“黃河戰略”,這也算是“大捷”嗎?

真正有點意義的戰役在抗戰初期國民黨退縮至西南以後。實在不能再退了,再逃就要出境成流-亡政府了。於是從四川長江口至湖南長沙,國民黨正面戰場進行了真正意義上的堅決抗戰,憑藉天時地利及將士拼命,取得了幾次勝利,保住了最後這塊“自留地”。日軍面對雲貴川險峻的地勢及過長的戰線難有作爲,加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不斷在敵後開展運動戰、游擊戰,建立和擴大根據地、游擊區,打亂了敵人“鞏固後方,以戰養戰”的圖謀,日本侵略軍被-迫停止了對國民黨軍正面戰場的進攻,轉而全力剿除八路軍新四軍,抗戰進入相持階段。有資料顯示,日軍將關內超過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用於對付八路軍新四軍,若按日軍投降時的一百五十萬計算,則日軍用超過一百萬的兵力及幾乎全部的僞軍(也有一百六七十萬)對付八路軍新四軍,而僅用四十多萬與國民黨軍近四百萬對峙。國民黨軍居然也不敢主動出擊,縮在西南坐視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後艱苦戰鬥而無任何積極行動,這能稱之爲抗戰的主力嗎?

對於國民黨軍在抗戰中的傷亡數遠大於共-產-黨軍隊傷亡數,因此國民黨抗戰的功勞比共-產-黨大的說法,本人更覺可笑。國民黨軍素質低,戰鬥力差己是不爭的事實,要不然也不會在後來的三年內戰中被共-產-黨軍消滅八百多萬而逃亡臺灣了。日軍是很瞧不起國民黨軍的,他們對國民黨軍的戰鬥配置是1:10,即以一箇中隊(連建制)或加強中隊打國民黨軍一個團,居然每每得手,令國-軍損失慘重。對八路軍日軍開始也不放在眼裏,仍按1:10進行戰鬥配置,及至屢吃苦頭後開始重視,改1:5配置,仍不行,再改1:3配置,改1:1配置,最後不得不說“殺雞也要用牛刀”。即使這樣也還是出現了二千五百多日軍將兩連八路軍當主力部隊包圍在村莊,激戰一天也不能攻克,反讓兩連八路軍趁夜殺出重圍。天亮後日軍進莊才明白真-相,狂妄的日軍無法面對這一現實,一名日軍中隊長精神崩潰而自殺。

以上可以看出,儘管武器裝備和補給上存在巨大差異,國民黨軍隊戰鬥力卻根本比不上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因此死傷人數多就不值得炫耀了。如果共-產-黨軍隊和日軍戰亡比是1:1而國民黨軍是2:1或3:1的話,只能說明國民黨軍無能,太差勁,應該感到慚愧而不是將之吹噓爲自己功勞大,更何況其所陣亡的人數中還有並不令人尊敬的“水分”在裏面。

以南京保衛戰爲例,當時國民黨調集十五萬人(多爲裝備差的雜牌軍)守衛南京,可由於準備倉促,且沒有堅守的決心,佈置不當,指揮混亂,很快失敗,高級將領搶先逃離,軍隊各自潰逃。日軍攻打南京時,尚有數萬未逃脫的國民黨軍隊放下武器投降,最後被日軍象宰羊一樣一批批砍頭、活埋或作活靶子射殺,這些人當然被作爲抗戰陣亡將士統計到國民黨軍的陣亡人數中,並作爲比共-產-黨軍隊死亡的多而證明國民黨軍隊比共-產-黨軍隊功勞大的證據了。何其荒唐!

對這幾萬“軍人”的死,我們除了表示同情外,卻無法對其表示尊敬。他們能稱之爲英雄嗎?他們幾萬人的死換了一個鬼子的死嗎?他們這樣的死去有功於抗戰、有功於國家嗎?“這是沙子堆起來的軍隊”,《我的團長我的團》劇中的臺詞用在這兒再合適不過了。類似情況國民黨戰場不止一次地出現過,只是規模大小不同而己。難道就因爲共-產-黨領導的軍隊未出現過類似幾萬人不抵抗任由鬼子殺死的情況,就可以笑話共-產-黨軍隊死的人不夠多、功勞不夠大嗎?

將帥無能,官兵素質差,貪生怕死沒有必死之決心,甚至於內部爭鬥借日本人之手消滅雜牌軍等等都是造成國民黨陣亡數異常的原因,居然把它說成是抗戰功勞大的證據,簡直是厚顏無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