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編版黨課心得體會合輯

來源:瑞文範文網 1.63W

【篇一】

精編版黨課心得體會合輯

*月*日下午公司二樓會議室裏座無虛席,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同志爲全體黨員上了一堂先進性教育專題黨課。書記講了三個問題:一是對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重大意義的認識,二是對共產黨員先進性內涵及表現形式的認識,三是對如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的認識。

書記從國際形勢、國內形勢和黨內情況三個方面詳細講述了黨中央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重大意義。從國際形勢上,董書記用前蘇聯解體的具體例子來說明執政黨失去政權的根本原因。他要求全體黨員一定要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進一步認識先進性教育的極端重要性。在國內形勢方面,他說我國正處在社會發展的特殊時期,社會利益的矛盾更爲複雜,比如農民增收困難,再就業壓力非常突出、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十分尖銳;社會分配失衡,貧富差距拉大,社會穩定的任務十分艱鉅,我們黨正面臨着嚴峻考驗。面對如此複雜的國際國內和黨內局勢,作爲一個領導十三億人口的大國執政黨,能否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歷史進程中成爲堅強領導核心,能否始終做到三個代表永遠保持先進性,使國家富強、民族統一振興、社會和諧、人民幸福,關鍵在黨,關鍵在黨能否始終保持先進性。

書記就如何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進行了詳細講解。他說:勤奮學習是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的前提條件;加強黨性修養和鍛鍊是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的根本途徑;黨組織的教育管理是共產黨員保持先進性的重要保證。書記還結合公司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以及黨員隊伍中存在的問題,對黨員提出了新的要求。

最後,書記說,作爲一名共產黨員,能夠參與我黨新世紀開展的先進性教育活動,將是我們人生旅途中昇華理想、提高素質、增強能力的難得機遇,我們全體黨員一定要珍惜機會、努力學習、注重實踐、切實提高,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強烈的工作責任心,積極投身教育活動,堅定理想信念,堅持黨的宗旨,增強黨的觀念,發揚優良傳統,認真解決自身在思想、作風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全面提高自身素質,高標準、高質量圓滿完成教育任務,向公司全體員工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黨課進行了1個多小時,參加黨課的黨員仔細聽、認真記,思想上提高了認識,黨課教育取得了預期效果,對公司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起到了推動作用。

【篇二】

羣衆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常態化、制度化,只有堅持到羣衆中去,心繫羣衆,貼近羣衆,服務羣衆,才能贏得羣衆信任,得到羣衆支持,我們各項工作才能取得更大發展。查字典範文大全特意爲大家整理了關於走羣衆路線心得體會範文的相關材料,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幫助。

解決黨羣關係,解決“四風”問題,實際最關鍵的是解決黨員幹部同羣衆的關係。修“官德”對黨員幹部非常重要。“官德”即爲官之德,是做官者的品行修爲。中國從古到今十分重視官德的培養。《論語》裏提出了“爲政以德”的思想,並用“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共之”來形容官德的重要性。黨的幾代領導人對官德的內涵和加強官德修養進行了全面論述。當前,我們提倡爲民務實清廉,“爲民”是官德的核心,“務實”是官德的基礎,“清廉”是官德的內在要求。

以下,我就修煉“官德”着重談三個問題:

一是樹立牢固的“民心觀”。民心不可違,民心不可欺。一個政權或政黨,其前途與命運最終取決於民心向背。回看歷史,無論是“貞觀之治”還是“康乾盛世”,都是統治者順應民心的結果。反之,歷朝歷代的政息人亡,主要原因都在於執政者沒有把握好民心。蘇聯共產黨是一個具有93年鬥爭歷史、74年執政歷史、擁有1900萬黨員的大黨,但由於黨內腐敗問題嚴重,既得利益集團橫生,再加上長期稱霸,經濟衰退,人民生活困難,逐步喪失民心,最終上演自身垮臺、政權喪失、國家解體的歷史悲劇。事實證明,如果不自覺地放棄羣衆路線這一法寶,任由脫離羣衆的種種問題不斷髮生、不斷演變,會嚴重侵蝕黨的肌體,損害黨的執政根基,甚至會喪失民心、亡黨亡國。

我們要認真分析中外政權的興替並加以借鑑,高度關注黨與羣衆的關係,高度關注民心向背。牢固樹立“民心觀”,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敬民之心”。“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爲心”,黨員領導幹部,應當做以羣衆之心爲心的“聖人”,而不是居高臨下、坐待羣衆感恩的“公卿”。首先要敬重羣衆,自覺拜羣衆爲師,傾聽民聲、集中民智、關切民願,真心實意爲羣衆爲事;其次要敬畏羣衆,夙夜在公,兢兢業業,在對待羣衆的問題上不敢疏忽、不敢偷懶、不敢冷漠,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爲人民羣衆謀福祉上。

二是樹立牢固的“務實觀”。當前在“官德”修養方面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部分幹部作風飄浮、“不務實”。我們黨對羣衆工作的路線、方針、政策、措施是正確的、明確的。那麼,爲什麼還會出現黨同羣衆之間這樣、那樣的問題呢?的原因就是沒有把黨制定的好政策、好辦法務實的落實下去。這裏面我分析有四種表現形式:一是說了不做,叫不作爲;二是說的多做的少,叫部分作爲;三是說一套做一套,叫亂作爲;四是違背黨的要求去幹,叫胡作爲。

要務實,就要真心實意地抓工作,腳踏實地的幹事,把黨的政策、措施完完全全的落實下去。唯此,才能做出實績。只說不幹,或靠花架子、表面文章塗抹出來的所謂政績,是虛假的經不起檢驗的東西,這種作風是違背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對羣衆極端不負責任的表現。要有“抓鐵有痕、踏石留印”和“釘釘子”的精神,抓工作,辦事情,要有一抓到底的決心,要有扭住不放的韌勁。

三是樹立牢固的“長效觀”。習在講話中特別強調要注重建立長效機制。建立長效機制關鍵是做到“要解決”、“善解決”和“制度化解決”。“要解決”,就是要對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件件有迴應,主動到基層、到一線,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真實瞭解羣衆的訴求,認真聽取、總結、提煉羣衆的意見建議,決不能不聞不問、冷漠應對,更不能活動期間大包大攬,活動過後敷衍塞責。“善解決”,就是要對羣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事事有着落,不斷提高服務羣衆的能力,綜合運用法律、經濟、行政等一切有利於工作的手段,出實招、幹實事、求實效。“制度化解決”,就是建立健全貫徹羣衆路線的制度體系和工作機制。該是羣衆的責任和義務,交給羣衆。該是政府的責任和義務,必須政府解決和擔當。在處理黨羣關係上,也不能越位,更不能缺位。關鍵是對涉及衆多羣衆利益的長期性、根本性、全局性問題,要放在發展中、改革中和民生改善中通盤考慮,始終站在人民羣衆的立場,以羣衆的視角換位思考,以羣衆的感知檢驗工作,認真考慮和兼顧不同階層、不同方面羣衆的利益關切,科學制定適應時代要求和羣衆期盼的政策制度體系,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多數人民羣衆的利益。

【篇三】

我們黨的黨章規定:“黨在自己的工作中實行羣衆路線,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爲羣衆的自覺行動。”黨的羣衆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勝利的一大法寶。黨的羣衆路線集中體現了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只有深刻理解和準確把握唯物史觀與黨的羣衆路線的關係,才能更加自覺堅定地貫徹黨的羣衆路線,真正做到一切爲了羣衆,一切依靠羣衆,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爲羣衆的自覺行動,那樣事業纔有方向,事業才能發展。

唯物史觀對人類社會最終走向共產主義社會的揭示、對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價值的追求,要求我們黨必須堅持“一切爲了羣衆”,把踐行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擺在第一位。“一切爲了羣衆”與黨的根本宗旨和價值追求是高度統一的。唯物史觀關於人民羣衆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的觀點,要求我們黨必須堅持“一切依靠羣衆”

羣衆路線是中國共產黨人用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紮根中國五千年優秀文化沃土中的創造。羣衆路線的核心是回答了,我們一切工作的目的和完成工作的方法途徑,即“爲了誰”、“依靠誰”和“怎麼辦”。

在傳統文化中,孟子有的“民本”思想,“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要求施行“仁政”,即愛護老百姓,讓百姓過好日子。近代西方崇尚“人本主義”,推崇個人價值和個人權利。雖然它們與我們黨的羣衆路線有着本質區別,所謂的“民本”“人本”都只不過是統治階級的手段,但作爲人類文明發展中的優秀成果,必然爲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作家和共產主義運動的實踐所吸收借鑑。

《禮記·禮運》說:“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人們熟悉的《三字經》說:“曰喜怒,曰哀懼,愛惡欲,七情俱”,對人和事等外界事物有喜好等情緒反應是人之常情,引起反應的是外界因素,怎麼反應和反映的結果則由內心的價值決定。作爲世界上執政黨的一員,要真正在實際工作中落實羣衆路線,需培養“愛恨憂懼喜”五種情懷。

愛:心如赤子對人民。愛人民是思想境界,也是個體聰明科學的選擇。愛,體現在對羣衆的體諒、關心、服從、尊重、服務和歸屬認同。黨章明確指出“除了人民羣衆的利益,黨沒有自己任何利益”,工作中做到“問需於民聽計於民問策於民”。

恨:時不我待嫌不強。要有緊迫感和危機感,日思暮想的盡力促進發展,因爲害怕耽誤了歷史、黨、人民給與的機會,害怕誤人子弟,痛恨自己水平不高,服務能力不強,不能把本職工作做得更好。

憂:位卑未敢忘憂國。古人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把人民和國家放在心中,把心思放在工作上,把心思放在師生身上,常思常想的,是如何促進發展,常思常想的是如何更好地服務師生,常思常想的是營造理解和諧奮進的工作環境,而不是要待遇、想官帽、圖享受。

懼:如履薄冰怕不周。同志告誡大家做人做事要“戰戰兢兢”,其內心是一種敬重和敬畏。一些黨員幹部工作做久了,課上得多了,便會覺得駕輕就熟,漫不經心,甚至趾高氣揚。實際上,學習無止境,時間無止境,爲人民服務無止境,無論何人、無論有多高的地位和能力、無論做什麼,本領不足總是存在的,能做的是克服本領恐慌,在鮮活的實踐中,從羣衆中來,到羣衆中去,長本領,做服務。

喜:把與民同樂、樂人民羣衆之所樂作爲價值判斷的標準和依據,堅持用“人民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同意不同意”作爲自己行動的立足點。

人有“七情”,則是一個健全的人,黨員具備以上“五種情懷”則一定是一個能夠得到羣衆歡迎、擁護和信任的人。

熱門標籤